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总结
一.【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第二篇: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译为“他”。(《师说》)
(2)、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译为“它”。(《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译为“事理”。(《师说》)
(二)、第一人称:译为“我”。例如: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作结构助词: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
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译为“的”。(《赤壁之战》)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可不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东西:到处。)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二)、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张:通“涨”。)(《赤壁之战》)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不表领属。
例如: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芙蕖》)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能行古道”作宾语。(《师说》)④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作宾语。(《五人墓碑记》)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根据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奄:覆盖、包住。奄有:完全占有)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可能”。(《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游褒禅山记》)③汝其勿悲!表示“婉商”语气,译为“千万”、“可要”。(《与妻书》)④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烛之武退秦师》)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祈使)语气,译为“一定”。(《伶官传序》)
⑥其可怪也欤?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师说》)
3、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第三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120个实词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
3、被:
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
第三册:(无)
第四册: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
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报任安书》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同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同上)
4、倍:
义项: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例句:
第一册: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第二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
第三册至第六册均无
5、本:
义项: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桑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⑦根据,掌握;⑧自己一边的,现今的;⑨底本,版本;○10本钱(后起意义);○11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12量词。株,棵,丛,撮。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
第三册: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齐桓》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同上)
第六册: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
6、鄙:
义项: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例句:
第一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
第二册: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
第三册至第五册无
第六册: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7、兵:
义项: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例句:
第一册: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同上)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上)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同上)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同上)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
第二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同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
第三、四册无
第五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
第六册: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同上)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同上)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同上)
勒兵,下令军中(同上)
8、病:
义项:①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例句:
第一册: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触龙》
第二册: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
而江浙之梅皆病。(同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同上)
第三册: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同上)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第四册: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虎丘》
第五册: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
9、察:
义项: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例句:
第一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
第二册: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第三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
第六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
10、朝:
义项:①音同”招“,早晨;②音同”招“,一日,一天;③朝见;④接受群臣的朝见;⑤朝廷;⑥拜见;⑦官府的大堂;⑧朝代;⑨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例句:
第一册: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邹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同上)
第二册: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
第三册: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第四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
第五册: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 第二部分:(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11、曾
义项: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④通”层“。重叠。
例句: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触龙说赵太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
12、乘
义项:①驾车,驱马拉车;②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压服,欺压;⑥追逐;⑦计量,计算;⑧计算的一种方法,即算术中的乘法;⑨shèng(剩)。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10乘车驾四马,所以”乘“有时作为”四“的代称。○11顶着,冒着。
例句:
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勾践》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登泰山记》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
13、诚
义项: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例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同上)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陈情》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同上)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柳毅传》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同上)
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同上)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报任安书》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
14、除
义项: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任命,授职;○5扣除;○6流逝,过去;○7除了,除非。
例句: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
15、辞
义项:①口供;②言词,词句;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7托辞,借口。
例句: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归去来兮辞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愚溪》
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柳毅》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16、从:
义项:①跟随;②追赶;③使……随从;④顺从,听从;⑤任凭,听凭;⑥参与;⑦由,自;⑧堂房亲属;⑨副,与”正“相对;○10zòng,放纵,纵容;○11表示对象,相当于”向“;○12从事,参与。
例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勾践》
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谏》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影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第四篇:语文文言文虚词
语文文言文虚词.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1、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副词,仅,只)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连词,只是,不过)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连词,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连词,假如)
2、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副词,只,只有)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语助词,希望)
3、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徒然,白白的)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仅仅)
4、直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副词,只是)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副词,竟然)
5、第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海瑞传》)。(副词,但是,只是)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大泽乡起义》)。(副词,即使。“借第令”三词同义)
阴使人至郗所曰:“第举兵!”(《史记》)(副词,尽管。)
6、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仅,只)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副词,唯独)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难道)
7、特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副词,特地,特此)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仅)
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三国志》)。(副词,只,仅)
8、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副词,以前,往昔)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副词,刚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假如,假使)9、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实在,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副词,果真,如果)10、固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记王忠肃公敖事》)(副词,一定,必定)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副词,本来)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副词,确实,诚然)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副词,到底,究竟)
11、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副词,必须,一定要)
王必无人,臣愿捧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连词,果真,如果)
12、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只是,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副词,难道)
13、见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被)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代词,我)
14、相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互相)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代词,你)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代词,我)15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副词,不要)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师》)。(代词,没有谁)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促织》)。(副词,不)
16、微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副词,偷偷的,暗暗的)
味苦而微辛。(副词,稍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动词,没有)
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
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特地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
一、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例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例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二、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例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三、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a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b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问”;
d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四、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例⑤“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例⑥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为”的用法,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五、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⑧“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六、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⑩“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七、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例⑿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例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附: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翻译及例句
而已 :罢了例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则已 :也就罢了例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庶几:差不多例句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例句: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何其:多么例句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谓: 说的就是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谓之: 称他为、把它叫做例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谓:(就是)人们所说的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样例句: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如何:怎么样例句: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何所:……的是什么例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所:有……的例句: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所:没有……的例句: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有以:有用来…的例句:吾终当有以活汝。
无以: 没有用来…的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何以: 凭什么例句:何以战?
是以: 因此例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然: 虽然(即使)这样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然而: 这样,可是……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例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向使: 如果例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所以:①……的原因例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用来……的凭借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①表示承接关系例句: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从这,在这例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为:①以(之)为例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而为例句: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③认为例句: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也与、也与哉、也乎哉: 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例句:其可怪也与!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吾罪也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