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虚词教案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三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5个:之、其、何、以、于、为、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者。【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
(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
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
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
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
B.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
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 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
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 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
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臵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③小大之狱。2.结构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瞑。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为学》)
② 至之市(《郑人买履》)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辍耕之陇上(动词,去,到)2.二世杀之(代词,代扶苏)3.嘱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助词,的)5.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6.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2.殚其地之出(代词,他们的)3.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它)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代它的)5.专其利三世也(代词,这种)
6.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三、复习“何”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
(二)“何”用作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用作复音虚词。
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何以” 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解释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 1.何夜无月(疑问代词,哪)2.吾欲之南海,何如(怎么样)3.何有于我哉(代词,什么)4.又何间焉(为什么)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怎么)6.其如土石何(把……怎么样)
四、复习“以”
(一)“以”用作介词,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③以天下之所顺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介词,把)2.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3.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4.以伤先帝之明(连词,以致)5.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凭借)6.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五、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的“于”。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5.“于”表示比较,用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解释句中介词“于”的意义: 1.管夷吾举于士(从)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3.所欲有甚于生者(比)4.吾祖死于是(在)5.有求于我也(对)
六、复习“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梅花为寒气所勒
4、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二)“为”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
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
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
④ 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三)“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动词,雕刻)2.行拂乱其所为(动词,做)3.项燕为楚将(判断动词,是)4.愿为市鞍马(介词,为了)
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介词,向、对)
七、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④水落而石出
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③熙熙而乐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 表示承接,第二个“而”表示转折)2.弛然而卧(表修饰)
3.一鼓作气,再而衰(表承接)4.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5.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八、复习“则”
(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③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非死则徙尔(副词,就是)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连词,那么)3.欲速则不达(连词,但是)
4.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如果)
九、复习“乃”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
①久而乃和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二)“乃”用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三)“乃”用于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四)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副词,才)2.乃大惊(副词,竟然)
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副词,才)4.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
5.陈涉乃立为王(副词,于是,就)
十、复习“若”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3.复音虚词 “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十一、复习“且”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2.译为“姑且、暂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二、复习“虽”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十三、复习“然”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3.“然”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③颓然乎其间者
④满目萧然
⑤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然”还可译为“对的”“正确的”。如:
①吴广以为然
②不以为然
附: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复习“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
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
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①颓然乎其间者
②悠悠乎与灏气俱
③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对”“对于”。如: 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复习“焉”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它,代这篇文章)
②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代蛇)
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十六、复习“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典例剖析】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臵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剖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剖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剖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剖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剖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剖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打仗,要靠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剖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中考例题分析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参考答案B A句中的“以”译作连词“来”; B句中的“以”译作介词“用”; C句中的“以”译作介词“因为”; D句的中“以”译作动词“认为”。
“以面受沫”中的“以”可译作介词“用”,与B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参考答案C A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向”; B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比”; C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在”; D句中的“于”用作介词,译作“对”。
“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 与C句中的“于”意义与用法相同,都是介词“在”的意思。
下列句中“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参考答案C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认为”;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凭借”; C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D 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刑以惩恶”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C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参考答案D A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把”; B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根据”; C句中的“以”用作介词,译作“因为”; D 句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
“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用作连词,译作“来”,与D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一致。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不以千里称也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胜晋于河雍 C.子释之,不谷知之矣/闻寡人之耳者 D.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D A句中第一个“以”译作“认为”,第二个“以”译作“ 把”; B句中第一个“于”译作“向”,第二个译作“在”; C句中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这件事”,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D 句中两个“虽”都是“虽然”的意思。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参考答案B A句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相当于“而”,表顺承; B句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 C句第一个“其”是代词,“它的”,第二个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 D句第一个“且”是“尚且”,第二个是“将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句中第一个“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以是”译作“因此”;第二个“以” 译作介词“把”)。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句中“之”用作代词,代这件事;句中“于”用作介词,译作“到”)。
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答案: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句中两个“以”分别连接前后两个词语,从而形成两个语意相对独立的短语,朗读时可分别在两个短语后稍作停顿)。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答案:(2分)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句中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若”译作“如”或者“比得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句中“之”用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也”是表示判断的固定结构)。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句中两个“乃”都用作副词,但意思有差别:第一个“乃” 译作“就是”,第二个“乃”译作“才。句中“之”可理解为结构助词“的”)。
课后作业:
(一)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因起彷徨 ________________(2)尝暂寄人空宅住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课外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较之课内阅读难度加大。一定要把词语放到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敲该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些词语可以联系课内所学知识来帮忙。如 “因” 在《五柳先生传》中就有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当作 “于是,因此” 讲; “尝” 在《陈涉世家》中有 “尝与人佣耕” 一句,做 “曾经” 讲。可以套用一下,再代入原文以判断其正确性。
答案:(1)于是(2)曾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注意关键性词语一定要译出,如 “尽”。不能直译的,意译也可。
答案: 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3. “雪夜访戴” 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何可一日无此君” 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两点:一要准确理解本文的中心;二要结合《〈世说新语〉两则》。其实,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讲,第二条起了一个提示作用。也可结合学过的其他写人物的文章《五柳先生传》等。一定能从学过的文章找到本文的影子。根据这一理解,再回归本文,你会收获很大。
答案: 率性而为 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第二问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夜晚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门,命(仆人)倒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到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其中的缘故,王子猷说: “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 “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 王子猷长啸并吟咏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 “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
(二)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 “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 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______________(2)姥初有愠色 愠: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 “为世所重” ?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参考译文:
王羲之曾经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第二篇: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译为“他”。(《师说》)
(2)、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译为“它”。(《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译为“事理”。(《师说》)
(二)、第一人称:译为“我”。例如: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作结构助词: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
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译为“的”。(《赤壁之战》)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可不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东西:到处。)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二)、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张:通“涨”。)(《赤壁之战》)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不表领属。
例如: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芙蕖》)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能行古道”作宾语。(《师说》)④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作宾语。(《五人墓碑记》)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根据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奄:覆盖、包住。奄有:完全占有)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可能”。(《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游褒禅山记》)③汝其勿悲!表示“婉商”语气,译为“千万”、“可要”。(《与妻书》)④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烛之武退秦师》)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祈使)语气,译为“一定”。(《伶官传序》)
⑥其可怪也欤?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师说》)
3、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第三篇: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古今异义
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如“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复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知识点2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方法指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知识点3 文言文翻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具体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若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显然荒诞,因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辞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布衣之怒”的“布衣”应翻译为“平民”,“伛偻提携”应翻译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运用互文的句子,应将几句简化合并,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再如,古代把国王或王后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说成“填沟壑”,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我们在翻译时都应根据其意义译成今天的用语。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言文阅读满分。
【例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2)涂:同“途”。(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6)寤:同悟
【题干】
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2)圣人非所与熙也()..(3)摄衣冠谢曰()(3)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
【答案】(1)到(2)同嬉,开玩笑(3)道歉(4)这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熙”是通假字,“谢”“是”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题干】
2、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入闺久之 ..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所以然者何 颓然碧窈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B项中“于”皆为“在”。【题干】
3、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答案】(1)难道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吗?(2)了解我却(待我)无礼,还不如在拘禁之中。
【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第一句“得无„„耶”反问的语气要译出来,“善”字在理解准确。第二句先根据注释了解“缧绁”的意思,再译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题干】
4、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善于辞令 能言善辩 知错就改(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解析】借助注释,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从性格、精神品质方面表现分析人物形象。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第四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及方法介绍
解决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3个要点
1、重点关注常考的文言虚词
从2008年-2010年的文言虚词考题可以看出,“以”三年共考19次,“而”三年共考14次,“之”三年共考13次,“其”三年共考9次,“于”三年共考9次,“乃”三年共考7次,“因”三年共考6次。这些虚词考试频率最高,掌握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可以说最为重要。同时,“为”、“则”、“所”、“因”、“者”、“乎”、“也”等虚词也不可忽略。
2、考前复习要掌握方法。一是要结合例句去理解和记忆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要做到能看着虚词的每个用法说出或写出一两个例句。请注意,在掌握一般用法后,要特别整理出每个虚词中自己最难掌握的词义和用法,理解并熟记相关的例句。二是熟读课文,熟记课内古文名句,围绕常考的18个虚词,选取那些意义与用法没有争议的句子,认真归纳相关虚词。这样做,对应考有最直接的帮组。大家都知道,高考文言虚词题的四组八句中,一般有四句是直接取材于课本。
3、在考场上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如何才能融入语境以正确辨别呢?一是用语境推断法,即借助上下文的语义来理解虚词的含义和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题7题B项考“孔明移军且至”的“且”的理解。查前文,有“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位垒(仲达知道孔明的军队还没有逼近渭水,就带兵先渡渭水,依渭水而筑成营垒)”等表述,据此可以推出“孔明移军且至”的“且”是副词,译为“将”二是整体感知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授课时间
就是感叹语气词,它始终与整个句子密切相关。三是用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多为介词,在句末则为助词,表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四是用代入检验法。将被考察的虚词放入句子,结合上下文来默读,感觉到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理解有问题。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作《师说》以贻之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之二虫又何知!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6、顷之,烟炎张天。
1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1、夫晋,何厌之有。教师明确: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1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7—19定语后置的标志;20—21宾语提前的标志。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3 用作动词(实词)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师生互动进行探讨完成)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6、温故而知新
7、蟹六跪而二螯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吾尝终日而思矣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3、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补充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答案:
1、连词,并列关系
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关系
6、连词,承接关系
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秦王恐其破璧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则或咎其欲出者
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距其院东五里
1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4、其皆出于此乎?
15、子其勉之
1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7、国无主,其能久乎?
1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吾其还也
20、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1、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2、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3、路漫漫其修远兮 教师明确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1指示代词“那”“那些”;12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19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 示商量语气;20表示假设“假如”;21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2表示让步“尚且”; 23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
A 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
B 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 C 作指示代词D 作连词 E 语气副词
第五篇: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洪海宁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几乎每一课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共同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吧。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前两项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实词。
一、文言实词辨析(板书)
1.通假字辨析。(板书)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还如:A.甚矣,汝之不惠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项中的“惠”通“慧”,B项中的“亡”通“无”,C项中的“畔”通“叛”。
复习通假字时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呢?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很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这种格式来分析几道题,分析出来的请直接起立回答。
(出示题目)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一厝朔东
③ 百废具兴
④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
⑥为天下唱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师:除了以上所举的几个例子之外,哪位同学能再列举出几个你所熟悉的通假字?请举手。
(教师提问)…… 教师点拨: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例子,注意例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请一个同学先翻译这个句子,然后教师总结)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则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板书: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察的重点,也是我们容易失误的地方。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②越明年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
师:以上只是文言文里古今异义词的一小部分。除去这些,哪位同学能再举出几个古今异义的词呢?请想到的举手回答。
(学生答略)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指导复习方法:好,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教材中这类词大部分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但如果一个一个去找,可能太麻烦(啦),我建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做的更好一些。
3.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
【例题】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师生共同分析:。①句中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②句中的“就”是“完成”的意思。同样是“就”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象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板书:一次多义)
师:在文言文里面,一次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
请同学们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做下面的练习,做完后请举手回答。
【练习】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①今以蒋氏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广故数言欲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拨:【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4.文言实词里我们要复习的第四个知识点是词类活用辨析。(板书)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请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这两道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辨析。①句中的“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②句中的“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下面我们相互讨论再做几道这样的题。
【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公将鼓之
师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以上是文言实词的一些用法,接下来我们复习文言虚词的有关内容。(板书:文言虚词辨析)
二、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的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如【例题】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虽我之死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而乡邻之生日蹙
D.殚其地之出
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做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
【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也
战于长勺
积于今六十岁矣
②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④学而不思则罔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请学生进行解释。
教师总结:【复习方法】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同学们,文言文的复习是要求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做好知识的积累。本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要进行“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和“名句分析默写”的复习,请同学们下去后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预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