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英译赏析
《清明》诗汉译比较赏析
蒋王盼
摘要:诗歌翻译一向是翻译中的难题,“信”、“达”、“雅”兼备的原则可说对翻译有特殊意义。唐朝杜牧的《清明》诗是一首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好诗,当代不少翻译名家都曾翻译此诗。本文将从诗歌翻译的原则出发,对《清明》诗的几个译本进行对比赏析,分析“清明”、“牧童”、“路上行人”、“酒家”的译法。
关键词:清明;牧童;路上行人;酒家
Comparative Appreci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Pure Brightness
Abstract:It’s hard to deal with the translations in poem, there exist special meaning in keeping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The poem of “The Mourning Day” written by the Tumu of Tang Dynasty is an extraordinary poem circulated over time.There are lots of translators have translated this poem before.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several versions.Key Words:Pure Brightness;Shepherd boy;Travelers;public house
一、作品简介及综述
唐朝杜牧写了一首《清明》诗,诗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是一位既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又立志报国、力挽晚唐颓废之势的有识之士,对已故40余年的一代名将郭子仪充满了敬仰之情。因此这位陕西人20多岁便出游各地,体察民情,在他途径名酒产地杏花村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题为《清明》的诗。《清明》诗中的“行人”却人在他乡,孤独凄凉,又春雨绵绵不绝,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行人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远处的一片杏花林,结句诗意悠远、清新、明快。
翻译家刘重德提出“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的翻译标准。“信”指信于原文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达”指具备原文一样的表现力(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切”;指尽可能切近原文风格(to be as close
【1】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现让我们试赏析《清明》的几种翻译版本。
二、译文的计较和赏析
由于此诗的文学价值很高,很多学者均曾翻译过此诗。此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以下简称杨译)、许渊冲(以下简称许译)以及吴钧陶(以下简称吴译)的三份译文略加分析。
(一)关于“清明”的翻译
首先,就目前来看,对标题“清明”的翻译,所能找到的英译文有以下十多种:The Pure Brightness Day ,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The Mourning Day ,All Souls’ Day ,All Souls’ Festive Day ,Clear and Bright ,Pure Brightness , the Qingming Festival ,Day of Tomb-Worship ,Spring Festival和The Late Spring Festival Day。虽说译法有如此之多,但不能说是比较理想的翻译,若用festive或festival来翻译,总觉得给别人一种喜庆的感觉,但是清明节众所周知都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悲伤节日,这当然与本诗的意境不相符合,而许渊冲和吴钧陶在此则分别译为The Mourning Day、The Pure Brightness Day.虽对比译为festival好多了,但是这还是具有我国传统文化色彩,对付此翻译就需要做出大篇幅的解释了,然而这又不利为诗歌的翻译,文化隔阂也没有消除,对于英译文读者仍然带来阅读困难。对于杨宪益,戴乃迭的译的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也仍然突出不了清明节这特殊的悲伤的一天,不过一个Rainy则译的意化,对比别人译的All Souls’ Day 已经很好了,若译为All Souls Day,则指十一月二日“万灵节”。该节日为罗马天主教为亡灵祈祷超度的节日,这与我国上坟扫墓的清明节相比,宗教色彩太浓,在时间上也有不同,也只有在纪念死者这一点上相似,所以综合而言,这三位翻译家译的已经相当好了。
(二)关于“牧童”的翻译
一说起牧童,中国人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副水墨画,世代流传的《清明》中“牧童遥指杏花村”,既给“断魂”的“行人”指明了方向,也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此后,在历代诗人们的诗作中,不断出现牧童形象。牧童引领隐居归退的诗人们寻找精神家园,因此称为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学意象。正因为这个形象所带来的各种联想,在《清明》里,带出一片生机及春意的除了“杏花村”之外,“牧童”的出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牧童”一词的翻译也值得好好斟酌。三个译本中,杨译是shepherd boy,许译是cowherd,吴译是cowboy。
经查字典【2】,shepherd boy :牧羊孩,cowherd:放牧的,cowboy:骑马牛仔(由指美国西部骑着马看管牛群的人,代表了一种美国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对比这三种译法,很显然cowboy与《清明》诗中的牧童风马牛不相及,想必当英文读者读到此翻译时脑子里所产生的意象就是美国那种向往自由的文化精神,这与作者所构造出清明节的悲伤意象相悖,为免引起读者的错误联想,笔者认为这个词并不适合用来翻译牧童。Shepherd boy虽是指牧羊,但与中国牧童相比却比较中性,没有意境氛围,也无法表达出作者要表达出的那种情感,但是也不会带来什么不符合的联想,总体而言比较合适。Cowherd的词意不差,但所指可能是青年人,甚至是中年人,则不及加上boy后的意思与原文那么贴近,总体而言杨译在这个牧童上翻译的比较好。
(三)关于“路上行人”翻译
对于“路上行人”这一词的翻译,有以下几种:“I”,“the mourner”,“the men and women”,“pedestrians”,“travelers”,这里的译文一为吴译,译文二为许译,译文五为杨译,我认为无论是用“travelers along the road”还是用“the mourner”都与此诗的意境显得有些不大关联,可以说,翻译好“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关系到整个语篇是否具有连贯性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点上,译文一和译文二都翻译的不够成功,然而看看吴译,他的英译文不仅在语篇的连贯性方面做的很成功,而且在意、音、形三方面同原文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特别突出的一点是:吴译有和原诗同样的韵式,但显得自然,无因韵害义之毛病。
(四)关于“酒家”翻译
对于“酒家”一词的翻译,杨译tavern,许译wineshop,吴译public house。对于杨译,笔者认为不是很恰当,因为“tavern”一词偏古老,而且主要为“客栈”之意思,给人印象好像是在传达行人要投宿的意思,而非欲借酒消除心中的哀愁之意。许译使用“wineshop”一词比杨译要好,但吴译使用的“public house”更为确切。
三、总结
我们知道,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文学的意义,与其他体裁的外国作品之译介不一样,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促生了中国新诗,从诗体、语言以及内容素材等方面,赋予了中国诗歌前所未有的自由,使得中国的诗人们能够以当下的语言,写出当下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更具有历史感和生命力。那么,笔者也希望中国的诗歌翻译成外文,从文化交流,从艺术美感,从语言表达上也能为外国的文字文化及外国诗歌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笔者希望中国诗歌翻译能够继续探索翻译的奥秘。参考文献:
【1】刘重德,Ten Lectur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2009.
第二篇:声声慢诗歌的英译赏析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声声慢》是其代表作。历来也备受翻译大家的青睐,其中英译文以林语堂,杨宪益夫妇、徐忠杰和许渊冲的译文尤具代表性。本文将这四种译文进行比较,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拓展大家的翻译思路。
例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林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杨译: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徐译: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 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许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解析:1)林译全部选用单音节词,押头韵,且词语的选用层层递进,可谓独具匠心。“dim”和“dark”表明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展现了浓重不化,寻觅不得的忧愁和失落,继而“damp”和“dank”渲染阴冷凄苦的氛围,最后“dead”推向高潮,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凄凉痛苦的内心。译文言语简练,内涵丰富。
2)杨译用七个形容词对应七对叠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徐译,相较而言,不免显得不够简短。译者另辟蹊径,将词诗歌化,但由于句子偏长,翻译得过于明白,失去了原词的意境。
4)许译增加了主语,点明了寻觅之物是“what I miss”,似乎过于直白,少了原词的委婉朦胧之感。译者韵脚的选择十分用心,“miss”与汉语“觅”音似,“cheer”与“戚”相似。
例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林译: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杨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徐译:Even the weather has proved most unkind./ It is warm, but abruptly it turns cold again./ An unbroken rest-most difficult to obtain.许译:How hard is it / To keep me fit /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解析:这两句说明天气突然转暖,却仍然寒意未消。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影响着人们的心情。而词人此时生活颠沛流离,心中愁思满满,更兼无常的天气,更难休息和修养。
1)林译将“最难将息”译成“最难忘记”,与原词的意思出入较大。
2)杨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原词的意境和意思。
3)徐译译文明白易懂,但不够含蓄委婉。
4)许译调整了原词的语序,“lingering cold”点明了“还寒”,但未说明“乍暖”,丢失了原文信息。
例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林译: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杨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
徐译:Three cups of thin wine would utterly fail-/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evening gale.许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解析:1)三杯两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翻译方式多样,四位译者的翻译都可以。
2)原文的“敌”字,选词巧妙,生动传神,而四位译者对“敌”的处理,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徐译的“cope with”和许译的“endure”力度不够,不及其他两位译者选用的“ward off”和“against”。
3)有三位译者保留原文的反问句式。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语气都较为强烈,一般的翻译做法是与原文句式保持一致。且在译文风格上,许译相较于他者,风格较为不同,尤为突出的是“Oh, how could I”,使译文更具英诗风格。
例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林译: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 My old friends, /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杨译: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 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徐译: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 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 grown.许译: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e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解析:1)自古鸿雁传书,雁是古时人们互通书信的重要工具。亲人分离,山河破碎,正伤痛,又看到雁飞过,恐怕传递的又是坏消息,更何况还是旧相识。旧愁新苦涌上心头,更添悲痛。
2)这一句,虽短短十二个字,情感却是不断变化的。纵观四中译文,大部分不能传递出文字深层次含义,雁、伤心、旧相识之间的关系表达地不够紧密。唯有林译独辟蹊径,对原文进行了较大改动,特别是最后一句“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道出了旧相识却反增其悲的原因。
第三篇:清明这首诗的各种英译版
《清明》各种英译版
小编语: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杜牧绝对想不到,在几个世纪之后,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而妙趣横生的英文版《清明》出现!下面就来看看翻译大师们对这首名垂千古的《清明》的精彩演绎吧!
吴钧陶英译(韵式aaba)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许渊冲英译(韵式aabb)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蔡廷干英译(韵式aabb)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孙大雨英译(韵式aaba)
Upon the Clear-and-Bright Feast of spring,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in gloom are pinning away.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loom Vill, doth point to afar and say.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无韵译法)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万昌盛、王僴中英译(韵式aabb)
The ceaseless drizzle drips all the dismal day, 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 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 flower.吴伟雄英译(韵式aabb)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When asked for 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boy points to a hamlet amid apricot flowers.吴伟雄英译(韵式aaba)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 travels with his heart lost in dismay.When asked for a wineshop to kill his gloomy time, A cowboy points at Almond Hamlet far away
原版:《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文释义:
清明这天毛毛雨,纷纷扬扬;
孤身赶路扫墓人,心境凄凉。
“请问哪里有酒店,借酒消愁?” 牧童笑笑指远方:“杏花村有!”
第四篇:杜牧《清明》赏析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历参沈傅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诗文今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文赏析】
要弄清楚这首诗,就要先弄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说“清明”一开始只是一个节气,而并非是节日。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需要明确的是把“清明”作为“清明节” 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由于寒食节大多是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稀里糊涂”地把寒食、清明合二为一了。至于为什么到现在真正的“扫墓节”——寒食节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清明节凸显出来,就连专门研究民俗的专家也无从考证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首诗所描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婉如一篇小小说。整首诗处在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体现在诗句中的“雨纷纷”、“行人”、“借问”、“遥指”以及对话部分,每个诗句都是一个活动的场景,贯穿起来就是一个情景剧。“纷纷”交待的是春雨的意境,然而这一天恰恰是清明,是人们按照习俗上坟扫墓的清明节,因此就有了那位雨中行路者“欲断魂”的心情,接下来便是一问一答,全诗可谓是“有声有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交待的时间和场景,“路上行人欲断魂”直点“行人”当时的心境。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情景十分生动,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和动感。
这首诗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是“开”,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是“承”,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转”,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合”,是第三句回答,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后边应该还有故事要发生。
【注释】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韵义】
【评析】
清明节真实的写照,短短的几句话把清明节赶去给故人上坟的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后人不会有比这首诗写的更完美了!
对杜牧《清明》诗旨之理解,历来多有分歧:或为“雨中伤感”说,或为“踏青游春”说,或为“哀悼亲友”说。反复揣摩诗意,则第三说最为切实。诗中所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定场景中所产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与思想情绪。诗旨主要在于表现生者“行人”对已故之亲友们的沉痛伤悼之怀与深切怀念之情。此诗艺术手法高超,别具形象圆整、叙事曲折、画面丰盈、章法自然之审美价值。后人甚爱此诗,对其采用删缩、变体、仿拟等再度创作之方式,形成一道诗歌接受的亮丽景观。《清明》诗以其思想与艺术的杰出成就,奠定了清明哀悼诗千古绝唱之地位。
世事多所难以逆料者。一千多年前的晚唐诗人杜牧,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千载之后,他的一首七绝小诗《清明》,竟然在90年代初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并名列第二。①“小杜”虽然未能亲获这份殊荣,享受这份快乐,但就其《清明》一绝的魅力与影响而言,就足以使其百世流芳、千古不朽。
①。十佳”唐诗排名依次为:盂郊《游子吟>、杜牧《清明)、李白《静夜思》、王之涣《登鹳雀楼》、李商隐《乐游原》、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悯农》、李白《早发白帝城》、贺知章《回乡偶书》。见1992年9月23日《新民晚报》。
第五篇:清明古诗赏析
清明古诗赏析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鉴赏
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颔联用双关语对比地写眼前的现实。“有泪”,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鸟”来比喻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这种写法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来比喻忠与奸。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就是这类构意的始祖了。这样的写法,能够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
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的深沉幽愤,也有“万里悲风随邮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的沉痛遗恨,慷慨悲壮而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尾联流露出失望之情。“龙蛇”这里是借代,代指志士。“龙蛇四海归无所”,指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抗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感。由此,表达了反清无望的幽愤。
全诗处处写到亡国之恨和难以回天之感,这是特点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而字里行间的坚毅之情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斗志的确令人震撼。屈大均被称为岭南诗界“三大家”之首,对近代的岭南诗风有较大的影响。
创作背景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凋零的严冬过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是祭奠和怀念亲人、朋友、同志的一个日子。这天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并禁绝烟火,所以又称“寒食”。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张继的“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杨万里的“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程颢的“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陈子龙的“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而作为遗民诗人的屈大均,在这天触景生情,将时节与自己的奋斗联系起来,抒发了反清无望的深沉幽愤和悲怆。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清江引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注释
⑴门外柳:暗寓见柳伤别。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或情人送别。
⑵雨细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句意。
译文
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