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者”用法辨析

时间:2019-05-12 22:3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虚词“者”用法辨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虚词“者”用法辨析》。

第一篇:虚词“者”用法辨析

“者”字用法和意义探析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对“者”做出五种不同的解析,但均为代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16次修订版对“者”也给出五种解析,但均为助词。《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浙教版)第83页将“者”解析为

一、代词;

二、助词。《步步高练出高分》(同套浙教版)第255页也将“者”解析为代词和助词,并进一步指出怎样区分代词和助词,能去掉的是助词,不能去掉的代词。让人费解的是同样一句“曩者辱赐书”,《 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解析为助词,不译;《步步高练出高分》将其放在代词下解析为“的时候”。究竟“者”字该怎样解析,百度一下,可得: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惑。

第二篇:高考虚词辨析.资料

潜在题型 虚词辨析题

——性情神态善体悟,实实在在学虚词

识记并理解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一、掌握18个常见虚词

《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虚词要注意: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虚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

(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

(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对“用法”的学习。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则不同。

(4)注意“常见”与“特殊”。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都是“常见”的,没有触及字词典中列举的冷僻而特殊的用法。因此,应着力于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边练边悟(一)高频虚词:以、而、之、其、于、为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便,用来”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 .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用”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凭)什么身份”

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 .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表示“在……时候” .⑨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 .⑩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 .⑪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至” .⑫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⑬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由于”

⑭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通“已”,副词,已经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结构助词,补语标志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音节助词,用于表时间的词的后面,凑足音节,无义 .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 ⑦宋何罪之有?(《公输》)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⑨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称代词,活用为“我” .⑩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结构助词,“的” .⑪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动词,“到、往”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语气助词,无义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语气副词,表揣度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副词,表假设,“如果”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介词,“从”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介词,表比较,“比”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介词,“向”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介词,“对、对于”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到” .⑦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 .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表被动,“被”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介词,“被”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二)常见虚词:何、乃、且、若、所、焉、因、则、与、乎、也、者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通“呵”,“喝问”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什么” .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疑问副词,“为什么” .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疑问副词,“怎么” .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副词,“就”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副词,表转折,“竟、却”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连词,具有连接作用,表顺承,“才”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副词,“甚至”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 .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副词,“将”“将要” .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副词,“暂且”“姑且”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副词,“将要”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副词,表示另提一事,“再说” .⑥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句首语气词,表示进一层,“还有” .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 .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连词,表让步,“尚且” .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代词,表第二人称,“你、你们”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动词,“似、好像”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代词,“这样”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及、比得上”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名词,“处所、地方”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助词,与“之”构成“所”字结构,“……去的地方”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助词,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 .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兼语,于何,在哪里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代词,相当于“之” .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介词,“趁机”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介词,“随着”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通过”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介词,“因为” .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连词,“于是、就、便” .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介词,“依照、根据”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副词,“便、就” .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副词,“原来、已经”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动词,“就是”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介词,“和、跟、同”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赤壁赋》)连词,“和、跟、同”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动词,“亲附、亲近” .⑤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动词,“给予” .1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乎”的意义和用法。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气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呢”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介词,相当于“于”,“在”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语气助词,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吧” .1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也”的意义和用法。①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用在句中,表语气停顿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 .④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⑤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 .1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者”的意义和用法。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代词,“……的人” .②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登泰山记》)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 .④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记·儒林列传》)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⑦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放在陈述句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

二、适当扩大一下虚词的学习范围,主要积累好常见副词

《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常见虚词,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在翻译中考查,但是,单靠这18个虚词无法满足阅读的需要,更无法满足翻译的虚词需要。因此,有必要适当扩大一下虚词的学习范围,尤其是常见副词的积累。主要的常见副词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边练边悟 19.解释下列句中“曾”的意思(1)曲罢曾教善才服:曾经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竟然 .20.解释下列句中“固”的意思(1)人固有一死:本来 .(2)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 .21.解释下列句中“比”的意思(1)比至南郡,而琮已降:等到 .(2)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太 .(2)且相如素贱人:本来,向来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姑且 .(4)仆诚以著此书:确实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6)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最终,终于 .

三、关注特殊虚词(一)复音虚词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又把两个结合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边练边悟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且夫:句首助词,引出下文议论,况且、再说 B.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怎么办

C.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以为:认为

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然而:这样却 答案 C 解析 以为:以之为,把……作为。

24.对下列句子中固定结构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因此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哉:“只是……吗”

③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谓……曰……:“对……说……”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为:“为什么……呢”

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之谓也 ...之谓也:……的称谓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认为 A.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独……哉:表反问,可译为“难道……吗”。⑥之谓也:可译为“说的就是……”。⑦以为:以之为,把……作为。(二)兼词

兼词又叫合音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它虽为数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兼词有:焉(兼“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兼“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曷)(兼“何不”的合音)。边练边悟

25.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于之,在这件事上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于此(之),从这里 .26.说出下列句中“诸”的意义。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之于,“之”,自己的志向;“于”,介词,从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⑦

()②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于,“之”,代词,它;“于”,介词,到 .③(孟子)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之”,代词,这回事;“乎”,语.气助词,吗

④人孰敢不听而化诸?之乎,他们呢 .27.说出下列句中“盍(曷)”的意义。①盍各言其志?为什么不 .②中心好之,曷饮食之?为什么不 .

辨析常见虚词的易混用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 ①笈(jí):书箱。②庵:茅草小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成①人若不学,则何以.A.②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①夜则映星月而读.B.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缚麻蒿自照①暗则.C.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衣裳①题其.D.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

(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

现场答案 D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多用代入筛选法、位置推断法等。不过,要注意“意义”和“用法”的同或异。D项中的“其”看似相同,其实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细微差别,虽都是人称代词,但①为定语,译为“他的”,②为主语,译为“他”。请修改为正确答案 ________ 答案 A 解析 A项介词,用、拿。B项连词,表修饰/表递进。C项连词,就/动词,就是。D项代词,他的/他。

1.“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并列 B.承接 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 ①A ②C ③B ④B 点拨 ①意义辨析

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而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②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句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 B.承接 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答案 ①B ②B ③A ④A ⑤A ⑥A ⑦B ⑧B 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2.“以”的连词、介词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连词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连词,因为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介词,把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介词,因为 .点拨 ①替换法

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②搭配法

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3.“焉”字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助词,不译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兼词,于之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助词,不译 .⑤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之 .⑥置杯焉则胶:兼词,于之 .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点拨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⑥句。这时,要结合语境辨析。4.“与”的连词、介词用法辨析

判断下列句中“与”是哪一种用法:A.连词 B.介词 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②竖子不足与谋 .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 ①A ②B ③B ④A 点拨 “与”作介词,可译为“和”“同”;作连词,也可译为“和”“同”。面对这意义相同、用法不同的“与”,该如何辨析呢?

连词“与”,表示并列关系,可以删去,也可颠倒前后位置,均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反之,则是介词。

5.“其”的语气用法辨析

说出下列句中“其”所表示的具体语气。①朽车奔索,其可忽乎:表反问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推测 .③吾其还也:表委婉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 .⑤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表委婉 .点拨 “其”作语气副词,其辨析是个难点。如何辨析它是表推测、反问、委婉、期望中的哪种语气呢?

主要是看位置和语境。看位置,“其”表推测、反问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同为句首,到底是表推测还是反问,又要结合语境。“其”表委婉、期望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至于是表委婉还是期望,再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6.“其”“之”作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其”“之”作人称代词的活用)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②失其所与,不知:我们自己 .③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第二人称代词,你 .⑤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点拨 “其”“之”都可作第三人称代词用,译为“他(他们)”“他(他们)的”。但这两个词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我们)”“我(我们)的”“我(我们)自己”“你(你们)”“你(你们)的”。用法特殊,须结合语境准确译出。

文言虚词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一、单一型

这种题型只考一个虚词,试题难度较小。答此类题,首先要确定虚词在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它代入四个选项中看看是否相同。相同,即为正确答案。规范训练(200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1.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答案 B

B.王好战,请以战喻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解析 例句中“以”应解释为“拿”。A项“来”。B项“拿”。C项“凭”。D项“而”。参考译文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挥手让妇人离去,为诸生讲《兑》《谦》二卦。问现在是夜里什么时候?诸生回答说是半夜,于是就过世了。

二、复合型

这种题型考查四个虚词,把文内与课本结合起来,叫复合型,是高考直接考查虚词最主要的题型。做这种题型最基本的思维流程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另外,也可用代入检验法,以及删换法、标志法来帮助推断。规范训练(2013·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看松庵记 宋 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日歌吟万松间。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

注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

注 唶(jiè):赞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号之为“匡山”人因.A. 不如因善遇之.其中蛟龙潜于.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可挈尊罍而饮.C.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以“看松”名庵今乃.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因”,第一个是副词,于是,就;第二个是介词,趁着,趁机。B项“于”,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比。C项“而”,第一个是连词,表顺承;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D项“乃”,均为副词,表出乎意料,解释为“竟,却”。参考译文

龙泉多高山,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各山更是特别高,其中有一座四面高耸中间低洼的山,形状像个筐,人们于是称它为“匡山”。

我的朋友章三益很喜欢这座山,在山里新建了一座草屋。草屋西南若干步远的地方,有两个深潭,深潭里有蛟龙。草屋的正南又若干步远的地方,光线明亮,地势开阔,空气清爽洁净,东面、西面、北面的各个山峰,都竞相呈现美丽的山势,令人喜爱,玩赏不够,加之在这里可以弹琴可以下棋,可以带上酒器而饮酒,没有什么不适宜的,章君为此又(在这里)修建了环中亭。

章君每天在诸多松树间歌唱吟咏。苍松好像理解章君的心意,也隐约发出笙箫般的音乐来使他快乐。章君赞叹说:“这是我得到了看松的乐趣了。”于是用“看松”来给他的草屋命名。

龙泉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听说后质疑说:“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竖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现在竟然用‘看松’来给他的草屋命名,好似隐居的人的做法,是看不起世人的搅扰因而不愿与他们接近呢,还是认为这些人不值得结交从而只去喜欢松树呢?”

第三篇: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⑤掩口胡卢而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④秦师轻而无礼。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

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三月而后成。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二.何

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5.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⑪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⑫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⑬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⑪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⑫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⑪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⑫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⑬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 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5.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导大。(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四.乃

1.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2.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3.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5.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6.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7.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8.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9.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第四篇:虚词之用法教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词、动词和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语句中的“之”字: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入家门。

之:代词,指元方。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他们士气低落,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译: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之:代词,指这件事。

4、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译:抄录完,跑着送还借的书。

之:代指借的书。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代指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他(她)们、它(们)等。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那、这件事。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译:我打算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之:动词,去,往。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送杜少府去蜀州上任。

之:往,到。去。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之:相当于“到”“往”“去”。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

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饮酒。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着一个八尺宽的帷幕。③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事情处理。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花”、“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东北角”)时,“之”作结构助词“的”。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译:我唯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徐公不如您漂亮。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朵。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也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格式:主语+之+谓语。3、“之”起协调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译: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以上两例中,“之”在时间副词“久”后面,为了协调音节使用,作用:为协调音节,不译。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只是提宾标志,无意。译时应省去。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翻译时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②马之千里者。

译:日行千里的马。以上二例中,虚词“之”后面的“高”“远”“千里”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庙堂”“江湖”“马”,翻译时“之”不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二、随堂小练:

1、具答之。(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2、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了。之:调节音节,不译。)

3、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之: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之:主谓间,取独。5.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的远近。

之:的。)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事)

三、知识小结:

古人的文言浩如烟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好它。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的学习并不难。

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五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下载虚词“者”用法辨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虚词“者”用法辨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沪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目录(H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 阅 读 第一单元 朗读(六) 综合训练 1国际歌* 2最后一次讲演3周总理,你在哪里? * 4生命的意义 5古文两篇 爱莲说......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五篇模版)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虚词用法推断 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醉翁亭记》中的虚词用法

    《醉翁亭记》中"也"字作为语气词,有三种用法A、表判断(肯定,用于描述景物,介绍人名)B、表陈述(解释) C、表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1、环滁皆山也(助词,表判断)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8个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练习--大成语文教案9

    大成语文www.dachengjiaoyu.net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及其练习编辑 大成语文 9.【者】(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