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典故』 从马氏体说开去
『材料典故』 从马氏体说开去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1850-1914)。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验方法。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试验室。1895年国际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副主席一职。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下面说说奥氏体Austenite,套用一下无意间搜到的某个以Austenite为昵称的仁兄的话,Austenite之所以叫Austenite,不是因为发现者喜欢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作品,也不是因为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Austin)市,而是因为一位来自不列颠的冶金学家Roberts-Austen, Sir William Chandler(1843-1902)。个人猜测,他的名字大概是罗伯茨-奥斯汀,被封为威廉·查德勒爵士。这位爵士可算得上是有好几把刷子。他是第一幅铁碳相图的绘制者,1897年完成初稿1899年彻底完成。他还是第一个用定量试验验证菲克扩散定律的人,他所做的试验是金在铂中的扩散。他还与法国勒夏忒列同时称为差热分析的鼻祖。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先生的生平。
罗伯茨-奥斯汀于1843年3月3日出生于英国的Kennington。18岁时进入皇家矿业学院。后来在造币厂从事金、银和合金成分的研究。他用量热计法测定银铜合金的凝固点,并首先用冰点曲线表示其实验成果。187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6年与J.洛基尔一起用光谱仪作定量分析,以辅助传统的试金法。1885年他开始研究钢的强化,同时着手研究少量杂质对金的拉伸强度的影响,并在1888年的论文中加以阐述,成为早期用元素周期表解释一系列元素特性的范例。奥斯汀采用Pt/(Pt-Rh)热电偶高温计测定了高熔点物质的冷却速度,并创立共晶理论。他使用显微镜照相的方法研究金属的金相形貌。在造币厂的工作使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铸币权威。1882年到1902年他在伦敦的皇家矿业学院任冶金学教授,1899年被授予爵士爵位。于1902年11月22日离开人间。
相比之下关于贝氏体和莱氏体的“被命名者”我们了解的要少得多。贝氏体Bainite,命名自美国化学家E.C.Bain,30年代,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在由他们首先进行的“等温转变曲线”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他们熟识的组织的新的组织,这种针状或羽毛状的组织随后被以他的名字命名。莱氏体Ledeburite,命名自Adolf Ledebur(1837-1916)。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Bergakademie Freiberg的第一个“Eisenhüttenkunde”教授,并因在1882年发现了铁碳“Mischkristalle” 而闻名,至于这些德语是什么意思就请高手不吝赐教了。
以人名命名的组织大体如此,其他的组织命名则各有不同。铁素体Ferrite,命名自拉丁文的铁(Ferrum);珠光体Pearlite,得名自其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渗碳体Cementite则因发现者称其为水泥(法语Ciment)以描述它在凝固过程中粘结先析出的晶胞的作用而得名。
第二篇:从规范着装说开去
从规范着装说开去
□ 骄子
有人说穿工作服显得失去了个性,有人说工作服穿着不自在,也有人说穿不穿工作服上班无所谓。那么,穿工作服上班到底意味着什么?穿工作服有什么必要呢?统一着装,本是企业形象识别(CIS)系统的范畴,看起来是件小事,其实它是体现一个企业文化内涵,展示企业管理水平最直接的手段,是反映企业员工精神风貌和公司形象的大问题。
规范着装,并不是为了形象工程、形式主义,而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创造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规范员工行为。作为企业,要突出企业员工的素质修养,规范着装首先可以体现出一种良好的操作程序,第二可以在每一个员工身上显现出庄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突出其个性和修养,对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风采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次,规范着装对企业员工有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能够帮助员工集中精力,加强合作,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着装还可以有助于团队建设,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规范着装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对企业规范化管理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就穿工作服上班一事,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公司对这种“小事”还抓得那么严?还要重申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我们暂且不去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而是来谈谈如何“按制度办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公司的很多规章制度,但总是存在着“有章不循”或“降低标准”的现象。上班穿工作服亦是如此,有人不穿,有人不戴厂牌,这种随意性的表露是一种“不自觉”的 “下意识”行为,而没有把“按制度办事”作为一种自觉的、深刻意识形态下的行为。不少人认为,这种小事无所谓,又不影响工作效率,又不影响产品质量,无关紧要。其实不然,规范着装,让员工统一着装上岗,确也是一件小事,是员工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员工个人本就应当自觉服从并执行之,可就这一件小事,我们都不能遵守好,不能去执行好,又怎么能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呢?小事尚且如此,何况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呢?
其实,要做好规范着装,自觉执行制度并不难。
规范着装是树立企业形象之必需,是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今天你不穿,明天他不穿,大家都认为无所谓。殊不知这样根据个人喜好来对待规章的态度,最终降低了自己遵章守纪的标准。规范着装也是保证公司员工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自身
都不安全了,他人安全、生产安全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只有把规范着装当成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标准,把穿工作服当成是一种责任,一种遵章守纪的标志,一种团队的重要体现,我们就会感到自豪和习惯,就不会认为只是执行制度而穿工作服了。
]
第三篇:从湖泊危机说开去(推荐)
从湖泊危机说开去
水是生命之源,湖泊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它滋养了文明,润泽着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依托,大到地球生态环境的维系,小到个体生命的存亡,都离不开湖泊,湖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谓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湖泊几乎都遭遇到了大同小异的生存危机:湖泊范围逐渐缩小,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不断萎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敲响了警钟。
我国作为一个湖泊大国,也已成为世界上湖泊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固然包括陆源污染排放、填湖造陆屡禁不止、公众环保意识缺失等现实原因,但其折射出的却是湖泊保护综合机制的严重落后,长此以往,湖泊所面临的绝不仅仅是危机,而是消亡!因此,创新湖泊环境保护综合机制,让湖泊休养生息并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进行。
一要加强湖泊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建设。一方面,各地政府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法规体系,为地方湖泊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对超标排污、填湖造陆、只顾经济利益而罔顾环境保护的片面政绩观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二要探索创新优化陆源污染管控机制。首先,各地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新体制,如加大湖泊整治专项资金投入、明确湖泊河道污染防治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本形成对湖泊保护的强大合力等;其次,各地环保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督促陆源污染排放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未污染,先防治”的新体制,通过创新制造工艺、建造污染物无公害处理设施等措施,力争将污染物在陆地即予以清理和回收再利用,将污染物对土壤、湖泊的二次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后,各地政府还要创新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积极采用生物降解、废物循环利用等方法,告别长期垃圾入湖的习惯。
三要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体系。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公众参与的巨大作用,从拓宽湖泊保护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入手,通过积极引导、鼓励、推动地方性非政府湖泊环保组织的建立和运行,以全民力量实现对湖泊的有效保护。四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媒介,积极宣传湖泊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以及湖泊保护的基本常识,引导广大公众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同时,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对象,积极宣传“垃圾不入湖”、“不使用含磷日化品”等基本常识,逐步形成“生态湖泊,全民共创,你我共享”的良好局面。
湖泊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加强湖泊保护,创新湖泊保护综合机制,实现湖泊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引导全民共同参与,切实做好湖泊的休养生息工作,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友好型社会,还湖泊一个生态平衡、生机勃勃的美好明天!
第四篇:从吃亏书记说开去
从吃亏书记说开去
据报载,我省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最近把一座自己创办的年获利70余万元的工厂转交给本村,再一次用“认吃亏”的精神,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员的无私胸怀和高尚精神。笔者想,如果我党的干部大多能像李连成这样干事创业和乐于奉献,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步子就加快了。
我们的党是一个光荣的党、伟大的党,也是一个拥有6000万党员的党。“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在党章上,布置在会议中,检验在党员的行动里。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就是用这四个字作为理念,高喊出“共产党员要吃亏”的口号,并有“认吃亏”的行动,所以李连成所在村这涌现出这样一批优秀党员,该村尽管先前条件不好,但农村经济发展很快,村民的收入在年年增长,工农业生产在突飞猛进。
当前,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缓慢,那里的领导总是抱怨当地无资源优势,无支柱产业,无流动资金,却没有去看看本地干部队伍的素质、认吃亏的精神、为民办事的效率。对于农村党支部书记,笔者接触得不少,一些人非但没有“认吃亏”的精神,反而在一些工作中事事处处都有“沾光”的欲念。你看,在以前农村收取农业税和“三留五统”的阶段里,这些村干部总想给农民“加码”,能从中捞点好处;在村里搞计划生育工作时,自己人反而带头超生,分到生育指标却出卖给村民,把它变成钞票;遇到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不主动去做说服工作,反在人家施工中去收取罚款;金融部门对农民下拨了扶贫贷款,自己总要插手一把,以便从中获利。其结果,自然是利用权势自己称了霸、富了家,在农村政权的“铁交椅”一坐就是10年或20年。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干了几十年,最终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块地,当地农村依旧没有走上富裕路。
话别扯得太远,咱们还是说说吃亏书记李连成。因为李连成有认吃亏的精神,他才能把村委班子拧成一股绳,他才能受到村民的拥戴、领导的信任,干起工作才能心想事成,才会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最后,笔者衷心希望我党多出些像李连成这样“认吃亏”的书记,少些“好沾光”的干部。只有这样,党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人民江山才能青春永驻,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才不是句空话。
第五篇:从《说“木叶”》说开去教案
从《说“木叶”》说开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古诗词名句。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分析常见意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秋叶流水图,引出杜甫的《登高》的名句,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落木”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从而分析古典诗歌中的其它意象,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通过《说“木叶” 》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课文中提到的“木叶”“落木”“落叶”等,我们在诗歌鉴赏时一律称它们为“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意境大于等于意象。
思考: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以“月”的意象为例)
(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
1、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
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
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
例如 :(1)游子思乡: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
(2)思亲怀人:苏轼《水调歌头》
(3)边塞悲愁:李白《关山月》王昌龄《出塞》
2、从氛围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 例如:王维《竹里馆》王维《山居秋暝》
3、时间意识去联想。
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
4、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 例如:杜甫《旅夜书怀》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进行想象和感受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快乐无比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感伤痛惜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凄清冷落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远怀》
深挚思念
(三)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学生谈)
三、课堂实战
1.连线题。
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问题:从意境的角度赏析诗的第一句。 【明确】
意象: 凉叶
笛子(吹笛人)月
意境: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千山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营造了一种冷清,空阔,迷惘的意境。 感情: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四、诵诗怡情
1、亲情篇
2、友情篇
3、爱情篇
五、小结寄语
诗歌是那繁荣绽放的绝世之花,是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愿在座的的每一位可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都能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高二语文组
徐敏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