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屈原列传》教案(高二选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屈原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品析、评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一词多义】
伐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战胜,打败。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疏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shù。
第二篇: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回顾已知的屈原。
2、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二、研读1—3段。
1、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难句。
①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文段。
2、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2)属草稿未定(3)平伐其功
(4)离骚(5)靡不毕见(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重点翻译8、9小节
3、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翻译重点句子。
2、记忆重点词义。
3、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最后两段。
2、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三篇: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人教版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1)人教版司马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点。
2、了解屈原由见“任”到见“疏”的原因。
3、探究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二、回顾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 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帝喾(kù)靡不毕见(xiàn)举类迩(ěr)濯(zhuï)淖(nào)蝉蜕(tuì)滋垢(gîu)浊秽(huì)皦(jiào)然泥(niâ)而不滓(zǐ)z者也 既绌(chù)商於(wū)屈匄(gài)既咎(jiù)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唐昧(mî)
憔(qiáo)悴(cuì)啜(chuî)其醴(lí)物之汶汶(mãn)者乎 罹(lí)难 枯槁(gǎo)温蠖(huî)汨(mì)罗
被(pī)发 渔父(fǔ)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3、浏览全文,圈划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字。明确:任、疏、黜、迁、死(投)。
四、解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一)疏通字词
齐读第1—2段,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落实以下字词。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明于治乱 明白、通晓 .娴于辞令 熟悉 .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恨、嫉妒 .属草稿未定
写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改变 .平伐其功 夸耀 .
(二)文本赏析
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明确: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a.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b.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即: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疏远屈原的根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整理并掌握1—2段字词句,预习第3段。
第四篇:《屈原列传》教案最终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文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现象。
【学法指导】圈点勾画、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相结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知识链接】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屈原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导入课文】
朗读《太史公自序》中的第11段中间部分,导入新课。“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太史公自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预习检查】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相随属(zhǔ)惨怛(dá)濯(zhuï)淖(nào)举类迩(ěr)皭(jiào)然 ......鱼父(fǔ)靳(jìn)尚 汶汶(mén)枯槁(gǎo)哀郢(yíng)......汨(mì)罗 三闾(lǚ)大夫 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î)其醨(lí)
..... 1
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
研习课文1-6节
一、文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2)明于治乱
安定 ..(3)娴于辞令
熟练,熟悉
(4)图议国事
谋划商议 ...(5)接遇宾客
接待
(6)应对诸侯
应酬 ....(7)王甚任之
信任
(8)与之同列
同等位次 ...(9)心害其能
忌妒
(10)造为宪令
制定 ...(11)属草稿
写作
(12)见而欲夺之
改变,更改 ..(13)屈平不与
允许,同意
(14)众莫不知
没有谁 ..(15)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
(16)王怒而疏屈平
疏远 ..(17)疾王听之不聪
恨、痛心;明
(18)臣请往如楚
请求 ...(19)馋谄之蔽明
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20)谗人间之
离间 ...(21)方正之不容
端方正直的人
(22)犹离忧也
遭遇 ...(23)人穷则反本
处境困难;返回
(24)劳苦倦极
疲困 ...(25)疾痛惨怛
内心悲痛
(26)邪曲之害公
邪恶的小人 ....(27)上称帝喾
称颂
(28)好色而不淫
过分而失当 ..(29)若《离骚》者
像
(30)盖自怨生也
大概;从;怨愤;引起 .....(31)以刺世事
指责
(32)明道德之广崇
阐明;广大崇高 ....(33)治乱之条贯
规律
(34)靡不毕见
无 ...(35)其文约
简约
(36)其辞微
含蓄精深 ..(37)其行廉
正直廉洁
(38)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描述;旨趣 ...(39)举类迩而见义远
近;表现
(40)故其称物芳
称许 ...(41)故死而不容
不被容纳
(4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疏远;混浊;泥浆 .....(43)蝉蜕于浊秽
像蝉脱壳;污秽环境
(44)不获世之滋垢
污浊 .....(45)皭然
洁净
(46)泥而不滓
染黑;污浊 ...(47)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即使
(48)屈平既绌
被罢免
..(49)厚币委质事楚
献礼
(50)楚诚能绝齐
如果真的;绝交 ....(51)使使如秦受地
派使者到秦国
(52)张仪诈之曰
欺骗 .....(53)明年
第二年
(54)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抵得上
...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②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 ③人穷则反本
同“返”,返回 ④靡不毕见
同“现”,显现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旨趣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浊”,混浊 ⑦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涅”,染黑 ⑧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⑨厚币委质事楚
同“贽”,见面礼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谗谄,邪曲”,形容词用作名词,说坏话谄媚国君的人,邪恶的小人)
②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③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④蝉蜕于浊秽
(“浊秽”,污秽的环境)⑤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染黑”)
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骗人的假话)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②夫天者,人之始也(判断句)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④屈平既绌(被动句)
⑤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⑥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状语后置句)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状语后置句)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人穷则反本(“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翻译: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
2.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翻译:人处境困难,就会追念本源,所以人在操劳、辛苦、困倦、疲困时,没有不喊天的;在疾病、疼痛、内心悲痛时,没有不喊父母的。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翻译:他的文笔简约,他的用辞含蓄精深,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正直廉洁,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第二课时
【文本研习】
研习课文7-13节
一、文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时秦昭王与楚婚
通婚
(2)奈何绝秦欢
友好关系 ..(3)秦伏兵绝其后
切断
(4)赵不内
接纳 ..(5)复之秦
到
(6)竟死于秦而归葬
最终 ..(7)屈平既嫉之
嫉恨
(8)眷顾楚国
眷念
...(9)不忘欲反
返回
(10)冀幸君之一悟
希望
...(11)三致志焉
表达
(1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论
没有才能 ....(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辅佐自己
(14)举贤以自佐
推举
辅佐 ....(15)亡国破家相随属
跟随
(16)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太平的国家 ....(17)不知忠臣之分
资质
(18)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说坏话 ..(19)怒而迁之
放逐
(20)被发行吟泽畔
披
江边
...(21)颜色憔悴
脸色
(22)形容枯槁
形体容貌 ....(23)是以见放
被放逐
(24)不凝滞于物
停滞,拘泥 ....(25)而能与世推移
转移,改变
(26)举世混浊
整个 ...(27)餔其糟而啜其醨
吃
喝
淡酒
(28)怀瑾握瑜
美玉,比喻美德
.....(29)自令见放为
被流放
(30)身之察察
洁净的样子 ....(31)物之汶汶
玷辱
(32)宁赴常流
宁可;长流,指江水
.....(33)皓皓之白
皎洁的样子
(34)蒙世俗之温蠖乎
尘垢 ....(35)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怀抱;而,表修饰(36)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效法 ...(37)楚日以削
一天天的(38)竟为秦所灭
最终 ...(39)悲其志
痛惜,悲痛
(40)适长沙
到
..(41)及见贾生吊之
悼念
(42)而自令若是
让自己
像这样
.....(43)同死生
认为是同样的(44)轻去就
看轻
..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亡走赵,赵不内
同“纳” 接纳
②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同“返” 返回 ③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 披散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兴”,使动用法,使„„振兴)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④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⑤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祖先,效法。)⑥同死生,轻去就
(“同”、“轻”,意动用法,认为是同样的、轻的)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秦虎狼之国
(判断句)②屈平既嫉之,虽放流
(被动句)
③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宾语前置句)
④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⑤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被动句)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被动句)
⑦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语后置句)⑧是以见放
(被动句)⑨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被动句)⑩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被动句)
⑪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句)5.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②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翻译: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哪个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可是亡国破家总是一个连着一个,而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多少代也不出现,这是因为国君所任用的忠臣并不是真正的忠臣,所任用的贤臣并不是真正的贤臣。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翻译:聪明通达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改变。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跟着吃点酒渣、喝点薄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才美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翻译: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净的身体受脏物的玷辱呢?我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让高尚纯洁的品德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第五篇:《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 作斗争的精神。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教学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背景简介:
1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
2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六十二岁时,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自读点拨】
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感受屈原。第1、2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评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马迁个人的怨愤。他和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之辱,屈原幽愤而为《离骚》,司马迁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记》,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为此传。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志洁”“行廉”的人格,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场与持守。
第8段写屈原流放异地却仍心念怀王。其实司马迁亦是如此,他饱受耻辱仍心系汉廷。第9段借评屈原之失导致楚国日衰来警示汉廷当心“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若“不知忠奸之分”则可能“亡国破家”而“为天下笑”。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在叙述屈原江畔答问之后,司马迁对其死也有一番议论,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课文就没有选进来。
(说明:此设计重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此传必须“评议”的理由,而探讨则主要抓住文中的评议性文字来进行,这些文字是基点,它既能表现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发散思维训练。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之尾有这么一段评论: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此外,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参考理解:
如何看待司马迁思想上的自相矛盾?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放。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他太热爱楚国,他爱国胜于爱“志”,所以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另外,在古人的思想意识里,人死魂去,死亡是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的驱逐,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和寻找新的存在方式。因此,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了,这属于情感的自慰和精神信仰所带来的诗化的自我欺骗。屈原也是相信神灵的,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神游的方式与先圣交流,与仙女对话。在虚幻的梦游之境,他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死后灵魂的存在是解脱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他留念生命,也留念香草美人,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惟有死亡才可以将他拯救。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才可以在异域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达到生命的另一种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