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虚词练习1教案
文言文虚词练习(一)
1、指出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04 全国卷)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04全国卷)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04湖南卷)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04浙江卷)
⑤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05重庆卷)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05广东卷)
1、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或修饰)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③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④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⑥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2、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 ②代词,你 ③连词,表修饰 ④连词,表假设
3、分别找出“而”的正确用法
A表并列 B表承接 C表转折 D表修饰 E表因果
①吾恂恂而起()②城入赵而璧留秦()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黑质而白章()⑤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3、DBCAE
4、说出下列各句中“而”的词类、用法和意思。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 劳而无所,必有悖心
④而翁长铨,迁我京都,则汝朝夕侍母
⑤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⑥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⑦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⑧余知而无罪也
⑨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⑩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⑵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4、①⑤⑦连词,表修饰;┅┅地,┅┅着。或不译③表转折;却,但⑧代词,同“尔”,作宾语;你,你们⑥连词,表并列;又,还⑩连词,表因果;因此⑨⑵连词,表假设;如果②⑴连词,表承接;就,便④代词,同“尔”,定语;你的。
5、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无(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6、加点的何与例句中加点的何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A 何可胜道也哉
B 何其衰也
C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 何哉?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6、D
7、下面句中“何”字与“吏呼一何怒”中的“何”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B.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D
8、说出下列各句中“何”的词类和意思。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⑤将军待若子如是,何为而泣也?
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⑦汝幸而偶成,又何不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
⑧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⑨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⑩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⑵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8、①疑问副词
②⑧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⑤⑨⑵疑问代词,什么
④疑问代词,做定语
⑥⑦副词,多么
⑩奈何:怎么办
⑴奈何:为什么
9、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9、解析:C 副词,才,就 | 副词,竟然,却 | 动词,是 | 代词,你的
10、下列各句中的“其”各是什么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① 汝其勿悲。
()
②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③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 其孰能讥之乎?
()⑤ 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⑥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⑦ 此其志不在小。
()⑧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⑨ 出则不知其所往。
()⑩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0表婉商,副词)(表婉商,副词)(表推测,副词)
(表反问,副词)(表反问,副词)(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那(第三人称代词)河内
河东
11、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
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04天津卷)
②樊哙侧其盾一撞(04广东卷)
③其意常在沛公(04福建)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05全国之三)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04浙江)
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05重庆)
⑦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05山东)⑧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04湖南)
11、①第三人称代词
②第三人称代词
③第三人称代词
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⑤指示代词,远指
⑥第三人称代词
⑦指示代词,远指
⑧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12、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③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⑥尽其肉,乃去
⑦饥寒切身,慈母不能保其子
⑧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修,君子不近
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⑩其言简而明,信而通
A ①②④⑤⑥相同,③⑨相同
B ①③⑤⑦⑨相同,④⑧不同 C ②③⑤⑥⑦相同,④⑩相同
D ④⑤⑥⑦⑩相同,⑧⑨不同
12、D ①指示代词,那 ②副词,表反问 ③代词,其中的 ④人称代词,他的 ⑤人称代词,他的 ⑥人称代词,它的 ⑦人称代词,她的 ⑧ ⑨副词,表揣测 ⑩人称代词,他的
13、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词类和意思。
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⑫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⑬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⑭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⑮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焉。
⑱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⑲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⑳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⑵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⒃其信然邪?其梦邪?
13、①②③代词,他的,它的 ⑨第一人称代词,我 ⑤第二人称代词,你的⑥⑧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⑦指示代词,其中,中间的 ④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⑴⑵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哪里 ⑶副词,表感叹语气,实在,确实 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⒂副词,表祈使,一定,必须⒃连词,表示选择,是┅┅还是┅┅
14、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
(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
()(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6)且行千里,其人不知()
14、将
尚且
暂且
一面---一面
并且
况且
15.下列文句中,“且”作连词但用法
不同于其它句的一项是()
A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B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河水清且涟漪
15C 尚且
其它都表并列 而且
16、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16、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17、比较下面“且”字的用法,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③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⑥不出,火且尽
⑦且立石于其墓门
⑧若属且为所虏
⑨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A ①③⑦相同,②④⑥不相同
B ⑤⑥⑧相同,②③④各不相同
C ①与⑦相同,⑤与⑨不同
D ⑥与⑧相同,②与③不同
17、解析:D ①连词,表递进 ②副词,③副词,尚且 ④副词,暂且 ⑤副词,将近⑥副词,将要 ⑦连词,并且 ⑧副词,将要 ⑨副词,一方面„„一方面„„
18、对下列各句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若事之济,此乃天也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A ①④相同,⑥⑦不同
B ①②④相,⑥⑦不同
C ①④⑤相同,②⑦相同
D 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18、解析:A ①副词,就 ②副词,是 ③代词,你的 ④⑤连词,于是,才 ⑥副词,竟 ⑦副词,只,仅仅
19、写出下列句子中“若”的用法和意思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③余悲之,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竖子不足与谋,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⑦言之,貌若甚戚者
19、①表类比;好比,如同,好象
②表接近、相似;相当,相似
③作定语;你的、你们的 ④作主语;你,你们
⑤指示代词,作定语;那,那个
⑥表假设;假若,如果
⑦表揣测;似乎,好象
20、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父去里所,复还
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
③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④抚军不忘所自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
⑥皆生毛,长一寸所 ⑦夜以火指鼓所
⑧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20、解析:A ①⑥表数目;②⑦表处所;③④⑤⑧助词
21、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1.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22、指出下面句子中“乃”的意义或用法。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②良乃入,具告沛公。()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⑥今君乃亡赵走燕。()⑦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⑧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22.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②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③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④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⑤表转折,译为“却”。⑥表转折,译为“却”。⑦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⑧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⑨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3、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意义或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⑤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⑦其皆出于此乎?()
⑧其孰能讥之乎?()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3.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他、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他。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④指示人、事、物,那。⑤指示人、事、物,那。⑥其中,其中的。⑦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⑧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⑨ 副词,表祈使,一定。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24、下列“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几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D(表手段,方式,译为“靠他来”)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
25、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25.B(表顺承。A:表转折。C:你。D:表修饰)
26、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26.C(表选择的连词,译为“或者”,其余译为“有的”)
第二篇: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
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如“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复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知识点2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方法指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知识点3 文言文翻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具体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若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显然荒诞,因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辞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布衣之怒”的“布衣”应翻译为“平民”,“伛偻提携”应翻译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运用互文的句子,应将几句简化合并,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再如,古代把国王或王后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说成“填沟壑”,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我们在翻译时都应根据其意义译成今天的用语。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言文阅读满分。
【例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2)涂:同“途”。(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6)寤:同悟
【题干】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2)圣人非所与熙也()..(3)摄衣冠谢曰()(3)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
【答案】(1)到(2)同嬉,开玩笑(3)道歉(4)这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熙”是通假字,“谢”“是”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题干】
2、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入闺久之 ..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所以然者何 颓然碧窈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项中“于”皆为“在”。【题干】
3、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答案】(1)难道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吗?(2)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
【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第一句“得无„„耶”反问的语气要译出来,“善”字在理解准确。第二句先根据注释了解“缧绁”的意思,再译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题干】
4、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善于辞令 能言善辩 知错就改(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解析】借助注释,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从性格、精神品质方面表现分析人物形象。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第三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及方法介绍
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3个要点
1、重点关注常考的文言虚词
从2008年-2010年的文言虚词考题可以看出,“以”三年共考19次,“而”三年共考14次,“之”三年共考13次,“其”三年共考9次,“于”三年共考9次,“乃”三年共考7次,“因”三年共考6次。这些虚词考试频率最高,掌握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可以说最为重要。同时,“为”、“则”、“所”、“因”、“者”、“乎”、“也”等虚词也不可忽略。
2、考前复习要掌握方法。一是要结合例句去理解和记忆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要做到能看着虚词的每个用法说出或写出一两个例句。请注意,在掌握一般用法后,要特别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二是熟读课文,熟记课内古文名句,围绕常考的18个虚词,选取那些意义与用法没有争议的句子,认真归纳相关虚词。这样做,对应考有最直接的帮组。大家都知道,高考文言虚词题的四组八句中,一般有四句是直接取材于课本。
3、在考场上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如何才能融入语境以正确辨别呢?一是用语境推断法,即借助上下文的语义来理解虚词的含义和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题7题B项考“孔明移军且至”的“且”的理解。查前文,有“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位垒(仲达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等表述,据此可以推出“孔明移军且至”的“且”是副词,译为“将”二是整体感知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授课时间
就是感叹语气词,它始终与整个句子密切相关。三是用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多为介词,在句末则为助词,表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四是用代入检验法。将被考察的虚词放入句子,结合上下文来默读,感觉到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理解有问题。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作《师说》以贻之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之二虫又何知!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顷之,烟炎张天。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1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7—19定语后置的标志;20—21宾语提前的标志。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3 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6、温故而知新
7、蟹六跪而二螯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3、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秦王恐其破璧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距其院东五里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其皆出于此乎?
15、子其勉之
1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国无主,其能久乎?
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吾其还也
20、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1、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2、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明确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1指示代词“那”“那些”;12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19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 示商量语气;20表示假设“假如”;21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2表示让步“尚且”; 23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
A 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
B 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 C 作指示代词D 作连词 E 语气副词
第四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之 代词/助词 /动词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介词(以....)/连词(动词+以+动词)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典例解析】
【例1】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中公专家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答案:A。
【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答案:C。
【例3】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例4】 下列句中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答案:C。
【例5】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答案:B。
【例6】 下列[ ]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中公专家解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答案:C。
【例7】下列[ ]中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答案:C。
【例8】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打仗,要靠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中公专家解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答案:D。
第五篇: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
1.通假字辨析。(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厝朔东
③ 百废具兴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师生共同分析:。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
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二、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
积于今六十岁矣
②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④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