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05:2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第一篇: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3.通过三种句式的训练,规范学生语言,训练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4.通过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比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强,体会什么是尊严。5.围绕杰克逊评价哈默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的人格魅力。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懂得尊严是什么,有时对尊严存在误解,容易把自尊与虚荣、面子混为一谈,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因此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以及将来人生都有着重大意义。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什么是尊严

2.通过理解“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比较,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强,体会什么是尊严。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再读课文,问题导入设疑

一、再读课文,问题导入设疑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尊严》这篇文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

一、两名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师板书:哈默)师: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打开找一找。2.指名生读

◆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师:谁再来读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生提出疑问)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师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生练习说话

师小结过渡:对啊,这是哈默别说是汽车了,连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都没有,可是为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呢,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让我们带这个疑问,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活动2【讲授】体会哈默的与众不同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用波浪线划一划描写他的语句。2.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3..生反馈,师点拨。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预测: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

师:描写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第一自然段)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第五自然段)师:什么是“狼吞虎咽”?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缺衣少穿,在路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小结:看来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与那些人相比,他的情况好吗?

你从哪里感受?

抓“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体会哈默此时的状况。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的词中,我没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极度的饱受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预测:别人都是一句话也不说„„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你认为此刻的哈默他最需要什么?

出示:此时他需要——,需要——,需要——?(生练习说话)活动3【活动】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自由的2-5自然段,并画出描写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几次对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看法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读文,交流。

◆出示重点句: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通过品读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他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 ① 指名读,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字体会哈默的坚定。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运用,哪个字?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指名生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语言)我没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的神态和动作了吗?

② a引导学生通过哈默的神态——“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他内心的失望。

③ b引导学生通过哈默的动作——“喉结上下动了动”感受他内心对食物的渴望。(指名表演这个动作,再请每个学生自我表演,深入体会哈默在饥饿难当之时,依然坚持要以劳动换取食物的可贵品质。)

师小结: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师板书:神态、动作)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可以说你们成了哈默的知音呐!一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哈默的感受吧!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么样? 生说

师:尽管他可能饱受饥饿的折磨,可他依然坚持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力啊!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板书:自尊)③ 学生再次朗读句子。◆ 出示重点句五:“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师:在沃尔逊大叔与哈默的对话中,你还挺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哈默的语言,感受哈默可贵的品质。】

师:哈默没有金钱,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信,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他真是个自强不息的人!(板:自强)

师:哈默得到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回答

师:这正是哈默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已及别人对他的----------。(谁能说?)回头看这句话: 出示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还有疑问吗?)你觉得在这里的“富翁”只什么样的人?(预测:像哈默这样有尊严的人,有高尚品质的人)环节四:感受杰克逊大叔的人格魅力

师:杰克逊大叔能这样评价一无所有的哈默,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师:杰克逊大叔为什么在众多的逃难者中单单留下了哈默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她,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人?杰克逊大叔的为人在文中各处都有体现,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人? 师总结: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 什么是尊严的人。

活动4【讲授】介绍哈默,升华情感

全名亚蒙?哈默,在20岁还是一名大学生时,就已经是百万富翁。81岁高龄时,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

。他与美国历届总统,比如:罗斯福、尼克松都有深交,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他不仅是闻名世界的石油大王,而且涉足制酒、制药等诸多产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身为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的他,还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了一本书就是《勇敢的人——哈默传》。提问:

1.听了老师的介绍,此时你最想说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一件事。成功之处:

a、巧妙激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你们想不想成为富翁;”“成为富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入手。

b、采用讲故事、辩论的方式

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讲故事,爱张扬自己的个性,辩论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师利用这点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与学习伙伴交流碰撞。在学习中享受,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在学习中增智。活动5【作业】作业

运用本班图书、电脑网络,小组共同完成小练笔:谈“富翁”

第二篇:孔乙己特级教师教学实录[定稿]

《孔乙己》教学实录和点评

执教饶美红点评吴丹青

一、导入:由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史。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请大家说说,通读课文后,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他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他是一个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同感吗?

生:他自己钱不多,买了点儿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还留给你们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很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书面语“窃”,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的时候就学过,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与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这几幅经典画面(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像跟我们同学说的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7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可笑的读书人。

生:迂腐的读书人。

生:善良的读书人。

师: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生: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应是挺高的。

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三、再品孔乙己,他是一个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

师:那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如何。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已吗?请根据文中的话说说理由。

生:能,根据第四小节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唯一的?

生:根据文中第一小节的描述,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穿长衫的是要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

师:也就是说,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又不属于穿长衫的主顾。但是,他只要踱进店里坐着不就可以成为长衫主顾一类了吗?他能坐着喝吗?

生:不能,因为他太穷了!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坐着喝!

师:那么只要他脱下长衫就可以归入短衣帮了。他愿脱下长衫吗?

生:不能,他太穷了,只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脱不下来。

师:你认为他没有换洗的衣服,果真是这样吗?

生:不对,我觉得是他始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认为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

生:他喜欢与众不同。

师:那这个孔乙己太有个性了。

生:在他的思想里,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和短衣帮归在一起。

生:他企图用一件长衫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思想意识不允许他脱下。

师: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啊!既不能踱进店里去喝,又不能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脱下长衫。孔乙己成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的边缘人。

四、三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

师:这么一个不属于任何群体的边缘人,是否跟别人没有任何关联了?

生:文中第九小节这样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说明他还是和别人有关联的。

师:能从文中找到“这样”的具体表现吗?

生:第四小节:“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

生:大家说孔乙己捞不到半个秀才时,众人都哄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孔乙己和邻居孩子之间的对话“多乎哉?不多也”,也都是笑声。

生:孔乙己说“跌断,跌,跌„„”,大家都笑了。

师:静下来,让我们想一想,这些真的好笑吗?如果我们就是孔乙己,考不上秀才举人,可笑吗?没钱不能多给孩子茴香豆,可笑吗?没钱只能去偷书,可笑吗?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可笑吗?让我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什么事?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里表明了孔乙己没落、迂腐。

生:‘链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说明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孔乙己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

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显示了孔乙己最诚挚的人性,但由于生活的窘迫,这人性不过是笑料的一部分罢了。

生:“跌断,跌,跌„„”孔乙己此时的神态是“低声”“恳求”,说明他很可怜!

生:突然发现让人们觉得可笑的分别是孔乙己的“偷窃一落第—迂腐一断腿”。

师:确实,如果我们站在酒客的角度,会觉得孔乙己是可笑的。但如果我们从孔乙己的角度去想想,会发现这一切对孔乙己个人来说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为什么每一次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悲凉、人情的冷漠。

师:孔乙己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有身份的人,可他的一举一动却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可见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他们在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孔乙己这么一个悲苦的人的形象就很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但让我们感到更辛酸的是,文中继续写道:”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说明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生: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

生: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的人。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第十小节的“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觉得的?

生:掌柜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文中这“十九个钱”总共提到几次?说明了什么?

生:四次。

生:“十九个钱”成了他的代名词,他曾经存在过的唯一证据。

生:“十九个钱”似乎代表了他存在的全部价值。

师:是的,所以当这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抹去时,“孔乙己”这个卑微的名字便永远从冷漠残酷的社会消失了!

师:还有吗?

生:第十小节:“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一下说话人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谁晓得?许是死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口气?

生:漫不经心。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口答。

生: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

师:讲得真好!这种刻意为之的“轻描淡写”更加强了悲剧的效果。我们一般在谈论什么东西逝去的时候用这种口气?

生:动物。

生:我们家的宠物死了,我也不会用这种口气。

师:可见在别人心目中孔乙己连动物也不如。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读到了什么信息?

生:丁举人的凶残行径。

生:但没有人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

师:说明了什么?

生: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麻木到了触目惊心、令人寒心的地步!

师:有人说:“人没有错,错的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孔乙己,谁会去关心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在那时可以草菅人命,而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都只是旁观,或者说在看戏,戏中谁死谁活与我何干?漠视像习惯一般存在,再装着没事人一样,然后再看戏。

师:文章最后还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_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请听课文十—至十三小节,请同学们边听边在文章中找依据。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前文说孔乙己品行好,从不拖欠,但现在—两年过去了,还欠十九个钱。

生:我也认为他死了,因为原先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而现在他被打折了腿,黑而且瘦。天气又逐渐转凉。

生:我认为他没死,他可能到另外的地方去谋生了。

生:我认为他死了,因为他这么好酒,如果没死,他爬也要爬来喝酒。

师:中国酒的历史比文学的历史更长,曹雪芹,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这位同学分析得挺有道理,孔乙己这么好酒,如果还活着,一定会来喝酒的。

生:我认为他没死,可能这个社会上有好心的收容了他,并给他好酒喝。

师:你怀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是的,或许他被好心人收留了。

生:我认为他已经死了,因为原先别人嘲笑他,他会争辩,而现在是“不十分分辩”,说明他心都已经死了。

生:天气已转凉,且他这时穿着的是“破夹袄”,刚才我们说孔乙己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脱下那件长衫的,可此时他已脱下,这意味着他生命的终结。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这一小节,请同学们默读,然后告诉老师,此时如果我们再到咸亨酒店去找那个标志性的孔乙己,还能找到吗?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找不到了,孔乙己此时已被迫脱下长衫,换上了短衣帮的“破夹袄”。

师:长衫脱下那他该归属于短衣帮了!

生:这回他终于坐下来喝酒了,不过并不是坐在隔壁的雅座里,而是坐在一个蒲包上喝。

师: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让我们震惊,他先前塑造的那一个高大的形象已倒塌,这是一个人精神的萎缩。鲁迅先生让他最后一次出场也没有归属,他始终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可怜的读书人。所以著名作家刘再复认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师:如果说“大约”印证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没有人去关心他,让我们读到了社会的冷漠的话,那么同学们刚才找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让我们彻底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凄凉。

五、走近孔乙己,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那个叫孔乙己的人,他死了。是谁杀死了孔乙己?

生:是科举制度,让他学了一些没用的东西,如“回”字有四种写法等,让他无法谋生。

生:是他自己的性格,他好吃懒做。

生:是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

师: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写道:“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我们来看—下,鲁迅是怎样让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的。

(生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师:著名作家余华在《内心之死》中说:当读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种“子弹穿过身体的迅疾”的感觉。鲁迅先生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他的腿被打断后,才开始写他到来的方式,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用手走路的人,一个非人!这幅图景是整篇小说的灵魂,孔乙己留给我们的是用手支撑着身体走出门的背影,背影后是自顾自谈笑着的人们。

(学生思考。)

师:孔乙己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一种全民族的演戏与看戏,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遭社会凉薄的孔乙己形象呢?

生:唤醒人们的同情心。

生:批判这个麻木的社会。

师: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鲁迅先生感到痛心和愤慨的问题。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经常和友人许寿裳一起探索“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当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孔乙己》完成了他的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请看这段文字(大屏幕呈现,学生齐读):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呐喊>自序》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在鲁迅先生眼前飘动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吴丹青特级点评: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亦能感教师之品格。饶美红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体现了先进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材观、阅读观。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择其一二而说之。

一、独到而精准的文本解读切口

文本解读的切口,最能显现教师的个性与功力。饶老师将切口定在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导致孔乙己悲剧的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看客”的冷漠与残酷。这看似剑走偏锋,却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且更贴近作者揭露并批判“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写作意图。这样独特而精准的解读的价值,还在于撇去了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走出了长期以来照本宣科地把孔乙己讲解成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狭隘。于是,学生们在剖析孔乙己的形象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时,不仅“怒其不争”,而且“哀其不幸”,也从中看到了一个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样的课堂自然就具备了高屋建瓴的气势,也更好地实现了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

二、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但决定课堂成败的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学作品教学,切忌程式化的教条灌输,需要直指心灵的体验学习方式。课堂伊始,饶老师以“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这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问题,调动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为后边的深入分析作铺垫。而“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你能在咸亨酒店众多的酒客中,一眼就认出哪个是孔乙己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小说中的场景——咸亨酒店,学生似乎就站在孔乙己的身旁,看着孔乙己站着喝酒,思考着能不能帮他脱下那件长衫。当分析“谁晓得?许是死了”时,饶老师问:“什么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对话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体会—下说话人的心情。”这样的学习活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价值。角色体验、朗读品味、问题探究,于是学生获得了真切而深刻的体验与感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一个具有悲剧性格的边缘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孔乙己这—人物形象越来越明晰。

三、大气而开放的教学进程

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还带领他们进入理性的思辨境界,而且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整堂课由初识孔乙己,据其细节识人物;到从其站着饮酒之形象,解其边缘人特征;再到看客看待孔乙己,明其悲剧实质:最后到孔乙己退场时的戏剧化造型,悟其乃遭社会凉薄的苦人。简洁明晰的教学形式营造了开放大气的思维空间,文本解读内涵丰富而又逻辑清晰,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又利于生成,板块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各个环节步步为营又层层深入。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开始,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学生的视界与文本视界、作者视界、教师视界以及其他专家读者的视界交接、碰撞、交融,从而建构知识,获得智慧,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第三篇:特级教师 风筝 实录(范文)

特级教师课堂:追寻《风筝》翩翩起舞的快乐

——人教版三上《风筝》教学实录与点评(两课时)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特级教师 朱 瑛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1.师:朱老师先来考考你们:板书:“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我认识,这个字读“yuān”。

师:你真了不起,连“鸢”都认识,太厉害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当时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在看报纸中学习识字。2.师:再来考考你们(出示:《村居》清 高鼎),谁会背?(见无生应答)不会背没关系,(出示全诗:《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谁会读?(指名读、齐读后)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读题。《风筝》(人教版三上)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课文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引出快乐

①出示: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②指名读、齐读 ③师:“最大的快乐”就是——

生:非常快乐,快乐到了极点,快乐到不能再快乐了,快乐得无法形容„„ 师:来!我们再读这句话,读出这种快乐。(读后)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做风筝、放风筝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生:我们这群孩子是怎么做风筝、放风筝的? „„

④师:请打开课本38页,带着你的好奇,带着你的疑问,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每个同学至少读两遍,读完后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评析: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根据句子质疑,因范围集中,难度较小,针对性强,而易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阅读期待。】 2.学习字词,理清脉络

①出示:做 精心 希望;放 拼命 奔跑;找 垂头丧气 磨坊

②师:老师这里有三组词语,讲的是作者心情的变化,先自由地读一读。③指名读,齐读。④师:第一组词语说的是作者()时候的心情?第二组呢?第三组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⑤师:这篇课文就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记叙的,谁告诉大家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默地读,用心地想,看看哪几个自然写的是做风筝?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放风筝?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找风筝?

师:像这样,几个自然段都是写一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就把它归为一个大段,这叫意义段。(板书:意义段)

⑥师:同学们看看,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分为几个意义段?好,拿起笔,在每一大段的结尾划上“//”。看,(屏示范例)像这就表示1—2为第一段,3—4为第二段,5—8为第三段,标 1 好了吗?

【评析:虽说课改前逢课必练的“给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做法过了头,但课改后对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刻意淡化,又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造成了矫枉过正。我认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读懂一篇文章,从细处看,是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从大处看,就是要知道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整体上说了什么,是分几部分说的,各部分之间是怎么联系、联接的,重点在哪里,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串,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所以,在第二、三学段,对段落比较明显,适合对学生进行思路、段落训练的课文,还是应该进行训练。此环节,老师的教学与示范,就是给三年级学生建立意义段的概念,为以后的阅读理解与学习表达奠基。】 3.把握内容,学写生字

①师:好!我们继续看这三组词,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作者的心情变化。

生:我们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我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快乐极了,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你把用什么做风筝、做风筝时的心情说得很明白,很完整。不错!再看看,哪儿可以更简洁些?

生:我们精心做着风筝,心里快乐极了。

师:看,这样一概括,就简洁多了。这是做风筝时的心情。好!放风筝呢?

生: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师:我们概括放风筝的心情,哪些句子还可以去掉?

生: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生:我可以更简洁。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活,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三个同学说的内容,第一个用了50多个字,第二个用了30多个字,第三个只用了20来个字。这就是——概括的力量。同学们,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语句要尽量简洁。找风筝呢?谁说?

生:风筝跑了,我们四处找,还是没找到,我们个个垂头丧气。

②师:这就是作者的心情变化,我把同学们说的话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长句子。不过,多了几个空格,想一想,我们怎么说? 出示:我们()做着风筝,心里充满了(),放风筝时()快活,喊叫着,()地()。忽然,线断了,风筝没了踪影,大家(),找啊找,水()那里,也许能找到。

③指名说,齐说。

【评析:第二学段,教师要有意识地领着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这是课标的要求。本环节就是一个很舒展的练习把握主要内容的全过程。通过“纵横比较”,让学生体验概括精简的过程,体会到自我的进步。纵向比较:在第一次概括后,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概括,把概括的结果与第一次进行比较,感受到概括的力量所在。这种练习以自我第一次的概括为参照,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提升。横向比较:比较不同学生概括的内容,看谁的更简洁,差别在哪里。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该如何精简,它不仅对于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有补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元认知能力的一种可靠的完善。这种把握主要内容的练习,不仅是“经过”,更是“经历”。只要教师舍得把课堂时间与空间真正还给学生,有计划有方法地让所有学生充分经历“概括”的实践过程,相信能到达“概括”这个终点的学生会更多。】 ④写字指导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写的字都在这段话中(课件显示要写的字:精心 希望 依然 拼命 奔跑 垂头丧气 磨坊),大家一齐读。

师:在这些要写的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读帖观察、讲解范写。如:“奔”,上面的“大”要写得舒展些,代表两个甩开的胳膊;“丧”的第二笔是竖,横要写长一些;“精、依、拼、坊”都是左窄右宽;“磨”的第三笔要写得舒展些,这样才能把里面的字包住等。在学生描仿临练后,教师适当品评。)

师: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这几个词写一遍。【评析:“课标”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怎样理解与落实?首先,教师要增强练字意识,落实书写训练;其次,要从时间、环节、指导、练习等方面予以保证;第三,指导与讲评,不仅重书写内容,而且重书写质量。此环节的安排,意即于此。】 4.再读课文

①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我想这一次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好。②生练习读课文。

师:课文会读了吗?谁读第一段?

三、品读课文,体悟快乐

师:同学们读得好,很用心,课文中的小朋友做风筝也很精心,因为做风筝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1.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师:请大家一齐读这段话。

师:我听出了五分快乐,谁来读出十分快乐?(生逐步读得有感情。)

师:我感觉到了十分快乐,这里有个词——“憧憬”,在这句话里“憧憬”是——美好的想象。那,他们一边精心做风筝,一边想什么呢?

2.出示:我们精心做着一个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

。生:我们精心做着一个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我要像蝴蝶一样,在蓝天上翩翩起舞。

生:我们精心做着一个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我要飞上蓝天,与飞机比一比谁更美?

生:我们精心做着一个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我要飞上蓝天,与白云作伴,天空肯定会因为我的到来变得更美!

生:我们精心做着一个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我要飞上蓝天,与小鸟嬉戏,与白云为舞,与蓝天欢唱

…… 【评析:词句和视像的互现,应该是语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在看到词句的时候,头脑中能再现丰富的视像。那么,他头脑当中就能显出相应的精妙的文字。课堂上,教师用“一边做,一边美美的想:

。”驱遣学生的“内心视像”,让学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用真诚、朴实的语言诉说着自己心底真实而美好的愿望!这不仅让学生在快乐的畅谈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憧憬”,而且体验到了做风筝的快乐,还为学生理解的深入提供触类旁通的可能,可谓匠心独运。】 师: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想象啊,这就是“憧憬”。带着这种美好的“憧憬”,我们再读这一段话。

师:我听出了同学的快乐,这“幸福鸟”上还有我们的名字呢?它带着我们的幸福,带着我们的希望快乐地飞翔,再读,读出做风筝时的快乐。

3.师: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二段,想象我们放风筝的快乐。①生自由读。

②师:课文中说我们拼命地奔跑,快活的喊叫,我们会喊叫些什么?

生:我们的“幸福鸟”飞得真高啊!向上飞,向上飞!看,风筝在空中多美啊„„

③师:是啊,风筝飞上了蓝天,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飞上了蓝天,我们就这样喊啊,跑啊,整整玩了大半天,都不觉得累,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太高兴了;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风筝;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这么玩过„„ 师:忽然吹来一阵风——

4.出示: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倏地便没有了踪影。①师:刚才我们还在快乐地喊叫,现在却——生接读

师:不过是一只风筝,却让作者和他的小伙伴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有这个必要吗? 生:那可是我们的最爱呀。

②师:这里有两个成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怎样理解?

(板书:大惊失色,引导学生逐字理解。大:吃惊的程度;惊:吃惊;失:失去;色:颜色。大惊失色:表示因为吃惊而使得脸都变色了。)师:我们再来看看“千呼万唤”。(板书:千呼万唤)“千”和“万”的意思是一样的,“呼”和“唤”表示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千呼万唤”的意思就是—— 生:喊了很多遍。

师:对,一起放风筝的伙伴不停地呼唤,这就叫“千呼万唤”。从“千呼万唤”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着急,焦急,失望,难过„„

师:是呀,孩子们着急、失望、难过,他们又是跺脚,又是喊叫,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喊? 生:风筝,你快回来!

生:我会觉得惋惜。风筝啊,你怎么丢下我们就飞走了呢?

师: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这就叫做—— 生:千呼万唤。

师:在我们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词语都像“千呼万唤”一样。你能再举个例子吗? 生:千山万水(这是形容走了很远的路,历尽艰辛)、千言万语(这是形容说了很多话,写了很多话,要表达的情感实在太多)、千军万马(形容兵很多,队伍很壮大)„„

③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尽管我们千呼万唤,也没有留住风筝。有谁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也体会到作者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生:(读文)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呢?

出示: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

的风筝。

生: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寄托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什么都不像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承载着我们理想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装满了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板书:希望 幸福 理想 快乐 童真)

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多丰富情感的风筝飞走了,我们不甘心,去找风筝,找回我们的希望,找回我们的幸福。④出示第三段文字(5—8节),生齐读。

四、续写课文,延续快乐

1.师:风筝找到了没有?贾平凹没有写下去,用了一个省略号,给了我们无穷想象的空间,如果他要继续往下写,会写些什么呢? 2.师:如果找到了,一定是这样的心情。

出示:兴高采烈 快快乐乐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欣喜若狂„„ 师:如果没有找到,心情就会这样。

出示:垂头丧气 愁眉不展 心急如焚 伤心不已 „„

3.师:就让我们当一回作家,可以参照老师给大家推荐的词语,把文章继续写下去。①出示: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②生练笔。

③师:好,我们来交流、分享一下。

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幸福鸟啊,幸福鸟”,你躲到哪里去了?快出来吧!磨坊里没有,磨坊外还是没有,我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坐那里,茫然地四处张望。

生:没有!依然没有!我们伤心不已,愁眉不展,“幸福鸟啊,幸福鸟”,你在那儿啦?快快出来吧!你可知道,我们多么想念你,快飞回来吧!生:我们向磨坊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在这里呢!”突然,一声惊喜从磨坊后面传来,我们一齐向那儿跑去。只见“幸福鸟”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们欣喜若狂,像对待孩子似的把它轻轻扶起。大家又兴高采烈地放起风筝。

生:奥,我的乖乖,原来你在这里啊!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欢天喜地跑向风筝跑,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抚摸着我心爱的“幸福鸟”。不幸中的万幸,没有大伤,只是破了一点“皮”。„„

④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交流了,请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读读,提提修改建议。

师:找到了风筝当然快乐,找不到风筝,心中依然充满希望,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做风筝,放风筝的那种快乐一直留在作者的心田,直到现在,作者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是觉得—— ⑤出示: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⑥学生齐读后下课。【评析: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就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还要紧紧依托文本,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本环节的课文续写,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训练了语言文字,一举两得。】

第四篇:特级教师程翔《再别康桥》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前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师:这么多同学知道呀。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生1:有一次电视上刚好有这首诗。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一年以前。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生4:(举手)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她读成了“满载一城星辉”。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她读成“青枣”。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们看应该读“似(shì)的”,还是“似(sì)的”? 生6:是“似(shì)的”。

师:对,彩虹似(shì)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ì)。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生:(举手)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这是怎样的意境?在这个意境里怎么想到要放歌呢?这个问题好,继续提。

生14:前面说“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这不矛盾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第三段,在“康河的柔波里”,我们知道大海的波浪是汹涌澎湃的,为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大海的波浪是汹涌的,是吧?小河里的波浪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柔波?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生:(举手)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记住,以后我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指名读第二段

生2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为什么柳树是金色,是因为什么照耀着?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生37:不可以忘记。

师:对,不可以忘记,很好。能不能读出水波荡漾的感觉来?

生:学生读“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好,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感受水波荡漾,新娘在他心里跳。齐读这段。生:(读)

师:“在我的心头”应该停一停,(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师:你们还小。生:(笑)师:读第四段。生:(读)

师:“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明明就是“清泉”,怎么就不是清泉了呢?原来是天上的虹。那虹揉碎了不是,为什么揉碎?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刚才说了是风吹,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生44:希望,梦。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师: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生48:(读)

师:好,我问你,作者是什么样的梦?寻梦,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 生48:问号。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寻梦,你解释解释什么意思。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是因为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情景。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声音大一点,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就是感情太多了,要宣泄出来。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它们怎么叫?现在它们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谁沉默? 生:徐志摩。

师:刚才想放歌,现在都沉默了,还高兴得起来吗?请你读这小节。生:(读)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生:(读)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

——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

语文组 贾会彬

2010年7月12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程翔上的《再别康桥》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程翔老师的课在上午第四节进行。上三、四节课的老师用同一个班的学生上同一节课。在第三节作课的是沈阳的刘树义老师,或许学生是初二学生而课文是高中课文,或许是放假期间被召集来心里不满——结果,学生启而不发,调而不动。尽管刘树义老师幽默风趣,尽管他教学经验丰富,采用了很多办法,学生依然低头不语。一节课下来,所有听课老师都认为授课教师的表现是超一流的,学生的表现是很“闷”的,如果让我们遇到这样一群学生是恐怖的。

第三节上完,已经是中午12点,听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困倦。这时,程翔老师上课了,我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旅程开始了,在程老师的课上,学生都开始踊跃发言,精彩随处可见,《再别康桥》的美被充分发掘出来,听课教师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篇课文,为什么程翔老师的课能上得如此精彩呢?经过很多天的反复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若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和学生初次见面,每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学生交流,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为课堂的顺畅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程翔老师也不例外,他有三个举动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第一个举动,重新摆放课桌。上课前,程翔老师让学生把课桌重新摆放,最终放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没有课桌,程老师坐在靠讲台的一排中间。不得不承认,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前方,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和学生壁垒分明,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距离感。而程老师让学生重新摆好课桌后,课堂倒像要开始一个“方桌论坛”。程老师坐在学生中间,给学生一种平等探讨问题的感觉,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第二个举动,自我介绍。程老师坐下后,开始了自我介绍:

师:我叫程翔,来自北大附中。程是前程的程——哪一个‘翔’字更好?大家猜猜。

生:飞翔的翔。

师:哦,你猜对了!我们有了默契。(学生和听课老师笑了)同学们很辛苦啊,刚才上了一节课,接着再上一节。

程老师的自我介绍很朴实,只不过,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让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学生正确的回答让程老师很惊喜:“我们有了默契。”这个评价让学生都笑了,紧张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

第三个举动,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第三节课上,学生是拘谨的,是不自信的。第四节一上课,程翔老师就寻找机会鼓励学生。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把全诗来读一下,(问右边第一位同学)你来推荐一下,谁来读?

生:刘思雨。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好。

师:我觉得你推荐自己比较好。她读得好,不用读了,你不好才读。(众笑)这是什么精神?

生:毛遂自荐的精神。

师:很好。你读读。

生:(读)

从这段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第一个同学来读,但他拐了一个弯,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其实,这个片段的实质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打消学生怕犯错的顾虑,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学生寻求进步的地方,犯错并不可怕。

二、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

在这节课上,程翔老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只是以诵读为主线,很朴实地一节诗接着一节诗讲,但就是在这朴实的教法中,精彩纷呈,下面是程老师的一个指导诵读的片段。

师:小伙子请站起来,读这小节(第二节),你怎么进行技术处理?

生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读得不清晰。荡漾什么意思?

生1:(低头无语)

师: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

生1:心情波动。

师:你荡漾过吗?实事求是地说。(众笑)荡漾过,我们都荡漾过,只是荡漾的原因不一样。

生1:(低头无语)

师:这段诗应该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读?(抬头)

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么?什么意思?你来憧憬一下,那个墙角。看那儿。

生2:那河畔的金柳„„

师:读得不好,“那„„”——一下子拉到那个境界里。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怎么读比较好?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

师:同学们抬头看老师。“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程老师在范读中很陶醉,全场鼓掌。)你得想象,伴随朗读,想象美好的景色。一起读。

生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荡漾”没读好。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2: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

这个成功的教学片段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 “荡漾”的诵读指导。很多老师都有过指导学生诵读的经历,也都有过失败的体验,尤其是面对程度不好且不活跃的学生时,我们几乎无计可施。但是,程翔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时,却成功了,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诵读小步前进,适合初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首先,程翔老师先从内容和感情上进行分析。诵读从来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活,诵读总是和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他问:“荡漾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程翔老师用了一个暗含选择的反问来启发学生:“本意指水波动。这指水波动吗?”学生自然能回答出是“心情波动”。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深,程翔老师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你荡漾过吗?”这个问题在羞涩的学生那里没有成功。于是程老师迅速转换问题,用诵读的动作来辅助诵读:“抬头正前方、斜着,带着一种什么?(生:憧憬)憧憬知道吗?”这是在引导学生进入那个场景。最后,程老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水波动荡,心也荡漾,怎么技术处理。“漾”能不能拉得长一点。”随即,程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学生终于读出了“荡漾”那摇曳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有这样一番话:“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程翔老师的课堂无疑为这句话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这个教学片段中,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语文课这样读是不是很好玩?语文课就很好玩。”是啊,语文课不是枯燥的,而是好玩的。有人问著名的逻辑学家金岳霖:“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之曰:“我觉得它很好玩。”金岳霖在觉得逻辑好玩,事实上是对逻辑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成一代大家;同样,学生在好玩的课堂上也定能兴致盎然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动作辅助,诵读中加深理解。

程老师指导诵读,方法多样,其中,他特别注重诵读动作的指导,请看他对诗歌第5节的诵读指导。

师:徐志摩内心保存一个梦,什么样的梦?要不要去寻找?谁来?咱们请一位。

生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你先不要坐,站着大家听清楚。寻梦问谁?(自己)寻怎样的梦?(美好的),请一个小伙子回答。

„„

师:怎样读好?抬头好?手应该怎么放好?(学生把手垂下来)就这样垂下去好?(众笑)我觉得应该这样(双手伸开)。

生2:那样没法读。我要拿着念。

师:不用看书了。

生2:我不看不会。寻梦。(伸手)(众笑)

师:感情来得太快了,同学们分析。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

生3:下句,“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

师:不同意见可以说。

生4:放歌。

生5: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

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众笑)

师:我觉得请这个同学朗读。一只手拿着纸读。

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师:感情太快了。(众笑)这就是朗读的技巧。寻梦是为了自己,情不自禁地自问。想起美好的梦,一生中,那个梦太重要。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两个美好的梦,时间越长,越想越甜美。(范读)“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众鼓掌)“放歌”时伸开手,闭上眼,头摇一摇,表示自己陶醉了。

在这个指导诵读的片段中,程老师仍然从诗歌的感情出发进行指导诵读,但是,该片段最大的特色却是以诵读动作“伸手”来辅助诵读,其主问题是:“哪句开始伸手比较好?”这个问题事实上还隐含着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情感在哪里达到了高潮?”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尤其是生5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听课老师们都暗自佩服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在‘向青草更青草处’伸手不行,因为你正划着船,一伸手,就没法划船了。”接着,程翔老师的范读感染了所有的人,学生伸着手诵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程老师的动作辅助诵读法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诵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想象到了划船的画面,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里被彻底打开了,他们早已经抛弃了拘谨和紧张,而变得敢于发言、争着发言了。

程老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如此不爱发言的学生变得活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原因,正缘于此,他用“方桌论坛”的方式和自我介绍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一个巧妙的提问鼓励学生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整节课的指导诵读中,他准确地把握学情,引领着学生小步前进,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五篇:特级教师徐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流程:

[片段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我们先来听一段广播的信息,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苏州市经济广播电台:桃花牌收音机每台48元;英雄牌钢笔每枝2.6元;防雨书包每只20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5元;三角牌电饭锅每只124元;中华牌铅笔每枝0.2元。师:听了这段信息,你知道什么? 生依次回答。

师问:这是一些商品信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商品价格的数据,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48、124、20。

师:这些数你们知道叫什么数吗? 生:叫整数。

师:那还有一些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点。

师:这些数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

师:这些数中间带有一个点。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 生(许多人):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中间有一个点的数——小数。(板书课题)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对小数已经了解多少呢?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吧。生1:我在亲戚开的小店里见过。生2:我买尺的时候用到0.5元。生3:我在超市里见过……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齐读小数。……

【评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节课的新课导入,教师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商品信息,让学生观察商品标价,说说哪些数是已经学习过的,哪些数是还没有学到过,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这样的导入给人干净利落之感。】 [片段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身边的小数。(教师拿出一把米尺)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把,用这把米尺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测量东西。

师:我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1米长的米尺图。如果用这把米尺,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先估计一下,桌面的长有1 米吗? 生:不够。

师:没有1米,可用什么来作单位? 生:用厘米,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生: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长与宽大约有多少分米,然后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和宽度。(学生练习后反馈。)

师:课桌的宽大约是4分米,写在哪里?(指名到黑板米尺图上指一指)

长是几分米,写在哪里?(教师随学生回答在图上依次标出:1 分米、4分米、6分米。)

师:刚才用直尺帮助我们找小数,其实没有找到,只找到了整数。前段时间我们还学过了分数。如果用米作单位,你们会用分数来分别表示刚才的测量结果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对应着板书:1/10米、4/10米、6/10米。)

师:刚才我们用整数和分数来分别表示出课桌面的长与宽,其实,小数离我们已经不远啦!

【评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在新课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一方面重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为下面学习一位小数埋下了伏笔。】

师:(指着米尺图)象这儿,1分米是这么长,用分数表示是1/10米,它还是表示这么长。其实这么一个长度用小数也是可以表示的,用小数表示是0.1米。在这个小圆点前面是0,你猜猜可能会表示什么意思? 生1:可能表示10,因为1米=10分米。1分米是1/10米。师:虽然在小数里看不到10,你就猜是10。有一定的道理。生2:我觉得不是表示10,而是表示没有满1米,所以就用0表示。

师:对!这个小数表示的长度其实与整数、分数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照这样,4分米就可以表示成有几个0.1?

生:4个0.1就是0.4米。

师:那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0.4米 0.6米)

师: 这三个小数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分数表示的结果是一样的。现在,用小数表示你刚才测量的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呢?

生:课桌长0.6米,宽0.4米。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课桌的高度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准备怎么办? 生:先测量,再用小数表示。

师:可以先估计有没有1米高,再同桌合作测量,并互相说一说。生:(活动略)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书上找一找小数。(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完后校对,做对的点头表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找到了一些小数。其实,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也可以找到小数。(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学生做完后思考: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小数跟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生:上面都是几分之几的分数。师:分母都是几呢? 生:分母都是10。

师:老师再说几个十分之几的分数,你能说出相应的小数吗?(师生之间,同桌之间进行练习。)

【评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米尺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一步步引导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找到相应的小数,并着重讲解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两个例题的教学各有侧重,从半扶半放地引导,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显示了教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风格,把静态的教材活化为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呼吸的课堂里快乐遨游。】

下载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7尊严特级教师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

    语文特级教师《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合集5篇)

    语文特级教师《小小的船》教学实录 上传: 胡丹丹更新时间:2012-4-15 20:43:30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请大家把第19课的课题读一遍。 生:(齐读)小小的船(chuán)。 师......

    特级教师《燕子》课堂教学实录集大全

    祝禧执教《燕子》课堂教学实录 特级教师祝禧 师: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让大家一下子就听清楚,你姓什么,叫什么?你来! 生:我叫赵诚诚。 师:诚诚,很好听的名字。你呢? 生:我叫迟毅恒......

    特级教师吴正宪商不变教学实录

    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台 ——商不变性质课堂实录 吴正宪老师执教(一)故事设疑 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 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 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 3、看......

    特级教师盛新凤教学实录——《“番茄太阳”》

    盛新凤教学实录——《“番茄太阳”》 课前准备:盛老师选择了两个内容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练习,一是有关笑的词语数个;二是张海迪事迹简介,训练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谁记住的内容......

    特级教师《风筝》课堂教学实录(共5则)

    特级教师王文丽:《风筝》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做《风筝》。(板书课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我们先来读读这样两首古诗:(出示文字......

    特级教师徐斌课堂教学《平均数》实录

    徐斌课堂教学《平均数》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课前准备:拿出一只你最喜欢的笔,需要用橡皮、直尺的带好,草稿本有的带好, 提问:最喜欢什么游戏? 学生交流:搭积木、斗鸡、老鹰捉小鸡、......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 吉春亚:《花钟》教学实录.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