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介绍翻译

时间:2019-05-13 05: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明节介绍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明节介绍翻译》。

第一篇:清明节介绍翻译

清明节是我国的24节气之一,通常是在四月四号到四月六号之间。第一句,清明节是我国的24节气之一!重点在清明节和节气的翻译上!

清明节有两种翻译,tomb-sweeping Day和pure brightness festival.两者的侧重点不同。tomb-sweeping Day侧重于扫墓这一活动,老外一听就能大概明白背后的意义。pure brightness festival强调的气候特点,就像24节气的其它节气一样。比如说,立夏我们翻译成summer begins;小寒 slight cold: 大寒great cold 清明就是pure brightness。Pure指very clear, perfect清晰地,纯正的 Brightness指full of light, shining strongly.光线充足的,明亮的。

大家都知道下雨后的天气特别清新,伴随着气温的上升,阳光也变得充足明亮起来。所以,清明节除了可以译成tomb-sweeping Day之外,还可以译成pure brightness festival.节气的英文释义是point/day marking one of the 24 divisions of the solar year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calendar.中国传统日历里的一天,而这一天是根据太阳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24个点中的其中一个点,通常在阳历年的4月4号到4月6号之间。

所以24节气就翻译成了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Division 指the process or result of dividing into separate points, 分开,(分出来的)部分。前面的seasonal是限定,这些分点是跟随季节变化的,跟气候有关的。

所以清明节是我国的24节气之一,通常是在四月四号到四月六号之间。这整句话的翻译就是

The tomb sweeping Day is one of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in china.注意了,这里的day 在做节日讲时指a day on which a particular event or celebration take place.强调有特殊的活动和庆祝发生,通常纪念或者表达感情色彩比较重,比如说母情节,mother’ Day.再比如说清明节,我们只能说tomb sweeping day 而不说成tomb sweeping festival.而festival是指a special occasion when people celebrate something such as a religious event, and there is often a public holiday,指人们庆祝的特殊时刻,感情色彩较淡。比如说清明节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我们不能说成pure brightness day 第二句,通常是在四月四号到四月六号之间。这句话的重点在固定搭配的积累。我们表达发生在哪一天,通常都会用到一个词组,fall on ,表示to happen or take place.发生 比如说,今年我的生日适逢星期一 My birthday falls on a Monday this year!所以,通常是在四月四号到四月六号之间这句话我们可以翻译成falling on April 4-6 each year.两句话连起来就是

The tomb sweeping Day is one of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in china falling on April 4-6 each year.如果您还有不懂得地方的话,请直接在公众号里发信息给我!

第二篇:清明节 翻译

每年4月4日到6日左右的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祭悼去世的亲人,到先人的坟头上扫墓。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诗,描述了四月初令人伤感的一幕场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清明节扫墓的悲哀相反,人们在这个日子怀揣着春的希望。清明时节,阳光明媚,树木和小草吐绿,大自然生机盎然。从古代起,人们就去春游。清明时节,游客遍地。如今,清明节是中国大陆的法定假日。

【翻译词汇】

清明节 the Qingming Festival

扫墓 tomb-sweeping

去世 depart

唐朝 the Tang Dynasty

杜牧 Du Mu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Rains fall heavily as Qingming comes, and passers-by

with lowered spirits go.与…相反 in contrast to

春游 Spring outing

中国大陆 mainland China

法定假日 statutory public holiday

【译文】

The Qingming Festival, the traditional tomb-sweeping day, falls on April 4-6 each year.It is a time for remembering loved ones who departed.People visit their ancestors ’graves to sweep away the dirt.A well-known poem by the Tang Dynasty Du Mu tells of a sad scene in early April: “Rains fall heavily as Qingming comes, and passers-by with lowered spirits go.” In contrast to the sadness of the tomb-sweeping, people also enjoy hope of spring on this day.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time when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the trees and grass become green and nature is again lively.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followed the custom of spring outing.At this time tourists are everywhere.Today,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statutory public holiday in mainland China

第三篇:清明节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古俗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第四篇:清明节介绍

清明节介绍

我国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永久、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的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源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源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契机。各地青少们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旅行、访名胜、采标本,丰富了节日内容。

华英中学

初一四班

第五篇:翻译汇总介绍

翻译研究资料汇总

翻译期刊

国际翻译期刊(可在proquest、EBSCO等数据库检索)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IJT)

Language International

Machine Translation

Meta

Multilingual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ing

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Journal

Translation Review

The Translator

国内翻译期刊(可在中国期刊网检索)

中国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上海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外语与翻译

外国传统翻译理论

Cicero: On the Best Style of Orators Horace: The Art of Poetry Quintilian: Insitutio Oratoria St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St Augustine

Martin Luther: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John Dryden: Preface to Ovid's Epistles, Translated by Several Hands Perrot d'Ablancourt: Prefaces to Tacitus and Lucian Charles Batteux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Novalis: Blutenstaub M.V.Lomonosov A.Pushkin

V.A.Zhukovsky V.G.Belinsky Matthew Arnold Francis Newman

Schlegel: Homers Werke von J.H.Voss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Dichtung und Wahrheit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Wilhelm von Humboldt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支谦:法句经序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鸠摩罗什:嚼饭与人

慧远:文不害意

彦琮:十条八备

玄奘:五種不翻

周敦义:翻译名义序

严复:译事之难

鲁迅:寧信而不順

傅雷

钱钟书

当代翻译理论

Benedetto Croce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J.P.Postgate K.I.Chukovsky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I.A.Richards

Jonans Zdanys

Ezra Pound: Guido's Relations

Frederic Will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Noam Chomsky

J.C.Catford

Eugene A.Nida: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olfram Wilss

Albrecht Neubert

Kaharina Reiss: Type, Kind and Individuality of Text: Decision Making in Translation

Hans J.Vermeer: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 Theory

Mary Snell-Hornby

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

Jiri Levy

Frantisek Miko

Anton Popovic

J.S.Holme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ré Lefevere: Mother's Courage Cucumbers: Text, System and Refraction in a Theory of Literature

R.Van den Broeck

Susan Bassnett

Polysystem Theory

Turij Tynjanov

Itama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Gideo Toury: The Nature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Deconstruction

Michel Foucault

Martin Heidegger

Jacques Derrida: 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

Gayatri Spivak: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Willard V.Quine: Word and Object

Jorge Luis Borges: The Translators of The 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Vladimir Nabokov: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Onegin in English Jean-Paul Vinay and Jean Darbelnet: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 Roman Jakobso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1960s-1970s Peter Newmark: Textbook of Translation;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George Steiner: The Hermeneutic Motion;After Babel;L.Barkhudarov V.Komissarov George Mounin Danica Seleskovitch

Philip E.Lewis: The Measutre of Translation Effects

Antoine Berman: 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

Shoshana Blum-Kulka: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

Lori Chamberlain: Genders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1990s and Beyond Annie Brisset: The Search for a Native Langaug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书 目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

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 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柴秀娟.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18页.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崔长青,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7页.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段初发.文学与翻译论稿.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57页.顿官刚.湖湘译林与外国翻译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范守义.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66页.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20世纪初科学翻译的描写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2页.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651页.方梦之编选.译论纵横.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34页.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0页.

冯建文.神似翻译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83页.冯庆华主编.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87页.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476页.冯文坤.翻译与翻译之存在——关于翻译的存在论思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冯志伟.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841页.冯志伟,杨平.自动翻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佛雏.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2页.傅浩.说诗解译:中外诗歌与翻译论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47页.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54页.高黎平.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翻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高圣兵.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3页.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9页.耿龙明主编.翻译论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龚光明.翻译思维学.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85页.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48页.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48页.辜正坤.译学津原.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364页.顾铁军.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28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316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理论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17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491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49页.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40页.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94页.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7页.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005.601页/477页.郭云生.古文翻译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65页

岸选编.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08页.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0页.韩子满.英语方言汉译初探(英文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19页.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30页.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8页.何元建.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语法及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61页.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黑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辑.翻译论丛.哈尔滨:黑龙江省译协,1988.

侯国金.语用标记理论与应用:翻译评估的新方法(英文本).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83页.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74页.胡德香.翻译批评新思路: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2005年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0页.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02页.胡明亮.语篇衔接与翻译.成都:巴蜀书社,2007.239页.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翻译论文集.武汉: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87.湖北省译协,武汉市译协编,华先发主编.翻译与文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8页.黄杲炘.英语诗汉译研究—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第2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黄杲炘.英诗汉译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53页.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47页.黄河燕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82页.黄嘉德编.翻译论集.上海:西风出版社,1940.黄龙.翻译学(英文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黄龙.翻译艺术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黄勤.英语新闻汉译的跨学科分析(英文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2页.黄少政.翻译还是演绎——功能主义翻译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457页.黄维木+梁,江弱水编选.余光中选集(第四卷:语文及翻译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探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黄振定.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黄振定.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46页.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272页.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黄忠廉.翻译本质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3页.黄忠廉.变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96页.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44页.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79页.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3页.姜秋霞.审美过程: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英文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7页.姜治文,文军编.翻译批评论(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605页.姜治文,文军主编.翻译标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27页.蒋坚松,黄振定主编.语言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17页.蒋坚松,彭利元主编.刘重德翻译思想及其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蒋述卓.佛经翻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蒋骁华.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15页.蒋翼振编.翻译学通论.上海:上海美利印刷公司印刷,商务印书馆发行,1927.234页.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402页.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92页.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1998.167页/235页.靳涵身.诗型广告翻译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402页.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孔慧怡编.中国翻译运动经纬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孔慧怡,杨承淑编.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7页.黎难秋.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黎难秋.中国口译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466页.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650页.李宝初.日出山花红胜火:论叶君健的创作与翻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89页.李德凤等编.法律文本翻译(论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487页.李德俊.平行语料库与积极型汉英词典的研编——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词典编纂系统CpsDict的研制与应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50页.李河.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6页.李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26页.李逵六.口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李林波.中国新时期翻译研究考察:1981—2003.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77页.李美.母语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68页.李明.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英文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李明,卢红梅.商务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李爽学.得意忘言:翻译、文学与文化评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376页.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334页.李亚舒等编.科技翻译论著集萃.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李亚舒等主编.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李亚舒,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744页.李延林等主编.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英文本).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183页.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396页.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24页.李占喜.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6页.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李照国.译海心悟——中国古典文化翻译别论.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292页.李照国.熵化·耗散·重构——汉英翻译理法探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52页.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27页.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72页.

廖七一.胡适诗歌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4页.林本椿主编.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林本椿.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林相周.英汉翻译中的语法问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38页.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6页.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301页.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14页.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59页.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71页.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007.317页/288页.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007.547页/536页.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007.614页/586页.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34页.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46页.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57页.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87页.刘绍龙,何家宁,王柳琪.翻译实证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刘世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597页.刘涌泉等.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刘涌泉等.中国的机器翻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英文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刘重德主编.三湘译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66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2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刘重德.翻译论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4页.刘宗和主编.论翻译教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60页.卢红梅.英汉语篇回指对比研究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1页.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17页.吕俊,侯向群.翻译学——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82页.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50页.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罗选民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二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0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1页.

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1年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0页.罗选民编.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罗选民编.语言认知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2—2003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8页.罗选民编.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罗选民,佘协斌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一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9页.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当代中国文本译释个案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0页.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4页.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27页.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998.331页/458页.马祖毅等编.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17页.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周代——清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96页.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全一卷;现当代部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精装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古代部分全一卷538页;现当代部分第一卷729页、第二卷857页、第三卷474页、第四卷411页。

毛华奋.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35页.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84页.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法学翻译与中国法的现代化:“美国法律文库暨法学翻译与法律变迁”研讨会纪实.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162页.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3页.密立根.新约圣经流传史(附《汉文圣经译本小史》).上海:广学会,1934.苗菊.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莫爱屏.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穆雷.通天塔的建设者——中国当代中青年翻译家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19页.穆雷.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穆诗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潘炳信,李正栓主编.翻译研究(论文集).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潘文国主编.翻译与对比研究——2002年汉英对比与翻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英文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26页.彭萍.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行为模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彭卓吾.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05页.平保兴.五四翻译理论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224页.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3页.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94.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397页.

秦建华.高健翻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7页.仇蓓玲.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51页.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450页.任虹.翻译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56页.单德兴.翻译与脉络(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9页.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8页.商瑞芹.诗魂的再生——查良铮英诗汉译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66页.申丹.文学文体学和小说翻译(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8页.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文学翻译中“误读”现象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30页.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90页.司显柱.翻译研究:理论•方法•评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28页.司显柱.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6页.宋德文编.国际贸易英文合同文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0页.宋广礼,赵忠颖主编“翻译”.科学的艺术:科普广播研究文萃.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424页.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97页.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71页.孙慧双.歌剧翻译与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34页.孙艺风.理论 经验 实践——再论翻译理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孙艺风.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1页.孙迎春主编.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词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527页.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26页.孙迎春编.2004翻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孙迎春主编.翻译学词典博士文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孙迎春主编.汉英对照翻译学论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孙迎春.第二次大水——归、异翻译策略辩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孙迎春.科学词典译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252页.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239页.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06页.谭载喜编译.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谭载喜编译.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004.324页/333页.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53页.屠国元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三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四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屠国元主编.三湘译论(第五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屠国元.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屠国元,廖晶.英汉文化语境中的翻译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255页.

万江波.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6页.汪榕培,李正栓主编.典籍英译研究(第一辑).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259页.王宾.翻译与诠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58页.王斌.翻译与概念整合(英文本).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46页.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19页.王东风主编.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401页.王恩冕主编.进入21世纪的高质量口译——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08页.王宏主编.翻译研究新论: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王宏印.《诗品》注译与司空图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95页.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91页.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论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6页.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4页.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4页.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理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07页.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41页.王金铃.文学翻译新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王军.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英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60页.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70页.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343页.王平.文学翻译批评学.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40页.王汝丰.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3页.王文华.翻译的概念.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0页.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44页.王向远.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概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48页.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3页.王向远.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翻译文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46页.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264页.王颖,吕和发主编.公示语汉英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394页.王友贵.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13页.王佐良.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王佐良.论诗的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王佐良.王佐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23页.魏立智.翻译转换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魏向清.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1页.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241页.

文军等主编.当代翻译理论著作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258页.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方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0页.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吴南松.“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的译作语言探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3页.吴青.文本显征及其在翻译中的差移:从文本看翻译效果的认知基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吴新祥,李宏安.等值翻译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吴友富主编.国俗语义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04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一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53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二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60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三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14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四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93页.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五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第六辑,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119页.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07页.奚永吉.莎士比亚翻译比美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293页.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91页.萧立明.新译学论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81页.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91页.谢思田.“信、达、雅”解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50页.谢天振主编.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258页.谢天振.译介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2页.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66页.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11页.徐来.英译《庄子》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4页.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许国璋.论语言和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9页.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87页.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223页.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325页.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英文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许渊冲.唐诗翻译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许渊冲.翻译与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84页.许渊冲.译笔生花.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342页.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40页.严辰松主编.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44页.严晓江.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20页.阎佩衡.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9页.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94页.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杨立武,罗波编.龙文鞭影译评.成都:巴蜀书社,1993.376页.杨柳.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杨沐昀等.机器翻译系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76页.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杨宪泽.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杨晓荣.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18页.杨晓荣,边彦耀编.中译外研究.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杨自俭主编.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431页.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81页.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38页.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50页.杨自俭主编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53页.杨自俭,刘学云编选.翻译新论(1983-1992).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849页.叶笃庄,马珂等主编.全国第八次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于国栋.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余光中.余光中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03页.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85页.俞政.严复译著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70页.岳峰.儒经西传中的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变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曾东京.英汉/汉英语文辞书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曾东京.翻译学词典编纂之理论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239页.曾剑平,况新华主编.翻译技巧与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221页.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48页.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713页.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293页.张柏然,许钧主编.译学论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75页.张彩霞.自由派翻译传统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01页.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93页.张经浩.译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修订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45页.张军平.翻译中的语段研究 : 形合与意合的“字本位 ”视角.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张克亮.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句类及句式转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265页.张梅岗.英汉功能翻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5页.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33页.张梦井主编.比较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411页.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9页.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修订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18页.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21页.张岂之,周祖达主编.译名论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14页.张文,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3页.张旭.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39页.张燕清,席东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理论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张振玉.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张政.计算机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9页.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568页.章鸿猷.英文计算机术语译名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赵德全.纯理功能的传译——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英文本).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02页.赵东林.基于语篇类型的翻译对等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赵光育.中国翻译小说史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赵洪定主编.巴蜀译论(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赵化勇主编.译制片探讨与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636页.赵铁军等.机器翻译原理.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419页.赵文静.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英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98页.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4页.赵雪琴.英汉双语词典中搭配信息认知模型的构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6页.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24页.赵彦春.翻译诗学散论.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248页.郑吉雄,张宝三编.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郑诗鼎.语境与文学翻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4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77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30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联合国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64页.《中国翻译》编辑部编.诗词翻译的艺术(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503页.

《中国翻译》编辑部主编.文化丝路织思——献给许渊冲学术思想与成就研讨会(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489页.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中国翻译协会编.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010页.中国翻译协会编.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光盘版论文集.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191页.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孙光成,赵芝编.翻译技巧:翻译技巧学术研讨会文集.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257页.仲伟合主编.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仲伟合.口译理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周方珠编.英汉翻译原理(英文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2002.周方珠.翻译多元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12页.周国伟.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周煦良.翻译三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449页.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最新修订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朱庆编.科技英语翻译思维探索.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2页.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8页.祝朝伟.构建与反思——庞德翻译理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0页.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33页.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27页.邹振环.江苏翻译出版史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邹振环.二十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485页.曹仕邦.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86.参话等.佛典翻译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396 页。陈大安编.译评.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76.206页.陈鹏翔主编.翻译史•翻译论.台北:弘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5.466页.陈祖文.译诗的理论与实践.台北:环宇出版社,1971.230页.董佩兰.翻译批评《红楼梦》德译本的删译现象.台北:著者,1995.87页.杜东璊主编.翻译学研究:西语翻译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2005.231页.范文美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论文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271页.辅仁大学外语学院编.第十届台湾国际口笔译教学研讨会.台北:辅仁大学外语学院,2006.422页.何伟杰.译学新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490页.胡功泽.翻译理论之演变与发展:建立沟通的翻译观.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187页.黄朝茂.日中翻译研究论文集.台北:致良出版社,2003.445页.黄宣范.翻译与语意之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304 页.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269页.金莉华.翻译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334页.

金圣华编.傅雷与他的世界.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李奭学.经史子集:翻译、文学与文化札记.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430页.李永安.三民主义重要名词英文翻译之商榷.台北:正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282页.林以亮.林以亮论翻译.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林以亮.《红楼梦》西游记:细评《红楼梦》新英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128页.林以亮编.翻译丛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158页.林语堂等.翻译论集.台北:龙田书局,1981.298页.刘靖之主编.翻译新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刘靖之.神似与形似——刘靖之论翻译.何伟杰主编.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405页.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466页.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581页.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579页.刘庆刚主编.翻译在英文写作认知过程中之定位及其影响.台北:国科会微缩小组,1997.刘人鹏.近代中国女权论述:国族、翻译与性别政治.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309页.吕理正主编.翻译的研究.第3版。台北:万人出版社,1990年.342页.吕正惠.大陆的外国文学翻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印行,1996.106页.裴源.佛经翻译史实研究:中国翻译史纲(上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3.120页.裴源.明末淸初东来耶稣会士翻译著述之研究:中国翻译史纲(中编).台北:建一书局,1984.107页.彭镜禧.摸象——文学翻译评论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227页.普润编.翻译名义集新编.台中:佛教莲花社,1989.220页.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263页.释道安.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台北:庐山出版社,1978.430页.释道安.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78.430页.释法云撰.翻译名义集(七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宋淇编.翻译论丛.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天华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415页.王文颜.佛典重译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吴锡德主编.翻译文学&文学翻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380页.萧立明.翻译新探.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152 页.萧雄淋,许智诚.翻译权强制授权之研究.台北:内政部,1991.198页.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论文集).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276页.行政院新聞局.台灣翻譯產業現況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4.许渊冲.文学翻译谈.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457页.严复,鲁迅等.翻译论集.修订版.刘靖之主编.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387页.杨承淑.口译的原理与方法——兼论中日文口译问题.台北:大新书局,1988.126页.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0.殷张兰熙等口述.翻译艺术.胡子丹编.台北:翻译天地杂志社发行,1979.172页.印顺述义,昭慧整理.《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第2版(增订本).台北:东宗出版社,1993.125页.曾虚白等.翻译论粹(论文集).台北:第一文化社,1957.189页.张家焌撰.海德格形上学研究与翻译.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印行,1976.124页.张振玉.译学概论.第6版.台北:华南图书出版公司,1973.452页.张振玉.翻译散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223页.张中良.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台北:秀威信息科技,2005.369页.周广荣,葛维钧,张美兰.梵语《悉昙章》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从《正法华经》看竺法护

 的翻译特点、《五灯会元》动量词研究.台湾:高雄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445页.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336页.卓志诚编著.翻译科学论文选集.台中县乌日乡:小豆芽文化,2002.蔡小红主编.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念、新趋势(论文、译文集).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陈惠荣编.中文圣经翻译小史.香港:中文圣经新译会,1986.陈善伟主编.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300页.韩迪厚.近代翻译史话.香港:辰冲图书公司,1969.151页.贾保罗编.圣经汉译论文集.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5.金隄.Shamrock & Chopsticks(《三叶草与筷子》).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金圣华编.傅雷与他的世界.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325页.金圣华主编.翻译学术会议: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550页.孔慧怡编.译学英华:宋淇翻译研究论文奖1999—2004文集•第1卷(中文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213页.孔慧怡编.译学英华:宋淇翻译研究论文奖1999-2004文集•第2卷(英文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22 3页.孔慧怡.重写翻译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187页.孔慧怡,朱国藩编.各师各法谈翻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3.151页.赖恬昌.翻译艺术与翻译专业(The Art and Profession of Translation).香港:香港翻译学会,1976.林草原.忠信与操纵——当代基督教圣经中文译本研究.香港:岭南大学,2003.林以亮编.翻译丛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158页.刘靖之编.翻译丛论(一).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3.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6).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6.180页.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7).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7.163页.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8).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8.刘靖之主编.翻译新论集——香港翻译学会二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504页.刘靖之.翻译与生活.香港:The Dharmasthitii Buddhist Institute(法住学院),1994.226页.刘靖之编.翻译新焦点(论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310页.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刘翼凌主编.译经论丛.巴贝里:福音文宣社,1979.卢纪新.翻译的诗歌与诗歌的翻译.香港:中国世界语,2002.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论集:从实践出发.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2.397页.吕理正主编.翻译的研究.第3版.香港: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342页.普润编.翻译名义集易检(影印本).香港:正因精舍,1980.300页.钱歌川编.翻译的技巧.香港:开明书店,1981.567页.宋淇主编.翻译丛论.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158页.天主教香港圣经协会编.天主教中文圣经翻译简史.香港:编者印行,1991.31页.王金玲等.现代翻译论文集.香港:信风出版社,1992.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翻译教学研究论文集1996.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1997.168页.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翻译在香港:回顾、现况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1999.72页.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编.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w Horizons in Theori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会议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2006.201页.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2001.349页/397页.严复,鲁迅等.翻译论集.刘靖之主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1.387页.殷德厚,张必锟.文言语译概说 香港:香港宏业书局,1983.275页.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赵维本.译经溯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204页.郑雅丽.Translating Literary Texts: Theory and Practice.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2000.周寿昌.译刊科学书籍考略.香港:孟氏图书公司,1972.62页.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1.435页.庄柔玉.中文圣经译本权威现象研究.香港:国际圣经协会,2000.澳门理由工学院翻译暨跨文化研究中心编.英语教学,翻译与 21 世纪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3.李长森,崔维考主编.新千禧翻译工作坊论文集.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2.145页.我国翻译、引进出版国外翻译研究书目

阿尔瓦雷斯,R.;比达尔,M.C-A.编.翻译,权力,颠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1996)].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7页.埃利斯,R.;奥克利—布朗,L.编.翻译与民族:英格兰的文化政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Nation: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ness(2001)].陈德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25页.安德曼,G.;罗杰斯,M.编.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英文本)[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2003)].穆雷等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2页.奥洛汉,M.编.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I):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Cognitive Aspects(2000)].吕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79页.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15页.巴斯内特,S.翻译研究(英文本,第3版)[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i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巴斯内特,S.;勒菲弗尔A.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英文本)(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3页.鲍克,L.等编.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英文本,论文集)[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1998)].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96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98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秦洪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95页.贝尔托内,L.E.巴别塔揭秘:同声传译与认知、智力和感知(英文本)[Entorno de Babel—Estrategis de la interpretacion simultanea.Buenos Aires: Hachette.1989][英译本:The Hidden Side of Babel: Unveil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trans by Enrique Robert from Spanish.Argentina: Buenos Aires:2006].仲伟合,王斌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35页.

贝克,M.换言之:翻译教程(英文本)(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04页.陈德鸿,张南峰主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汉译本).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287页.陈永国主编.翻译与后代性(翻译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1页.戴维斯,K.解构主义与翻译(英文本)(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5页.道勒拉普,C.翻译研究基础(英文本)(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6页.德利尔,让.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孙慧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2页.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李流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55.159页.费拉德,L.v.翻译与性别——女权主义时代的翻译(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4页.福柯,斯皮瓦克,刘禾等.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等编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82页.福西特,P.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1997)].陈国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0页.冈萨雷兹等.律海同传.罡文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478页.格朗热,S.等编.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英文本,论文集)[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2003)].秦洪武,柯飞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格特,E-A.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根茨勒,E.当代翻译理论(英文本,(第二版修订本)[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evised 2nd edi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2页.辜正坤,史忠义主编.国际翻译学新探(翻译学译文、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03页.哈蒂姆,B.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英文本)(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35页.哈蒂姆,B.翻译教学与研究(英文本)(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200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54页.哈蒂姆,B.;梅森,I.语篇与译者(英文本)(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58页.哈蒂姆,B.;梅森,I.话语与译者.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0页.哈庆(Hutching, W.J.).机器翻译:过去、现在、未来.致远科技公司编译.台北:致文,1993.487页.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译.台北:国际圣经,2000.285页.赫曼斯,T.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英文本)(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5页.赫曼斯,T.编.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II):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英文本,论文集)[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2002)].廖七一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7页.

霍姆斯,J.S.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ed!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1994)].孟凡君,辜正坤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7页.基特尔,H.;富兰克,A.P.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1990).申丹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1页.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122页.酒井直树,花轮由纪子主编.印迹:多语种文化与翻译理论论集1: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钱竞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69页.卡坦,D.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英文本)(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穆雷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165页.科米萨诺夫.当代翻译学.汪嘉斐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6页.赖斯,K.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英文本)(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罗得斯,E.F.译(英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7页.勒代雷,M.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勒菲弗尔,A.编.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英文本)(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82页.勒菲弗尔,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英文本)(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勒弗维尔,A.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1992)].孙致礼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65页.李养龙.西方翻译理论文献选读(英文本).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7.270页.鲁宾逊,D.编.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英文本)[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1997)].谭载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37页.鲁宾逊,D.译者登场(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Turn(1991)].谢天振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8页.鲁宾逊,D.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1997)].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1页.鲁宾逊,D.什么是翻译?离心式理论,批判性介入(英文本)[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1997].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罗斯,M.G.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 Analysis(1997)].王宏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1页.罗选民主编.2004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翻译·认知与跨学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芒笛,杰里米•芒笛(Jeremy Munday).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编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320页.茫迪,杰里米.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30页.米兰,G.翻译算法.李锡胤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9页.米乐(J.Hillis Miller).跨越边界:翻译・文学・批评.单德兴编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198页.

莫洛佐夫.文学翻译问题.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译教研室组译.北京: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材出版科,1959.69页.奈达.跨语交际.谭载喜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奈达,E.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英文本)(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89页.奈达,E.A.翻译科学探索(英文本)(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1页.奈达,E.A.;泰伯,C.R.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0页.奈达,尤金·A·语言、文化与翻译(英汉对照).严久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401页.奈达,尤金·A·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陈健康校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纽马克,彼得.翻译敎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赖慈芸编译.台北:台湾培生敎育发行出版,2005.321页.纽马克,P.翻译问题探讨(英文本)(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0页.纽马克,P.翻译教程(英文本)(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2页.纽马克,P.论翻译(英文本)[About Translation(1991)].郭建中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84页.诺德,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英文本)(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4页.诺德,C.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张美芳,王克非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19页.诺德,C.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英文本)[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Second Edition,2005)].第二版.张美芳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74页.皮姆,A.翻译史研究方法(英文本)[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1998)].李德超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20页.切斯特曼,A.;瓦格纳,E.理论对译者有用吗 ?象牙塔与语言工作面之间的对话(英文本)[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2002)].穆雷等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48页.塞莱斯科维奇,达尼卡;勒代雷,玛丽亚娜.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赛莱斯科维奇,达妮卡;勒德雷尔,玛丽亚娜.口笔译概论.孙慧双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34页.榊亮三郎编.(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2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编译委员会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升曙梦.翻译与研究五十年.文之译.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斯内尔—霍恩比,M.翻译研究:综合法(英文本)(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70页.斯内尔—霍恩比,M.翻译研究:综合法.李德超,朱志瑜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10页.

斯塔纳,G.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英文本)(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38页.斯坦纳,乔治.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庄绎传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泰特勒,A.F.论翻译的原则(英文本)[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39页.提莫志克,M.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英文本)(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6页.提莫志克,M.;根茨勒,E.编.翻译与权力(论文集)(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Power(2002)].王东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44页.图里,G.描写翻译学及其他(英文本)(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1页.托贝尔等.文艺翻译问题.李石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69页.威尔斯.翻译学:问题与方法.祝珏,周智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140页.威尔斯,W.翻译学——问题与方法(英文本)(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2页.威廉姆斯,J.;切斯特曼,A.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英文本)(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9页.韦努蒂,L.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53页.西蒙,S.;圣皮埃尔,P.编.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论文集)(英文本)[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2006)].邵璐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05页.西蒙,谢莉.翻译理论中的性别(1996).吴晓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希基,L.编.语用学与翻译(英文本)(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42页.谢芙娜,C.编.翻译与规范(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Norms(1999)].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40页.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论文选译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01页.亚里斯多德,罗曼・罗兰等.名家论翻译与写作.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198页.尤思德(0.Z.Jost)..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译.台北:国际圣经协会,2002.512页.扎内廷,F.等编.语料库与译者培养(英文本)[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2003)](论文集).穆雷,刘康龙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3页.仲伟合主编.西方翻译理论(英文本).广州: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2001.Alcaraz,Enrique& Hughes,Brian.法律翻译解析(英文本)(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宋雷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Asensio,Roberto Mayoral.公文翻译(英文本)(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陶友兰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Cao,Deborah.法律翻译(英文本)(Translating Law).宋雷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Dollerup ,C.;王宁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一卷).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1页.Dollerup ,C.;王宁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二卷).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3页.

Dollerup ,C.;罗选民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三卷).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2页.Jin Di,&Nida,Eugene A.(eds.)On Translation(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98页.Jones,Roderick.会议口译解析(英文本)(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柴明颎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Liao Qiyi.Modern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95.Landers,Clifford E..文学翻译实用指南(英文本)(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朱振武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Mikkelson,Holly法庭口译导论(英文本)(Introduction to Court Interpreting).杜金榜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08页.Nolan,James.口译:技巧与操练(英文本)(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柴明颎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Phelan,Mary.译员的资源(英文本)(The Interpreter’s Resource).王晓元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Quah,C.K.翻译与技术(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李正栓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Zatlin,Phyllis.戏剧翻译及剧本改编:一位实际工作者的观点(英文本)(Theatrical Translation and Film Adaptation: A Practitioner’s View).程朝翔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我国翻译研究工具书书目

奥斯特米勒,F.译者的电子工具(英文本)[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2001)].冯志伟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92页.贝克,M.编.翻译研究百科全书(英文本)(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54页.本辞典编写组编,林辉主编.中国翻译家辞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780页.陈善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学词汇(A Glossary of Translation Terms).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226页.迪里索,J.;利加恩克,H.;科米尔,M.C.编.翻译研究关键词(汉英对照).孙艺风,仲伟合编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00页.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02页.胡子丹编译.国际翻译手册.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1984/1988.619页/683页/769页.黄河清主编.中华百科要览·中国译学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康格拉特-巴特勒,斯蒂芬.国外翻译界.赵辛而,李森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203页.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327页.林煌天,贺崇寅主编.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402页.刘靖之编.翻译工作者手册.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440页.路式成,魏杰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780

页.路式成,魏杰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0—199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85页.路式成,魏杰,孙志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75页.撒缪尔松—布朗,G.译者实用指南(英文本)[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2004)].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87页.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辑出版.中国当代翻译工作者大辞典.西安: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1.陕西译协本辞典编写组.翻译家辞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孙迎春主编.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167页.孙迎春.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A C-E E-C Verbal Forest of Translatology).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450页.孙迎春,刘新芳主编.语言类核心期刊翻译学论文索引(1991—2005).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孙志,周俊等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0—200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39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批评百年回眸:1900—2004中国翻译批评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68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教学五十年回眸:1951—2005年中国翻译教学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48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史研究百年回眸:1880—2005中国翻译史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52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1894—2005中国翻译理论论文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651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技巧研究百年回眸:1914—2005中国翻译技巧研究论文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574页.文军,穆雷主编.西方翻译理论著作概要(英文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940页.夏特尔沃斯,M.;考伊,M.编.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54页.颜婉云,江伟萍.英汉汉英翻译参考书书目汇编.香港: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2000.415页.中国翻译协会编.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010页.Chan,Sinwai(ed.)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4.Chan,Sinwai and E.Pollard,David(eds.)A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pp.1150.Shuttleworth ,Mark & Cowie ,Moira.翻译学词典(英文本)(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3页.

下载清明节介绍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明节介绍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明节文化介绍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

    清明节英文介绍

    1、Qing Ming Jie(All Souls' Day/Tomb-Sweeping Day/Pure Brightness Day) Qing Ming is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and the dearly departed. More important, it is a p......

    清明节英语介绍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预示着春耕的好时节已经到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因为一般在四月5日左右,正是中......

    英语清明节介绍

    1、Qing Ming Jie(All Souls' Day)Qing Ming is a time to remember the dead and the dearly departed. More important, it is a period to honour and to pay respect to o......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

    清明节 英语介绍及词汇

    The Qingming Festival Key Words 1. 清明节 the Qingming Festival 2. 24 节气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3. 春耕播种 spring plowing and sowing 4. 祭祖 to off......

    介绍清明节(英语作文)

    Tomb Sweeping Day usually falls on April 5th every year.,which originated from Zhou Dai and had more 2500 years of history.It is a good spring season of plowing......

    2016中国清明节英文介绍

    2016中国清明节英文介绍 中国清明节英文怎么介绍?请往下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聘才网) Qingming Festival The Qingming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is one of the 24 sea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