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时间:2019-05-15 13:2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第一篇: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山之僧智仙也

④“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2.者

①结构助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其

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指示代词,这,那专其利三世(这种)

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4.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未有问而不告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面山而居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挟天子而令诸候《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国险而民附《隆中对》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⑧表承接,并且默而识之《论语·述而》野芳发而幽香

⑨表假设,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⑩表并列溪深而鱼肥

5.以:

介词,(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出师表》

悉以咨之(拿来)《出师表》以衾拥覆(拿来)《送东阳马生序》

生以乡人子谒余(用)《送东阳马生序》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出师表》必以分人(拿)《曹刿论战》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陈涉世家》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出师表》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送东阳马生序》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以其境过清(因为)

何以战(靠、凭借)必以情(根据)《曹刿论战》

②连词遂许先帝以驰驱(表目的,为)《出师表》

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

④连词,表顺承。

以光先帝遗德(来)以咨诹善道(用来)《出师表》

无从致书以观(来)《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便)《岳阳楼记》

以激怒其众(来、以便)《陈涉世家》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至)以伤先帝之明(以至)《出师表》⑤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⑥副词,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6.则①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②副词,那么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则霸业可成《隆中对》③连词,表假设,若,如果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孟子二章》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④连词,表转折,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⑤连词,只是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7.于①比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②对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③在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躬耕于南阳《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④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⑤从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第二篇:《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文言文复习(虚词)【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固《考纲》中所涉及的十二个常用虚词的常见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有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文言虚词的迁移运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教 具】 多媒体。【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

【教学方法】 点拨法、激励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一直是我们泰州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二、明确目标,分组活动。1.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节课的复习目标:(看白板,齐读一遍)“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目标里的12个虚词,就是我们泰州中考《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还有目标达成的关键体现在哪里?对“熟练”二字上,何谓熟练?如何达成?下面我们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2.活动

(一)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热身。上课之前,老师编了一句话,里面嵌入了12个虚词,把《考纲》中要求掌握的12个虚词都嵌进去了,老师就用这句话来让你们练一练,希望同学们能既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14个虚词的语境义。先自由的读两遍,然后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要求:组长提问,组员回答,组员答不出,组长答,都不会的就做上标记),看一看,哪组同学对虚词的意义掌握的更为熟练。

醉翁亭乃太守以其号名之,滁人或与太守游于此,游则酿泉为酒,因知从太守游而乐,然焉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醉翁亭是太守用他的号命名这个亭的,滁州人有的和太守到这里游玩,游玩时就用泉水酿酒,因此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然而哪里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乃:是。以:用。其:代词,他的。之:代词,指醉翁亭。或:有的。于:到。则:就。为:动词,酿造。因:因此。而:连词,表顺承。然:然而。焉:哪里。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他的。)有没有问题?没有吗?其他同学来修正。没有说出的,谁来补充。

其实,这句话就是一个热身,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不想接受挑战?好,下面我们就来链接去年的中考题。

3.活动

(二)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选自《春渚纪闻》)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A.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C.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D.何有于我哉(《论语》)

——2015年泰州市中考语文卷

你们的导学案上也有这篇文章,老师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道虚词题目。我们看这道题是什么题型,(选择题)对,考的是哪个虚词,(“于”字)好的,例句是材料中的句子,选择题有四个选项。而这四个选项都是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并且是四篇不同的课文。所以在平时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课文知识的积累和归纳。

所以,我要大家分析的是,针对这道选择题,你们做题的思路是什么?才能确保把这两分拿到手。(逐个翻译最好的,好的,你来做。这是最实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像这种找相同的题目,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题的答案是c项,那么例句和c项之间能不能找到共同特点。为什么都这两句的语境义都是“在”,因为它的后面都是表示地点的,而且只有c项是的,其余的都不是,所以这样选题是不是速度更快,提高了解题的效率。这样做题是不是更快捷。)

其实以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课内文言文虚词的知识,我们自己也可以命题。下面你们就也来做一回命题人,还是以这篇文章为材料,除了中考卷中的“于”外,这篇短文中还有虚词“之”、“以”、“为”、“而”、“乃”等。(如何命题?首先要有题目,然后从材料中确定例句,最后确定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中必须有一个和例句的语境义相同,或者只有一个不相同。)现在,你们就来尝试一下,给你们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看谁比较快。

把题目写到导学案的空白页,比一比,哪些同学的命题的速度快,正确率高。

三、展示成果,互相点拨。各小组展示命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命题情况,五个虚词都命题的同学举手,四个的举手,三个的举手,两个的举手。

下面请五个小组各派一个同学来展示你的命题,到黑板上写下你的命题,其他同学都是审题人。展示的同学还要解读你的命题,(解读时,要能够体现你的解题思路,边解读,把每句中的虚词的语境义写下来。)某某,你来解读你的题目,好,请同学们审题。可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看到所有同学更精彩的展示。我们学会了虚词的命题,同学们就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展到实词、翻译、停顿等等的命题。掌握命题者的意图和方法,更有利于我们有效的完成文言题目。

四、完成练习,达标测学。

1.老师还准备了三篇课外的文言短文,同学们快速阅读,看一看哪些同学的反应快。

(一)指出下列小短文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①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②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 ①弋,射。②咋(zé),咬。

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下列与“从伤而刺之”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默而记之 B.黑质而白章 C.乃记之而去 D.足肤皲裂而不知

读短文,回答问题。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王怒。群臣皆以为可,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卿秦攻代。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蹴之。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余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使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资治通鉴》第六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王以足蹴之/ 以其境过清 B.赵师乃解去/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败卿秦、乐乘于代 D.臣非自为,为王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大家的反应都很快,对虚词的用法掌握的也比较熟练。2.展示预习。

其实,《考纲》中规定的12个文言虚词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均能找到,课前要求大家背诵全文,将文中涉及12个虚词的句子写在导学案相应的位置。现在我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来交流展示,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接站起来修正。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的形式对一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进行了温习与巩固。在温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方法强化记忆(温故知新,归类整理),更要增强语境意识,结合语境比较揣摩,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老师看来,虚词是文言文解读的半壁江山,熟练掌握了虚词,我们的文言解读能力一定能够大幅提升。

【附录】课外文言文译文参考:

有个叫华隆的人喜欢带着狗四处游玩,于是呢就喂养了一只,取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这个叫华隆的人到了一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于是那条狗将蛇咬死了。而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不停的吠叫,家人发现这狗奇怪的举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发现华隆蜷缩着,急忙将他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他还没有苏醒的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没有吃饭。他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从此对:“的尾”爱护有加,无微不至,像是对待他的亲戚朋友一般。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准备刺杀。身旁的旅店仆人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就能一举得到刺杀两头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争肉,嘶咬扭打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挥剑跟在受伤老虎的后面刺杀伤虎,果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的名声。

燕国国君姬喜派使臣栗腹与赵王缔结友好盟约,并以五百金设置酒宴款待赵王。栗腹返回燕国后对燕王说:“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中了,他们的孤儿还都没有长大成人,可以去进攻赵国。”燕王召见昌国君乐,询问他的意见。乐回答说:“赵国的四境都面临着强敌,需要四面抵抗,故国中百姓均已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

惯于作战,不能去攻伐。”燕王说:“我可以用五个人来攻打赵国的一个人。”乐答道:“那也不行。”燕王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出兵攻赵,燕王便调动两千辆战车,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城,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代地。大夫将渠说:“刚与赵国交换文件订立友好盟约,并用五百金置备酒席请赵王饮酒,而使臣一回来就发兵进攻人家,这是不吉利的,燕军队肯定无法获取战功。”燕王不听将渠的劝阻,而且还亲自率领配合主力作战的部队随大军出发。将渠一把拉住燕王腰间结系印纽的丝带,燕王气得向他猛踢一脚,将渠哭泣着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大王您啊!”燕国的军队抵达宋子,赵王任命廉颇为将,率军迎击燕军,在击败栗腹的部队,在代战胜卿秦、乐乘的部队,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国国都蓟城。燕王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赵国人说:“一定得让将渠前来议和才行。”于是,燕王便任命将渠为相国,前往赵国议和,赵国的军队方才退走。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人都睡着了,就不知道谁是瞎子;都不说话,就不知道谁是哑巴。睡醒后让他们看东西,提问题让他们来回答,那么哑巴、瞎子就原形毕露了。不听他言语,没有本领的人就不能发现;不让他任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发现。听他说话而责求他有相应行动,让他任职而责求他能把事办成,那么没有本领、德才不好的人就原形毕露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 学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及方法介绍

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3个要点

1、重点关注常考的文言虚词

从2008年-2010年的文言虚词考题可以看出,“以”三年共考19次,“而”三年共考14次,“之”三年共考13次,“其”三年共考9次,“于”三年共考9次,“乃”三年共考7次,“因”三年共考6次。这些虚词考试频率最高,掌握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可以说最为重要。同时,“为”、“则”、“所”、“因”、“者”、“乎”、“也”等虚词也不可忽略。

2、考前复习要掌握方法。一是要结合例句去理解和记忆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要做到能看着虚词的每个用法说出或写出一两个例句。请注意,在掌握一般用法后,要特别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二是熟读课文,熟记课内古文名句,围绕常考的18个虚词,选取那些意义与用法没有争议的句子,认真归纳相关虚词。这样做,对应考有最直接的帮组。大家都知道,高考文言虚词题的四组八句中,一般有四句是直接取材于课本。

3、在考场上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如何才能融入语境以正确辨别呢?一是用语境推断法,即借助上下文的语义来理解虚词的含义和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题7题B项考“孔明移军且至”的“且”的理解。查前文,有“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位垒(仲达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等表述,据此可以推出“孔明移军且至”的“且”是副词,译为“将”二是整体感知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授课时间

就是感叹语气词,它始终与整个句子密切相关。三是用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多为介词,在句末则为助词,表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四是用代入检验法。将被考察的虚词放入句子,结合上下文来默读,感觉到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理解有问题。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作《师说》以贻之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之二虫又何知!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顷之,烟炎张天。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1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7—19定语后置的标志;20—21宾语提前的标志。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3 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6、温故而知新

7、蟹六跪而二螯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3、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秦王恐其破璧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距其院东五里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其皆出于此乎?

15、子其勉之

1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国无主,其能久乎?

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吾其还也

20、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1、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2、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明确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1指示代词“那”“那些”;12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19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 示商量语气;20表示假设“假如”;21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2表示让步“尚且”; 23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

A 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

B 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 C 作指示代词D 作连词 E 语气副词

第四篇:2020中考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梳理(常用的15个)

教师:

一、复习“之”

(一)代词

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2.“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3.“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代词。

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他的”“她的”“它的”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b.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观潮》)

指示代词,如果“其”后面跟的是数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作定语。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样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2、副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

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表示反诘,反问,可译为“难道”,其真无马邪(《马说》)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为“恐怕”“大概”。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3、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三、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八则》)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四、复习“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至则无可用

(二)副词。

在句中其强调作用,可译为“就”“就是”“倒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

表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五、复习“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以天下之所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表修饰,可译为“而”,或不译。

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三)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六、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3.“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

七、复习“焉”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

(《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②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八、复习“何”

(一)代词。可译为“什么”“哪里”。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副词。

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多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复音虚词。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九、复习“为”

(一)介词,读作“wèi”。

1.表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表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二)动词,读作“wéi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

(《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两小儿辩日》)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连词。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四)“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十、“且”

(一)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副词,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2.译为“姑且、暂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表约数,译为“将近”“接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十一、“虽”

连词

1.表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2.表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二、者

(一)代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的时候”等。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附在数词之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鱼我所欲也》)

(二)助词,表停顿,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陈涉世家》)

然侍卫之臣不懈域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十三、复习“乃”

(一)副词。1.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译作“于是”“就”。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二)动词。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三)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四、复习“与”

1、虚词。

(1)

解释为:和、跟、同。(连词或介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动词。解释为“给予、给“。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我寄愁心与明月

3、动词

参与,欣赏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4、相与,一起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5、通“举”,被选拔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十五、复习“所(suǒ)

助词。

1、“所”字结构,(所+动词)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2、“为……所”结构,表示被动。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盲井游记》)

3、“所以”,译为“……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4、“所以”,译为“用来……的”。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第五篇: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

1.通假字辨析。(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厝朔东

③ 百废具兴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师生共同分析:。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

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二、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

积于今六十岁矣

②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④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谢谢大家。

下载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 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

    文言文虚词复习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

    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一、专题分析 : 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助字辨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高考文言文阅......

    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

    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

    文言文虚词说课稿

    一、考点导航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部分不表示明确含义,却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的词类。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文言虚词的意义一般都不很实在,它在文中、句中往往侧重......

    2014武汉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

    2014年九年级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见虚词总结 胡志峰编撰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