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醉翁亭记》中的虚词用法
《醉翁亭记》中"也"字作为语气词,有三种用法
A、表判断(肯定,用于描述景物,介绍人名)B、表陈述(解释)
C、表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1、环滁皆山也(助词,表判断)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助词,表判断)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助词,表判断)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助词,表判断)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助词,表判断)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助词,表陈述)
7、故自号醉翁也(助词,表陈述)
8、在乎山水之间也(表感叹)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助词,表陈述)
10、山间之朝暮也(助词,表判断
11、山间之四时也.(助词,表判断)
12、而乐亦无穷也(表感叹)
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助词,表判断)
1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表陈述)
1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助词,表判断)
1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助词,表判断)
17、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助词,表陈述)
1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助词,表判断)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助词,表判断)
2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感叹)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助词,表判断)
《醉翁亭记》中而的用法多种多样,“而”的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承接)
3.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承接)
5.日出而林霏开(承接)6.云归而岩穴暝(承接)
7.野芳发而幽香(承接)8.佳木秀而繁阴(承接)
9.水落而石出者(承接)10.朝而往(修饰)
11.暮而归(修饰)1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承接)
13.往来而不绝者(修饰)14.临溪而渔(修饰)
15.溪深而鱼肥(并列)16.泉香而酒冽(并列)
17.杂然而前陈者(修饰)18.起坐而喧哗者(并列)
19.已而夕阳在山(承接)2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承接)
2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承接)2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转折)
2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承接)(转折)
3、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代词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
名之者谁:助词醉翁之意:的山水之间:连词山水之乐:的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山间之朝暮也:的山间之四时也:的四时之景:的宴酣之乐:助词,的山林之乐:的游人之乐:的太守之乐:的
第二篇: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⑤掩口胡卢而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④秦师轻而无礼。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
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三月而后成。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二.何
1.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3.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豫州今欲何至?④何由知吾可也。
4.多么。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③作计何不量!
5.为什么。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⑤求,尔何如?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⑪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⑫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⑬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⑪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⑫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⑪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⑫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⑬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 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5.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导大。(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四.乃
1.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2.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3.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5.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6.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7.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8.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9.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第三篇:虚词之用法教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词、动词和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语句中的“之”字: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入家门。
之:代词,指元方。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他们士气低落,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译: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之:代词,指这件事。
4、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译:抄录完,跑着送还借的书。
之:代指借的书。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代指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他(她)们、它(们)等。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那、这件事。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译:我打算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之:动词,去,往。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送杜少府去蜀州上任。
之:往,到。去。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之:相当于“到”“往”“去”。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
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饮酒。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着一个八尺宽的帷幕。③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事情处理。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花”、“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东北角”)时,“之”作结构助词“的”。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译:我唯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徐公不如您漂亮。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朵。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也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格式:主语+之+谓语。3、“之”起协调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译: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以上两例中,“之”在时间副词“久”后面,为了协调音节使用,作用:为协调音节,不译。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只是提宾标志,无意。译时应省去。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翻译时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②马之千里者。
译:日行千里的马。以上二例中,虚词“之”后面的“高”“远”“千里”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庙堂”“江湖”“马”,翻译时“之”不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二、随堂小练:
1、具答之。(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2、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了。之:调节音节,不译。)
3、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之: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之:主谓间,取独。5.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的远近。
之:的。)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事)
三、知识小结:
古人的文言浩如烟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好它。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的学习并不难。
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四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第五篇:虚词“者”用法辨析
“者”字用法和意义探析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对“者”做出五种不同的解析,但均为代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16次修订版对“者”也给出五种解析,但均为助词。《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浙教版)第83页将“者”解析为
一、代词;
二、助词。《步步高练出高分》(同套浙教版)第255页也将“者”解析为代词和助词,并进一步指出怎样区分代词和助词,能去掉的是助词,不能去掉的代词。让人费解的是同样一句“曩者辱赐书”,《 步步高高考必背100天》解析为助词,不译;《步步高练出高分》将其放在代词下解析为“的时候”。究竟“者”字该怎样解析,百度一下,可得: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真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