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天津复读生的高考感言
一个天津复读生的高考感言
2011年的6月7日与6月8日,也许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两个日子。与料想的一样,那两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考场之上的我在奋笔疾书,考场之外的父母在焚心等待。我的课桌上放着妈妈前一天晚上为我冰好的绿豆汤,笔袋中静静躺着爸爸为我削好的2B铅笔。
在大家看来,我可能只是千万考生中的普通一员,有父母的陪伴,也有众人的希冀。但是我肩上的担子,实际上是比别人要更重一些的,因为我是一名复读生,如果我能早懂事一些,早努力一些,那么此时此刻,我应该坐在大学的自习室中,我的父母也不应该再次站在这骄阳之下。
我想,上天是公平的,回想我的高中生活,是虚度的,这是我最为懊悔的,于是我理所当然的落榜。打怪升级与谈情说爱,贯穿了我本应发奋的三年时光。去年的此时此刻,我正在发呆,冷酷的现实像一瓢冷水一般将我浇得无比清醒。几个满级的魔兽账号,在一旁对我冷嘲热讽,我像个小丑一样日日沉迷于它却最终被它所累。我的人生顿时灰暗无光,一直被父母当做骄傲的我感到无地自容,那个暑假我把自己关在家中,哪也不想去。
还好,我的女朋友顺利拿到了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没有因为我的落榜而离开我。她的想法与我的父母不谋而合,他们都支持我去复读。
“复读”,从前的我很惧怕这两个字,尽管高三时我并没有怎样努力,但是再上一年高三,意味着要再辛苦一年,再奋斗一年,再努力一年,不论对于我,还是对于我的父母,都是不小的压力。因此,我没有参与选择学校,只是在家静等。后来才知道,爸妈为我复读择校的事,几乎跑遍了天津所有的复读班。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叫正灵的复读学校时,我以为她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复读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了解到,正灵是天津复读界的翘楚,无论文科老师还是理科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由于都是复读的学生,所以在新的班级中,我很快脱离了假期时有些萎靡的精神状态。这对于从前很自信甚至有些自负的我可以说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我认识到,现在与我同坐在教室中的伙伴们,都是向着同一目标进发的。
班主任刘老师在开学时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选择复读,是青春向命运不屈的挑战。你们每个人,能够重新坐进高三的课堂,就是有勇气的选择,只要坚持,必定成功!”在一年的复读生活中,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也成了刺激我不断进取的强心剂。每当我想放弃时,每当我感觉困难时,我总是想想这句话,我相信我能在挑战中成为胜者。
正灵学校的老师们,我每个都很敬佩,他们全部来自南开或者一中,都是组织老师们教研的老教师。教语文的张家新老师是天津政协委员,教作文的赵永年老师是高考阅卷作文大组组长,教数学的李沛先老师是天津一中的老教务主任,教英语的张建英老师是一中的英语组组长,教地理的刘森甲老师是天津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教政治的曲莹老师是高考阅卷政治大组的组长,教历史的万庆刚老师是南开中学历史组组长。而且听理科班的同学讲,理科的几位老师,也都是这个级别的重量级人物。当时我就想,能得到这么多名师的点拨,是难得的机会,如果在那么好的条件下,我还是学不好,那恐怕就是自己太过懒散了。
开始我还有些担忧,老师们都是南开、一中的名师,我这种“二流学生”听他们的课会不会有不适应的地方。几天的课程下来,我发现我的疑惑是多余的。老师们为我们准备的课程,是很适合复读生特点的。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我的英语成绩很差,第一次高考只考了70多分。心怀忐忑的我在张建英老师的第一课上就感到自我的提升,这种提升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理上,她告诉我们,英语是简单的学科,只要跟着她用心学习,成绩会自然而然的提升,第一课讲解的内容很简单很简单,但正是这简单的第一课,让我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我也从中收获了自信。结果是,我的英语成绩在每一次月考时都进步一点儿,到三模时,我的英语已经能达到110分以上,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另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地理刘森甲老师,他朴实的作风和幽默的言语让我对他景仰万分。没有大家的做派,却有着大家的渊博知识。从前很爱在课上犯困的我,在他的课上从没睡过,甚至希望能多上一点儿他的课。令我崇拜的还有数学李沛先老师,我的数学基本功很差,第一次月考成绩很糟糕。李老师针对我这种情况,特地将我叫到办公室中,耐心的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长谈没有批评,更多的是一个可敬的长辈对一个学生的关爱,他为我分析问题,并对我提出目标,我也在与他的交往中了解到这是一位严肃但却十分可敬的长辈。下课后的加班加点,耐心的答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学习数学的方法,使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还要感谢的是神奇的赵永年老师,他的作文课竟然命中了今年的考题。拿到语文试卷我习惯性的翻看了作文题,几面镜子的题目竟然正是我练笔过的文章。也为我的高考开了个好头。
复读生活中,我曾经回到我从前的学校探望老师。当我从前的老师们听说我能得到这么多名师的指点时,都很兴奋和惊讶。他们说:“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老师的老师,跟着他们学,没问题!”我了解到,这几位老师,在每次高考前,都会到各区组织高三教师的培训,帮助全市的把关教师拿捏高考的命脉。因此他们出的考卷,都是珍贵的绝密资料,所以我更加注重了平时作业的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中的多道题目,都是我从前练习过的。
现在是17号,成绩还没有出来,但以我每次的模拟成绩看,上个一本应该十拿九稳。我的女朋友也在财大等待我与她的相会。感谢她对我的鼓励,更要感谢班主任刘老师对我们这对情侣的引导。从前一见到老师就躲躲闪闪的我们,习惯性的躲着刘老师,但是当刘老师发现我们的情况后,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引导她在学习上对我施以帮助。我的女朋友很多次比我早到学校看望我,为我买早点,因此贪睡的我再没有迟到过,望着为我辛苦的女朋友,我成功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也正是她的鼓励,让我坚持念好书。
写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复读这一年不只是艰辛,更是自我的磨砺。张家新老师曾经说过,能通过复读脱颖而出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我在这磨砺中渐渐体会到拼搏的快乐,我庆幸我的父母为我选择复读,庆幸我的女朋友能够矢志不渝的支持我,庆幸正灵的诸位老师们在我的人生最低点扶我站起,催我奋进。
第二篇:高考复读生复读感言
——部分优秀复读生的成长感言
简盛强,2013届文科班学生。当阳二高毕业生,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复读感言:我们真心的体验过在复读学校的点点滴滴,无悔地付出过自己的努力。现在的我们正青春,趁着青春让我们再搏一把!
李晓露,2012届理科班学生。三峡高中毕业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复读感言:感谢在当阳一年的复读生活。我们来自各个地方,有着同样的失意,但却凑到一起为了未来奋斗。老师们注重基础,每个知识都讲的很仔细,办公室离教室非常近,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很快得到解答。生活上我结识了一群值得珍惜的朋友。复读,也可以很快乐!
邹奉,2009届理科班学生,当阳一中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
复读感言:九个月的复读生活中,我受到了当阳一中各位老师的特别关照,让我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可以专心致志、毫无后顾之忧地学习。因此我在后来的清华生活中,不管是四年的本科生涯还是现在的研究生学习中,始终忘不了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始终不敢停止前进的步伐。
王耕尧,2013届理科班学生,当阳一中毕业生,以647分的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
复读感言:在我们还相信梦想的年纪,我欣赏这么一句话“拿梦想做赌注,我怎么舍得输?”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拟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度过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又一天,希望两百天后你握紧拳头,手里的不只有命运线,还有命运!左骁,2013届理科班学生,宜昌金东方毕业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复读感言:我将过去清零,将梦想的最后筹码押在了当阳市教育培训学校。一年里,老师们呕心沥血,同学们破茧成蝶。在此,我要诚挚地感谢母校给了我梦想再次起航的机遇以及意外冲进名校的惊喜!请允许我用苍白的文字向母校的务实求真的校风和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
汪儒花。2012届文科班学生,宜昌市二十中毕业生,以613高分考入南京大学
复读感言:在不经意间,原以为会很难熬的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因为这一年我过得很充实。复读这一年不只是艰辛,更是一种自我的磨砺。复读也许真的很苦,我在这磨砺中渐渐体会到拼搏的快乐,因为一旦养成了一个勤学的习惯,不管走到那里,你都会慢慢变得优秀!
王素,2013届文科班学生,秭归一中毕业生,考入深圳大学。复读感言:很感谢复读的这一年,它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学会坚强,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它让我学会静心,沉下心来去做自己执着追求的一件事。他日凌云逐壮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第三篇:复读生毕业感言
推荐复读生的毕业感言欣赏
当我们怀着自己的梦想来到这个地方,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最难忘的时刻,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太多东西。
时间像沙漏一样,转瞬即逝,来到这里有很多的感动,在这短暂的八十多天的日子里,有老师的教导,有同学的陪伴,对这些培养我们,敢于奉献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高考,理想和信念的交融,梦想与情感汇合后,一千个日日夜夜的埋头苦读,拼搏奋进的时光在这里定格,我们真心的体验过没一点滴,无悔的付出过自己的努力,就已经完整的走过这一段成长的路,心灵都经历了历练与洗礼,时光悄悄的已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虽然心中仍然会有感伤,会有迷茫,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新世纪学校的老师每一位都很优秀,我们的老板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就系那个我们的妈妈一样,对我们问寒问暖,这让我很感动,我会铭记您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将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追求真知牢记在心,我会报答您,也愿我们的学校明天更美好。
第四篇:青岛高考复读——一个复读生的感想[模版]
青岛高考复读——一个复读生的感想
作为一名复读生这一年来真的是很艰辛,从没有吃过这份苦遭过这份罪的我现在将这些苦痛一览无余。其实复读是辛苦但是复读的经历真的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回忆,这一年你会发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明白了父母为什么要让我们回来复读,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对我们是比应届生还要严厉,因为我们还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为我们比应届生肩上担负着更重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保持我们的成绩,更要刷新我们的成绩。
最先要感谢的是青岛金榜学校的老师,他们没有责备我们的失误,没有对我们失去信心。到现在我还记得英语老师在我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天给我打电话语重心长的祝贺我的话,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想起来还是热泪盈眶。一个老师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关心我,让我从心底里感到一丝暖意。
在青岛金榜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这些东西是可以陪伴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漫漫人生路,有盏航灯一直在指引我前行。一年的学习拼搏,在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突然觉得是值得的。那些苦,那些累是痛并快乐着。
第五篇:2015年高考复读生政策.
2015年高考复读生政策
1、部分院校“谢绝”复读生 尽管复读生不会遇到高考减分等“不平等待遇”,但部分对考生年龄有限制的专业还是 会“谢绝”复读生。据介绍,报考军事院校的考生须是不超过 20 周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考生年龄不超过 22 周岁,医学类 8 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也只录取应届考生。其他高校和应届生录取待遇一模一样。
2、对于2014年高考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2015年再次参 加高考的复读生,针对此类考生制定的相关限制性政策。在下一年公布高考成绩时,将把被上一年被二本及以上本科批次第一院校按专业志愿录取的考生,排名位次排在同分数的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