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

时间:2019-05-13 05: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

第一篇: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

场外采访心得

我们在五道口对各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关于过圣诞与春节的采访,心里有一些感慨。

采访的结果是年轻人大多在前几年开始过圣诞节,中老年人大部分不过圣诞。春节在人们心中地位还是比较重,但是其中有了变化。

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渗透到中国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开放,人们的眼光也不断放开,看得更远。但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采访中,很多人提到现在过年不如以前有年味儿了,这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才导致的吗?在传统节日被淡化的同时,西方的东西已经悄然的来到我们身边,而且愈加强烈,什么哈韩、情人节、圣诞节等等。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世界开放了、融合了,但是不希望这种融合变成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同化,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把我国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让世界人随熟知,而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一定要有限度,不要过分的去崇拜与弘扬,那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要传承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文化,传承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在世界的文化洪流中立足。

针对这样的情况,党和国家也做出了政策改革,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比如清明、端午、中秋,这么做无非就是要广大人民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姓名:周颖君 班级:艺设07-1 070544102

学号:

第二篇:关于孝道在当今社会中的思考

关于孝道在当今社会中的思考

易贤荣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江西

吉安

343009)

指导老师:吴凡明

[摘 要]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是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现代孝道,在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形成和谐的人伦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么一种传统美德,却在当今社会人群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缺失。通过对当今孝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现状,必须通过社会媒体的宣扬、家庭的良好教育、学校的正确引导、完善养老机制和法律法规等途径,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孝道文化,为构建我们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关键词]孝道;问题;思考;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它有其存在的客观现实。《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国人看来,“孝”是一切美德的核心,一切道德和善都源于对他人的关切和爱戴。一个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由孝道教育来培养,不教孝道,其他的品德便无从谈起。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孝”的观念在逐渐的淡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孝文化和孝道渐渐弱化,“啃老族”数见不鲜,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思考。在大学生中进行孝道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对当今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充分地发展孝道观,让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可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今社会孝道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去外地打工,由此产生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农民工。同时,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越来越多,但是老年人的很多权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农民工越来越多,“空巢”现象日益严重,留守老人得不到应有的赡养和精神的慰藉,留守儿童享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社会转型时期的孝道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一)感恩意识在当代年轻人身上趋于淡化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

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1]中国人最强调感恩:“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唾弃“ 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春秋时期孟子就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很多年轻人不懂得如何去尊重自己的父母,在父母的身上更多的是一味的索取,缺乏对父母的关爱,不主动去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在精神上无法满足父母的需要。经过相关调查发现,有些年轻人只有在需要父母帮助的情况下才会想起父母,也不和父母谈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于一直关注自己子女的父母来说是缺少精神上的慰藉的;有的年轻人更是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出气筒,不孝敬自己父母也就罢了,还把自己不顺心的事往父母是身上撒,从不理解父母的烦恼和内心需要;有些年轻人则因自己的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在经济上无能,没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更有甚者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从未主动照料过自己父母的饮食起居。以上现象在当今社会已是层出不穷。总而言之,当代年轻人孝道观念慢慢的在改变,感恩的意识逐渐淡化。相比于传统的孝道而言,很多人认为能够提供给父母足够好的生活就是尽孝了,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孝该是怎么样的。父母是伟大的,他们可能不需要富裕的生活,仅仅需要的是子女能够跟他们谈谈心,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二)敬养行为在当代年轻人身上逐渐弱化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美德的核心,在当代社会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种种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代年轻人孝道观念的淡化,敬养行为的弱化。《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孟子》中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由此可见传统孝道对于敬养自己父母行为的看重。然而因计划生育政策的需要,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代年轻人很多为独生子女,这些人群在家里备受父母的宠爱,这也造成了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很多问题上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较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去照顾别人、关心他人。尽管父母给予了他们生命,并把他们养大,但是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报答父母、孝顺父母却更多的是不理解,往往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情。在当今青年群体中孝道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上对于“养儿防老”观念的改变,也能看出社会上对于年轻人尽孝前景的不看好。

在农村,很多老人在物质生活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多年来农村农民主要

依靠土地生存的,如果只是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农民的收入不多。提到贫困的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农村人口。尽管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富起来,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都能提高的。现在有的学者提出了城市的贫困问题。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日子也不都是好过。对于农村人口来说,生活再如何不济,还有自己的土地,勉强可以有口饭吃。那么,城市人口呢?就只能靠社会救济来维生了。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也就没有办法来谈养老、孝老了。

当然,对于一些物质生活上可以得到满足的城市老人来说,获得子女精神上的慰藉却成了他们奢望。现代化的社会给了人们现代化的生活。现代化生活的标志就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变得紧张。天天加班,无尽的应酬是上班族们的必修课。情感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孝是一种基于真诚的、深层次的和本质的情感行为,只有出于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才是“孝”的源泉。”[2]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有的子女天天加班,有的是到外地发展。他们回家的机会就越来越小。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是辛苦的,现在相对来说是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在不愁吃穿的时候,老俩口觉得孩子不在家,家里显得空荡荡的,没有生气。在这样的时候他们还是需要自己的孩子常回家看看。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太多的钱,太多的物质享受。他们有了太多的生活经历,对一切的态度已经不是那么的苛刻了。物质固然重要,但感情关爱也是非常需要的。

(三)“啃老族”的涌现

今天,我们在中国所说的“啃老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把范围更加得扩大化了。有些年轻人放弃了就业的机会,他们并不是没有谋生的能力,却待在家里让父母供养,这么一群年轻人往往虚荣心也很强。他们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得不让我们开始重视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很多不良影响。有很多“啃老族”是患有“社会退缩”的心理疾病患者。这种类型的人从小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和过度保护,社会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下。在社会上不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由于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一遇到挫折就重新退缩到家人保护的羽翼之下。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啃老族”反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在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意从事,要求工作轻松薪资高,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据有相关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啃老族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并且在农村 的蔓延的趋势日益加快。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养活,且啃老族现象在农村也越来越多。他们认为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要老人的都是应该的。子女成年后,本应该是要立身,学会独立生存,学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现在在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农家养贵子”的现象。

二、当今社会孝道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代年轻人孝道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可以从内外因来加以分析。内因方面,也就是主观方面来说,是年轻人自身的修养导致的,从外因来看的话,既有当今社会的负面思潮的影响,也有家庭、学校的教育的不完善等因素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改变,利益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物欲横流之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观念悄然滋生,见利忘义、亲情冷漠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就算是在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时,一些人在利益面前,不惜以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无视亲情伦理,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差,孝道观念慢慢的淡化。“其次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同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西方的一些文化、价值观念也渗透到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不但破坏了家庭友爱和睦,给父母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而且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4]

(二)家庭教育不到位

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当代青年的孝道意识,就是在一个家庭的潜移默化教育中慢慢得以形成的,学校和社会仅仅是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深化。20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下,家庭教育中逐渐的淡忘了传统道德的教育,孝道文化逐渐被遗忘,大多数的父母基本上都是追求对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和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开发,从而忽视了帮助孩子进行社会生活知识和规则的教育,导致当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智力和心理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强大背景下,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求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父母和亲戚朋友最关心最看重的东西,在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情况下,有些父母甚至可以答应孩子任何要求,这就导致孩子从小就缺乏好的道德教育。好好学习成为父母的惟一要求,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而做人、做事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却没有得

到应有的教育,传统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很少有家长会花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等,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方法,让现在很多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做人方面却非常的欠缺。前几年在中国曾掀起一次“为父母洗脚”的活动,一部分学生接到任务后不好意思去做,一部分父母不好意思接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失败。

(三)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

首先,学校对孝道教育重视不足。在古代,孝是入德之门,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做人”为目的,这是一种“成人”的教育。中国的现代教育虽然以人为本,但却以“成才”为目标,虽然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教学范畴,但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高校的孝道教育是高校总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和渗透在学校的各种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就目前的大学生孝道教育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把大学生孝道教育视为纯德育工作者的分内事,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师资队伍仅仅局限在德育工作者范围内,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德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孝道教育方面只能单打独斗、跳独舞,无法与其他教育资源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其次,学校孝道教育内容、方式的不合理。学校虽然开设思想品德修养课程,里面也有孝道的内容,但是在传授的过程中以敷衍的心态面对,至于学生学完后能否明白其真正含义,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却不关心。在教学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集体受教多,双向理解的少。没有很好的把知识学习、道德学习、技能学习区分开来,导致了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不足,孝道文化没有很好的继承,孝道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

(四)当代年轻人自身的因素

首先,年轻人不成熟的心理导致的孝道的缺失。“青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发育趋于完善和成熟的一个时期,更是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尤其在思想上还经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如此,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强,而自控能力却相对较薄弱,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也比较差,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往往不能按照正确的观念来支撑自己的行为,迷失自我。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年轻人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知道孝敬父母的意义,但是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却与所知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特殊情况下,他们或多或少的接收到西方的伦理思想,价值观念也趋向多元化,他们更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迷失方向。其次,面对重重心理压力,年轻人中的大学生无暇[5]

顾及孝道。在一个落后就要挨打,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时代背景下,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让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便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争的自己一片天地。在各种压力之下,他们会缺少对父母的关爱,也就造成一定的孝道缺失。一首《常回家看看》成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奢望,同时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年轻人在孝道方面的缺失。

(五)法律的不完善

从建国以来,为孝道立法一直基本处于争议之中,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尽孝往往都被认为是各家的“家务事”,是道德问题,非法律所能强制。《宪法》及相关的涉老法律中没有提到孝道;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提到如何尽孝,但也只是稍微提及; “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这部法律仅仅规定了公民应该怎样做,但对违法者没有约束力。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了把尊老爱幼作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但现有法律法规在道德层面要求较多,而对不孝子女没有刚性的处罚、量刑条文。法律颁布后由于执行不力,致使全社会的孝道行为仍未能普遍改观。相当多的农民根本不知道有关于孝道的法律,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子女不知道自己的不孝行为是违法的。”[6]

三、解决当前孝道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加大对孝道的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传统孝道要得到继续传承下去,首先就是不能让年轻人忘记孝道,这就需要社会通过倡导、鼓励和宣传来加强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在社会的参与下,形成一种崇尚孝道的氛围,提高当代年轻人自觉的遵循孝道。对于孝道的宣传,需要社会各类大众传媒的积极配合,它们要把推动青少年的孝道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年轻人的孝道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的形式来强化孝道观念,积极的宣传孝道的正面事迹,让年轻人在这些事迹中受到鼓舞,激励他们尊崇孝道,学习孝道文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好孝道文化。

(二)加强家庭教育中的孝道文化建设

1、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作为父母,要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做好榜样,父母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父母,从而在孩子的心中行成良好的孝道观念,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懂得照顾别人,培养出良好的道德素质。

2、父母带子女参加孝的实践活动。父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带子女去敬老院或养老院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在实践中让他们懂得孝的意义。在日常的生活中,子女主动帮父母倒水,帮父母洗碗等,都是很好的孝行。事虽小,但是却可

以在孩子们的心中形成尊老、爱老的思想品德。

(三)在学校教育中,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加强孝道教育

1、把孝道纳入课程教育中。课程教育中学校一定要使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光荣,不敬父母是可耻的,要教育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存感激之情,对父母说话要礼貌,尊敬自己和别人的父母,要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能过分依赖父母,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父母的家务。在这些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给予指导,对于班级中出现的孝敬父母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各科老师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无意的加入孝道教育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孝道的教育。将孝道教育渗透在“两课”教学中,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孝道教育。”[7]

2、学校应做好孝道主题活动。在孝道教育中,学校应注重发动一切的宣传工具来宣传孝道教育。学校的广播电台、宣传栏、校报都应当增设孝道教育的内容,内容要丰富多彩,以多种形式出现,如以漫画、故事等方式来做宣传。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孝道的电影,如《暖春》《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电影片。在观看结束后,可组织学生做主题报告,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感想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还可以开展“学生和父母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向父母问好,向父母行礼。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子女和父母的感情。最近中央电话台报道的关于庐江教育中心和海口监狱开展“给父母洗脚”的孝道教育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给父母行礼和洗脚的过程中,很多的父母和子女都流下了眼泪。在久违的孝道教育面前,每一个父母亲和子女都受感动。很多父母亲想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给自己洗脚。子女在给父母洗脚的过程中出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母爱的伟大。

(四)完善养老机制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家庭成员的自觉意识来维持养老,更重要的还是政府面对新的形势,构建一种新的养老机制,在家庭、社会和政府的一起努力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养老机制。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曹莉莉建议:“规范养老服务标准,选择有信誉的企业进入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同时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制度,将发展养老服务的经费列入专项财政预算。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捐助和公益慈善组织多渠道投资养老服务业。依托社区平台,由政府出资购买岗位,辅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在街道或社区建立一支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中心。”[8]

(五)完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维护孝道

从一定意义上,孝道是道德层次上的问题,是一种自律的行为,但是在某些

自律行为很差的情况下,必须借助适当的他律行为来进行规范。国家把尊老和敬老作为基本国策,因此建立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保证机制是现代孝道践履的要求。当然把孝道提高到法律层次,并不是意味着一定采取强制的措施。一方面,从法律层次上规定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让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中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当个别人做出不敬的行为,还不知道忏悔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老年人的权利。

四、总结

中国的孝道文化,影响了中国代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孝做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加强孝道的教育,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强化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在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孝道观却出现了较严重的缺失。为了应对当代孝道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作用,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为孝道的继承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为学生提供孝行向上的学习榜样,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辅以更完善的养老机制,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使老年人物质和精神上都能“老有所依”。此外完善我们当今的法律法规,把孝道提高到更高的法律层次上,维护孝道。这些对于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文娟.青少年孝道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2010(3).[2]侯小慧. 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9(4). [3]罗元文,于洪娜,崔莉桢.老龄化背景下孝道观念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与发展增刊II,2008(6).[4] 梁景时,关鸿静.中国“8O 后”年轻人孝道践履缺失问题成因分析及问题解决路径和举措[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29 卷第111 期,2008(11).[5]矫海霞.孝道研究综述[J].学术月刊,2002(3).[6]赵二杰,高奇.浅析当今社会孝道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文化艺术研究,2007(4).[7]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8]希望政府出资建养老服务队.西安日报[N],2012(3).Thinking of the Filial Piety in Modern Society

Yi Xianrong(Depa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343009)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re.It is the important ethic and a basic principle.Modern filial piety, in improving modern people's moral quality, forming harmonious human relations, maintian social stability and 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However, such a traditional virtue, in today's society, people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missing.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filial piety, we should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situation, must through social media advocacy, family education, good school guide correctly, improve the pension mechanism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our filial piety cul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harmonious family, harmonious society creates, condition.Key words: Filial piety;problem;thinking;

第三篇:中国人眼中的慈善

中国人眼中的慈善机械116班王飞飞学号:201107129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以飞快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开始慢慢的了解到慈善。然而,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与之相应的是,其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各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

然而从现在看来看,每当中国人谈到慈善,更多的是谈及到钱,食物,以及各种物质上的东西,确实不错,从一些层面上来讲,慈善与物质是分不开的,然而它的局限性却在某些层面上让慈善变了味道。每当人们将需要的目光投向那些富人,似乎得到的只是等待。对于某些中国人来说,让他们拿出一些物质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也暴露出中国慈善事业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慈善和世界的接轨也会产生巨大的阻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有关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现行的法律法规法制层次低:迄今为止,我们现行的有关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此外,就是一些行政法规和主管部门规章。这一状况造成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无法可依,使慈善事业很难在这样的法律环境和条件下得到发展。

二、慈善主体不明确,慈善机构体制和管理落后:目前合法的慈善机构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登记注册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单位,而这些主管单位基 本上是政府部门或政府授权的组织。这使得慈善机构在法律和行政体系中层次都不高。政府依旧在慈善事业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政府办慈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大大阻碍了慈善机构的建立和准入,使得慈善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慈善救助所需;而且造成慈善机构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现有的许多慈善机构普遍体制陈旧,管理模式和资金运作缺乏专业化,与国外的慈善机构有很大差距,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社会捐助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捐助信息欠透明:缺乏普遍的激励机制,目前给予慈善机构捐赠全额免税的,仅限于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五家慈善机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多数中小慈善机构和公众的捐助热情。对于善款的分配和用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信息查询系统。善款的来源、运用和去向等信息不透明,导致慈善机构和捐助活动的公信力不足。从近年来社会捐助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公众对慈善事业和社会捐助活动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意愿。但上述问题影响了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所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

要求尽快对慈善事业立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稚嫩的负重希望工程的那双大眼睛盯着我们看了十多年,使人们以为,捐资助学已经蔚然成风。每逢自然灾害,民政 部门总能及时反应,普通人从单位里的捐款摊派上,切身体会到,自己已经在参与慈善了连自己都在其中了,中国那么大,肯定是人人参与了。然而,实际上中国的慈善事业还非常稚嫩。目前,全国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有2000多万农村居住着数千万贫困人口,全国还有约6000万残疾人口,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任务不可谓不严峻。然而,中国慈善机构的绝对数字非常少。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非营利民间组织为28万家其中许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组织,与慈善有关的则更少。而美国早在1990年,就已经有140多万家非营利民间机构。在我国,“慈善”的定义还非常混乱,跟国际惯例不同的是在扶贫、赈灾、助学等传统的慈善项目以外,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许多“公益”范畴的组织和活动,并未被包括在“慈善这个概念中。慈善的影响面过于狭隘。同慈善机构数量少相对应,我国慈善机构的募捐能力弱,执行也弱。总体来说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去完善和发展!

现在来看中国人作秀的远比做实事的人多的多,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在募捐现场,多少企业,多少人高举着牌子,捐款多少亿多少万,然而事实上他们拿出了多少?又有多少人真正拿了出来,我们不知道,就是真正拿出来的这些钱,又是怎样分配的,这些钱有多少用到了真正的该用的地方。或许中国的慈善事业过于官方化,政府在这些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然而现在政府的公信力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们总是用那些无聊的数字来糊弄老百姓,糊弄那些纳税人,某些官员的做法甚至是腐败到底。

做慈善事业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发展慈善事业,有利证社会稳定。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及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是手段,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慈善事业兼顾效率与公平问题有效的促进社会成员共同进步,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慈善组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慈善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人们之间相互信任、诚实和互助的建立,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构建公民参与网络,让公民、公民性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最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道德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慈善事业展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提倡人道主义,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形成相帮互助相互关爱、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中国,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首先,以奉献爱心为宗旨的慈善事业是我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第二,志愿服务是慈善事业的核心价值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慈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慈善事业,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慈善事业,也是缩小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的现实途径。我国现阶段城乡间贫富差距在逐步扩大、地区间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增大,尤其在东西部地区,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对缩小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现实选择来自国家民政部统计的数据

目前中国除了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我国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救助贫困群众、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十分必要。综上所述,认清了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以及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对于探讨如何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慈善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认清其意义,才能按照“人人可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慈善事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定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总结,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有很大啊进步空间,我们需要社会各界发挥力量,将我国的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将我们的慈善理念进行扩展,这将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人民日报》

《慈善》

第四篇: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不同的春节文化

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不同的春节文化.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不同的春节文化

时间2007-02-20 1414 作者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李惠子 吴陈)在北京上大学的周吉坐了近30小时的火车来回重庆老家与父母过年。从去年春节到现在,他已经整整一年没回家了。暑假时,他留在北京勤工俭学。

“但无论如何,春节是一定要回家的,春节应该全家团聚,”他说。

过年期间周吉没有放焰火,因为市中心禁放。“我还记得小时候放焰火,家人和邻居们都出来一起看。现在已经很多年没碰过了。”他们没有在家吃年夜饭,因为妈妈会很辛苦,爸爸早早地在饭店预订了一桌。他也不去逛庙会,因为庙会上人太多。“忙了一年,只想好好休息。”

新一代中国年轻人会兴高采烈地过圣诞节、情人节,对于他们,中国传统的春节的主要内容是回家看看父母。

正因为这样,许多民俗专家和学者以及一部分中国民众惊呼:中国的春节要消亡了,我们要保护春节。中国政府去年也宣布,把春节和京剧、针灸、少林功夫等一起定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强保护。

但是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他们似乎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学中文的巴西小伙子克里斯蒂安·贝林吉尔说,巴西圣保罗去年举办了大规模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巴西人。

在中国留学的美国人瑞恩·鲍尔说,人们喜欢看游行、放焰火,尽管他们可能对这些传统没有深刻的理解。“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意义,还有为什么每年都在不同的日子,但不管怎样,他们还是对这个节日感兴趣。”

“人们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全世界每年有越来越多地方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利用寒假到中国旅游的贝林吉尔说。活动的内容通常有舞龙,民乐演奏,还有品尝中国传统春节美食——年糕。

在旧金山,一家网站公布了由西南航空赞助的2007春节庆典节目单,这个城市还会在春节期间举办一年一度的“美国唐人街小姐”评选。此外,由花车、高跷、乐队,武术、杂技、舞龙、舞狮及缤纷的焰火组成的新春大游行也格外热闹。

不仅纽约、旧金山、华盛顿这些大城市,甚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小镇也有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通常由中国文化机构和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团体组织举办。

“如果舞龙舞狮已传到新西兰的小镇,我不认为中国的春节要消亡了,”来自新西兰的约翰·迈克唐纳对记者说。

克里斯蒂安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因为她在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传承千百年的独特传统,这是一件幸运的事。很多现代中国人却无暇欣赏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应该感到羞愧。”克里斯蒂安说。

旧金山的爱德温·杨说他的父母仍然保留着传统过年的习俗——掸尘、布置屋子、准备年夜饭、拜年和祭祖,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只是在除夕去父母家一起吃顿年夜饭。

“我们不再在大年初一穿新衣服,也不怎么出去拜年了。”杨说,提到过年的传统可能会在中国消亡他就有些伤感,“如果在国内都消亡了,怎么可能在旧金山延续下去呢?”

中国作家冯骥才说,老一辈觉得春节意味着穿新衣、放花炮、年夜饭,但年轻人把春节作为休息或旅游的好机会。“生活好了,但压力大了,人们需要在传统节日里和家人团聚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第五篇:谈谈中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大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率有所放慢,陆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中国打破重重阻挠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已被世人瞩目。由于世界生产链的重新分工和转移,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号称“世界制造工厂”,这恐怕不是徒有虚名,不像过去的年代带有宣传甚至吹嘘的意思。我们有很多实际的产品制造商,在世界上确实有重要的地位。大概2/3的电视机、微波炉都是中国生产的,2/5的计算机是中国生产的,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占第一位的可以数出很多。当初中国加入WTO的时候,从上到下都担心农业问题,担心这么多农民,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竞争力。但是从加入WTO两年来看,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也超过很多人的预想,尤其在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产品,像水产、水果等。今年农民收入创收,政策是一个因素,世界市场的是第二个因素。亚洲、新加坡这一带,原来都是美国的市场,如今却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势头非常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它们向中国出口资源、农产品和和制造业半成品,中国也向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技术进步和贸易自由化政策也在推动世界货物与服务市场的进一步一体化。多哈谈判将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制,在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世界贸易向前发展,使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成为可能。发达国家将逐步在农业、纺织业等领域实现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所有国家都将从这一过程中受益,而中国,将主导世界的纺织业。同样,随着经济活动特别是服务业在国际间重新布局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转移将显著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将日益成为服务业的出口中心,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也将逐步上升。现今全球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都在上升之中,这导致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高技能劳动力尽管基数较低但增长更为迅猛,中国每年都有近200万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预见,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市场竞争力将有显著的提高,这将有力地推动生产率的增长。

中国28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且也使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资料显示,中国自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4%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达16494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了11.3倍;进出口总值达11548亿美元,增长了56倍。截至2006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9411亿美元,而1987年底仅为8亿美元。世人公认,中国在这改革开放的28年经济稳定、健康、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有了调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六位,预计到2015年将上升到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一种推动力。

在努力发展国内外经济的同时,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财经交往和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对话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中,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焦点,在世界经济舞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重要的执政部门,中国财政部越来越多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国际财经交往和相关规则的制订,一是积极开展主要经济大国的财经对话,目前,中国与美国、英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印尼八个国家,建立了双边财经对话合作机制。这些对话与合作机制,不仅增进了相互间的重大经济政策上的理解。而且还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回顾过去的28年,人们可以回忆起世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估计。在中国开始采取时常经济体制的时候,不少西方人估计,只要采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将无法回避地迈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虽然现在也有人说中国是“特殊的资本主义”,实际上,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加强,因为它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时常经济体制,恰当地结合了起来,使得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得共产党获得更大的信任和凝聚力。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体制既带来正面影响,也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成绩是主要的方面,负面的影响,需要逐步地解决和抑制。但是,这是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失败以后的一个巨大的实验和摸索,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智慧,得到人民的拥护。在中国,没有一种政治力量可以代替中国共产党,没有一个党派能够获得如此多人民的拥护。世人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是在这个党的领导下获得的。

在我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又有人鼓吹“中国威胁论”,一些邻国也曾有种种顾虑。但是,直到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它们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认识到,带给它们的不是“中国威胁论”,而是“中国机遇论”,甚至是“中国影响论”。在2000—2003年的4年里,拉美的主要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5~9倍。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外资涌入中国的原因。中国的和平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不是灾难。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些人鼓吹的“中国崩溃论”也不攻自破。有人估计中国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失业问题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中国这个大厦会在高度发展后,顷刻倒覆,崩塌。

中国在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确是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很严重。问题是,中国政府有没有能力去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中国政府在天灾人祸、国际压力、严重腐败等等困难面前,并没有趴下,也没有畏缩,却是继续前进,不断解决矛盾和困难。最重要的是,它正确对待和积极利用全球化,正视和化解矛盾,采取“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政策,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共同前进。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越来越友好,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原来,还有一种估计,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限的”,最多不过20年,可以称为“有限发展论”。但是,现在已经有了28年的高速发展,人们估计还会有20年的相当速度的发展,那么就是说,可以有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它具有众多劳动力,有相对丰富的资源,有广阔的时常潜力,而且,中国人民勤劳、聪明能干又能吃苦。只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只要正确利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加强法制和民族建设,就一定会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也有人估计,由于台海局势的动荡,可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阻碍和中断。当然我们应该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来,我们坚持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依靠全体中华民族包括台湾人民的共同努力,可以阻止和粉碎“台独”的阴谋,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继续向前推进。

有人认为,“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则是条虫”,从而否定我们人民的集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从我国“两弹一星”上天和“神州六号”的腾飞,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可以把13亿中国人民的巨大潜力组织,发挥出来,向着社会主义的理想前进!不能低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我们只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继续韬光养晦,中国还会继续发展、进步起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它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进,当然会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发展战略和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庞大的市场。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世界主要大国确定其全球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力量。中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迅速,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国际声望不断提高。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少走弯路、错路。

作为一个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战略上的关系,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加大了中国在南北关系中的回旋余地,使中国能够在南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积极功能。中国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争议斗争和为振兴民族经济所作的努力,积极推动南南合作的发展,广泛开展区域合作,继续重视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努力探索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新途径。正因为如此,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而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关于国际事务的一系列主张对发展中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稳定深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市场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一是美国的长期巨额经常帐户赤字,进一步加剧国际全球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二是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加大了全球通货膨胀预期。第三,世界贸易谈判缓慢,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近几年来,各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而且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增加,贸易问题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上述这些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存在,或多或少都会对世界和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经济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更要看到面临的诸多约束条件,必须充分估计到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并做好理性应对不断出现的非理性批评乃至基于既有经济秩序而生的各种压力和干扰的准备。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看待经济问题。

新世纪、新形势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可以预见,中国将在推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稳定作出卓越的贡献。

下载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圣诞和春节在当今中国人眼中的差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联网在当今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物联网在当今生活中的应用 21世纪以来,信息产业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人类也飞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众所周知,物联网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

    论知识经济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论知识经济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摘要:知识是凌驾于劳动力和资本之上的第一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经济化与经济的知识化更加突出知识经济的重要......

    今天才知道自己原来不算中国人

    在一片质疑声中,教育部的“拍脑袋”主意——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最终还是硬性推行了。不少家长担心“京剧进校园”最终会演变成“名不副实”的官样文章,增加学生负担。就......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论文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和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取得空前成功,这就为坚持冷战思维和称霸世界战略的美国......

    中国在当今世界大国博弈中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中国探索“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已有半个多世纪,我们寻求这条道路几经曲折,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具有重要......

    春节和圣诞

    春节和圣诞 教学目标: 1. 了解部分国家、地区、民族的节日习俗,让学生知道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俗、饮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情况,体会中国......

    中国人的春节礼仪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以下是“中国人的春节礼仪”,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中国人过年的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

    我眼中的春节

    我眼中的春节 汪清一小六年六班 吴琪 我们送去了“奔驰”的2011,又迎来的“腾飞”的2012。今天我穿着新衣服,和父母一起回奶奶家过新年。 中午,我们到了奶奶家。大人们唠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