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目中的陶渊明
我心目中的陶渊明
庭院里的树正长得茁壮,繁茂的树叶青翠欲滴,洒下了一片凉荫。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眺望着远方,不自主地吟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满足地观赏着这自然的美丽——他便是陶渊明。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悦琴书以消忧”的雅人,是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这一切都表达了他平生所心愿——归于田园。
他是个闲适自得的人。他的思想与当时封建社会形成矛盾,“世与我而相违”也就对功名厚禄没有丝毫期许之想。“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更多表现的是陶渊明追求田园生活,安定、远离官场的心愿。他回到家园,憩息于庭院,饮酒自酌,流连于山水之间,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意义感慨融汇,这是一种解脱后的快乐与陶醉,享受生活的美境的愉悦。
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不难从《归去来兮辞》中看出,陶渊明痛恨这浑浊的世俗,憎恶官场的黑暗、腐败,一心一意开拓心目中的圣地——桃花源。当人们正在费尽心机谋划着如何获取金银珠宝,他却一饮美酒,一笑而过,如闲云之自来自去,如飞鸟之时往时还。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有涓涓流水与他随行,倦飞的小鸟与之相伴,还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功利呢?倘若是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陶渊明这般,放弃原本富裕阔达的生活,归投到山水之中?当今社会,纸醉金迷,恐怕没有谁甘愿于归隐,而我们欠缺的这一份勇气,陶渊明做到了。
对于陶渊明先生,我只有无法言喻的敬佩与欣赏。他是超越时代的、守卫心灵净土的一盏明灯。我们或许无法超越他高深的心灵境界,但请保留他心中的那份闲适的诗意,用心去品味诗中的生活哲理。
第二篇:我心中的陶渊明
我心中的陶渊明
最爱那凌芳傲骨的秋菊,最爱那清风微扬的香柳,最爱乡间晨露的那一抹轻霜,最爱桃花深处的那一缕微光......愿站在山屋东篱之前,举樽自饮,与菊共语。愿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看你带月荷锄高歌而归,观林海雾起,听鸟鸣山幽。这是你的天生禀赋吧,依山恋水,性旷情达。二十九岁出仕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高唱“归去来兮”而还,一吐心中压抑与不快,如决堤之水,从此躬耕农亩,隐居山间,自得其乐。“羁鸟恋旧林”,纷繁变幻的世界终究不是你的归宿。看穿了世间的恩怨情仇,阅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你只愿抚琴引觞,躬耕赏菊,做个隐者。
归去,归去,你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那个污浊黑暗,纷纷扰扰的社会,独你能找到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近墨者也能不黑,你慨然应对世俗的官场,离官为民,为了尊严,甘愿受贫,不愿被乡里小儿所侮辱,更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自享高洁,不怕流言蜚语,因为这就是你的追求,不是吗?
乡间的晨风总是那么清新,带着雏菊的芬芳,房宅被榆柳桃李所包围,自是隐者返自然。逃离了官场的樊笼,挣脱了俗世的罗网,你更快乐吧。“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便“欢然有喜”,这种复归于自然的和谐是你毕生的追求。归隐,生命的本质在于形为心役,释放出内心的本真,这就是你所探求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你一定渴求寻找到心中的圣地——桃花源吧,那里鸡犬相闻,老少同乐,男有所耕,女有所织,你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也是如此吧。如果现实社会也是如此的民风淳朴,怡然自乐,你或许不会选择归隐这条路,只可惜事与愿违,于是,鄙弃官场,淡泊明志,最终,你头也不回地走入深山归隐处,寻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第三篇:我眼中的陶渊明
我眼中的陶渊明
“真正的隐士”、“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一直都是我所听到的赞美之词,对他的评价向来是极高的,他没有像秦桧一样受尽世人的唾骂,也没有像曹玄德一样所受褒贬不一。自古就有李白“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的仰慕、杜甫“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的欣赏和白居易“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的敬仰。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诸多名家的极力赞誉之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顺利成章的成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笔下最美的田园生活。
他是千百年来隐士中的“圣人”,后世的文人墨客们无不羡慕他,钦佩他,无论他们是得意,还是失意。他们羡慕他神思妙想,竟能勾勒出那么美的一个桃花源,因为在中国的词典里,“世外桃源”几乎是“天堂”的同义词,甚至“天堂”也没有“桃源”那么舒适——“天堂”很肃穆庄严,而桃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他们也钦佩他的豁达洒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读日子,他竟过得有滋有味,还吟出一句千古名言——“采菊东篱下,悠然就南山”。这就是他——陶渊明,这个被万人推崇的隐士„„
而我却不大喜欢陶渊明,尽管觉得他的诗很美。我不赞成他的处事态度——隐,这实在是懦弱的表现。当时的东晋官场,也许真的是“尘网”、“樊笼”,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厌恶昏浊,就不该只是躲避,而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激浊扬清;而且说什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似乎“穷则独善其身”,实际是逃避责任的懦夫。
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不仅能诗善吟,还为国家的兴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的虽然失败,却依然抗争到底。比如上下求索的屈原,楚国朝纲混乱,他竭力去理顺,最后尽管被流放,仍然不改初衷;比如被喻为“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在北宋力排众议,推行新政;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刻不忘关心百姓,关心社稷;比如苏轼,因为支持改革而被贬到偏僻之地但也不曾放弃,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尽管“僵卧孤村”却不“自哀”,甚至“尚思为国戍轮台”,花甲之年,还想着去守卫边疆„„这些人在我看来,都比陶渊明伟大,他们都懂得人生在世,都有责任要承担,都竭尽全力去改变现实,去创造未来,而陶渊明只会逃到荒山野岭,扛一把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满腹经纶毫无用处,只能做几首自我安慰的诗。“心远地自偏”,这是一句好诗,只可惜他自己都不明白,只要“心远”,又何必去隐居呢?因为“心远”了,地自然“偏”了,隔不隔离人世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他的另一篇名作——《归去来兮辞》,却引发了我的另一番感慨„„
小序中说道:余家贫,不足以自给。因此去做彭泽县令,后面有提到一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单单是这两句,我就有些疑问了,既然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那有为什么听别人的劝告入仕呢?“性本爱丘山”又何必在乎家贫?“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所表现出的不为形式所累的精神追求此时就屈服于物质的贫乏了吗?就连苦中作乐的精神也无影无踪了?
按照我的理解,“家贫”只不过是他为自己“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找的借口而已,毕竟是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还流淌于他的血液中。是在官场“屡战屡败”之后才选择的道家的归隐自然。如果说他完全的归隐,也就罢了,他却在归隐后不断的写文章来表明心智,以此逃避世俗的另类眼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一再的写到自己与官场的格格不入,这让我觉得陶渊明,不仅不是个真正的隐士,反而还有些虚伪、做作。
况且,既归之,则安之。陶渊明却不能做到把身心都交由自然,内心浮躁的他不断地写文章向世人解释自己的归隐。可见,他还是在乎世俗的眼光。如果他能做到但丁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也会称赞他是真正的隐士。但是我反而从他的文章中读出他的胆小、懦弱。
我眼中的陶渊明不是隐士。归隐自然,是他在逃避自己的失败,躲避世人的指指点点。无论是隐士还是彭泽县令,都是他人生的败笔。
我不仅不喜欢陶渊明,也不喜欢所有的隐士们。所谓“心静自成佛”,刻意去隐,恰是内心动荡混乱的标志。在封建社会里,许多人怀才不遇,便要隐逸,这也可以理解。但到了今天,如果还有人要“隐”,那他真的是懦夫了,就真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去修生养性,自己清净愉快,更重要的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并要勇于承担责任,尽管失意,也要坚持不懈。
第四篇: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第五篇:浅谈陶渊明
五柳先生与陶渊明
一道菜与厨师息息相关,厨师的味觉嗅觉决定一道菜的品质,诗文也同样,他的好坏被创作他的诗人,深深的影响着。五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下,对生活依旧怀有恬淡闲适的情趣与悠然心境的田园诗,对个人理想坚定不移,坚守个人品质的咏怀咏史诗,还是为赠答朋友,带着深切情感的诗歌,都极其具有陶渊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创作风格。
恬淡自然、意蕴醇厚。隽永无穷的艺术风格,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与内容,不假雕琢,不尚辞采的语言风格,以淡淡的白描镌刻出无穷的绮丽,表达出诗的形象与意境。苏轼在《朱子语类》与《与苏辙书》中评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真实自然而又韵味无穷,不看则已,一看就想再看,再看了,还想看,无生厌之时。朱熹评价为“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这些精神在他的诗文中凝结成一个“千载”情节。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政治极为黑暗、腐朽。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喜爱读书,对儒家对经典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除了儒家经典,他对两晋时代盛行的《老子》、《庄子》,还有大量的先秦至汉魏的史学、文学著作,广泛地接触了古代文化遗产。东晋玄风和如见的精神同时影响着陶渊明。他的诗文,表现出对田园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无论是老庄的逍遥自在还是儒家的乐道不忧都有体现。年青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希望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他正直耿介的性格与当时官场腐败的风气格格不入,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失掉。这是陶渊明弃官最主要的动机,环境的污浊使他最终,走上了“躬耕”的道路。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天然本色的语言都促成了陶渊明独特的诗文魅力,开拓了以自然平淡朴素为美的意境,陶渊明的诗,有如一副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画,山清水秀、清风拂面,看见炊烟袅袅,听见了飞鸟啼鸣,令人忧烦扫尽,陶然忘机,不禁心醉意迷,心驰神往。这样高的境界,这样的亲和异常,更源于陶渊明的天性,他的天性是快乐的,这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趣,与他家道中落,中年丧妻,晚年乞食,一生理想不得的敏感一同,使他特别的在自然中寻找寄托,田园、旷野、酒、书、松、菊,甚至游云、飞鸟都是陶诗中的隐逸,都是他的生活。
当时社会的黑暗,使得陶渊明向往着一个与内心相契的社会,哪怕贫穷,那也是快乐的。而这个相契的社会就是桃花源。在这里,没有赋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不与外人相往还,却是快乐无比,闻说世外之事,反表叹惋,而不愿外出,凡五百馀年。在陶渊明看来,既然内外有别,淳薄各异,自然终究不得往还。最后,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也是在强调这个道理。故在记中三次出现“外人”一词,表明那里正是渊明心目中的一片圣土。这样的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心中的净土,也是后代文人墨客与不得志的政客内心的向往。
陶渊明的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黑暗腐败封建政治的揭露和批判
陶渊明早期宏伟的建功立业的抱负与当时黑暗腐朽的政治环境形成了反差与对抗。在文中表达自己个人高尚廉洁品质的同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之风盛行,道德败坏,持不同意见遭到诽谤,善良正直的人遭受污蔑,廉洁退让的节操丧失以尽,是非颠倒,奸贤莫辨。并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论是“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少年抚剑而游的猛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的无奈,还是“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的嘲讽。都是陶渊明对当时政治的态度和内心的申诉。
参考资料:《陶渊明集》山西古籍出版社
《千古绝唱系列:桃花源记(千古文人桃源梦)》作者:马炜
(二)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描写
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自由浪漫,春游、饮酒、读书、写诗每天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陶渊明的内心的欢愉且幸福的。而对农村的现实,他也如实诉说,战争下的农业遭到极大的破坏,厚重的徭役与赋税,让本就“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更加困难,处在这个环境下的陶渊明,产生了桃花源这个美好社会的雏形。“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中愉快轻松的生活态度。“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求。”的豁达自然的人生态度。都是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个人品质与作品的结合。
(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个人曲折的政治经历与在乡村田野中闲暇时间的思考使得陶渊明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的一生究竟要怎样度过,生与死,时间的流逝都是陶渊明不断思考探索的事情。而他对死亡豁达自然的态度,使得他在作品中的豁达更加深厚。“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在《读山海经》中,陶渊明这样表达过自己对生死的看法,长寿不死难道就是人们的最终追求吗?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显得无趣无聊吗? 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东晋时代,但他却是自认为属于千载以前的理想社会,他的心系于那些纯朴自然、率真无比的人们。所以,造就了陶渊明纯朴自然的诗风。其作品本身对于“率真”、“任情”的美学追求,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自然魅力。归隐却不感伤厌世,心中的热血豪气使他直到晚年都显得高贵而意气飞扬。而这样的豪气中带着他内心里最细腻的缠绵悱恻的多情。两种交错的感情中带着他本身具有的正义和刚正,组成了陶渊明独特的内心世界,使得他的诗文独具魅力。而这些魅力,也是后人不断模仿与无法超越的美。
逃离人类法则,自己选择生活,主宰生活,是陶渊明不一样且闪光的地方,逃脱规则与体制的牢笼,运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思想表达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倔强地存在下去。他在逃离中完成了自己,取得了个人主义的胜利,表现了生命的不屈、强悍以及抵抗到底的强韧精神。晚年的陶渊明生活在生活的压迫下,不得不乞食为生,然而,即使是乞食,依旧显得高贵而有尊严,有如他在《乞食》中所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对于志向不合的人,尤其是权贵们,陶渊明也是不肯低头的,与那位主人属于“新知欢”大致两人也是意气相投的,又与其进行一番真挚的谈话,诗名虽以“乞”字略显卑贱,而诗文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让人阅读起来不自觉尊敬起来。
对生活的挑剔与极强的韧劲和忍耐力,让陶渊明表现的更加独特而赋有灵魂,对尊严强烈且敏感的要求与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使陶渊明的文字,透露出精神洁癖,也正是这种精神洁癖,吸引了读者,打动了文人,因为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素质和特有性就有了强大的人性力量,这种独特而难得的对尊严与自由的坚守,使得陶渊明的内心更加的坚韧,富有忍耐力。内心深处与精神方面强烈的需求,使得其他世俗利益变得无关紧要。正如《陶渊明的遗产》一书中所说“有的人只是浅睡,所以总有一天还会醒来。醒来的频率和时间也就决定了生命的品质。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尊严常常是醒着的。”
自由的他,看重尊严的他,不屈的他,自然的他,忍耐的他,高贵的他,可怜的他。都是那个陶渊明。
参考资料:《陶渊明的遗产》作者 张炜《陶渊明诗文选译》凤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