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下语文期末试题
初一下语文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烧灼(zhuó)冗杂(rǒng)闭塞(sāi)戛然而止(jiá)B.辐射(fú)惬意(qiè)粲然(càn)叱咤风云(chà)C.嗔视(chēn)凛冽(lǐn)羸弱(léi)怏怏不乐(yàng)D.乙醚(mǐ)虫豸(zhì)峰巅(diān)孜孜不倦(zī)
★
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的括号中。(2分)A.尽态极艳 梦寐以求 锲而不舍 一尘不染()B.迫不急待 进退维谷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C.迥乎不同 眼花瞭乱 无无穷年 家喻户晓()D.鲜为人知 锋芒毕露 来势汹汹 色彩斑澜()★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同学一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王教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 D.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
5、请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8分)
(1)王维在《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翼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他的《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4)“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的含有“水”诗句,请任意写出两句。(要求有作者或出处。)(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名著阅读。(4分)《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的作者是_ _____(人名)。在作者笔下,__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_______(人名)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二、口语交际
★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4分)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得了严重的眼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同学们自发组织上街募捐。他们第一天的募捐语是“他得了眼病,请大家捐款”;第二天他们把募捐语改为“春天已经来了,可他看不到”。结果第二天募得的钱远比第一天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你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条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两股战战
③几欲先走 ④曳屋许许声
10、下列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A.几欲先走 B.稍稍正坐
C.虽人有百手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12、文中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中的“变色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其作用是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社戏(节选)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语。(2分)(1)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代________。(2分)
17、语段中的景物描写从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等方面铺开,请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2分)(1)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第②、③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的阳光开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验,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9、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20、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21、品读第⑥节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4分)
★
22、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3分)
23、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30字左右。4分)
★
四、作文。(50分)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__________的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参考答案:
一、积累。1.C(2分)2.A 艳-------妍 B 急-------及 C 瞭-------缭 D 澜-------斓(2分)3.C(2分)4.A(2分)5.(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4)示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符合题意均可,每题1分,共5分)6.法布尔 杨柳天牛 小甲虫 鲁迅(每空1分)7.(1)第一天的募捐语比较生硬、直接,不能很好地打动路人;第二天的募捐语结合现实,又很形象,能感染人,更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2分)(2)示例:将爱心传递,为生命祈祷。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①注重语言表述的技巧。②标语力求对仗,要有号召力。(2分)
二、文言文阅读。8.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9.①说出 ②大腿 ③几乎 ④拉(每题1分,共4分)10.D(2分)11.略(4分)12.“变色离席”是写神态的,“几欲先走”是写心理的,这两句话是说听众想逃走而未走的心理和神态,因此不矛盾。(2分)作用是表现听众如临其境,口技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2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13.(1)(听得出神)忘了自己。(2)弥漫消散。(每题1分,共2分)14.拔 点 磕 退 上 架(2分)开船时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的愉快心情。(2分)15.以动写静,写航船之快,反映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3分)16.笛声(2分)17.示例:(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3)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4)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或: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2分)18.写航船的速度之快和“我”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2分)(二)19.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2分)20.作者运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打下铺垫;(1分)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1分)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1分)21.(1)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2)他回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3)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4)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每条1分,共4分)22.形象:“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作用:“我”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脉络,把人物和事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的作用,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4分)。23.比喻贴切合理;评价与比喻存在内容关联,体现关怀意识,语言流畅。(4分)
四、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4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二类卷:38—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有3个以下。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字迹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10个以下,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四类卷:21—29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会使用标点。
第二篇:初一下期末预测试题
遂宁市城区初中2017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
2.1——30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继西晋之后,结束中国历史上两百多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忽必烈 2.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在流淌了1000多年后如今又担负起南水北调的任务,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隋炀帝当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供隋炀帝前往美丽的江南地区游玩 B.将滚滚长江水北送 C.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D.展示帝国的强大
3.古人盛赞的人生几大喜事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人”指的是()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5.在陕西乾县矗立着一块无字碑,这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隋王朝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绘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位于遂宁市的宋瓷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在馆内展示的1000余件精美瓷器中,以青釉荷叶盖罐称为镇馆之宝。请问在唐代生产这种瓷器最为著名的瓷窑是()
A.越窑
B.邢窑
C.哥窑
D.景德镇 8.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9.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开唐诗革新先河,对诗歌发展影响深远的遂宁诗人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陈子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物,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诗圣”、“画圣”分别是()
A.李白、吴道子 B.杜甫、阎立本 C.杜甫、吴道子 D.李白、郑板桥 11.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这座宫殿是为了迎娶以下哪位而修建的()
A.高阳公主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太平公主 12.为了解答佛经中的许多疑惑,教化民众,玄奘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前往天竺。他遍访佛教高僧,最终学成归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述在()A.《西行记》 B.《西游记》 C.《大唐西域记》 D.《大话西游》 13.“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赵匡胤 D.元昊 1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5.在杭州西湖边,一座墓碑上刻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请你判断这里可能是谁的陵墓()
A.秦桧
B.岳飞
C.宗泽
D.韩世忠
16.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情景他不可能经历的是()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的包子,喝的鱼汤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7.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
A.福州和泉州
B.广州和泉州
C.刘家港和南京
D.宁波和上海 18.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A.专门制作房屋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9.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0.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21.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并列,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史学巨著指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左传》 D.《汉书》 22.大型史诗电视剧新《三国》因为剧中出现“坦克”“直升机”“矿泉水瓶”等穿越镜头,迎来网友们的“板砖”一片,假如新《水浒传》电视剧组,请你作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是()
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C.官员们在玩踢足球
D.农民军在元旦时进攻官府
2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点评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其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4.隋唐时期,青年李静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5.“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抗俄 26.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C.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2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军机大臣()A.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 B.主要工作是画葫芦
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地工作
28.第一次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的条约是()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29.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
D.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30.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其中,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典小说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3.答题前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2分)
(2)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2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2分)
(4)材料三中“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2分)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材料三: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的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这反映出该皇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2分)
(2)材料二叙述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请说出他们的和亲有何意义?(2分)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一个盟约里的主要内容,请问历史上把该盟约称什么?(2分)材料中“岁币”指的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2分)
33.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和事在历史长河中被后人传诵和铭记;而那些破坏统一的人和事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元、明、清三朝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巨大的贡献。请回答:(14分)
(1)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举一例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实(2分)
(2)明清时期,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入侵我国边疆,统一的疆土开始遭受威胁和破坏。请说出至少一位成功反击了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2分)
(3)清朝乾隆年间,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既有“被后人传诵和铭记的事”,也有“被人们唾弃的事”,这两件事分别是什么?(4分)
(4)今日之中国尚未统一,你知道是哪里还未统一吗?(2分)对此你对促进祖国统一有什么好建议?(2分)
初2017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B D A A D C B C C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D B A B B D C D A A A B
二、材料解析题(40分)31.(14分)(1)鉴真东渡、玄奘西游(2分)(字写错扣1分)(2)郑和下西洋(2分)(3)市舶司(2分)(4)闭关锁国(2分);使中国逐渐落后世界潮流(2分)(5)从对外开放变成闭关自守(意思相近即可2分);我们应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应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以及文化;我们应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创造条件(意思相近即可2分)32.(12分)(1)唐太宗或李世民(2分);开明、平等(2分)(2)加强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汉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3)《澶渊之盟》(2分);钱物(2分)(4)应实行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往(意思相近即可2分)33.(14分)(1)行省制度(2分);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直接管辖或在台湾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加强管辖(2分)(2)戚继光、郑成功、康熙(任填一个即可2分)(3)“被后人传诵和铭记的事”指: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2分);“被人们唾弃的事”指大小和卓叛乱(2分)(4)台湾(2分);建议言之成理即可(2分)
第三篇: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2011——20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分)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阑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
①诞:②改为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两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限感慨。
②人们常用《论诗》中的,来表达人才辈出的意思。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④,青山独归远。
3、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让我们领略了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那么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唤起人们关注黄河,保护黄河的意识。(2分)
4、阅读了《鲁宾孙漂流记》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那么请你把这部小说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一谈你推荐的理由。(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太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②及其日中如探汤汤③孔子不能决也决④孰为汝多知乎知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②孰为汝多知乎?
7.在两小儿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8.孔子知识渊博,但也不能为两小儿决断,这说明了什么?(4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①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②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声。
③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④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⑤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⑥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
⑦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9、“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句中的“再三”一词表现了珍珠鸟怎样的情感?(2分)
10、“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1、第⑤段文字,犹如一幅画,请用一个词为这一幅“画”加个小标题(2分)
12、先结合本文内容,再联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谈信赖产生的基础是什么?(3分)
(二)太阳的脾气有多大?
付毅飞
在1989年3月13日至14日太阳活动爆发期间,日本的一颗通信卫星异常,美国的一颗卫星轨道下降,高能粒子造成我国“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提前报废;2000年7月14日发生的一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使得电离层发生强烈的突然扰动和电离层爆,导致短波通讯中断,所有的科学卫星都受损减寿,日本ASCA卫星失控„„可以说,太阳的每次剧烈活动,都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空间灾害。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船的各部分都逐渐走向小型化,但小型化的系统更容易受到太阳能量粒子的袭击。这些粒子能够引起芯片物理损坏,也可以改变卫星上的电脑的命令。
此外,在磁暴期间,电子和离子的数量和能量都有所增加,当卫星穿过这些高能量环境时,充电粒子撞击飞船,从而使飞船的不同组成部分形成不同的充电状态,最后在飞船的不同组成部分间形成弧光放电,从而损害这些部件甚至使它们完全报废。而当能量粒子穿透一个卫星的外壳,在内部某部分积累一定电荷时,就会发生整体充电。当任何一个组件上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它都要试图通过与其他部件放电而达到控制,这种放电对卫星上的电子系统也存在潜在的危险。
电子公司也同样被太阳活动折磨的苦不堪言。1989年的太阳耀斑爆发,严重影响了加拿大的电力网,也造成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电网停电,600万人遭受停电之苦,美国的东北部和瑞典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停电现象。专家说,当磁场在像线圈这样的导体附近移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磁暴发生时,这种感应电流就会相当强,对输电设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目前各国的电力公司只能通过接收地磁暴的警报和预报,尽量减少损害和电力损耗。
特大耀斑所释放的高能量的粒子对人类也会产生危害,其程度相当于核爆中低能辐射对人类的伤害。专家介绍,标准辐射剂量的高能粒子穿透到生物细胞中,可以导致染色体损伤和癌症的潜在危险,大剂量可以导致立即死亡。能量大于30MeV的太阳质子最具危害性。不过这主要对太空中的宇航员存在致命威胁,地面上的人由于受到地球大气层和磁层的保护,所受生理的影响尚不明显,但仍有有医学专家建议心脑血管病、中风及精神疾病的患者在太阳活动高峰年还是要注意保持安静和多休息。
希望科学家能早日摸清太阳的脾气,减少太阳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并将其转变,为人类造福。
13、太阳有哪些“脾气”?(3分)
14、请概括说明太阳活动会造成的危害在哪些?(4分)
15、文章的题目“太阳的脾气有多大?”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请你联系现实生活,谈谈研究“太阳的脾气”的社会意义?(4分)
(三)感谢生命
李丹
①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中浑然不觉地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白色物,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我没见过这种东西,不觉诧异,还以为是附近有什么工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由得吃了一惊。但看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种漫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一副毫不介意泰然处之的样子,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地挂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
②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③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④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敬仰之情。我无比喜悦地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它像一羽洁白的翎毛,在风中纷飞旋舞,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的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⑤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有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
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便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年复一年,像候鸟一样,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地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⑥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地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展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绝唱和制造者?
⑦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史。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⑧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命运的勇敢挑(选自《散文选刊》)
17、结合下文 内容,简要概括第③节中“ 我完全被震撼了”的原因。(3分)
18、写出第④节“像一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中的“希冀的梦幻”的具体内容。(2分)
19、简要回答作者从杨絮纷飞飘落的景象中所得到的启示。(3分)
20、结合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简要阐述我们应当如何感谢生命。(4分)
四、作文:(40分)
在陌生的人流中,秋雨中的你瑟瑟发抖,一把倾斜的伞会驱走你身上的寒意;在孤独的街头,孩童天真的问候会驱走你心灵的寒意;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遭遇挫折后同学无私的友爱;生活贫困时陌生人的热情捐助;灾难来临时党和政府对灾民的殷切关怀„„这一切无不是温暖,我们应该战和蔑视啊!感谢生命赋予我像杨絮一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追求的存在。
用手中的笔歌颂人间一切的美,使人们明白每个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温暖,不能没有关心和帮助。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第四篇: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腌渍()自诩()阴晦()凫水()
2、把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4分)
人才荟翠 可歌可泣 记忆尤新 无动于衷
相辅相成 大声急呼 眼花了乱 再接再厉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4分)
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生”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作采用记叙、议论`抒情、议论相结合的 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经历,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小说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 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 感人时刻,目的是 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5、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_____________》)
第五篇: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贪婪(lán)匿笑(nì)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B、奢望(shē)祷告(dǎo)禄禄终生 油然而生
C、倔强(jué)雏形(chú)花团锦簇 絮絮叨叨
D、狼藉(jí)贮藏(chǔ)洗耳躬听 随声附和
3、阅读填空。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lǒng 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 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填汉字。(2分)
峰峦()点缀()
lǒng 罩 一shà 间
(2)“招牌”原意指______________,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3)、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2分)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2分)
4、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子曰:“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则》)
(2)子在川上曰:“ 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则》)
(3)争渡,争渡,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5、名著阅读(共6分,故事4分,道理2分)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 鸡》《两只口袋》《狐狸和狗》《衔肉的狗》等,请选一则,要求详细笔述,并简单说一说蕴含的道理。
寓言:
蕴含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65分)
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二石兽并沉焉()⑵ 山门圮于河()
⑶ 阅十余岁()⑷ 如是再啮()
7.下面两组句子的用法明显不同的一组是()(2分)
A.人皆贺之 B.其邻人之父亦 云
B.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C.此独以跛之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9、默写结尾(2分)
如其言,________________
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4分)
1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13.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14.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4分)
1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二)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6.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 “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2分)
17.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____,其正确的写法是 _________。(2分)
18.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8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⑶ ⑷
⑴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9.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6分,每题3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
(三)寻 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 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竞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 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竞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问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11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12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
20.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21.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22.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分)
24.朱自清《春》的结尾是:_________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60分)
文题一:在_________(竞争、渴望、幸福、)中成长
文题二:那一次,我真_________(开心、后悔、失落、感动)
要求: 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以记叙为主,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