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鲁迅文章居各作家之首
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鲁迅文章居各作家之首
北京中小学已经正式进入新学期开课阶段。去年9月,人教版教材除了语文仍然使用旧版教材外,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其他学科课本均有所调整。今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也进行了调整,初一年级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据了解,人教版教材在北京中小学占据相当份额。今年新学期,约七成北京市中小学生使用的“京版教材”(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语文教材没有调整。
语文教材9篇课文更换
8月底,离开学还剩下不到几天的时间,苹果园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组备课组组长王志勇领到了新学期的语文教材,从头翻看一遍后,王志勇发现教材与之前的旧教材有了不小的变化。
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今年已经有13年教龄的王志勇说,在被更换的9篇文章中,感觉新增的9篇文章比之前的9篇文章从写作时间点上离现在时间更近一些,“学生从内容和主题上接受起来就更轻松一些。”
此次新版教材中将鲁迅的《风筝》更换掉了。对此,王志勇认为,这篇文章放在初
二、初三效果会更好一些,“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些偏深奥”。另外,此次新增加的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王志勇说,这篇文章其实在2002年左右的时间曾经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之后的六七年间消失了。此次属于重返语文教材中。
教材单元顺序也进行调整
此次初一语文教材的单元顺序也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6个单元分别为亲情、校园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技类、名著。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语文教研员闫明表示,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为家庭亲情。他表示,将亲情单元调整到最前面,由浅入深,这种调整贴近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
“让学生最先体会亲情,由家庭到自然再到社会,一步一步进行,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王志勇说,在六个单元中,第二单元的变化最大,新增了五篇文章,分别为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等。
30篇课文9篇被更换
今年新使用的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
鲁迅的《风筝》
沈复的《童趣》
流沙河的《理想》
《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
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
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
梁衡的《夏感》
蒲松龄的《山市》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文章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魏巍的《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
马及时的《王几何》
贾平凹的《风雨》
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
纪昀的《河中石兽》
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改动的文章
《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其他修订
阅读单元调整
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如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为家庭亲情
增加写作内容
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
减少综合性练习
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的调整
■ 焦点
“鲁迅大撤退”是老话题
此次新版教材中将鲁迅的《风筝》更换掉了。对此,王志勇说,初一学生很难理解文章想表达的意图和作者的情绪和情感,而老师在授课时分解也很吃力,感觉是人为教给学生,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很难。王志勇说,就他记忆来讲,鲁迅这篇“风筝”在初一教材中出现已经很长时间了,起码10年左右。
对于此次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更换,北京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相比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鲁迅的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篇幅呈下降趋势。一些深奥难懂的内容被替换或调整到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更新是教材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
教材中鲁迅一家独大是“阅读贫乏”时代的表现,随着学术研究及出版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开始逐渐进入中小学教材。相应地鲁迅作品的篇幅减少,正是对这些新入选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中,学生更加感受到鲁迅的伟大和独特。只是篇幅的多少并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感悟其独特的艺术和人格魅力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教育价值。何况在今天的阅读时代,只靠教科书所灌输的价值能坚持多长时间,真要打一问号。基础教育应可能让学生较大范围地接触各类经典作品,而非唯一的“投枪与匕首”。
北京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鲁迅大撤退这一话题被反复提及,是人们当前社会不公的焦虑在教材修订方面的投射,但是,担负着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教育并不能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呼吁家长以发展的眼光关注教材的更新,而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
“部分文章被撤有些可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韩宝江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材的编者在选文的时候会淘汰一些相对年代久远的文章,逐渐增加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认可度较高的文章。他认为,被更换掉的文章不是说不好,不仅出于编者的种种考虑,也考虑到当今学生的接受能力。
他举例,鲁迅有些文章其实很轻松的,但由于人为过度的深刻解读,加上当代学生由于文学功底相对比较薄弱,接不上茬等原因,使得鲁迅的一些作品相对学生理解上有一些难度。
对此,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语文教研员闫明表示,就他个人认为,鲁迅等人的文章不一定就是完全被删除了,或许是调整了顺序,调整到初
二、初三年级。
对于此次被更换掉的文章,苹果园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组备课组组长王志勇认为,也有个别文章比较可惜。
这个暑期,他对张晓风的《行道树》进行了充足的备课,他打算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比赛课,没想到开学发现被删除了,“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学生的人生观的确定还是写作方式上,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另外,王志勇说,在此次入选的9篇文章中,马及时的《王几何》如果从教师角度讲,该文章相对浅显一些,很普通的一篇文章,但如果站在学生角度,该文章有可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文章,“无论从语言还是情节上,学生兴趣点比较多。”
■ 背景
新课标合理安排课程难度
据了解,去年年初,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各地教材相应调整。去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北京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除语文仍然使用旧版本教材,其他学科课本均有所调整。今年秋季开学,北京市70%左右中小学使用的“京版教材”也宣布,部分科目有调整,涉及小学、初中各门国家课程的起始年级,包括数学、英语等科目。
教育部表示,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
■ 反应
人教社:初中教材鲁迅文章居各作家之首
针对昨天部分媒体报道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的报道,昨日,人教社在官方微博称,此类报道是失实报道,“表示遗憾。”
人教社称,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可精选鲁迅经典作品给学生选读”
离开中学校园16年的石女士还记得,当时自己作为学生读鲁迅文章时也曾感觉比较难懂,必须在老师指导下才能知道文章所体现的意思。
“鲁迅的文章有时代的印记在里面,对于现在的学生会越来越陌生,删除也并不奇怪,毕竟现代社会需要与时俱进的文学作品。”
但她建议,鲁迅毕竟是文坛巨匠,他的作品还是值得当今学生拜读一下,“学校是否考虑安排一些课外阅读的方式,选一些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选读。”
第二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过的鲁迅的文章_以及鲁迅的名言
初中语文中鲁迅的文章
1、七(上):《风筝》散文诗集《野草》;
2、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3、八(上):《阿长和<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八(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雪》散文诗集《野草》;
5、九(上):《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年版)《 且介亭杂文》
6、九(下):《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名言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第三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以及鲁迅的名言
初中语文中鲁迅的文章
1、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风筝》散文诗集《野草》;
2、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3、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5、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孔乙己》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鲁迅名言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第四篇:人教版初中语文鲁迅文章导语创新设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鲁迅文章导语创新设计
汤池中学教师 汪昌荣
内容摘要:导语设计是一把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金钥匙,是语文教师讲授新课的开场白。以人教版初中语文鲁迅的九篇文章设计的创新导语,充分体现了导语设计的基本要求:新奇性、艺术性、知识性、时代性。
关键词:导语设计 创新 新奇性 艺术性 知识性 时代性 鲁迅文章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堂。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
1、导语设计达到新奇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剞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学生闻所未闻才感新奇,因新奇才觉有趣,深感有趣才会去学。
2、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设计导语时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
3、导语设计不乏知识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4、导语设计要有时代性。经典的文章,作家笔下刻画的艺术形象具有永久的魅力,人物形象成为文化长廊中的典型人物,但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学生不易感受,不易理解。因此导语设计时应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现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导语设计的“与时俱进”。那么,怎样设计一节课的导语呢?
孟子说“教也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本人因参加初中语文鲁迅文章优质课比赛,赛前对教学鲁迅先生的九篇文章的导语作了一些创新设计,下面我就详细谈谈这些导语设计是如何体现以上的导语基本要求的。
第一,以导游词的形式作导语充分体现了导语设计的新奇性。我是这样设计《藤野先生》的导语的:同学们,假如你有机会到日本去观光,有一个城市你不该错过,那就是仙台,仙台这座城市名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在仙台市西的青叶山麓建有鲁迅纪念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曾于1904—1906年在那里学医,有幸结识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这位日本老师给了鲁迅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帮助,在那里,鲁迅改变了最初去日本学医的想法,毅然弃医从文。纪念碑建成之日,鲁迅的孙子和藤野的孙子在碑前合影留念,成为中日友好的又一见证。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仙台瞻仰鲁迅纪念碑的雕像,同时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感受一下他在当时的学习生活。
第二,引用诗文和播放流行歌曲和儿歌的形式作导语,使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鲁迅的散文诗《雪》的导语:同学们,童年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一说到童年,你们往往会津津乐道地说自己是如何玩玩具、做游戏的,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春天来了,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说:“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可见,风筝是孩子们在春天里所喜欢的游戏。“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嘛„„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是怎样看待风筝的?又是怎样对待玩风筝的弟弟的?
散文诗《雪》的导语是这样的:雪,是大自然在冬天赐与人间的圣洁礼物,人们对雪的喜爱,对雪的赞美,留下了无数吟诵风雪的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梅花傲立雪野争当报春使者的南国雪景,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原野一片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世界是多么令人神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描绘的是塞外严寒的飞雪,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梨花飞舞的暖春景象。鲁迅很喜欢雪,他少年时代在江南(绍兴)生活,后来搬到北京居住,他写了一篇散文诗《雪》,让我们来欣赏鲁迅笔下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很喜欢流行歌曲,教师用播放流行歌曲作导语能一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对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为此网上我下载了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创作并演唱的歌曲《童年》,播放给学生听,曲中的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学生听着这熟悉的弦律哼唱着,仿佛把他们带到那熟悉的童年时代中去了。儿歌是小时候母亲哄我们睡觉的摇篮曲,是留在孩子们记忆深处的精神财富,我在设计《社戏》导语时运用了儿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我让学生齐唱这首儿歌,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回忆状态,让他们回到童年,回到曾经住在外婆家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中,适时地引入课题。
第三,用温习旧的知识,引导新的知识内容作导语,这样的导语设计使学生对前后知识衔接得更紧密,理解得更深刻。设计《阿长与〈山海经〉》的导语,我让学生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然后引出说故事者长妈妈即阿长。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普通女工,鲁迅没有为自己的母亲写过专门的纪念文章,却在46岁时,为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长妈妈写了一篇专门纪念她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这样的题目特别吗?因为《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而作为文盲的阿长怎么会与这样一部名著联系起来呢?学生带着美女蛇的故事的兴趣,带着这样的疑问激起了学习的欲望。为了上好《孔乙子》这课,我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课文《范进中举》,在复习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范进在中举前那样穷困潦倒,邻居冷眼旁观,连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也对他极端轻蔑,百般辱骂,张乡绅也从不与范进往来,可以说从不拿正眼瞧他。但中举后的范进应有尽有,地位一下子提高了。科举制度使天下多少读书人为之疯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于1905年清末废除。这漫长的1300多年,每次幸运者毕竟少数,更多不幸者会是怎样的不幸呢?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写了一位连秀才也未考中的清末读书人的命运,他就是《孔乙子》。
第四,以今昔对照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作导语,导语中展示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激励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故乡》的导语是这样的: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政府对“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特别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 免征农业税、两免一补、村村通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农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在旧中国,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段的军阀官僚,他们与帝国主义勾结,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统治。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鲁迅先生回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他的《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的情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导语的设计,我结合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先入为主的自信力的教育: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烈大地震,震倒了房屋,震坍了桥梁、震断了公路、震滑了山体、震裂了地面,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给更多的人身体伤残,精神打击。可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很快取得了这场战争的阶段性胜利。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8年,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神七”巡天,宇航员翟志刚打开太空舱门,迈开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伟大的第一步。实现了明代万户想实现的飞天梦想,中国人充满自信地展示了自己不凡的风采。可是在中国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鲁迅文章难教,学生难学,他们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兴趣不大,课堂上往往表现出沉闷的局面。为此我从导语创新入手,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场白”,如同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随着老师的指引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宝库中尽情地畅游。
第五篇:我看教材删减鲁迅文章现状(模版)
我看教材删减鲁迅文章现状
教师教育学院 07021415 胡燕尔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作为中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章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鲁迅选入中小学的文章也多达20篇以上,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然而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删减了部分鲁迅作品,其作品《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不见了,只保留其《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调整引发读者广泛争论。甚至还有称鲁迅将退出小学语文教材,这也遭来了不少质疑和批评,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灵魂的角度。有人直言“鲁迅作品是鸡肋”,更激怒一些热爱鲁迅作品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教育界都在议论此事。然而依我看来。鲁迅作品在教材中明显减少,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大可以平常心待之。
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确定来看,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而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应当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特点,明确学生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时下,由于鲁迅作品过多,而且太难,学生普遍都讨厌读鲁迅的作品,对于鲁迅的认识也大都从教材开始的,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出于应试,这大大有悖于原本的课程目标。减少一些难度大的鲁迅作品,留下那些通俗易读的,这对于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可行的。
其次,课程目标的第二大依据便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强调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关于语文教材的选编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规定的:“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也就是说,教材选编应将时代元素、难度适当以及符合学生审美需要放在首位。目前学生普遍认为鲁迅的不少选进教材的文章学起来太难,不喜欢鲁迅的作品。在这样的前提下,教材中减少鲁迅的作品正是学生意愿的体现。就连鲁迅先生生前自己也曾说过: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假如一开始就接触那些革命性的文章,很可能引起现在孩子的反感。部分学生对鲁迅感到疏远,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隔膜,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而今天的时代则较为宽松和谐。因此,学生可能无法体会先生作品中的价值。
再次,学科的发展又是确定课程目标另一方面的主要依据,过多的选用鲁迅的教材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不利,而且让其越来越远离其本位。第一、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鲁迅的作品并非范本。由于时代原因,鲁迅作品的语言多是半文半白,与现代汉语明白不同,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看,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存在着病句、使用异体字的问题。中学教材大量选入鲁迅先生的作品,至少对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现代汉语,是不利的。第二、从内容上说,鲁迅先生的作品相对过时和落伍,不适合当代人的思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危机,应该说大大超越了鲁迅当时的状况,鲁迅所表达的情绪,对于今天学生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比如《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自我批判精神,但同样的事放在今天,解决方案会有根本不同,今天学生无法理解《一件小事》中所体现出来的警察、车夫和乘客之间的那种语境。第三、鲁迅创作的情感,在今天看,显得有些不够真实。一方面,鲁迅先生的作品所反映的问题已显得不那么尖锐了,另一方面,像大多数传统作家一样,鲁迅笔下的生离死别显得太美好,这和今天人们的体验背道而驰,给人以不够真实之感。因此,减少鲁迅作品,自然也会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对于语文的多元化、时代化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现有的学科门类达几千门之多,但学生用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严格而精心地选择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课程内容的选择大体体现四个原则,即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以及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在我看来,大篇幅地将鲁迅文章选入教材中的初衷是想从小学生开始去感受鲁迅、亲近鲁迅,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加强国民教育,然而过多与过难的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失去了这一兴趣,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课程内容原本的学科目标。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从教材中去强加以规定,培养学生的这一情感的方式很多,况且三篇或者五篇的选入差别并不能说明些什么,只要该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那么我们的最终目标也就达到了。
因此,在我看来,鲁迅作品成鸡肋,其实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相反,还是一件好事。这是语文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