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时间:2019-05-13 01: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第一篇: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   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解读:

所谓“”,就是《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11.【也】

(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⑫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13.【因】

(一)介词。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14.【于】

(一)介词。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练习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

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 B.如太行、王屋何?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豫州今欲何至? E.作计何不量?

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G.徐公何能及君也? 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解释语句中“乎”的含义与用法。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E.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F.等死,死国可乎? G.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H.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I.其皆出于此乎? J.吾尝疑乎是

K.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L.不牵乎卑辞之话,不夺乎众多之口

3. 解释下边语句中“也”字的含义。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何可胜道也哉

E.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F.俱其不已,告立于帝

4.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旁皆大松,曲者如盖

E.今者项庄拔剑舞

F.陈胜者,阳城人也

G.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H.客如来见者,吾必唾其面

I.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J.言之,貌若甚戚者

K.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L.王者之事毕矣

5.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6.对下列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7.比较下列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⑪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⑫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⑬得全首领以没 ⑭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⑮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⑯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⑰(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⑱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⑲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⑳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⑴敛赏财以送其行 A.⑪与⑫相同,⑱与⑲相同 B.⑬与⑭相同,⑳与⑴不同 C.⑮与⑯不同,⑰与⑳相同 D.⑪与⑴不同,⑯与⑰不同

8.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 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9.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③逢蒙学射于羿 ④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⑤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⑥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 ⑦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⑧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⑨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⑩每自出于管仲、乐毅

A.①与⑤相同,③与⑧不同 B.①与④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⑥与⑦相同,④与⑩不同 D.②与③不同,⑥与⑦不同 10.对下列各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⑪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⑫唇亡则齿寒

⑬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⑭今刚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⑮非死,则徒尔 ⑯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⑰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⑱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⑲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⑳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⑴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⑵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⑷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A.⑪与⑫不同,⑬与⑮不同 B.⑯与⑰不同,⑫与⑲不同 C.⑭与⑷相同,⑵与⑶不同 D.⑱与⑳相同,⑴与⑷相同 11.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③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④吾翁既若翁(好比)⑤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③⑥⑦ D.③⑤⑥⑦

12.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⑥皆生毛,长一寸所⑦夜以火指鼓所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13.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府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架亡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⑧今故告之,反怒为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14.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②吾与汝毕力平险。③可得闻与?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⑤吾与点也。⑥子非三闾大夫与?⑦桓公知天下诸候多与己也。⑧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

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15.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余有叹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且焉置土百?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⑥永之人争奔走焉。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⑧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⑤|④⑦|③⑥

16.选出“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⑪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⑫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⑬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⑭辍耕之垄上 ⑮哀秋冬之绪风 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⑰衷南夷之莫吾知分 ⑱白马之自也,无以异于自人之自也 ⑲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⑳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绪绅间 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⑪⑰|⑫⑬⑲⑴⑵|⑭⑯⑳|⑮⑱ B.⑪⑰⑵|⑫⑬⑲⑴|⑭⑯⑳|⑯⑱ C.⑪⑰|⑫⑬⑲⑳|⑭⑯|⑮⑱⑴⑵

D.⑪⑰⑵|⑫⑬⑲|⑭⑯⑳|⑮⑱⑴

17.对下列句中的“其”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⑪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⑫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⑬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⑮此皆言其可睹也⑯其熟能讥之乎⑰其若是,孰能御之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⑲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⑳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⑴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A.⑪⑬⑭⑳|⑫⑮⑯⑲|⑰⑱|⑴ B.⑪⑬⑭⑮⑳|⑫⑯⑲|⑰⑱⑴ C.⑪⑭⑮⑳|⑫⑯⑰⑱⑲|⑬⑴ D.⑪⑭⑮⑳|⑫⑯⑲|⑬⑴|⑰⑱

18.下列句中的“而”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⑫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⑬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⑭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村成荫而众鸟息焉⑮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⑯秦军灭滑而还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⑱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⑲而母,婢也⑳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⑴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⑵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壁移兵先击之 A.⑪⑱|⑫⑮|⑬⑴|⑭⑳|⑯⑲|⑰⑵ B.⑪⑰|⑫⑵|⑬⑱|⑭⑳|⑮⑯|⑲⑴ C.⑪⑱|⑫⑰|⑬⑮|⑭⑯|⑲⑴|⑳⑵ D.⑪⑰|⑫⑱|⑬⑲|⑭⑳|⑮⑯|⑴⑵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此而上不惊者 为:治理,动词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治理,动词 B.若毒之乎 若:你,代词

更若役,复若赋 若:你,代词

C.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从,介词

青,取之于蓝 于:从,介词

D.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故:变故,名词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故:变故,名词

2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岂吾相不嫦娥侯耶?且固命也

②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B.①临视,则虫集冠上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C.①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D.①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②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黑质而白章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②是进亦忧,退亦优,然则何时而乐耶 C.①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②术怒攻布,为布所破 D.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蒙故业,因遗策 B.①晏子见疑于景公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D.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2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辍耕之垄上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文言文翻译

1、歧路亡羊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多多益善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3、问津

原文: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5)之:与。(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4、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练习参考答案

1.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B怎么样,把……怎么办;C代词,什么;D代词,哪里;E副词,多么;F代词,为什么;G副词,怎么;H通“呵”,呵问。

2.A词尾,同“然”,……的样子;B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标舒缓语气,不译;C语气助词,用在分句后表提顿,可译作“啊”;DEFGHI皆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分别表感叹、祈使、是非问、反问、特指问和猜测问;JKL都是介词,同“于”,分别是对、在、比、被的意思。3.都是语气助词。A用在句末,表判断;B用在句末,表确定;C用在句末,表祈使;D用在句末,加强疑问;E用在句中词语后,表停顿;F用在句中分句后,表提顿。4.A指示代词,这样;BCDL均为特指代词,分别是“……的原因”“……的人”“……的松”“……的”的意思;EFGHI皆虚化为结构助词,放在词语或句子后表提顿:提顿时间词;提顿主语;提顿数词,……种;提顿假设分句,……的话;定语后置的标志;J结构助词,与“如”“若”配合,表比喻,像……的样子;K语气助词,表判断,相当于“的”。5.C(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6.B(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7. A(⑪⑫⑴来;⑬相当于“而”;⑭拿;⑮在;⑯⑱因,由于;⑰率领;⑲因为;⑳与)8.C(①⑤于是;②③根据;④⑥⑧依靠,凭借;⑦沿袭;⑨因为;⑩趁着)9.C(①⑤被;②⑥⑦对于;③向;④给;⑧在;⑨根据;⑩引进对象)10. C(⑪就是;⑫⑲⑳那么;⑬连词,就;⑭⑷假若;⑮⑯⑰⑱⑴⑵就;⑶却)11.C(①好像;②或;③假若;④⑤⑥你(的);⑦或)12.A(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13.D(替,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副词|被,介词|在,介词)14.B(介词,替|连词,和|助词,表疑问|动词,亲附|动词,赞同)15.对下列各

句中“焉”字A(助词,用于句末不译|代词,他|句中助词,形容词尾|兼词,于之)16.B 主谓间结构助词|代词|动词|结构助词“的”17.D 代词/语气词/助词/连词18.D 表并列|表转折|代词,“你”|表因果|表顺承|表假设19.D(后一个“故”应为“仍旧”,副词)20.D(A①且:词,抑或,还是;②同。B①则:词,原来,已经;同。C①犹:词,尚且;同。D①“之”与“者”连用,构成固定格式,表示定语后置;②之:结构助词,无实义;者:指示代词,……的地方)21.B(A①而:表并列,连词;②同。B①然:副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连词,表转折,可是。C①所;表被动;②同。D①以;连词,因为;②同。)22. A(A①介词,趁机;②遵循,沿袭。B①介词,表被动;②同。C①与:结交;②同。D①则:连词,表 承接;②同)23.D(①之:的,结构助词;②之:去,到,动词;③则:就是,是,副词;④仅,只,副词)

文言文翻译答案

1、《歧路亡羊》译文:

杨子的邻居掉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多多益善》译文:

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个自有高有低。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

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3、《问津》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4、译文: 陈宠字昭公,年轻时曾担任过州县的小官,后来被征召到司徒鲍昱府做事。当时司徒府上的小官员十分喜欢结交游玩,陈宠经常批评这种现象,(他自己)独自努力专心于工作事务,多次向司徒鲍昱陈说当前社会上应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关于针对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解读:

所谓“”,就是《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 学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及方法介绍

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3个要点

1、重点关注常考的文言虚词

从2008年-2010年的文言虚词考题可以看出,“以”三年共考19次,“而”三年共考14次,“之”三年共考13次,“其”三年共考9次,“于”三年共考9次,“乃”三年共考7次,“因”三年共考6次。这些虚词考试频率最高,掌握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可以说最为重要。同时,“为”、“则”、“所”、“因”、“者”、“乎”、“也”等虚词也不可忽略。

2、考前复习要掌握方法。一是要结合例句去理解和记忆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要做到能看着虚词的每个用法说出或写出一两个例句。请注意,在掌握一般用法后,要特别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二是熟读课文,熟记课内古文名句,围绕常考的18个虚词,选取那些意义与用法没有争议的句子,认真归纳相关虚词。这样做,对应考有最直接的帮组。大家都知道,高考文言虚词题的四组八句中,一般有四句是直接取材于课本。

3、在考场上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如何才能融入语境以正确辨别呢?一是用语境推断法,即借助上下文的语义来理解虚词的含义和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题7题B项考“孔明移军且至”的“且”的理解。查前文,有“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位垒(仲达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等表述,据此可以推出“孔明移军且至”的“且”是副词,译为“将”二是整体感知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授课时间

就是感叹语气词,它始终与整个句子密切相关。三是用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多为介词,在句末则为助词,表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四是用代入检验法。将被考察的虚词放入句子,结合上下文来默读,感觉到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理解有问题。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作《师说》以贻之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之二虫又何知!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顷之,烟炎张天。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1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7—19定语后置的标志;20—21宾语提前的标志。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3 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6、温故而知新

7、蟹六跪而二螯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3、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秦王恐其破璧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距其院东五里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其皆出于此乎?

15、子其勉之

1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国无主,其能久乎?

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吾其还也

20、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1、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2、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明确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1指示代词“那”“那些”;12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19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 示商量语气;20表示假设“假如”;21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2表示让步“尚且”; 23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

A 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

B 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 C 作指示代词D 作连词 E 语气副词

第四篇:[高考必看]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解读:

所谓“”,就是《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复习重点:

1、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作实词用。例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的“以”字,如果按虚词“把”或“用”来解释显然不合情理,只有依据语境讲成“率领”才符合当时诸侯之间的实情。

2、辨明词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后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但前一个应翻译为“在”,后一个应翻译为“比”。

3、通晓古今。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被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高考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例释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第五篇: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

1.通假字辨析。(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厝朔东

③ 百废具兴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师生共同分析:。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

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二、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

积于今六十岁矣

②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④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谢谢大家。

下载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

    文言文虚词复习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文言文复习(虚词)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

    2017年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 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

    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1.之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18个虚词逐一精析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