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所】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文言实词
一、词类活用(具体见语文复习用书223--226)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
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二、通假字(读音要准确)
三、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文言句子翻译
一、要点讲解: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强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字字落实”的原则和“翻译六字诀”,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要求学生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
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3、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推断方法见前面实词部分。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调整,自己确信无误,且通顺畅然,然后才能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喻旭初先生说:翻好后一定要轻声念一遍,才能誊写到答题卷上。这里要求“念一遍”既是最后审查有无遗漏,与上下文是否吻合,也是看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二、课堂练习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阅读《核舟记》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二篇:必修一二 文言文虚词,重点句式
尔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例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8.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例解] 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用作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夫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何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例解]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例解]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 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例解]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莫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解] 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5.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例解] 用作否定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例解] 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其5.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例解]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7.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8.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例解] 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例解] 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然
1.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例解] 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解]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4.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例解]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6.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例解] 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7.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例如: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晋出入,余唯利是视。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3)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五、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 七
八、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三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墨迹晕染分割线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二)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三)转折关系
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五)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译作“因此”“所以”“因而”。如: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墨迹晕染分割线
其(一)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 为“他”“它”(包括复数)。如: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墨迹晕染分割线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如: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墨迹晕染分割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墨迹晕染分割线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如: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 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阶段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同时也是中考占分较大的重点。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初中阶段文言虚词的部分,不会让大家死记硬背,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的,来读读看,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于字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而字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第四篇: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意义小结
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意义小结
【而】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例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例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1: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例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例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1: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例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表示因果关系。
例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例2: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
例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1: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例1: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何】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1: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例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1: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1: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何:通“呵”,喝问。
例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例2: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例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例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例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例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1: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例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例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例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例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例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例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乃】
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例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例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例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乃尔】译为“这样”。
例1: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其】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例1: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例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1: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例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1: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例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1: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例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且】
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例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
例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例2: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例1: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用作副词。1.将,将要。
例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例2:且为之奈何(《鸿门宴》)2.暂且,姑且。
例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例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例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例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若】
动词,像,好像。
例1: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例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1: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例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1: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
例1: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1: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
名词,处所,地方。例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助词
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例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1: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谓】所说的。
例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 1.到处。
例1: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例1: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例2: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
【为】
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例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例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例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例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2.以为,认为。例1: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例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例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例1: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例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
例1: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焉】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例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例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代词
1.相当于“之”。
例1: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例2: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
例1:割鸡焉用牛刀(《论语》)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例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例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例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例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也】
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例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例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例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例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例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例1: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例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1: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以】
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例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1: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例1: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例1: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例1: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例2: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例2: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1: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1: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例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例2: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1: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动词
1.以为,认为。
例1: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例2: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例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把„„作为或制成
例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例2: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例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因】
介词。
1.依照,根据。
例1: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
例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例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3.趁着,趁此。
例1: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例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通过,经由。
例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
例1: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副词。
1.于是,就;因而。例1: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
1.沿袭,继续。
例1: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介词
1.在,从,到
例1: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例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例1: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例1: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例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例2: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例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例1: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
例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例2: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例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例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例3: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例5: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例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见……于】表示被动。例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例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
介词。
1.介词。和,跟,同。
例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例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连词。
1.连词。和,跟,同。
例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例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动词。
1.给予,授予。
例1: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例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例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3.赞许,同意。
例1:吾与点也。
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例1: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例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例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例1: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例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例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例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例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例1: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例1: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者】
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例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例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例2: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例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1: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例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例3: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2.指示代词,这,此。例1: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例2: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1: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例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动词,到……去。
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例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