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第二篇: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墨迹晕染分割线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二)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三)转折关系
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五)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译作“因此”“所以”“因而”。如: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墨迹晕染分割线
其(一)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 为“他”“它”(包括复数)。如: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墨迹晕染分割线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如: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墨迹晕染分割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墨迹晕染分割线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如: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 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阶段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同时也是中考占分较大的重点。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初中阶段文言虚词的部分,不会让大家死记硬背,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的,来读读看,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于字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而字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第三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所】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文言实词
一、词类活用(具体见语文复习用书223--226)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
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
二、通假字(读音要准确)
三、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文言句子翻译
一、要点讲解: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强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字字落实”的原则和“翻译六字诀”,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要求学生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
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3、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1)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推断方法见前面实词部分。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调整,自己确信无误,且通顺畅然,然后才能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喻旭初先生说:翻好后一定要轻声念一遍,才能誊写到答题卷上。这里要求“念一遍”既是最后审查有无遗漏,与上下文是否吻合,也是看译句是否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二、课堂练习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换(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阅读《核舟记》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D.其人视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四篇:虚词之用法教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词、动词和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语句中的“之”字: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入家门。
之:代词,指元方。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他们士气低落,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译: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之:代词,指这件事。
4、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译:抄录完,跑着送还借的书。
之:代指借的书。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代指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他(她)们、它(们)等。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那、这件事。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译:我打算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之:动词,去,往。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送杜少府去蜀州上任。
之:往,到。去。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之:相当于“到”“往”“去”。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
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饮酒。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着一个八尺宽的帷幕。③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事情处理。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花”、“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东北角”)时,“之”作结构助词“的”。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译:我唯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徐公不如您漂亮。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朵。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也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格式:主语+之+谓语。3、“之”起协调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译: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以上两例中,“之”在时间副词“久”后面,为了协调音节使用,作用:为协调音节,不译。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只是提宾标志,无意。译时应省去。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翻译时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②马之千里者。
译:日行千里的马。以上二例中,虚词“之”后面的“高”“远”“千里”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庙堂”“江湖”“马”,翻译时“之”不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二、随堂小练:
1、具答之。(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2、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了。之:调节音节,不译。)
3、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之: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之:主谓间,取独。5.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的远近。
之:的。)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事)
三、知识小结:
古人的文言浩如烟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好它。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的学习并不难。
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
1、基本字词归纳
(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
《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
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
(1)故
故虽有名马。
——《马说》
(所以)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
——《扁鹊见蔡桓公》
(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因此)广故数言于亡。
——《陈涉世家》
(故意)(2)间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夹杂)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 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3)绝
以为妙绝。
——《口技》
群响毕绝。
——《口技》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4)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5)病
君之病在肌肤。
——《扁鹊见蔡桓公》 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
(6)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
(7)上
上使外见兵。
——《陈涉世家》
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
(8)见
昨日见军帖。
——《木兰诗》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才没不外见。
——《马说》
(9)比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
(10)少
宾客意少舒。
——《口技》
少时,一狼径去。
——《狼》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11)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2
(疾病、大病)
(困苦不堪)
(信)
(写)
(皇上)
(身体上的)
(看见)
(拜见)
(通“现”,显露)
(靠近)
(等到)
(稍微)
(一会儿)
(年轻的)
(随从,跟随)
(顺从,听从)
(顺从)
(一会儿)(中间)(暗中)(极点)(停止、消失)(隔绝)(观赏)(景象、景观)(看)
(1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分给,分配)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分内,名分)(13)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文章)文过饰非。
(掩饰)(14)世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15)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16)犯
作奸犯科。
——《出师表》
(17)达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18)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19)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0)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
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21)阴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
(22)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
(23)极
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
(父子相继为一世)
(时代,朝代)
(世上)
(事业,功业)
(职业)
(触犯)
(到,达到)
(做官,显贵)
(抵充,相抵)
(对着,面对)
(应当)
(在……之后)
(砍伐)
(攻打,讨伐)(讨伐)
(水的南面,南岸)
(用言语规劝)
(极点,极端)(尽,穷尽)
用法)(24)国
(国家)
(阴暗)
(同上)
(到)
(极其,非常。这是副词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国都,京城)(25)备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完备)
众妙毕备。
——《口技》
(具备,齐备)(26)径
少时,一狼径去。
——《狼》
(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直径)(27)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扶,持)上使外将兵。
项燕为楚将。
(28)顾
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9)胜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0)复
扁鹊复见。
(31)称
先帝称之曰能。
袒右,称大楚。
不以千里称也。
不能称前时之能。
(32)乘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公与之乘。
(33)章
又用篆章一。
(34)惊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波澜不惊。
(35)属
忠之属也。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36)策
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策之不以其道。
(37)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8)许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狼》
——《出师表》
——《陈涉世家》
——《岳阳楼记》
——《扁鹊见蔡桓公》——《出师表》
——《陈涉世家》
——《马说》
——《伤仲永》
——《陈涉世家》
——《曹刿论战》
——《核舟记》
——《口技》
——《岳阳楼记》
——《曹刿论战》
——《扁鹊见蔡桓公》——《核舟记》
——《马说》
——《木兰诗》
——《马说》
——《口技》
——《核舟记》
(率领,统率)(将帅,将领)(看见)
(尽,全部)
(优美)
(又)
(称赞,赞许)
(号称)
(称呼)(符合)
(量词,辆)
〔同坐(一辆)战车〕
(印章)
(受惊)
(振起)
(一类)
(隶属,管辖)
(类似)
(鞭子)
(记载)
(驱使)
(奇异)
(零数)
(看望、访问)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上下、光景)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赞同、答应)(39)舍
便舍船。
——《桃花源记》
(丢下)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房屋)(40)志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记)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志)(41)寻
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
(找)寻病终。
——《桃花源记》
(不久)(42)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道路)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仁政)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
(正道)(4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固执)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本来)(44)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衰亡)今亡亦死。
——《陈涉世家》
(逃跑)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45)举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发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推荐)死则举大名矣。
——《陈涉世家》
(成)(46)坐
众宾团坐。
——《口技》
(坐着)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因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同“座”)(47)食
谨食之。
——《捕蛇者说》
(喂食)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
(吃)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通“饲”,喂)
二、通假字归纳: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
5(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29)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
(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晏子故事两篇》
(4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两篇》(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晏子故事两篇》(44)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寓言四则之买椟还珠》(45)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寓言四则之滥竽充数》(4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48)屏弃而不用。(“屏”通“摒”:摒弃)——《为学》
(三)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
(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
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
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
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
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
B.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
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 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四)文言虚词举例
①、之
(1)结构助词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语气助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②其 作副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 ○3以 作介词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凭借 作连词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 4.而
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 5.乃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 6.于
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给 7.为 作介词
“为天下唱。”(《陈涉世家》)——替、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焉 作助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表句末语气,不译 ⑨所
所与“以”结合表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原因 作介词结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⑩乎
作语气助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吗 作介词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相当于“于”,作“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