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4:3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

立项时间:2002年5月 课题负责人: 姓名:刘玉国 职称:小教高

单位:葫芦垡中心校 职务:副主任

课题组主要成员:庞役臣、张海英、张晓娣、刘玉秀、李凤英、王育宏

结题时间:2005年1月 报告执笔人:刘玉国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所谓的开放题,国外叫做“open—ended problem”,即开放结果的问题。对此国内的说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四种:结论不唯一的题是开放题;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唯一的题是开放题;条件不完备、结题策略多样、结论不唯一的题是开放题;解决方法不唯一的数学题是开放题。

本课题组认为,不应该狭义地去理解数学开放题。因为数学开放题是直接针对课堂教学改革而提出的,在研究数学开放题时应更多地考虑教学因素。因此,本课题组比较赞同第四种说法。因为它不仅仅考虑题,更重要的是考虑人,也就是说,他从数学和教学两个方面来规定数学开放题。

在国外,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60年代技术革新导致西方各国对人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高质量人才的新标准。为了培养人才,各国政府纷纷对教育进行改革。从数学教育的内部来看,“新数运动”的全面失败迫使各国寻找数学教育的新出路。1971年,日本一个27人的学者群体率先研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问题,并于1977年发表了名为《算术、数学课的开放式问题改善教学的新方案》的报告,此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欧美各国相继开展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美国中小学教材中有相当多的数学开放题。1980年我国首次有人介绍数学开放题。随着数学开放题成为中考和高考的新题型,研究数学开放题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数学开放题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开放题教学的实质等理论问题,还未取得共识。对于如何处理开放题与封闭题相结合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开放题教学,编写开放题的原则等实践问题,还未形成一个立论点高,立法程序明细合理的基本思路。

进行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1、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三至十二岁的小孩子。孩子的事业在未来。也就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都具有未来的性质。未来是充满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既然我们的工作对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就应该有开放的态度。用开放的方式来教导他们。当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之后,仍然固守封闭的思想,仍然僵化的教学方式,那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2、数学的特点也是开放的。他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包含有错误、尝试和改进的过程。它必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3、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这就是说,创新教育已经在我国纲领性文件中明确规定下来。数学创新教育的模式怎样呢?人们仍在不断探索。当前,数学教育倾向于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然而脱离了数学开放题,也就谈不上数学开放题教学了。

鉴于此上原因,我们确定了“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开放、设计和使用开放型练习题,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肯钻研、善思考、勤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落实。

(二)研究意义

1、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

2、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

3、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这些需要包括:求知的需求、参与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

4、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开放题教学,特别是其中的解题教学,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

三、研究原则

1、创新性原则。要实施开放题教学的探究,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束缚。

2、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开放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法,教学环境,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要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教师要把握好激励性原则,让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需要的层次,使学生时刻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试验法(在五所小学开展研究,每校确定两个实验班。以学期为单位,在试验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与实验的过程

本课题从2002年2月开始,到2005年1月结题

1、准备阶段:(2002年2月――200年3月)

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建立学习制度,收集学习研究有关资料,提高思想认识;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尝试性研究,作好课题研究的前测对比。

2、实施阶段:(2002年4月-2004年8月)

按照实施方案有序地展开研究,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搜集的资料,进行中期汇报,在此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修正子课题计划,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3、总结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月)

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积累汇总研究资料,准备撰写子课题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工作,全面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为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

4、回顾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理论,课题组进行了48次会议,写下了教学心得体会和教学笔记数万字。刘玉国老师、张晓娣老师、王玉宏老师等分别举行公开课。举办三、四、五年级的开放题竞赛,组织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外出听课学习等等。

5、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现代教学观和科学教学质量观。

6、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参与实践的教师每学期8次活动,同时加强交流,写好案例分析,心得体会等文章。

7、学校对教科研论文、课题的获奖的不同级别作了相应的奖励规定。还将教科研工作考核作为名师评选、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教师聘任的重要条件。

六、研究与试验成果

(一)、开放题教学模式的几个特征

1、朋友型师生关系是开放题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空间由封闭到开放;教材的知识空间与学生的经验空间由封闭到开放;课堂学习的空间与学生课外的生活空间由封闭到开放。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确定资源分享的朋友型师生关系。

2、学习材料的来源多样化,活动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课堂学习中,学习材料的丰富效果非常直接,学习材料来源也是单一的教材,而更多的是学生的生活材料。

3、学习乐趣的享受成为主要学习动力。积极的自我激励成为评价的主流。以前我们把分数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形式,自从把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分数的重要性,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教师角度来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开放教育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内在激励,加速了学生动力结构的发展过程。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尊重,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了一种自由,学生可以在教师面前随意表达,真正体会到学习过程中开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开放题的魅力是无穷的。

(二)开放教育实践的几种形式

1、条件开放

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的角度补上条件,然后解答。这种教学一般在应用题教学中较为常见,如要求学生补上一个条件使之成为二、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某化肥厂,去年生产化肥4000吨,______,今年和去年一共生产化肥多少吨?这一题补充方法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补上各种各样的条件,然后解答出来。

2、问题开放

在相同的条件下叫学生补上问题,补上不同解法的问题,如:两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甲队修800米,乙队修850米,______?学生可以补上“甲队修的是乙队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乙队修的是甲队的几倍?(几分之几、)”、“两队共修有多少米?”、“两队相差多少米?”、“甲队比乙队少修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队比甲队多修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队修的是甲乙两队共修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等等。

3、答案开放。

一题有多种答案,甚至有无数多个答案,而且大部分的题目,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如:一条道路长1千米,在道路两旁植树,要植树多少棵?这里要根据自己植树的株距来确定植树的棵数,答案有无数个。又如:“小数变身”,用2、3、4和小数点能组成哪些不同的小数。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十几个满足条件的小数(2.34 3.24 4.23 3.42 4.32 2.43 24.3 43.2……)但对满足条件的小数进行归类,具体有两类:一类是一位小数,另一类是两位小数。

4、解法开放

一道题目往往有多种解法,繁简不等。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学生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应用已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拘泥、不守旧、打破一般的框框,去进行灵活的思维,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题多解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宽视野,如一个工程队铺一条公路,前4天铺了200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16天全部铺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学生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可用归一法,倍比法,比例解等等,得出多种解法,但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可使学生运用不同的解法来检验答案是否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5、解题策略开放

解答问题的方案有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能更好的得到思维训练。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的练习中,教师拿十元币两张,五元币两张,两元币两张,一元币五张,五角币五个,两角币五个,一角币五个,现在要买38元6角的书包一个,你用什么方法去买?这样有几种买法?又如,学生用30元钱到商店里买东西,有牙膏每支6元,八宝粥每听8元,钢笔每支8元,笔记本每本2元,你打算买什么物品,到底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采取的策略,进行开放题训练,这样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题教学的实践效果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的内在动力。兴趣愈浓,观察、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想象力”是创造的灵魂。当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某一知识,那么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开放题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尤为重要,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想象力也随之愈来愈丰富。如:“奇妙的四位数”,在四位数中,有些数满足各位上的数的积等于这四个数中的一个。如:1119,1×1×1×9=9,你能写出这样的四位数吗?试试看。学生通过思考,乘积不是0的情况下满足条件的四位数共有1+4×8=33个。

2、拓展解题策略,增强学生合作精神

开放题教学,从条件到问题思路都是多样性,丰富解题策略,重视过程的研究,在得到答案的同时,学生爱问“为什么”,还有什么方法,在问的过程中思路就广阔了,创造性思维孕育而生,学生探究的本领得到提高。开放题教学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师生互助等活动。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学生学会了主动适应群体或团体的学习、生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评价和自我反思。切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拓宽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拘泥于学“答”,使学生以为数学只是书本上的题目,枯燥无味。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冲破常规,对产生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不同的解法,想出不同寻常的答案,“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老师,走向生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供广阔的空 间。如手机、计算器、电子秤等上面的数字按钮往往排列为:

取其中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差是198的例子。引导学生(1)每行的三个数字,从左到右及从右到左,组成两个大小不同的三位数,它们的差是198,(321-123=198,654-456=198)。(2)对角线上的两个三位数的差是198,(357-159=198,951-753=198)。(3)三角形两个三位数的差是198。(4)十字形上两个数的差也是198,(456-258=198)。

4、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建设服务的,社会需要人才是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种层次的。运用开放题教学促使学生探索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四)理论思考

1、常规教学能够与开放题教学相结合;

2、常规教学必须要与开放题教学相结合;

3、开放题教学必须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

4、编写开放题的方法:(1)类比编制

用类比编制数学开放题,就是根据已知的某个开放题的结构或某种现象的特点,运用类比的方法编出新的数学开放题。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比的思路:

A、数与数的类比: 在小学数学中,整数、小数和分数,在计算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在编制数学开放题时,可以运用它们的共同属性,进行相互类比。如:(1)整数与小数类比;(2)整数与分数类比;(3)小数与分数类比。例:求三个数的和。

求出图1中三角形三个顶点上数的和。

[分析与参考答案]

在图1中,小的三角形有四个,大的三角形有一个,共有五个三角形,相应的五个算式是:2+3+6=11,3+6+7=16,8+3+7=18,6+7+1=14,2+8+1=11。

如果把例2中的数换成小数或者分数,就可以得到新的开放题

B、形与形的类比

不但数与数可以类比,形与形也可以类比。形与形之间主要是线、面和体的类比,具体地说:(1)线与面的类比;(2)面与体的类比。

例:下图中有许多线段,有一些线段包含CD,请你写出包含CD的线段。

这是一个关于线段的开放题,可以类比出下面这个关于面的开放题:

带圈正方形:

在3×3的方格纸中,可以找出许多正方形,下图中有一个圆圈“○”,请你把所包含这个圆圈的正方形涂上阴影。

C、文学与数学的类比

文学与数学看上去似乎毫不相干,其实它们常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运用这些相似,利用文学中的某些词或者句子的结构就能类比出开放题。

3、写出回文数。

“牙刷刷牙”这句话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完全一样。717这个数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也完全一样,请你写出满足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一样的三位数。

[分析与参考答案]

在3×3的方格子中,边长是1的正方形有9个,显然最中间的这一个小正方形包含圆圈,如图(1)。边长是2的正方形有4个,边长是3的正方形有1个,这些正方形都包含圆圈,如图(2)至图(6)。

(2)变封闭题为开放题

A、将封闭题适当改变条件或问题使之成为开放题。B、将封闭题增加多余条件使之成为开放题。C、删除封闭题的条件或问题使之成为开放题。(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编写开放题。

(五)开放题教学的体会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探究和实践,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开放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原型联系实际学数学,实现了“数学教学法生活化”,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提高了应用能力,达到学而之用的效果。开放题教学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经过这三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看到许多方面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1、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师开放的教学观,注重发展的教学评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没有束缚的、充满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教师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语言中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大胆探索。我们曾对学生作过一些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在学习中,学生的个性、想法多数能得到老师的尊重;遇到困难时,一般能想到向老师、同学、网上求助;与数学老师的关系多数良好;有的还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2、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放性教学打破了师道尊严,讲究师生平等,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预先设置的限制减少了,便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如在学习《认钟表》时,学生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画钟表,画着画着有的学生哼起了歌,几分钟后,一幅幅作品展现在大家眼前。

3、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不仅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并且鼓励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大胆质疑、热烈讨论、合作学习、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积极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如在填数:_、_、_、9、_、_、_。学生从一个一个地顺着数和倒着数来填;有的从单数来考虑顺着数、倒着数;也有的学生三个三个来顺着数、倒着数;更有学生想到这样填:1、4、5、9、14、23、37。在教学中,有许多精彩的意外让教师始料未及。

4、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

开放性教学不仅要解决开放性的问题,也表现在问题解决策略的开放性。学生在探索多种结果和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问题大多能进一步引伸、拓宽为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索出一些结论后,还能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发现隐含的结论和更一般、内在的规律。这样,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就得到了发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辩论,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这些均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三年来,五所学校的十个实验班在三次房山区统一抽测中数学平均分都在95以上,名列房山区前茅。中考成绩总计4名学生考入市重点中学,15名考入良乡附中,23名考入良乡一中。高考成绩7人考入重本。

5、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实践中,我们所倡导的一些基本模式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的思想。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动手操作;重视情景的创设、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重视教、学过程的互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如六年级学习统计后,组织开展《假日小队》,分小队去了解统计家庭中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使用情况、街头广告中常用错别字出现情况等。学习利率之前,指导学生去银行采访了解相关情况,获得教材中所没有的信息。学习百分数后,在生活中收集百分数应用的资料,到商店去了解打折等知识。围绕某一个主题试写小论文、编写数学墙报、手抄报……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活”的数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6、通过研究与实践,造就了一支年轻的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在实践和研究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他们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流经验,积极探索课件的制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研究课、试验课、观摩课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收益匪浅,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这三年来,数学组刘玉国老师做区级数学研究课三次,市级研究课一次,并受到了各区教研员特别是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的一致好评。2004年12月刘玉国老师被评为房山区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教师。二位老师获区级评优课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区级评优课二等奖。同时,参与研究的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论文,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报:一篇论文在《中国新世纪教育教学论坛》上刊登;有1篇论文在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在房山区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中5篇获一等奖,10篇获二等奖;有1篇案例与反思在房山区小学数学高年级段教案评比中获一等奖;中心校课件评比中获一等奖三个,二等奖3个。在中心校“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行为论文评选中二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

七、研究后的一些思索:

1、“开放”的程度控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作用,两者不能偏废。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较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教师的指导形式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相对隐蔽,因而这样的控制难度相对更大。在教学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要择优,要组织讨论,又要防止喧闹、防离题……把握这些开放的度,需要教师要有熟练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要处理好课堂教学模式与开放性教学之间的关系,争取最佳效果。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程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课程标准,吃透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课时内容进行选择、拓展。

3、开放题只是开放性教学策略的一种载体,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只是一种形式,目前没有形成系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有意识的进行探索。特别是课改之初,现行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滞后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开放度。

4、数学教学中开放性教学策略运用的宗旨是教会学生思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的能力,应当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实践去获得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把知识真正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的教学策略,才是最有效的。

5、开放性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一种时空,而探究性的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并非相互对立、排斥,在更新教学观念时要防止对接受学习的全盘否定。事实上,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对其应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把其视为唯一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一点不讲授。在研究中必须保持科学严谨的审慎态度,防止走极端。

6、由于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开展研究的时间更短,因此,深入的不够。为了更好的开展新课程实验,为了更好的开展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学校的主课题中确定了下期研究目标:小学数学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课程特征及其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的《学与教的心理学》

2、任璋辉的《数学思维论》 3.戴再平《如何编写开放题》 4《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5期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对待师生关系,对待教学关系,对待自我和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四种变化。其中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透析近几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由于对生成性课堂本质把握的缺失,片面地追求动态生成的情境,试图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生成性知识,无视生成的价值追求和生命发展,无意中步入了新理念的误区。再加上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课堂产生了答非所问、重复雷同、貌合神离等现象,针对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我们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立足于力图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迅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使课堂处于高效有序中。

二、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辐射作用,进而推动我校数学教改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 1

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初步形成一整套有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支撑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系。

三、研究步骤、方法与措施

1、筹备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1月)

①撰写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培训实验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②撰写将课题组成员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各小组分别拟定本小组实验方案。

2、课题启动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1月)

举行开题会,完善课题方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确立各子课题组,开展各种学习与培训活动。

3、课题实验阶段(2006年2月-2007年12月)

①2006年2月,各实验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业成绩等进行实验测量,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②2006年3月-2007年12月,各实验班按学期进行实践性研究,开展课题组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作好每学期末的研究工作小组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调整并确定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4、课题深化、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

对比研究数据。进行研究资料分析,撰写相关论文、案例与课题研究总报告:接受总课题组验收。

四、研究的成果

(一)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研究目标——采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次次的假设、研究、讨论、求证过程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把自己学会的和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再让学生围绕质疑,进行合作探究活动。然后在学生初步得出结论的同时,教师再让学生自主求证,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学生学习作出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由此我们得出了“课前质疑——提出疑问——引导探索——操练验证——测验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去参与教学,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了教学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的业务素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自课题组成员的育观念不断更新,在学过程中,由原先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传递反馈;从原先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转变为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观念的更新带来了工作的动力,我们学习名师专家的先进理念及优秀教法,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努力付诸实施。全体老师人人争上实验课,他们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更

注重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去感悟。其中胥春梅老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多次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课前“认圆”;课中“画圆”、“剪圆”、“折圆”;课后“赏圆”。三次动手操作的教学片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突出对圆的本质认识。这样把“听数学”变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荣获市级竞教一等奖。

(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课题研究课中,我们从典型的学生身上发现,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能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讲出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难,发表意见,有独立的思想,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在表演比赛、游戏中既能表现自我的个性,有创造性,也能与学习伙伴认真合作,相互帮助,优化学习效果。从实验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所学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对所学内容有独立的选择性,在小组活动中善于讨论,善于总结归纳小组意见,自主学习能力有了长足发展,学习成绩也有了飞跃式的提高。

总之,我们的研究还很粗浅,我们将继续努力实践、探索,深入领会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理论精髓,为推进素质教育而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第三篇:“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阳城工业区第二小学语文课题组

2014年5月

一、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进入21世纪,有关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中学语文教学逐渐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从机械生硬的灌输教学向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从追求学生的应试能力向追求学生全面语文素质的提高转变。在这些方面,各地已经有不少的教改经验和教研成果,其中不乏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做法。但就整个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还存在着浅层化、高能耗、低效率等倾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还没有真正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打好自己精神底子的深度来把握;教师的教学理念趋向于追求短期效益,教学方法上或过于讲究程序,或随意散漫,没有从心灵上与学生的深入的交融与沟通。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只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的讲解和作业的训练任务,学生也只是在被动地应付课堂和课本,这样的语文教学与时代精神,与语文教学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能力,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首选课题。我们试图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课题为教改重点,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构建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破除以教师的见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必要的探究的教学陋习,“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交流,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节可必要提出若干问题,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探究解疑;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自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课外阅读互相推荐,交流读书体会,撰写阅读心得,及时总结评比。

(二)培养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阅读品质:学会思读,能聚精会神地快速默读文章,揣摩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重点及其基本表达方法,提出问题,认真记录,以备讨论解疑。学会议读,对阅读中思考的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商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排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议读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起到挑灯拨火、因势利导的作用。学会赏读,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字句能与同学和老师共同鉴赏,做到“奇文共欣赏”,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最有价值最有意味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

乐;学会练读,练读是阅读的巩固阶段,让学生整理已经思考商讨的内容,作归纳性的训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精练的练习给学生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拓展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安排开放课,每两周安排一节课为“课外作品阅读课”,阅读材料以《美文》《语文报》为主,自然组成学生阅读小组,学生轮流当阅读组长,集体讨论选定优秀文章,读后交流体会,由阅读组长向全班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并进行当堂评比;作好课外阅读笔记,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记录课外阅读心得,优美文句,摘抄必要的作文材料,每一学期期中检查,期末评比一次;开展推荐优秀畅销书活动,由语文科代表不定期地向全班同学推荐最近出版的优秀书籍,写好推荐理由,上墙公布。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将知识适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敢于提问和善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两大目标。

1、教师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学生主体。教学中知道什么地方该点拨,什么地方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2、学生能自主学习。自己收集跟课文相关的资料。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条理;自己提出课文的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师生共同释疑,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

(一)成立课题组,做好研究前的培训

确立了研究课题之后,我校于2003年3月份成立了阅读教学“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组,由杨维诗、吴希举、杨文娟、杨少敏、刘明才、胡宁、肖述全等七位老师组成。由语文科组长杨文娟任课题组组长,聘请市教研室教研员杨锡垒为顾问。

课题组成立后,我们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的语文教学理论,组织课题组老师外出参观学习,先后到华师一附中、沙洋中学、孝感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通过学习,课题组老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具备了课题研究的能力。

(二)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探究模式’”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准备阶段。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已基本完成)

第一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研究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师生共同确定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启发指导——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研究阅读教学第二、三课时的教学,即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师生共同确定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启发指导——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第三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课题组老师能熟练地运用前两年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将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全校语文老师中。进行课题结题工作,课题组老师向全校老师上汇报课,整理三年来的研究资料,课题组长撰写结题报告。

(三)语文阅读题常见术语

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目前已检索到的有关论著及论文附后)

2、实验研究法:课题组老师按“主动探究模式”的要求备课,然后在一个教学班实验教学效果。并将实验的过程录下来,课题组老师共同评课,肯定优点,找出不足。顾问进行点评,指出哪方面应进行改进,怎样改进。

3、观察法,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观察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大多数学生能主动的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能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提出问题,能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达成学习目标。

4、经验推广法,课题组每个阶段研究之后,都将研究的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让全校每位老师都能较好地应用“主动探究模式”进行阅读教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及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使实验班级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学目标。

(一)树立主动探究学习意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信心。事实上,每个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学习潜能,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偏向,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语文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消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比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探索。

(二)寻找主动探究学习方法:彻底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教学方式,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主动学、主动探究,转换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引导”,“教”为“学”铺路、架桥、引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培养主动探究学习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于无疑处质疑,于有疑处探究解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使学生能迅速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从而对疑难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合理地判断,提出批判性的意见和建设性的建议,不唯书,不唯上,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衡量、鉴别、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能突破思维的模式,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想象丰富,求异创新,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四)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究学习习惯:能主动查阅资料,利用好手头的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针对不同类型与要求的文章能自觉进行粗读、泛读、精度,提高阅读效率;勤作笔记,自觉积累资料,能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为学习写作积累比较充实的材料;课堂发言逻辑严密,表达顺畅,声音响亮,表意清楚。

三年来,课题组杨少敏老师上的《再别康桥》和《项脊轩志》均获潜江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第一名,孙延敏老师上的《读<伊索寓言>》获潜江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第二名,陈瑜老师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获潜江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杨文娟执教的《沁园春·长沙》和杨少敏执教的《守财奴》在潜江市中语会年会示范课活动中获得表彰。肖述全老师上的《美腿与丑腿》、陈瑜老师上的《胡同文化》在潜江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获文科组一等奖,胡宁老师上的《<名人传>序》在潜江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获文科组二等奖。杨文娟老师上的《归去来兮辞》《拿来主义》《祝福》,老师上的《 》《 》,老师上的《 》《 》等观摩课,都受到学校领导、市教研室胡修金主任和全校老师的好评。

课题组组长杨文娟撰写的《巧用分组讨论法,构建动态教学时空》的论文获《文学教育》杂志主办2005年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二等奖,《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获全国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论文项一等奖。吴希举老师的《 》,老师的论文《 》,三年来,每一个学期我们都认真制定研究计划,认真地按计划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做到人员分工明确。保证(每周星期五下午二、三节课)单周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双周由课题组老师轮流上课,然后评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每一学期末写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每一学年每位老师能够写一篇论文。

七、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面

1、三年来,虽然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老师有时讲课的语言不够精练,点拨不到位,激励性的语言还不够丰富。

2、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领会标准的精神,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学习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附:参考文献

1、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马笑霞著:《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蒋成 禹著:《语文课解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曾祥芹著:《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5、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曹明海主编:《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出版社1998年版

7、韦志成著:《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李德成著:《阅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

9、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董菊初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11、卫灿金著:《语文思维培养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12、朱作仁著:《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3、施良方、崔允淳 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4、查有梁、李以渝编著:《数学智慧的横向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5、单秀法、刘化绵著:《现代科学思维引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赵树智、宋汉阁主编:《科学的突破》,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刘永振编著:《数学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刘再复著:《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9、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王朝闻著:《新艺术创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第四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莱阳市2012年小课题研究

《农村初四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谭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课题主持人: 孙冬梅

课题组成员:李英俊 董少伦 姚旭东 报告执笔人:孙冬梅

[摘要]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充分贯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关键词]农村初四数学 分层次 小组教学方法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中学,一部分同学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平常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部分家长因自身原因对学生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升入初中后,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加深,两级分化的情况突出,在初四,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化更是严重。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的同学,他们充满自信,对学好数学不怕困难且很有信心,成绩优异;小学数学基础薄弱,畏难情绪严重的同学,对数学的学习信心不足;一部分升学无望,即将毕业的同学,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几乎不存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

数学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1.农村初中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研究及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我校地处莱阳西北部,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初四学生存在很大的自身差异。自身差异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掌握程度上的差异;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学习目的、态度上的差异;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校学习环境适应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逐渐趋向于“学习优等生”、“一般学生”、“学习困难生”三个层次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上述差异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到初中阶段特别是初四,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已十分明显。

影响我校初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缺乏自信心

(2)难度过大、梯度过陡,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学生个性品质较差

(4)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不高。(5)农村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不够

2.探索分层教学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1)学生分层(2)教学目标分层(3)教学方法分层(4)作业分层

三、课题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对比分析,有效确定寄宿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节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学生对数学的爱好状况,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向全校教师宣传该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门培训;预计两个月时间。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层的操作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七、经验与教训反思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们认为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是适应当今教育理念的。对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以下优点:

1.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有所区别,对于C组同学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A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分层教学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层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精心备课,而且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再学习。

4.分层教学能融洽师生关系。由于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这样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在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感觉初中数学施行分层教学还有以下问题:

第一、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评价方式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考试时只主要兼顾了B层次的同学,最多也就是通过一道附加题照顾了一下A层次的同学,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第二、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在不同层次的班级很难。另外在同一个教学班里,由于班容量太大(初

一、初二时有六十多人)也给分层教学带来了困难。

【参考文献】

第五篇: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它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学科知识基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 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 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基本上是学科本位主义课程,以致于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唯有数学学科课程才是最科学的趋向,不少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感到茫然,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实践中感到棘手的问题很多。为此,我们选择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施”这一课题,试图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上好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素质。

课题组把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划分五个方面:⑴生活中的数学;⑵生产中的数学;⑶科学技术中的数学;⑷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⑸智力活动中的数学。

课题组在确定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时,除了围绕目标考虑知识性、科学性、教育性和可接受性以外,还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性”:

1、趣味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求知欲强,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使活动题材新、奇、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五个化”:⑴活动形式游戏化;⑵列举范例生活化;⑶化解疑难故事化;⑷数的演算奇妙化;⑸介绍人物传奇化。例如,根据街头现象设计的“转转糖游戏”和“一元钱摸球中大奖”为题材的数学活动课,就是取材于生活,以模拟的转糖,摸球开始,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揭密,明白了这些都是骗局,使学生不仅学习和运用了数学知识,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思考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让学生通过活动,明白一个道理,悟出一种思想,掌握一种方法,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五年级“测量的学问”一节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利用普通的度量工具,去比较准确、简单地量出一张纸的厚度,一个呼啦圈的周长和一捆乱铁丝的长度等。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学生总结出“聚少为多,化曲为直,变长度为重量”的方法。一下课,同学们高兴地说:“我们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3、实践性。在学科课程的知识教学中,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象,学起来很枯燥。数学活动课则测重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这种活动应尽可能反映现实的需要,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具体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一种尝试或模拟。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组织“小交警”活动,不仅在繁华地段协助交通,同时还进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流量统计,回校制成统计图,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综合能力得到发挥,同时对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形成了开展数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设置活动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全面推行活动课程和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经验。

通过研究,课题组总结了开展数学活动的基本做法,可以归纳为两个点: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作为对活动内容的“支撑点”;“围绕三个字”活动的组织和展开时要突出一个“动”字,贯穿于一个“趣”字,体现一个“能”字。做到学生寓学于玩,玩中求知;以趣激学,趣中探知,使枯燥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从而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数学活动课程教学流程的探索,为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

通过几年的实践,已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程的教学“流程”。这一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终身学习理论,是在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使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教学效果亦有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1、缺乏完整、科学的教学内容序列;

2、缺乏对活动课程的有效评价等。

下载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数学活动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数学学科课一样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核心。它以学生发展为基点,考虑到数学......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旨在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试图构建分层差异化的学习课堂。本人认为,这......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本站推荐)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意义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应以活动课为主,从语言运用实践看,在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价值......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也是中华民族的根。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

    数学结题报告

    《龙岩市“提高一般高中校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长汀河田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傅清荣 游齐章 郑文旭 邱文明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一、课题的提出 农村中学的高中......

    2017数学结题报告

    《自主、合作、探索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陇县西大街小学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科研课题,2017年3月经学校小组评审和批准,列为我校教......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实施方案 张敏卿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曾说的:“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

    低年级写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字指导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篇二:《加强低年级写字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