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虚词“与”“则”和翻译练习八 已完善
文言文虚词积累和课外短篇练习
(八)一.虚词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④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
①庞煖(nuân同“暖”)易与耳。(《史记》)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崤之战》-《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情理上的紧密联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情况,译为“假使”“如果”; 有的用在后一个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译为“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分句之间(不是两个词)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史记》)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二.判断“与”“则”在句子中的含义。
(一)朝过夕改,君子1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2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3与!其4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5与也,应使众6与其事,7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8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9与?
(二)“此1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2则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3则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4则天下名扬。
当世之风,位卑5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范氏6则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其得知,赶至河边,7则友人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三.文言文语段练习:
(一)教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尤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注:[文]掩饰。[年登婚宦]成年以后。1.解释加点的词:
性甚严正 为三千人将 年逾四十 ....少不如意 为父所宠 冀其自改 ...2.翻译:
①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尤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②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3.本文主要采用什么方法论证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4.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二)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礼记·檀弓下》 1.解释加点的字
⑴黔敖为食于路 ⑵以待饿者而食之 ⑶嗟,来食 ....⑷从而谢焉 ⑸以至于也 .⑹可去 ⑺其谢也 2.翻译。
(1)有饿者蒙袂辑履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④食,右执饮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⑤焉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相应的问题
左慈使神通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①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②。”放曰:“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赉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公怪,使寻其故。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怒,阴欲杀放。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③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忽有一老羝④,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遂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若老子之俦,可谓能无身矣。岂不远哉也。
【注释】
①珍羞:亦作“珍馐”。珍美的肴馔。②脍(kuài):细切的肉。③霍然:突然。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
2.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赉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
3.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
参考答案:
二
(一)、1、动词,可译为赞许
2、动词,可译为给予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4、介词,可译为和
5、动词,可译为对付
6、动词,可译为参与
7、动词,可译为结交
8、动词,可译为帮助
9、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二
(二)1、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倒是”
3、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
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
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三
(一)注释:
1、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梁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2、湓城:也称湓口,古城名.3、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
4、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5、揜:同“掩”,遮蔽,掩盖
6、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7、衅:涂抹
8、为:表被动
9、非:错误
10、冀:希望
11、少:同“稍”,稍微
12、竟:终究
13、周逖: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
翻译: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如果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的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如果有一件事做错了,他的父亲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等到学士长到结婚和做官的年龄后,他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三
(二)[注]①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⑵食(si):拿饭给人吃③蒙袂辑履: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④贸贸然:眼不明亮的样子(陈浩:垂头丧气之貌)。(5)奉:捧。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⑥唯:因为⑦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无须,勿。与:通“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⑴本节选自《檀弓》下
译文: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四【译文】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少年时就学会神术。曾是曹操的座上客,曹操笑着对众宾客说:“今天高朋满座,山珍海味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差吴淞江的鲈鱼了。”元放说:“这事好办。”于是他要了一个铜盘,盛满水,用竹竿挂上鱼饵,一会儿,就从盘中钓出一条鲈鱼来。曹操拍手叫好,众宾客感到十分惊奇。曹操又说:“一条鱼不够招待大家,有两条就好了。”于是元放再用竹竿鱼饵在盘中垂钓,一会儿,又钓出一条鱼来。两条鱼都有三尺多长,新鲜活泼。曹操准备亲自下厨烹调,一一赏赐在座宾客。曹操说:“现在鲈鱼有了,可惜没有蜀地的生姜作调料。”元放说:“这也好办。”曹操恐怕他到附近去买,因此说:“我已经派人到蜀地买彩锦,你告诉我的使臣,叫他多买四丈。”元放去了,一会儿就带回生姜。还对曹操说:“在蜀锦市场见到了你的使臣,已告诉他多买四丈彩锦。”
一年以后,使臣回来,果然多买了四丈。曹操问他,他说:“去年某月某日,我在市场见到一个人,把你的命令传达给了我。”后来曹操到近郊游玩,随从官员有一百多人,元放拿着一坛酒,一片肉干,亲自为官员们倒酒,一百多个官员都酒醉肉饱。曹操觉得很奇怪,派人查找原因。走到一家酒店,得知昨晚这家酒店的酒肉全都不见了。曹操生气了,心想杀元放。元放在宴会上,曹操想捉拿他,他却隐入墙壁之中,忽然不见了。于是曹操悬赏众人,见到元放就捉拿他。而一街的人都同元放一个模样,谁也认不出他。后来有人在阳城山头见到元放,曹操派人去捉他。元放混入羊群。曹操知道元放不容易捉住,就叫人对羊群说:“曹操不再杀你,只想试一试你的神术,现在已经应 验了,只想与你见面。”忽然有一只老公羊,弯着两只前脚,像人一样站起来说:“看我们慌忙成这个样子。”那个人立刻说:“这只羊就是元放。”那些人纷纷扑向这只羊。而百只羊都变成了老公羊,并弯着两只前脚,像人一样站起来说:“看我们慌忙成这个样子。”终于无法能将元放捉住。老子说:“我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我有形体。如果我无形体,我还有什么忧患呢?”像老子之类的人,可以说能够做到没形体了。难道不应该敬而远之吗?
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之 代词/助词 /动词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介词(以....)/连词(动词+以+动词)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典例解析】
【例1】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中公专家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答案:A。
【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答案:C。
【例3】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例4】 下列句中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答案:C。
【例5】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答案:B。
【例6】 下列[ ]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中公专家解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答案:C。
【例7】下列[ ]中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答案:C。
【例8】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打仗,要靠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中公专家解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答案:D。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练习1教案
文言文虚词练习(一)
1、指出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04 全国卷)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04全国卷)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04湖南卷)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04浙江卷)
⑤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05重庆卷)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05广东卷)
1、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或修饰)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③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④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⑥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2、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 ②代词,你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假设
3、分别找出“而”的正确用法
A表并列 B表承接 C表转折 D表修饰 E表因果
①吾恂恂而起()②城入赵而璧留秦()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黑质而白章()⑤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3、DBCAE
4、说出下列各句中“而”的词类、用法和意思。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 劳而无所,必有悖心
④而翁长铨,迁我京都,则汝朝夕侍母
⑤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⑥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⑦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⑧余知而无罪也
⑨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⑩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⑵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4、①⑤⑦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③表转折;却,但⑧代词,同“尔”,作宾语;你,你们⑥连词,表并列;又,还⑩连词,表因果;因此⑨⑵连词,表假设;如果②⑴连词,表承接;就,便④代词,同“尔”,定语;你的。
5、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无(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6、加点的何与例句中加点的何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A 何可胜道也哉
B 何其衰也
C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 何哉?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D
7、下面句中“何”字与“吏呼一何怒”中的“何”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B.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D
8、说出下列各句中“何”的词类和意思。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⑤将军待若子如是,何为而泣也?
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⑦汝幸而偶成,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
⑧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⑨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⑩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⑵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8、①疑问副词
②⑧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⑤⑨⑵疑问代词,什么
④疑问代词,做定语
⑥⑦副词,多么
⑩奈何:怎么办
⑴奈何:为什么
9、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9、解析:C 副词,才,就 | 副词,竟然,却 | 动词,是 | 代词,你的
10、下列各句中的“其”各是什么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① 汝其勿悲。
()
②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③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 其孰能讥之乎?
()⑤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⑥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⑦ 此其志不在小。
()⑧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⑨ 出则不知其所往。
()⑩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0表婉商,副词)(表婉商,副词)(表推测,副词)
(表反问,副词)(表反问,副词)(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那(第三人称代词)河内
河东
11、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
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04天津卷)
②樊哙侧其盾一撞(04广东卷)
③其意常在沛公(04福建)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05全国之三)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04浙江)
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05重庆)
⑦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05山东)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04湖南)
11、①第三人称代词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第三人称代词
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⑤指示代词,远指
⑥第三人称代词
⑦指示代词,远指
⑧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⑥尽其肉,乃去
⑦饥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
⑧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
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⑩其言简而明,信而通
A ①②④⑤⑥相同,③⑨相同
B ①③⑤⑦⑨相同,④⑧不同 C ②③⑤⑥⑦相同,④⑩相同
D ④⑤⑥⑦⑩相同,⑧⑨不同
12、D ①指示代词,那 ②副词,表反问 ③代词,其中的 ④人称代词,他的 ⑤人称代词,他的 ⑥人称代词,它的 ⑦人称代词,她的 ⑧ ⑨副词,表揣测 ⑩人称代词,他的
13、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词类和意思。
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⑫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⑬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⑭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⑮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焉。
⑱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⑲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⑳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⑵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⒃其信然邪?其梦邪?
13、①②③代词,他的,它的 ⑨第一人称代词,我 ⑤第二人称代词,你的⑥⑧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⑦指示代词,其中,中间的 ④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⑴⑵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哪里 ⑶副词,表感叹语气,实在,确实 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⒂副词,表祈使,一定,必须⒃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14、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
(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
()(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6)且行千里,其人不知()
14、将
尚且
暂且
一面---一面
并且
况且
15.下列文句中,“且”作连词但用法
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项是()
A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河水清且涟漪
15C 尚且
其它都表并列 而且
16、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16、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17、比较下面“且”字的用法,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③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⑥不出,火且尽
⑦且立石于其墓门
⑧若属且为所虏
⑨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A ①③⑦相同,②④⑥不相同
B ⑤⑥⑧相同,②③④各不相同
C ①与⑦相同,⑤与⑨不同
D ⑥与⑧相同,②与③不同
17、解析:D ①连词,表递进 ②副词,③副词,尚且 ④副词,暂且 ⑤副词,将近⑥副词,将要 ⑦连词,并且 ⑧副词,将要 ⑨副词,一方面„„一方面„„
18、对下列各句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若事之济,此乃天也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A ①④相同,⑥⑦不同
B ①②④相,⑥⑦不同
C ①④⑤相同,②⑦相同
D 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18、解析:A ①副词,就 ②副词,是 ③代词,你的 ④⑤连词,于是,才 ⑥副词,竟 ⑦副词,只,仅仅
19、写出下列句子中“若”的用法和意思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③余悲之,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竖子不足与谋,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
19、①表类比;好比,如同,好象
②表接近、相似;相当,相似
③作定语;你的、你们的 ④作主语;你,你们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那,那个
⑥表假设;假若,如果
⑦表揣测;似乎,好象
20、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
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20、解析:A 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21、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1.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22、指出下面句子中“乃”的意义或用法。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②良乃入,具告沛公。()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⑥今君乃亡赵走燕。()⑦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⑧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22.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②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③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④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⑤表转折,译为“却”。⑥表转折,译为“却”。⑦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⑧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⑨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3、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意义或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⑦其皆出于此乎?()
⑧其孰能讥之乎?()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3.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他、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他。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④指示人、事、物,那。⑤指示人、事、物,那。⑥其中,其中的。⑦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⑧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⑨ 副词,表祈使,一定。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24、下列“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几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D(表手段,方式,译为“靠他来”)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
25、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25.B(表顺承。A:表转折。C:你。D:表修饰)
26、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26.C(表选择的连词,译为“或者”,其余译为“有的”)
第四篇:虚词与翻译
文言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中考考查的五个虚词:之、其、以、于、而
1、之: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 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
(4)作宾语前臵的标志。如:何陋之有。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
2、其 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3、以 ①介词: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C.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②连词:A.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于”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于 介词:A.作介词,译为“在”“到……时”;或“给、到”;还可以译为“比、对、向、从” 等。
5、而 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E.表并列。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整理与积累
之:辍耕之垄上(去)
怅恨久之(语助词,不译)鸿鹄之志(的)
二世杀之(代词,他)固以怪之矣(代词,这件事)
要离之刺韩傀也(助词,舒缓语气,无实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独立性)其:百姓多闻其贤(人称代词,他)安陵君其许寡人(加强语气)
复前行,欲穷其林(代词,相当于“那(这)、那些(这些)以:祭以尉首介词,可译为“用、拿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可译为“凭”等 以君为长者介词,可译为“把”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连词,可译为“因为”以光先帝遗德连词,相当于“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相当于“以至于” 卷石底以出连词,相当于“而”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动词,认为 固以怪之矣副词,同“已”
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相当于“在”)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相当于“自、从”)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相当于“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相当于“向”)
万钟于我何加焉(相当于“对,对于”)
贤于材人远矣(相当于“比”)
受制于人(相当于“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相当于“由于”)而:名微而众寡(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又”)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然后”)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表修饰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虚词在阅读语段中出现频率较高,在复习积累时可整理。1.但 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2.耳 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3.何 ①疑问代词: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乎 ①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C.表示测度 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②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③介词: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5.或 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6.乃 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7.且 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8.虽 连词: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虽然,公输般为我……。9.遂 副词:A.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B.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10.也 ①语气助词,用在句末:A.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B.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C.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不译。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11.已 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B.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12.矣 语气词:A.表示已然,可译为“了”。例: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B.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C.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文言语句翻译:
近年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题型比较固定,要求准确、通顺,字字落实。要把握实词与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判定词语的正确意 思,注意平时积累一些的翻译方法,如对译、替换、保留、补充、调换等等。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1、字字有着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做到“信”、“达”,“雅”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
(二)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
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换:文言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臵换。
留: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
(三)文言文翻译的大致程序
了解了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在答题过程中我们怎样去运用更能让我们不丢分呢?大家不妨按照这样一个程序去做: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再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关键字词。4.对文句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
第五篇:文言文翻译练习
高一迎期中考试复习学案
(三)一、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9.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10.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1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5.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17.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8.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9.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20.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1.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
复击轲,被八创。
2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25.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0.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3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语言表达练习题
1.(07全国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2.在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_____您”。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某某先生__________”。
(3)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__________您了”。
(4)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__________”。
(5)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