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之 代词/助词 /动词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介词(以....)/连词(动词+以+动词)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典例解析】
【例1】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中公专家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答案:A。
【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答案:C。
【例3】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例4】 下列句中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答案:C。
【例5】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答案:B。
【例6】 下列[ ]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中公专家解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答案:C。
【例7】下列[ ]中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答案:C。
【例8】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打仗,要靠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中公专家解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答案:D。
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小结
初中文言文虚词考纲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虚词
之、其、而、以、则、乃、于、乎、焉、然、也、者、且
1、【之】
(一)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①子墨子闻之。(《公输》)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这,此。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愚公移山》)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③忠之属也。(《曹刿论战》)④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③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如: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其】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④其恕乎。(大概,也许)(《论语》)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③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④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论语》)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夫汉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后一个“以”)(《唐雎不辱使命》)
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③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④寡人欲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⑤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⑤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公输》)
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以】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②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输》)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则】
(一)连词
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2.可是、却(表转折)
①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二)副词,1.表示肯定,相当于 “是”“就是”。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副词,立即
6、【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
①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⑥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 ①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②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格式:于+动词。如:
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②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8、【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②然,胡不己乎?(《公输》)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③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如: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感叹语气,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相当于“啊”、“呀”等。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9、【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0、【然】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 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1、【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的,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③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⑤苟政猛于虎也!
2.用在句末,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②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3.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4.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如: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②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12、【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③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④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13、【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2.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快要。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第二部分 :增补词汇虚词
或、虽、为、所
1、【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③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
为“或者”“有时”。例如:
2、【虽】
(一)“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
使”。例如: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
然”。例如:
①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二).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
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 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3、【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②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
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
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①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③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
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
师表》)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4、【所】
初中文言文虚词考纲
第一部分 :要求掌握虚词
1、【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6.公将鼓之。(《曹刿论战》)7.何陋之有?(《陋室铭》)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其】
1.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3、【而】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3.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6.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7.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9.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11.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12.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1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则】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2.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5.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乃】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送东阳马生序》)4.见渔人,乃大惊。(《送东阳马生序》)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6.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7.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于】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5.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7.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8.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9.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2.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5.受制于人。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7.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8、【乎】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6.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8.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9、【焉】
1.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0、【然】
1.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2.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3.杂然相许。(《愚公移山》)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11、【也】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3.苟政猛于虎也!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2、【虽】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为】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为天下倡,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6.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12、【者】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所】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4.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13、【且】
1.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第二部分 :增补词汇虚词
1、【或】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2.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记》)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6.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练习1教案
文言文虚词练习(一)
1、指出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04 全国卷)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04全国卷)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04湖南卷)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04浙江卷)
⑤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05重庆卷)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05广东卷)
1、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或修饰)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③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④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⑥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2、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 ②代词,你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假设
3、分别找出“而”的正确用法
A表并列 B表承接 C表转折 D表修饰 E表因果
①吾恂恂而起()②城入赵而璧留秦()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黑质而白章()⑤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3、DBCAE
4、说出下列各句中“而”的词类、用法和意思。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 劳而无所,必有悖心
④而翁长铨,迁我京都,则汝朝夕侍母
⑤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⑥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⑦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⑧余知而无罪也
⑨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⑩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⑵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4、①⑤⑦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③表转折;却,但⑧代词,同“尔”,作宾语;你,你们⑥连词,表并列;又,还⑩连词,表因果;因此⑨⑵连词,表假设;如果②⑴连词,表承接;就,便④代词,同“尔”,定语;你的。
5、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无(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6、加点的何与例句中加点的何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A 何可胜道也哉
B 何其衰也
C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 何哉?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D
7、下面句中“何”字与“吏呼一何怒”中的“何”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B.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D
8、说出下列各句中“何”的词类和意思。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⑤将军待若子如是,何为而泣也?
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⑦汝幸而偶成,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
⑧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⑨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⑩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⑵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8、①疑问副词
②⑧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⑤⑨⑵疑问代词,什么
④疑问代词,做定语
⑥⑦副词,多么
⑩奈何:怎么办
⑴奈何:为什么
9、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9、解析:C 副词,才,就 | 副词,竟然,却 | 动词,是 | 代词,你的
10、下列各句中的“其”各是什么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① 汝其勿悲。
()
②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③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 其孰能讥之乎?
()⑤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⑥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⑦ 此其志不在小。
()⑧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⑨ 出则不知其所往。
()⑩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0表婉商,副词)(表婉商,副词)(表推测,副词)
(表反问,副词)(表反问,副词)(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那(第三人称代词)河内
河东
11、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
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04天津卷)
②樊哙侧其盾一撞(04广东卷)
③其意常在沛公(04福建)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05全国之三)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04浙江)
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05重庆)
⑦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05山东)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04湖南)
11、①第三人称代词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第三人称代词
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⑤指示代词,远指
⑥第三人称代词
⑦指示代词,远指
⑧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⑥尽其肉,乃去
⑦饥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
⑧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
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⑩其言简而明,信而通
A ①②④⑤⑥相同,③⑨相同
B ①③⑤⑦⑨相同,④⑧不同 C ②③⑤⑥⑦相同,④⑩相同
D ④⑤⑥⑦⑩相同,⑧⑨不同
12、D ①指示代词,那 ②副词,表反问 ③代词,其中的 ④人称代词,他的 ⑤人称代词,他的 ⑥人称代词,它的 ⑦人称代词,她的 ⑧ ⑨副词,表揣测 ⑩人称代词,他的
13、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词类和意思。
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⑫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⑬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⑭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⑮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焉。
⑱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⑲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⑳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⑵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⒃其信然邪?其梦邪?
13、①②③代词,他的,它的 ⑨第一人称代词,我 ⑤第二人称代词,你的⑥⑧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⑦指示代词,其中,中间的 ④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⑴⑵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哪里 ⑶副词,表感叹语气,实在,确实 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⒂副词,表祈使,一定,必须⒃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14、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
(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
()(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6)且行千里,其人不知()
14、将
尚且
暂且
一面---一面
并且
况且
15.下列文句中,“且”作连词但用法
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项是()
A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河水清且涟漪
15C 尚且
其它都表并列 而且
16、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16、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17、比较下面“且”字的用法,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③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⑥不出,火且尽
⑦且立石于其墓门
⑧若属且为所虏
⑨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A ①③⑦相同,②④⑥不相同
B ⑤⑥⑧相同,②③④各不相同
C ①与⑦相同,⑤与⑨不同
D ⑥与⑧相同,②与③不同
17、解析:D ①连词,表递进 ②副词,③副词,尚且 ④副词,暂且 ⑤副词,将近⑥副词,将要 ⑦连词,并且 ⑧副词,将要 ⑨副词,一方面„„一方面„„
18、对下列各句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若事之济,此乃天也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A ①④相同,⑥⑦不同
B ①②④相,⑥⑦不同
C ①④⑤相同,②⑦相同
D 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18、解析:A ①副词,就 ②副词,是 ③代词,你的 ④⑤连词,于是,才 ⑥副词,竟 ⑦副词,只,仅仅
19、写出下列句子中“若”的用法和意思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③余悲之,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竖子不足与谋,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
19、①表类比;好比,如同,好象
②表接近、相似;相当,相似
③作定语;你的、你们的 ④作主语;你,你们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那,那个
⑥表假设;假若,如果
⑦表揣测;似乎,好象
20、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
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20、解析:A 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21、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1.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22、指出下面句子中“乃”的意义或用法。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②良乃入,具告沛公。()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⑥今君乃亡赵走燕。()⑦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⑧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22.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②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③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④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⑤表转折,译为“却”。⑥表转折,译为“却”。⑦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⑧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⑨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3、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意义或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⑦其皆出于此乎?()
⑧其孰能讥之乎?()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3.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他、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他。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④指示人、事、物,那。⑤指示人、事、物,那。⑥其中,其中的。⑦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⑧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⑨ 副词,表祈使,一定。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24、下列“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几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D(表手段,方式,译为“靠他来”)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
25、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25.B(表顺承。A:表转折。C:你。D:表修饰)
26、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26.C(表选择的连词,译为“或者”,其余译为“有的”)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虚词“之”用法讲解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第五篇: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一、专题分析 :
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助字辨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也是考查重点。其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它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文言实词不可替代的作用。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之、其、以、何、乎、乃、且、若、所、为、焉、也、因、于、与、则、者。
二、学情分析:
学生抱怨难学——文言文是古代语文的一部分,它老早就脱离口语交际领域,成为一门只有认真学才能会的学问了,而对文言虚词而言,更是略显枯燥了。
老师感觉难教——要让学生先“识字”,后才能理解内容,这一道“文字”关,就已经让老师们头疼了,实词尚且好教,虚词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规律。
我这两个班的学生文言级别不高,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层次也不高,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似乎有点难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激发兴趣对这节课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技能:
积累掌握“而、之、其、以”四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小组合作、激趣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好文言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于家国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放弃这些“咬文嚼字”的“国粹”,无异于是对祖先、对民族的“背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于、与、之”三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文言知识迁移,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法学法
(一)自主合作,初通句意。
古今语言差别很大,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是文言虚词教学的瓶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教学角色转换,就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互相挑战,明确巩固。
在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的基础上,可采用挑战的形式,促使学生对文言虚词及例句做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读读背背,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
2.文以气为主。现在能够留下来的许多句子,是经过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六、过程设计
导入---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拨---课堂检测
1.导入
说文解字激发兴趣引出:于,与,之
2.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发学案提出本节目标,让学生自主疏通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了解例句句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 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在疏通文字,了解文意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合作中,质疑解难,初步理解字句内容。教学角色转换,就 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1)准备阶段:小组里,大家列好自认为重要的字句,准备向别组挑战;为防备被人考倒,小组里的每个人必须过关。
(2)生生挑战:挑战者指定被挑战者,要求被挑战者离开书本资料,对字词做出解释,根据结果确定给哪个小组加分。
(3)师生挑战:先是学生向老师挑战,挑战成功加倍加分。然后是老师采用多媒体向所有学生展示挑战的内容,老师就可以乘机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句落实到位。
(4)读读背背: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以气为主。
因为挑战带有比赛性质,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之心,他们很感兴趣。让学生堂堂课有所得,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例:1.于,yú 介词
(1)介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到”“在”“从”等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在”“从”等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大大小小的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人知道办法从哪里想出来。(3)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学业精深是由于勤奋,荒废是由于玩乐。..(4)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不如派亲信主动和东吴结盟,共同完.成传世的大业。
(5)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6)介进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事情很危急了,请允许我去向孙权将军求救。.(7)介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可译为“到”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8)介进事物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孔子说,残酷的政治压迫比老虎还要凶猛。.(9)介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10)复音虚词“于是”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吴郡的百姓正在内心痛恨他,于是乘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大声呼喊着追逐他。..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 A.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才很不高兴的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盆。B.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肴之战》 ..——于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埋葬了文公。晋国从此才开始穿黑色的丧服。2.与,yǔ
(1)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和”“同”“跟”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人一起受雇佣耕田。.(2)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可以为“和”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只有你和鲁肃跟我的想法一样。.(3)通“欤”,语气词,可译为“吗”“吧”等。此时读 yú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有,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 .(4)动词 ①给与
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我拿了„„一双玉杯,想要送给亚父。.②结交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失去所结交的同盟者,不明智。.③赞同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动(其中的内容),.屈原不同意。
④参加,参与,此时读 yù 蹇叔之子与师。《肴之战》——蹇叔的儿子也参加在这支队伍中。.
3.之,zhī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 A.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B.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床。C.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种办法,宁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③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诗歌)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2)助词
①结构助词,定语标志。相当于“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懂得断句,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④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归附曹操的荆州百姓,只不过是被武力所逼迫罢了。⑤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⑥音节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毛先生凭着能言善辩的口才,比百万军队都强。⑦动词,往,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