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有担当[五篇]

时间:2019-05-13 05:3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要有担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要有担当》。

第一篇:人要有担当

人要有担当

担当,如同一抹阳光,驱散心中的阴霾;担当,如同一缕春风,吹绿荒芜的山岗;担当,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担当很重要,人也必须要有担当。

从古至今,一批批有担当的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疯狂的涌出。

古时候,有个小孩叫黄香,只有9岁。冬天,天气寒冷,因为家里穷没有钱生炉子,而小黄香又很懂事,知道父亲在外工作一天很累,便提前把父亲的被窝捂热,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夏天,天气炎热,蚊虫又多,小黄香又提前将父亲的席子扇凉,等到父亲回来才入睡。村里人都夸黄香孝顺。担当有很多种体现,孝顺也是一种担当。

如今,我们更不缺乏有担当的人。抗日英雄杨靖宇,在与日军作战时,失败后逃到一个树林里,无论敌人用怎样的方法,他就是不肯出来,在树林中生活了数天之后,终于被敌人发现了他的尸体。日军很奇怪他为什么能在没有水和粮食的情况下生存这么久,于是就把他的尸体带回了研究所,进行了解剖,发现他的胃里全是树皮和棉花。杨靖宇是真英雄,他的事迹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他宁死不屈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而项羽却是一代枭雄,在四面楚歌之时,他大可以乘上乌江那一介小舟,回到家乡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那么历史将会被重新书写。而他却胆怯了,只留下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便以自刎这种华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留下后人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面对失败,他没有勇气,只有害怕和躲避,这是没有担当。

失败乃成功之母,有担当的人会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而没有担当的人,跌到了就再也爬不起。拥有担当很重要,有了担当你就如有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教师点评: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展开正反论证,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论据充足,有力,不但使读者有所知,也使读者有所信。结尾总束全篇,干脆利索。统观全文,语言略嫌繁复,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

第二篇: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

担当是夜行在风雨中的航船前面屹立的灯塔,担当是烈日下朵朵鲜花头上的那棵参天大树;担当是洪水肆虐时那道坚固的堤坝。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一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就像我们学生的责任主要是抓好学习,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警察的责任主要是维护社会治安,而清洁工人的责任主要是打扫卫生…… 来自:作文大全我们的社会需要负责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于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把各项工作做好,社会才会进步。一个人想要赢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树立起威信,就必须做到四个字——有责任心。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这句话说得十分正确。一个教师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树立威信,想要管理好这个班级,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那么他自己身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担当起教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各个方面切实地负起责任,才会让学生相信他,敬佩他,从而在班上建立了一个老师的威信。有的人肯定会认为:想要做到对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世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现在由我来讲述一个实例: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国际大酒店里,来了一位新应聘的服务人员,她找到饭店的负责人,负责人却叫她去打扫厕所。她犹豫了,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考虑再三,她决定还是先听听负责人怎么说再作决定。于是,负责人把她带到厕所,并告诉她厕所要清洁得十分干净,特别是马桶要弄得一尘不染,光滑洁白,饭店负责人一边说就一边开始给她做示范,并且最后还从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饭店负责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了,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后的岁月里,她一直勤奋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后来成功成为了日本邮政大臣的野田圣子。正是她那种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对自己工作极度负责和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使她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负责任是我们所应当做的,而不负责任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还会损害他人利益,甚至还有可能会害人又害己,所以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千万不能做。《狼来了》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就是因为不负责任地乱喊乱叫,才造成在最后让自己也被狼吃掉了的结局。

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才会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人们的眼中却比一颗沙粒还要渺小和可悲,必将受到人们的谴责,也注定会使自己走向失败。

担当责任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且必须做到的事,只有每一个人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整个社会的明天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二

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注定意味着失败。

忘了有多久,在别人的面前装作坚强;忘了有多久,数着一二三让眼泪往心里流。这次却怎么也想不到,我竟然失控,哭得撕心裂肺。

我只是给大家提了更高的要求,只是希望小组能更好;只是希望你们肯努力,要成功;只是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在你们身上有个奇妙的转机;只是希望,过去的所有伤心与难过,都被微妙的抛之脑后。我根本不想说我想要放弃,我也从不想要出现这样的念头,我只是,想尽力,为你们,坚守那一份责任。

记忆最深刻的是你们刚刚进组,那么淳朴和自然,我付出了,你们就将整颗心给我。记得那次我感冒很严重,没有吃饭就回宿舍睡觉去了,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敲门的声音,开开门一看,却一个人也没有看到,只在门口看到了一堆堆的食物,盛在大大小小的方便袋里。水果,饼干,火烧,你们想得可真周到。这些东西,对所有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那时那刻的我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食物了。那天,我一边吃一边落泪,心里充满了对你们的感激,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啊,我为你们做了什么,值得你们这样对我付出?

而如今,从前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你们变得自私自利,有什么都不肯与人分享,一次次,我对你们的关心迎来的却是一张冷漠的脸;一次次,我受到欺负时,你们总是袖手旁观,冷嘲热讽。我在坚持,在努力,尽管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在你们身上却只得来一个不在意的眼神,但我,真真正正在坚守,为了,那一份责任。

或许,我的那一句句提醒算不了什么;或许,是否有我的关心不太重要;或许,从前那个带领你们上进的组长已经在你们心中销声匿迹,但是,我从未放弃过,对你,你们。

为了那一份责任,我会,一直坚守。

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三

担当是夜行在风雨中的航船前面屹立的灯塔,担当是烈日下朵朵鲜花头上的那棵参天大树;担当是洪水肆虐时那道坚固的堤坝。

担当是接受并担负责任,是伟岸人格的表现。

担当家庭重担的人,可以演绎精彩人生。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是人们心灵的暖房。当灾难来袭,家庭的重担由谁担当?坚强少年洪战辉一自己的经历,为人们讲述了一段担当与责任的故事。家徒四壁不沮丧、父病妹弱不逃避,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家庭的重担。虽然生活艰辛,但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灿烂的人性之光。这位少年的担当,怎不令人钦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便是对他的肯定!

家庭构成社会,为社会勇挑重担之人同样令人敬重。一个人不仅看到小我,更应着眼大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贤伉俪,散尽家财,投身教育,为了学生甘为孺子牛。胡鸿烈、钟期荣,他们坚信教育能改变社会,放弃锦衣玉食,固执地投入毫无商机可言的教育,为教育界做出楷模,担当教育者树人育德的重任。一批批优秀学子从树仁学院脱颖而出,这是远比金钱珍贵的。

担当国家重担的人,必将千古流芳。担当国家之重担者,一生拥天下苍生入怀,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之重担,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担当国之重任,成为民族的脊梁。

每一位青年,作为家庭的一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准备好担当了吗?担当起什么?

当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勇于担当之时,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将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四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就像我们学生的责任主要是抓好学习,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警察的责任主要是维护社会治安,而清洁工人的责任主要是打扫卫生……

我们的社会需要负责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于积极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把各项工作做好,社会才会进步。一个人想要赢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树立起威信,就必须做到四个字——有责任心。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这句话说得十分正确。一个教师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树立威信,想要管理好这个班级,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那么他自己身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担当起教师的责任,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各个方面切实地负起责任,才会让学生相信他,敬佩他,从而在班上建立了一个老师的威信。

有的人肯定会认为:想要做到对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是很困难的事,但在世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现在由我来讲述一个实例: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国际大酒店里,来了一位新应聘的服务人员,她找到饭店的负责人,负责人却叫她去打扫厕所。她犹豫了,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考虑再三,她决定还是先听听负责人怎么说再作决定。于是,负责人把她带到厕所,并告诉她厕所要清洁得十分干净,特别是马桶要弄得一尘不染,光滑洁白,饭店负责人一边说就一边开始给她做示范,并且最后还从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饭店负责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了,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后的岁月里,她一直勤奋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厕所,一向光洁如新,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后来成功成为了日本邮政大臣的野田圣子。正是她那种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对自己工作极度负责和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使她从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负责任是我们所应当做的,而不负责任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还会损害他人利益,甚至还有可能会害人又害己,所以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千万不能做。《狼来了》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就是因为不负责任地乱喊乱叫,才造成在最后让自己也被狼吃掉了的结局。

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才会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人们的眼中却比一颗沙粒还要渺小和可悲,必将受到人们的谴责,也注定会使自己走向失败。

担当责任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且必须做到的事,只有每一个人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整个社会的明天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人要有责任有担当满分议论文作文五

可以先想象一下,如今那些养尊处优的猫儿还有多少能坚守住“捉老鼠”的职责?

同猫儿有着“捉老鼠”的职责一样,人们也有着各自的职责,也正不断经历世事变迁的考验,有的人在考验中抛却了自己的职责,有的人则是越发的将之视若珍宝,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坚守住它。

作为人,就应当坚守职责。现代社会,坚守职责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个人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准则。

1999年3月14日晚7时左右,大连公交车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是一位坚守职责的司机,这更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做职责的坚守者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有对自己职责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唯有如此才会让人即使是面临死亡、恐惧、亲情思念时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职责。

有一个特别美丽的故事,发生在1912年4月。巨轮泰坦尼克号即将沉入海底时,船上的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他的乐手演奏轻快的爵士乐和庄严的宗教圣歌“上帝和我们同在”,为慌乱中的人们带来最后的慰藉。他们维护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后的尊严,也拥有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尊严。

可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越来越功利化的时代,一些人却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将职责弃如敝屣。

文强,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他的职责是保证辖区内千千万万百姓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安宁,然而当他面对金钱财富的诱惑时,最终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党性原则,为了一己之私利,与黑 社会组织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从而将神圣的职责随意抛弃。

轻易对职责失去坚守的人,也难守住他那颗脆弱的良心,这种人无疑是可怕而又可恨的,然而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终将自食其果,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严惩和遗臭万年,文强的可悲下场即是明证。

只要人类存在,坚守职责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坚守职责,守住的是责任,守住的是道义,守住的是人性的光辉。

第三篇: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党员干部学习材料

(之

一)

党委宣传部编印

二〇一二年三月

机电工艺学院理念文化

学院核心价值观 责任 良心 品质 服务 学院使命 创造社会需求

学院精神 忠诚敬业 慎独奉献 持续挑战 永远卓越 学院心态 积极 感恩 愧疚 谦逊

学院信念 有激情就有梦想 有追求就有成就 有创新就能超越 学院作风 求实 求是 求新 求变 学院共识 使命胜于生命

机电教职员工十要十戒

一要忠诚热爱学校,光明磊落做人,戒损害学校荣誉,违背良心做事。二要时刻谨言慎行,心态积极健康,戒言行不负责任,背后议论长短。三要认同学校文化,工作勇于担当,戒推诿拖延扯皮,出现“责任空白”。四要科学规范管理,讲计划重执行,戒缺乏创新进取,水流不到尽头。五要体现主人意识,务必勤俭节约,戒假公济私铺张,浪费学校资源。六要珍惜自己岗位,提高工作水平,戒不肯主动付出,消极敷衍应付。七要尊重接受学生,体现体贴关爱,戒简单排斥生硬,淡漠师生情感。八要完美自身形象,注重为人师表,戒流动吸烟喧哗,言谈举止不雅。九要弘扬机电美德,注重身心健康,戒狭隘自私自利,冲动固执急躁。十要领导干部垂范,增强公仆意识,戒滥用手中职权,渎职不负责任。

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

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群众为何如此看重政德?因为作为政德主体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一般人无德,影响再大也可想见;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失德,则会损害社会进步、危害人民利益、贻害党的事业。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就是历史担当。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 2 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革”中小平同志曾两陷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决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选择与担当,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开天辟地的伟业、改革开放中国激荡人心的篇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

一个干部被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个人的机遇,更预示着历史的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倘若只计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不敢作为做庸官;倘若热衷表面文章,大张旗鼓弄虚,花团锦簇作秀,不愿作为做昏官;倘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不能利党,下无以益民,无所作为做懒官;甚至弄公权以谋其私,贪赃枉法,胡乱作为做贪官,则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让人民丧失信心。

有政德才会有政绩。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今年还将有17个省区市党委要进行换届,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也将全面展开。各地选拔新班子时,要将政德作为重要标准;换届后的新班子,更该认真思考:为政之德如何修?

是与非不容含糊

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对这些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抱有怎样的理想信仰、秉持怎 3 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在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是”、反对“非”,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

是与非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认识党、如何认识人民、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政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90年艰辛探索始终铭刻人民利益;无论是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还是根本宗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亿万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坚定了是与非的选择,也才是把握住了最根本的政德——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倘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连封建社会的“清官之德”都不能比,遑论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信念。

有人认为,谈理想太远、谈信念太玄、谈宗旨太泛,是非问题抽象、空洞、刻板。这种看法,反映的正是是非观的模糊。

面对不同利益诉求,是站在少数人立场,还是站在大多数人立场?面对复杂发展局面,是着眼一时一地,还是着眼全局长远?对不良现象是站出来压下去,还是退避三舍明哲保身?对矛盾问题是说真话办实事,还是文过饰非敷衍塞责?是非问题并非“高高在上”,政德问题更非“虚无缥缈”,其实就体现在对一个上访者、一家拆迁户、一条排污管甚至一张购物卡的态度之中。

也有人认为,时代条件变了,是非问题不再是“大是大非”,而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实际上,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身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是非问题更尖锐、更复杂。口号可以少喊,但群众立场不能动摇;信仰不靠形式,但自我要求不能放松;思想可以多元,但核心价值不能跑偏。不能坚守宗旨、坚定信仰、坚持真理,如何更敏锐地洞察具体问题、更深刻地体认群众利益,又如何头脑清醒、站稳脚跟,真正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是非问题直接体现政德,深刻决定着领导干部能否领导科学发展、能否切合民心民意、能否完成执政使命。现实中,那些“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的“稀泥干部”,那些“盯着位子、想着票子”的“禄蠹干部”,那些“你算什么,他算什么”的“霸王干部”,那些“拿点应当,贪点没事”的“蛀虫干部”,作风不正、立场不稳甚至违法乱纪的背后,正是丧失理想信念、丢失原则立场,在是与非上的含糊和动摇,甚至触碰了政德底线。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命题,每一代人都要给出自己的回答。民主革命时期,无数党员以“实践其所信,厉行其所知”,谱出“求真”篇章;改革开放之初,讨论真理标准、平反冤假错案,写下“求是”答卷。今天,领导干部只有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在是非抉择中筑牢政德的基石,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公与私岂能混淆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职守;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老百姓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

做人诚为本,政德廉为先。这些年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其根本特征就是以权谋私。个人与公家“彼此不分”,合法与非法利益界限模糊,这种混淆公私,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的现象,不仅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更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

当然,我们强调公私分明,并非否认个人正当权益。领导干部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也应该逐步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必须遵循法律、符合政策,绝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经营自己的安乐窝。

“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 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在革命胜利后却为自己定下了与亲友交往三原则。有个人利益,不徇私方才难能可贵;有亲朋好友,持公心更显为政之德。所谓政德,关键的一点是看执政者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如果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亲朋故旧,或者小团体利益,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公道正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执政为民。

历史经验表明,一些政党或政治集团之所以人亡政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执政后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最终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常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老百姓为什么拼死支持我们党?在经济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老百姓为什么拥护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如果说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那么公私分明就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换届之际,新的领导班子和成员,如何自觉抵御社会各种诱惑对权力的侵蚀,如何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自觉做到履行职责为公,行使权力为民,人民在注视,时代在考验。

真与假衡量政治原则

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邓小平同志提倡共产党人做“实事求是派”。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不仅是镌刻于党旗之上的政治理念,也是衡量政治原则的重要维度,更是政德修养的现实支点。

在复杂的执政环境中,看一个干部是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要看其干事创业,是真抓实干,还是弄虚作假?问题矛盾面前,是说真话出实招,还是说假话躲着走?社会监督之下,是言行一致还是言行不一?“真与假”之间,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对人民是否真诚服务,对改革发展事业是否勇于担当。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说假话、办假事、造假数字、搞假政绩的现象不少。比如,积弊丛生,却视而不见一味“报喜不报忧”;工作失误,却文过饰非,拒绝批评;成绩有限,却大吹大擂进行“数字注水”。工作造假,思想作伪,社会就失真,不仅影响当地发展,损害群众利益,还造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严重误导。

“假”字作祟,根子还在“私”字当头,问题常在政德不修。不珍惜在任机会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一门心思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反映了一些干部面对权力私欲膨胀;不鼓起改革勇气攻坚克难,却想着如何争功推过,求得“太平无事”,说明了面对问题精神懈怠;不真情关心群众冷暖忧乐,而一门心思试图引起“上头注意”,暴露了面对群众感情冷漠。为政以德,无欲则刚,无私则直。一旦受私心杂念摆布、为功名利禄所惑,就难免突破政德底线,导致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扭曲变质,催生和放任说假话、办假事等错误言行。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也应看到,说假造假之风的泛滥,与风气不正、导向有误的政治生态不无关系。在一些地方,讲真话者被“收拾”受排挤,干实事者被忽视受冷落,“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形成恶性循环,少数领导干部听不得逆耳之言,这说明提倡讲真话、做实事,也需要创造真话真言的发声环境,提供真抓实干的动力保障。

“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古往今来,这是为政的真经。

换届之际,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人民更加呼唤讲真话、做实事的“老实人”。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这也是非常紧迫的政德修养课题:如何讲真话、讲实话,带头做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人?如何 言必信、行必果,带头做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人?如何明是非、辨真伪,带头做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人?当“头皮硬”的“顶真”干部多起来,“脚跟软”的“风派”人物少下去,党内才会形成讲真话、做实事的好风气,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能让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人民的眼前为之一亮。

实与虚考验人品党性

是干出硬邦邦的“实绩”,还是制造虚幻的“泡沫”?这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有些干部未必能做得令人信服。

有的地方只热衷大手笔的“形象工程”,其他的则统统让路;有的地方只重显绩不重潜绩,看得见的做得很漂亮,看不见的则粗制滥造;有的干部想的是“自己种树自己乘凉”,为求任上见效,哪怕竭泽而渔。不重“实绩”重“虚功”,是领导作风不正的一个突出表现。

实与虚不只检验作风,更照鉴人品,考量党性。只有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如果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待人做事不实在、耍滑头,就干不好事业、得不到拥护。群众最反感这样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搞短期行为,宁可“做势”不愿“做事”;在事业上不下功夫,搞小团体利益不遗余力,做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在人际交往中庸俗成风,吹吹拍拍拉关系,拉拉扯扯搞圈子,不讲原则讲意气。对于这些不良作风,人民群众不仅反感,而且厌恶。

“泡沫”的特点就是好看,甚至还顶着五颜六色的光环,乍一看能力了得、硕果累累,很能唬人。一些地方和干部喜欢制造“泡沫”,目的就是为自己捞取升迁的“资本”。有的“泡沫”破裂后留下巨大后遗症,造“泡沫”的人也很难受到追究。如果总是虚功常奏效,实绩难建功,难免在社会上推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恶劣风气。我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执政党的领导干部而言,还应“为政一时,教化一方”。党风正则民风淳,政德影响公德。领导干部以为政之德表率乡里,忠诚 践行宗旨信念,社会风气能不淳厚?德有高标,官有榜样,民必勤劳正直善良,党的事业才会有保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热衷制造“泡沫”的干部,不是认识上出了问题,也不是能力上出了问题,说到底是丢弃了基本党性、丧失了起码的政德。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我们正处于发展转轨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执政兴国靠的是求真务实,实功虚做只会让发展陷入停滞、问题不断积累、矛盾更加尖锐。

干部换届是事业的继往开来。要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实与虚”问题,必须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杠杆,科学分析、准确评价干部的德才与实绩,真正让实干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工作飘浮、投机取巧的人受到批评和惩戒。新任领导干部更要讲党性、重品行,从一开始就做好求真务实的文章。

干部之德在为民

同样为官一任,为什么有的人如过眼云烟,没能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印象,而县委书记谷文昌病逝30余年,他工作过的福建东山,每到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仍是当地习俗?同样是“能人”,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顶点摔下马来,被老百姓钉在耻辱柱上,而“甘当人民马前卒”的小岗村支书沈浩却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答案很简单,干部之德在为民。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人民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只有准确把握“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干出让群众满意的政绩,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

我们党选拔领导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何以如此重要?因为,“才”虽是“德”的支撑,但“德”才是“才之帅”,决定着“才之用”。领导干部只有体恤民情,才能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利为民所谋。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就会冒出“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雷人雷语;模糊了“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就会纵容“强拆血拆”的悲剧发生;不尊重百姓意愿、不了解民众需求,就难免让“惠民工程”变成“伤民工程”甚至“败家工程”;失去了群众的监督,“能干”就可能一步步滑向“能贪”。最终只能是,失了官德,伤了民心,自己也身败名裂。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执政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政德。对百姓而言,衡量党性的纯洁度、评价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百姓的生活能否切实改善,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稳定提升。当前,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动上。说到底,干部之德在为民,是与非的分界线,是群众利益是否放在心上了;公与私的分水岭,是百姓立场能否站稳了;真与假的试金石,是群众观念是否树立了;实与虚的检验剂,是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了。

一个领导干部,一任地方官员,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最雪亮,感受最直接。只会耍嘴皮,不愿干实事,老百姓不会买账;热衷形象工程,群众的急难愁事却“选择性治理”,老百姓不会欢迎;只顾眼前利益,牺牲子孙后代,老百姓不会满意。至于那些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私欲膨胀、中饱私囊者,老百姓更不会容忍。所以,干部之德如何考察得准、考察得实,选拔的人对群众到底有没有感情,就得到群众中去,听听他们怎么说、怎么看。

今天的社会,改革攻坚,社会转型、矛盾凸显。领导干部的政德要求,日显重要。为政者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坚定“干部之德在为民”,才能始终坚守正确的政绩观;也只有符合“政德”的成绩,才会被历史和人民肯定。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牢记这个根本,肩负起历史责任,党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国家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宋春林的核心管理思想

宋春林院长始终认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应该有3大方面。第一,要看他是否使得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即要看国有资产是否得到保值和增值;第二,要看他是否使得教职员工真正得到实惠,即要看教职员工的收入和福利是否得到稳步增长;第三,要看他是否使得教职员工凝心聚智和聚力,即要看教职员工的精神状态是否得到有效地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大背景下,宋春林院长坚定了一个信念:中国的职业教育还不够发达,要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就必须解放思想、融入市场、锐意创新。首先,在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的现实情况下,要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不找市长找市场,适应需求找定位,走一条规模发展求生存的道路。其次,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若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抢占“快车道”,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第三,把“试试就能行,坚持就能赢”奉为座右铭,敢为天下先乃我们制胜的法宝。第四,适时转变发展方式,即由以往的以规模发展求生存向以内涵发展求质量转变。第五,要致力提升事业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率、社会影响力和百姓认可度得到有效提高。

在这一明确地指导思想下,宋春林院长致力打造了“责任,良心,品质,服务”的学院核心价值观,并逐步形成了学院的理念文化。“创造社会需求”,成为学院的使命;“忠诚敬业,慎独奉献,持续挑战,永远 卓越”,成为学院的精神;“积极,感恩,愧疚,谦逊”,成为学院的心态;“有激情就有梦想,有追求就有成就,有创新就能超越”,成为学院的信念;“求实,求是,求新,求变”,成为学院的作风;“使命胜于生命”,成为学院的共识。文化引领形成了先进理念,文化积淀打牢了事业基础,文化展示张扬了机电素养。

在学院的管理层面上,首先,致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每一个职能部门都能积极履行责任与使命,使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第二,追求管理的科学规范精细化,体现专业管理者的职业化水平和素养,在学院推行各种管理规范,确保管理“无缝隙”。第三,管理追求的是内涵,属于“软实力”范畴,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宋春林院长要求大家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高标准追求精细,高质量追求完美,高水平追求卓越。

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宋春林院长形成的管理思想和创新举措可以归纳为如下5点:其一,危机常在,保持忧患意识。无论是在事业顺利发展的形势下,还是在遇到艰难险阻的情况下,都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绝不能盲目乐观、高枕无忧,丧失发展机遇。其二,适应变化,保持领先优势。适应变化,包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规格标准,适时地调整办学方向、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确保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其三,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决定事业发展的品位和质量,往往取决于人才的层次和水平。实施人才战略,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则是在学校管理的各个专业上,确保实施管理的人是职 业化人选,不仅在校内具有高水平,在同行业内追求全市、全国领先水平。其四,牢记责任,创新思路招法。每一名管理者,都要肩负使命、牢记责任,把“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我的错”牢记心中,凡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查原因,肯定能够有效杜绝推诿扯皮,防止管理真空。管理实践中,不因循守旧,潜心研究,创新思路招法。其五,科学管理,追求专业规范。管理的真谛在于,既要“管”,更要“理”。要有机理,还要有条理。有机理,就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专业管理的标准去实施,绝不能脑袋一热盲目随意而为。要有条理,就是要规范管理、有条不紊,向管理要内涵,向管理要效益,管理的“软实力”是经得起考验的。

适应变化——必须的

当今社会,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倘若谁还期望着用以往的经验,轻车熟路地办当今的事情,那他肯定会碰得一鼻子灰,到头来还会把事情搞砸。这就如同看着前两个世纪的黄历,来套现代信息社会的新鲜事物,那肯定是不切实际的落伍者之所为。

与变相伴的就是——新: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理念引领潮流,新课题摆在面前,迎接持续的挑战,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

十年前的一天,宋春林院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都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好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居室,过起了舒适安逸的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一天,奶酪突然之间不见了!这一变化使他们的心态通通暴露无疑,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早有心理准备,立刻随变化而动,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重新寻找,并很快找到了更加新鲜更加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牢骚满腹,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着,无法接受奶酪已然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面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故事中的“奶酪”自然是一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有被别人动了的可能。

当你坐拥奶酪的时候,似乎是安乐无忧幸福生活,其实要居安思危,也就是要有一种忧患意识。看看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他们在享受着奶酪美味的同时,就认定奶酪仓库容量再大,早晚有坐吃山空的危险,所以他们始终把鞋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时刻准备着开发新的奶酪资源。结果呢?当奶酪突然之间消失之后,他俩毫不意外,顺应新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无数事实证明,居危思危容易,居安思危很难。生活安逸,衣食无忧,往往在享受的同时,放松了思想警惕,好像幸福一旦来敲门,就注定幸福到永远了!再看看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突然之间消失的奶酪,感到不可理解,心理无法接受,只是一味的抱怨!

宋春林院长通过这个故事提醒大家: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变化总是在发生的”。在时空转换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曾经赖以生存的、引以为自豪的、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奶酪”消失了。宋春林院长试图用这个故事让大家感悟到:一个人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来不断地调整自我是多么的重要。

十年后,宋院长又带着大家回顾《谁动了我的奶酪》这则故事。他认为,在学院管理中,每一个管理者都要以新思想、新思维、新思路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现实,决不能固守陈规、抱残守缺,像小矮人“哼哼”那样,最终成为温水中的青蛙,直至被煮熟了还浑然不知呢!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发展思维到发展模式,从机制运行到内部管理,尚处在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的关键时期。适应外部变化,包括依据市场经济需求,为地区经济和用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人才的规格和服务的质量,既取决于适应变化的能力,又取决于主动变化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既要有顺应变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主动求变、引导变化的能力。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主动求变,引导变化,才能牢牢抓住机遇,才能抢占发展快车道,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超前思维,创新理念和招法,是宋春林院长的管理要诀,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我们首先想到 了;别人想到了的,我们已经做到了;别人做到了的,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了;别人做得不错了的,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别人做得很好了的,我们必须换跑道在做了。

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一年365天,你想把1天重复365次吗? 让我们看一个老鼠与米缸的故事: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到一个存放着很多大米的缸里,它非常庆幸自己的幸运,无所顾及地享受着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无忧无虑地过去了。

随着米缸里的米不断减少,老鼠发现自己越来越远离能够跳出去的极限高度,它变得越来越矛盾,是赶紧跳出去过以前动荡但充满希望的生活,还是继续这种衣食无忧但随后必然死路一条的生活?

它每天痛苦地思考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再也没有以前无忧无虑的快乐。最终,它还是以动物原始的趋利避害的特性,选择了继续待在米缸里。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它吃完最后一粒米时,它只能无奈地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因为它已经跳不出去了。

老鼠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老鼠与米缸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多数人能够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清醒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那么容易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每个阶段的积累不同,决定了这个人生命质量的高低。人生的进程并非一成不变,关键是看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心态,增加什么样的力量。

木桶效应(木桶理论)

木桶效应,也叫木桶理论,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效应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所谓“水桶效应”,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效应”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效应”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就是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第四篇:当老师要有担当

当老师要有担当 初三年级组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青少年寄予厚望,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也说过,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青少年。为人们站在国家、民族未来振兴的高度,认识到青少年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应该深刻领会青少年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这一思想,认识到教学无小事,教学有担当。

人们也认识到了教师的重要性,有人把教师看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工作之重要,标准之高大。塑造灵魂的人,如何塑造灵魂,如何造就能够担当未来的接班人,非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事事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德高为师,率先垂范,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标准。

修德养性,为人师范,不是空洞的言辞说教,它表现在每天的教学之中,需要我们用优美的课堂设计吸引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用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因此教师的担当体现在个人的业务修养,体现在教师渊博的学识,学习,反思,研究,总结,是我们达到这一途径的方法、路径。

教师的担当还体现在辛勤的工作之中。细心、科学地批改作业,机智、灵活的应对教学事件,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点点滴滴,就体现在日常的小事当中,太琐碎,太简单,又太复杂,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的恒心。

从大处讲,教师的担当体现在有一种全局意识,从小处讲,教师的担当体现在日常的琐碎工作之中,一以贯之的是敬业的精神境界,高尚的师德修养,以及精深的业务素养。担当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能力。让我们为之习练、修养。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

随着地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时代有新要求,人民有新期待,新班子如何造就新气象?首要一点,是自觉树立从政道德,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常修为政之德”。

老百姓中流传一段话:“有德有才,大胆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群众为何如此看重政德?因为作为政德主体的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党的领导权和国家权力。一般人无德,影响再大也可想见;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失德,则会损害社会进步、危害人民利益、贻害党的事业。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政德,看的是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真心拥护,还是虚与委蛇;对中央决策部署是认真执行,还是阳奉阴违;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清醒坚定,还是模糊动摇;对人民群众是满怀真情,还是感情淡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是挺身而出,还是临阵退缩;在矛盾纠纷问题前是迎难而上,还是明哲保身;对个人名利是淡泊处之,还是热衷追逐;在道德操守上是慎独慎微,还是言行不一。概言之,看他能否正确处理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说到底,看他是否能有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中国,正处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就是历史担当。思想政治领域风云激荡,没有自觉的政治担当,如何能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转型期中国矛盾不断积累叠加,没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如何能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精神文化阵地百舸争流,没有自觉的文化担当,如何能凝聚社会共识、重振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文革”中小平同志曾两陷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决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选择与担当,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开天辟地的伟业、改革开放中国激荡人心的篇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举世瞩目的辉煌。权既为民所赋,当为民所用,这是最深刻的为政之德、最根本的党性修养。

一个干部被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意味着个人的机遇,更预示着历史的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面对日益峻迫的“发展以后的问题”,面对“四大危险”与“四大考验”,我们党所承担的领导责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繁重,这一代领导干部必须有更大的历史担当,考虑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平稳发展,更应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倘若只计个人得失,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不敢抓,面对风险不敢闯,不敢作为做庸官;倘若热衷表面文章,大张旗鼓弄虚,花团锦簇作秀,不愿作为做昏官;倘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不能利党,下无以益民,无所作为做懒官;甚至弄公权以谋其私,贪赃枉法,胡乱作为做贪官,则不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会让人民丧失信心。

有政德才会有政绩。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党委完成换届,今年还将有17个省区市党委要进行换届,地方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也将全面展开。各地选拔新班子时,要将政德作为重要标准;换届后的新班子,更该认真思考:为政之德如何修?

是与非不容含糊——换届之际说政德之二

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对这些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抱有怎样的理想信仰、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在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坚持“是”、反对“非”,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

是与非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认识党、如何认识人民、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政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90年艰辛探索始终铭刻人民利益;无论是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还是根本宗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亿万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是坚定了是与非的选择,也才是把握住了最根本的政德——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倘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连封建社会的“清官之德”都不能比,遑论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信念。

有人认为,谈理想太远、谈信念太玄、谈宗旨太泛,是非问题抽象、空洞、刻板。这种看法,反映的正是是非观的模糊。

面对不同利益诉求,是站在少数人立场,还是站在大多数人立场?面对复杂发展局面,是着眼一时一地,还是着眼全局长远?对不良现象是站出来压下去,还是退避三舍明哲保身?对矛盾问题是说真话办实事,还是文过饰非敷衍塞责?是非问题并非“高高在上”,政德问题更非“虚无缥缈”,其实就体现在对一个上访者、一家拆迁户、一条排污管甚至一张购物卡的态度之中。

也有人认为,时代条件变了,是非问题不再是“大是大非”,而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实际上,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处身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是非问题更尖锐、更复杂。口号可以少喊,但群众立场不能动摇;信仰不靠形式,但自我要求不能放松;思想可以多元,但核心价值不能跑偏。不能坚守宗旨、坚定信仰、坚持真理,如何更敏锐地洞察具体问题、更深刻地体认群众利益,又如何头脑清醒、站稳脚跟,真正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是非问题直接体现政德,深刻决定着领导干部能否领导科学发展、能否切合民心民意、能否完成执政使命。现实中,那些“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的“稀泥干部”,那些“盯着位子、想着票子”的“禄蠹干部”,那些“你算什么,他算什么”的“霸王干部”,那些“拿点应当,贪点没事”的“蛀虫干部”,作风不正、立场不稳甚至违法乱纪的背后,正是丧失理想信念、丢失原则立场,在是与非上的含糊和动摇,甚至触碰了政德底线。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命题,每一代人都要给出自己的回答。民主革命时期,无数党员以“实践其所信,厉行其所知”,谱出“求真”篇章;改革开放之初,讨论真理标准、平反冤假错案,写下“求是”答卷。今天,领导干部只有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在是非抉择中筑牢政德的基石,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公与私岂能混淆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克己奉公、一心为民,是对领导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职守;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既为老百姓所不容,也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

做人诚为本,政德廉为先。这些年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其根本特征就是以权谋私。个人与公家“彼此不分”,合法与非法利益界限模糊,这种混淆公私,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的现象,不仅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更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

当然,我们强调公私分明,并非否认个人正当权益。领导干部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也应该逐步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必须遵循法律、符合政策,绝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经营自己的安乐窝。

“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在革命胜利后却为自己定下了与亲友交往三原则。有个人利益,不徇私方才难能可贵;有亲朋好友,持公心更显为政之德。所谓政德,关键的一点是看执政者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如果一事当前,首先考虑亲朋故旧,或者小团体利益,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公道正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执政为民。

历史经验表明,一些政党或政治集团之所以人亡政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执政后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最终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常说,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老百姓为什么拼死支持我们党?在经济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老百姓为什么拥护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如果说公而忘私是崇高境界,那么公私分明就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换届之际,新的领导班子和成员,如何自觉抵御社会各种诱惑对权力的侵蚀,如何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自觉做到履行职责为公,行使权力为民,人民在注视,时代在考验。

下载人要有担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要有担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人用人要有担当

    选人用人要有担当 作者:刘照世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01日 02版) 【光明论坛】 只有拿出担当精神,旗帜鲜明、动真碰硬,横下一条心解决“带病提拔”问题,才能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

    要有勇于担当精神

    要有勇于担当精神 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大部分都具有担当精神,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军队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但也必须看到,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

    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担当[最终定稿]

    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担当 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作为带头人、领路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

    为政者要有历史担当

    坚守从政道德永葆党员纯洁性 为政者要有历史担当 区政府办姚巍 (2012年8月2日)今年是我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的关键之年。将有许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陆续走上新的领......

    大时代要有大担当[共五篇]

    大时代要有大担当 拥有一批勇于担当、披坚执锐的领导者,依然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之时,带领广大群众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的基本依托。 对中国来说,2014年是......

    基层干部要有实干精神 勇于担当

    基层干部要有实干精神勇于担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基层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面对群众办事,拖拖拉拉、敷衍了事。对于领导交办任务,东躲西藏、推诿扯皮。面对上级检查督查,虚与委蛇甚......

    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

    勇于担当,辅导员要有“三心”前日认真学习了陈书记的《领导干部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我深有感触。作为高校的一位学生政治辅导员,我认为辅导员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必须具备“三......

    党员干部要有担当勇气和自律意识

    党员干部要有担当勇气和自律意识 作者:王文祥 《人民日报》(2011年9月13日)第17版刊发了《谈责任》一文。黑龙江省地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飞鹏读后作出重要批示:“这是一篇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