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

时间:2019-05-13 05: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

第一篇: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

微案2 换一种方式复习古诗鉴赏

微案引语 古诗是美的。但可能我们已做了很多很多题目,有些审美疲劳。这回,我们也“客串”一把,做一回命题老师,当一次阅卷老师,在收获新鲜感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复习收获„„

一、我来出题

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仿照高考题形式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提示 诗的首联、颔联可以从形象(意境)角度命题,颈联、尾联可以从情感角度命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题目及答案

(1)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5分)答案 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深山采樵图。(2分)通过对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的描写,表现了采樵人劳动的艰辛。(3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诗句内容来分析。描绘画面内容,首先要了解首联和颔联的大意,通过对诗句中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等描写的分析,可按照什么人干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描述。由此,可概括为描绘了一幅采樵人深山采樵图。结合第一问,第二问的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案 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2分)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4分)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全诗描写了一个采樵人深山采樵劳动的全过程。前四句着重描写采樵人劳动的艰辛,后四句着重展现采樵人劳动之后的愉快心情。通过分析“山风拂萝衣”“长歌”和“望烟归”等诗句,可以想见采樵人吹着山风,唱着歌曲,满载而归的情形。由此,思想情感不难答出。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仿照高考题形式分别从技巧和手法两个角度出两道题,并写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毛 滂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题目及答案

(1)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午梦初醒时的情景,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6分)答案 上片实写,作者午梦方醒的眼前之景,松阴笼罩,凉意可人。(2分)结尾三句虚写,用“瘦”“寒”“冷”诸字,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2分)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留恋、热爱之情。(2分)(2)本词通过对夏日松窗午梦初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答案 表达了作者高卧松阴下的闲适、恬淡、愉悦之情。

二、我来批改

1.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请就现场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

青 溪 王 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1)“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现场答案A ①对青溪美景的喜爱与向往。②垂钓、游玩生活的惬意。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该答案①②两点重复,只能算作一点,故得1分。

现场答案B ①对青溪美景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②对归隐的渴望。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该答案第①点正确,给1分。第②点不给分,因为从上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来看,所流露的不是“归隐”之意。

参考答案 对青溪的喜爱,(1分)自甘淡泊、有所寄托的情怀。(1分)(2)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写景艺术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现场答案A 寓情于景。通过对松、水、苇等景物的描写,通过景物的清新淡雅烘托内心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0分 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写景”手法,是具体的描写景物的角度与手法,不是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的融情于景手法。

现场答案B 动静结合。以喧闹的水声衬托出松林的寂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手法答对了,也分析出了前两句的动静关系。但对后两句未作分析,属分析不具体、不全面。

参考答案 动静结合。(1分)前两句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2分)后两句“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一动一静,极为传神。(2分)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请就现场答案打分并说明理由。

临江仙·送佑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1)下片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述。(3分)现场答案A 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深夜,窗外风雨交加,窗内孤人于床独对灯火的孤寂。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 只写出了“风雨之夜”这一个画面内容,其余描述均不准确。现场答案B 描绘了在一个风雨交加之夜与友人共处一室、共对灯火的画面。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 该答案写出了画面中的两个内容:风雨之夜,两人共室对灯。但最关键的内容未写出。

现场答案C 描绘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窗之下,词人与小弟对床畅谈的画面。画面温馨、和谐。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该答案不仅写出了画面的三个内容:风雨之夜、两人共室对灯、畅谈。而且写出了画面特点。

参考答案 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2)赏析“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4分)现场答案A ①对偶。句式工整,富有对称美。②比喻。以眉喻山,以镜喻水,体现出山水明媚,抒发了高洁情怀。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分 该答案写对了两个手法,分析到位,但在最关键的要点——抒情效果上答错了。现场答案B ①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②比喻美妙。用眉喻山,用镜喻水,写出了明媚之景,饱含对弟弟的祝愿。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分 该答案手法对,效果分析好,只是在手法上未写全。

现场答案C ①比喻手法,以眉喻山,以镜喻水,写出了自然山水的清新秀丽。②以景作结,以景回答,送别之情含蓄蕴藉。③表现了对山水的喜爱,对友人的祝福。得分:__________ 给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分 手法答得准确全面,效果分析具体到位。

参考答案 这两句对偶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镜。作者描绘如此明丽的秋景,自问自答,委婉地表达了对佑之千里独行的宽慰。

第二篇:古诗鉴赏赏析题目

古诗文鉴赏分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

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作品鉴赏

[4]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小重山(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陈亮曾在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恢复方略,受到朝臣攻击,斥为“狂怪”。他在长期的乡居生活中,报国之志不减,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间,名之曰“抱膝”,这是用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但他的心情象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是很不平静的。他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谈到自己的遭遇时,说:“每念及此,或推案大呼,或悲泪填臆,或发上冲冠,或拊掌大笑。”(《陈亮集》卷十九)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首词抒写的是他“悲泪填臆”时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头一句写出了秋天薄暮的景色:“碧幕霞绡一缕红”,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这微弱的霞光表明了日迫崦嵫,夜幕降临。这种景色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同的是李诗还有留恋晚霞的意思,而此词里流露的则是无所依恋的心情。“槐枝啼宿鸟,冷烟浓。”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着,冷烟浓密,残霞消失,暮色苍茫。“啼”字、“冷”字表明出词人对秋暮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小楼愁倚画阑东”,这句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上,排遣愁绪。

下句“月”字之上冠以“黄昏”二字,表明了这时候不是月光如水,而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又听到透过碧云风传来的笛声。“碧云”这个词来自南朝诗人江淹的《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文选》卷三十一)在词里,“碧云风”三字似含有怀念“佳人”之意,这“佳人”不是美女丽姝,而是政治上的知音,为写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往事已成空”,什么“往事”呢?显然指的是当年上《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的三书,全都如石沉大海,而自己忠愤未泯。“梦魂飞不到,楚王宫。”这里是以楚国逐臣屈原自比。屈原当年款款陈情,楚王只当耳边风,当前的“楚王”是谁呢?就是皇帝赵眘(孝宗),他比起楚怀王、顷襄王为,好不了多少,但词人仍常想见到他,再进忠言,可惜梦魂难越“九重”,飞不到他的身边。怎么办呢?“翠绡和泪暗偷封”。这句用的是唐朝一个典故。据《丽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这里词人以灼灼自比,想用青翠色的丝巾裹着泪寄给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差谁寄去呢?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江南的辽阔大地,找不到寄书的鸿雁所在。征鸿,指过往的雁。雁能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本来是汉朝使臣诈骗匈奴单于的话,说苏武托大雁带来书信,知道他还活着。后人从此把鸿雁传书作为典故,在文学作品里经常引用。词里说找不到征鸿,实际上是说没有人能把他的耿耿忠心、恢复大计向皇帝表白,故使他郁结于心,悲怀难展。

这首词上片写景,从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到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下片写情,托为逐臣,托为情女,曲折而形象地抒发自己的忠愤,构成了全词悲切婉转的情调。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相比,更觉哀婉,这在他的词里是十分鲜见的。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采 莲 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的愁绪。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一、本篇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景,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春色之美,然后通过“摇征辔”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灵。

二、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家人之意。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第三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赏析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赏析

汉乐府中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双璧,一向被视为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的两大高峰,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长三百五十六句、一千七百八十言,更是蔚为大观,为唐诗以前所仅见。它虽不像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萨》那样,反映波澜壮阔的战争风云,但它通过封建家长制一手造成的婚姻悲剧,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其对根深蒂固的礼教统治的震撼作用,实不亚于荷马史诗所表现的战场的厮杀。深刻的思想内容决定了它的史诗的地位。

《孔雀东南飞》这部长篇叙事诗,并没有复杂的情节,取材也很一般,那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屡见不鲜的家庭纠纷——婆媳不和。一般又一般的情节中却具有着扣人心弦的效果,千百年来激荡着读者的灵魂,这全归功于它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诗中女主人公兰芝(诗中不曾交代她的姓氏,所谓“刘”氏,系后人所加,如同《木兰诗》中附会木兰姓“花”一样),是个美丽、聪慧而又勤劳的妇女,与丈夫庐江小吏焦仲卿互敬互爱,感情日笃。不料,小夫妻的恩爱却招来婆母的不满,并以另结美眷为诱饵,强令仲卿与之离异,尽管仲卿百般哀求也不肯改变初衷。二人依依惜别,相约不日重聚。然而兰芝回到家中,又置于其兄的摆布之下,硬逼其改嫁名宦之子。兰芝无法与不自主的命运抗争,为了表示对仲卿的忠贞,为了表示对家长包办婚姻的抗议,投河自尽。焦仲卿闻讯自缢殉情。二人都以一死表示了对封建家长、封建礼教的控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结尾一语,乃作者提出的对后来者的警告,势必会引起读者对这种剥夺婚姻自由的罪恶制度的不满和痛恨。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诗中情节的巧妙编织、人物的鲜明形象、语言的活脱生动,以及渗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倾向而最终完成的。下面我们就循着诗中叙事的线索来探讨。

“起兴”作为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意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此诗即用“孔雀东南飞”起兴,由双鸟的生离死别引起一对年轻夫妇因封建家长的粗暴干涉而离异的故事。由“五里一徘徊”的踌躇不前、恋恋不舍,也影射着夫妻二人的感情的深厚。借助起首两句的起兴便铺染了一种惨惨凄凄的悲剧气氛。正是这种通过起兴铺染气氛的手法,使故事的介绍可以不用一字交代情节,直接推出女主人公的叨叨絮语,开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极为简洁。

从女主人公的倾诉中可以知道,她受过很好的家教,读书明礼,织素裁衣,以至赏音弹奏,举凡闺中操作都是从小训练出来的。按说这该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儿媳,却不料嫁到焦家以后,磨难却接踵而至。磨难并不是来自丈夫——丈夫乃州府小吏,常住衙内,只是相会时少,不能经常向他倾诉衷肠;而婆母最难侍候,以至无法再忍受下去。婆媳间摩擦一定很多,诗中只举一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古代纺织品以宽二尺二寸、长四丈为一匹。刘氏能够三天织成五匹一二十丈,又是白色的生绢,已是难得的快手。古诗《上山采蘼芜》,曾将新人与故人的织工相比:“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可见最出色的女工尚不及这位女主人公的成果,其夜以继日的辛劳,不难想象。但如此劳作却仍得不到婆母的欢心,犹嫌织得慢。婆婆的故意刁难,兰芝的难以忍受,何待赘言?焦家的媳妇太难做,兰芝要求离异,是实在忍无可忍的事。从中也反映出女主人公的一种反抗压迫的骨气。但是,这一主动请求离异的行动,却曾招来封建卫道者的非难。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说:“母不先遣而悍然请去,过矣。”首先,母不先遣,并非事实,这在下文已交代明白。其次,责之以过,正是出于对兰芝的叛逆性格缺乏了解。兰芝并非不遵守三从四德,不听命于婆母的调遣。但如果婆母刁难太过,则媳妇亦可“过”之而“悍然离去”。这一点,恰恰是兰芝性格的典型性所在。

看来倒是焦仲卿相当了解自己的妻子。他知道责任全在自己母亲方面,所以听完妻子的诉说之后,并不加安抚和劝导,而是立即去到母亲跟前。而且,到母亲那里也不是去了解婆媳不和的因由,而是照直质问:“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凡此都说明他对妻子的了解和笃爱,其倾向完全在妻子一边。这一点在向母亲陈述时也毫不掩饰,甚至将夫妻之间的山盟海誓也和盘托出。这种举动依照封建伦理的准则,是过分的。大概这位母亲也没有想到平日唯唯诺诺,唯己命是从的孝子,今日竟敢如此为媳妇张目,所以一开始就数落起对儿媳的不满来。说来可怜,她的最大的不满竟是“举动自专由”。从兰芝的自叙中知道,“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在婆母的督促下,兰芝是整日不得休息的,又哪里有工夫再在婆婆跟前搞那套繁文缛节?“无礼节”、“自专由”,如果指的是这些,其根源不正在婆婆身上吗?从这一点上看,婆婆对儿媳的刁难、虐待,已是不打自招。更为可气的是,凭着家长的意志,这位母亲竟要自己的儿子停妻另娶,硬要拆散这对小夫妻,为自己儿子另择配偶,而且要以“体无比”相引诱。在儿子不为所动之后,她竟然动用家长的淫威,槌床大怒,坚决要将儿媳赶出家门。这是焦仲卿与其母的第一次交锋,也是封建家长的狰狞面目的第一次暴露。从下文知道,焦仲卿不得不屈服于家长的意志,固然反映其软弱性,但是在同母亲的答辩中他又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妻子的真挚感情。性格的复杂性,使他成为这一婚姻悲剧的受害者,所以值得同情。

问题的症结所在,依旧是母亲的蛮不讲理,一意孤行,硬要逼儿媳离去,为子另择称自己心意的配偶。母命自不可违,妻子又委实为自己所爱,焦仲卿遂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既遵母命,遣送妻子还家,又让妻子放心地委屈一时,准备不久把她再接回来。但是这一番苦心又能否得到妻子的谅解?在遭到婆母的虐待之后,又要受到丈夫的遣回,妻子能否忍受得了?所以焦仲卿欲言又止,以致泣不成声。见此情景,聪明的兰芝一切都明白了,知道事已无可挽回。她更不愿意使心爱的丈夫为难,做他所做不到的事情。“勿复重纷纭”,一句话,表明她对事情的发展已不抱任何幻想,毅然下定离开焦家的决心。对她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从打进入焦家,两三年的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极尽孝道,备受苦辛,“谓言无罪过”,她是心安理得的。使她为难的是和丈夫的分离,而且她也深知丈夫此刻的痛苦。丈夫仍爱着自己,又对自己爱莫能助,既然如此,作为妻子就应当为之排遣,兰芝终于把嫁妆留下来给丈夫留作纪念,这是多么有见地而又多情的女子呵!为什么她对过于懦弱的丈夫没有一丝怨言?这固然是基于对丈夫的了解和谅解。但更重要的是,她清楚地知道决定婚姻前途的并不是夫妇间的情爱,而是那封建家长的意志。没有这种见识,是采取不了这断然的措施的。而这也正是兰芝这一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兰芝对丈夫非但没有怨言,在离别之际反而更加体贴。她将自己的珍品郑重地留给丈夫,为的是使丈夫“久久莫相忘”。生动地体现了两人之间的一往情深。而这样一对夫妻被活活拆散,不也正反衬出封建家长的乖悖事理、冷酷无情么?

兰芝终于要离开焦家了,这是在她因不堪忍受婆母的虐待而毅然作出的决断,所以离别的一切动作都显得有条不紊,周到而得体,刻画出一个作为妻子、作为儿媳、作为嫂嫂的完美的妇女形象。这是通过三件事表现的:

一是梳妆,这是表现她的形态美。诗中不惜笔墨,从头上戴的、身上披的、脚上穿的,以至手指纤细白嫩、口唇艳若含丹,纤纤步履、翩翩风度等多方面加以形容,兰芝完全是作为美的化身出现在诗人的笔下的。论者都注意到了“事事四五通”一句的含意。余冠英《乐府诗选》认为:“或是心烦意乱,一遍两遍不能妥帖;或言其极意装束,一遍两遍不能满意。”何者为是,未曾断言。程千帆、沈祖棻选注的《古诗今选》取前者,而我们认为在后者基础上加以解释,似乎更符合诗意。首先,婆媳不和,刘兰芝心里已经明白“君家妇难为”。当丈夫到婆婆跟前去回护自己而不成,她更清楚“被驱遣”势不可免。于是坦然安排别后,毅然决定离去。始终不曾低头,她又怎肯在婆母面前披头散发、哭哭啼啼,去乞求怜悯呢?她严妆打扮,正是要在恶婆婆面前表现自己完美的形象。因而,“事事四五通”,打扮的是外貌,反映的却是内心——身受迫害而又不肯屈服的铮铮硬骨,从而达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这一艺术典型,不正是通过沉着冷静、不厌其烦的“事事四五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的吗?

这种冷静,在与恶婆婆告别时达到了极点。告别的话一共八句,前四句表明自己门第低微,没有受到很好的家教,乃自谦之词。最后两句,兰芝被休弃了,还希望婆婆主持家务,多多保重,表明很有修养,很有家教。所以,主要意思是中间两句,即“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短短两句,十分深刻地揭示了买卖婚姻的实质:接受的财礼多,媳妇付出的劳役也应该多,婆婆的役使和虐待就成了天经地义了;如果媳妇不能胜任,得不偿失,便理所当然地可以休弃。买卖婚姻的残酷性由此可见。《礼记·坊记》上说:“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颜氏家训·治家篇》上说:“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前书成于西汉,后书成于南北朝,都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此诗成于汉末,与上述情况也是不无关系的。

凡此都说明,兰芝离开焦家时是十分冷静的。但是,冷静并不是冷漠,两三年的新妇生活也有其感情之所系,这在同小姑流泪告别时表现得很明显,她甚至天真地回想起妯娌之间的嬉戏,甚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逢年过节,再度嬉戏时,不要忘记她,更为动情的是跟丈夫的分别。轧轧车轮,呼应着这对夫妻的离愁别恨;唯因主人公的默默无言,沉浸在极端的苦痛之中,因而那隐隐甸甸的车轮声,愈加沉重而使人心烦。到了大路口,不得不分手了,也不能再沉默了,强抑的感情犹如洪水冲破闸门而不可收拾。焦仲卿翻身下马,奔向车中,絮絮叨叨地表明心迹说日后还要接她回来,以安慰兰芝那创伤的心灵。兰芝自然为丈夫的诚心所感动,不过,她的考虑要比焦仲卿现实得多,这是通过以下三重意思表达清楚的。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仅仅是给丈夫那过于天真的想法的一点呼应、一点安慰而已,实际只是奢望。二,所以才进一步以比喻表示自己的希望:“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意思是“还归”即使无从实现,我们的爱情还可以如磐石般坚、如蒲苇般韧,达到永恒,从中表示出来的正是旧势力重压下的一种坚韧不拔的反抗意志。其中着重的还在于对丈夫的期待,因为丈夫在母亲压力下的动摇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更希望他能如磐石般坚强。在和旧势力的抗争中,丈夫的爱情已经成为她的唯一的精神支柱了。三,她回到娘家要面对兄长的胁迫,丈夫在爱情上的坚贞,对她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她的抗争也就完全失去意义了。在依依惜别之后,重重压迫立即铺天盖地向这一对恋人分头袭来,首先对准的是兰芝。尽管在焦家,兰芝是受害者,是无辜的,但是被驱遣回家,对娘家来说,依旧是奇耻大辱。在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礼教制度面前,兰芝似乎又成了做了什么坏事的恶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而她的母亲更觉得有辱门楣,唠唠叨叨地数说女儿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兰芝的回答只有一句:“儿实无罪过。”母亲是了解自己女儿的,自然是相信的,因此,由无可奈何而竟至“大悲摧”起来。短短一段,繁简有致。母亲的数落与女儿的答辩相对,言不及义与言简意赅相对,慈祥的母亲与刚正的女儿便活现了出来。

终于,大难临头了。兰芝回家不过十几天,便有媒人登门,是代县令的儿子来提亲的。当地父母官,有权又有势,嫁与不嫁就成为对兰芝的是否忠贞于爱情的考验。她信守丈夫临行的嘱咐,认为“违情义”是不应该的,向母亲表明了自己的心曲,并获得了慈母的谅解。第一次**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在封建家庭里,母亲作为妇女同样是没有地位的。父亲不在,当家的是兄长。所以,当兰芝的兄长出现的时候,情节立即急转直下。在太守改派县丞和主簿又来求亲时,母亲虽予挡驾,兰芝的兄长却不耐烦了。在他看来,舍弃一个小小的府吏,改嫁堂堂太守的公子,是求之不得的,怎能允许妹子任性放过呢?所以教训起兰芝来。出乎读者意料的是,听了兄长的教训,兰芝竟俯首听命,“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对坚贞于爱情的兰芝来说,这显然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因为什么?纵观她对兄长的答词,只能表明她的彻底绝望。按照当时强加在妇女头上的禁锢:在家从父(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所谓“三从”)。这就意味着,连她的母亲也不能自作主张,更何况于她?现在,她的兄长发话了,她只有听从。即或不听从,践与焦仲卿之约,也已成为不可能。绝望的情绪占有了她,也使她痛下决心,因此,在回答势利的兄长时,不是凄然垂首,而是傲然抬头,勇敢地面对兄长的威慑。在又一次的催逼面前,表现了凛然不可侵犯。从而使读者怀疑,兰芝的允婚,到底是绝望中的妥协呢,抑或是另有作为的权宜之计呢?这一疑窦因随后着意铺染的红红火火的迎亲准备场面而加大了。

随着兰芝的心迹的层层展示,悲剧逐步达到高潮。允亲之后,太守家大张旗鼓地准备迎亲,兰芝家却冷冷清清。在母亲的催促之下,兰芝“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地做起衣裳来。其所迅速做成的与其说是嫁衣,毋宁说是葬服。哪里有新婚前的欢快,而只有临死前的悲恸。这就与诗中所铺染的太守家的喜庆气氛形成强烈的对比,喜庆的气氛成了送终的前奏,意味着权势之家,只知自己的喜庆,是全不顾当事者的苦乐与死活的。就在傍晚匆匆做齐“嫁衣”的时刻,兰芝愁绪满怀,掩啼出门;而一当迈出家门,便嚎啕大哭起来。兰芝何以出门?有的论者认为是她期待和仲卿相会(如《古诗今选》)。虽然事实上,兰芝见到了仲卿,但这并非赴约,不过是不期而遇,不能看作是出门的目的。从她在听到母亲催促而不得不持刀尺做嫁衣时的“掩口啼”,从她跟仲卿倾诉母亲和兄长的“逼迫”,家庭给予她的重压肯定是难以忍受的,犹如被窒息在一座监狱里,因此,在完成了嫁衣的制作,可以喘一口气的时候,面对和仲卿的永别,她只有出门痛哭一场,一吐胸中闷气。通过这样的细节也更深一步地渲染了封建家庭的压抑的气氛。而恰恰这时,焦仲卿来了。兰芝本希望从所挚爱着的人这里得到同情和谅解,让他了解自己所承受的无法抗拒的家庭的重压,却不料,焦仲卿却大兴问罪之师。在那样的社会里,妇女是多么不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又是多么容易受到人们的责难啊!仲卿是挚爱兰芝的,信赖着兰芝会恪守誓言,但是他却无法理解兰芝的处境,更无法休会那无法抗拒的封建家庭的压力,因而一当听到兰芝答允改嫁的消息,当即前来问罪,以至在兰芝陈述遭际之后,仍不以为然地揶揄起来:“贺卿得高迁!”随即斥责兰芝的背信弃义。这无异于在兰芝的灵魂的创伤上又插了一把刀。这是兰芝无法忍受的,但又是无法申辩清楚的。她只是提醒他:“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而只有一死,才能在爱人面前表白自己的心迹。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就这样被封建制度扼杀了。至此,诗的作者再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满腔愤怒,再也不满足于故事的复述,竟直抒胸臆,大声疾呼,“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是对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的悲愤的控诉,这是对扼杀青年纯真爱情的腐朽势力的强烈的抗议,也是对悲剧主人公的深切的同情。

当焦仲卿与兰芝两人第一次别离时,“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其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状,虽也饱含忧伤,但更满怀信心,他们相信凭着他们之间的磐石般坚定、蒲苇般坚韧的纯真的爱情,使他们经过暂时的分别,还可以相见,共同生活下去。而冷酷的现实竟然是:磐石的坚定也抗不住封建家长制的重压,蒲苇般的坚韧也受不了母兄的催逼,因为在这世道根本不允许纯真的爱情的存在。他们的信念被摧毁了,陷入了彻底的绝望。所以在他们再度分手的时候,只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这种淡淡的分别,只表示了对这残酷无情的世道的冷漠,因为他们的信念已被世间摧毁,只能到黄泉去寻觅归宿了。

焦仲卿是抱定“吾独向黄泉”的决心的。但在尘世毕竟还有许多的纠葛牵挂——特别是母亲。从人物情节的交代中可以知道,焦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无疑是疼爱自己的儿子的,但是无情伤害自己儿子的不也正是这位母亲吗?对于自己的儿媳,稍有“自专”,便行休弃,不但不体恤儿子的感情,而且当儿子提出异议时槌床大怒;还要代子择婚,逼其另结新欢。凡此,在母亲看来,都是基于对儿子的爱,而实际却是害。因为她的所有考虑,出发点都是家长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这位母亲就是依恃这一点,把自己所疼爱的儿子逼上了绝路。当儿子与她诀别的时候,她仍然不肯改弦易辙,而是安慰自己的儿子:东邻窈窕女“便复在旦夕”。似乎她儿子等不及的只是未结新婚。她自以为是、昏聩专横到了何种地步!仲卿已深知其母的不可理喻,所以再拜而退。对于这位爱着自己而又害了自己的母亲,他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所以才有“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的动作和表情。他知道事态已是无可挽回。因为第二天清晨,太守家的迎亲队伍即将出发,而在这以前,爱妻兰芝便要自尽了。

兰芝投水自尽,仲卿自缢身亡,世道既扼杀了他们的爱情,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也只有这一条绝路可走。这一段平平的叙述,未加任何形容和雕饰,是因为这种归宿是诗的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为用词简洁,戛然而止,在诗的节奏上留下很长的停顿,足以引起读者对这幕爱情悲剧的深思。

结尾是诗的作者献给悲剧主人公的一束洁白的鲜花。松柏梧桐,叶叶相交;鸳鸯比翼,飞翔其间。这一切,是对他们之间那磐石般坚、蒲苇般韧的爱情的歌颂,也是对破坏他们之间的爱情的罪恶势力的蔑视。但这毕竟是富于神话色彩的想象之中,留下的是一段哀愁。“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作为长诗的结尾尤为意味深长。“戒”的是什么?又是谁应该“戒”,诗的作者并没有明说,但是,通读全诗,到此又不能不得出肯定的结论,那就是应该警戒这类悲剧的重演,避免爱情这一人间美好事物再遭摧残。为此,青年男女应该对封建家长的专横有所警惕,为维护自己纯真的爱情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专制家长在蛮横地干涉儿女婚姻时也应该考虑这玉石俱焚的可悲的结局。当然,这只是作者的善良愿望,因为在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下,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是绝对不允许以“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出现的。所以,在封建制度时代的“后世人”中,那稍不如意便将儿媳休弃的公婆,那趋炎附势的父兄,必将谬种不绝,仲卿、兰芝式的婚姻悲剧也就会层出不穷,作者的几句好心劝诫,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第四篇:以句式为抓手 读懂古诗词

以句式为抓手

读懂古诗词

摘 要:古诗词鉴赏既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一大难点,如何读懂古诗词成为鉴赏的前提。了解古诗词的几种常见句式,如不完全句、压缩句、倒装句和炼字句等,解析句式特点,总结规律,为学生快速读懂诗词内容提供帮助。

关键词:古诗词;句式特点;内容理解

诗词本是含蓄凝练的语言艺术,加上受平仄押韵等声律的限制,因此诗词的语言不同于散文的语言,这也成为我们鉴赏古诗词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解四种常用句式,旨在帮助中学生快速读懂古诗词,为准确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不完全句

“所谓不完全句,一般指没有谓语,或谓语不全的句子。”[1]最典型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构成的句子,有人称为名词句。如李商隐《商山早行》中的一联: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一联着眼六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寒秋图,烘托了早行的气氛。两句诗,不用一个动词而诗意毕现:茅店上空,一轮寒月吐露清辉,四周的鸡鸣声此起彼伏,我出发了,行走在落满霜花的小桥上,身后流下了一串清晰的脚印。又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一联: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该联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如同庾开府,俊逸如同鲍参军。诗句中省略了“如”“似”之类动词,但不妨碍理解。类似的名词句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除了名词句外,还有一些诗句,有谓语,但谓语不完整,也属于不完全句。如崔颢《黄鹤楼》中的一联: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晴川历历”是一个表意清晰的句子,“汉阳树”则是一个名词,第二句结构和第一句完全相同,即“短句+名词”,但“汉阳树”与“晴川”的关系,“鹦鹉州”与“芳草”的关系却是清晰的。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清晰可见;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州更加美丽。

还有一类句子,主谓宾看似完整,稍加留意,仍属不完全句。如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观察第二句,句中有主语(“一弦一柱”)、谓语(“思”)、宾语(“华年”),看似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实不是,“思”的行为不是“弦”“柱”发出的,而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此句的结构形式为“短语+短句”,可见还是不完全句。请看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的两句:

(5)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表面上两句都有主谓宾,结构完整,很容易理解为“竹喜爱新雨后的时光,山喜爱夕阳下的情景”。错了,“新雨”、“夕阳”不是句子的宾语,它是古汉语中的后置状语。正确的理解是:“新雨后的竹林青翠得惹人怜爱,夕阳下的山峦更加妩媚。”[2]

(二)压缩句

王维《山居秋暝》中有一联: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话共有四个句子形式,即“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大意是竹林一片喧闹,那是洗衣女子说笑地回来了;莲花摇动,那是渔民驾着小船下到荷塘去捕鱼。把两句话压缩概括就变成眼前的诗句了,这种句式有人称为压缩句。这种句式在古诗词中十分普遍,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下面句子和例(6)相比,略有变化。如李商隐《筹笔驿》中的一联:

(7)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关张”句也有两个句子形式,“无”、“欲”是动词谓语。直译就是“关张死了又能怎样?”意思费解。联系“管乐”句,这里用典,赞扬孔明的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关张”句则陡转,意思是说无奈关羽张飞身死,你独自一人又怎能挽救危局呢?可见“欲何如”的主语是“孔明”而非“关张”。对这类句子应多结合上下句或全篇来理解。

(三)倒装句

古诗词中为了符合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有时也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诗人们对语序作了适当的调整,由此产生的倒装句十分常见。现代的中学生由于不了解声律方面知识,所以应更多地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上去理解。现举例略作说明。

(8)“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应为“应笑我多情”。

(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10)“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应为“环佩夜月魂空归”。

(11)“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应为“万里积雪生寒光,三边曙色危旌动”。

(四)炼字句

炼字句的关键在于炼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都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炼字佳话。不了解炼字的一些奥秘,对诗词的理解终究是隔靴搔痒。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古诗词中的炼字往往就是在动词的选择与比较上下功夫。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两句:

(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涌”是动词,是炼字。“涌”是“涌动”、“奔涌”之意,说“月涌”似乎不通,该句其实描绘的是明月投射在奔腾的江面上的壮观景象,月是静止的,水是流动的,月光因流水的衬托获得了动态生命,月光照在水面上就象在水面上奔涌出没一样。“涌”字下得真妙,让人不得不佩服杜甫天才般的表现力。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也可能是炼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

(13)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作粪土”,本句形象地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高洁的政治理想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再看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句:

(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肥”、“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属炼字的典范。理解本句,除了解炼字,还要了解“绿”“红”的借代特征,“绿”借代“叶”,“红”借代“花”。用“肥”修饰“叶”,让人联想到“叶”的“肥大”、“繁茂”;用“瘦”描摹“花”,让人联想到“花”的“瘦小”、“枯萎”。其实这句描写的就是枝叶繁茂,花朵凋零的暮春景象。如不细心揣摩,就不能准确理解词语背后的丰富含义。

副词虽不及实词重要,有时候副词也是炼字。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中的“自”、“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中的“又”,“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中的“还”都是副词中的炼字的典范,品味这些字词对于准确理解诗句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前提,是关键。我们不妨以句子为抓手,了解一点古诗句式的特点,串译梳理大意,以达到对整首诗的准确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1.[2]弘征译析.唐诗三百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193.作者简介:刘远军(1967―),男,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第五篇:用古诗为节日祝福

自古以来,赞美女性的名诗名句许许多多。小编特别选取几句供大家参阅。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将几句古诗作为三八妇女节祝福短信发给你尊敬的女性朋友,更显示你的敬意哦。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镬如羿身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祥。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下载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tkjqwi为_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我们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为什么要学习......

    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宋承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 730700) 新课程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主动参与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

    花为媒戏曲鉴赏(大全5篇)

    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艺术性是古代劳动人民幸福的寄托,也是人民精神生活的体现。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唱念做打是戏曲表现的途径,表......

    诗歌鉴赏:化蛹为蝶

    (一)狂风暴雨过后,夜慢慢地沉寂下来我深深地陷入你的似水柔情之中像春风的抚摸,像花蕾开放时的摇动像细雨的浸润,像一缕晨雾轻轻拂过柔和,绵软,持久,黑暗溶进了蜜里,长长的思绪,久久的......

    为古诗教学架起一座桥

    为古诗教学架起一座桥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意境的教学策略 武定县高桥中学 闫建艳 [摘要] :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

    我为自己代言 歌词赏析

    我为自己代言 演唱者:魏晨作词:陈欧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县委书记要敢于为老百姓担当

    县委书记要敢于为老百姓担当 ——我当县委书记的从政感言一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黄河岸边这块蕴涵无限生机的热土——××,与80万真诚淳朴的人民群众同舟......

    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

    党员干部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每一名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些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推进社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