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世纪大学英语读写第一册课文翻译
When we are writing we are often told to keep our readers in mind, to shape what we say to fit their tastes and interests.But there is one reader in particular who should not be forgotten.Can you guess who? Russell Baker surprised himself and everyone else when he discovered the answer.我们写作时常常被告诫,脑子里要有读者,笔者所云一定要符合读者的口味和兴趣。但有一位读者特别不该忘记。你能猜出是谁吗?当拉塞尔·贝克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他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大为惊讶。
Writing for Myself Russell Baker 1 The idea of becoming a writer had come to me off and on since my childhood in Belleville, but it wasn't until my third year in high school that the possibility took hold.Until then I've been bored by everything associated with English courses.I found English grammar dull and difficult.I hated the assignments to turn out long, lifeless paragraphs that were agony for teachers to read and for me to write.为自己而写 拉塞尔·贝克
从孩提时代,我还住在贝尔维尔时,我的脑子里就断断续续地转着当作家的念头,但直等到我高中三年级,这一想法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在这之前,我对所有跟英文课沾边的事都感到腻味。我觉得英文语法枯燥难懂。我痛恨那些长而乏味的段落写作,老师读着受累,我写着痛苦。When our class was assigned to Mr.Fleagle for third-year English I anticipated another cheerless year in that most tedious of subjects.Mr.Fleagle had a reputation among students for dullness and inability to inspire.He was said to be very formal, rigid and hopelessly out of date.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 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 a primly straight nose, 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 so gentlemanly, 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弗利格尔先生接我们的高三英文课时,我就准备着在这门最最单调乏味的课上再熬上沉闷的一年。弗利格尔先生在学生中以其说话干巴和激励学生无术而出名。据说他拘谨刻板,完全落后于时代。我看他有六七十岁了,古板之极。他戴着古板的毫无装饰的眼镜,微微卷曲的头发剪得笔齐,梳得纹丝不乱。他身穿古板的套装,领带端端正正地顶着白衬衣的领扣。他长着古板的尖下巴,古板的直鼻梁,说起话来一本正经,字斟句酌,彬彬有礼,活脱脱一个滑稽的老古董。I prepared for an unfruitful year with Mr.Fleagle and for a long time was not disappointed.Late in the year we tackled the informal essay.Mr.Fleagle distributed a homework sheet offering us a choice of topics.None was quite so simple-minded as “What I Did on My Summer Vacation,” but most seemed to be almost as dull.I took the list home and did nothing until the night before the essay was due.Lying on the sofa, I finally faced up to the unwelcome task, took the list out of my notebook, and scanned it.The topic on which my eye stopped was “The Art of Eating Spaghetti”.我作好准备,打算在弗利格尔先生的班上一无所获地混上一年,不少日子过去了,还真不出所料。后半学期我们学写随笔小品文。弗利格尔先生发下一张家庭作业纸,出了不少题目供我们选择。像“暑假二三事”那样傻乎乎的题目倒是一个也没有,但绝大多数一样乏味。我把作文题带回家,一直没写,直到要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我躺在沙发上,最终不得不面对这一讨厌的功课,便从笔记本里抽出作文题目单粗粗一看。我的目光落在“吃意大利细面条的艺术”这个题目上。This title produced an extraordinary sequence of mental images.Vivid memories came flooding back of a night in Belleville when all of us were seated around the supper tableand Aunt Pat served spaghetti for supper.Spaghetti was still a little known foreign dish in those days.Neither Doris nor I had ever eaten spaghetti, and none of the adults had enough experience to be good at it.All the good humor of Uncle Allen's house reawoke in my mind as I recalled the laughing arguments we had that night about the socially respectable method for moving spaghetti from plate to mouth.这个题目在我脑海里唤起了一连串不同寻常的图像。贝尔维尔之夜的清晰的回忆如潮水一般涌来,当时,我们大家一起围坐在晚餐桌旁——艾伦舅舅、我母亲、查理舅舅、多丽丝、哈尔舅舅——帕特舅妈晚饭做的是意大利细面条。那时意大利细面条还是很少听说的异国食品。多丽丝和我都还从来没吃过,在座的大人也是经验不足,没有一个吃起来得心应手的。艾伦舅舅家诙谐有趣的场景全都重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回想起来,当晚我们笑作一团,争论着该如何地把面条从盘子上送到嘴里才算合乎礼仪。Suddenly I wanted to write about that, about the warmth and good feeling of it, but I wanted to put it down simply for my own joy, not for Mr.Fleagle.It was a moment I wanted to recapture and hold for myself.I wanted to relive 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To write it as I wanted, however, would violate all the rules of formal composition I'd learned in school, and Mr.Fleagle would surely give it a failing grade.Never mind.I would write something else for Mr.Fleagle after I had written this thing for myself.突然我就想描述那一切,描述当时那种温馨美好的气氛,但我把它写下来仅仅是想自得其乐,而不是为弗利格尔先生而写。那是我想重新捕捉并珍藏在心中的一个时刻。我想重温那个夜晚的愉快。然而,照我希望的那样去写,就会违反我在学校里学的正式作文的种种法则,弗利格尔先生也肯定会打它一个不及格。没关系。等我为自己写好了之后,我可以再为弗利格尔先生写点什么别的东西。When I finished it the night was half gone and there was no time left to compose a proper, respectable essay for Mr.Fleagle.There was no choice next morning but to turn in my tale of the Belleville supper.Two days passed before Mr.Fleagle returned the graded papers, and he returned everyone's but mine.I was preparing myself for a command to report to Mr.Fleagle immediately after school for discipline when I saw him lift my paper from his desk and knock for the class's attention.等我写完时已是半夜时分,再没时间为弗利格尔先生写一篇循规蹈矩、像模像样的文章了。第二天上午,我别无选择,只好把我为自己而写的贝尔维尔晚餐的故事交了上去。两天后弗利格尔先生发还批改过的作文,他把别人的都发了,就是没有我的。我正准备着遵命一放学就去弗利格尔先生那儿挨训,却看见他从桌上拿起我的作文,敲了敲桌子让大家注意听。7 “Now, boys,” he said.“I want to read you an essay.This is titled, 'The Art of Eating Spaghetti.'” “好了,孩子们,”他说。“我要给你们念一篇小品文。文章的题目是:吃意大利细面条的艺术。And he started to read.My words!He was reading my words out loud to the entire class.What's more, the entire class was listening.Listening attentively.Then somebody laughed, then the entire class was laughing, and not in contempt and ridicule, but with open-hearted enjoyment.Even Mr.Fleagle stopped two or three times to hold back a small prim smile.于是他开始念了。是我写的!他给全班大声念我写的文章。更不可思议的是,全班同学都在听着他念,而且听得很专心。有人笑出声来,接着全班都笑了,不是轻蔑嘲弄,而是乐乎乎地开怀大笑。就连弗利格尔先生也停顿了两三次,好抑制他那一丝拘谨的微笑。I did my best to avoid showing pleasure, but what I was feeling was pure delight at this demonstration that my words had the power to make people laugh.In the eleventh grade, at the eleventh hour as it were, I had discovered a calling.It was the happiest moment of my entire school career.When Mr.Fleaglefinished he put the final seal on my happiness by saying, ”Now that, boys, is an essay, don't you see.It'sit's of the very essence of the essay, don't you see.Congratulations, Mr.Baker.“ 我尽力不流露出得意的心情,但是看到我写的文章竟然能使别人大笑,我真是心花怒放。就在十一年级,可谓是最后的时刻,我找到了一个今生想做的事。这是我整个求学生涯中最幸福的一刻。弗利格尔先生念完后说道:”瞧,孩子们,这就是小品文,懂了没有。这才是——知道吗——这才是小品文的精髓,知道了没有。祝贺你,贝克先生。“他这番话使我沉浸在十全十美的幸福之中。
How do you feel when old friends are far away? Do you make an effort to keep in touch? Sometimes it is easy to put off writing a letter, thinking that there will be plenty of time tomorrow.But then sometimes, as this story shows, we leave it too late.Perhaps reading it will make you want to reach for your pen.老朋友天各一方,你心有何感?你是否努力保持联系?有时候写信的事很容易会一拖再拖,总以为明天有的是时间。然而,正如这则故事所表明的,有时我们拖得太晚了。也许读一读这个故事会让你提起笔来。
All the Cabbie Had Was a Letter Foster Furcolo 1 He must have been completely lost in something he was reading because I had to tap on the windshield to get his attention.出租车司机拥有的就剩一封信
福斯特·弗克洛
他准是完全沉浸在所读的东西里了,因为我不得不敲挡风玻璃来引起他的注意。”Is your cab available?“ I asked when he finally looked up at me.He nodded, then said apologetically as I settled into the back seat, ”I'm sorry, but I was reading a letter.“ He sounded as if he had a cold or something.他总算抬头看我了。“你出车吗?”我问道。他点点头,当我坐进后座时,他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在读一封信。”听上去他像是得了感冒什么的。3 ”I'm in no hurry,“ I told him.”Go ahead and finish your letter.“ “我不着急,”我对他说,“你接着把信读完吧。” He shook his head.”I've read it several times already.I guess I almost know it by heart.“ 他摇了摇头。“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我想我都能背出来了。” ”Letters from home always mean a lot,“ I said.”At least they do with me because I'm on the road so much.“ Then, estimating that he was 60 or 70 years old, I guessed: ”From a child or maybe a grandchild?“ “家书抵万金啊,”我说。“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因为我老是在外旅行。”我估量他有六七十岁了,便猜测说:“是孩子还是孙子写来的?” ”This isn't family,“ he replied.”Although,“ he went on, ”come to think of it, it might just as well have been family.Old Ed was my oldest friend.In fact, we used to call each other 'Old Friend'--when we'd meet, that is.I'm not much of a hand at writing.“ “不是家里人,”他回答说。“不过,”他接着说,“想起来,也可以算是一家人了。埃德老伙计是我最老的朋友了。实际上,过去我俩总是以‘老朋友’相称的——就是说,当我俩相见时。我这人就是不大会写东西。” ”I don't think any of us keep up our correspondence too well,“ I said.”I know I don't.But I take it he's someone you've known quite a while?“ “我看大家写信都不那么勤快,”我说,“我自己笔头就很懒。我看,你认识他挺久了吧?” 8 ”All my life, practically.We were kids together, so we go way back.“ “差不多认识了一辈子了。我俩小时候就一起玩,所以我俩的友谊确实很长了。” 9 ”Went to school together?“ “一起上的学?” ”All the way through high school.We were in the same class, in fact, through both grade and high school.“ “都一起上到高中呢。事实上,我俩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个班里。” 11 ”There are not too many people who've had such a long friendship,“ I said.“保持这么长久友谊的人可真不多见啊,”我说。”Actually,“ the driver went on, ”I hadn't seen him more than once or twice a year over the past 25 or 30 years because I moved away from the old neighborhood and you kind of lose touch even though you never forget.He was a great guy.“ “其实呢,”司机接着说,“近25到30年来,我跟他一年只见一两次面,因为我从原来住的街区搬了出来,联系自然就少了,虽说你一直放在心上。他在的时候可真是个大好人。” 13 ”You said 'was'.Does that mean-?“ “你刚才说他‘在的时候’。你是说——?” 14 He nodded.”Died a couple of weeks ago.“ 他点了点头。“前几个星期过世啦。” ”I'm sorry,“ I said.”It's no fun to lose any friend--and losing a real old one is even tougher.“ “真遗憾,”我说,“失去朋友真不是个滋味,失去个真正的老朋友更让人受不了。” He didn't reply to that, and we rode on in silence for a few minutes.But I realized that Old Ed was still on his mind when he spoke again, almost more to himself than to me: ”I should have kept in touch.Yes,“ he repeated, ”I should have kept in touch.“ 他开着车,没有接话儿。我们沉默了几分钟。可我知道他还在想着老埃德。他又开口时,与其说是跟我说话,还不如说是自言自语:“我真该一直保持联系。真的,”他重复道,“我真该一直保持联系。” ”well,“ I agreed, ”We should all keep in touch with old friends more than we do.But things come up and we just don't seem to find the time.“ “是啊,”我表示赞同,“我们都该与老朋友保持更多的联系。不过总是有事情冒出来,好像就是抽不出空来。” He shrugged.”We used to find the time,“ he said.”That's even mentioned in the letter.“ He handed it over to me.”Take a look.“and mail it.我进了旅馆房间之后,没有马上打开箱包。首先我得写封信——而且要寄出去。
Professor Hawking thinks it important to keep everybody in touch with what science is about.In this article he explains why.霍金教授认为使每个人都了解科学是干什么的非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其中的缘由作了解释。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Stephen Hawking 1 Whether we like it or not, the world we live in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and it is likely to change even more in the next hundred.Some people would like to stop these changes and go back to what they see as a purer and simpler age.But as history shows, the past was not that wonderful.It was not so bad for a privileged minority, though even they had to do without modern medicine, and childbirth was highly risky for women.But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life was nasty, brutish, and short.公众科学观
斯蒂芬·霍金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生活的世界在过去一百年间已经变化了许多,而且在未来的一百年里可能变化更多。有人想中止这种种变化,回到那个他们认为更纯洁更朴素的时代。但正如历史所表明的,过去并非那么美妙。过去对享有特权的少数人不算太糟,但即便他们也无从享受现代医疗,而生育对妇女来说风险极大。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民众而言,生活是艰难、残忍而又短暂的。Anyway, even if one wanted to, one couldn't put the clock back to an earlier age.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can't just be forgotten.Nor can one prevent further advances in the future.Even if all government money for research were cut off(and the present government is doing its best), the force of competition would still bring about advances in technology.Moreover, one cannot stop inquiring minds from thinking about basic science,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paid for it.The only way to prevent further developments would be a global state that suppressed anything new,and human initiative and inventiveness are such that even this wouldn't succeed.All it would do is slow down the rate of change.不管怎样,即使有人想这么做,他也无法将时钟拨回到早先的时代。知识与技术不可能说忘就忘了。也没有人能阻止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即使所有用于研究的政府资金都被取消(现政府最擅此事),竞争的力量仍将继续带来技术的发展。更何况,没有人能阻止探究求索之士去思索基础科学,无论他们是否会为此得到酬劳。惟一能阻止进一步发展的办法或许是一个压制任何新事物的全球政府,但人类的进取心与创造力如此旺盛,即便这个政府也不会成功。它所能做到的只是延缓变化的速度。If we accept that we cannot prev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changing our world, we can at least try to ensure that the changes they make are in the right directions.In a democratic society, this means that the public needs to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o that it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not leave them in the hands of experts.At the moment, the public is in two minds about science.It has come to expect the steady increase in the standard of living that new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to continue, but it also distrusts science because it doesn't understand it.This distrust is evident in the cartoon figure of the mad scientist working in his laboratory to produce a Frankenstein.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lement behind support for the Green parties.But the public also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science, particularly astronomy, as is shown by the large audiences for television series such as The Sky at Night and for science fiction.如果我们承认,我们无法阻止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至少可以努力确保科技带来的变化方向正确。在一个民主社会里,这意味着公众需要对科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可以作出明达的决定,而不是把决定留给专家去作。目前,公众对科学存有矛盾之心。公众期望科技新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准的稳定提高能继续,但又怀疑科学,因为他们不懂科学。那个在实验室里设法制造弗兰肯斯泰因的疯狂的科学家的卡通人物清楚地体现了公众的这种怀疑。这也是人们之所以支持各种绿色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公众同时也对科学深感兴趣,尤其是对天文学,诸如《夜空》之类的电视系列节目观众不少以及科幻小说读者甚多就是明证。What can be done to harness this interest and give the public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 it need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on subjects like acid rain, the greenhouse effect, nuclear weapons,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Clearly, the basis must lie in what is taught in schools.But in schools science is often presented in a dry and uninteresting manner.Children learn it by rote to pass examinations, and they don't see its relevance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Moreover, science is often taught in terms of equations.Although equations are a brief and accurate way of describing mathematical ideas, they frighten most people.When I wrote a popular book recently, I was advised that each equation I included would halve the sales.I included one equation, Einstein's famous equation, E=mc2.Maybe I would have sold twice as many copies without it.怎么样才能利用这种兴趣,向公众提供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以便其在酸雨、温室效应、核武器以及基因工程等问题上作出明达的决定呢?显然,必须把基础建立在学校课程上。但在学校里,科学往往被教得枯燥乏味。孩子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他们看不出科学与他们的周围世界的联系。更有甚者,科学常常是用公式来教的。虽然公式是阐述数学概念的一种简单而精确的方式,它们却使大多数人望而生畏。前不久我写了一本通俗读物,当时有人告诫我说,我每使用一个公式就会使销量减半。我只使用了一个公式,即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公式,E=mc2。如果不用这个公式的话,也许我能多卖出一倍的书。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end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the form of equations because they need to know the precise values of quantities.But for the rest of us, a qualitative grasp of scientific concepts is sufficient, and this can be conveyed by words and diagrams, without the use of equations.科学家和工程师倾向于用公式阐述观点,因为他们需要知道量的精确值。但对我们其余的人来说,对科学概念有个质的认识就已足够,这可以用文字和图表来表述,大可不必使用公式。6 The science people learn in school can provide the basic framework.But the rate of scientific progress is now so rapid that there are always new developments that have occurred since one was at school or university.I never learned about molecular biology or transistors at school, but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s are two of the developments most likely to change the way we live in the future.Popular books and magazine articles about science can help to put across new developments, but even the most successful popular book is read by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Only television can reach a truly mass audience.There are some very good science programmes on TV, but others present scientific wonders simply as magic, without explaining them or showing how they fit into the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ideas.Producers of television science programmes should realize that they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the public, not just entertain it.人们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但如今科学进步的速度如此之快,一个人离开学校或大学后新的发展层出不穷。我在学校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但基因工程和计算机是极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两项发展。有关科学的通俗读物和杂志文章能帮助人们了解新发展,但即使是最畅销的科普读物也只有一小部分人阅读。只有电视能赢得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上有一些相当优秀的科学节目,但其他的节目把科学奇迹简单地作为魔术播出,既不加以说明,也不展现它们与科学观念的整体框架的关系。电视科学节目的制片人应该认识到,他们负有教育民众的重任,而不仅仅是为他们提供娱乐。The world today is filled with dangers, hence the sick joke that the reason we have not been contacted by an alien civilization is that civilizations tend to destroy themselves when they reach our stage.But I have sufficient faith in the good sense of the public to believe that we might prove this wrong.当今世界充满危险,因此就有了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玩笑,说我们尚未受到外星文明造访的原因在于:但凡文明发展到我们目前的程度,它们往往就自我毁灭了。然而我对公众的明智充满信心,因而相信,我们将证明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第二篇:新世纪大学英语课文翻译--1-
新世纪大学英语课文翻译
第一册
Unit 1 A Language Teacher’s Personal Opinion
Will Pidcroft 一名语言教师的个人看法
Every day I see advertisements in the newspaper and on the buses claiming that it is easy to learn English.According to these advertisements, with very little effort on the student’s part, he will be able to speak the language fluently in three months or even ten days.There is often a reference to Shakespeare or Charles Dickens to encourage him even more.When I see advertisements like this, I don’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If it were as easy to learn English as they say, I would have to look for another job, because very few qualified teachers would be needed.But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must believe these ridiculous claims, or else the advertisements would not appear.我每天都会在报纸上、公共汽车上看到各种广告,声称轻轻松松就能学好英语。这些广告号称,学生不必费什么力气,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只需短短3个月,甚至10天就行。广告还常常提到威廉·莎士比亚和查尔斯·狄更斯等英语文学大师的名号来增强吸引力。每当看到诸如此类的广告时,我真是哭笑不得:如果学英语真像这些广告所说的那么轻松,我恐怕得另谋出路了,因为不需要那么多合格的英语教师了。但是肯定有许多人相信这些可笑的噱头,不然的话这些广告也不可能出现。
It is natural for students to be attracted to methods that will teach them a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and cheaply as possible.But it is difficult for anyone to explain in simple language why one method is better than another, and it is no use pretending that anyone has discovered a perfect way of teaching English in every possible situation.Some experts even argue that there are many good methods of teaching a language as there are good teachers, because every teacher is an individual with his own personality.No doubt this is true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t is not very helpful to students.学生们喜欢实惠的速成学习方法也在情理之中,但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解释为什么某一方法比另一方法更有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也无需装模作样地声称有什么人已经找到了一个万能的适合所有学习环境的教学方法。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有多少个好老师就有多少种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一个老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说法无疑是有几分道理的,但对学生来说不是很有帮助。
For a long time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only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was to spend a great deal of time in a country where it was spoken.Of course it is clear that students who go to England to learn English have a great advantage over others, but a larger number of students cannot afford to do so.Some students go to the opposite extreme and think they can teach themselves at home with dictionaries.But it is wrong to assume that each word in English has a precise equivalent in another language and vice versa,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any translation metho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natural forms of a language in speech, let alone produce good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要学好一门语言,只有去使用那种语言的国家待上一段时间。当然去英国、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等国家学英语的学生肯定比那些不能去的学生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很多学生支付不起那笔费用。有些学生走向另一极端:他们认为可以借助词典在家自学。如果你认为英语中的每一个词在另一语言中都有完全对等的词(或反之亦然),那就错了。通过翻译法来给学生讲解口语的自然形式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做到语音、语调地道了。
A great deal of teaching is still based on behaviourist psychology.Behaviourists are fond of making students repeat phrases and making them do exercises where they continually have to change one word in a sentence.If we were parrots or chimpanzees, these methods might be successful.A large number of theorists seem to think it is a pity we aren’t, because it would make it easier to use their methods.现在大量的教学活动还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者热衷于让学生复述短语,不断做一些只需更换句中某个词的练习。假如我们是鹦鹉或黑猩猩,那这些方法或许能奏效,可惜我们不是,这似乎让很多理论家引以为憾,否则他们提出的那些方法用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了。
In my personal opinion, no one can ever learn to speak English or any other language unless he is interested in it.Human beings, unlike parrots and chimpanzees, do not like making noises unless they understand what the noises mean and can relate them to their own lives.It is worth remembering that language i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What people want to say and write in another language is probably very similar to what they want to say and write in their own.What they listen to and read cannot be a formula.It must be real.我个人认为,假如没有兴趣,任何人都不可能学好英语或其他任何语言。与鹦鹉或黑猩猩不同,人类不会无缘无故地发出噪音,除非他们明白这些声音是什么意思,并且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值得牢记的是: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人们在母语中怎么说怎么写,用另一种语言表达时也大同小异。因此,人们所听所读的不应该是程式化的东西,听的读的材料必须真实自然。
There is another relevant point worth mentioning here.We need other people to talk to and listen to when we communicate.If what we are learning is strange to us, it will be helpful if there are other students around us who can work with us and practise the unfamiliar forms with us in real situations, talking to each other about real life in real language.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值得一提:在交际时我们需要有交谈或倾听的对象。在学习较生疏的内容时,如果有其他学生和我们在实战中一起学习和练习那些陌生的语言形式,用真实的语言去谈论真实的生活,那一定会受益匪浅。
Unit 2 The Doctor's Son Harold EppleywithRochelle Melander My parents moved toVermontwhen I was still aninfant.Asoft-spokenman, my fathersettled quietly intohis medical practice in a small town calledEnosburg.Soon thelocalpeople accepted him as one of their own.Word passes quickly in smallVermonttowns.They know good people when they meet them.Around town the neighbors greeted my father as “Doc Eppley.” And I soon learned that as long as I lived in Enosburg I would always be known as “Doctor Eppley's son”.O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my classmates crowded around me because I was the doctor's son.“If you're anything like your father, you'll be a smart boy,” my first-grade teacher said.I couldn't stop Beaming.Somewherein themidstofmy teenage years, however, something changed.I was sixteen years old and the neighbors still called me “Doctor Eppley's son.” They said that I was growing up to be an honorableandindustriousyoung man, living an honest life just like my father.I groaned whenever I heard their compliments.I wondered how I would everfit in withmy teenage friends.I hated being followed by my father's good name.And so when strangers asked me if I was Doctor Eppley's son, I replied emphatically, “My name is Harold.And I can manage quite wellon my own.” As an act of rebellion, I began to call my father by his first name,Sam.“Why are you acting sostubbornlately?” my father asked me one day in the midst of anargument.“Well, Sam,” I replied, “I suppose that bothers you.”
“You know it hurts me when you call me Sam,” my father shouted.“Well, it hurts me when everybody expects me to be just like you.I don't want to be perfect.I want to be myself.”
I survivedmy last years of high school until finally I turned eighteen.The next fall Ienrolledin college.I chose toattenda school far from Enosburg, a place where nobody called me “Doctor Eppley's son.” One night at college I sat with a group of students in thedormitoryas we shared stories about our lives.We began to talk about the things we hated most about ourchildhoods.“That's easy,” I said.“I couldn't stand growing up in a town where everybody alwayscompared me with my father.”
The girl sitting next to mefrowned.“I don't understand,” she said.“I'd be proud to have a father who's so well respected.” Her eyes filled with tears as she continued,“I'd give anything tobe called my father's child.But I don't know where he is.He left my mother when I was only four.”
There was anawkwardsilence, and then I changed the subject.I wasn't ready to hear her words.I returned home for winter break that year, feeling proud of myself.In four months at college, I had made a number of new friends.I had become popularin my own right, without my father's help.For two weeks I enjoyed being back in Enosburg.The maintopicof interest at home was my father's new car.“Let me take it out for a drive,” I said.My father agreed, but not without his usual warning,“Be careful.”
I glaredat him.“Sam, I'm sick ofbeing treated like a child.I'm in college now.Don't you think I know how to drive?”
I could see the hurt in my father's face, and I remembered how much he hated it whenever I called him “Sam.” “All right then,” he replied.Ihoppedinto the car and headed down the road,savoringthe beauty of the Vermont countryside.My mind waswandering.At a busyintersection, I hit the car right in front of mine before I knew it.The woman in the car jumped out screaming: “Youidiot!Why didn't you look where you were going?”
I surveyedthe damage.Both cars hadsustainedseriousdents.I sat there like aguiltychild as the woman continuedcomplaining.“It's your fault,” she shouted.I couldn'tprotest.My knees began to shake.Ichokedbackmy tears.“Do you haveinsurance? Can you pay for this? Who are you?” she kept asking.“Who are you?”
I panickedand, without thinking, shouted, “I'm Doctor Eppley's son.”
I sat t here stunned.I couldn't believe what I had just said.Almost immediately, the woman's frown became a smile ofrecognition.“I'm sorry,” she replied, “I didn't realize who you were.” An hour later, I drove my father'sbatterednew car back home.With my head down and my knees still shaking, Itrudgedinto the house.I explained what had happened.“Are you hurt?” he asked.“No,” I replied.“Good,” he answered.Then he turned and headed toward the door.“Harold,” he said as he was leaving, “Hold your head up.”
That night wasNew Year'sEve, and my family attended a small party with friends to celebrate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year.When midnight arrived, people cheered and greeted each other.Across the room I saw my father.I stepped toward him.My father and Irarelyhug.But recalling the day's events, I wrappedmy arms around his shoulders.And I spoke his real na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I said, “Thank you, Dad.Happy New Year.”
医生的儿子
我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的父母亲搬到了佛蒙特州。我那温文尔雅的父亲在一个名叫伊诺斯堡的小镇上毫不张扬地开业行医了。很快,当地人就把他当成了自己人。在佛蒙特州的小镇上,消息传播得很快。人们分得清谁是好人。邻居们都称我的父亲为埃普利医生。我很快意识到,只要我住在伊诺斯堡镇,我就永远只是“埃普利医生的儿子”。
入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簇拥着我,因为我是医生的儿子。“要是你多少有点像你父亲的话,你就会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的一年级老师这么说。我忍不住眉开眼笑。
•可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事情起了变化。•我都十六岁了,邻居们还是称呼我“埃普利医生的儿子”。他们说我长大了一定会是一个可敬又勤劳的年轻人,会像我父亲那样过着体面的生活。每当我听到这些赞美,我都很不以为然地哼哼几声。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融入我那些少年朋友的圈子。我讨厌父亲的好名声像影子一样跟着我。所以当陌生人问起我是不是埃普利医生的儿子时,我会带着强调的口气说:“我叫哈罗德。我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事。”出于反叛,我开始对父亲直呼其名,不叫他“爸爸”,而叫他“萨姆”。
“你最近为什么这么犟?”有次争吵时,我父亲这样问我。
“哼,萨姆。我想你难过了吧!”
“你知道的,你叫我萨姆让我很伤心。”我父亲大声地说。
“哦,那人人都指望我像你一样,也很让我伤心呢。我不要完美,我只想做我自己。”
我好不容易挨完高中,总算满了十八岁。第二年秋天我上了大学。我选中了一所远离伊诺斯堡的学校,一个没人管我叫“埃普利医生的儿子”的地方。
在大学里,有天晚上我和一帮学生在宿舍聊起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谈起我们童年最讨厌的事情。“想都不用想,”我说,“我受不了在一个每个人都拿我跟我父亲比的地方生活。”
坐在我身边的女孩皱起眉头说:“这我就不理解了。要是有这么个令人尊敬的父亲我一定会很骄傲的。”她的眼里噙着泪继续说,“要是有人把我叫做我父亲的孩子,那我会不惜一切地珍重这荣誉!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抛弃了我的母亲,那时我才四岁。”
大家陷入了尴尬的沉默,然后我转开了话题。她的话我当时还听不进去。
那年寒假我回了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在大学的四个月中,我交了好些朋友。我没有靠父亲,而是靠自己的本事赢得了众人的欢心。
回到伊诺斯堡的两个星期里,我一直都很高兴。父亲的新车成了家里人感兴趣的话题。
“让我开出去转转。”我说。
父亲同意了,但跟往常一样提醒我,“小心点。”
我瞪了他一眼,“萨姆,我讨厌你老把我当成个孩子。我都上大学了。你以为我不会开车啊?”
从父亲的脸上看得出我伤了他的心,也想起每次直呼“萨姆”时他是多么不高兴。
“那去吧。”他说。
我跳进车里,•沿路开去,•享受着佛蒙特乡间的美丽风景。我有点心神不定。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不知怎么地就跟我前面的车撞了个正着。
车里的妇人跳出来尖叫,“你这个白痴!你开车难道不看路吗?”
我看了一眼,两辆车都被撞蹩了。
我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坐在那儿听着那妇人不停地抱怨。“全怪你!”她尖叫道。我无法反驳,双腿发抖,泪水在眼眶里转。她不停地问,“你是谁?”
我害怕起来,•想也没想就叫道,•“我是埃普利医生的儿子。”
我坐在那里惊呆了。我简直不相信我自己会这么说。几乎同时,•妇人皱起的眉头变成了似曾相识的笑容。“对不起。•”她答道,“我刚才不知道你是谁。”
一小时后,我开着被撞破了的车回了家。我低着头,迈着发颤的双腿,•拖着步子走进家门。•我解释了所发生的一切。
“受伤了吗?”他问。
“没有。”我回答。
“那就好。”他答道,然后转身向门口走去。“哈罗德,抬起头来。”他边走边说。
那晚是除夕之夜,我们全家与朋友参加了一个小型晚会庆祝新年。午夜来临,每个人都欢呼并互相祝福。我看到父亲在房间的另一头,我向他走去。父亲与我很少拥抱,但我想起了白天的事,我用双臂搂着他的肩膀,很多年来第一次用他“真实的”名字来称呼他。我说,“谢谢你,爸爸。新年快乐!”
第三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课文翻译【第一册】
Unit1a 学习外语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也是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虽然时常遭遇挫折,但却非常有价值。
我学外语的经历始于初中的第一堂英语课。老师很慈祥耐心,时常表扬学生。
由于这种积极的教学方法,我踊跃回答各种问题,从不怕答错。两年中,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到了高中后,我渴望继续学习英语。然而,高中时的经历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很耐心,而新老师则总是惩罚答错的学生。
每当有谁回答错了,她就会用长教鞭指着我们,上下挥舞大喊:“错!错!错!” 没有多久,我便不再渴望回答问题了。
我不仅失去了回答问题的乐趣,而且根本就不想再用英语说半个字。
好在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
到了大学,我了解到所有学生必须上英语课。
与高中老师不同,大学英语老师非常耐心和蔼,而且从来不带教鞭!不过情况却远不尽如人意。
由于班大,每堂课能轮到我回答的问题寥寥无几。
上了几周课后,我还发现许多同学的英语说得比我要好得多。我开始产生一种畏惧感。
虽然原因与高中时不同,但我却又一次不敢开口了。看来我的英语水平要永远停步不前了。
直到几年后我有机会参加远程英语课程,情况才有所改善。这种课程的媒介是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
我很快配齐了必要的设备并跟一个朋友学会了电脑操作技术,于是我每周用5到7天在网上的虚拟课堂里学习英语。
网上学习并不比普通的课堂学习容易。
它需要花许多的时间,需要学习者专心自律,以跟上课程进度。我尽力达到课程的最低要求,并按时完成作业。
我随时随地都在学习。
不管去哪里,我都随身携带一本袖珍字典和笔记本,笔记本上记着我遇到的生词。我学习中出过许多错,有时是令人尴尬的错误。有时我会因挫折而哭泣,有时甚至想放弃。
但我从未因别的同学英语说得比我快而感到畏惧,因为在电脑屏幕上作出回答之前,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花时间去琢磨自己的想法。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什么都懂了,更重要的是,我说起英语来灵活自如。尽管我还是常常出错,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我已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
学习外语对我来说是非常艰辛的经历,但它又无比珍贵。
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艰苦努力的意义,而且让我了解了不同的文化,让我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学习一门外语最令人兴奋的收获是我能与更多的人交流。
与人交谈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新的语言使我能与陌生人交往,参与他们的谈话,并建立新的难以忘怀的友谊。
由于我已能说英语,别人讲英语时我不再茫然不解了。我能够参与其中,并结交朋友。
我能与人交流,并能够弥合我所说的语言和所处的文化与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鸿沟。Unit1b
虽然常规的学校依然存在,但虚拟课堂在今天的教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生就业机会的迅速增多,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的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在家就学的网上学习方式。
然而,网络学生需要具备一些特别的素质才能取得成功。以下是网上学生要取得成功必备的一些理想素质。
1.与人分享生活、工作及学习经验,这些是网上学习的一部分。
许多人发现网上学习需要他们运用各自的经验,同时又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场所。这一交流场所消除了一些学生自我表达的视觉障碍。此外,学生在答题之前有时间进行思考,这就使得网上环境开放而友好。2.能通过书写进行交流。
虚拟课堂的交流几乎都是书面形式。因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具有书面表达能力。
有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差,有待提高,可以在网上学习之前提高或将其作为网上学习的一部分。这常常需要他们加倍努力。
不管是单独学习还是小组学习,学生们就学习内容交流观点和见解,并展开讨论,同时了解其他同学的意见。
这样,学生可以从同龄人那里得到启发,既跟老师学,又互相学习。
3.说出你的困难。
记住,虚拟课堂里老师看不见学生。
这就意味学生必须直接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要求。
如果碰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或在理解课程中遇到困难,必须大胆说出来,否则任何人都无从知晓问题所在。
如果某人不理解某个问题,或许别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哪个学生能解决,他(她)也许就会帮助你。
学生在给他人解释问题时,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也加深了。
4.认真对待课程。
网上学习并不比课堂学习容易。
事实上,许多学生说它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网络课程的要求不低于其他任何一种优质课程。
然而,取得成功的学生认为网上学习是一种便捷的受教育方式,但并不容易。晚上或周末,为了完成作业,许多网络学生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别人已完成作业和学习,开始玩耍,而此时网络学生却很可能还在上课。他们每门课程每周要上4到15小时。
5.把批判性思维和决策作为网上学习的一部分。
网络课程要求学生根据事实和经验做出决定。
对学生来讲,理解并消化信息,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决定是十分必要的。
在积极的网络环境中,学生从老师、同学那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学习也感到满意。
6.三思而后答。
在虚拟课堂上做出有意义、高质量的回答是网上学习的重要部分。要花时间斟酌并仔细作答,提倡对不同观点进行验证和质疑。
网络学生往往并不总是对的;他们应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7.跟上课程进度。
网上学习通常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专心投入。与网络课程保持同步,并按时完成所有功课至关重要。一旦落后就很难赶上。
学生要有成功的欲望,而且也要渴望这种经历。
老师可能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提供帮助并提醒他们跟上进度的必要性。
正如许多优秀教师并不能有效地用网络辅助教学一样,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在网上学习中取得成功所需的素质。
具备上述素质的人通常能够成为优秀的网络学生。
一旦拥有这些素质,网上学习说不定将是你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Unit2a
收音机“咔嗒”一声,摇滚乐就大声地响开了。音乐像枪声似的将桑迪吵醒。她看了一下钟,早上6点一刻。
她躺在床上,听着她喜欢的电台广播,嘴里哼着歌词。
“桑迪,” 她父亲喊道,“桑迪,把音乐关了!” 史蒂夫·芬奇冲进她的卧室。
“你为什么一定要听这么糟糕的音乐? 还听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有节奏,可恐怕不是真正的音乐。” “我喜欢这种音乐,爸爸。这是我最喜欢的。您听一下吧,您肯定会喜欢的。” 桑迪伸手把音乐开得更响。
“别,别开那么响,我受不了。
把收音机音量调低点,这样我和你妈妈就听不到了。我敢肯定,那音乐既伤你的耳朵,又伤你的大脑。”
桑迪走进浴室,打开淋浴喷头。
然后她抓起香皂,浑身上下洗个遍,连头发也洗了。
淋浴后,桑迪梳了梳头发,穿上一件旧的绿色圆领衫和一条牛仔裤。接着她化好妆,走进了厨房。
和往常一样,她不知道早餐该吃什么,便抓了杯牛奶,站在洗涤槽旁吃烤面包。就在此时,她妈妈简走进了厨房。
“桑迪,你怎么不坐下吃饭? 站着吃饭对身体不好。”
“我知道,妈妈,可我没时间坐着吃。”
“昨天做作业了吧,宝贝?”
“做了。”
“刷过牙了?”
“妈妈,我还没吃完饭呢。吃完了再刷。”
“桑迪,你怎么穿那件旧圆领衫呢? 难看死了。”
“妈妈,请别这样。”
“别怎么样?”
“别这样烦我。”
“桑迪,你怎么描起眼线来了?”
“我是描了,妈妈。我都描了几个月了。难道不漂亮?”
“桑迪·芬奇,你还小,不能化这么浓的妆。”
“妈妈,我都15岁了,到了可以化妆的年龄了。
给您说实话吧,学校的女孩子都化妆,有些还文身,有的还戴耳环、鼻环、舌环呢。妈妈,我现在没时间给您说,我快迟到了,得走了。再见。” 桑迪匆匆吻了一下妈妈的脸颊,拿起书冲出了屋子。
桑迪离家上学后,简·芬奇平静地坐下来喝咖啡。没过一会儿,她丈夫走了进来。
“史蒂夫,喝点咖啡吧?”简问道。
“不,谢谢,亲爱的。我胃不舒服,心乱如麻。可能是因为那讨厌的音乐每天早上把我吵醒。
我想我还不至于老得落伍吧,可没完没了地听那毫无韵律、令人讨厌的歌曲实在让我生气。”
“你知道,亲爱的,不同年龄的人喜欢不同的音乐,” 简劝说道。“还记得我们听过的一些音乐吗?”
史蒂夫笑了,“你说得有道理。也许吃点早饭能让我感觉好一点。”
“你注意到了吗,今天早晨我们15岁的女儿都化了什么样的妆?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
我想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我们女儿的最大问题还只是化妆。我看到其他年轻人在镇上游手好闲,还文身,浑身穿了许多洞。”
“令我担心的是,”史蒂夫说,“那种音乐对桑迪可能有负面的影响。我不知道我们的女儿到底怎么回事。她在变,我很担心她。
化妆品,糟糕的音乐,谁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花样? 我们得和她谈谈。
新闻里报道的尽是惹上麻烦的青少年,可他们的父母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问题。”
“哦,我倒不认为她的音乐如此糟糕。
但不管怎么说,你还是说得对,我们需要和桑迪谈谈,” 简说道。
去上班的路上,简·芬奇一面开着车,一面想着她的桑迪。她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得对桑迪说什么。她和桑迪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这令她很高兴。
她知道自己得有耐心,得保持自己和桑迪之间沟通的渠道畅通。她想在桑迪的身边,做她的保护人,同时又给她寻找自我的自由。Unit2b “代沟”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代沟的概念之一是指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
因此,很多父母害怕孩子赞成伙伴的观点,父母转而失去影响力。
虽然这个术语还是常常被使用,有人却开始问这个问题:“今天的社会还有代沟吗?”
有一项研究比较了四代人:18-30岁的人,31-48岁的人,49-62岁的人,63岁和63岁以上的人,问了几个问题以了解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如“努力工作是成功之道”,“美国是世界上最佳的生活地”。四代人给出的答案非常接近。
许多对年轻人的研究驳斥了代沟这一观念的存在。
这些研究显示,较之父母对音乐、服装和何为“酷”的评价,年轻人更趋于赞同伙伴的见解,与此同时,在生活中更重要的方面,如职业生涯、终身目标等,他们还是继续依赖父母的基本价值观和指导。
当然,总趋势是不能时时用于个例的。
觉得在我们和我们的十多岁孩子之间好像存在令人不快的“代沟”,需要弥合它,这是自然的。
然而,问题也许不在于见解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在于我们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方式。下面的建议摘自于一篇题为“弥合代沟”的文章,也许对弥合代沟有所帮助。
尊重他人。
尊重与信任是能感染人的。
年轻人往往以父母看待他们的方式看待自己。
反过来,当你表示你尊重他们有能力决策和从错误中学习时,他们会因此而获得自信和自尊。
多听少说。
询问听起来可能像审问,不要这样。应该抱有好奇的态度而不是控制之心。
问些这样的问题:“怎么会这样?你现在怎么看?当时吃惊吗?现在打算怎么做?你有什么计划?这事你是不是需要帮助?”
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听,在孩子说话时,你就需小心别在心里琢磨怎么回答。这样你会听得更好,而孩子也会受到鼓励说得更多。
先问孩子是否想听,然后才说你的观点。
只有当孩子说“是”时才继续说下去,而且要简洁。不要说教,不要期待孩子同意你的观点。
说话时,如果你的态度是“我是这样理解的”,而不是“这样看问题才对”,孩子就可能更愿意听,而不会有逆反心理。
用“我们”而不用“你”。
“离开家之前我们要做家务,我们怎么料理必须做的事呢?”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将“这是我们共同的事”这一信息传达给孩子,就有助于弥合本可能由冲突带来的鸿沟。
保持冷静。
交谈时生气或者太激动,你就可能轻易地毁了自己的可信度。
不要说“你毁了你的一生!”而要说“我担心如果......会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你想你可能怎么办?”
不要使用双重标准。青少年非常警惕双重标准。
别指望他们遵守你自己都不遵守的规则。
无论是打电话报平安,还是叫他们收拾东西,或用奶盒喝牛奶,“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是不会改善关系的。
承认自己的错误,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表现出自我接受和对不完美的容忍能很好地鼓励青少年(以及你身边的其他人),也往往能让他们更容易接近你,向你提出问题、表达遗憾甚至对你提出挑战。
当你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比如发了脾气或争论时说了令人伤心的话,就道歉。
有欣赏之心。
青少年常有幽默感,充满活力,看什么事都觉得可能,这些能使父母意识到自己身上已被忘记或忽略的好的方面。
当十多岁的孩子体验到被人爱时,他们通常表现得更可爱。Unit3a 在我还未成年时,如果有人看到我和父亲在一块儿,我就会觉得难堪。
他腿瘸得很厉害,个子又矮。我们一起走路时,他的手搭在我臂上以保持平衡,人们就会盯着看。对于这种讨厌的注视,我打心眼里感到别扭。
即使父亲注意到这些或感到不安,他也从不表露出来。
我们的步伐难以协调一致——他常常停下脚步,而我的步子却显得不耐烦。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路很少说话。
但每次出门时,他总说:“你按你的步速走,我跟着你。”
我们通常就在地铁口和家门口之间来回,那是他上班的路线。他生病或天气恶劣时也坚持上班,几乎从不缺勤。他总是准点到办公室,即使别人做不到。这是件可以引以为荣的事。
当路上覆盖冰雪时,即使有人搀扶,他也难以行走。
这种时候,我或者我的姐妹们就用一辆带有钢轮的儿童推车拉着他穿过纽约布鲁克林的街道到地铁站口。
一到那儿,他就紧抓着地铁口的扶手一直往下走,因为地铁内比较暖和,下面几级台阶没有冰雪。曼哈顿的地铁站直通他们办公楼的地下室,他不用出站(就可到办公室)。下班回家时,我们会去布鲁克林的地铁站口接他。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惊叹:像他那样一个成年人,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承受这样的屈辱和压力,而当时他却显得毫无痛苦,也没怨言。
他从不说自己可怜,也从不表现出对那些比他幸运或健康的人的羡慕。
他从别人那儿寻找的是一颗“好心”。一旦找到了,那人在他心目中就是个大好人。
现在我长大了,我相信这是判断一个人的标准。虽然我还没有确切理解什么是“好心”,但我知道自己有时候并没有这么一颗“好心”。
虽说很多活动父亲都不能参加,但他还是试着以某种方式来参与。当地一个棒球队缺少一个经理时,是他使球队正常运转。
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棒球迷,常常带我到埃贝茨球场,观看布鲁克林道奇队的比赛。他喜欢参加各种舞会和聚会,虽然在那儿他只能坐着观看,却也能享受一番乐趣。
记得在一次沙滩聚会上,进行了一场殴斗,人人挥拳上阵,相互推撞。他不满足只是坐着观看,然而在松软的沙地上如果没人帮助,他又站不起来。
于是在极度无助的情况下,他高声喊道:“谁坐下来和我对打!谁愿意坐下来和我对打!”
没有人坐下来和他对打。
第二天,人们和他开玩笑,说是第一次听到拳击手在开打之前,就有人要求他倒地服输。
如今我知道他是通过我,他唯一的儿子,间接地参与了一些事情。我打球时(球技很糟),他也“打”;后来我加入海军,他也“加入”了。我休假回家时,他一定要让我去参观他的办公室。
在介绍我时,虽然没有说出口,但他实际上在说:“这是我儿子,但也是我。如果我没瘸,我也会和他一样。”
如今父亲已去世多年,但我时常想起他。
不知他当时是否留意在我们同行时,我不愿意被人看到。
若他确实注意到了,那我真惭愧当时没能对他说我是多么对不起他,我是多么不孝,我有多么后
悔。
现在,每当我因一些琐事而怨天尤人的时候,每当我嫉妒别人运气比我好的时候,每当我没有一颗“好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
每逢此时,我就设想自己将手搭在他的臂上,重新找回自己的平衡,我会说:“你按你的步速走,我跟着你。” Unit3b 故事开始于布鲁克林闹市区的一个街角处。
有个老汉过马路时突然晕倒在地, 一辆救护车把他急速送往金斯县医院。在医院里, 老人时昏时醒, 反反复复叫喊着,要见儿子。
急救室的一位护士在他口袋里发现一封已被揉皱的信,从信中得知他儿子是海军陆战队的战士,随部队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州。看来, 他没有别的亲戚。
医院有人给布鲁克林区的红十字办公室挂了电话,向北卡罗来纳州海军陆战队营地的红十字机构的主任发出请求, 让那个年轻人赶紧回布鲁克林。
由于时间紧迫——病人已奄奄一息——红十字会的人和一名军官乘一辆军车出发。赶到部队时他们看到那个年轻人正在参加军事演习,徒步穿越沼泽地。他被及时送到机场, 赶上那班能把他送到临终的父亲身边的唯一的一架班机。
年轻的海军战士走进金斯县医院的入口大厅时,已是黄昏。一名护士将这位疲劳、焦急的军人带到了老人床边。
她对老人说:“您儿子来了。”
她重复说了好几遍,老人的眼睛才睁开。
老人服用了医治心脏病的药物,损害了他的视力,所以他只能看见一个年轻人的身影,身穿海军陆战队军服,站在氧气帐外。
他伸出手,那位海军陆战队队员立刻用自己有力的手紧紧握住了这只无力的手,充满了爱与鼓励。护士搬来一张椅子,那海军陆战队队员就坐在床边守着。
医院里长夜漫漫,年轻的海军陆战队战士整夜坐在灯光昏暗的病房里,握着老人的手,给予老人希望与力量。
护士偶尔会过来劝他休息一会儿,但他都拒绝了。
护士每次进来,海军陆战队战士都坐在那儿。对于护士的进出、医院晚上的各种响动——氧气瓶的撞击声、值夜班的医生护士打招呼时的笑声、其他病人的哭喊、呻吟声和呼吸声——他都视若不见。
不时地,护士听见他柔声说着什么。
弥留之际的老人则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那一夜大部分的时间里紧紧抓着儿子的手。
天快亮时老人去世了。
海军陆战队队员把那只他一直握着的、现在已失去生命的手放回床上,然后去通知护士。在护士去做善后工作时,他抽了根烟,这是他进医院后抽的第一支香烟。
最后,护士回到了护士办公室,而他则一直等在那儿。护士开始安慰他,但他却打断了她,“那位老人是谁?”他问。
“他是你父亲啊!”她回答道,诧异万分。
“不,他不是,”海军陆战队队员回答道。“我以前从没见过这个人。”
“那我带你进去时,你为什么不说?”护士问道。
“当时我就知道弄错了。但我同样也知道,他需要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又恰好不在。当我发现他病得这么重,都认不出我不是他的儿子后,我想他确实是很需要我的。所以我留下来了。”
说完这些话后,海军陆战队战士转过身,离开了医院。
两天后,北卡罗来纳海军陆战队基地给布鲁克林红十字会发来一份通知:老人真正的儿子正在前往布鲁克林参加他父亲葬礼的路上。
原来,军中恰好有两个海军陆战队队员同名同姓,并且编号相近。人事部的官员拿错了档案。
但是,这个假儿子在老人真正需要儿子的时刻却成了真正的儿子。而且他以一种非常人道的方式,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会关心自己同胞的遭遇。Unit4a 有研究显示,我们对他人的判断是根据我们最初遇到他们的七秒钟里所进行的无声交流形成的。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都会用我们的眼神、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态度来表现我们的真实情感,从而使他人产生从舒适到害怕等一连串反应。
想想那些让你最为难忘的会面:被介绍给你未来的妻子或丈夫、一次求职面试、与陌生人的一次邂逅。
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初的七秒钟,你当时有何感想? 你是如何“解读”他人的? 你认为他又是如何解读你的?
你本人就是信息。
25年来,我在工作中和数千个想要成功的人打过交道。
我帮助他们,使他们所作的演讲有说服力,教他们如何回答不友好的提问,以及如何与人更有效地沟通。
而所有这一切的秘诀都在于要懂得你本人就是信息。
如果你能利用你的优点,别人就会愿意跟你在一起,并且愿意帮助你。
这些优点包括:外表、活力、语速、语音语调、手势、眼神,以及使他人对你保持兴趣的能力。别人对你的印象就是根据这些因素形成的。
想想有哪几次你确切知道你给人留下了好印象。你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那是因为你对你所谈论的事情非常投入,你当时完全沉浸其中,以至于完全没有了羞涩的感觉。
保持自我。
许多指导性的书籍会建议你大步走进一个房间,用你的优点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会教你以 “有力的握手”问候他人,并且告诉你要用双眼注视对方。可你如果遵循了所有这些建议,你会让所有的人都受不了——包括你自己。
诀窍在于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自我,保持最佳状态的自我。给人印象最深的那些人从不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
无论是在与人交谈时,在园艺俱乐部上发表演说时,还是在求职面试中,他们的表现都是一样的。他们全身心地与人交流;他们的音调和手势与他们说的话保持着一致。
然而,演说家常常会传递一些混合不清的信息。
我最喜欢用来作例子的一类演说家是那些边看自己的鞋子边说“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来到这里”的人。
他们看上去并不高兴。
他们看上去气愤、恐惧或沮丧。
听众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胜过耳闻。
他们会想,“他告诉我他很高兴,可他并不是这样。他并没有说实话。”
用你的眼睛。
不管你是和一个人交谈,还是对一百个人发表讲话,始终记住你要看着他们。
有些人在开始说话时会直视你,但一句话刚说了几个字,他就会中断与你目光的接触,把目光移向窗外。
当你走进房间时,目光从容地扫视;然后直视房间里的人,并对他们微笑。微笑是很重要的,它表明你很放松。
有人认为走进一个有很多人的房间就像走进一个狮子笼。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就算我同意,我也肯定不会看着自己的脚或是天花板。我会注视那头狮子。
别太当真。
一次在员工会议上,一位娱乐业最有影响的董事长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大发雷霆,责备每一位员工,为能使员工害怕自己而感到满足。
当他走向我,对我喊道,“还有你,艾尔斯,你在忙些什么?”
我说:“你是说现在?今晚?还是在我的余生中?”之后有片刻的沉默。接着董事长仰头放声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幽默可以打破尴尬场合中的紧张气氛。
如果一定要我用几个字说出我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别太当真”!你总会发现有一些人对待自己太过认真。
他们通常不是在沉思,就是在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
仔细地观察一下你自己,你说“我”的次数是否过多? 你通常是否将注意力集中在你个人的问题上? 你是否经常抱怨?
对于上述问题,哪怕只有其中一个你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那么你就需要“别太当真”了。为了让别人感到自在,你自己先要表现得轻松。不必作出大的改变,只需要保持自我。
你本身已具备了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能力,因为要保持你的自我,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得好,谁也代替不了你。Unit4b “我一看见他就喜欢上了他!”
“她甚至还没有开口说一个字,我就知道她很有趣。”
此类说法就是“快速判断”的例子,也就是迅速形成的根本没有充分理由的判断。多数人说这种快速判断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
但他们也承认他们常常会作出快速判断,并且发现这些判断是相当合理的。
像“一见钟情”或“瞬间成恨”这样的快速判断,如果被过于当真,通常会被看成是不成熟或缺乏判断力的表现。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感觉”时,人们更多的是付之一笑,不会太在意。多数人认为了解一个人要通过在一段时间里倾听这个人说的话。
还有一些人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这通常与信守诺言、付账、以及寄钱回家等行为相关。
由于人们以为“对你的了解是通过你的言谈”,他们就通过大量的交谈去结识对方。一旦两个人认识了,他们就会认为是谈话给了他们有关对方的信息。
然而,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语言的重要性被高估了。
尽管语言是最显而易见的交流形式,但我们确实在使用其他一些交际形式。对于这些形式,我们也许只是部分地意识到了,而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
我们有可能无意识地用我们的行为发出信息,这些信息又会被别人无意识地接收到,并藉以形成判断。
这些无意识的行为以及对它们产生的反应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我们的“感觉”和“快速判断”。
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用形体进行着大量的交流——通过我们走、坐和站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手和头的动作。
想象一下:几个坐在一间等候室里的人,一个在用手指轻轻敲打公文包,一个在不停地揉搓双手,一个在咬自己的手指甲,一个用手紧抓着椅子的扶手,还有一个在不断地用手指梳理着头发。这些人都没有说话,但是如果你知道他们所使用的“形体语言”,他们实际上“说”了很多。
最“说明问题”的两种行为方式是开车和玩游戏。
注意一下一个人在这类情况下遇到压力时的反应,以及他们在其他情况下遇到挑衅性行为时的反应。
那些在开车和玩游戏时容易气愤、兴奋、消极或是愤恨的人也许会向别人揭示他们内心的那个自我。
尽管衣服纯粹是一种实际需要,但你的着装方式也会传递很多东西,如你的社会地位、精神状态,甚至你的渴望和梦想。
一个11岁的女孩穿得像个大学生,或是一个40岁的女人穿得像个十几岁的少女,她们都在通过自己的穿着表达某种信息。
你通过自己的服装所传达的信息肯定会影响到其他人,使他们认同你正在传递的自己的形象:在商界,一个穿着像个成功经理的人很有可能被提升到经理职位上来。
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个人佩戴的饰物:徽章、奖章、珠宝等。
这些饰物常常是一个人显示其各方面情况的手段:信念(竞选运动徽章)、信仰(宗教标志)、作为某一特定组织成员的身份(俱乐部饰针或徽章)、昔日的成就(大学毕业纪念指环或PBK联谊会钥匙),以及经济状况(钻石)。
表现人本性的另一种标记在于其对建筑风格和家具的选择。一个确实愿意住在城堡里的人,如果生活在中世纪可能会更自在。
那些喜欢维多利亚式家庭住宅和家具的人也许在心底里欢迎更为严格的社会规范。对现代设计感到满意的人,现代的生活方式可能会使他们心满意足。
你初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即使他不跟你说话,你也开始观察他了:他的行为、态度、衣着,以及许多其他东西。
如果你知道如何“解读”,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也许快速判断并非那么不合理。Unit5a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发现的。
自那时以来,艾滋病已夺走了20.4万多美国人的生命——其中有一半是在过去几年中丧生的。此外,在100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当中有18.5万人也将在一年内死亡。
被诊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当中有一半是黑人和来自拉丁美洲的美国人。南部农村社区的妇女和青年是数量增长最快的艾滋病患者群体。
尽管数量大得惊人,但联邦和各州政府在实施防止艾滋病蔓延的计划方面行动迟缓。鉴于政府行动不力,许多地方性组织便应运而生了。
南卡罗来纳艾滋病教育网络机构成立于1985年,目的在于防止艾滋病病例数量的增加。和许多地方性组织一样,该组织缺乏资金,这迫使它创造性地使用其资源。为接触更多的社区居民,有些艾滋病教育计划在美发店实施。
美发店老板在顾客进来时向他们散发艾滋病资料,在他们等着头发晾干时,向他们放映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录像片。
她还在店里放一些书籍和其他出版物,供顾客等候时阅读。她在工作的同时使许许多多人受到了教育,这一点着实让人赞叹。
最近,这一教育网络机构已开始帮助整个美国东南部的发型设计师们在他们的美发店里实施类似计划。
他们也是向学校、社区组织和教堂传播信息的有价值的资源。
这一组织还总结出了一些对其他从事同样工作的团体颇有裨益的方法。
尽管还没有一种能战胜艾滋病的方法,但这一网络机构在与艾滋病斗争中获得了以下经验:
以社区居民能接受的方式与他们交谈。
许多社区的居民受教育比例低,这使得向他们散发艾滋病资料、希望他们自己阅读这一做法不切实际。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请一些善于绘画的人来编写适合于教育程度低的居民阅读的艾滋病教育图书。
这些书采用简单的、手工绘制的“忧伤的脸”和“幸福的脸”等图画,说明防止感染艾滋病的方法。
这些书也展示一些看上去同那些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很相似的图片。当居民们看到熟悉的面孔和能够理解的语言时,就会发表更多的议论和看法。
这样一来,这些书在使用它们的社区里所产生的影响要比政府出版的书产生的影响大,而政府出版的书籍成本要高出数千美元。
培训青少年去教育自己的同龄人。
由于艾滋病在南部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当中传播速度最快,发型设计师们设立了一个称为“艾滋病克星”的项目,培训8到26岁的青少年,让他们到社区给同龄人上“艾滋病101”课程。这些青少年使这门课程变得简单易学,在向他们的同龄朋友解释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时,他们干得比成年人出色得多。
他们在帮助父母理解孩子所经受的各种来自于同龄人的压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对“存在危险”这一概念重新界定,从而把不同背景、不同婚姻状况的妇女都包括进去。一位妇女的医生对她说她不存在染上艾滋病的危险,因为她已经结婚,而且不吸毒。这类错误观念困扰着医疗机构。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预测,女性将占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的80%。
发型设计师们也强调每个人都存在着危险,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权保护自己——无论结婚与否。
这些经验不是解决艾滋病危机的唯一方法,但在找到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之前,教育不失为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安全措施。
和以前其他传染病不同,艾滋病这一传染性疾病有可能夺去一代人的生命,从而使另一代人失去双亲。
因而我们决不能让文化、种族和社会的障碍阻止我们专心从事我们必须做的工作。我们也不能因为政府工作效率低而放弃我们的工作。这是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胜利。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谈论艾滋病会使我们感到难受,而听任人们继续被艾滋病夺去生命。每个人都必须成为教育者,必须学会生存。Unit5b 我登上梯子,听到起跳的指令,便开始做跃入空中的动作。
我用脚蹬跳板,臂膀向后抬起,但马上意识到身体下落时可能会靠近跳板,碰伤手。转动身体时,我努力纠正动作,尽量把胳膊张开。接着我听到一种奇怪的响声,身体就失去了控制。很快我便意识到自己的头部碰到了跳板。
开始时我觉得很尴尬,想藏起来,想离开游泳池,而不让别人发现。接着便感到十分恐惧。头碰破了吗? 流血了吗?
游泳池里有没有血?
我游到池边,注意到许多张惊愕的脸。
人们都担心我头部是否受伤,而我却担心着比这更为可怕的事情。一位官员来检查我的头部。
我赶忙把他和其他所有接近我的人推开。“别碰我!”我几乎是在大叫,“走开!”
这是1988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的奥运会预选赛。在这一跳之前,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但现在,另外一件事情比获胜更重要。
要是我的血溅到了游泳池里,就会危及其他跳水选手的生命。因为我知道——其他少数几个人也知道——我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母亲告诉我,我的生身父母是萨摩亚人,我出生时他们才十几岁,所以他们把我送给别人抚养。我18个月大的时候便开始接受体操训练。10岁时我便在游泳池的跳板上训练。
由于我肤色黑,常常遭到学校里孩子们的辱骂。
放学回家时常常遭到欺负。尽管同龄孩子们让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跳水却使我对自己有了信
心。
上七年级时,我开始吸毒。
在16岁时,我获得参加1976年奥运会的机会。
在决赛前一个月举行的预赛中,我获得了十米跳台和跳板的第一名!这是惊人的,因为我主要进行的是跳台训练。在决赛中我获得了跳台银牌。遗憾的是,我并不感到快乐。
相反,我觉得自己失败了,因为我没能获得金牌。之后,我就跟着著名的奥运跳水教练罗恩·布赖恩训练。罗恩了解我,帮我加大训练强度。我很快成了国际跳水运动的顶尖选手。
在1984年奥运会上我夺得两枚金牌:一枚跳台金牌,一枚跳板金牌。这是可喜的胜利。
除了罗恩和几个朋友外,那时没有人知道我是同性恋者。我害怕如果人们知道了这一情况会对我感到厌恶。
四年之后,当我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作准备时,得知我的伴侣得了艾滋病。我可能也是艾滋病病毒阳性或染上了艾滋病, 我得接受这一现实。当我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检验结果是阳性时,我感到震惊和困惑。我会死去吗?
我想在88年奥运会上再铸辉煌的心愿会化为泡影吗? 我该怎么办?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我却不能把这些告诉任何人,因为一旦人们知道我是艾滋病病毒阳性,我便不能参加奥运会比赛了。
汉城奥运会预赛时我头部碰到了跳板,大家都很吃惊。尽管如此,我还是进入了决赛。
第二天早晨训练时,教练让我从头部碰到跳板时的跳水动作开始练。起先我很害怕,但罗恩让我做了6次。每重复一次,我的信心就更增强一分。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时,我最后一次领略了水下的宁静,然后我游到池边。我不敢看计分牌,我看着罗恩的脸。
突然他跳了起来,人群欢呼了起来,我知道自己赢了——两枚金牌,一枚三米跳板金牌,一枚十米跳台金牌。
除了知道我是艾滋病病毒阳性的罗恩和几个朋友,没有人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艾滋病迫使我停止跳水;这次奥运会之后,我只好退出职业跳水生涯。Unit6a 4月7日,星期六
我和史蒂夫已拖运垃圾整整四个小时了,中间只停下来说了约五分钟的话。
每次我将满满的一桶垃圾扛上肩,肩膀就痛得厉害,有时候扛着垃圾朝街上走,腿都打颤,可我心里却对自己说:“挺住,垃圾工,要挺住。”
我原本就没有想过这工作会有什么快乐可言。倒、扛、走、扛、走。时间过得飞快。
星期六意味着一路上大多数成年人会呆在家里。上学的孩子也一样。
我心里琢磨,这可能意味着我挨家挨户收垃圾时可以和人们多搭上几句话了。很多人在花园里或花房里干活儿。多数人看上去是可以说说话的。
虽没有工夫聊很久,但问候几句以示礼貌还是有时间的。
但我吃惊地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直到我在几家院子里问候了几次以后,才意识到这么做是不常见的。
偶尔,有人也会看着我,微笑一下,对我说一声“你好”,或者“今天天气真好”。这时,我还是感到有人情味儿。
可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反应要么是不理我,要么是因为我这个垃圾工竟然也和他们说话而惊讶地盯着我看。
一个身着家常便服的妇女见我绕过她家的拐角,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听到我向她打招呼,她就赶紧用衣服把自己严严实实地遮了起来,并匆忙退回屋里。
我还听到咔嗒一声门被锁上了。
另一个妇女,院子里养了一只巨大古怪的动物。我问她那是什么动物,她两眼盯着我。
我以为她耳背,所以提高了声音。她好像给吓着了似的,冷冷地转身走了。
这儿离垃圾场有很长一段路,在驾车去垃圾场的路上,史蒂夫气愤地叙说着这些事情。
“从多数人看你的那种眼光,就知道在他们眼里垃圾工是怪物。如果你对他们问声好,他们就惊奇地看着你。他们根本没想到我们也是人。”
“有个女人往垃圾箱里倒烟灰。我说,我们这样没法装运。
她说,‘我倒什么你管得着吗,你算什么东西? 你不过是个垃圾工罢了。’
我说,‘听着,太太,我的智商是137,高中毕业时是班上的尖子生。我干这活是为了挣钱,不是因为我只能干这个。’”
“我真想对他们说,‘你瞧瞧,我跟你们一样干净。’可这没用。我从不对任何人说我是垃圾工。我说我是卡车司机。
我家里人知道,可我妻子的家人不知道。
如果有人正好碰到,问‘你是给垃圾公司开车吗?’我就说是。我相信我们做的事是人们所需要的,就像当警察或者消防队员一样。我并不为此而感到见不得人,可我也不会到处去吹嘘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我妻子的一个朋友见到她孩子从家里跑出来看垃圾车,她就大声叫嚷起来,‘离那些垃圾工远点,他们身上脏’。我很生她的气。
我说,‘那些垃圾工和我们一样干净。’ ‘你好像很同情他们似的,’她说。‘是的,我是很同情他们。’ 可我从没有告诉她这是为什么。”
这活儿我原先只打算干两天,可现在我要干下去。
这可锻炼人呢,虽然肩部肌肉酸痛,可我扛垃圾桶越扛越得心应手了。我越干越快,越干越利索。在室外干活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而且完全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我干的活儿其实很干净。
我还决定继续在人家的院子里向人们说“你好”。这不会有什么坏处,而且感觉依旧不错。
说实话,我感到骄傲,我在做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每晚工作结束时,我发现这个国家比早上更干净了。并不是许多人每晚都能这样说的。
约翰·加德纳曾写道,一个只赞扬哲学家而蔑视管道工的社会必定会出现麻烦。他警告说:“这个社会的管道和理论都会出问题。”
他也许应该进一步要求人们既尊重经济学家又尊重垃圾工;不然的话,他们都会在身后留下垃圾。Unit6b 星期天凌晨三点整,他终于把自己累死了。
当然,讣告并没有这么说,只说他死于心脏病。但是他的朋友和熟人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是个典型的A型人,工作成瘾。相互间他们这么说,摇着头,并且沉思五或十分钟,反思他们的生活方式。
此君叫菲尔,星期天凌晨三点整,把自己累死了。那天是他的休息日,可他却在工作。他把自己生命中的最后18年献给了那项工作。他51岁,是公司的一位副总裁。
更确切地说,他是六位副总裁之一,而且,假如公司总裁去世或者很快退休的话,他是有可能升至最高职位的三位副总裁之一。菲尔是休息不起的。
他每周工作六天,其中五天每天工作到晚上八点或九点,而此时他的公司除了当官的,其他人都已开始每周工作四天。
他拨不出时间来做户外活动,除非你把他每月打一次高尔夫球也算在内。对于菲尔来说,那也是工作。
他总是在办公桌上吃鸡蛋色拉三明治。当然,他比较胖,患有高血压。
每逢星期六,菲尔就穿运动茄克衫而不是西服去办公室,因为是周末。
他手下有很多人,大约60个,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喜欢他,敬慕他。其中三人将被认真考虑来接替他的工作。讣告对此避而不谈。
然而讣告却一一列出了被他“留下的人”。
在他身后有妻子海伦,她48岁,心地善良,但却没有特别的职业技能,结婚生子之前曾做过办公室工作。
据她女儿说,多年前孩子们还小时,她就放弃了与他的工作竞争。公司的一位朋友说:“我知道你将多么思念他。” 而她回答道:“我早已这样了。”
“这些年来思念着他,”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她太关心这个男人了。从此她将“得到很好的关照”。
他“亲爱的孩子”中“亲爱的长子”在南方的一家制造公司当经理,工作很努力。在安葬父亲的前一天,他走访了邻居,试图多了解他的父亲。邻居们很尴尬,只能装作比事实上更了解他的父亲。
他的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今年24岁,刚刚结婚。
她住在她母亲附近,两人关系亲密。但是,以前每当她和父亲单独在一起时,比如开车去什么地方时,两人几乎无话可说。
最小的是个男孩,今年20岁,是个高中毕业生。和他的许多朋友一样,他满足于打零工,以维持吃饭和吸大麻。他父亲的工作不适合他。虽然如此,他依然努力理解他父亲,努力表明自己对他很重要,以此将他拴在家里。他是他父亲的最爱。
在过去的两年里,菲尔常为担心这个男孩而睡不着觉。
这男孩有一次说道:“我和我父亲只住在这里。”
在葬礼上,60岁的公司总裁告诉48岁的寡妇,51岁的死者对公司非常重要,公司会思念他,很难找到人来代替他。寡妇不敢正面看他。
她担心他会看出她的不快。毕竟,她需要他来理清他们之间的财务——优先认股权等等之类。
菲尔身体胖,弦总是绷得紧紧的,工作太卖力。如果他不在办公室,他就放心不下。他是容易患心脏病的那种人。
在一大群人中,你一眼就能将他辨认出来。
因此,当他星期天凌晨三点整终于把自己累死时,没有人真正感到吃惊。
安葬的那天下午五点,公司总裁开始(当然非常谨慎地)向他的左右询问接替菲尔的人选(三者之一)的情况。
他问大家:“谁工作最卖力?” Unit7a 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我非常小心谨慎。
在把车开进车库前,我会扫视街道和周围的小路,看看有没有异常的人或物。那天晚上也不例外。
可是当我手里拿着肯德基炸鸡走出车库时,一个身材圆胖、留着短髭、头戴绒线帽、身穿深色尼龙夹克的年轻人从停车处旁的灌木丛中钻出来,把手枪顶在我的双眼之间。
“交出来,他妈的──,”他威胁道,“交出来。”
“嗨,”我说,“拿去吧。”
我一边说,一边把肯德基快餐盒放在小路旁边的花盆上,同时设法把我房子的钥匙扔进灌木丛中。
“你的钱在哪儿? 你的钱在哪儿?”他吼道。
在我们遭遇的全过程中,他会重复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出于本能,我也同样重复着自己的话。
“在我钱包里,在我钱包里。”我说。
他走到我的背后,把枪顶在我的脖子上,开始搜我的裤子口袋。
“钱包在哪儿?”他问。
“在后面的口袋里。”
“还有呢?”
“我就这么多钱了。”
“手表在哪儿?”
“在这儿,”我边回答边把左臂伸出去。
就在这时,他的同伙出现了。
他很瘦小,手持一支加大的蓝色钢制手枪。
他深色的眼睛里闪着光,好似擦亮了的玻璃;他手臂和双腿毫无预示地移动着,就好像是连着看不见的电线似的。
他厉声说道,“不许看我们,不许看我们。”
他并不蠢。
我看过许多刑事审判,因而知道在那些武装袭击的受害者中,很少有人能够辨认出袭击他们的人,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枪上,而没有注意持枪人。我有意识地留意了一下他们的面部细节。
“我没有看你们。”当那个大个子劫匪把手表从我的手腕上扯下来时,我撒了个谎。“趴下,趴下,”那小个子命令我,并一把摘下了我的眼镜,把它扔到草坪上。
这时,我已面朝下趴在了地上,前额紧贴着地面的泥土。
那个大个子劫匪用枪顶着我的后脑勺,小个子用手枪紧紧顶着我左边的太阳穴。
我当时想,“这下完了。莱斯利会受不了的。主啊,可怜可怜我这个有罪的人吧。”
“这是什么?”大个子问道。
我把头转向右边。
“是肯德基炸鸡,”我说。
“我们要带走,”大个子厉声说道。
于是,突然间,劫匪们手里拿着钱包、手表和炸鸡,脚步声在黑暗的街道上越来越远。
我转过身,看见他们的影子钻进了一辆汽车,急速地开走了。
他们没有杀我,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是仁慈? 是因为时间太紧而顾不上? 还是因为饥饿?
“多奇怪啊,”我心中暗想,“竟然是炸鸡救了我的命。我看到的是死亡,而他们看到的是食物。”
我站起身来,找到了钥匙,进了屋,然后拨通了911。接线员记下了我对劫匪的描述,然后派了辆警车来。
我为自己倒了一杯烈性酒,不一会儿,两个穿制服的洛杉矶警察局的警察就到了。他们对此事作了笔录,说“幸好”没有受伤。
“但是,” 临走时一个警察对我说,“他们拿走了你的炸鸡,这实在太不像话了。”
后来,一个警察打电话来询问其他细节。
他说这两个劫匪的作案手法表明他们可能就是过去几个月里这一地区多起抢劫案的实施者。
他让我到警察局去看一下疑犯的照片。
于是,上周一我翻看了相簿大小的几本照片,多数是年轻人的──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还是孩子。
一张张翻看并研读这些照片,仿佛漂流在一条让人伤心的河流上,就像身处英国诗人布莱克笔下的泰晤士河,似乎“看见每一个过往行人都是满脸饥色,一副苦相”。
这些年轻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条河流──一条已失去控制的河流,这条河流正吞噬着我们所珍视的东西的基础:我们的行动自由,我们的劳动果实,我们的生命,以及那些我们所珍视的人的生命。
总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条河流,并探索其对现实不满的深层原因。
而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看看罪犯的照片,并参与到构筑抑制犯罪的大坝中去。Unit7b
我有一支黑色手枪,手柄是棕色的。
手枪就搁在我的床头,里面装着五颗子弹,并且总是上了膛的。
我一贯主张控制枪支,奇怪的是我现在依然主张控制枪支。
以前我没有枪,并不是因为我对有关犯罪的统计资料不了解,也不是因为我自认为可以不受暴力的袭击。
以前我认为自己不相信暴力,我自己也没暴力倾向,所以我不会受到暴力的侵袭。我还认为我对人性本善的信念会使这一假想成为现实。
我应该把枪从住所带到车上,但是我没有这样做。
这支枪可以做的、被用来做的,比它所能阻止的更让我感到恐惧。
如果我带着枪的时候遭到了袭击,那我就一定会用它来杀人,而不仅仅是伤人。
我曾想象自己遭遇歹徒的袭击,并不是真的遇到这种事: 一个男子正在街上走。
我锁上车,朝公寓走去,拿着钥匙准备开门。
还没有走到门口,我觉得我听到一个声音在说,“把钱给我。” 在我打开门之前我又听到了一个声音,然后我转过身,看到了一个持枪的人。
他很害怕。
我害怕我会吓着他,致使他朝我开枪,我还担心我把钱给他以后,他仍然会朝我开枪。我同样也很生气,因为一个我从未见过、也从未伤害过的人在用枪指着我。
我想象的这起抢劫中有某种令我不安的东西,这是我不愿承认的东西,这是因为羞愧而被我有意略去的东 西。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想象自己遭到一个男子的抢劫:他们在身体上占有优势,而且我也从没听说有谁遭到过一个女人的抢劫。
但为什么这个人是个黑人呢? 为什么是个穿着破旧T恤, 双眼发亮的黑人男子呢? 为什么不是个白人?
我想象我站在克莱尔本街和杰克逊街拐角处的一个加油站等待付款,这时,一个黑人从我身后走来。
我没有回头,而是正眼朝前看,等着付款。
我尽量不表现出自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的产生仅仅是因为在一个名声不好的街区的加油站有一个黑人从我身后走来,而且他没有汽车。
我又想象另一种可能性。
当我听见那个声音时,我正带着枪在街上走。那人一定没看见我的枪。
我很生气,因为我受到了威胁,因为有人为了得到我口袋里的钱而危及着我的生命。
于是我转过身,既愤怒又恐惧,还未细想就开了枪。我也许只是因为50或100美元就杀了一个人。他曾试图抢劫我,可这一点并不重要。
一个人因为钱而死,不一定是我的钱或者是他的钱,只是钱。是谁给他的生命如此标价的呢?
我记得有一个晚上和朋友一起开着她父母的车,在卡尔顿街和图兰街交叉处遇到红灯,车停了下来。这时有一个黑人从我们车前穿过马路。我的朋友便不由自主地锁上了车门。
我很讨厌她一看到那个黑人就锁上车门的举动。不知他是否注意到了我们这一举动。
不知当别人一看到你就锁上车门,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又设想另外一种在我的公寓前遭遇歹徒的情景。当一个人向我要钱时我正带着枪。我很生气又很害怕,但我没有用枪。
我害怕在我不使用枪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我更害怕杀死别人,害怕在因为杀了人而使良心遭受的无尽谴责中活着。
于是我以生命做赌注,希望他拿了我的钱就会离开。但愿我能赢。
现在我走进了我家附近的一家加油站。一个黑人已经在排队等候。
他突然跳起来并转过身,在看见我以后才放松下来,对我说我吓着他了,因为这一带常出事。
“对不起,”我微笑着说。
我意识到担惊受怕的并不只是我一个人。Unit8a
奇思妙想是如何形成的,现在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你对某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直至感到疲劳,把它忘掉了,也许暂时不去想它了,可后来却忽然来了灵感!
当你不去想它的时候,答案却突然从天而降,仿佛上苍赐予你的一份礼物。
当然,并非所有的思想都是这样产生的,但许多思想的产生确实如此,尤其是那些最为重要的思想。
它们猛然间跃入人的脑海,闪烁着创造的光芒。
它们是如何出现在人的脑海中的呢?这还是个谜。但这些思想一定来自某个地方。我们姑且假定它们是来自“潜意识”吧。这是有道理的,心理学家就是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不为人知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有赖于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的东西。
我们都有过灵机一动、突然有了一个新想法的经历,而这在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人物身上最显而易见。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这种经历有着强烈的感受,并在回忆录和信函中将其记录了下来。无论是宗教、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音乐,甚至数学、科学、技术发明,在任何领域的天才人物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虽然人们常常认为数学、科学以及技术发明所依赖的仅仅是逻辑和实验。
一切真正创造性的活动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潜意识中的这些信号;一个人洞察力越强,这些信号就越鲜明、越引人注目。
以理查德·瓦格纳创作《莱茵河的黄金》的前奏曲为例。
有关“钟声”的创意瓦格纳已经构思了几年时间,而他竭尽全力着手进行作曲也已经数月。1853年9月4日他抵达斯佩齐亚,当时他正在生病。他去了一家旅馆。由于旅馆外面噪音太大,而他又在发烧,所以他无法入睡。第二天,他出去散步,走了很长的路,下午,他一头扎进沙发想睡一觉。
这时候,他的潜意识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奇迹发生了。
他进入了似睡非睡的朦胧状态,骤然间感觉到自己仿佛掉进了滔滔洪水之中, 不断地下沉,很快,洪水的冲击声和咆哮声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意识到,久存于心中、却始终未能谱写成的《莱茵河的黄金》管弦乐前奏曲终于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在这个事例中,意识在创作的时候对发现答案的实际过程一无所知。
作为对照,我们可以举一个有名的事例,即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发现被称为富克斯函数的数学新方法的故事。
我们看到,在这位天才人物身上,意识活动事实上一直注视着潜意识所起的作用。一连几个星期,他每天伏案工作,花上一两个小时尝试着大量的组合,但毫无结果。一天夜里,他一反常规,喝了些清咖啡,无法入睡。
许多想法在他脑子里不断涌现;他几乎能感觉到这些想法在相互碰撞,直到其中的两个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组合。
到了早晨,他已经确证了一类富克斯函数的存在。他只需去证明其结果,而这只需要几个小时即可以解决。
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意识一直注视着在潜意识中形成的新组合,而瓦格纳的例子则显示了一个
新想法在意识中的突然迸发。
笛卡尔23岁时所做过的、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的一些梦,可以作为第三种创造性经历的例证。在这之前,笛卡尔一直在寻找确定性,先是在书本里,然后是在人群中,但均未成功。然后,在1619年11月10日的一次睡梦中,他有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发现,即确定性只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我思,故我在”。这场梦使他充满了强烈的宗教热情。
瓦格纳、庞加莱和笛卡尔的经历代表了各个文化领域中无数其他的经历。潜意识无疑是本能活动产生的源泉。
然而,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正是潜意识使得相对无序的成分变成新的有序形式。Unit8b
客人已经到了, 但我又一次忘了把葡萄酒放进冰箱里。“别担心,” 一位朋友说,“我马上就能替你把酒冰好。”
五分钟后,她拿着完全冰镇好的葡萄酒从厨房走出来。
当被问到有什么秘诀时,她说:“我把葡萄酒倒进塑料袋里,再把袋子浸入冰水中。”
客人们鼓掌喝彩。
其中一个说,“要是我们大家都能这么聪明, 该多好啊!”
十年来的研究使我确信, 我们都能变得那样聪明。
普通人与爱迪生、毕加索或者莎士比亚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是否有创造力, 而在于是否有通过激发创造性灵感并将这种灵感付诸实践来利用创造力的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很少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可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大脑里的思想宝库是能够被开启的。
下面介绍几种提高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捕捉稍纵即逝的想法。
好的想法就像兔子,会飞快地溜走,有时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耳朵或者尾巴。所以, 要抓住它必须有所准备。
有创造力的人总是随时准备采取行动——这也许是我们与这些人之间的唯一差别。
1821年,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谈到他在马车上打盹时想到了一首美妙的曲子,“可我一醒来, 那首曲子便无影无踪了,我怎么也记不起来。”
好在当贝多芬第二天乘坐同一辆马车时,那首曲子又回到了他的脑海,于是他把它记录了下来,这对于贝多芬和我们都可谓是一件幸事。
有好主意的时候,把它写下来——必要时就写在手臂上。并非所有的想法都有价值, 但先捉住它, 以后再作评价。
冥思遐想。
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经常手拿着勺子躺在沙发上。当他要入睡时,勺子就会掉到地板上的盘子里。
响声会将他惊醒,他便立刻把在那个似睡非睡时的丰富世界里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众多形象绘成草图。
人人都会经历这种奇特的状态,并可以加以利用。不妨试一试达利的方法或者干脆让自己随心所欲地遐想。
身处“三地”——床、浴室和公共汽车——常常会使你产生奇思妙想。只要你的思维不受干扰,你就会才思如泉涌。
寻找挑战。
试一试邀请你生活中不同领域的朋友和商业伙伴来参加晚会。
把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组合在一起,会促使你用新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美国最具创造力的发明家之一埃德温·兰德说,使他产生发明宝丽来相机这一想法的是他三岁的女儿。
1943年在去圣菲游览时,女儿问他,为什么她无法看到他刚刚拍摄的照片。
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兰德一边在圣菲游览,一边在脑中汇聚着他学过的所有化学知识。“照相机和胶片对于我变得清晰可见。在我的脑海里,它们如此真实,我用了好几个小时琢磨它们。”
拓展你的视野。
许多理工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发现都融合了不同领域中的思想。以“两绳问题”为例。
两根相距甚远的绳子分别从天花板上垂下来。
尽管你无法同时够到两根绳子,但有没有可能只用一把钳子就把两根绳子系到一起呢?
一位大学生把钳子系到一根绳子上,然后让它像钟摆那样摆动起来。在绳子来回摆动的时候,他迅速走到另一根绳子那儿,将其尽量向前拉。当摆动的绳子靠近他时,他把它抓住,然后将两根绳子系到一起。
当被问到是如何取得成功时,这个大学生解释道,他刚刚上完一堂有关摆动的物理课。他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这个道理在其他方面也同样有效。要提高创造力,就得学习新的知识。
如果你是银行家,就学一学跳踢踏舞;如果你是护士,就学一学维他命疗法。读一本关于某一门新学科的书,不要总是读同一家日报。
新的东西与旧的东西会以全新的、可能是非常诱人的方式结合起来。
要变得更有创造力意味着你得留心你那些无穷无尽的想法, 学会捕捉你脑子里的新东西,并将之付诸行动。Unit9a
一个大学教授的学生可能多达百人或百人以上,也可能少至三人。不管有多少学生,这当中总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甚至是出类拔萃。不管教授的问题有多艰深,这种学生似乎都知道该如何作答。而且不管要求什么时候交功课,他都能按时交,而且不犯一点错误。
你当然知道有这样的学生,也许他会激起你心中的怨气。
当然了,能成为这样的人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但是因为不是你本人表现得那么优秀,你拿不出高分,也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作业,于是怨气越积越多。
你也许会自问:“为什么我就不能像那家伙一样呢?为什么我就成不了出类拔萃的人呢?” 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你能成为那样的人。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对好学生和差学生所体现出的不同之处非常感兴趣。
我并没有坐着不动,也没有嫉恨好学生,相反,我决定以此为己任去调查是什么神秘的原因让他们表现优异。
在访谈了很多优秀学生及其教授后,我通过分析得出了几条建议,任何人都可以采纳这几条建议来激发自己身上的优秀潜质,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第一条建议是:不要拖欠。
对于学习,开始动手就很难,但如果你想把三周的学习任务在一个周末就搞定,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阅读速度最快的人也难以完成。
再说了,如果该交的书面作业你拖欠了的话,就是老师后面收了也会扣你的分。或许他根本就不接受迟交的作业。
大多数老师都认为,你应该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要认真对待。不能处理好学习和时间问题的学生是难以有机会出头的。
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应付大量的学习资料;东西太多了,你简直不知道何从下手。很多人可能想从最容易的做起,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得考虑换种方式。
应该总是从最困难的地方入手,先除掉拦路虎。也许这需要你投入更多的精力。
如果你开始就选择从难的部分下手,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如果任务个个都看起来一样简单(或困难),那就把最喜欢的留到最后做。
在十一点半的时候你会更愿意去阅读那些听起来都的确有趣的政治学文章,而不太情愿去学习法语不规则动词,那任务让人觉得十分枯燥,但又不能不做。完成困难的后再做有趣的会让人觉得这是对自己的犒劳。这是第二条建议。
第三条建议跟考试有关。
尽管我们在学校里参加过千百次的考试,但我们却很少停下来想想怎样考好试。考试考得好的人并不是马不停蹄做到底,见一个问题就答一个。首先,他们快速通读试题。
接着,他们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掌握得最好的部分,因为有自信,所以回答得也快。最后他们才处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对你来说,适应这一套应付考试的做法可能显得怪异,但它确实会对你有好处。
这三条建议会让你学业更加成功。
如果你问一下自己周围表现优异的同学,你会发现更多的好点子。
要向他人学习,采用他们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样你肯定会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你自己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然后你也会注意到其他学生正妒忌你或者想方设法去发现你的秘诀。Unit9b
这个问题无处不在。
从走廊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到处都能听到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它是新的流行词汇,新的搭讪语,比“你是什么星座的?”用得还多。不过我却难以作答。我讨厌这个问题。
我的专业尚未确定,就跟那些尚在腹中刚刚开始孕育的婴儿一样。而且,按照我的态势,我只能等着流产了。看着可供选择的专业目录,我还是拿不定主意。我会因为犹豫不决而不得不退学吗?
如果这个难题解决不了,我的生活会没有了快乐吗?
明天是确定专业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天哪!
其他每个人都在快乐地生活着,他们都选定了学习目标,憧憬着未来。这个决定实在是重大之极,我仍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甭着急,”朋友们会说,“你总还可以学商业”。
商业? 我不干。我是个艺术家。宁死也不学商业。
实际上,我甚至连大学都可以不上,只要出去闯世界就行了,我出众的技艺和能力很快就会得到认同。就在我命运即将被决定的前夜,我父母设宴款待他们的两个朋友。
终于可以歇口气了!难道我父母的朋友会关心专业什么的?
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吃饭,可以暂时摆脱这个问题休息几小时了。不过我错了,他们谈的内容都跟专业有关。
他俩都把自己的专业讲给我听,还对我该选什么专业发表意见。尽管如此,他们的建议根本不能让我在选专业的道路上有任何进展,而是让我更加糊涂。
我们的客人似乎都不太适合他们所选的工作。
就说艾尔肯斯医生吧,他宣称自己是外科手术专家,可连切肉都成问题。而艾伯森先生虽然是个海军飞行员,却连饭都喂不到嘴里去。他老是把饭往地板上掉。
我无法想象他开战斗机的技术会是什么样子。
饭吃完了,客人也离开了,夜更深了,而我的专业还是处于“未定”状态。
我把专业目录拿出来,又开始一页页地翻看起可选的专业来,这都翻得有上百万次了。计算机?
学计算机的人已经数不胜数了。汉语?
我倒是一直想去中国,但似乎我到中国也用不着学汉语专业,甚至也不需要流利地说汉语。机械? 不。广告? 还是不行。真是没指望了。
像其他大学生常常做的一样,我决定只管睡上一阵子,只要早点醒来,我就能给这个巨难的问题找到答案。
我也闹不太清楚为什么大学生会认为他们的大脑在凌晨两点到六点之间会发生特殊的处理过程,让他们一下子把事情都弄清楚。
这办法过去对我是管用的,但这次却失效了。
实际上,跟其他大学生也常常可能遇到的情形一样,我睡过头了,早上10点才醒过来,错过了第一堂课──英语文学概况。我还有三个小时来决定将来致力于哪个工作,或者做随便什么事情。
我总还可以学商业。
在冲向学校的时候,我路过了一家电影院,那里正在上映《一次不够》。这部电影取材于杰奎琳·苏珊的畅销小说,大卫·简森主演。等等!电影,我喜欢电影!
我可以学习电影专业。不行,没有电影这个专业。
“但有电影制作专业”,我想起来了。就是它了!
我曾经迷茫,但现在我找回自我了。我有专业了!
十五年后,我想起了我那些朋友,他们当时确定了专业,满怀信心地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想起那些到处问“你学什么专业?”的朋友们,现在他们中极少有人从事自己当初所选专业方面的工作。
我最后也没有成为电影制作人。有时候我仍然感到自己专业“未定”。
只要你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学什么专业真的无关紧要。你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乐于了解这个世界。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决定将来做什么工作。Unit10a
我祖父母认为,一个人要么诚实,要么不诚实,两者之间没有折中可言。
在他们起居室的墙上挂着一句朴实无华的格言:“生活如新雪覆盖的大地,走过之处必定留下足迹。”
他们没有必要去用语言作出解释, 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印证了这一真理。他们生来就认为,所谓正直,就是有自己的道德界定标准,既不贪财图利,也不因所处的环境而妥协。
正直是判断自身行为的心灵标尺。
遗憾的是,正直这一品格如今已不多见,而且越来越难寻觅了。
但它却是社会各领域的真正基础,也是我们必须要求自己遵循的一条原则。
检验这一价值观的一个好办法就是运用本人所说的“正直三角原则”,即下列三大原则:
在面对个人压力的时候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外科护士第一天到一家知名医院的医疗小组协助手术的故事。她的责任是确保将手术中的每样手术器械和手术材料都如数清点好。
这位护士对主刀医生说:“您只拿出了11块止血纱布,而我们一共用了12块。我们必须找到最后那一块纱布。”
“我全拿出来了,” 外科医生肯定地对她说。“现在开始缝合刀口。”
“您不能这样做,先生,”护士坚决反对,“我们应该为病人着想。”
医生露出了笑容,他抬起脚,让护士看到了第12块纱布。
“你在这家医院或其他任何一家医院都会干得很出色的。”他用肯定的语气对她说。
所以,当你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决不能让步。
总是给予别人他们应得的表扬。
不要害怕那些主意比你妙甚至比你聪明的人。
戴维·奥格尔维是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他送给新任命的各部门主管每人一个俄罗斯套娃,每个套娃从大到小依次有五个娃娃,以此来说明这个道理。
最小的那个娃娃里面装着奥格尔维要告诉他们的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聘用比我们小的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会变成一个矮子公司。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聘用比我们大的人,那么奥美广告
公司就会变成一家巨人公司。”
而奥美广告公司后来真的变成了巨人——国际上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广告公司之一。
要诚实坦白地表现真正的自我。
缺乏实实在在内涵的人会去依靠外部因素——如长相或地位——来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们必然会不择手段地去维护自己的这种假面具,而不太会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内涵和素质。
因此,要表现出真正的自我。
别去设法掩盖生活中那些不尽人意的方面。
正如罗伯特·舒勒所说,“艰苦的时光终将过去,坚强的人必将苦尽甘来。” 换言之,要正视现实,要以成熟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自尊和问心无愧是正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深你与他人关系的基础。
为人正直意味着去做你应该做的事,因为那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合乎潮流或迎合了政治上的需要。在生活中如果能坚持原则,抵制住放松道德标准的种种诱惑,那你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你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就不必为自己过去的所做所为而抱憾。这就是我祖父祖母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Unit10b
对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来说,写学期论文即使不是最可怕的作业,也至少一直是让他们头疼和沮丧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那些可以上网的人来说,借助几次链接就可以窃取到相关的资料。
当代学生若想抄袭学期论文,用不着费劲去查找。
他只要找对网址,就可以在那儿购买、预定或免费下载网上的论文。
例如在“大学关心网助研中心”就能办到。
你想“写”一篇关于“哈姆雷特所面临的不可调和的道德困境”的论文吗? 只要交上29.75美元,文章就归你了。
对于那些觉得这还太贵的人来说,可以另觅他法。
“大学关心网”以每页5.95美元的价格出售收录在档的现成论文,且“论文质优价低”。这样,对于那些在乎价格的学生来说,买上几页就可大功告成了。“论文精粹”是另一个学生援助网站,它提供“优质” 而“价廉”的学期论文。“让您称心、保您成功”,这是该网站向潜在客户夸下的海口。
如果你实在太懒或实在太忙,没时间写学期论文,那么“论文精粹”时刻恭候着你。只要一次性交费9.95美元,你就能在一整学期看到别人的论文。
有的网址,如“学期论文大卖场”和“绝对免费:网上论文”免费提供课程论文。也就是说,只要你找到了想要的文章,你只需按一下键,然后下载即可。
当然,学生们对这些网上资源了如指掌,于是有人担心,因特网一旦成为广受欢迎的最佳学习工具,也可能会变成作弊的最佳辅助手段。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面对的问题是要分辨学生是否是论文的真正作者。
不过,据简·莫里森助教解释,对于眼光敏锐的老师来说,这件事也许不太难。
“如果文章是来自因特网,学生会不敢正眼看我,他们会表现出不安,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而如果论文是自己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这样的学生能就自己的文章侃侃而谈,而且敢正视我。”莫里森说。
抄袭学期论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用盗来的知识财富做交易。但是因特网的出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新技术是否在使作弊变得更为普遍?
伯克利大学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对此表示怀疑。
“对想要作弊的学生来说,不管技术水平如何,他都会作弊。认为因特网这种新工具会提高作弊的发生率,我觉得这是一种偏激的观点。”加里·汉德曼说。
这一观点得到了伯克利大学一位名叫阿里亚尼·彻诺克的研究生的支持。他说,学生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判断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
“这是个关乎诚实与否的问题。我们来这儿是学知识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学习机会。”
再则,有创造力的教师可以布置出学生无法作弊的作业来。
“如果你布置的作业新颖独特,比如学生们必须根据给定的内容写一份讲义、写一个剧本,或用
第一人称写一篇叙述文,那么你就能制止来路不正的作业。”图书馆媒体教师莱斯利·法默如是说。
有的专家说,这种策略将从根本上迫使学生去更多地学习,而不只是下载网上的资料。
第四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第三版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永不放弃 英国的伟大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小时候在哈罗公学上学。当时 他可不是个好学生,要不是出身名门,他可能早就因为违反纪律被开除了。谢天谢地,他总算从哈罗毕业了,在那里犯下的错误并没有影响到他上大学。后来,他凭着军旅生涯中的杰出变现当选为英国首相。他的才思、智慧、公民责任感以及在二战痛苦而黑暗的时期拒绝投降的无畏勇气,为他赢得了美名。他非凡的决心,不仅激励了整个民族,还鼓舞了全世界。
2在他首相任期即将结束时,他应邀前往母校哈罗公学,为满怀报国之志的同学们做演讲。校长说;校长说:“年轻的先生们,当代最伟大的演说家过几天就会你们演讲,他提出的任何中肯的建议,你们都要听从。”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终于到了。温斯顿伯爵站了起来——他只有5英尺5英寸高,体重却有107公斤。他做了言简意赅的讲话,永不放弃,永不,永不,永不,永不!“ 个人经历、教育机会、个人困境,这些都不能阻挡一个全力以赴追求成功的、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任务再苦,准备再长,难度再大,都不能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就以本时代最有学问的两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托马斯·.爱迪生为例,他们都曾面临巨大的障碍和极端的批评,都曾被说成 “不开窍”,被老师当成笨蛋,而放弃。托马斯爱迪生还曾逃学,老师因为嫌他问的问题太多而经常鞭打他。爱因斯坦一直到将近9岁才能流利的说话,学习成绩太差,有些人认为他都已经学不好了。然而,这两个男孩的父母都相信他们,他们坚持不懈的每天和儿子一起努力,孩子们也了解到,要想成功就绝不要怕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努力。最终,爱因斯坦和爱迪生都摆脱了童年的困扰,进而做出了造福当今全世界的伟大发现。4 再如亚伯拉罕·林肯这个英雄的典范,他一生面临了无数艰辛,失败和接二连三的不幸。他的出身和经历真是一点也算不上光鲜,他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长大,只受过一年正规教育,轻伤两度失败初恋爱人的突然离世也使他精神崩溃,还在八次政治选举中落马。此后他的4个孩子有3个不幸去世,令他悲痛欲绝。然而坚强的意志鞭策着他推动他前进,使他二更加乐观,投入,坚毅,这让他得以全力以赴,一次次战胜生命中的巨大困难和挫折,一百年以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赞颂亚伯拉罕·林肯,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总统。5 与丘吉尔和林肯一样,只有那些“执著的追求成功的人,那些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意志的人,才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许多艺术家、政治家、作家和发明家都有同样的经历。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强烈的意愿,不懈的准备,并保持对成功的激情。他们取得了成功并不是因为成功很容易,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克服重重障碍的意志,为了追求目标而勤奋努力。桑德拉·戴·奥康纳,成长于既没自来水也没电的养牛场,他努力学习也是自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一路奋斗终于进入了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从法学院毕业,尽管奥康纳勤奋刻苦,但在20世纪50年代她仍然受到女人身份的制约。历史不叹服大学的学位有良好的声誉,她仍被整个法律界拒之门外,因为事务所名苑聘请才干稍逊的男性,也不愿冒险破例雇佣一位女律师。然而,桑德拉·戴·奥康纳并未放弃梦想,她执著的坚持下去,终于得到提名并任命为美国第一位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她任职期间,对很多问题,例如堕胎的妇女权利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很多人只是嘴上说他们想要什么东西,但并不真正地付出大量努力去实现。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全军心尝试。而成功的秘诀在于内心燃烧的欲望——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专注力,从而激发行动的决心,即使疲惫,即使失败,也会继续准备继续前进。正如一句箴言所说:“你摔倒了多少次并要紧;你能多少次重新站起来对成功才至关重要!” 专注于汲取更多的知识,争取持之以恒的渐进,保持永不言退的坚强意志,即使在你疲惫想要松懈的时候或者困难重重之时。“执著地追求成功,!”“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刻苦努力,意志坚决,坚决专心投入,准备充分,你就能跨越一切障碍完成所有壮举取得成功!
第二单元 游越恐惧 当时我和朋友正在法国旅行,我们把汽车停在海滩,眼前就是地中海。巨浪翻滚击打着构筑起防波堤的偌大岩石。人们说这里的海滩以其可怕的裂流而著称。恐俱让我不寒而栗。没有什么比水让我更害怕了。2只是看到了海就已经让我觉得反胃。
3我曾经一直都是喜欢水的,并且直到去年夏天我都还是一名游泳好手。那时,我决定爬上游泳池边上最高的跳板来跳水。我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重重地撞击到水面上。我肺里的空气一下子全被挤出去了不省人事。醒来时发现哥哥正把我虚弱的身体从游泳池里拖出来。从那时起,我对水的恐惧就没有消退过,我怕极了水。4 “贾森,你要过来吗?”我的朋友马特朝我喊道。我说:“好,就是欣赏一下景色”,又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在岸上欣赏。担心如果他们知道我害怕水而可怜我。突然我听到有人用法语喊叫。接着看见一群人没脱衣服,就冲到海里。我心想,这真是太奇怪了。我瞥见防波堤尽头的海浪中有个东西在上下浮动,我惊恐地意识到大事不妙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居然是个小男孩!前去救落水男童的人们搏击着海浪,但情况却不乐观由于水的拉拽他们根本不可能及时游到小男孩身边。我扭头看看那小男孩,他的头刚露出水面,然后一个浪头打过来,好一阵不见踪影,我不得不做点什么了。我估计了当下的情形后,注意到了对,那黄渤滴,小男孩靠近那个地方,也许我可以从那儿帮忙,我冲下海滩好像防波堤,但突然我想起了什么——水!顿时有了恐惧的症状,我手心冒汗,胃里感觉不适,我一下子停下来。水里的那些人低估了海浪的威力,工作没有任何进展只有我注意到了跑到防波堤上是到达溺水男童的最快的路径。然而在此生命攸关之际,极度恐慌我努力回想十几岁时接受的救生员训练。我应恐惧而全身瘫软,但我强迫自己向前移动,展开这场突发的救援行动。我不想做这些,在我施救之前肯定会有别人救他吧。迅速转过身来,深信某个游泳健将正向着小男孩劈波斩浪。,但是,让我沮丧的是一个人也没有,我回身面向大海,看见25码开外,恶浪击打着小男孩,我深吸一口气,终身跃入水中,一跳进水里,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那个游泳池,我喘不过气,拼命挣扎,惊恐万分,咸水触痛了我的双眼,“集中注意力,”我在心里喊道。“他在哪里?”
130然后我清楚的看到一只细小的手臂在离我几码处微弱地挥动着。我拼尽全力游过去,在他刚要没入水之时赶到了。我抓住他的手臂拉他,他冒出水面眼睛因恐惧瞪得很大,胡乱抓扯着我。我用法语命令他:“别慌!”他这样挣扎会阻碍救援,那我们俩就都死定了。我再次命令他:“别慌!”谢天谢地,这次他听话了,不动了。当我转身朝岸边游去的时候,一个浪劈头盖脸打来。我们离防波堤更远了!是裂流!它强行把我们拽往大海深处。我挣扎扮想带他游回岸上,但进展甚微。我知道这种游法根本没法护着他返回岸边。强烈求生欲望之下,我想起了在救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永远不要与裂流相对而游!要顺其方向朝侧边游,慢慢地靠向岸边。这个办法尽管看上去很荒谬,但却管用。朝侧边游.浮起休息。朝侧边游,浮起休息。找们重复着这个方法.慢慢地游到了安全区。
“贾森.你能行的!”我听到站在防波堤上的马特对我说。我甚至没有注意到我们离防波堤这的近,.只剩下大约7英尺的距离了。16 后来我们到达安全水域时.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不再怕水了。恐俱没了.这一刻我胜利了!马特跳进水里。我把男孩抛给他。我刚一松手.一个大浪托起他直接把他送到了马特身边。18 我全身都快虚脱了,我不再划水,就这样放松自己顺水而漂。我的手碰上了防波提.仿佛触电一般,我重新恢复了神志。有人抓住了我。我感觉到强壮有力的手臂将我托起。我不仅从海里爬上防波堤的磐石,而且完成了自我拯救,摆脱了困扰已久的恐俱。我扭过头看见小男孩被母亲紧紧拥入怀中。虽已疲惫不堪.但放眼大海,我感觉海水比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更美。
第三单元 奥黛丽·赫本——人间天使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龙凤配》、《罗马假日》、《窈窕淑女》、和《直到永远》等出色电影中主演的许多角色,让观众为之陶醉。尽管在电影界获得成功,他最愿望塑造的角色却并不在于片中,而是做两个儿子的模范母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为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服务。作为一名在纳粹占领下的祖国荷兰生活的小女孩,奥黛丽·赫本清楚战争所带来的野蛮,死亡和破坏。由于受到侵略,家庭破产,奥黛丽经常食不果腹,营养不良。他的父亲抛弃了家庭,两个舅舅也被俘,并且惨遭杀害。奥黛丽被纳粹分子从大街上抓走,与准备被押往老意淫的人放在一起,权贵并不注意她飞快的跑开,惊险逃脱了,蜷缩着躲在一个满是耗子又冷用脏的地下室里。这个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女星的小女孩才刚开始只是一个无名难民,直到生命中的恐惧和脆弱,不过她并没有让自己的精神受到幼年生活中,残酷现实的影响,相反,他克服了种种挑战,而又从未忘记那种受苦挨饿、孤立无助的感觉。5 战后奥黛丽和母亲离开荷兰,到达伦敦,成为贫穷的移民。奥黛丽梦想成为一名一流的舞蹈家,这驱使他去了一座著名的芭蕾舞学校,接受严苛的训练安排。后来她被一位制片人发现,并最终得到机会,在好莱坞顶级男演员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中饰演一角。很快,奥黛丽就从营养不良的移民变成了国际知名的影星。导演比利·怀尔德称赞她说:“奥黛丽行姿优,言谈优雅。”尽管她数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其他演艺荣誉,奥黛丽觉得,自己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开展人道主义服务,以及当好两个儿子的母亲。她经历了两次离婚.,并忍受着战争记忆带给她的悲伤,然而奥黛丽从不让这些悲伤支配自己.或者形响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最后后.奥黛丽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罗伯特·沃尔德,.并和他一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2年。成名从没改变奥黛丽康慨大方慈悲为怀的性格。她怀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减轻生活困难的人——特别是儿童——的痛苦。朋友们说奥黛丽一点都不自我,并且接受和欣赏别人的意见。
8尽管她十分富有,但奥黛丽只有一套住房在瑞士。对奥黛丽而言,它是一个天堂,在那里她可以和心爱的家人一起避开尘世,在花园劳作,在大自然里悠然散步。
91988年,奥黛丽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这个墓金会专门为受到战争或其他大灾难伤害的儿童提供紧急食品援助和卫生保健。亲善大使这个角色i到地毕生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热情化为了神圣的使命。别人出三百万美金请她写自传,她拒绝了。但她却接受了每年一美元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这个更需责任心的角色。在生命的最后五年里,每年她和罗比都有七个月离开他们温馨居所的静谧和美丽,启程外出到地球上最困难的一些地方去。从孟加拉国、苏丹、印度、越南、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中南美洲到索马里,奥黛丽·赫本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四处奔走,承担了五十多项劳心劳力、危及生命安全的任务.深入到荒凉之地.唤起世界人民对战争和旱灾的关注。因为自己曾经也是战争受害者,她理解得到食品和衣物的援助.尤其是获得希望,是多大的幸福。奥黛丽觉得.太多的儿童被剥夺了简单的快乐而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这是一种罪恶。她坚信一个理念:所有人都有责任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奥黛丽·赫本始终都身为表率。她说:“当你放弃童年,你就放弃了生命。”她将联合国儿盆基金会的工作看作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神圣的力最,谈到其成果时她说:“任何不相信奇迹的人都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12 1992年,奥黛丽患了癌症。她和罗比、两个儿子回到他们在瑞土的家,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圣诞节。奥黛丽的老朋友、世界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于贝尔·德·纪梵希在她去世前.最后一次和他的挚友说话。他说她“……最后是安详的.因为她知道她已经完美地实现了一切”。.14 奥黛丽·赫本对服务的热悄是持久的。即使在她63岁,生命终止的时候.她仍然充满着关爱,.永远象征着纯朴、仁爱、魅力和善良。
15奥黛丽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的伟大精神在她的话语中
得以传扬:“记住,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需要一只手来帮助你,你可以在自己手臂的末端找到它。随着你的成长,记住你还有一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川来帮助别人。”“要想有美丽双眸,就要善于发现他人优点;要想双唇动人,只说和善之辞;要想镇定自信,谨记自己始终与大家同行。”
第四单元 令人惊奇的旅行目的地 早晨四点一刻,闹钟把我从美梦中惊醒,要不是突然看见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箱,我几乎又要睡着。想起来还要去机场,我叹了口气。出租车来晚了,并且在途中迷了路,我越来越担心会赶不上飞机。出租车一到机场我就冲进去,跌跌撞撞通过安检处,终于,我来到了登机口。经历这一早所有的麻烦事,我乘坐的航班却被取消了。在接下来的218分钟里,我被困在了机场,唯一觉得安慰的是机场提供的一杯免费咖啡。这就是旅行,让人心烦的跑跑停停。最终,在不知经过多少小时之后,终于到达要去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其实,我并不介意飞行本身,在这样一个密实的金属大鸟中飞行.让我感到很奇妙。然而,旅程其余的部分,从一大早X光检查到出售大堆纪念品的怕找的机场商场.感觉就像绝关于现代社会弊病的乏味课程。这是全球化得结果,她糟糕高透了 3当然.有时峡我们旅行是因为找们需要去旅行。因为即使在这个教字化时代,我们仍然有一些很重耍的事情要去做,比如在商务午餐中与生意伙伴握手,.或是在感恩节这天吃上妈妈特别准备的食物,或趁在你和你女朋友的两周年纪念日这天去看她。
4但是大多教旅行是可去可不去的,.在超过50英里的旅行中,只有30%属于真正必需的商务旅行。我们旅行是因为我们思要去旅行,因为到一个新地方的兴
奋和激动可以抵消在V晰的各种烦心事;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我们的血压太高,我们耍去热带地区度暇;因为在家实在太无聊;因为航班,都在打;因为巴黎毕竟是巴黎。多亏了现代航空技术,我们现在可以非常的速度在空中穿梭。在人类历史中,这是我们第一次超过太阳——在短短一天中从一个半钟到达另一个半球
。当然听听王菲唱遗作是不够的,我们要想认识到旅行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价值,还得再考全面考虑目的。毕竟.大多数人逃到巴黎,是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必考虑家里的那些烦心事。但是,具有讽刺愈味 的是,当我们坐在豪华的左岸咖啡馆时.我们的脑子极有可能能解决那些最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考虑那些在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琢磨那些奶油甜点。
6但更应该知道的是我们的思想被熟悉的东西所充满。大脑是一个几乎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这就意味着它花了大后的时间和精力选择不去注意什么。因此,我们牺牲创造力来换取效率。我们以字义明确的散文
方式思考,而以具有象征愈义的诗歌方式思考。然而.一点的距离就可以帮助找们放松禁锢我们认知的链条,使新旧思想的结合更容易,对平淡无奇的事情可从更抽象的角度加以认知。有研究指出,体检异国文化可以赋予我们宝贵的开放性思维,我们更容易明白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以有多种愈义。想一想把食物放在盘子里这个行为:在中国,这通常被看成是一种赞美,说明主人提供了足够的食物。但是在美国.同样的行为却暗含侮辱.表明食物不够好,人们不愿意吃完。
7这种多元文化对比说明,经验丰富的旅行者会接受对事物的多样性解读,他们欣然认识到对这个世界可以
有截然不同(但却同样有效)的方式进行解释。这也从而让他们扩大了“认知愉入”的范围,因为他们拒绝仅仅满足于他们的最初答案和先前的猜测。当然,这种思维的灵活性不仅仅来自纯粹的距离变化,.即简单的经纬度的变化。相反,这种创造力的复兴似乎是差异所带来的副产品:我们需要处于不同的文化中,体验人类传统中纷繁复杂的多样性。在国外旅行中让人迷惑的同一个方面的问题(如我该给服务生小费吗?火车要把我带到哪里?),产生了一种持久的影晌,使我们更加具有创造性,因为我们不再那 么视野狭隘了。我们了解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几乎涵盖了一切;我们对接连不断的惊喜感到惊奇.即使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仍然会对所有未包括在《旅行指南》中的、平常的东西感到惊奇,而这些东西在自己家中也不存在。当然,我们也并不是假装旅行没有缺点,或是说我们忍受飞行时差综合反应只是为了消遣。
在卢浮宫我们迷路十个小时,那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迷路。我们站在马丘比丘古城遗址顶端俯瞰的风景可能也并不能弥补我们丢失行李的麻烦。(通常,我在假期结束后还需要一个休假。)我们旅行是因为我们需要旅行,距离与差异是创造力的秘密丛石。我们回家后,是那个家,但是我们的思维已经有所改变,而这就可以改变一切。
第六单元
1945:在炮火攻击下
1如今.当我回首往事。我很惊讶我居然能如此生动地回忆起轰炸开始的情况.那天的色彩和紧张的情绪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天.我突然发现在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12个银色的小点儿.离我很远,发出不正常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我以前从来没听过。那年我七岁,就这样站在一片草地上,盯着天空中几乎不怎么移动的小点儿。
2突然,就在附近,森林的边缘,我听到有巨大的炸弹爆炸的声音。在我这个小孩的眼里,我看到的是泥土像巨大的喷泉一样冲到天上。我想跑过去看看这个特别的景象。它让我感到害怕,但是也让我特迷。我还没有习惯战争,也不能把这些飞机、炸弹的轰鸣、森林那边飞截开来的泥土以及我看似必然的死亡联系成单一的因果关系。役考虑有危险,我开始朝着投下炸弹的森林方向跑。这时一只手拉住了我。把我拽倒在地上。“趴下来,”一我听到母亲发抖的声音,“不要动!”我还记得母亲把我紧紧贴在她身边,说的一些东西我并不知道.也并不理解其含义:那是一条死路。到了晚上,我很困,但是我不能睡。这座城市,像囚犯一样在夜间逃亡。到哪儿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逃跑突然变成了某种必需做的事情,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因为每个人都在逃跑。所有公路、大路、甚至是乡间小路上都是i昆乱的马车、拉车、自行车,上面装着包襄和箱子,还有数不清的吓坏了的人,他们无助地游走着。一些人向东边跑,另一些人向西边、北边、南边跑;他们徒劳地跑着,.实在累了就躺下来.睡一会儿.然后重新开始他们漫无
目的的旅程。我紧紧地把妹妹的手握在手里。我母亲警告过,我们不能走失;但就算她没告诉我,我也能感觉到某种危险的灾难弥漫了整个世界。我和妹妹在马车边走着。这是一辆简易马车,车里铺着干草.在干草上.铺着一条棉布床单,我的祖父躺在上面。他不能动,.已经瘫疾了;也是地雷的受害者。空袭一来时。所有人都冲到了壕沟里.只有我祖父留在没人的马路上。他看着飞机向自己猛扑过来,看着它们猛地俯冲瞄准,看着弹药喷出烈焰.听着轰鸣的引擎从他的头上飞过。当飞机消失后,我们回到
马车边,母亲擦去祖父通红的脸上的汗水。有时,一天会有好儿次空袭.每次空袭过后,汗水都会渗满我祖父疲惫的脸。
5我们正在踏入一个越来越可怕的场长.地平线上浓烟滚滚,战火在馒慢愧火。我们经过了废弃的村庄和孤零零的被烧毁的房屋。我们经过了战场.这里到处都是垃圾,有丢弃的武器装备、被炸毁的火车站、翻倒的车辆。空气中都是火药味和大屠杀后尸体烧焦和腐烂的味道。到处都是马的死尸,在人类战争中它们是孱弱无力的。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我们停了下来,不再逃避轰炸,这样我们就可以躲过恶劣的天气了。正常情况下的人们来说,冬天只不过是另一个季节。但对于战时的穷人来说,冬天是一个灾难.一个无处不在、持续不断的T威胁。我们在贫民窟里找了套房子,勉强在风雪中栖身,但我们生不起火;我们既买不起世料,也不敢冒险去偷。偷盗燃煤和木料是要处死的—人的生命在此时一文不值。我们什么吃的也没有。我母亲在窗边愁闷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能看到她呆滞的眼神。我能看到很多人从窗口旁盯着下面的街道看,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和一群流浪的孩子在后院来回跑着玩儿,这既是游戏,也是在寻找一点吃的东西。有一天,听说他们会在仓库附近的一家商店散发糖果,我们这群饥寒的孩子立即排了一条长队。我们在严寒中站了整整一夜以及第二天一整天,起以获得一丝暖意。终于,商店开门了,但发给我们每个人的却不是搪果,而是一个装过水果糖的空金属罐子。我虚弱不堪、冻得僵硬,但此刻却很开心.找带着我的宝贝回到家,小心地呵护普。它很珍贵,因为它的内壁上还有糖渣。我母亲烧了些水.把水倒进去,.稀释成了甜甜的饮料:这是我们这些天唯一的营养。我不太记得战争是何时结束的.如何结束的。我的记忆总是被拉回到第一天草地上的情形.那天,爆炸坏了花丛的宁静,也打破了我童年的纯真时光。无论我如何努力,.我还是不清楚当初到底我们做了什么,要让我们承受战争不可益免带来的所有这些伤害。
第五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2课文翻译
Unit 1 Section A 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
Para.1 美国人认为没有人能停止不前。如果你不求进取,你就会落伍。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时间是美国人注意节约的两个要素之一,另一个是劳力。Para.2 人们一直说:‚只有时间才能支配我们。‛人们似乎是把时间当作一个差不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的。我们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挤抢时间、消磨时间、缩减时间、对时间的利用作出解释;我们还要因付出时间而收取费用。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许多人都深感人生的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当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Para.3 外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城里人看上去总是在匆匆地赶往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商店里他们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员能马上来为他们服务,或者为了赶快买完东西,用肘来推搡他人。白天吃饭时人们也都匆匆忙忙,这部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工作时间被认为是宝贵的。Para.3b 在公共用餐场所,人们都等着别人吃完后用餐,以便按时赶回去工作。你还会发现司机开车很鲁莽,人们推搡着在你身边过去。你会怀念微笑、简短的交谈以及与陌生人的随意闲聊。不要觉得这是针对你个人的,这是因为人们非常珍惜时间,而且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
Para.4 许多刚到美国的人会怀念诸如商务拜访等场合开始时的寒暄。他们也会怀念那种一边喝茶或咖啡一边进行的礼节性交流,这也许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一种习俗。他们也许还会怀念在饭店或咖啡馆里谈生意时的那种轻松悠闲的交谈。一般说来,美国人是不会在如此轻松的环境里通过长时间的闲聊来评价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在增进相互间信任的过程中带他们出去吃饭,或带他们去打高尔夫球。既然我们通常是通过工作而不是社交来评估和了解他人,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正事。因此,时间老是在我们心中的耳朵里滴滴答答地响着。
Para.5 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我们发明了一系列节省劳力的装臵;我们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迅速地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虽然面对面接触令人愉快,但却要花更多的时间, 尤其是在马路上交通拥挤的时候。因此,我们把大多数个人拜访安排在下班以后的时间里或周末的社交聚会上。
Para.6 就我们而言,电子交流的缺乏人情味与我们手头上事情的重要性之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关系。在有些国家, 如果没有目光接触,就做不成大生意,这需要面对面的交谈。在美国,最后协议通常也需要本人签字。然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电视屏幕上见面,开远程会议不仅能解决本国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卫星解决国际问题。
Para.7 美国无疑是一个电话王国。几乎每个人都在用电话做生意、与朋友聊天、安排或取消社交约会、表达谢意、购物和获得各种信息。电话不但能免去走路之劳,而且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其部分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电话服务是一流的,而邮政服务的效率则差一些。
Para.8 有些初来美国的人来自其他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在他们的国家,人们认为工作太快是一种失礼。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花一定时间来处理某件事的话,那么这件事就好像是无足轻重的,不值得给予适当的重视。因此, 人们觉得用的时间长会增加所做事情的重要性。但在美国,能迅速而又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则被视为是有水平、有能力的标志。通常,工作越重要,投入的资金、精力和注意力就越多,其目的是‚使工作开展起来‛。
Unite 1
section B 文化冲击
Para.1 你认为在异国留学是一件听上去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吗? 会像许多离家去另一个国家学习的年轻人一样感觉很有趣吗? 这当然是一种崭新的经历,它会给你带来机会,让你发现许多迷人的东西,获得一种自由感。然而,尽管有这些好处,你也会遇到挑战。因为你的观点可能会与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不同信念、准则、价值观念和传统发生冲突。你也许会感到很难去适应一种新的文化以及该文化中你不熟悉的那些部分。这就是‚文化冲击‛。人们经历文化冲击的过程至少包括四个主要阶段。Para.2 第一阶段叫做‚蜜月期‛。在这一阶段,你会感觉到生活在一个不同国度里很兴奋,而且每一样东西看上去都妙不可言。你什么都喜欢,而且好像每个人都对你很好。另外,新的文化中的生活乐趣好像是无穷无尽的。
Para.3 然而,文化冲击的第二阶段终究会出现,这就是‚敌对期‛。你开始注意到并不是每样东西都像 你原先认为的那样好。你会对新的文化里的许多东西感到厌倦。此外,人们也不再把你当作一个客人来对待了。所有最初看上去非常美好的东西现在变得让人讨厌了,而且每一样东西都使你感到苦恼和厌倦。
Para.4 通常,在你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这一阶段中,你会想出一些防卫性的办法来帮助你应付难关,保护自己免受文化冲击的影响。其中一种办法叫做‚压抑法‛。当你假装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东西令你感到烦恼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压抑法。另一种防卫性办法称做‚倒退法‛。当你的行为举止开始显得比你实际年龄要小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这种办法。这时,你的行为举止像一个小孩。你把什么都忘掉了,而且有时你会变得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第三种防卫性办法叫做‚孤立法‛。你宁可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想和任何人交流。你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避免文化冲击的影响,至少你是这样认为的。孤立法也许是人们用来对付文化冲击的最糟糕的办法之一,因为你把那些能真正帮助你的东西和你隔离开来了。最后一种防卫性办法叫做‚排斥法‛。这一办法让你觉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你觉得你可以独自把事情处理好,所以你就不想求助于人。
Para.5 你在敌意阶段使用的这些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仅仅是偶尔运用一下其中一个应付办法来帮助你生存下去,这也无妨。但是你必须谨慎。这些办法可能会真的使你受到伤害,因为它们会阻碍你对新的文化作出必要的调整。
Para.6 在克服了自己的敌对情绪后,你就会开始认识到文化冲击的短暂性。然后你就会步入被称为‚恢复期‛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开始变得积极起来,而且你会努力去理解所有你不理解的东西。整个形势开始变得对你有利了,你会从前面两个阶段出现的症状中恢复过来。而且你开始使自己适应新的准则、新的价值观念,乃至这个新的国家的各种信念和传统。你开始明白,虽然这种新的文化的特点和你自己国家的文化特点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必定有值得你学习和欣赏的东西。Para.7 文化冲击的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适应期‛。在这个阶段,你真正达到了感觉良好的境界,因为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 已经能理解这种新的文化了。最初使你感到不舒服或陌生的东西,现在已成了你能理解的东西。这种理解会减轻你的许多压力。现在你感到自在了,你已经适应了新的文化。
Para.8 文化冲击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无法避免的东西。当你在经历文化冲击的这四个阶段时,它似乎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然而,当你完全适应了某一种新的文化时,你会更加充分地喜爱这种文化的。
你学会了如何和他人交流,而且你还了解了大量与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情况。此外,了解其他各种文化,以及懂得当你身处其中时如何去适应所受到的冲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Unit2学习奥林匹克标准的爱
Para.1 尼克莱•彼得罗维奇•安尼金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吓人。不,他不可能是我父亲特地送我来见的那位前苏联教练。
Para.2 可他的确是尼克莱•彼得罗维奇•安尼金本人。他请我进门,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又拍了拍身边的垫子,让我坐在他旁边。在他面前,我真的很紧张。Para.3 ‚你还年轻,‛ 他的英语带着俄语口音:‚如果你愿意试着向奥林匹克运动会进军,我想你能行。长野奥运会来不及参加了,但你可以准备参加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
Para.4 ‚完全可以,不是吗?‛ 看到我脸上惊愕的表情,他又说道。我那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业余滑雪运动员,但在国内决不是顶尖选手。‚当然,你需要进行很多艰苦的训练,你会哭鼻子,但你一定会进步的。‛
Para.5 的确,后来我经历了无数痛苦的训练,还为此流了不少眼泪。但在后来的五年里,我总能从尼克莱讲的有趣故事和他的幽默感中得到鼓励。Para.6 他开始总是说:‚我的朋友们常去看电影,去跳舞,去和女孩子约会,‛ 然后他会降低声音接着说:‚我就在运动场上训练、训练、再训练。第二年,我的15公里滑雪比赛成绩缩短了1.5分钟。‛ Para.7 ‚朋友们问我:‘尼克莱,你怎么做到的呢?’我回答:‘你们去看电影、跳舞、和女孩子约会,而我一直在训练、训练、再训练。’ ‛
Para.8 故事通常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有一次——后来我们知道那天是他结婚25周年纪念日——他穿着一件旧的毛衣,很自豪地站着,微笑着轻声说道:‚告诉你们,我可是在26岁那年才第一次亲吻女孩子。她后来就和我结了婚。‛
Para.9 不管他是不是懂得浪漫,尼克莱知道什么是爱。他以一贯的幽默、默默的感恩、敏锐的感觉和真 诚的态度为爱设立了奥林匹克般的标准。即使在我结束了滑雪生涯之后,我仍一直努力去达到这个标准。Para.10 但他又从不娇惯我。二月里的一天,我头很疼,感到十分疲倦。我在一片空地上遇见了了他,大概在寒风中的雪地里滑了十五分钟后,我赶上了他,有点小题大做地说:‚嘿,尼克莱,我感觉我要死了。‛
Para.11 ‚如果活到一百岁,人人都会死的,‛ 他对我的痛苦无动于衷,态度坚决地接着说:‚但你现在必须滑、滑、再滑。‛
Para.12 在滑雪板上,我照他说的去做。但在其他事情上我会反抗他。在一次经费并不宽裕的滑雪露营活动中,他让我们十个人挤在一个单身汉住的芬兰式屋子里。第一天我们醒来时发现尼克莱正在做早餐。然后我们坐在临时拼凑起来的椅子上,围着张小小的牌桌,用勺子很快地吃完早饭。吃完后,尼克莱把摞起来的油腻腻的碗向我和我唯一的另一个女队友前一推,专断地说:‚女孩子们,现在去洗碗吧!‛
Para.13 我把餐巾往地上一扔,向他骂道:‚让该死的男孩子们去洗吧!这不公平!‛ 他没再让我去洗碗,也没对我的大发脾气显得太在意。他只在滑雪时才显露出强烈的情感。Para.14 训练的时候,他会跟着我们迈步的节奏大声发出指令:‚对,就这样,一二三,一二三。‛ 我祖父的一个好朋友——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看了尼克莱带我训练的录像带后问道:‚他也教舞蹈吗?‛
Para.15 在训练时,我一刻不停地纠正着尼克莱指出的错误。每完成一个动作,我都会问他自己是否有了进步。
Para.16 ‚是的,还行。但如果膝盖能屈得更快些就更好了。‛
Para.17 ‚可我滑得够快了吗?‛ 我坚持问他。
Para.18 最后他会皱起眉头说:‚你得无数次地重复,动作才能达到完美。‛ 他提醒我‚必须有耐心‛,言语之间流露出‚我已经告诉过你无数次了‛的意思。
Para.19 尼克莱的耐心和我的勤奋使我在全国名列第四,并开始为奥运会季前赛做准备。但后来我没能被选拔参加2002年奥运会。
Para.20 去年夏天,我回去拜访尼克莱。他给我沏了茶•还自己洗了碗!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怀念起前一年的奥林匹克队,我一时沉默,回想起自己曾经获得的一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和这个穿着颇具热带风情衬衫、个子不高的男人之间形成了并不张扬但又牢不可摧的纽带。
Para.21 尼克莱教会我即使需要无数次的努力,也要有勇气、热情和严格的纪律来坚持下去。他还教会我为了能在这世界上生活一辈子而预先心存感激,并每天提醒自己:即便面临许多挑战,‚现在心里有的必须是爱、爱、爱。‛
奥林匹克的卓越标准
Para.1 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然是一个为竞争而竞争的最纯粹的例子。运动员们在事业和身体上作出牺牲,他们冒着受伤、受挫和彻底失败的危险,仅仅为了国家和自身的荣誉而竞争。为了获得这样的荣誉,运动员必须发挥在自己的项目上的最佳水平,在世界最大的竞技舞台上发挥模范作用。虽然必须承认,有的运动员利用兴奋剂来提升自己的表现,从而取得优势,但他们从未获得过奥运会所能给予的唯一真正的奖赏,那就是荣誉。而且他们也从未体验过通过刻苦训练与决心这些美德而获胜所带来的光荣感。Para.2 迄今为止,卡尔•刘易斯是奥运会田径项目最伟大的选手,也是奥运精神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他屡屡获得金牌——刘易斯在四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过九枚金牌,在100米短跑和跳远比赛中保持世界记录——而且是因为他天性中所富有的竞争力和从1984年到1996年间在每一届奥运会上所表现出的竞争和获胜的能力。如果不是美国拒绝出席1980年奥运会,他也会参加那一年的奥运竞赛。凭着速度、稳定的发挥、诚实,尤其是获胜的渴望,刘易斯的表现非秒表所能计量,甚至使时间也停滞不前。他要求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且他取得最好成绩靠的不是服用药物,而是无与伦比的自制力和训练时的完全投入。
Para.3 令人惊讶的是,卡尔•刘易斯的父母在他年幼时鼓励他去上音乐课,而不是去参加田径训练。但是他不愿去,而是把一条胶带粘在地上,以此标出跳远世界记录的距离,然后以非凡的决心开始向着目标练习跳远。他的父亲评价道:‚有些孩子今天想着以后当消防员,明天又梦想成为电影明星。卡尔决心练习田径, 后来始终没有改变。他说他想成为最好的,就这些。‛ 他多年的训练和从容的自信为他以后卓越的田径生涯打好了基础。
Para.4 然而在1985年,卡尔•刘易斯的运动生涯蒙上了一片阴影: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在100 米短跑中频频击败刘易斯。虽然1988年刘易斯参加汉城奥运会时满怀信心,但就算对径赛知之甚少的旁观者们也都认为约翰逊会获胜。全世界都急切地观望着,等待着,想知道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当选手们在最后一轮比赛中站在起跑线上时,所有照相机的镜头都对准了刘易斯和约翰逊。发令枪‚啪‛地一声响过之后,运动员从起跑线上冲了出去。人们习惯于看到刘易斯在赛程的前一半落在后面——他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最后来个大跨步的奋力冲刺。因此,当他们看到约翰逊凭着起跑时的爆发力领先时都屏住了呼吸,不知道刘易斯最后的冲刺是否能够击败对手。当他们逼近终点线的时候,刘易斯奋力加速,但是,可惜的是,刘易斯9.92秒的个人最好成绩不敌约翰逊9.79秒的世界记录。约翰逊被称为‚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而刘易斯看来以后的比赛中只能争夺第二名了。但两天以后,约翰逊因赛后的药检结果显示其服用了类固醇而被取消了金牌,并被国际奥委会送回国。金牌被转而授予刘易斯,可很多人并不认为他获得了真正的胜利,而他也被席卷进对田径赛的一片指责声中。更糟糕的是,刘易斯以前的一个对手指控他也服用了类固醇。刘易斯对此坚决予以否认,并在法官面前证明杂志刊登这样的消息是毫无根据的行为,以此作为反击。他一次次地参加药检以证明自身的清白。刘易斯反对在比赛中服用类固醇。除了在谣言中,他从未和使用药物的丑闻联系在一起过。
Para.5 凭着对运动的持续奉献和对竞技的热爱,刘易斯消除了人们对径赛项目的一些疑虑,阻止了汉城奥运会后民众对奥运会支持下降的颓势。他以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对短跑和跳远的诚实参与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精神并未消亡。1992年,刘易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并在跳远和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两枚金牌。他在公众中所受到的欢迎不亚于一位国王受到的礼遇。
Para.6 令人惊叹的卡尔•刘易斯已经证明自己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位运动员。这并不是因为他能获胜,而是因为他能诚实地获胜,他热爱竞争,他能在最长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努力。他对体育竞技的热爱真正为奥林匹克的卓越设立了新的标准。
UNIT 3
SECTION A跨国婚姻
Para.1 我和盖尔计划举行一个不事张扬的婚礼。在两年的相处中,我们的关系经历了起伏,这是一对情侣在学着相互了解、理解和尊重时常常出现的。但在这整整两年间,我们坦诚地面对彼此性格中的弱点和优点。
Para.2 我们之间的种族及文化差异不但增强了我们的关系,还教会了我们要彼此宽容、谅解和开诚布公。盖尔有时不明白为何我和其他黑人如此关注种族问题,而我感到吃惊的是,她好像忘记了美国社会中种族仇恨种种微妙的表现形式。
Para.3 对于成为居住在美国、异族通婚的夫妻,我和盖尔对未来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相互信任和尊重才是我们俩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Para.4 许多夫妻因为错误的理由结了婚, 结果在 10 年、20 年或 30 年后才发觉他们原来是合不来的。他们在婚前几乎没有花时间去互相了解,他们忽视了严重的性格差异,指望婚姻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各种问题。我们希望避免重蹈覆辙。事实更说明了这一点:已经结婚 35 年的盖尔的父母正经历着一场充满怨恨、令人痛苦的婚变,这件事给盖尔带来了很大打击, 并一度给我们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Para.5 当盖尔把我们计划举办婚礼的消息告诉家人时,她遇到了一些阻力。她的母亲德博拉过去一直赞成我们的关系,甚至还开过玩笑,问我们打算何时结婚,这样她就可以抱外孙了。但这次听到我们要结婚的消息时,她没有向我们表示祝贺,反而劝盖尔想清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Para.6 ‚这么说我跟他约会没错,但是如果我跟他结婚,就错了。妈妈,是不是因为他的肤色?‛ 盖尔后来告诉我她曾这样问她母亲。
Para.7 ‚首先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时我对异族通婚是有保留意见的,也许你甚至可以把这称为偏见。但是当我见到马克时,我发现他是一个既讨人喜欢又聪明的年轻人。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女婿而感到脸上有光的。所以,这事跟肤色没有关系。是的,我的朋友们会说闲话。有些朋友甚至对你所做的事表示震惊。但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不同。因此你要明白,马克的肤色不是问题。我最大的担心是你也许跟我当初嫁给你爸爸一样,为了错误的原因而嫁给马克。当年我和你爸爸相遇时,在我眼中,他可爱、聪明、富有魅力又善解人意。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兴奋。而且我们两人都认为,我们的婚姻是理想婚姻,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而且一切迹象都表明我们的婚姻会天长地久。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在我们结婚时,我并不十分理解我所爱的人——你的爸爸。‛ Para.8 ‚但是我和马克呆在一起已有两年多了,‛ 盖尔抱怨道。‚我们俩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彼此多次看到对方最糟糕的一面。我可以肯定时间只能证明我们是彼此深情相爱的。‛
Para.9 ‚你也许是对的。但我还是认为再等一等没坏处。你才 25 岁。‛
Para.10 盖尔的父亲戴维—— 我还未见过他的面—— 以知事莫若父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决定。他问的问题基本上和盖尔母亲的问题相同:‚干吗这么匆忙? 这个马克是什么人? 他是什么公民身份?‛当他得知我办公民身份遇到了问题时,就怀疑我是因为想留在美国而娶他女儿的。
Para.11 ‚不过爸爸,你这话讲得太难听了,‛ 盖尔说。Para.12 ‚那么干吗要这样着急?‛ 他重复地问。
Para.13 ‚马克是有公民身份方面的问题,但他总是在自己处理这些问题,‛ 盖尔辩解道。‚事实上,当我们在讨论结婚的时候,他清楚地表明了一点:如果我对任何事情有怀疑, 我完全可以取消我们的计划。‛
Para.14 她父亲开始引用统计数据说明异族通婚的离婚率比同族结婚的要高,而且还列举了接受过他咨询的、在婚姻上有麻烦的异族通婚夫妇的例子。Para.15 他问道:‚你考虑过你将来的孩子可能会遭受的苦难吗?‛
Para.16 ‚爸爸,你是种族主义者吗?‛
Para.17 ‚不,当然不是。但你必须得现实一点。‛
Para.18 ‚也许我们的孩子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谁的孩子不会呢?可是有一样东西他们将会永远拥有,那就是我们的爱。‛
Para.19 ‚那是理想主义的想法。人们对异族通婚生下的孩子是会很残酷的。‛
Para.20 ‚爸爸,到时候我们自己会操心的。但是假如我们在做什么事之前,就必须把所有的疑难问题全部解决的话,那么我们几乎什么都干不成了。‛ Para.21 ‚记住,你什么时候改变主意都不晚。‛ Section B unit 3 里奇拜见未来的岳母 Para.1 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让里奇与我妈妈见面,并把她争取过来。事实上,让我妈妈特地为他掌勺烧饭是我做的安排。
Para.2 一天,妈妈打电话给我,要我参加爸爸的生日宴。我弟弟文森特将带上他的女友莉萨 • 卢姆。我也可以带一个朋友去。
Para.3 我知道妈妈会亲自下厨的,因为烧菜做饭是表达她的爱、她的自豪和她在家中权力的方式,也可用以证明她比其他任何人都懂得多。‚千万记住在饭后告诉我妈妈,说她做的饭菜是你吃过的饭菜中最可口的,‛ 我对里奇说, ‚相信我的话。‛
Para.4 爸爸生日宴的前夜,我坐在厨房里看着妈妈忙乎,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告诉她我们的结婚计划。我们已决定在 7 月结婚,大约还有 7 个月的时间。她正在把大蒜切成小方块,把卷心菜切成小片,同时闲聊着有关素媛姨妈的事: ‚她只会看着烹饪指南烧菜, 而我对烹饪了如指掌。我只要用鼻子闻闻就知道该放什么佐料了!‛ 她切得很快,好像一点也不注意她手中那把锋利的切菜刀,我真害怕她的手指尖也会成为紫色蔬菜烧猪肉的佐料。
Para.5 我希望她会先提起里奇。我注意到了她开门时的面部表情, 她当时勉强地笑了笑,从头到脚地打量着里奇,以验证素媛阿姨对里奇的评价。我尽力设想她会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Para.6 里奇不仅不是华人,而且他还比我小几岁。更糟的是,由于他那头红色的卷发、光洁白晰的皮肤以及鼻子两边一片桔黄色的雀斑, 他看上去比我年轻了很多。他稍微矮了一点,长得很结实。他身穿深色套装,看上去讨人喜欢,但让人过眼就忘,就像追悼会上遇见的某个人的侄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公司里一起工作的第一年里我没有注意到他的原因。但是我妈妈却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Para.7 ‚你认为里奇怎么样?‛ 终于,我屏住呼吸问道。
Para.8 她把大蒜扔进了烧热的油锅里,发出了刺耳的响声。‚他脸上那么多斑点,‛ 她说。
Para.9
我听后感到背上起了鸡皮疙瘩。‚那是雀斑,你知道雀斑象征着好运。‛ 我感到我得为他辩解。我提高嗓门压倒厨房里的噪声,我自己也感到我太激动了点。Para.10 ‚哦,是吗?‛ 她不经意地说。
Para.11 ‚是的,雀斑越多越好。人人都知道这一点。‛ Para.12 她想了一会儿, 然后笑了, 接着用汉语方言说:‚也许是这样。你小时候得过水痘。长了许多小痘痘,你只好在家里呆了 10 天。可真走运啊,你想想!‛
Para.13 我在厨房里救不了里奇,后来在餐桌上我也救不了他。
Para.14 他买了瓶法国葡萄酒,并不知道我父母不喜欢这玩意儿,我父母甚至连像样的红酒杯也没有。接着他又犯了个错误:他喝了不是一杯,而是满满两大毛玻璃杯的葡萄酒,而其他人的杯子里都只有半英寸高的酒,大家只是 ‚尝尝而已‛。
Para.15 最糟糕的是他批评了我妈妈的烹饪手艺,而他竟然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我妈妈总是要对她自己的烹饪发表一些评论,说一些自己的菜烧得不好之类的话,这是中国厨师的习惯。那晚她原打算说说自己的拿手菜——梅干菜蒸肉,上这个菜时她总是特别得意。
Para.16 ‚唉,这个菜不够咸,没味道,‛ 尝了一小口后,她抱怨道。‚太难吃了。‛
Para.17 这句话在我们家意味着让大家来尝一点,并且还要说这道菜是妈妈做得最好的一次。但是我们还没能来得及说一些这样圆滑得体的话,里奇就说:‚嗯,这菜只需要加一点点酱油。‛ 接着他无视我母亲惊诧的眼光,把许多咸乎乎、黑溜溜的东西倒进了瓷盘里。
Para.18 虽然吃饭时,我一直希望我妈妈能从某种角度看到里奇的善良、幽默感和魅力,但是我清楚里奇在她的眼里已经是一败涂地了。
Para.19 很显然,里奇对那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那晚我们回到家里,安臵肖莎娜上床睡觉后,他谦虚地说:‚嗯,我觉得我们相处得很不错。‛ UNIT 4 SECTION B纳粹统治下的爱
Para.1 1942年冬季的一天,寒冷刺骨。但在纳粹集中营中,这与别的日子没有什么差别。自我从家中被人带走并随着数万犹太人被带到这儿以来,我已濒临死亡,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小时算一小时。我们在纳粹可怕的皮鞭下受尽煎熬。明天我还会活着吗?今晚我会不会被带到毒气室去?或是被警卫简简单单地用来复枪射杀?
Para.2 我在铁丝网边踱来踱去。我并没有留意自己的脚步,只是机械地在这块地上移动,在发现可以用来生火的一小块木头.或其他东西时,我偶尔跪下来查看一下。突然,我看到一个小女孩从铁丝网那边走来。她的步履轻盈,仿佛不受重力的影响,宛如仙子。她停下来,用忧伤的眼睛看着我。集中营里的生活已经损害了我的健康。我想把目光挪开,因为我一副病容、枯瘦如柴,又穿着破烂肮脏的衣服,被一个陌生人这样打量,我感到特别害臊,但我的目光却无法从她的眼睛移开。
Para.3 这时她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个红苹果。噢,我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苹果了!它又是多么地闪闪发亮——比任何水晶都耀眼!她非常谨慎地左右看看,然后一下子把它抛过铁栅栏。我把它捡起来,用我冻僵的手捧着它。在这充满死亡的世界中,这苹果无疑代表了生命,而她的举动就是爱的果实。我抬头瞥见那女孩在远处渐渐消失。
Para.4 第二天,就像被磁力吸引一样,我又来到了铁丝网边的那块地方。我希望她再次出现。我是不是疯了?当然是。但在这里,我不放弃任何一丝微小的希望。
Para.5 她又来了。她又一次给我带来了苹果,比上次更精确地将它抛过了铁丝网。苹果飞过铁丝网,正好从我的头顶上方落下来。我在空中接住了苹果,高举着让她看。她的眼中闪着光芒。
Para.6 接下来的七个月我们就这样相会,而我也习惯了这样的苹果餐,但不久一切都结束了。一天,我听到一个骇人的消息:我将被押往另一个集中营
Para.7 第二天,当我再见到她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我几乎无法说话,但我必须说明白:‚明天别再给我带苹果了,‛我告诉她说:‚我将被押往另一个集中营。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在我完全失去控制前我转身从铁丝网边跑开了。我实在不忍心再回头看。如果我转身,我知道,她会看见我的脸颊上滑落的眼泪。
Para.8 岁月流逝。转眼到了1957年。我住在纽约,生活状况与纳粹德国期间的情景相差何止天地。我做铝栅栏安装和回收的生意,并且发了点小财。我一个做保险的朋友劝说我与他的一位女性朋友相亲。我勉强同意了。她人还不错,叫罗玛,像我一样,她也是移民,因此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之处。Para.9 ‚你是在战争期间流亡来到这里的吗?‛罗玛用移民相互之间问及那段岁月时所特有的体贴方式柔声细语地问道。
Para.10 ‚不是。那时我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我答道。我没有说明哪个集中营,也没有说其他任何细节。这个故事太乏味了,因为我已经重复过许多次了。Para.11 罗玛的双眼透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好像回忆起了某件痛苦而又甜蜜的事情。
Para.12 ‚你怎么了?‛我问她。
Para.13 ‚是这样,我小时候住在集中营附近。那儿有一个男孩,一个小囚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去看他。我记得我常常带苹果去扔给他。我把苹果从铁丝网上扔过去,那时他会非常开心。‛ Para.14 我的心猛地一下子剧烈地跳动起来。我凝视着她问:‚是不是那个男孩有一天对你说‘明天别给我带苹果了。我将被押往另外一个集中营’?‛
Para.15 ‚没错,是啊,‛罗玛用颤抖的声音应道。‚但你怎么会知道的?‛
Para.16 我从桌边站起身来,拥抱着她说:‚因为我就是那个小男孩,罗玛。‛ UNIT 5 SECTION A我为女儿抽烟哭泣
我的女儿会抽烟。她做家庭作业时,脚搁在前面的长凳上,计算机嗒嗒地跳出几何题的答案。我看着那包已抽了一半、她随意扔在紧靠手边处的骆驼牌香烟。我拿起香烟,走到厨房里去仔细察看,那里的光线好一点——谢天谢地,那是有过滤嘴的。可我心里却感到十分难过。我想哭。事实上,站在炉子旁边, 我确实哭过。我手里捏着一支雪白雪白的香烟,制作得非常精致。那可是会致我女儿于死地的东西啊。当她抽‚万宝路‛及‚运动员‛牌香烟时,我硬起心肠, 不让自己感到难过。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哪个抽过这两种牌子的香烟。
她不知道我父亲、也就是她外公生前抽的就是骆驼牌香烟。但是在他开始抽机制卷烟之前——那时他很年轻、也很穷,但眼睛炯炯有神——他抽的是用阿尔伯特亲王牌烟丝自己手工卷制的香烟。我还记得那鲜红的烟丝罐头,上面有一张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身穿黑色燕尾服、手拿一支手杖的图片。
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的家乡佐治亚州的伊腾顿镇上已没有人再自己手工制作卷烟了(而且几乎没有女人抽烟)。烟草业,再加上好莱坞电影——影 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老烟鬼——把像我父亲那样的人完完全全争取了过去, 他们无可救药地抽烟上了瘾。
然而我父亲看上去从来就没有像阿尔伯特亲王那样时髦。他还是一个贫穷、过于肥胖、为养活一大家人而拼命干活的男人。他浑身漆黑,嘴里却总叼着一支雪白的香烟。
我记不清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 也许开始时并不明显, 他早晨一下床点燃第一支香烟时才有点微咳。到我16岁, 也就是我女儿现在这般年龄时,他一呼吸就呼哧呼哧的,让人感到不安;他上楼时每走三、四级楼梯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他常常一连咳上一个来小时。
肺病把我父亲折磨得虚弱不堪, 一个严冬,他死于被叫做‚穷人的朋友‛的疾病—肺炎。他咳嗽了这么多年,我想他的肺部已没有什么完好的地方了。去世前几年,他的呼吸已经很虚弱了,他总得倚靠着某个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全家聚会,当时我女儿才2岁,他抱了她一会儿,好让我有时间给他俩拍张照片。但是很明显,他是费了好大劲的。他生命行将结束前, 主要是因为他的肺功能已极度受损,他才戒了烟。戒烟后他的体重增加了几磅,但当时他太瘦了,所以没人注意到这一点。
我到第三世界国家去旅行时,看到了许多像我父亲和女儿那样的人。到处都有针对他们这两类人的巨大广告牌:强壮、自信或时髦、年龄较大的男人, 以及漂亮、‚世故‛的年青女人,都在吞云吐雾。就像在美国的市中心区和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上发生的事一样,在这些贫困的国家里,那些本应该花在食物上的钱却流进了烟草公司。
久而久之,人们不但缺少食物,而且还缺少空气,这样不但大大地削弱了孩子们的体质,还使他们染上了烟瘾,最终还会致他们于死地。我在报纸及我订阅的园艺杂志上看到, 烟蒂的毒性是很强的:一个婴儿如果吞下了一个烟蒂,就很有可能会死去; 沸水加一把烟蒂就成了很有效的杀虫剂。
作为一个母亲,我感到深深的痛苦。有时我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我记得自己怀孕时,吃东西的时候是多么当心啊!之后在教她如何安全穿过马路时,又是多么耐心啊!有时我纳闷: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她今后大半辈子有气无力地挣扎着呼吸,然后再像她外公那样自己把自己毒死?
我特别喜欢一条写在受伤害妇女收容所里的语录:‚人间平安,始于家庭。‛ 我认为世上所有东西都是如此。我还想起了另一条写给那些想戒烟的人们的语录: ‚每个家庭都应该是禁烟区。‛ 抽烟是一种自我毁灭,而且也毁灭着那些不得不坐在你身边的人。那些人偶尔也会取笑或抱怨抽烟,可常常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一边看。我现在意识到了,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许多年中我实际上是一直坐在旁边,看 着我父亲自杀。对那些生意兴隆的烟草公司的巨头们来说,能在我家取得这样一种胜利,肯定是够满意了。
UNIT 5 SECTION B别再宠坏孩子
Para.1
我四处奔波,应约作各种演讲,常在他人家里过夜,被安排在孩子的卧室里。我经常发现孩子房间里玩具实在太多了,甚至几乎连我盥洗用具小包也无处可放。还有壁橱通常也是塞满了衣服,因此我几乎无法把我的夹克衫塞进去。
Para.2 我不是在抱怨谁,只是在表明一种观点。我发现给孩子们买太多的玩具和衣服的倾向在美国家庭已是司空见惯。我不仅认为孩子们把家长的慷慨大方视作理所当然的家庭实在太多了,而且认为这种做法的后果实际上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有害的。
Para.3 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们那么多的东西?或者要给孩子们买他们买不起的东西?我认为这有好几方面的原因。
Para.4
一个颇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父母亲们是出于内疚感而溺爱孩子的。都是全日上班的父母也许会因为不能常常和孩子在一起而感到内疚。他们可能想通过给孩子们大量物质的东西作为对他们的补偿。
Para.5 其它类型的父母给孩子买这买那,是因为他们想让孩子拥有他们自己童年时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再加上那些他们过去想得到而未能得到的东西。还有些家长不愿拒绝孩子们永无休止的买玩具的要求,是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或者害怕如果他们得不到和小伙伴相同的玩具会被人取笑。
Para.6 当家长无法顶住孩子的无理要求时,也会发生宠孩子的现象。这样的父母会在拒绝和让步之间动摇不定 — 但是好像没有哪种办法能使他们感到满意。如果他们拒绝孩子的请求,他们会立即因为对孩子太严格或太不慷慨而感到一阵后悔。如果他们让步了,也会因为太容易让步而感到懊悔和自责。这样的反复无定不但削弱了父母管教孩子的能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变味 — 使家长和子女失去存在于健康家庭里的某些幸福和相互尊重。
Para.7 但是, 用物质的东西来宠爱孩子几乎不能减轻父母的内疚感(因为父母从不会感到他们给孩子的东西已经够了), 也不会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爱(因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时间和对他们的注意)。相反,给的东西太多可能是有害的。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可能变得贪婪、自私、忘恩负义,对他人的需要和感觉变得麻木不仁,而且首先从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开始。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会逐渐削弱他们对父母的尊敬。事实上,孩子们已经开始感到父母的无限制的慷慨大方是不对的。这种矛盾的结果可能是这些孩子会反过来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下意识地希望:如果他们逼得凶些,他们就能迫使他们的父母亲建立起教育子女的规范。
Para.8 另外, 被宠坏的孩子不象那些拥有玩具较少的孩子会在做游戏时被激发出更大的创造性。由于他们一提出要求时,每一样东西都马上就能得到满足,他们了解金钱价值的机会就比别人少,而且他们在一时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方面经验也比别的孩子少。
Para.9 讨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多少才适当。确切地讲,我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已经意识到自己也许是在宠坏孩子、但又不知道如何纠正这一做法的家长们。
Para.10 有时你也许会对自己是否要对孩子提出的许多要求做出让步感到没有把握。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改变。首先,你应该设法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使你让步、或者让你感到内疚的。然后,即使没能找出原因,你也该开始做出果断的决定,并试着用迅速、果断的方式对孩子的要求做出反应。
Para.11 一旦你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你也不能指望马上有效果。有时你肯定会摇摆不定的。关键是你要对逐渐的进步感到满足,要预见到并接受可能伴随这种改变而来的偶尔失误。还有,即使你以更坚定、更自信的方式实施着你的决定,也不能指望你的孩子会马上做出反应。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继续对你施加曾经很有效的、老一套的压力。但一旦他们知道不停的抱怨和争论再也不会起作用时,他们最终是会尊重你的决定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和你的孩子都会对此感到比以前更加开心。
UNIT 6 SECTION A
人如其名
Para.1 在她人生最初的24年里,人们一直叫她戴比——一个和她的漂亮容貌和优雅举止不相配的名字。‚我的名字总是使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厨子,‛ 她抱怨道,‚我真的不想要戴比这个名字。‛
Para.2 一天,在填写一份出版工作职位的申请表时,这位小姐一时冲动,用她的中名林恩替了她的名字戴比。‚这是我一生中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 现在她对人这样说,‚一旦我不再称自己为戴比,我就感到好多了• 而且其他人也开始更认真地对待我了。‛ 顺利地通过那次工作面试两年后,这位昔日的女 服务员现在成了一位成功的杂志编辑。朋友和同事们都叫她林恩。
Para.3 当然,戴比(或林恩)的职业成就并不是改名带来的,但是这肯定给她带来了好处,虽说改名仅使她对自己的才能增加了一点点自信。社会科学家认为你叫什么名字会影响你的生活。从古至今,名字不仅被用来识别人,而且也被用来描述人。《圣经》上说:人如其名。此外,《韦伯斯特大词典》也对名字作了如下的定义:表达某种特点的一个或几个字,这种特点被认为反映了某人或某事的本质,或描述了某人某事,常表示嘉许或不赞成的意思。请好好注意这几个词:‚嘉许或不赞成‛。不管是好是坏,诸如友好或拘谨、相貌平平或漂亮妩媚等特征已经在你的名字中有所暗示,甚至他人在见到你本人之前就已经知道你的这些特征了。
Para.4 名字是与特定形象相关联的,任何一个被称为‚相貌平常的简‛或‚普普通通的乔‛的人都能证明这一点。后面的那个名字特别使我烦恼,因为我也叫乔。有些人认为这个名字使我更适合于做一名棒球运动员而不是别的什么职业,比如说艺术评论家。然而,尽管有此局限,我确实曾一度设法成为了一名艺术评论家。即便如此,一家著名杂志一直拒绝把‚乔‛作为我的文章署名,而是用我名字的首字母 J.S.来代替。我怀疑,假如我的名字是比较文雅的阿瑟或艾德里安的话,我的名字早已完整地出现在杂志上了。
Para.5 当然,有积极含义的名字对你是有好处的,甚至能促进你结交新朋友。最新调查表明:美国男士认为苏珊是最有吸引力的女性名字,而女士则认为理查德和戴维是最有吸引力的男性名字。我认识一位女士,她就拒绝了一次与一位叫哈里的男人见面,因为‚这人的名字听上去没劲‛。可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晚间聚会上,她走到我身边,催我把她介绍给一位气度不凡的男人;他们俩人整个晚上都在互送秋波。‚哦,‛ 我说:‚你指的是哈里呀。‛ 她听了后感到很尴尬。
Para.6 虽然我们中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偏见,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多多少少对名字产生过成见。说实话,你碰到一个名叫奈杰儿的木匠会不会感到惊讶呢? 或是一个叫伯莎的物理学家? 抑或是一个叫梅尔的教皇? 正如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在照看托儿所里四岁的儿童时所发现的那样,我们常常把由名字引起的固有想法加到他人身上。‚在托儿所里,有一次我想让一个很活跃的名叫朱利安的小男孩静静地坐下来看书,而把一个喜欢沉思、名叫罗里的孩子推出去打球。因为他们的名字,我把他们的性格给搞混了!‛
Para.7 很明显,这样的偏见也会影响课堂成绩。在一项由圣迭戈州立大学的赫伯特•哈拉里及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约翰•麦克戴维主持的研究中发现,教师总是给署名为埃尔默和休伯特的作文打较低的分数,但当把这两篇作文的署名改为迈克尔和戴维时,老师给的分数就要高些。但是教师的偏见不是造成课堂成绩差别的唯一原因。坦普尔大学的托马斯•V•布塞博士和路易莎•瑟拉里达里安发现:那些名叫琳达、黛安、芭芭拉、卡罗尔及辛迪之类的女孩们在评分较客观的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测验中的表现比那些名字不太有吸引力的女孩要好。(一个与之相关的研究表明:女孩受同伴欢迎的程度也与她们的名字受欢迎的程度有关系,虽然对男孩来说这种关系不太明显。)
Para.8 虽然你父母很可能想让你的名字用一辈子,但记住,他们选这个名字的时候几乎还没有见到你呢。而且,他们在选名字时所看重的希望和梦想也许并不符合你的希望和梦想。如果你的名字看上去已不再适合你,不要苦恼;你不必一辈子用这个名字。影星们就经常改名,下点决心,你也可以这样做。
UNIT 6 SECTION B 以貌取人
Para.1 人们通常批评说:社会学研究不遗余力去证明的只是一些大多数有常识的人都已经知道的东西。我并不想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此类批评,只是想描述一次社会学考察活动,这次活动似乎也证明了人们的上述说法——但对于我和我的一位同学(也许还有那些看到这篇报道的人)而言,这次活动使一个人人皆知的观点变得真真切切了。
Para.2
在本地一所大学放春假期间,我和朋友到市中心去购物。但是我们首先把自己打扮得几乎连朋友甚至家人都认不出来。我们穿上了与天气稍稍不配的衣服,虽很干净但没有熨过。很明显,大多数到这个地区来的游客都不会穿这种式样的衣服。我们提着塑料袋,里面装着杂七杂八的物品。我俩都有点衣冠不整。我的朋友在T恤衫外面套了一件褪了色的全棉衬衣,还在运动裤外面套了一条皱巴巴的裙子。我戴着一顶羊毛帽子把头发掩盖住,穿着一件老式的外套, 并戴一副夹着遮阳镜片的眼镜。Para.3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像漂泊街头的人,以观察别人对我们会有何不同反应——贫穷的外表是否会招致别人对我们的歧视。我们也准备做出一些稍微有点不正常的行为,以表明我们精神上有点问题,但看上去又不是神经很不正常或对他人具有危险性。结果证明:我们无须夸张做作,人们单凭 我们的穿着就叫我们离开或不理睬我们。
Para.4 我们(把汽车停在铁路附近以后)的第一个停留地点是由一家本地慈善团体经营的廉价商店。在店里我们彬彬有礼地请求使用洗手间,但却被拒绝了。接着我们走进了一家大旅馆的大堂,打听咖啡厅和洗手间在哪里。门卫说:‚你们得上20楼。‛我们的演技还达不到上高档餐厅一试身手的水平,所以我们在底楼兜了一圈就走了。离开那里后,我们就去了一家旧货商店,在那里我们多多少少和顾客融为一体了。然后我们又到了几家高档商店,吃午饭的时候又去了几家咖啡馆。
Para.5 这一段时间我们饱受歧视。我们遇到了一些孩子,他们盯着我们看,对我们指指点点,而且还放声大笑;成年人用充满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商店营业员紧紧地跟着我们,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在一家快餐店,一个帮工赶紧走到收银员的身边。他们收下了我两美元的支票,连身份证也没看。好像用这个代价把我们赶出门是很合算的。在一个入口处,一名营业员用身体挡住了大门,显然是想打消我们进去的念头。
Para.6 我们身上有些钱,可买些小东西,而且除了穿低档衣服外,我们没有在上述任何情况下做过任何吸引他人注意力的事:我们仅仅是以我们习惯的方式静静地购物。在一个饭店里,我们点了法式小面包,另加两杯特制咖啡,这确实暴露了我们的身份:这也许与女流浪者的身份太不相称。在所有其他地方,我们受到嘲弄、被人模仿、遭遇怀疑及无礼的目光。
Para.7
我们了解到什么呢? 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所预料到的、人所共知的东西:人们以貌取人。仅仅是外表寒酸就会招来歧视,同时在很多场合,我们大多数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交礼仪也不复存在了。因为我们缺少在文化上可被认同的属于这个环境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成了物品,缺少了做人所固有的尊严。
Para.8 然而,还有一件让人感到吃惊的事——更准确地讲,是让人感到震惊的事。在我先前提到过的那家商店门口,就是有位营业员一见到我们就明显地堵住大门的那家商店,这种令人震惊的事表现得最为突出。那时我刚注意到这个地方,转向我的同伴,对她说:‚我从未见过这家商店。咱们进去吧。‛她居然惊慌地看着我说:‚你不是真地想进去吧?‛
Para.9 我知道她的意思,我也理解她的感受。这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没过几小时,我们发觉自己正在接受并适应着那些我们遇到的人所普遍持有的肤浅看法和偏见;我们也对自己进行了归类。毫无疑问,这是值得学习的一课,对社会学家来说也许更是如此。UNIT 7 SECTION A 减轻负担, 拯救生命
Para.1 如果你常常生气、身心疲乏,好像你生活中的压力正在快速地失去控制,那么你可能是在损害你的心脏了。
Para.2 假如你不想损害自己的心脏,你就需要努力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自己的生活——并且承认有许多东西你是无法控制的。
Para.3 这是罗伯特•S•埃利奥特博士的观点。他是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临床医学教授,新书《从压力到力量:怎样减轻你的负担,拯救你的生命》的作者。
Para.4 埃利奥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他称之为‚热核反应堆式的人‛(即易怒的人)。对这些人来说,紧张会导致他们血压大幅度迅速上升。
Para.5 埃利奥特说,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有压力的人除了其他症状外,胆固醇的含量也较高。‚我们已经做了多年研究,证明过分忧虑或紧张所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确会损伤心肌纤维。这种情况发生时往往很快,不到5分钟。它会造成许多短路,而且这种短路会引起严重的心律不齐。心脏跳起来不像一个泵,而像一只装着蠕虫的袋子(杂乱而又绵软无力)。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我们就活不成了。‛
Para.6 现年64岁的埃利奥特,在44岁时曾有过一次心脏病发作,他把那次心脏病发作的部分原因归于压力。多年来,他一直是一个‚热核反应堆式的人‛。表面上,他显得沉着、冷静、泰然自若,但他内心深处的压力使他筋疲力尽。他现在身体状况很好。
Para.7 他说,压力破坏性程度的主要预测指标是FUD因素¾¾ FUD 指的是恐惧、犹豫和怀疑 ¾¾ 再加上可察觉到的缺乏控制力。
Para.8 对许多人来说,压力的根源是愤怒,而对付愤怒的诀窍是找出怒从何来。埃利奥特问道:‚这种愤怒是否来自这么一种感觉:希望一切事物都必须完美无缺?‛
Para.9 ‚这在职业女性中是很常见的原因。她们觉得要让人人感到她们无所不能,而且要把样样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她们认为,‘我应该这样,我必须这样,我不得不这样。’追求完美永无止境。完美主 义者事必躬亲。他们生气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把什么事情都扛在自己肩上,还为之发脾气。随后他们就感到内疚,接着他们就再把整个过程重复一遍。‛
Para.10 ‚还有的人生气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方向。他们把交通阻塞看得和家庭纠纷一样重,‛ 他说:‚如果你生气超过5分钟 ¾¾如果你生闷气,没有安全的发泄渠道的话¾¾你就必须弄清你为何生气。‛
Para.11 ‚此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¾¾人们由于心理压力在生理上变得越发激动,他们的身体就越可能因为某种心脏病而崩溃。‛
Para.12 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做法就是承认你存在这种倾向。通过改变你的某些看法和消极思想,学会对事物不再抱有那么强烈的敌视态度。
Para.13 埃利奥特建议人们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有什么能取代压力,那就是控制。你所需要的不是FUD因素而是NICE因素¾¾ NICE 是指新的、使人感兴趣的、有挑战性的经历。‛
Para.14 ‚你必须确定你能控制自己生活中的哪些部分,‛他说:‚停下你的脚步,对自己说,‘我要把指南针拿出来,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Para.15 他建议人们写下他们觉得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最想做成的6件事。本•富兰克林在32岁时就是这样做的。‚他写下了他想要做的事情,诸如要做一个更慈爱的父亲、更体贴的丈夫、经济上独立、思维上活跃,而且还要保持性情平和——这一点他也做得不好。‛
Para.16 埃利奥特说,你可以先列出12件事,然后压缩到6件,要确定轻重缓急。‚别让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做那些会影响你的个性、控制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事情。‛
Para.17 ‚把它们记在一张可以随身携带的卡片上,需要的时候看看。既然我们无法让一天有26个小时,我们就得确定先做哪些事情。‛
Para.18 请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先要做的事会有所改变。‚孩子会长大,狗会死去,你所优先考虑做的事也会改变。‛ Para.19 根据埃利奥特的观点,控制压力的另一关键因素是‚要承认你生活中还有一些棘手的、你几乎无法或完全无法控制的东西——比如经济以及政客们。‛ Para.20 你必须认识到,有时候像交通阻塞、最后期限及讨厌的老板这类事情,‚你无法抗争,也无法逃避。你必须学会如何与之相容。‛
UNIT 7 SECTION B 你是工作狂吗?
Para.1 努力工作和工作狂之间有很大的区别。Para.2 努力工作是指工作有条有理、精力集中,完成许多工作,知道何时歇手,知道除了工作还有生活。而工作狂常常是缺乏条理,总在寻找理由想做得更多些,没有工作可做时就感到不知所措,想通过工作来躲避问题。他们不知道怎样或何时放松一下,经常把办公室里的活儿带回家里去做,不善于和同事及家人交流沟通,生活作息不平衡,单调乏味。
Para.3 工作狂,就像那些老是醉醺醺的人一样,有一种无法摆脱的习惯,这种习惯通常被定义为不顾消极后果的强迫性行为。他们有时是被自己的工作信念、工作狂的行为模范以及一种自动认可工作狂的工作方式所逼而养成了这种习惯的。大多数雇主尽管口头上说得很漂亮(‚生活作息保持平衡的雇员是效率高的雇员‛),可他们需要的是忠心耿耿的、愿意加班的雇员,并用高薪和更多的福利来奖励他们。在许多公司里,不愿意开夜车的职工处境岌岌可危。他们只在正常时间内工作就肯定是在拿自己的饭碗冒险。美国人往往会陷入一种由商人们所推动的工作然后花钱消费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引诱他们抬高自己的期望值。
Para.4 根据某些心理顾问的观点,迷恋工作对我们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它可以激发一种自我价值和成就感,而且我们还能因此得到报酬和表扬,这会给我们带来我们不一定能从生活的其他方面获得的良好感觉。
Para.5 工作狂自石器时代起就成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了——每当有人试图通过工作来逃避他们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时,这个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父母和祖辈们工作都很努力,但是他们的劳动基本上是体力劳动。而我们的工作则压力更大,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规模日趋缩小的时代。由于经济形势黯淡,公司不断裁员,雇员担心失去工作,因此他们工作时间更长。与过去相比,我们更经常地行驶在快车道上。
Para.6 心理咨询顾问已经注意到了三种类型的工作狂:
● 精力充沛、需要释放的人。竞争心很强、急需证明自己、并把自我价值和工作联系起来的人。
● 想通过工作来逃避诸如悲伤、沮丧和内疚之类东西的人。他们让自己处于极度忙碌的状态,这样他 们就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对付他们的现实问题了。
Para.7 这三类人通常有同样的特点:他们忍受不了懒懒散散,他们发觉很难抽出时间去度假,与跟家人和朋友们在一起相比,他们觉得和同事们在一起更舒服自在。他们把自我价值和成功与拼命工作等同起来。他们宁可干活,而不愿到别的地方去或做其他事情。
Para.8 工作狂可能会通过否认和辩护来解释自己的工作习惯。他们否认自己在工作上花了太多的时间,他们自我辩解说他们的工作是为了家庭,同时对升职也至关重要。他们也往往认为他们本人及他们的工作对公司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他们超时工作是对公司的一种奉献。当然他们的奉献、抱负和持久的精力均无可指责,错的是这些东西是以牺牲他们的健康和他们家庭幸福的高昂代价才得以实现的。Para.9 因为工作狂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一件事上——他们的工作,因此帮助他们的办法是把他们的希望分散到几件事上去。例如,心理顾问常常可以通过询问他们过去喜欢的、而现在却丢得一干二净的业余爱好来帮助他们。此类问题往往能促使他们开始更多地恢复他们生活的平衡。
Para.10 一些心理学专家概括说,为了做一个生理和心理上都健康的人,我们必须过一种平衡的生活。那些小事情——如阅读推理小说、打排球、花时间和家人及朋友在一起、跟狗一起玩耍、去钓鱼——对实现健康的目的而言,似乎是一些不太起眼的方法,但它们至少可以和工作一样对你有益。第八单元A
第八单元B
第九单元A
第九单元B
第十单元A
第十单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