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词之用法教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多,按词性来说,主要分为代词、动词和助词。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语句中的“之”字: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入家门。
之:代词,指元方。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译:他们士气低落,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国军队。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译: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之:代词,指这件事。
4、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译:抄录完,跑着送还借的书。
之:代指借的书。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代指上下文中的(人、事、物)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他(她)们、它(们)等。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那、这件事。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译:我打算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之:动词,去,往。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送杜少府去蜀州上任。
之:往,到。去。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之:相当于“到”“往”“去”。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
如:①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饮酒。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着一个八尺宽的帷幕。③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事情处理。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花”、“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东北角”)时,“之”作结构助词“的”。
2、“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译:我唯独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徐公不如您漂亮。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朵。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也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格式:主语+之+谓语。3、“之”起协调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译: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以上两例中,“之”在时间副词“久”后面,为了协调音节使用,作用:为协调音节,不译。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只是提宾标志,无意。译时应省去。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翻译时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②马之千里者。
译:日行千里的马。以上二例中,虚词“之”后面的“高”“远”“千里”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庙堂”“江湖”“马”,翻译时“之”不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二、随堂小练:
1、具答之。(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2、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了。之:调节音节,不译。)
3、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之:到)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之:主谓间,取独。5.何陋之有?(《陋室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7、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的远近。
之:的。)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的事)
三、知识小结:
古人的文言浩如烟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好它。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的学习并不难。
本节微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二篇: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①愿陛下亲之信之
①吾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③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④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我)
④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狱 ③渤海之尾
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⑤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甚矣,汝之不惠。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④夫晋,何厌之有? ④何陋之有?
④宋何罪之有?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輟耕之垄上,悵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6.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①一室之内 ②郊田之外 ③四海之内
(三)动词,往,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悵恨久之。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篇: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能否单独充当结构成分而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词义的角度看,实词主要是表示词汇意义(实际意义,概念),虚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表示概念之间的各种的各种语法关系和句子语气等)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后两者有的归为虚词)
虚词:连、介、语、助、叹、(代、副)
之
一、代词
(一)、作动词的宾语
1.作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指人、事物处所等。
(1)指人,主要是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等。指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用例很少。可译为“我”、“我们”、“你”等。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爱共叔段,想要立他做太子。
(2)指代物。可译为“它”,或仍用所代的名词。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鏃。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误以为是老虎就射它,射中石头,箭头进入石中。看看它,原来是石头。
(3)指代事。可译为“这件事”、“这个问题”、“这个道理”等。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十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
数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这差事上,我的父亲又死在这差事上,如今我接续干这个差事十二年了,几乎丧命有好多次。”
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学生们记住这个道理: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凶猛。
(4)指代处所。可按前面表处所的词语酌情译出。
请京,使居之,渭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无年》 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京城大叔。
(5)指代动作。
“之”在否定句里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提到动词之前。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于·梁
惠王上》
七十岁的人穿绸缎吃肉,老百姓们不挨饿不受凉,做到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这种事。
2.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有宾语时,就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称为“使动用法”。
《论语·先进》
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让他前进,仲由好胜过别人,所以让他谦退。君将哀而生之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您要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吗?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所以远方的如果不服从,就修礼乐使他们归附。
3.作形容词的宾语
形容词本来不能带宾词加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
(1)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如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冉有说:“人口已经多了,再办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
(2)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手下的人认为盂尝君看不起冯援,就给他粗劣的食物吃。(具:饮食的东西。)
4.作名词的宾语
名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有宾语,就活用作动词。
(1)用作一般的动词
驴怒不可止,就用蹄子踢它。
(2)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的很少。
(3)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燕昭王求士》
于是昭王建造了房屋并以郭隗为师(把郭隗当做老师)。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路过齐国,齐桓公把他当做客人来接待。
5.作间接宾语
所谓间接宾语,就是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是间接宾语,在前,指物的是直接宾语,在后。
(1)作有“授与”意义的动词的间接宾语,常用的动词有“赐”、“于”、“遗(wei
4)、“语(yu 4)”、“告”、“教”、“授”等。
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赐给他食物。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告诉他[什么]缘故,而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
(2)作一般及物动词“为”等的间接宾语。
《郑伯克段于鄢》
不如趁早儿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滋长蔓延起来。
6.作兼语
“之”作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同时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使之主事,而事治。(《孟子·万章上》
让舜主持工作,事情办得很好。
(二)作介词的宾语
主要是作介词“为”、(wei 4)‘与”的宾语。
1.指代人或原因等 及庄公即位,为之诸制。《郑伯克段于鄢》
等到庄公即位,替他请求制地。
公与之乘。(《左传·庄公十年》
庄各跟曹刿乘坐一辆战车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百姓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百姓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2.指代行为的主动者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他们俘虏了。
(三)作补语
1.不及物动词不用作使动用法时,它后面的“之”就充当补语,含有一个介宾词组的意义,相当“焉”。可以表示人、事物等。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于是把姜氏放逐到城颍,就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再见面了。”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干里,至其衰也。《史记·刺客列传》
我听说骐骥强壮的时候,一天跑千里地,到了它衰弱的时候,劣马也比它快。
2.用在及物动词后面,表示处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五亩大的院落,在四周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可以穿绸子衣服了。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砍去大树的皮,在砍白了的地方写道:“庞涓死在这棵大树下。”
(四)作定语(指示代词)
起指示作用,可译作“这” “这个” “这样”等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屈的罪名。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列子·汤问》
凭您的力气,简直不能损坏魁父那样的小丘。
二、助词
放在句中,表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放在词的末尾,表示一定的意义。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1)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的”,或不译出。
永州之野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永州的郊野产一种奇异的蛇。
(2)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够[件件]明察,〔但是〕必定拿出诚心[去办〕。
(3)表示限制关系。可译为“的”。
无稽之言勿听。《尚书·大禹误》 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盂于·公孙丑下》
三里长的内城,七里长的外城,敌人围攻它却不能取胜。
(4)表示分数关系。说明母数与分数之间的比例。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郑伯克段于鄢》 先王的制度,大城不得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不必译出。
(1)作主语 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
《札记·大学》
别人看自己,象是看见你的肺肝一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再说,水积聚得不深,那么水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2)作谓语
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庄子·骈拇》
伯夷和盗跖两个人,死的目的有不同,但是他们在自残生命上是一样的,为
什么一定认为伯夷是对的而盗跖是错的呢?
(3)作宾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柏树是最后凋落的。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我看见军队出发丁,却看不见军队回来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忧虑自己没有才能。
(4)作时间状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是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
鹏之徒于南海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鹏鸟飞往南海去的时候,在水面上击行三于里。
(5)作定语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起初我解剖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无非是整个的牛。
(6)用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定,起提示的作用。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皮已经不存在了,毛还附在哪里?
(7)用在单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凤鸟啊凤鸟啊!为汁么德行这样衰微呢?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经·魏风·硕鼠》
3.帮助宾语提前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
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
(1)用在动词、副词的后面,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咚咚敲起战鼓,兵刃一交锋,就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顷之,烟炎张天。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用在形容词或动宾词组等的后面.表示强调前一种情况一出现就会产生
后种结果。可译为“就”、“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贷》
学了《诗经》,近就可以用来侍奉父亲,远就可以用来侍奉国君。
三、动词吾欲之南海,何如?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第四篇: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虚词用法推断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和辨析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最显著的特色,甚至成了文言文的代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谁也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之乎者也焉矣哉,用的不错是秀才”,从古人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言虚词的重要性。
可是文言虚词词汇比较抽象,绝大多数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是它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因而学习起来
有较大的困难。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是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正因为用法复杂,才给我们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就连古人也觉得“实词易训,虚词难释”。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因为语言环境不同,他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就要求我们掌握基础之后,能够灵活机动,学会推断。
在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虚词不表示明确的意义,但它们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体现出句子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尽管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因为虚词使用的频率高,语法功能强,且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所以掌握既是学习古汉语的一大难点,又是一大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
试着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添加适当的虚词(常用的18个虚词),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畅通。
晋平公
群臣,饮酣,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
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
前,援琴撞
。公被衽(衣襟)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
言也。”左右请除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二、练习,尝试总结方法。
1、你能推断出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吗?
例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3年安徽卷)
C、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习题相关原文: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节选《说苑奉使》)
例题2:2009天津卷A项
今乃用之,可乎?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附相关原文
桓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牙曰:“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归纳方法:
2、请推断下列句中“之”字的词性及含义,并说说推断的理由。(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归纳方法: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3、请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嚱!危乎高哉!.归纳方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4、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总结规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夫晋,何厌之有?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归纳方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拓展练习:
1、推断“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 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答案:
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相当于“于”
3、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助词,词尾,不译
6、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2、推断“以”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从而可醉乎“木欣欣6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7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8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9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0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1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2以权贵交,13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4以”之叹。
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7、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8、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9、介词,可译为因
10、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1、介词,可译为在
12、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3、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4、动词,可译为用
3、推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第五篇: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介词,(一)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五)、相当于“从、由”。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六)、译为“按照”。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三、连词,(一)、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二)、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三)、译为“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四、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知于帝《愚公移山》
3、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也可译为“胜过” 皆以美于徐公 练一练: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出师表》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出师表》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同,跟)《隆中对》
4、休祲降于天(从)《唐雎不辱使命》
5、所欲有甚于生者(比)《鱼我所欲也》
6、安陵君受地于先王(从)
7、还于旧都(到)《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