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置(上)考试题
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置(上)考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
A.√
B.×
答案: A
第 2 题.水污染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A.√
B.×
答案: A
第 3 题.事故的表现形式:同一时间段、同一地区水质明显异常改变;水质检验结果其中一项或几项指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或要求。或者虽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或要求但比对照点明显偏高。现场调查时多人以上有共同反映。
A.√
B.×
答案: A
第 4 题.水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化学性物质的污染。
A.√
B.×
答案: B
第 5 题.水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污染。
A.√
B.×
答案: A
第 6 题.饮用水污染事件是指由于饮用水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污染,造成使饮用水源或管网水的感官性状、微生物或化学组成发生改变,影响到人群健康、引起人体发病、或者存在潜在危害,以及可能对人群正常生活环境、社会安定造成影响的事件。
A.√
B.×
答案: A
第 7 题.现场处理饮用水污染事故,水样样品采集至少要三件,依次为:没有被污染的自来水、可能已经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居民认为已被污染的水(留样)。
A.√
B.×
答案: A
第 8 题.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投诉、举报内容,要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布范围、污染表现 投诉或举报人姓名、联系方式地址和电话、被投诉的单位名称及地址、联系电话、负责人姓名等。
A.√
B.×
答案: A
第 9 题.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特点:人群发病或受影响的人群与饮用水直接相关,与供水范围相符合。去除污染源后,水质可以看到明显改观;发病人数和对生活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污染事故性质随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途径相关联。
A.√
B.×
答案: A
第 10 题.在污染事件发生后,居民的饮用水水质明显恶化,水中出现异常颜色、气味、肉眼可见物;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限值;微生物含量明显增高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人群出现大量病人时,必须立即采取停止供水措施。
A.√
B.×
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生物性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置过程的关键措施是:
A.管线的清洗、消毒
B.控制媒体报道
C.封锁消息
D.不向有关部门报告
答案: A
第 2 题.针对饮用水污染事故处置过程()应该制定应急预案:
A.水利
B.环保
C.卫生
D.供水设施的管理单位
答案: D
第 3 题.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时应该请示哪个部门领导:
A.监督所主管科室领导
B.监督所所长
C.卫生行政机关主管处室领导
D.行政机关法人代表
答案: D
第 4 题.水体的自净作用:
A.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B.水体受到污染立即得到稀释的过程
C.水体污染后投加净水剂的过程
D.水体变成臭水河后的治理过程
答案: A
第 5 题.现场处置饮用水污染事故,卫生监督员应该有几人:
A.1人
B.2人
C.3人
D.根据事件大小决定人员数量
答案: D
第 6 题.生理性污染,是指污水排进水体后,引起感官性状恶化,所以也叫感官性污染。
衡量指标:
A.主要有嗅、味、外观、透明度等
B.重金属指标
C.有机卤化物
D.无机盐
答案: A
第 7 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常规指标为
A.28项
B.42项
C.102项
D.15项
答案: B
第 8 题.恢复供水必须对供水设施及管线采取清洗、消毒措施后,并符合以下那种情况可恢复供水:
A.所供水质待检验结果合格,人群发病情况得到控制,对人们生活环境影响消除,污染因素已经排除的前提下
B.水质检验合格
C.领导有指示
D.污染严重,暂时无法消除
答案: A
第 9 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予案》属于
A.法律
B.法规
C.部门规章
D.规范性文件
答案: C
第 10 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原则:
A.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
B.常备不懈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
D.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答案: D
第二篇: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2010年3月5日,我所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的全市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考验了我所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的卫生监督员们在日常应对突发性饮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早在此次演练开始之前,普陀区就按照市所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根据我区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及处置流程,设计了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表并组建了5名监督员组成的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落实了每个组员的责任,配备了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时所需要的现场监督执法包、执法文书、现场检测仪器及通讯设备等,随时待命出发。
3月5日上午10点11分,所举报投诉热线接到市所打来的模拟举报电话,“东方医院” 的X射线装置意外发生故障,导致一例患者被X光持续照射后,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怀疑受到了超辐射剂量照射。我所立即启动了我所放射事件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在分管领导田所长的带领下,放射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等一行6人立即驱车奔赴模拟事件的现场。10点55分应急处置小组抵达模拟现场,在出示监督证件,明示卫生监督员身份后,我所监督员根据拿到的第一份模拟现场的具体材料,作出了分析及判断,此次事件初步判断为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一般事件,现场进行了所受污染的水质的游离余氯、浑浊度等指标的检测,并及时完成了现场检查笔录、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表、现场检测文书及调查初级报告;随着第二份模拟现场材料所提示的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我所监督员又分别完成了针对当事人的询问笔录及调查阶段报告;根据最后一份模拟现场材料提示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及调查结果,我所监督员马上判断出此次模拟事件的最终结果,对当事人的违规行为开具了谈话通知书和责令改正通知,拟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对受污染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强制卫生行政控制,同时完成了调查终结报告。
下午13点23分,我所顺利完成了本次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的任务。我所还将汲取市所开展应急演练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今后在所内不定期的开展生活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各种演练,为今年世博期间饮水卫生保障打下扎实的基础。
演练模拟“市东方医院” 的X射线装置意外发生故障,导致一例患者被X光持续照射后,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怀疑受到了超辐射剂量照射。演练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模拟现场设“市东方医院” 放射科机房事发现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及两组医务科、放射科、住院医师办公室、病房共10个场景。每个场景现场都设置了具体的询问环节,由市卫生监督所技术评判组(评委)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细化表,逐项进行核对评分。
整个演练过程分为物资点验、应急响应、媒体通报和现场点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物资点验阶段。演练仪式启动后,开始清点8支参演应急代表队的行政执法证件、文书、取证工具及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等应急处置物质的准备情况。第二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当各应急代表队接到报告、完成记录后,立即召集人员、整齐装备、出动车辆,火速赶往事发地点,在限定的时间内,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并依据对模拟现场的调查、取证情况,书写多份执法文书;再结合演练指挥部提供的背景信息材料,确定事故的等级,撰写初步调查(行政)报告。第三阶段,媒体通报阶段。各应急代表队模拟卫生行政部门先行发布新闻通报,然后回答演练指挥部领导(模拟记者)提出的问题。第四阶段,为现场点评、总结、颁奖阶段。始兴县卫生监督所代表队在演练中技高一筹,受到了领导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勇夺一等奖。
第三篇:幼儿园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幼儿园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为深入加强学校饮水卫生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本园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应对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本园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与控制我园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条件:幼儿园发生生活用水、饮用水污染事件。
2、处理办法:
⑴ 立即停止生活用水、饮用水的供应。
⑵ 迅速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3、汇报内容:
⑴ 报告饮水污染造成不适的师生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⑵ 学校责任人和联系电话; ⑶ 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⑷ 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4、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录并通知家长。
5、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
6、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7、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杭州市半山刘一路幼儿园 2015.9
第四篇:学校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松山初中饮用水应急预案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发生在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提高意识、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应急、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及时处理。
三、组织管理
1、报告制度
校园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昝万俊(总务主任)及时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同时负责向卫生防疫监督站报告。
2、现场保护和水源处理
保护好水源现场,请卫生防疫监督站及时提取水样。将污染水源彻底放尽,停止饮用。
3、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指挥各班主任工作,协调作好校区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工作。
2017年3月
第五篇: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目的
为了切实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充分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合法权益,坚决遏制、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定,特制定我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成立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为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应急处理,成立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李学文 副组长:张生新
成员:张格圣 魏登堂 周月菊 高秉伟 胡延庆 万骏霞
闫立青 万慧娟 肖武元
2、组长主要职责:负责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部署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协调学校与各级部门及学校内部之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3、组员主要职责:主要接受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负责组织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具体调查、处理、救援及上报工作,积极配合各个相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开展的各项调查、处理、救援等工作。
三、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学校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紧急组织有关工作小组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迅速开展现场调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种类、性状、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围及接触人群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扩散趋势,并据此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紧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科学采集水样和检测,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进行动态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程度、污染趋势、水质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复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3、当出现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卫生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证水质卫生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临时供水途径,以保证师生正常生活饮用水问题,避免和减少水污染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后,应依法立即、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水污染事故状况,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调查、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水质监测,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针对水污染环节和污染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严防水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5、当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复供水前,必须重新进行自备水源水或二次供水质检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
四、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本单位各项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形成由单位一把手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员主抓,供管水人员具体执行的管理模式,并逐一认真落实,达到实效。
2、学校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组织供管水有关人员学习现行生活饮用水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卫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不断增强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按要求履行其职责及义务,保证所供给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同时开展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及救援知识专门培训和教育,增强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必要时进行现场实地演练。
3、加强生活饮用水供水设施消毒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做好卫生防护、保暖桶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针对水污染事故多发季节和环节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发现存在水污染事故隐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