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时间:2019-05-13 05: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第一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奖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漪(女)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王生英(女)

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 石雪晖(女)

湖南农业大学 任维鼎

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

吴邵萍(女)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汪金权

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学 姜伯驹

北京大学

徐英杰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黄金莲(女)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 普

琼(藏族)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全小学

一位师者60年的坚守与追求

——记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参与20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评审、领衔名师基地定期培训、指导制定上海“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82岁高龄的她,依然铿锵行走、奋笔疾书、呼吁呐喊。为了更多教师的成长,她不遗余力。

她,就是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60年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于漪心目中,教师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淡泊名利,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攀登。她就这样努力攀登着,走到峰顶时,自己化作了山峰。于漪说过三句话,平白朴实却又内涵丰厚,道出了一位师者的坚守与追求。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有一种切身的体会:教师的责任大于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认为上课不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它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素质培养,因为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的后代、民族的后代。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面对孩子,于漪的心中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她为母语的边缘化而痛心疾首,为功利化的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而伤感。在一次研讨活动中,于漪忧心忡忡地说,新世纪中学生的心灵如同干涸的盐碱地,缺少精神养料。她大声疾呼:“不要让题海毁了孩子们。老师们要好好钻研学科的规律,将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无缝对接,唤醒孩子青春的心灵……”

正因为如此,对于《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于漪高度认同。她说,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行为的有力回击,将会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明天的国民素质取决于今天的教育质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正是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于一些新教材中传统篇目保留过少、新增篇目太多的状况,于漪隐隐担忧:“教材固然需要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打开学生的视野,但更要首先学好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培养的人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应该深深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怀有一颗中国心。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于漪坚定地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不能动摇。

一肩挑着学生的今天,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有了这样强烈的使命感,于漪自觉维护着师道的尊严。她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让自己的生命和我肩负的教书育人使命结伴同行。”站在为学生成长、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她铸起伟大的师魂,自身也获得了崇高的人格力量。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于漪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修身养性为人师表。她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对于学生的“不懂事”,于漪是这么看的:“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都懂事,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做事都很自觉,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于漪认为,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首先要教育自己,诲人不倦首先要学而不倦。

每次上语文课,于漪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课堂体验。一位多年追随于漪的教师说:“于老师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样内容的课,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于漪注重结合时代特点,从身边获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于漪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孩子,而是找来有关专辑认真试听,终于找到了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青花瓷》等歌词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种很好的宣泄。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说:“再告诉您第三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一下子消除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开展课堂教学时就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活到老,学到老。”60年的教育生涯,60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已发表几百万字的教学研究文章和专著,留下了“学做教师”的探索印迹。

“我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1951年7月,22岁的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她先是按照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第一次登上语文讲台,于漪讲授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组长徐老师在台下听课,她非常紧张。一堂课结束,徐老师失望地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不过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于漪深受打击,记住“不过”后边的话,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做出一番像样的成绩。

勤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是于漪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她的心中装着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取经,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别的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不到深夜一两点钟不睡觉。教研组里共有18位教师,于漪把其他17位教师的长处都学来了;不到3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作为一名非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于漪课堂教学的深刻思想、精湛语言、丰富信息常常引得听课者啧啧称赞,对视界融合、后现代等前沿概念,她也领会深刻,使用十分娴熟。于漪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知道了“阳春白雪”,还要弄明白什么是“引商刻羽”;听到温家宝总理引用“明年春色倍还人”,她穷究这句诗的来龙去脉,让它真正成为自己的内在积累。

于漪非常关心教师们的个人成长,从今年1月开始,她率专家组进行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调研,对几十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及现场评审,关注教师们的成长环境。近年来,于漪主持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等师资培训基地,同样将“两把尺子”传递给学员。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名学员都要说课、上课、评课,反反复复地实践,教后评论求其真。学员之间形成了坦诚交流的氛围,进行思想的碰撞,不避其短,实话实说。于漪说:“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捧不出名师的。不是服从哪一个人,是服从真理,要与真理为伴。”

“从知之极少到知之不断地增加,是发奋学习的结果,要紧扣自己的工作、所教的课程来学习。”带着两把尺子,于漪走入了基础教育的大门,登堂入室,成为卓然大家。

【众人评说于漪】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于漪把自己融入到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中,把学生当作民族的栋梁,当作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来培养,展示了一代教育大家的风采,演绎了无怨无悔的人生,是教师们的楷模。上海市杨浦区的“让于漪成为我们共同的形象”这一口号,道出了上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发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助理、特级教师谭轶斌:对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有着许多前瞻性的辩证思考。听过她讲课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她很早之前就反对“单打一”,强调“综合”与“立体”。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要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只有二者有机统一,教学才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

让贫困孩子昂首走出大山

——记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太行山脚,红旗渠畔,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的山村教师王生英,36年无怨无悔扎根在这里。

36年来,王生英播种知识、辛勤育人,实现了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36年过去了,一大批山里孩子升入高中、大学,昂首走出大山,走向社会,成为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

“小小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

1956年,王生英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这是一个半隐在山坳里的小村子。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她家也过着清贫的日子。不幸的是,4岁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给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带来终身残疾——她的一条腿瘸了。

但是,残疾没有吓倒有志气的王生英。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上完了高中,1974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民办教师,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18岁的她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傲岩争春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太行山区,为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从家里到乡里开会,10多公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4个多钟头,对她来说更是一次“长征”。她教学的第一站是离她家两公里外的东平村小学,从她家到东村相隔的洹河,成了考验王生英意志的难题。每逢雨季,架在河上的木桥被洪水冲断,她只好绕道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到学校上课,遇到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的天气,她更是战战兢兢涉水过河。“连小小的洹河都征服不了,怎么征服人生的坎坷呢?”王生英为自己的勇气打了高分。

1978年夏秋的一天,雨下个不停。因校舍破旧,不能遮挡风雨,为了保证学生安全,王生英不顾自己的安危,拿着教科书,踏上泥泞的山路,巡回到方圆几里内的学生家里上课。风里来,雨里去,数次摔倒,又数次艰难地爬起来,她一直坚持了20多天。每当乡亲们看见这个身体残疾的姑娘一身汗水一身泥巴的样子,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掉眼泪。而孩子们则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跑了,我们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学习吧!”

“在王老师家学习,就像在自己家”

横水镇的百姓都知道,从教36年、教过镇上两代人的王生英,前10多年是以家为校,后10多年是以校为家。她从没有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就连结婚这样的终身大事耽误的两天课,她也不折不扣地给学生补上了。

上世纪80年代,在王生英家乡这样的偏远山区,校舍严重不足。后来,村里找了一间旧仓库做教室。可是,就连这样的校舍,没过多久也因一场狂风暴雨而被冲垮。

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了。找村委会反映情况,得到的回答是“村里太穷,实在拿不出钱来建学校”。

无奈之下,王生英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靠在树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听课,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情景是那样的凄凉。这样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便和丈夫商量,想把孩子们领到家里上课。

就这样,王生英家的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3个班学生的“复式教室”。为了让孩子们上课的空间宽敞些,王生英一心想把家里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而这对于当时每月只有40元工资的王生英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不过,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王河生的支持,两口子发誓:“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房。”

在建房的日日夜夜,王生英拖着一条残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而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而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她也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孩子们说:“我们在王老师家里学习,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在以后的10多年里,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孩子们的教室也从王生英的家里搬了出来。王生英也先后在东平、桃园等多所学校教书。

“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人们都说,山里的孩子不金贵,摔摔打打又一年。每当想起这句话,王生英便想到那些心酸的往事:多少个夜晚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害怕地依偎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的时候,她常愧疚落泪。

一个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浑身是泥回到家,看见两个孩子相互搂着靠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回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伤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2009年的教师节前,已经上大学的女儿给母亲写来一封信。回忆儿时的情景,女儿写道:“那时候,妈妈你每天都忙到很晚,我和弟弟几乎天天饿着肚子等你,却不见你回来。冬天,你连夜给学生做棉衣,我们没有棉衣你却不管。又冷又饿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读着女儿的信,王生英热泪盈眶。

在王生英的学生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学生叫李增华。他只能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刚来学校的时候,李增华的父亲十分为难,一再说给学校增加了累赘。望着孩子渴望上学的目光,王生英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并对他的父亲说:“孩子虽然残疾,但是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此后,王生英每天背着他上楼、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助他解腰带、系鞋带。这样一背就是两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王生英背着他上楼越来越吃力。有一次上楼时,她的腿突然一软,他们摔倒在楼梯上,李增华一把搂住王生英,哽咽着说:“王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再也不想拖累你了!”

“老师没事,孩子,摔着你没有?”王生英赶紧为一脸愧疚的小增华擦干眼泪,鼓励他“男子汉应该坚强些”。这时,刚从地里回来的丈夫二话没说,背起李增华就上了楼。从此,丈夫毫无怨言地接过了背增华上楼下楼的任务,一背又是4年。

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30多年的生涯里,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富有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都很艰难。

“谁不知道钱多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心里实在是不忍心呀!”王生英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仍然说自己的选择“值得”。36年来,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她说:“学生就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回报。”

【师生眼中的王生英】

河南林州市横水镇中心校校长贾怀庆:36年的教师生涯,王生英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扎根山区。“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最大的心愿。“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是她的为师之道。她用行动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

林州市卸甲平村小学2006届毕业生王宁: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时,像一个温厚慈祥的妈妈;和我们交流感情、同舟共济时,像一个善良知心的大姐;教我们做人、做学问时,是一个宽严有度的老师。教师节到了,学生祝您幸福、健康。

扎根农苑苦耕耘――记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石雪晖

来源:中国教育报

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敢为人先,是一名突出的科技工作者;她淡泊名利,不图索取,长期坚持,无私奉献,是一名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连日来,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雪晖喜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消息后传开后,地处湘江岸边的湖南农业大学师生奔走相告。

30多年来,石雪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被广大师生誉为“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叫“提子”的进口水果走俏中国市场。石雪晖了解到,这种“提子”就是欧亚种葡萄,以前在我国只有新疆等地可以种植。在当时,业内一直认为,南方是欧美杂种葡萄种植的非适宜区,更是欧亚种葡萄种植的禁区。面对权威结论,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艰难求索!

通过查阅资料,她发现南方高温高湿,导致葡萄多病是限制欧亚种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于是她创新性地建立了欧亚种葡萄的避雨栽培模式。为了引进新品种,她不远千里,时常坐几十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找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求援请教。为了弄清每个新品种的特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她时常是天刚亮就到了葡萄园,天黑了才回家,从无间断地记载着每个品种的长势、开花结果特性、抗病性等,直到对每个品种的特性都很熟悉为止。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她从建园、搭架、盖膜、修剪、施肥、打药到除草、翻土,事必躬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石雪晖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优质、定植后的第二年亩产纯利过万元的高效无公害栽培,应用前景广阔,居国内领先水平。

出生于普通农家的石雪晖,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后留校任教,1987年受国家派遣去日本学习,看到日本的农业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都很高,她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回国后,她不仅在课堂上介绍日本的先进技术,而且在实践中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扩大视野,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学生眼中,她是一位严师,总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在学校攻读博士的韩艳婷说。2005年9月,韩艳婷考上石雪晖教授的硕士生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做梦也没想到能师从南方葡萄专家,担忧的是石老师身为专家,事务繁忙,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只怕就不会那么细了。但令韩艳婷没有想到的是,在读硕又读博的这5年里,石老师对她的指导和交流很频繁。2009年11月,石老师为了韩艳婷的博士论文选题,亲自找来有关植物营养方面的8本博士论文、10余本相关书籍。看着她从家里背来的一本本厚厚的书,韩艳婷觉得石老师背来的不仅仅是参考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2008年,石雪晖去法国、英国等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正值两名硕士毕业论文初稿提交的时间,当时她们以为石老师不在,论文就不用做大的修改了,没想到过了两天石老师就发来短信:“将完成的论文初稿发到我的信箱里。”在国外,石雪晖硬是在考察之暇完成了两篇长达70余页论文的修改。从论文结构到语法,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作为农大学生,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这是石雪晖经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树立在实践中学的好学风。她直接负责的葡萄课题组成员都有一个习惯,喜欢带着学生一起下乡,深入农村,通过试验既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完成了学位论文,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吃苦精神。

湖南澧县的王先荣跟记者讲述了自己在石雪晖帮助下从种葡萄的小农户,成长为一个拥有高学历、掌握先进技术,集科学研究、经营管理、市场销售为一身的农业科技大户的经历。

1993年6月,王先荣种植的27亩葡萄突然出现病症,翻遍手头所有资料,问遍所有能够联系到的专家,还是无法控制病症,急得他背着病苗直奔省城找专家,但当时除了有人知道这个病叫“黑痘病”外,没有人找到解决办法。这时有人建议他去找找石雪晖。他立即坐上公交车直奔农大。见到石雪晖时天已经黑了。她当即找来七八个专家,连夜开出7套整治方案。两个星期后,黑痘病被全部控制。此后的17年,石雪晖不厌其烦地对他给予关心指导,他终于从一个普通农民一跃成为中国葡萄协会理事、中国果业委员会会员。

石雪晖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足迹遍及三湘四水。她先后多次到桂阳、长沙、宁乡、澧县等50余个县市进行果树生产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万余亩,为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4月至今,她一直在宁乡县金州乡关山村担任科技特派员,重点指导当地农民栽培200余亩葡萄,让农民真正尝到了种葡萄的甜头。

与大别山的孩子相伴

——记湖北省蕲春县乡村教师汪金权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尽管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在蕲春四中见到汪金权时,记者还是大吃一惊,47岁的他早生华发,双鬓斑白,形容枯瘦,穿着不合身的旧西服,县里刚送的手机被他用绸布仔细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吃饭时只往碗里挑几根酸豇豆。眼前的汪金权平凡朴实,如同脚下的土地,可是走进汪金权的世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座大山的胸怀。

23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赫赫有名的黄冈中学。一年后,他毅然走进地处偏远农村的蕲春四中,从此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20多年来,他一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那里有年迈的双亲、身患重病的妻子、智力障碍的儿子,另一头则扛起了无数贫寒学子的求学希望,他把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学生,不图任何回报。“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汪金权的心声,他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坚守和对学生的热爱。

“缺掉汪老师的一节课就是一次损失”

1963年,汪金权出生在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张榜镇郝子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为这个家中长子取名“金权”,这是贫寒农家对子女的命运和前途最质朴的表达。不过,汪金权的父母没有料到,儿子今后选择的人生道路恰恰与“金”和“权”毫不沾边。

1987年,作为解放后郝子堡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家乡最好的中学——黄冈中学任教。上班不久,汪金权到蕲春县四中看望初中时的老师顾凤鸣。师生俩闲聊时,顾老师说起四中远离县城,师资和教学设施都很差,很难招到优质生源,更留不住好老师。“那我调过来吧。”汪金权说。简简单单一句话,顾凤鸣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年汪金权真的调过来了。

四中校长石珍碧告诉记者,汪金权当初调入蕲春四中时,学校只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学校条件艰苦,连老师的办公桌都无法做到一人一张。“在这样的条件下,汪金权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精神让人佩服。”石珍碧说。

地处鄂皖交界处的蕲春四中离蕲春县城有50多公里,来校就读的学生多是安徽太湖县和蕲春北部贫困山区的学生,汪金权对学生的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汪老师的语文课,有种独到的魅力,让人神往。”高二(1)班学生黄彬说。汪金权每次上课前,都会安排5分钟让学生自由演讲或辩论,而每逢有毕业的学生从外地回来看他,他也总会让他们跟学生交流。“农村中学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很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和写,更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汪金权说。

湖北省高中新课改实施后,汪金权除了要求学生每天交一篇字帖外,坚持不给学生留任何课外作业,他提倡学生每个月买一本书,全班同学交换着看,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或杂志。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他逐字逐句认真批改,有时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

他要求自己的教案每届学生一更新,同一篇课文隔届学生都要听到不同的内容。“我希望的效果是‘一课一得’,让学生觉得,缺掉汪老师的一节课,就是一次损失。”多年来,在汪金权带的班级,语文成绩都是在全年级数一数二。在整个蕲春县,虽然四中的教学水平处于中等,但该校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04年,汪金权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2年来10多万元工资大部分资助学生

汪金权在蕲春四中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包括汪金权自己,因为给学生的钱,他从不记账,更不要学生打欠条,甚至连姓名都不问。作为一名出身农家的乡村教师,汪金权对贫困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到蕲春四中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竭尽所能、默默无闻地帮助那些寒门学子。22年来,10多万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资助给了学生。

去年11月,高一(10)班的王启要买学习资料,可家里拿不出钱来,听同学说学校的汪金权经常资助学生,内向的王启萌生了找汪老师借钱的想法,可他并不是汪老师班上的学生,汪老师也没带过他的课,怎么开口?“我趁汪老师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走了进去,站在他身边。汪老师抬头发现了我,问我有什么事。我低着头说,汪老师,我要买资料,家里没钱……汪老师‘哦’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给我,‘拿去买资料吧,好好学习!”自始至终,汪金权连他的名字都没问。’更多的时候,是汪金权知道贫困生的情况后,主动资助学生。去年10月,他班上的学生鲁红艳在作文中提到:妈妈的腿摔伤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汪金权看了作文后给了她200元;今年3月的一个中午,汪金权看到班上的学生吴晶晶坐在教室里没出去吃饭,得知吴晶晶家庭困难,生活费没着落时,当即掏出100元……

“他是改变我命运的人!”正在辽宁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的研究生汪洪奎说。

扎根乡土的农村教师任维鼎:顶住灾难 勇敢育人

来源:光明日报

他初中毕业考入了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从这所中师毕业时,他刚刚19岁。此后的21年,他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一所村小、一所完小、两所乡镇中学,他的青春岁月牢牢地扎根在乡土之中。

如今,40岁的他还是那个山区小县的偏僻乡镇中学的教师。虽然各种荣誉开始纷至沓来,但他还是那么乡土质朴。他就是“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语文教师任维鼎。

踏实做人 安心为师

任维鼎一毕业就去了平武县坝子乡金宝小学做语文教师。19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大孩子的年纪,而他已经是一群山里孩子的孩子王。

四川省平武县是川西北一个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山区县,“20多年前的金宝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就是个只能遮雨但根本不挡风的简陋学校。”这是任维鼎对这所村小的记忆。

任维鼎就是从这块山地中开始迈出了教师的第一步——他一开始就是这所村小五年级的班主任、“通教”。当地话说“通教”,指的是他一个人要教孩子们所有的小学科目——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自然。到六年级,带的学生毕业后,又从一年级的小孩子教起。

22岁时,任维鼎到平武县响岩乡平驿小学任教,从一个山村去了另一个山村。这回,他还是班主任,还是“通教”。

很多同事忍受不了,纷纷离开,但是进过城见过世面的任维鼎却踏踏实实地坚持了下来。他不只是坚持,一边教书,他一边通过自考提高自己。专科毕业后,他还是没有离开,而是就近去了响岩乡中学。任教八年后,32岁的他再次调动,这回去的是南坝镇的南坝中学。还是山区乡镇,面对的还是那群山里娃娃。

“离不开这里。我们这里的娃儿们苦,但是特别纯洁,对老师特别好。我们当老师的苦一点没关系。在山区当老师,就是要踏实,要安心。要不然,娃儿们更受苦。”

勇者无畏 重建希望

就是在南坝中学,踏踏实实的任维鼎,进入了一个教师的成熟期。在学生眼里,他是好老师,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在同事眼里,他是教研并重、乐于助人、稳重如鼎的“鼎哥”。2005年,任维鼎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也就是在南坝中学,任维鼎遭遇到惨烈的“5·12大地震”。从地震到重建,“鼎哥”以自己的无畏,为师生们顶住灾难,支撑起他们的希望。

“我真不愿意再回想地震当初的事情,太惨了。不过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的非常勇敢。”一提起“5·12”,任维鼎就是这句话,但是这简短的一句话下面,有着不简单的故事。

地震发生时,正在操场上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体育测试的任维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从最安全的操场奔向最危险的宿舍楼,与校长和同事们组织学生向操场疏散。

随后,他毫不犹豫冲向废墟,寻找到三名学生被压的方位。“莫慌!镇定!老师们一定救你们出来!”没有工具,他和同事、老乡们就用双手死命地刨,终于救出三位受伤的男同学。

忙完这几处的救援,稍稍缓过劲来的任维鼎突然想到自己的女儿!女儿当时正在南坝小学上学,而地震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最佳的救援时间就要过了!心急如焚的他赶到完全倒塌的小学废墟时,妻子已经发现压在乱砖断板中的女儿任铌,却根本无法救出女儿。“你到哪里去了?!”妻子责备着任维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任维鼎救出了女儿,因为时间耽搁,女儿失血过多,加之感染,被迫截去四根脚趾。

珍惜现在 重建希望

“对女儿,我是有愧的。不过活着就是幸福,我们都要珍惜现在,认认真真地活,认认真真地工作。”

女儿刚做完第一期手术,他就要求回学校上班。校领导劝他多陪陪女儿,他说:“女儿有党的照顾、有医院的照顾,我放心。我是党员,是教师,让我回去做点事吧!重建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呀!”

清理废墟,到安置点上课,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学校重建,扛运物资、守护校园、夜间巡逻……任维鼎处处忙活。

如今,新学校已经建好了,虽然老师们都还没有自己的家,还住在学生宿舍里,但是“鼎哥”任维鼎并不气馁,他更多地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校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

“说实在的,教书这么多年,我真的喜欢当教师。单纯、充实,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还要认认真真地教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

——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院士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要使我国科学技术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姜伯驹

在名师荟萃的北京大学,有这样一位院士教授,他不仅学问做得好,课讲得更是受欢迎。授课,他看重因材施教,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成功;育人,他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成为院士、获得大奖,他打心眼儿里高兴。50余载春风化雨,半个世纪桃李满园,他就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

亲自批改作业50年未变

姜伯驹院士在北京大学执教50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担负的研究工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占用上课的时间。

数学学院不少学生都向记者反映,姜老师是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如是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种习惯姜伯驹一直坚持了50年。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尤承业在做学生时,曾听过姜伯驹对一个定理的证明。令他惊讶的是,通常要花两星期才能讲完的课,姜伯驹仅用一次课就讲完了,而且思路特别清晰。姜伯驹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他认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学生。

著名数学家、曾经师从姜伯驹的王诗宬院士说:“姜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生找姜先生请教,没有联系上。姜先生知道后,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宿舍找到这个学生。姜伯驹对学生的关心无微不至,就连谁没有拿到讲义这样的小事儿,课间他都会过问。”

在姜伯驹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块大黑板。姜伯驹告诉记者,那是为了方便与学生探讨问题而挂的。平日里,学生可随时到姜老师办公室请教,一起在黑板上涂涂写写。

姜伯驹说,做教师的最大乐趣是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求知欲旺盛,提出的种种问题引人思索、催人前进。学生们使他感觉永远年轻,并在相互的交流与切磋中,给他的教学和科研带来灵感。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

从求学到任教,姜伯驹在北大校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常说,在这里,他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学会了独立思考,培养了前瞻的目光,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学风。

1953年,年仅16岁的姜伯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学期间,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两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留校任教后,他有幸成为著名数学家江泽涵先生的助手。从此,姜伯驹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在当时,国内这个领域还鲜有人问津。

1964年,姜伯驹在尼尔森数的计算问题上取得突破,他所创立的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姜子群”、“姜空间”。1978年以后,他将不动点理论与低维拓扑学结合起来,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这是姜伯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始终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他站立在数学讲台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年轻人成长。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集体完成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他为有自己的一份贡献而自豪。

从青春少年到知名学者,姜伯驹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等。

然而,当有人称他为“大师”时,姜伯驹说:“大师的资格我不够,做学问、做事情、做人,还有很多要学习。”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姜伯驹院士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家。他继承了他的老师江泽涵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自主创新,对学生的研究工作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无私的帮助。

在姜伯驹的帮助和影响下,一批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深造,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如王诗宬、段海豹、周青等已陆续学成回国。他的学生王诗宬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卓有成就,造就了国内拓扑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的局面。

“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姜伯驹深感中国数学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他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他花费大量时间寻找体现最新思想的材料,组织研究生学习。

低维流形是拓扑学中最年轻且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姜伯驹首次访美时,我国还无人涉猎低维流形领域,他宁愿少出论文,毅然把主要精力转向低维流形。1980年夏,他向北大学生介绍了这一理论。1981年,他开设了低维流形课。

作为国际拓扑学领域的专家,如今已73岁的姜伯驹坚守自己的“第一职责”——教书育人。在学生看来,“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姜伯驹讲课严谨认真、循循善诱,他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姜伯驹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姜伯驹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批学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已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姜伯驹为此所作的努力,得到国际上许多数学家的赞赏。

“数学系不应只培养数学家”

在姜伯驹看来,“数学系不应该只培养数学家,要为学生将来的去向、个人的成长考虑,要培养一大批懂数学的人,懂数学就是要有数学修养,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作用。”

为了促进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姜伯驹曾牵头14个院校参加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把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整合起来,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和信息科学系,成立数学科学学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鉴于数学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姜伯驹牵头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了金融数学系。姜伯驹希望中国的数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地了解数学。另外,很多在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能进入到其他领域去。

姜伯驹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倡导“通过数学培养国民素质”。姜伯驹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大学教育更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社会风气都比较重经验轻理论。因此,数学教育还应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数学能够训练出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

在姜伯驹看来,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的一步,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环节。”

如果从1953年考入北大算起,姜伯驹已经在北大度过了57个年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北大”。如今,凝聚着老一辈数学家心血的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门类齐全、学科完善、师资雄厚,在全国高校的数学学科院系中始终名列前茅,这让姜伯驹倍感欣慰。

在师生眼中,姜伯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更是一位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对此,姜伯驹表示:“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教师。我爱我的教师职业,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职业。”50多年一路走来,执鞭从教成为姜伯驹的最爱。

【北大师生评说姜伯驹】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诗宬院士:姜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更是一位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姜伯驹院士为人正直、待人谦和,并尽力帮助别人、提携别人,是一个极易共事的人。姜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很有成就,在教学方面更是深受学生欢迎。他对自己的授课总是精益求精,有的课尽管已讲过多次,但每一次讲授,他都要做新的补充。姜伯驹教授的为人和学术深为同事和国内外同行所敬重。

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汪世达:姜老师讲课有三个特点:学者风范,平易近人,由浅入深。姜老师上课用的讲义是他自己编的,但在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科,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深奥的理论经他讲解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深刻性。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他还经常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激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他鼓励我们另辟蹊径、自主创新,又总是对我们的学习与研究给予最无私的帮助指导。他的为学之路和治学之风深深地感染教育了我们。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吴邵萍:用歌声教会孩子成长

来源:光明日报

她是孩子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吴老师,她是让家长们放心的园长妈妈,她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她就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吴邵萍。27年来,在她所坚守的这个三尺讲台上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让孩子在音乐中学会

走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一阵悠扬的歌声正从里面飘出来,吴邵萍正在给大一班的孩子们上课。

“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秋天多么美》第二段歌曲的五线图谱会和第一段一样吗?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会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们开始动起脑筋,高高地举起小手,叽叽喳喳地争论着。“好的,我们刚才知道了歌曲第一段有棉桃姐姐,第二段有稻花姐姐,小朋友们猜猜看,第三段还会有姐姐吗?姐姐是谁呢?”一位胖乎乎的小男孩笑嘻嘻地回答,“老师,我知道,是巧克力姐姐”,“不对不对,是大风车哥哥”,坐在第一排的女孩羞涩地说,“是圣诞老爷爷”,“是桂花姐姐”,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讨论着,急得涨红了小脸……

对于这种独特的上课模式,吴园长解释说,音乐只是一种载体和手段,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学习推进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判断、比较、推理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学习方法。“我们引导孩子们先去推测,然后再唱,他们就有一种期待,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唱完歌曲后呈现五线图谱,让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能和谐统一,避免了死记硬背。”

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在吴邵萍被提升为副园长后,她本可以只专注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可是她偏偏主动向园里提出申请,要求不减少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不离开教育的第一线,“我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时刻刻,我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可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怎么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吴邵萍确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着。

她的学习精神让人动容:即使在孕期,她都一如既往地爬高上低地忙碌着;在怀孕六七个月时,她还写了满满一本两公分厚的笔记;在孩子出生两个月时,恰逢首批优质幼儿园验收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中断了产期,投入到紧张的验收工作中;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的学习机会,她生病开完刀才两天就前往学习,每次回到宿舍都疼得呻吟,全身心的投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只好进行二次开刀……

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奠定了她成为本专业领军人物的地位。现在她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也是《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在全国幼儿教育中独树一帜。

多想听到妈妈的优美歌声

吴邵萍是一位优秀的园长,可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并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女儿和妻子。提到亲人的付出,吴邵萍几度哽咽。

吴邵萍的儿子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说,这么多年来自己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机会听妈妈多唱歌。“小的时候我特别羡慕妈妈班上的小朋友,因为妈妈唱歌非常好听,他们可以每天都听到妈妈的歌声,而我却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听到。”可随着年龄变大,他开始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是把母爱分给了那些同样需要关爱的孩子们了。”

对于父亲,吴邵萍满怀愧疚。在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父亲因为车祸住院,情况非常危急。她每天早晨4点起来为父亲熬好营养粥送到医院,6点准时到单位,强忍住内心的痛苦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工作忙完后,她才能匆忙赶到医院去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同时还要翻阅整理资料,准备第二天的上课。她的父亲住院近一年直到去世,她都从未请过一次假。

一天工作下来,疲惫不堪的吴邵萍实在无暇再顾及家庭,这时,更多的责任落在了她的先生身上,吴邵萍笑称军功章上也有先生的一半。

与吴邵萍挥手作别时,园歌的一句歌词“我请老师当妈妈”传到耳畔,这句歌词形象地反映了吴邵萍对幼儿教育的认识:“热爱孩子是教师的道德底线、了解孩子是教师的应尽义务、发展孩子是教师的永远追求”……

醉心职业教育的“徐琢磨”

——记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专学校高级教师徐英杰

我喜欢了解新东西、学习新知识、琢磨新事物,紧跟时代脚步的职业教育最适合我。——徐英杰

他,年纪轻轻,却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培养多名学生在全国、全市大赛中获奖,组织教师研发编写中职教材在全国发行,组建学生创意实践工作室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10年前即被评为天津市职教系统最年轻的高级教师,是全国首届职教名师、教育部计算机设备配置与规划特聘专家。

他,普普通通,却在中职教育战线出类拔萃,获得诸多荣誉:天津市河西区师德楷模、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还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被聘为天津市职教中心“微机原理”学科兼职教研员。

他,就是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徐英杰。谈起成绩和贡献,他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要不断去努力、去开创。”

钟情职教真诚对待每个学生

学物理的徐英杰1993年大学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职专这所在天津小有名气的职业学校。“我喜欢了解新东西、学习新知识、琢磨新事物,紧跟时代脚步的职业教育最适合我。”因此,他择业时不但选择了职业教育,而且还放弃了多家计算机公司的高薪聘请,执著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

徐英杰爱他的专业,爱他的学生,钟情于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他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这些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大量订阅专业报刊,探寻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事们说:“徐老师干什么事情都要琢磨透了。”

“虽然辛苦,但快乐更多。” 徐英杰在工作中体验到了幸福与快乐。他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从不以好和坏来区分学生。男生小刘,不爱学习也不守纪律,对同学还很霸道,就连家长对他也束手无策。徐英杰觉得对同学暴力相向其实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他看到的是小刘拥有的扭曲的成就感,徐英杰下定决心要帮助他实现真正的成功。

通过细心观察,徐英杰发现小刘爱玩电子游戏,就提出要和他比试,小刘连输了几回,徐英杰坦言:“我作弊了!想知道怎么弄的吗?”小刘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徐英杰就教他怎么用修改器,其中涉及不少计算机知识,但这些理论小刘却一概听不懂,徐英杰就趁势说,原理书上都有,看书去,有不懂的就问。后来有一次,小刘的电脑坏了,自己怎么也摆弄不好,就拿到学校,徐英杰10分钟就修好了,小刘对徐英杰崇拜得五体投地。徐英杰趁机说,这种故障,维修课上都讲过,并要小刘好好补课。

从此以后,小刘像变了个人,学习用功了,遵守纪律了,和同学的关系也好了,不但能修自己的计算机,还经常帮助同学修理,老师、同学、家长都反映小刘终于“走上正路了”。

徐英杰把精力和智慧奉献给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17年来,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全国技能大赛的高手和IT行业的技术骨干,由他指导、70名学生参与成立的创业实训工作室——修罗数字媒体工作室,引导许多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教法

徐英杰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中善于创造性地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由此,他得了个绰号叫“徐琢磨”。

在讲“模拟电路”一课时,学生们看到电路中都是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元件,觉得既枯燥又难学,顿时没了兴趣。不料想,徐英杰突然拿出个半导体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学完这一课你们都能自己动手做。”讲台下的一双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于是,学生们在他的带领下边学边做,各种电路的结构、振荡器的结构、电感和电容的原理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然兴趣盎然,舍不得放下手里的半导体原件,学生们就这样被徐英杰领入“乐学”之门。

徐英杰善于因材施教,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他讲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原理讲解,有的侧重于指导实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学有所获。倘若遇上进校前就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徐英杰就更上心了,费尽苦心要把他们培养成才。有个男生一年级就考了很多证书,傲气十足,但实际上他的实践能力很欠缺。徐英杰就把他带进实验室,既让他在实验中弥补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不足,又让他在实验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在徐英杰的引导下,那个男生后来竟迷上了实验室,实践能力提高了,人也变得谦虚了。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徐英杰更着重引导他们掌握方法,鼓励他们创新探索。有一个学生爱好网页设计,徐英杰就给他提供相关资料,让他自主学习动态网页,还把学校的网站交给他管理。徐英杰还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他制作的课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主板部件的安装和设置,既让学生掌握了操作技巧,又为学校节省了费用,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在期末考核中,使用课件的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率达到了100%。

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前途。培养什么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徐英杰反复琢磨的问题。他提出以用人单位要求为目标倒排课程的思路,组织科研人员编写了多门实训课校本教材,并组建特长班,将“并行线形授课方式”改为“串行模块化授课方式”;他不辞辛苦指导学生为学校维修计算机、建设新机房、维护学校的网络系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学校节省了数十万元。他教过的毕业生成了用人单位的抢手人才。

徐英杰制作出不同专业的教学课件几十个,指导多名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经他指导的教师参加天津市职教创优课,获得了两个一等奖。

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屡获大奖

2007年暑期,在四川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上,由徐英杰等4位教师带领的天津代表队一举夺得计算机类竞赛的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

从此以后,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专的比赛成绩一年好过一年,今年更是几乎所有项目都是一等奖,学生张居信还获得了全国计算机组网络技术比赛的一等奖第一名,有人因此称天津电子计算机职专为“职教状元”。

徐英杰指导大赛真可谓呕心沥血。有个叫吕鸿儒的学生,是电脑游戏高手,但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性格也内向。徐英杰吸收吕鸿儒参加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发现他有制作小游戏的想法,就和他一起编程,为改变他不爱与人交流的性格,还让他担任了负责人。渐渐地,吕鸿儒变了,开始了常规的计算机学习,并在学校技能比赛中屡屡获奖,还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他的身影。凭借着扎实的组网技术,吕鸿儒入选全国技能大赛天津代表队,并最终在大赛中获“组网技术”二等奖,被保送到高职院校深造。如今,他已被一家大计算机公司聘用,成了技术骨干。

徐英杰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编写了天津市职业高中“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学科教学大纲、《WINDOWS操作与应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撰写了多篇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市及全国获奖;他的课获天津市职业高中优秀课评选一等奖;他制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成为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部颁标准。

徐英杰没有自满,他的脑子里有解不完的自选题。如今,他又把建立实训教学的“闭环培养模式”作为新的研究课题,力图引入多个反馈机制,包括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实训档案,以便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师生眼中的徐英杰】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专党总支书记于有香:徐英杰的可贵之处在于教什么样的学生都有方法,有耐心,有成效。他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育教学研究始终围绕提高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改教材,围绕着技能提高改方法。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优秀的建设者。他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同事眼中的好榜样,无愧于职教战线的教师楷模。

2010年全国技能大赛计算机一等奖获得者张居信:徐老师教授知识的方法很独特,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自满的学生,设置高一级的闯关题,激励他们进一步钻研;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激发兴趣的实践题,使他们找到自信。所以,无论什么程度的学生都喜欢他的课。徐老师育人方法也很独特,从不直接批评我们,而是喜欢表扬,启发我们自己领悟道理。“做得挺好、有进步”是他的口头禅,他宽厚包容式的管理方式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能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奖,完全得益于徐老师的激励和指导。

让“生命禁区的禁区”充满读书声

来源: 人民日报

仲巴县位于西藏的西南部,在日喀则地区18个县市中海拔最高。因为海拔高,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繁,被当地人称作“生命的禁区”。

在仲巴县所有的小学中,仁多乡完小海拔最高。5000多米的海拔,恶劣的气候,艰苦的条件,使得仁多乡有了“生命禁区的禁区”的称号。

就是在这“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仁多乡完小校长,一个人坚守高原讲台,整整7年。

全能的“一把手”

2003年,在康马县小学任教的普琼调任仁多乡完小校长。刚到仁多乡完小时,学校只有3名代课老师和2名专业老师,远远满足不了6个班4门课的教学任务。普琼主动要求接下了一个班的藏文课和另一个班的数学课。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他一丝不苟。

在这片“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把他的整颗心献给了学生,他生活的一切和学校、学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课间,他和学生们一起唱歌、打球、做游戏。夜里,他在学生宿舍查铺,轻轻地给孩子们掖好踢掉的被子。学校放假,他亲手将最后一个学生送走,自己守着空荡荡的校园不离开。

因为地处牧区,各家各户住得十分分散,为了方便上学,学生一个学期回家一次,吃、穿、住等一切事项全由学校统一负责。

仁多乡的气温常年偏低,到了冬天学生们常常被冻得手脚发麻,根本握不住笔。“每当看见有学生因为穿不暖和,冻得直发抖时,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每学期普琼都会自己出钱,给家里条件困难的孩子买些御寒的衣物。

普琼说,早已记不清楚这么多年,花过多少钱、为多少名学生买过东西了。“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哪忍心眼看着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受冻呢?”

一个都不能少

“刚到仁多乡时,家长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请假或者逃学回家放牧的事情时常发生。”因此,“控辍保学”,让每个适学儿童都能走进学校,是当时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连夜步行几公里的崎岖山路追赶逃学回家的学生,露宿草地、挨饿受冻对普琼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为了用最直观的事例说服固执的家长,身边随处可见的食品包装袋成了普琼最常用的道具。每每遇到态度坚决的家长,普琼就会拿起一个包装袋,指着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字样考家长,自是把不识字的家长考得一头雾水。听过普琼解释这些词义,恍然大悟的家长也痛快地同意把孩子送回学校。

每逢学校放假,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普琼会再三叮嘱,以保证开学时家长能把学生按时送回来。新学年开学前,普琼会拿着县教育局统计的当地适学儿童名单,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仁多乡的几个村分布零散,而且相距较远,去村里“劝学”、“保学”,一趟就要花上几天时间。几年来,为了不让一个仁多乡的孩子辍学,普琼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寒暑假,回家看看父母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34岁的他身患多种疾病。2008年,普琼患上了肾结石,县教育局给他批了两个月的假。可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回到了学校。他说:“我放心不下学校,放心不下孩子们。”

经过普琼和学校老师几年的努力,仁多乡完小在仲巴县所有乡镇小学中,适学儿童入学率最高、巩固率最好。2006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控辍保学”的任务。今年开学时,更因为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收的60人,又多开了一个班,入学率达到100%。

普琼说:“这几年学生不上学的事已经很少发生了,父母都愿意送孩子来学校读书了。”话语间,不禁流露出些许的自豪。

要尽一切努力

几排平房,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几把尺子,几乎是仁多乡完小所有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现代化教育手段带来的便利,提高教学质量,几年前普琼自费给学校添置了一台电脑,供全校老师使用。

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普琼要求在每个班上开展“班干部轮换制”。“上课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让他当纪律委员;功课总是掉队的学生,就当学习委员……”在这个规定的激励下,原本不守纪律的学生渐渐地开始自觉维持班里秩序,原本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考试成绩也一点点地有了提高。

仁多乡完小率先建立起健全的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普琼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校连续三年来被仲巴县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我是一名老师,教书育人就是我的工作。仁多乡是苦,可自打到了仁多的那天起,我就从没想过离开。”普琼,这个年轻的教师,这个普通的小学校长,用他的行动,履行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承诺,让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生命禁区的禁区”。

采访手记

采访普琼的过程,对记者来说无疑像是一场艰难的探秘。

这个坐在记者面前不停扯弄手里纸片的藏族小伙,有着出人意料的害羞和腼腆。对于各种问题,他更多的时候只是用安静的笑来回应。他的寡言少语,很难看得出“堂堂一校之长”的影子。

聊起他的工作、生活,他的回答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在他看来,他是一名教师,所以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理所当然、那么“不值得一讲”。

而正是因为这份“其实没什么”“都是应该的”的朴素情感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让他无怨无悔地在仁多这片令世人敬仰、甚至敬畏的“生命禁区”扎根执鞭。

让无声世界奏响天籁之音

——记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

让这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黄金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人们或许不知道,报告中“关心特殊教育”这句话,竟然来自一名闽北山区基层学校普通校长的建议。这位校长就是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1991年,她在一片茅草丛生的荒山上建起了三明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特教生从最初的28人发展到如今的182人,教学班级涵盖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

荒山上办起特教学校

1971年,17岁的黄金莲在一所初小校担任民办教师。半年后,她到原三明师范学校普通师范专业就读。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她先后担任了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中心小学总辅导员、副校长、校长等职务。

1991年,三明市决定建立全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人选却令人发愁。几经讨论,市教育局一致认为黄金莲最合适。考虑到工作的艰巨性,上级给她提供了三个优厚待遇:在市区安排一套住房、爱人可以调动到市区工作、可以带几名助手。

当时的黄金莲很茫然,因为她对特教工作一无所知。不少同事、朋友劝她不要接手这项工作:“去教那些聋哑人,出不了什么成绩呀!如果干不好,还会抹杀了你以前的成绩。”

对此,黄金莲有过动摇,内心有过挣扎,但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想到每年只有两三个聋哑孩子有机会到外地上学,黄金莲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特教事业干好,填补三明市特教事业的空白。”

同时,她委婉拒绝了上级给予的三个优厚待遇,仅从学校带了一名副总务主任当助手。

建特教学校完全是零起点,建校地点是市区郊外一片长着茅草的荒山,黄金莲接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兴建校舍。

市财政拨款300万元盖学校,但经核算,300万元只够建一座综合楼。于是,她开始千方百计省钱。建校之初,她舍不得在城里租办公室,但家又住在偏远乡镇,于是她每天早上6点就出门赶第一趟进市区的班车,然后走10余公里到学校。

1992年春节,综合楼终于盖起来了,学校招收了第一批28名盲聋哑学生。她跑遍了全市的工厂,买来便宜又优质的办公用品和教学设备。由于农村的课桌椅比城区要便宜一半,她便带着男教职工乘坐拖拉机到乡下去搬运课桌椅。18年过去了,黄金莲仍对1992年的春节记忆犹新。那时,综合楼刚刚竣工,学校四周没有围墙,她主动承担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的值班。当时,这幢楼没有通水通电,只能点蜡烛照明,用煤炉煮饭,用水就到隔壁的园林处去挑,晚上则住在黑灯瞎火的大楼里……

千方百计给孩子找前途

没搞过特殊教育的黄金莲,并非两眼一抹黑,她在教学和办学上有自己的思路。

黄金莲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会手语。独处时,她认真看手语书自学;晚上,她向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学习手语;白天,她就把自己学会的手语教给学生。若遇到手语水平较好的聋哑学生,她则把字写在纸上,让学生教自己。一年后,黄金莲便能用手语与学生无障碍地交流。

在办学经验上,黄金莲注重向其他聋哑学校取经。1993年,她带领教师们到福建省其他县市的聋哑学校考察,学习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考察中,黄金莲发现了聋哑学校的一个重大弊病——混合班教学,即不论学生是否有听力,一律打手语。“有一些听力的学生,不让他们通过听来训练说话,多可惜呀!”黄金莲感叹道。

回到学校,黄金莲便通过测听器对每一个聋哑学生进行听力检测,把有部分听力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完全没有听力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对于有部分听力的学生,黄金莲让他们戴着助听器直接听,教师上课尽量不使用手语,而是努力训练学生开口说话。在教师的辅导下,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说话了,不用依赖打手语与人交流了。不少家长说:“铁树开花,聋哑人说话,奇迹呀!”

这一年,原福建省教委在三明召开全省特殊教育现场会,推广该校聋哑学生分类教学班的做法。

黄金莲还介绍了学校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发展举措:1998年,学校开办了职教班;2006年,学校开办了聋哑学生高中班;2008年,学校开办了聋哑学生学前班;2010年,学校开办了智障学生职业班。

黄金莲说,学校现在开设了美容、烹饪、裁缝、木工等10个职教班,让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靠手艺谋生,“有的学生开了金银首饰加工店,一个月可以挣一两千元呢!”

在校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黄金莲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首先必须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十几年来,她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对聋哑儿童的健康成长倾尽爱心。她提出,要用“爱心、耐心、信心、诚意、愿意”来对待工作。她这样做了,也要求老师们这样做。

1998年,有一位来自永安市的聋哑孩子因父亲突然病故,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母亲来到学校要让孩子退学。得知这一情况后,黄金莲带头捐款,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为孩子解决了学费。母亲激动地对孩子说:“你是妈妈生的,但你是老师们培养的,你就认黄校长做妈妈吧!”

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黄金莲亲自“主演”了一个真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2002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5名聋哑学生向学校请假到校外超市购物,一个小时后仍没回来。学校教师赶到超市一看,哪有学生的踪影!超市的人推测说,可能被外地的聋哑人骗走了。当天,黄金莲立即组织教师在三明市区附近到处寻找,毫无所获。

报案后,黄金莲赶印了大量的寻人启事,和教师们一起四处张贴。一天天过去,热心的电话一个个打来,教师立即跑过去辨认是否是学校的学生,仍无果。黄金莲说:“有时半夜接到相关消息的电话,我们也立即起床前往辨认。”

把三明的大街小巷、乡镇农村找遍了后,黄金莲带领教师们到福州、厦门、南平等地寻找。终于,他们在厦门获得了一条线索:5名聋生可能被骗到湖南长沙了。于是,黄金莲和教师们马不停蹄地赶赴长沙,向长沙市公安机关报案,与公安人员一起到一个个收容所、派出所寻找。

结果,他们不仅找回了5名聋哑学生,还帮助长沙市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个外地聋哑人盗窃团伙,解救了全国各地被骗的在校聋哑学生200多名。长沙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以前也破获过聋哑人犯罪团伙,也知道一些被骗的聋哑人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但是却不知道往哪里送,你们学校由校长带队来找学生,还是第一回遇上呢!”

10余年来,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一个也不少!人们说,是黄金莲用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的希望,让孩子们无声的世界有了天籁之音。

【师生评说黄金莲】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马兰英:黄校长对老师严中有爱,引导有加,决不厚此薄彼。她对学生倾注爱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十分关心,可谓事无巨细。她刻苦钻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特教生有一技之长。学生顽皮走失,天涯海角黄校长也要把他们找回来。由此,学生们都称呼她为“校长妈妈”。每逢教师节、母亲节、生日,黄校长总能收到特别多的鲜花和贺卡。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盲生:上学之前,我们在各自的小山村里,对未来一片迷茫,对世界、对人生一无所知。自黄校长拉住我们的手,我们就有了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机会,我们这些残疾孩子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逐步向着人类文明进发。我们不会忘记,黄校长对我们说的,“做一个身残志不残的孩子”。在我们的心目中,校长就如同和蔼可亲的妈妈。可以说,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饱含着“校长妈妈”的心血。

第二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11/7/2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自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我深深地体会到,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就是选择了跟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的伟大的教育事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的。因为教师这个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启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曾讲过:“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做教师一定要德才兼备,自己的思想言行要给孩子做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里讲的“格”,不是指电脑上的排位,而是国家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国家把后代交给我们教师,国家就放心了;老百姓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教师,他们就放心了。这才是合格。

一、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清醒地认识自己

做教师,身教远远重于言教。《论语·子路》篇讲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经常和年轻教师讲,教师对学生的作用,绝对不会是零。教师工作无时无刻不是你世界观、人生观的亮相,你整天和学生在一起,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自然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自己首先必须做一个一身正气、有中国心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在我心中有很多榜样,苏步青、谢希德先生那样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意识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是个凡人,一名平凡的普教老师,但是我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也可以一步一步攀登,一步一步修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放心的教师。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塑造自己人格魅力的前提。

我22岁大学毕业做老师,不知天高地厚。做了老师以后我才发现,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学历水平只能说明职前接受教育的程度,岗位上是要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两件事情一直让我刻骨铭心。讲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我就这样和学生讲,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后来读宋玉《答楚王问》才发现,我教的是多么不准确。原来它是这样的,有客到楚国都城郢唱《下里》、《巴人》这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数千人;唱到《阳春》、《白雪))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属而和者数人而已,因此曲弥高和弥寡。我由于治学不严谨,误把第二等的作为最高的。基础教育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因为它是伴随人的终生的,小学学的字、对数字的概念,一辈子都在用。当时我非常内疚,对学生讲,我讲错了。我是改行来教语文的,因此我要用五倍、十倍的力气来学。天天学习,明灯陪我过半夜。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大学中文系全部课程学完。九点以前工作,九点以后自修。有一次批改作文,对面坐的是个语文老教师,他看我写睡着了的“着”字,羊字头下面一个目,我把羊字头断下来了。他看到了,就对我说:于漪,你要知道,你写错了就会影响一大片,你在黑板上写一个错字,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就写错了。这样的教导,我真是刻骨铭心啊。从此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想做教师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谦虚谨慎,好学不倦。

当时,我们语文组有18名老师,我是唯一的女教师。那个时候听老教师一堂课很难啊,不像今日,现在党和国家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和期望是我年轻时候没有感受到的。我们那个老组长很有学问,有一天他来听我的课,我清楚记得上的是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讲的是将军和士兵的故事。课上完后,我向他请教,他先表扬了我几句,接着说道:“不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我简直像五雷轰顶一样,晕了。他说:“人物分析有像你这样分析的吗?将军平易近人,热爱劳动,这是贴标签。”他的话激励了我一辈子:既然做教师,我不仅要把大门找到,而且要登堂入室。

从此,我下定决心要拜众人为师,以两把尺子伴随自己的人生。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每次教研组开会,我都拿本子记。每个人思考问题都会有很精彩的地方,我用心听,认真记。我体会到教师要学会借脑袋,要博采众长,把别人所有的长处、思考问题的结晶都学过来。别人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自己以启发,所以我向教研组所有的老师学习。我不断地“照镜子”,寻找自己的不足。

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每一次课上下来我都有“教后”,每堂课都要反思。“教后”记两点,一是记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全神贯注学习的时候会超水平发挥,往往超过我备课时的所思所想。这是孩子创造的火花,我要把它记下来。二是记自己的不足。不管备课的时候多么认真,但是当孩子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预备总有这样那样的漏洞,因此我就记下自己的不足。不用长篇大论,一二三四五写下几点,这样长期下来就掌握了教与学的规律。二、一辈子自我教育:学而不厌、勇于实践

教育事业真是遗憾的事业,我一辈子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罗曼·罗兰说过,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个创伤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每次课上下来认真思考,都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缺陷乃至错误,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深度觉醒,就是把日常平凡的琐碎的工作与我们党未来的事业、与千家万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每件事情就会有育人的非凡意义。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两根支柱,一根支柱是学而不厌,一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是反思。

第一,学而不厌。要诲人不倦,首先要学而不厌。一个教师学不好,就无法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关于学而不厌,我想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一定要武装自己的头脑,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现在教育问题纷繁复杂,不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思考,就会非常茫然。比如,学习小平同志讲的“三个面向”,当联系很多具体材料学习这个理论的时候,我就觉得重任在肩,坐立不安。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惊人的。撒切尔夫人曾经讲过,办教育要有救火一样的紧迫感。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时,发现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因此他就花十年时间搞一个特种阅读挑战,花了15亿美元,动用100万中小学教师、10万大学生半工半读来提高中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学校曾和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院搞了个跨国研究课题,研究职初教师培训“师带徒”的方法。我们的优点是,“师带徒”教育的技能技巧是三个国家中最强的,但是我们带徒弟的视野明显落后于美国,师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也不如人家,这使我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我们课题组里有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他的孩子在硅谷小学读四年级,我问他暑假作业是什么,他说没有书面作业,就是读40本书,其中就有儿童版的《水浒》和《西游记》。每个理论的后面,都有丰富的内涵,要联系国内外实际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使人更加清醒。

二是要紧扣教材深入学。我经常想,假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同一层面移动的话,学生怎么会有求知欲?教师起码要提高一步,要紧扣教材深入学。教是要教在学生不知道的地方,教在他似懂非懂之处。比如,教《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用“东西南北”方位词写木兰替父从军购置行装准备出征的繁忙。于是我紧扣这一点深入学习,其他诗词里面是怎么用方位词的呢?《楚辞·招魂》中是这样的,“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四方不可以留,楚怀王的灵魂要回归故里,这是表现屈原忠君爱国思想的。这和《木兰辞》的用法不一样。在曹植的《游仙诗》里面又是另外的用法,“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玄天堵,南翔陟丹邱”,东西南北都无路可走,表现他受到猜忌,郁郁寡欢。《捕蛇者说》里面是结合起来用,“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还可以有打油诗的用法,在《儒林外史》里面,落拓知识分子杨执中屋里壁上的对联是“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深入学,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什么叫做备课?备课不是让字躺在纸面,而是钻研到让它站立起来跟你对话,那你就不仅知道字的表面意义,而且知道字的后面作者为什么这么用词造句、谋篇布局,不仅知道工具的使用,而且知道工具背后的情和意,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后汉书·列女传》中讲:“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我就是用古人讲的这种精神来学习的。学习是光荣的荆棘路,教师没有丰富的智力生活是不可能点燃孩子旺盛的求知欲的,是不可能让孩子在每一堂课都兴味盎然地吮吸到精神养料的。

第二,勇于实践。教育事业是实践的事业。教育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怎么做,用什么教育理念来指导,非常重要。

我一辈子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1978年第一批评上特级教师,堂堂课有人听,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所有的事情都在众目睽睽之下,但也有个好处,使我养成了严谨的习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还有就是做班主任。我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带过。比如,1977届的学生乱到全校没有办法上课,我们年级组有30几位老师,女老师除了我没有哭过以外全部哭过。我担任年级组长,天天早上6点多钟到学校,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走,有一个阶段,我还上三个班的语文课。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抓好各个班级的小干部,把他们抓在手里培养。我把各个班的小干部集中起来,每周集中培养两次。一个下午专门学习理论,把学生的思想理论底子打好,学理论其实也在学文化;还有一个半天,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搞各种各样的课外小组、课外活动。粉碎“四人帮”后,1977届学生参加“文革”后首届高考,两个快班百分之百考取大学。因此,做老师的一定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孩子是有未来的,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虽然当时我顶着“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吹鼓手”、“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但我想,在一个文盲半文盲充斥的国家是无法建设社会主义的,这种状况是一定会改变的。

我年轻时多病,唯一的一个儿子,身体极差,生了很多病,小孩子有一年住了七八次医院,两次是病危。我是班主任、教研组长,教两个班级的语文,工作一直超负荷。孩子胸口生了一个疖子我都不知道,后来发展为败血症,住进了二军大医院。我和爱人轮流值夜班陪护。一天夜里,医生找我们谈,说药用了没有明显效果,要我们有思想准备。他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要用一个健康男子的血液给他输进去,看看能不能扳过来。谁没有亲子之爱?我求医生救救孩子的命。我每天早上离开医院时,把他扶起来总吐得我一身,嘴唇都烧焦了,头用冰袋敷着。我每次走他都要哭,问我他会不会死,让我不要离开。我说这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好,一定会救你的命。其实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我不是医生,我救不了孩子的命,我咬咬牙还是去学校上课了。那时正值高考复习,考大学确实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我不去上课,谁来代课?我想,我一定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爱学生。什么叫懂道理,懂道理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口里的,身体力行才是真正的懂。所以,我几十年来,没有为家庭私事脱过一节课、请过一次假。我孩子的命最终救过来了,但人一直抖,一年未能读书。

后来我们老书记说你这么困难为什么不说,我说我不是医生不会治孩子的病,但我是老师,学生在高三最后一个月复习,我走了,谁来带?我们的事业要千秋万代,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嘱托,这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负起责任来。因此,我觉得一辈子肩上都挑着千斤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所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 教师要努力攀登,追求理想境界,也就是说要不断地自我超越。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去做老师满腔热情,四五年下来就会有些懈怠;有的评上了高级教师,就产生“高原现象”。我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追求高尚的理想境界,不断地努力攀登。我对自己有八个字的要求,即“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一定要有书,这个书不是教本、学本,而是书要烂熟于心,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

我上课是从来不带教案的,拿着教案怎么面对全体学生?你要察言观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备课的时候要备得十分熟练。备课要目中有人,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蕴藏的潜能通过教师的开发把它变成现实。我体会到,一个班教好一二十个学生是不稀奇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是千难万难的。因此一定要深入了解,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晃,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你只有了解学生,知心才能教心。不知心,他觉得你讲的都是假的和老八股。因此,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非常重要。

要研究学生的心灵世界,我连周杰伦的歌都研究,为什么?现在学生上老师的课不感动,开班会不感动,一个“还珠格格”就把初中女生全部打倒了,周杰伦起码打倒了百分之八十的高中女孩子。于是,我把周杰伦的带子买回来,听听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找了些女生聊天,我说我不反对流行歌曲,韩红的《青藏高原》,激昂高亢,歌颂青藏高原,她们说不好,太露了;腾格尔的《天堂》,歌唱家乡,那种浓浓的乡情,她们说也不好。我说周杰伦好在什么地方啊?她们说,周杰伦的歌就是学不像,好就好在学不像。这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想的和学生的距离有多大啊!

后来我再和她们聊,觉得也是有道理的。周杰伦的歌词有它的文化含量,如《青花瓷》、《双截棍》等,都有中国文化的元素。还有就是,他的歌是又说又唱,很适合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回家一个人一个小房间,爸爸妈妈忙得没有办法和他们交流。但是孩子要成长、要诉说,所以又说又唱是很合适他们的。

做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能误解孩子,不能随便对孩子说“不”,“不”是最没有力量的。“不”是否定,否定一百遍也不等于“行”。我教课也是如此。学生作文写不好,不能说你怎么怎么不行,而是要精心地指导,教他怎么写就能好,就能行。要正面引导,让他们饮琼浆,对他们灌醍醐,让他们有精神养料。所以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教育确实是春风化雨,和学生有共同的语言才可能逐步地引导向前,绝不能高高在上。

我所写的几百万字的文章,都是教育教学中学生帮我出的问题。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要思考、要学习、要探讨、要试验。有一次学校请人作报告,报告内容很好,我跟学生说,“今天报告很好”。谁知一个学生说:“好什么呀?”我看他的笔记,一个字也没有记,画的全是“正”字。他说这个人一共讲了150多个“这个”,都给他统计好了。我听了很震动,简直没想到,这样的一个语病竟影响了孩子对报告内容的吸收。我马上反躬自省,我有没有?我是江南人,也有语病,脑子转不过来时就来一个“呶”,或者“但是”,其实是不要转折的。我想,既然教语文,我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而且课堂就是活的语言学习场所,我自己的语言必须规范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怎么纠正?当时我年纪轻,有股劲,就用以死求活的办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我就写详细的教案,把自己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认真修改,把可有可无的字去掉,把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去掉,然后把它背出来再口语化。

我每天要走一刻钟才能上公交车,于是就利用这一刻钟在脑中过电影。我怎么用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这堂课怎么铺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么收尾,一个个环节都考虑好。就这样用以死求活的办法大概搞了两年,力求“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教师的思路十分清晰,教课才能一清如水。我自己的体会是,当我对问题透彻理解的时候就能一语中的;如果我对这个问题有些含糊的时候也是我废话最多的时候。废话一多,学生就倒霉了,如坠五里雾中。我一直和年轻教师讲,你一路走过去,教育脚步有深有浅,你要停下来,深入思考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能摸到规律了。

课堂教学是要深入研究的,老师绝不能做教书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智力,熏陶情感,要育人,我在80年代就在课堂教学中试验了,绝对不是“我讲你听”,“你问,我回答”。课堂教学要多功能、立体化,要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育人和求知应该互相渗透。语文教学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和审美功能。比如,《岳阳楼记》里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难道只是讲字句知识吗?不是。它不知道哺育了多少代志士仁人。因此,智育和德育是紧密结合的,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绝不是班主任管德育,教务处管智育,体育老师管体育,课堂教学本身就应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德育、美育、体育。教师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智性与德性的,智性是孩子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而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因此,所有课程都要能够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改革开放以后,我多次面临着调工作,包括从政、到高校,但我舍不得这三尺讲台,我说三尺讲台就是我生命闪光的地方。上课,我是用生命在歌唱,因为我觉得每节课都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质量。课如果只是教在课堂上,随着声波的消失也就销声匿迹了,课要教在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一部分。

四、教师责任大于天: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

退休以后我主要抓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可以说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期盼。教育的希望在青年教师身上,所以我对教师教育非常重视,从7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带教年轻教师,手把手地教。我做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就是这样的。校长是培养教师的第一责任人,我要求学生明日教师今日做起。良好的习惯能形成良好的素质,良好的素质能造就高尚、完善的人格,因此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我做校长,顶大的事情就是培养青年教师。我出入课堂听课,听完课就评,听一节课,起码评两三节课,要站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来评课。我倡导的是“活的教育学”,要让老师觉得上这堂课是师生都有收获的,要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不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足,怎样改进。人是要靠培养和鼓励的,不足的地方,我们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年年有提高、有发展。

我一辈子做基础教育的教师,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有位诗人在读了届原的《离骚》之后,写了这样几句诗:“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汨罗江悲怆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我一辈子上下求索,就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让学生能成为龙的脊梁。生命是有限的,我毕竟已81岁了,但是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希望在中青年教师身上,你们手里掌握着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还要用高度的精神文明向世界展示,那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成人成才,能够出现数以亿计的素质良好的建设者,能够出以千万计的拔尖人才,我觉得特别要出卓越人才,不仅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做贡献,还要对人类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的期望。育人先育己。我一辈子走的是同学生一起成长的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为一个堂堂正正、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的有中国心的中国人,成为一个能和学生知心教心的教师。

我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我梦寐以求的是,上海的教育兴旺发达,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我希望中青年教师人才辈出,创造教书育人的新业绩。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把这个理想变成光辉的现实,理想实现之时,就不仅是全国的创新,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创新。

第三篇: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荐)

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铸教师高尚灵魂

丛壮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结合我一年的教学经历,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爱是优秀教师共有的特质。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规范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难免会唠叨学生,训斥学生,或是无恶意的请家长到校一起“研究”某个学生的缺点。这样的教师不是不爱学生,而是没有掌握爱的表达方式、心灵的关怀策略。这种关怀方式一般不会有太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记得前不久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教学一年来,我结交了很多“学生朋友”,其中就有很多后进生朋友们。他们猜想新学期我可能会教新初一,不能继续教他们而难过。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多么会爱孩子的人,但我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尽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一个孩子,抓住一切机会表达我对他们的支持。

责任源于神圣的使命

姜美云

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做好分内的事,责任同时意味着担当和付出。对教师来说,责任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左相平老师所言:“教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明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每次学校开教职工会议,领导总会说:“咱们这批新教师特别有责任感。”我非常赞同领导的表扬,同时也深深的敬佩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我的搭档——潘翠美老师,自从担任四班的班主任以来,每天早七点之前到校,晚七点之后离校,他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教室,陪着学生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语、数、外三科成绩,他开始设计“当日学习检测试题”,每天放学后陪学生一起完成试题,检测当日学习效果,晚上放学后把学生的这三科检测作业再带回家自己亲自批阅。

还有很多很多的同事,他们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其他老师辅导学生。

看看每天的晨读——英语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科学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理论知识、、、、、、再看看每天的自习——数学老师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题,英语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句型。

看到这些,我感觉我们学校的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我们有着巨大的力量,随时要爆发。

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孙美娜

多少年以后,左相平老师的学生回忆恩师当年的教育时,不无感触地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定好的是教做人。”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要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学会孝敬父母、理解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同学,诚实守信。尽管我一直在努力,可是与潘老师相比,在育人工作上,我还需深入、细致。

潘老师在育人工作上,不是简单的说教,更多地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化每一个同学。他们班里有一个叫让让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差,因为他的存在,各科成绩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位学生的家长也多次和潘老师商量,说家长没时间教育孩子,想把其送到城里小学去就读。潘老师始终没有同意家长的做法,他多次向老师和同学们解释:让让虽然学习差,但品质不差,可以说是一个品质相当好的学生。我不会赶他走,更不会瞧不起他。如果他到了城里没有老师管他,再染上恶习,就真的完了。潘老师的所作所为感化着每一位同学,班里很多同学还争着要做让让的小组长,辅导他的学习。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也使每一位同学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班级凝聚力。

除了此事,潘老师组织的一次班会也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是日本发生地震后,网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些国人幸灾乐祸,认为日本遭遇此难,实属活该;有些国人认为同样是生命,生命可贵,值得哀悼。他让同学们就这两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讨论后,他说:“中华民族想要强大,不能只活在仇恨中,而是要想办法怎样创新技术,发展自己。仇恨只能让我们止步不前!让我们为人所耻!不管是国家之间,还是个人之间,想让别人敬佩你,不是仇视别人,丑话别人,而是壮大自己,明白吗?”学生高呼:“明白!”这一声响亮的“明白”使我更加领悟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道理。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绝不仅是知识技能,也不仅是保证学生平安度过学校时光,而是要着眼与学生未来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教育工作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创新让教育生命长青

于莉莉

同样一份工作,有的人干起来索然无味,有的人却是有滋有味。究其原因,后者的秘诀就是在于常干常新,不断迸发出创造灵感。

教育很容易变成一项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看似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课程、不变的生活节奏,容易让老师总在“原地打转”。实际上,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节课都有新变化、每一天都有新变化。

在全国教书楷模身上,最能展现新时期师德师风的一点,就在于他们都非常注重改革创新,注重教育的科学性。

莫振高老师,在1978年提出“教文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构建“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曾深深影响了一代教师。可贵的是,1996年,已经67岁的她仍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又进一步提出“弘扬人文”的主张,再次在全国引发了对语文性质观的反思。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还缺乏太多的教育教学理论,还不能完成一些课题研究,但是我要做到力争我的每堂课有创新。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有新意的课堂活动、师生互动的“专家会诊”、不同层次习题的选择,这些都能为我的每堂课注入新鲜血液。

仅是上好每一堂课不应该是我们青年教师的目标,我们更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育是继往开来的事业,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人类文化和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人物

道德的力量

于 漪

简介: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楷模事迹:

坚守信念一位师者60年的坚守与追求 坚持理想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歌唱 为国育才育无止境 爱满天下

立德树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师的楷模

王生英简介:

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一场暴雨冲毁了学校教室,她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 楷模事迹: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让贫困孩子昂首走出大山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扎根太行山 身残育学子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乡村教育守望者

坚守是一种信仰10年以家为校 25年以校为家

任维鼎

简介:

从教二十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而顾不上抢救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女儿。震后,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教育学生。楷模事迹:

守 教书是这辈子不变的事业

护 “鲜艳”了灾区教育的“山里红” 疼 山乡娃儿的“鼎哥” 教 扎根乡土的农村教师

吴邵萍

简介:

作为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七年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主动做好传、帮、带,言传身教,五年中在各地上示范课一百多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楷模事迹:

爱 是她最好的教材

爱 让她给孩子播撒阳光”

爱 让她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爱 让她为年轻教师搭建更大舞台

汪金权

简介:

二十三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黄冈中学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调到山区学校任教。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指导学生发表作品百余篇。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十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楷模事迹:

他人生选择与“金”“权”背道而驰 他放弃名校扎根山乡二十余年

他二十年来助学如繁星却没记一笔账 他平凡之中写非凡

姜伯驹

简介:

执教五十载,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工作再忙从不耽误上课,深受学生爱戴。自编讲义,支持教改,为北大建设“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做出贡献。甘为人梯,鼓励创新,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楷模事迹

甘为园丁 数学大家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为师楷模 躬耕不辍 持之以恒 默默奉献

徐英杰

简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突出成绩。培养多名学生在全市、全国大赛中获奖;组织教师研发编写中职教材,并在全国发行;组建学生创意实践工作室,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楷模事迹:

辛勤耕耘 奉献智慧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以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专家型教师 与时俱进 精心钻研

以突出的教科研成果,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

黄金莲简介:

始终坚持争创一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类教学实验”,结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既抓好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又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对残疾孩子倾尽爱心。楷模事迹

她 从事“妈妈”事业的人 她 把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教育

她 当好学生的耳朵 当好孩子的眼睛 她 孩子们的“校长妈妈”

第五篇:2011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2011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1、传道以爱 授业以识

北京市第五幼儿园高级教师石利颖

“用笑容点亮孩子的心灵,用赞美预言孩子的成功”,她以师者博大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幼儿,帮助他们描绘出自己最佳的成长轨迹。

石利颖,女,现年37岁,幼儿园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于1993年从北京幼师毕业分配至北京市第五幼儿园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已18年。任职其间,完成了北京大学心理系大专学业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学业。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等荣誉。

作为一名为人一生发展奠基的幼儿教师,石利颖深深的感受到职业所赋予自己的艰巨责任与使命。

“用笑容点亮孩子的心灵,用赞美预言孩子的成功。”是石利颖教育行为的真实写照和执著追寻。在此信念指引下,生活上,她耐心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求,用微笑或帮助或鼓励他们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工作中,善于观察、准确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学科特点,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应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每个幼儿都在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下获得成功的人生体验。在她的眼里,“以最优化的方式出现,才能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轨迹上获得最佳的发展”。

2、扎根山区从教38年的苦与乐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响水中学教师左相平

扎根山区教育38年,他成为山区教育改革的“领头雁”、贫困学生的“救星”、教师的楷模。

从一个14岁的边远山村的夜校扫盲教师起,左相平在云贵两省交界的海拔2300多米的贫困山区,从教38个春秋,先后教过12800多名学生,有300多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涌现出大批农村改革、生产的带头人。

他靠自学成才拿到本科文凭,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19篇获得国家、省级论文比赛一等奖。1998年,他是盘县唯一破格评为中学一级的乡镇中学教师;镇中学校长,盘县化学学科带头人。他先后被六盘水市政府授予“五好职工”称号、荣获“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特别奖荣誉、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

1959年出生的左相平,舍不得学生,喜欢讲台,离不开学校,放弃了三次改行的机会。1978年,保田乡政府让他去当工人,可他让给了别人,依旧当他的“孩子王”;1984年机构改革,民主区的领导找他谈话,要他到乡政府工作,可他婉言谢绝了;1998年被调去大山教辅站任党支部书记不到两年,他又强烈要求回学校,回到讲台。

3、恒爱如春:对特殊教育的永远承诺

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

2010年9月,在日本长崎举行的第48次特殊教育国际交流会上,一名来自宁波海曙的女校长,代表中国特殊教育者在2000多位不同肤色的特教专家面前作了以“中国特殊教育社区化”为主题的报告,她的一系列特殊教育领域的实践和业绩引来了专家们的热烈掌声。会议主办方的策划人、日本筑波大学园山繁树教授,连连表示“想不到中国政府在特殊教育领域做得这么好”,“日本做不到的事情竟然在中国做到了”。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汪海萍教授评价:刘佳芬的特殊教育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受教者权益的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对丰富世界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非常大的贡献。

这位把宁波海曙的特殊教育创建成了“中国样本”并成功推向了国际化的中国代表就是宁波市达敏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浙江省特殊教育基层学校的特级教师刘佳芬。

刘佳芬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生存教育”的研究;又提出“一切为了弱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探索。刘佳芬提出开展“生涯教育”,针对重度、中度、轻度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了生活自理、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的目标。

4、情境教育的创始人 素质教育的领头雁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

无论是身处逆境之际,还是名动省内外之时,她都始终在小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创立了中国情境教育,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李吉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儿童教育家。她是情境教育创始人,是我国素质教

育的一面旗帜。她在小学园地里辛勤耕耘,至今长达半个多世纪。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她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她看到封闭式的传统语文教学影响儿童发展的弊端,心中万分焦虑,为儿童学好母语,开始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为此,她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卡片。她刻苦学习古代文论的经典,从“意境说”中敏锐地发现儿童教育所需的“真、美、情、思”,创造性地用于小学教育中。她半夜起身,孤身一人赶在黎明前到达看日出的观察点,进行实地设计;为了让孩子学好仿生学的课文,观察活鱼,她端着盛水的盆上市场自己掏钱买鱼;为了让孩子从生活里领悟浅近的哲理,练习写作文,她顶着烈日,到田埂、沟边寻找老黄牛、大水牛……春天的山坡、夏天的荷塘、秋天的田野、冬天的雪地,她先于学生去观察,郊外的田埂、小河、土丘上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说:“没有童心,当不好小学语文教师。”

5、爱心承载希望 坚持成就梦想

辽宁省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高级讲师张金波

他用13年的努力把原来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在校生5300多人、专任教师286人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张金波,辽宁省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高级讲师。1997年上任以来,他倔强地选择职业教育,用满腔热情拥抱他钟爱的事业,规划愿景,着眼未来,实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倡导“团结、向上、忠诚、奉献”的建平职教精神,树立“师生偕行、励志弘进”的良好校风,用他的执着和睿智带领自己的团队书写了建平职业教育的传奇:2004年学校易址新建,2005年全面投入使用,2006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2008年晋升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学校已经由13年前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状况,迅速成长为国家中职示范校、辽宁职教的旗帜、朝阳教育的窗口、建平发展的名片。学校快速崛起的背后印证的是他成熟的育人理念。

面对社会的歧视、家长的怀疑、教师的懈怠、学生的放弃、校园的破败、资金的匮乏……张金波果敢地提出了“条件保证、环境熏陶、精神引领、教师示范”的办学理念。他抓校风、师资、实施科学管理,以严谨的作风营造良好的校风。

6、轮椅上的名师

中南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金展鹏

这位“只有脖子能够动的导师”被誉为“中国的霍金”“材料科学的活地图”,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金展鹏,男,193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学术思想先进,在材料科学前沿取得了创造性的巨大成就;他尊重同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金展鹏院士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 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力于带领着年轻的梯队不断向科技前沿进军。

1998年,金展鹏不幸被病魔击中,四肢瘫痪。有人曾劝他将学生交给其他导师带,自己安心养病,他没有答应,诚恳地说:“20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交付在我手里,我就要用心带好他们。” 那段日子,他瘫痪在床,还带着10多个研究生和博士生,仍旧进行相图研究。可他全身上下除了脖子,哪都不能动,工作和事业如何继续?

妻子做了一对三角形小木架,固定在床头,成了一个特殊的读书架。妻子帮他翻好书,然后放在小木架上。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每天坚持看两小时书,然后指导学生修改论文。

7、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小燕

她以“中国之莺”驰名海内外,60多年培养出一批批专业声乐人才,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在中国,在世界,作为一个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师,周小燕闪光的名字和同样闪光的艺术生涯为我们铸造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灿烂辉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的艺术开拓者形象。她的歌品、艺品、师品如山一般挺拔,海一样宽广。

周小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1935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1938年留学法国。1945年起,她先后在法国、英国、卢森堡、瑞士、德国、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举办独唱音乐会,引起强烈反响。1947年毅然返回祖国,并任教于母校。历任声乐系主任、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84年她卸去繁重的行政工作,全心致力于培养歌唱人才。

中国歌唱家要首先唱好中国歌,这是周小燕一贯的原则立场,她认为,学美声,就应当学习西方人是如何用科学的发声技巧为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服务。在周小燕的课堂上,她总是特别要求学生多唱中国歌曲,在教学中,她也总是结合自己的演唱体会,逐词逐句地讲解中国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民族美感,让学生

真正感觉到自己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8、奉献激情换桃李满园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教师贺红岩

在全国唯一一所锡伯族完全中学任教,她从学困生群体聚集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贺红岩,女,锡伯族,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66年12月出生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的一个普通教师之家,1987年7月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1987年8月至今一直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任教,担任高中化学教师,兼任学校德育主任。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荣誉称号。从教20多年,她默默地耕耘着,践行着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贺红岩认为:“学校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好了,就能够把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带动起来,就能够为党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贺红岩不仅认这个理儿,也长年坚持去做。

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贺红岩善于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创造条件整合德育资源,使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理论、知识、能力、行为并重,课堂、学校、社会联动,开放、立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她率先在全县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创新型德育主题班会课示范展示活动,实现了主题班会与德育主题教育多样化。

9、瑶山孩子的圆梦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

痴心于瑶山教育的他,被人们形容为视教如命,即使当了校长,仍然坚持教学,每周12节课以上,成绩优异。

莫振高,男,壮族,54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高中高级教师、校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突出成绩;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莫振高老师197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小学,初中,高中任教。他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瑶山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他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他把自己全部心血倾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上,赢得了学生的爱戴,社会的好评。

担任校长后,他更为全校贫困生操碎了心。每呼吁社会慈善机构、著名企业、友好人士为贫困生捐助。近10年来,莫老师先后筹集到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0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

10、为了儿童幸福的童年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

她创立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法”“班主任因生给爱教育法”等,被誉为“情感育人、智慧育人的教育专家”。

桂贤娣,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作为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成长起来的人民教师的典范,桂贤娣从不掩饰自己的幸福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跟我的孩子们一起,我是幸福的。”

小学语文教师的气质在桂老师身上体现得特别充分:“我上讲台后五秒钟就不是我了,而是文中的人物了。”讲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桂贤娣满眼都是真情和喜悦。

听桂贤娣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她的语言极富磁性,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或激昂,或凄凉,或高亢,或低沉。她的课,将情真意切的语言、美丽动人的画面、悦耳动听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发自肺腑的交流、层次丰富的读议、妙趣横生的表演、情趣结合的练习汇成丰富的教学场景,儿童在这样的课堂上流连忘返、兴趣盎然,享受着幸福的学习时光。

下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任唯鼎教师先进事迹心得 任维鼎,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汪秀丽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浸润......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五篇模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吴邵萍先进事迹 事迹简介: 吴邵萍,女,汉族, 45岁,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7年来,爱岗敬业......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媒体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先与学生交心,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乐于教学交流与互动。只有深入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才能让自己在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地授业解惑。下面是由小......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5篇可选)

    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韩亚兰 “我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 ——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韩亚兰 他经常自豪地感言:“我就是为职业教育而生的。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

    原文均来自互联网 沈阳私家侦探 http://www.xiexiebang.com 整理上传 情境教育是爱的教育 课堂上,那只“愤怒的小鸟” “同学们,小鸟是怎么叫的?”“叽叽喳喳”、“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