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训练与素质教育
写作训练与素质教育
(讲授提纲)
华东师大中文系
沈龙明
一、正确理解“写作训练”与“素质教育”的涵义
(一)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代名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l、要求学生写作
①写什么
②写多少
2、指导学生写作
①作前指导
②作后指导
着重解决“怎样写”这一问题。
教师不但要要求学生多写,而且还要要求学生写时多动脑筋;指导既要面向 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学到一些行之有效的 实用写作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素质教育
1、素质
素质由“先天”和“后天”两部分合成:先天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 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后天素质是人的长期、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思想、知识、心理、身体等方面),通过环境和教育获得。
2、素质教育
有“大”、“小”之分;
①“大”概念: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小”概念: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学科概念。
二、写作训练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一)写作训练中的存在问题
l、不太重视思想训练
不少教师“重文轻道”,未能认识到思想素质对作文产生的重要影响,因而
③写何种文休 忽视了在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观点的教育:
①哲学观
②道德观
③审美观
2、不太注重培养写作个性
不少教师由于受传统写作教学思想中落后因素(作文要“循规蹈矩”,如推 崇入股式文章)的影响太深,在写作训练中很少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过分 强调“统一要求”,因此学生独特的写作个性得不到发挥,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 异也就不奇怪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命题统一
②标准统一
3、不太注重创新创造
不少教师思想比较守旧,思维模式比较呆板,在写作训练中(无论是在对学 生要求时,还是在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时)很少能激励出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因而学生很难写出富有新意、见解深刻的文章。
4、不太注重动态训练
不少教师习惯用一成不变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因而学生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太需要思 索的“机械劳作”,一直处于变动不大的静止状态之中。显然,在此种状态下,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是很难被激发出来的。
(二)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
l、搞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
代表性观点:
“考试会使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应尽量减少。”
“考试(特别是其结果——分数)给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理打击是巨大 的: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
2、等第制是素质教育,百分制是“应试考试”
代表性观点:
“等第制模糊分数概念,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
“百分制容易引起‘分分计较’,会导致他们虚荣心膨胀,为追求分数而‘不 遗余力’,他们的素质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3、只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代表性观点:
“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面是应试教育,只有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 方面的能力(如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意志等),完善他们的个性,才称得上是 真正的素质教育”。
4、在课余进行更多的文体活动是素质教育
代表性观点:
“多开展文体活动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而课堂 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考试和升学,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的”。
三、写作训练如何促进素质教育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特别是其中的写作训练,是最能提高学生的整 体素质的,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教师不但要在思想上对此有明确的认识,而 且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实施。
下面介绍几种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要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这要贯彻于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之中,具体说来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l、作前指导时
2、批改作文时
3、作文讲评时
(二)要把培养学生个性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l、要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别要尊重学生通过写作活动表现出来的思维 个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有写作个性的文章,要及时向学生加以介绍,要满腔热情地 加以赞扬;如能持之以恒,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思维个性并能在他 们的文章中得以体现。
2、要鼓励学生表现具有个性的思想
对于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后在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教师 要用心去发现,要大胆加以肯定;即使是其中有表述不严密乃至错误的的成分,也不要轻易加以否定,而应当巧引善导,保护他们的思维热情。
3、强调学生写作借鉴要有个性
教师指导学生借鉴人家的写作方法时,要强调指出:借鉴是必需的,但不能 不加分析地照搬照套;对别人的东西要能为我所用,借用后要使之具有“我”的 特点,要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4、语言表达要个性化
“学生腔”是一种缺少思想内涵、形式单一的语言,这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缺 乏深入思考、阅读贫乏以及对语言没有进行科学的训练造成的。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推敲”(特别是在落笔成文时),如叙述性语言,要考虑与别人有些不同,人物语言,要能反映各人的独特性格。
(三)要把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l、要重视创新创造能力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无论是确定文章主题,或是安排文章结构,还是具体的行文写法,均应要能 体现出新颖性和独特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能力是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根 本内容和主要途径,教师在写作指导时对此应加以充分重视。
具体说来,应强调(或也可说提供)以下几种方法:
①发前人之未发
②发前人之所忽视
⑧“老调新弹”——老话题写出新观点来
2、要重视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要培 养和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让学 生展开创造性想象。
“培养”可以从两条线展开:
①从学生生活出发,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②安排好序列训练,循序渐进,提高想象的质量。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从学生的想象 活动中发现创造的“苗头”和价值,使其中的一些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得到肯定 并发扬光大。
(四)要把动态写作训练与静态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动”与“静”是 相对的,动态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热情,进而能提高其思维质量。
动态写作的基本特点:随机、开放、沟通和合作。
1、写作指导要富于变化——动起来
写作训练不要全搬书上的序列,而应该有所变化。这里介绍两种具体化的做 法:
①命题可只规定范围,不规定题目
如: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题目自拟。先让学生读一些名家与童年的 写作(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张洁的《挖荠菜》、高尔基的《童年》(节选)等),然后再引导:“作家有自己的童年,你们也有,请回忆一下,你们 的童年生活是不是也和作家的一样有趣?”“大家尽情地写吧,写好后我们开个 讲童年的故事会,好不好?”
②也可半命题,即分为两个部分:规定+自选
好文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引发好文章。
如:《想想这件事,心理还
》
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填上不同的词语,象“怕得慌”、“甜甜的”、“不好意思”、“沉甸甸的”、“感到羞愧”等。
f{{=如:《我真
他(她)》
同样,可填进许多不同的词语,象“羡慕”、“可怜”、“讨厌”、“喜欢”、“害 怕”、“想念”、“恨透了”等。
2、写作实践可打破常规
教师出题后,每个学生分别作文,这是写作训练的常规。为了使静态写作训 练变为动态写作训练,教师应打破常规,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写作实 践活动。如:命题后先分组讨论,再分别写;一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人写其 中的一个片断;也可分为正方和反方,对同一论题(如《知乐常乐》我见)时行 针锋相对的辩论;批改时先让学生瓦批,教师再打分:而改后再打分等。
3、不同文体可互相变换
文体变换有两种不同做法:
①同一命题要求学生写两篇不同文体的文章
如《路》(要求写议论文和记叙文)
《水》(要求写记叙文和说明文)
②可利用书上的范文,提出变换文体的要求
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议论文)
(记叙文)
再如:《景泰蓝的制作》→《手工不能废》
(说明文)
(议论文)
总之,教师如果在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与提高学生的素质联系起来,并能针 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活多变的方式加以指导,那么,学生的作文能力与思 维能力均会有较大提高的。
第二篇:浅谈阅读与训练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阅读与训练中的素质教育
科右前旗古迹中心校
王淑玲
【内容提要】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教育的深化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代。使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培养每个学生在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使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阅读教学与训练的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有阅读的能力呢?那就是靠朗读。朗读时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形式之一。小语课标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一定作用,并明确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在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训练
素质教育
下面,本人就浅谈一下有关朗读教学与训练的点滴经验,望给予指导。
一、扎扎实实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
在朗读训练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可以全面提出,但要逐项落实,不能操之过急。要强调正确的读,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音,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不随意丢字、添字,不重复句子,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指导学生熟练地、意思连贯地读句,即流利地读。要学会把句子中字词间的联系,不单字迸,凡是词都要连读以避免读破句。要学会掌握句子的停顿,看到句号、问号、叹号等自然停顿和轻度重读的规律。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逐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做到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自然地读出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指导流利地读是朗读训练的重点,指导有感情地读诗朗读训练中的难点,教师可多做示范朗读,读出重音、停顿及适当的语气、语速,以供学生学习模仿。教师还可以用简单易记的符号提示朗读要求,让学生进行表情朗读。例: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 小小的船/两头尖 ..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表示句间要适当停顿,“.”表示重读字。
二、把指导朗读作为课堂教学主线
这是针对一些教师仍然“重讲轻读”的课堂教学提出来的。低年级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文字活泼浅显,通过朗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教师宜“少讲”,学生应“多读”俗话说“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1、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低年级学生长于形象具体的思维,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将书面语言化为具体形象的“图画”,而后指导朗读,达到通过朗读看到的情境,体会感情,运用情境训练语言的目的。如:
二册书《吃墨水》一课,讲的是少年陈毅喜爱读书,专心读书的故事。在朗读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姑妈“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而他“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的神态,使陈毅专心读书的形象呼之欲出,学生自然会凭借这个想象的“画面”读的有声有色。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2、以讲导读,读懂课文。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必不可少的。低年级以朗读为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方法,教师的讲要围绕学生的读来进行,即以讲导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感情,进一步朗读好课文。一是对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要讲解。
如《吃墨水》一课,陈毅说的话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话里的两个墨水,第一个没加引号,是指陈毅吃饼时蘸的墨水;第二个墨水加了引号,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什么?陈毅为什么说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去思考,并作必要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墨水实指知识学问。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以“他却笑着说”的语气读出这句话,对他风趣幽默中表达自己渴望多读书、多得到些知识的心情心领神会了。
二是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悟出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从而提高朗读质量。如一册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共有5个自然段,篇幅较长。文中有“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叫唤。”这一句可以看出小鸭子住不到虫子扫兴、懊丧的样子。实际上,小公鸡看到了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就马上把自己捉到的虫子给鸭子吃。由一个扫兴、懊丧到高兴、喜悦的感情变化过程。应读出前后不同的语气,可文中再没有其它提示感情朗读的词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给予讲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后的分段教学中,教师可有意提出这样的问题: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它当时怎样想?还可以指导学生对照插图,用自己的话分段复述,对小鸭子的语言、神态加以联想,使小鸭子情感变化这条线逐渐明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朗读,悟出小鸭子感情的变化,明白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捕食能力。理解在困难的时候,能互相帮助的道理。
3、形式多样,训练朗读。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课文,可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听读模仿。模仿就是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范读,可借助录音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听读模仿,激发朗读兴趣,掌握朗读方法。
分角色朗读。对角色鲜明,对话较多的课文采取这种方法效果最好。学生充当其中角色,“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十分有益。
自由朗读。这是大面积进行朗读训练的方法。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根据自身程度或表情朗读或轻声朗读,或读词句,或读段篇,灵活掌握,各有收获。教师做巡视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益。使学生从中学会阅读的方法,使自己能够用这种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在自学当中能充分体现出这种能力。这就是阅读中的素质教育。
第三篇:写作训练文档
作文训练计划
李维博
一、总体规划
记叙文
两次作文 说明文 两次作文 议论文 两次作文 材料作文
两次作文
二、1、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能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知道各种体裁文章的写法。
2、语句通顺,会用一点修辞手法。
3、训练学生的书写,能书写仔细认真。
三、11月8号话题雨
11月9号话题朋友
11月10号话题钱(昨天今天明天)11月11号话题我喜欢的一本书
第四篇:写作训练之一
写作训练之一--------如何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一、训练目标 :
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感悟生活及写作能力。
二、、写作引入。(略)
三、写作指导
(一)、写记事的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中心要明确。动笔之前,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确定下来,并围绕中心意思来选取材料。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两句话直接点明中心意思。
2、记叙要素要清楚。
①学生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教师板书。
② 出示课文《将心比心》片段,学生提炼出记叙文片段的六要素。
3、要写出真情实感。让丰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体现在看似平平淡淡的往事之中,情真才能意切(以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二)将六要素有效的组合。
教师出示记叙要素,学生将要素重新组合,加上标点,使其更加合理。
(三)列写作提纲。
1、教师出示题目:老师批评了我。
2、指导导学生先确立中心,再根据六要素发问,并罗列出六要素的内容。
3、小组合作将六要素有效组合成完整的一段话。
四、写作训练。
1、教师出示几例题目,学生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例,列写作提纲。
2、小组合作根据提纲完成片段作文。
3、成果展示,师生共评。附、例文1:《将心比心》片段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结果: 感受: 例文2:《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过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五、练习:将下列记叙的要素重新组合,并加上标点,使其更加合理:
(一)、1、由于天气比较冷,我骑车骑得飞快
2、突然“咔嚓”一声
3、我从城里看望朋友回学校
4、那是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5、像在参加比赛
6、原来是车链子断了
7、我猛地一捏闸,结果稀里糊涂就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正确的顺序:
(二)、1、我决定自己做一次饭
2、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
3、爸爸妈妈都去地里干活了
4、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5、一个星期天的上午
6、爸爸夸我长大了
7、都11点多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
正确的顺序:
六、备选题目:
1、我真惭愧
2、我和哥哥偷苞米
3、他帮助了我
4、这件事真糟糕
5、我学会了宽容
6、诚实真好
7、我真想——
第五篇: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
开头万能句型:
1)....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在...扮演一个重要的部分
2)As we all know,...becomes more and more....据我们所知,...变得越来越...3)As everybody knows,...is one of the most...in....众所周知,...在...是最...之一
4)Many people say that....But I don’t think so.许多人都说...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5)I will never forget the....我从不会忘记...结尾经典词组、句型:
At last/ Finally...最后
In a word,...总而言之
In short,...简言之
We hope that···我们希望
Let’s try our best to....让我们尽全力...I believe if we can...,...will be....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将会...What a...!/ How...!
巧用连接词,赋予语言灵气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或时间顺序
1)first, then/next, after that/ next, finallysoon, suddenly, at that moment , as soon as, from now on(从现在起), at the same time,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 while, during,at once 表示并列
not only...but also, both...and,on(the)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
写作训练
生活中充满了爱,有父母的爱,有兄弟姐妹的爱,有
朋友的爱,有老师的爱......请以“Love”为话题,简要描
述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事。
要求:
1、语言规范,书写工整。
2、90个词左右(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Love means giving.Love means paying attention to others.Love means giving warmth to the one you love.Love also means understand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