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HS管理体系(范文模版)
EHS管理体系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EHS管理体系 1.EHS管理体系的介绍
2.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的核心内容的介绍 3.EHS专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二、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1.如何辨识工作场所的危险 2.工厂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3.车间布置的一般要求 4.符合人体功效学
5.作业场所照明、温度、湿度设计 6.工作场所的安全标示和警告 7.正确使用人体搬运技术
三、作业设备与环境的安全管理 1.工厂机械设备的危害 2.机械危害的基本部位
3.案例讨论:工作场所机械意外发生的原因 4.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5.案例分析人体功效学在机械安全中的运用 6.机械安全管理
四、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 1.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2.如何辨识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 3.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 4.粉尘作业场所的风险控制对策 5.噪声作业场所的风险控制对策 6.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风险控制对策 7.个体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维护保养
五、设置和确认消防设备
1.案例分析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火灾原因、预防措施)2.燃烧的基本知识
3.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火灾?
4.如何在你的工厂进行火灾风险评估?
5.限制火灾事故扩大的措施(如防火间距,灭火器的选择及配置要求)6.火灾应急措施 7.防火应急计划 8.工厂内防火机构的组织 9.自动灭火系统
10.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技巧 11.听到火警铃声应该怎么做?
12.初起火灾或火灾发展期间应该怎么做?
六、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1.预防事故的原则 2.应急预案编制实例分析 3.各类事故的应急措施 4.正确实施急救治疗 5.外伤止血 6.伤口包扎
7.急救箱药品配置要求 EHS管理体系建设
1、动员大会——召开(EHS)推行动员大会,最好是全厂人员参与,包括老总。
2、任命管理者代表——最好是企业第二或第三负责人,这样在执行时会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应由老总签发;存档并公布。
3、任命员工代表——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员工代表,最好每个部门、每个车间都有;存档并公布。
4、确定EHS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确定各部门在推行体系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职责。
5、安全生产委员会——确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6、推行小组的成立——每个部门应指派一个代表,成立公司体系推行小组,并起到联络本部门的作用。
各类图纸的绘制
7、工厂地理位置图——包括周围居民区、道路、工业设施、江河、溪流和保护区域等。
8、各部门运作流程图——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流程。
9、生产工序流程图——指生产工序的一个流程图。
10、厂房平面图——便于掌握认证范围,及相关工作的展开,并应统计厂房尺寸、面积;化学品储存位置;地下储罐位置。
11、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管道图——管道从哪里进,哪里出(现场管道设置流向标志),并标出相关井盖,化粪池、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位置。
12、动力管线图——体现工厂动力管线位置。政府相关资料的收集
13、职业卫生影响评估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作业现场(车间)空气质量,包括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噪声、高温等。
15、职业卫生验收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6、安全评价——按法律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17、安全生产许可证——按法规危险较高的企业须办理,如化学品生产、煤矿、建筑等。
18、安全守法证明——由环保局、安监局开出,证明公司最近二年从未受过处罚。
19、消防设施验收合格意见书——由公安局消防大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开出的合格意见书。
20、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如所使用的氰化钾。
21、防雷设施合格证——公司防雷设施需每年监测。
22、收集第三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函、邮件、罚款通知、整改通知单等。
23、收集以往所有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审核报告(包括内审或第二、三方审核)。
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5、废水、废气、噪声检测报告——废气、废水排放浓度;厂界噪声数值。
26、“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7、工业废水排污许可证——由环保局颁发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允许排出的一个资格证;排污登记表;排污费用记录。
28、环保局定期监测报告——环保局定期对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的结果
体系培训
29、EHS体系知识培训和记录(记录表、考试卷)——包括体系的产生、意义、构成;标准条款等。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
30、收集公司适用的EHS法律、法规,制作清单,并评审其符合性。
31、收集客户、监管部门等相关方的要求、投诉,制作清单,记录处理结果,并评审其符合性。
危险识别评价
32、危险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危险识别培训。
33、各部门识别评价其危险源——填写部门危险识别评价表。
34、编制危险识别评价汇总表;不可接受风险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3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培训。
36、各部门识别评价其环境因素——填写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37、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方针目标的制定
38、EHS方针的确定——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9、EHS方针对内宣传——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内宣传,制作标识牌、卡片等。
40、EHS方针对外宣传(供货商、客户等)——由采购/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外宣传。
41、EHS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依照上年的数据制订经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相关部门。
文件的编制
42、EHS手册的制定(一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订EHS手册,应包括工艺流程图,EHS组织架构图,工厂地理位置图,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等附件,并包括公司简介,EHS方针,对程序文件指引等内容。
43、EHS程序文件的制定(二级文件)——由推行专员或各部门负责人制定,可与质量体系共用个别程序文件。EHS管理程序包括:特种设备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化学品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消防管理等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废水;废气;废物;噪声;能源等程序。
44、各部门相关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三级文件)——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MSDS;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对水电设施的管理等。
45、记录表格的制定(四级文件)——相关二级、三级文件的表格。
46、体系文件的发行(一、二、三、四级)——将体系文件发行,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文件。
47、文件控制与记录控制——可由质量体系统一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
48、整理公司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清单,并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MSDS——由采购部依照公司化学品清单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的MSDS(包括,但不限于:溶剂、油类、气体等)。
49、化学品存放点安全配置——在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存放点设置安全标志/MSDS/防泄漏容器/吸附棉/灭火器/防护用品。化学品存储应遵守酸碱/固液体/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品助燃品分开放置原则;通风/防爆灯/防爆扇/防泄漏装置/消防砂/温湿度控制/安全标识/危险品标志/增加防护用品/灭火器放在门外/开关插座装在门外/MSDS/专人持证管理。
50、危险化学品消耗量——确定单位时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年或月消耗量。
51、制作内部化学品MSDS——由技术部制定内部化学品的MSDS。
52、消耗臭氧层物质和石棉的情况记录。沟通、参与和协商
53、内部沟通——与公司内部员工的沟通与协调资料,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54、外部沟通——对承包商、参观者等外来人员关于公司安全、环境事项的告知。接受、处置、回复外来文件,并保存记录。
垃圾处理管理
55、垃圾分类标准培训与实施——全厂实施垃圾分类,检查、纠正其正确性。
56、内部危险废弃物清单、交收记录——各部门危险废弃物与行政部的交收记录。
57、危险废弃物回收商的资质证明——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58、公司与回收商签订的回收协议——公司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必须与回收商签订回收协议。
59、与回收商的交收记录——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可回收废弃物的变卖记录。
应急准备与响应 60、各种应急措施的制定——火灾;化学品/油品泄漏;中毒;生物危害;伤害事故;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缺水;断电等应急措施。
61、消防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消防演习并组织全厂人员参加实施。62、化学品泄漏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化学品泄漏演习并组织仓库/生产等相关人员参加实施。
63、其它应急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相对容易发生,且易造成严重后果的意外风险。
64、消防设施的管理——统一编号,清单制作,检查保养记录(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火警铃,安全指示灯,应急照明灯、消防泵房、烟感、火灾控制柜等);制作平面消防疏散图。
65、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有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签订合同,定期保养,保存保养记录。
对相关方EHS要求
66、与供货商/回收商/工程合同方签订EHS协议——由相关部门与其相关方签订EHS协议。
67、采购部对供货商的安全要求施加——采购部依据客户的环保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采购并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危险品运输人员有证件,并按规定申报。对供应商调查评估中,设置EHS方面的要求;供应商告知书应包含EHS方面的要求。
相关统计
68、公司上年用水、电、纸、液化气、煤、柴油、天然气、煤气等资源能源的统计——收集上年相关数据,不用太复杂,看得出每月用多少就可以了,或单位用量。69、公司上年每月出货的统计——每月出货总数的统计。70、公司上年产品报废率的统计——每月产品总报废率统计。71、主要原辅材料清单——制作主要原辅材料清单。证件、考核
72、对特殊岗位资格证明的收集——企业负责人资格证书、安全员证书、消防控制室操作证书(五级消防员)、消防管理证书、司机、急救人员、废水处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锅炉工、叉车工、起重机操作工,电梯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锅炉安全管理等)、化学品管理、内部审核员等。
73、公司年度、月度目标考核方案,其中有EHS方面的内容。职业健康
74、入职职业病体检;职业病年度体检报告(如发现职业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离职职业病体检;个人职业病监护档案。
设备设施
75、设备管理——有设备维修计划,定期检查保养,保存记录。
76、特种设备证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年度检测报告;压力表、安全阀附件的检验报告;叉车年度检验报告;起重机年度检测报告;电梯使用登记证,年度检测报告。
77、高压配电房——符合法规、标准要求。通风;防小动物;绝缘鞋与绝缘手套的电气与绝缘半年检测报告;绝缘杆、绝缘垫等防护工具齐全。
78、水、电、纸、油消耗设施的管理——各种管道标识名称、流向箭头,机器漏油漏水用桶接住,设施定期检查保养,保存维修计划及维修、检查记录。
79、现有环保设施及运行状况——确定现有的环保设施,运行记录。80、大宗物料存储详情——大型储罐存量和存储内容;储罐使用年数、吞吐量;大型储罐相应的警报、通风等保护措施;大型储罐装卸书面程序。
安全、环保事故、职业病
81、事故——完整的事故(如:伤害事故、中毒、溅出、泄漏、大气事故性排放等)处理报告,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经过;落实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处理相关责任人。
82、工伤保险——是否按法律要求购买,缴纳费用。相关人员面谈
83、面谈人员不限于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安全部门负责人、人事行政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工程设备负责人。
运行、审核
84、EHS体系试运行——全厂进行EHS体系试运行。
85、内审员培训——对EHS推行小组成员进内审员培训,合格发证。86、内审方案及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制定内审方案;在培训合格人员里选取审核员/确定审核组长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
87、跟进内审不符合的改善——对内审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88、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提供相关报告,检讨运行以来工作情况,并提出下次需跟进事项。
89、认证前的培训——对各部门负责人,推行员进行认证前的培训,提醒大家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
90、三个月体系运行记录——至少保存体系三个月的运行记录。91、认证公司预审——提请认证公司预审。
92、跟进预审的不符合改善——对预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93、认证公司正审——迎接认证公司的正审。
94、跟进正审的不符合改善——对正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即刻改善关闭。95、认证审核通过发证——由认证公司发证。
第二篇: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EHS的含义
答: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GE公司EHS的21个元素健康与安全框架元素环节 描述:
1.现场健康与安全方案
2.健康与安全预期及表现评估
3.危险分析和遵守法规要求
4.员工参与
5.健康与安全专家6.事故调查7.健康与安全培训8.健康、安全和车间整洁检查9.个人劳保用具(PPE)10.承包商的健康与安全11.应急准备及防火12.工作岗位安全分析(JSA)13.高风险操作14.设施和设备审查15.工业卫生16.化学品管理17.人机工程学(工作环境改造)18.机动车辆安全19.医疗服务20.方案评估21.锁定/加标(LOTO)公司的环境承诺:1,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2,评估新活动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3,减少不友好运了使用和排放4,确保环保为整体经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化学品管理-储存要求1,指定存放区兼容存放
2,受训授权人员收发和库区管理3,容器标识及MSDS4,泄漏预防和控制5,剧毒品特殊要求6,泄漏应急处理套装及化学品应急用品配置化学品管理-使用要求1,批准的化学品清单2,容器标识3,指定区域使用/路线运输4,受训人员操作5,有效的MSDS6,泄漏预防和控制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需要时,3、组织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明
4、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
5、组织机构图
6、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7、地理位置示意图
8、厂区平面布置图
9、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10、重大危险源清单
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2、守法证明等资料。
申请OHSMS认证组织需要准备的资料
答: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需要时,组织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明、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组织机构图、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地理位置示意图、厂区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重大危险源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守法证明等资料。
第三篇:EHS管理体系
健康与安全框架元素环节 描述: 1.现场健康与安全方案
2.健康与安全预期及表现评估
3.危险分析和遵守法规要求
4.员工参与
5.健康与安全专家
6.事故调查
7.健康与安全培训
8.健康、安全和车间整洁检查
9.个人劳保用具(PPE)10.承包商的健康与安全
11.应急准备及防火
12.工作岗位安全分析(JSA)13.高风险操作
14.设施和设备审查
15.工业卫生
16.化学品管理
17.人机工程学(工作环境改造)
18.机动车辆安全
19.医疗服务
20.方案评估
21.锁定/加标(LOTO)公司的环境承诺:
1,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2,评估新活动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减少不友好运了使用和排放
4,确保环保为整体经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化学品管理-储存要求
1,指定存放区兼容存放
2,受训授权人员收发和库区管理
3,容器标识及MSDS 4,泄漏预防和控制
5,剧毒品特殊要求
6,泄漏应急处理套装及化学品应急用品配置 化学品管理-使用要求
1,批准的化学品清单 2,容器标识
3,指定区域使用/路线运输
4,受训人员操作
5,有效的MSDS 6,泄漏预防和控制
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需要时,3、组织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明
4、生产工艺流程图或服务提供流程图
5、组织机构图
6、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7、地理位置示意图
8、厂区平面布置图
9、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10、重大危险源清单
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2、守法证明等资料。火灾安全要求
1、“三同时”具体要求和实施
2、组织架构
3、消防器材的点检
4、火灾预防、初期火灾扑救、逃生技巧的教育培训
5、消防演习、疏散演习等
6、火灾安全制度的建立
7、火灾之紧急预案
8、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推行EHS体系需要做的95件事情
推行OHSAS18001:2007&推行ISO14001:2004(EHS)应完成的95件事项
前期工作
1、动员大会——召开OHSAS18001&ISO14001(EHS)推行动员大会,最好是全厂人员参与,包括老总。
2、任命管理者代表——最好是企业第二或第三负责人,这样在执行时会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应由老总签发;存档并公布。
3、任命员工代表——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员工代表,最好每个部门、每个车间都有;存档并公布。
4、确定EHS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及其职责——确定各部门在推行体系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职责。
5、安全生产委员会——确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6、推行小组的成立——每个部门应指派一个代表,成立公司体系推行小组,并起到联络本部门的作用。
各类图纸的绘制
7、工厂地理位置图——包括周围居民区、道路、工业设施、江河、溪流和保护区域等。
8、各部门运作流程图——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流程。
9、生产工序流程图——指生产工序的一个流程图。
10、厂房平面图——便于掌握认证范围,及相关工作的展开,并应统计厂房尺寸、面积;化学品储存位置;地下储罐位置。
11、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管道图——管道从哪里进,哪里出(现场管道设置流向标志),并标出相关井盖,化粪池、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位置。
12、动力管线图——体现工厂动力管线位置。
政府相关资料的收集
13、职业卫生影响评估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作业现场(车间)空气质量,包括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噪声、高温等。
15、职业卫生验收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16、安全评价——按法律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17、安全生产许可证——按法规危险较高的企业须办理,如化学品生产、煤矿、建筑等。
18、安全守法证明——由环保局、安监局开出,证明公司最近二年从未受过处罚。
19、消防设施验收合格意见书——由公安局消防大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开出的合格意见书。
20、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如所使用的氰化钾。
21、防雷设施合格证——公司防雷设施需每年监测。
22、收集第三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函、邮件、罚款通知、整改通知单等。
23、收集以往所有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审核报告(包括内审或第二、三方审核)。
2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5、废水、废气、噪声检测报告——废气、废水排放浓度;厂界噪声数值。
26、“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27、工业废水排污许可证——由环保局颁发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允许排出的一个资格证;排污登记表;排污费用记录。
28、环保局定期监测报告——环保局定期对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的结果
体系培训
29、EHS体系知识培训和记录(记录表、考试卷)——包括体系的产生、意义、构成;标准条款等。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
30、收集公司适用的EHS法律、法规,制作清单,并评审其符合性。
31、收集客户、监管部门等相关方的要求、投诉,制作清单,记录处理结果,并评审其符合性。
危险识别评价
32、危险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危险识别培训。
33、各部门识别评价其危险源——填写部门危险识别评价表。
34、编制危险识别评价汇总表;不可接受风险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
35、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培训——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培训。
36、各部门识别评价其环境因素——填写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37、编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汇总表;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各部门。
方针目标的制定
38、EHS方针的确定——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9、EHS方针对内宣传——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内宣传,制作标识牌、卡片等。
40、EHS方针对外宣传(供货商、客户等)——由采购/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外宣传。
41、EHS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依照上年的数据制订经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存档并发相关部门。
文件的编制
42、EHS手册的制定(一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订EHS手册,应包括工艺流程图,EHS组织架构图,工厂地理位置图,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等附件,并包括公司简介,EHS方针,对程序文件指引等内容。
43、EHS程序文件的制定(二级文件)——由推行专员或各部门负责人制定,可与质量体系共用个别程序文件。EHS管理程序包括:特种设备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化学品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消防管理等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废水;废气;废物;噪声;能源等程序。
44、各部门相关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三级文件)——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MSDS;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对水电设施的管理等。
45、记录表格的制定(四级文件)——相关二级、三级文件的表格。
46、体系文件的发行(一、二、三、四级)——将体系文件发行,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文件。
47、文件控制与记录控制——可由质量体系统一管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
48、整理公司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清单,并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MSDS——由采购部依照公司化学品清单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的MSDS(包括,但不限于:溶剂、油类、气体等)。
49、化学品存放点安全配置——在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存放点设置安全标志/MSDS/防泄漏容器/吸附棉/灭火器/防护用品。化学品存储应遵守酸碱/固液体/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品助燃品分开放置原则;通风/防爆灯/防爆扇/防泄漏装置/消防砂/温湿度控制/安全标识/危险品标志/增加防护用品/灭火器放在门外/开关插座装在门外/MSDS/专人持证管理。
50、危险化学品消耗量——确定单位时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年或月消耗量。
51、制作内部化学品MSDS——由技术部制定内部化学品的MSDS。
52、消耗臭氧层物质和石棉的情况记录。
沟通、参与和协商
53、内部沟通——与公司内部员工的沟通与协调资料,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等。
54、外部沟通——对承包商、参观者等外来人员关于公司安全、环境事项的告知。接受、处置、回复外来文件,并保存记录。
垃圾处理管理
55、垃圾分类标准培训与实施——全厂实施垃圾分类,检查、纠正其正确性。
56、内部危险废弃物清单、交收记录——各部门危险废弃物与行政部的交收记录。
57、危险废弃物回收商的资质证明——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58、公司与回收商签订的回收协议——公司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必须与回收商签订回收协议。
59、与回收商的交收记录——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可回收废弃物的变卖记录。
应急准备与响应
60、各种应急措施的制定——火灾;化学品/油品泄漏;中毒;生物危害;伤害事故;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缺水;断电等应急措施。
61、消防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消防演习并组织全厂人员参加实施。
62、化学品泄漏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策划化学品泄漏演习并组织仓库/生产等相关人员参加实施。
63、其它应急演习方案策划与实施——相对容易发生,且易造成严重后果的意外风险。
64、消防设施的管理——统一编号,清单制作,检查保养记录(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火警铃,安全指示灯,应急照明灯、消防泵房、烟感、火灾控制柜等);制作平面消防疏散图。
65、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与有资质的维护保养单位签订合同,定期保养,保存保养记录。
对相关方EHS要求
66、与供货商/回收商/工程合同方签订EHS协议——由相关部门与其相关方签订EHS协议。
67、采购部对供货商的安全要求施加——采购部依据客户的环保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采购并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危险品运输人员有证件,并按规定申报。对供应商调查评估中,设置EHS方面的要求;供应商告知书应包含EHS方面的要求。
相关统计
68、公司上年用水、电、纸、液化气、煤、柴油、天然气、煤气等资源能源的统计——收集上年相关数据,不用太复杂,看得出每月用多少就可以了,或单位用量。
69、公司上年每月出货的统计——每月出货总数的统计。
70、公司上年产品报废率的统计——每月产品总报废率统计。
71、主要原辅材料清单——制作主要原辅材料清单。
证件、考核
72、对特殊岗位资格证明的收集——企业负责人资格证书、安全员证书、消防控制室操作证书(五级消防员)、消防管理证书、司机、急救人员、废水处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锅炉工、叉车工、起重机操作工,电梯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锅炉安全管理等)、化学品管理、内部审核员等。
73、公司、月度目标考核方案,其中有EHS方面的内容。
职业健康
74、入职职业病体检;职业病体检报告(如发现职业病,需采取相应的措施);离职职业病体检;个人职业病监护档案。
设备设施
75、设备管理——有设备维修计划,定期检查保养,保存记录。
76、特种设备证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检测报告;压力表、安全阀附件的检验报告;叉车检验报告;起重机检测报告;电梯使用登记证,检测报告。
77、高压配电房——符合法规、标准要求。通风;防小动物;绝缘鞋与绝缘手套的电气与绝缘半年检测报告;绝缘杆、绝缘垫等防护工具齐全。
78、水、电、纸、油消耗设施的管理——各种管道标识名称、流向箭头,机器漏油漏水用桶接住,设施定期检查保养,保存维修计划及维修、检查记录。
79、现有环保设施及运行状况——确定现有的环保设施,运行记录。
80、大宗物料存储详情——大型储罐存量和存储内容;储罐使用年数、吞吐量;大型储罐相应的警报、通风等保护措施;大型储罐装卸书面程序。
安全、环保事故、职业病
81、事故——完整的事故(如:伤害事故、中毒、溅出、泄漏、大气事故性排放等)处理报告,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经过;落实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处理相关责任人。
82、工伤保险——是否按法律要求购买,缴纳费用。
相关人员面谈
83、面谈人员不限于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安全部门负责人、人事行政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工程设备负责人。
运行、审核
84、EHS体系试运行——全厂进行EHS体系试运行。
85、内审员培训——对EHS推行小组成员进内审员培训,合格发证。
86、内审方案及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制定内审方案;在培训合格人员里选取审核员/确定审核组长执行EHS体系内部审核。
87、跟进内审不符合的改善——对内审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
88、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提供相关报告,检讨运行以来工作情况,并提出下次需跟进事项。
89、认证前的培训——对各部门负责人,推行员进行认证前的培训,提醒大家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
90、三个月体系运行记录——至少保存体系三个月的运行记录。
91、认证公司预审——提请认证公司预审。
92、跟进预审的不符合改善——对预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由点到面的改善。
93、认证公司正审——迎接认证公司的正审。
94、跟进正审的不符合改善——对正审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即刻改善关闭。
95、认证审核通过发证——由认证公司发证
第四篇:EHS管理体系工作报告
EHS管理体系工作报告
自2007年4月份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以来,我公司按照二合一贯标管理体系运行,不断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的要求,改善员工的健康安全,注重绿色环保,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减少安全、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下面就简要总结一下近半年来贯标的情况:
一、公司认证的目的及作用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思想。二体系标准分别立足于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利用PDCA过程循环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我们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通过体系认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是体系认证的最根本目标。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准入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是为了保护竞争的公平性而存在的。企业要在市场中经营,管理体系应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ISO14001标准、OHSAS18001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就是为此服务的。所以认证工作迫在眉捷,是我们目前管理工作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要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认证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将我们的管理水平提升一大步。
“十一五”是洛铜的重要发展时期,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契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7年又提出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整合管理体系,使企业经营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快速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洛铜做精做强做大,塑造国际一流铜加工企业,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二、体系覆盖范围:
(一)管理体系涉及部门: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所属的办公室、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生产部、质量部、技术中心、装备部、审计监察部、武装保卫部、企业文化部、工会等十二个行政管理部门及熔铸厂、铜板带厂、管棒厂、铝镁板带厂、冶炼厂、动力厂、检测中心、机电设备修造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物资配送中心、销售公司等十三个生产部门。
(二)建立体系类型:
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二标一体整合体系;
三、体系策划方案:
为实现公司确立的总方针、总目标,公司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体系内各生产单位所分解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各方面的接口,从而使责任明确。
公司的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是各生产单位根据公司的方针、总目标制定本组织的目标责任制和指标,在公司贯标办的指导和监督下,各生产单位对本系统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本组织内的指标,以达到确保公司总方针、目标的实现,相互关联的各级组织的体系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畅通的沟通渠道,达到了资源共享。
四、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果断决策,二标一体贯标认证顺利启动
根据公司确定的在2007年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的目标,经研究决定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二个管理体系整合成一个体系,实现二标一次审核,同时取得二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决定。贯标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贯标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体系就不能有效保持并持续改进。为此公司副总经理任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层带头参加贯标培训,认真学习二个标准,理解并掌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认真思考如何按照标准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并保正其有效地运行和持续
改进。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员工兴起了贯标学习高潮。同时,在整个贯标过程中,公司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不仅是贯标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积极行动者。他们反复进行动员,强调贯标的重要性、必要性;草拟和确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深入现场布置检查工作,为贯标实施排忧解难。
(二)准备充分,基础扎实,为顺利取证打下坚实基础
贯标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方面,思想发动。2007年4月6日,公司召开贯标工作动员大会。公司总经理详细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深刻阐明引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系统论述了推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客观分析了我公司做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有利条件,并对如何搞好贯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之后公司各部门又相继对部门职工进行贯标工作的思想再发动。经过多层次、多阶段、有重点的思想发动工作,全体职工由过去对贯标工作不熟悉到比较熟悉,由过去对贯标工作的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由过去没有纳入贯标的部门对贯标工作不会操作到基本会操作。第二方面,普及培训。在这方面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进行了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贯标工作培训。公司领导标准宣贯培训;程序编写人员培训,公司内审员培训和贯标内部审核现场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和范围广泛的培训,使公司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吃透了二个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实施对公司贯标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使全体中层干部了解了公司所有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从而有效地组织部门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内审员了解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内容和步骤,从而有效实施了贯标工作的内部审核工作。第三方面,文件编制。公司组织了由生产部和各管理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贯标文件编写小组,小组成员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体系文件编写培训班,对程序文件编写的技巧和要求进行了系统培训学习,同时公司广泛听取和收集各岗位人员对公司以往各项管理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再此基础上实施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撰写工作。在文件编制中,我们根据公司下发的程序文件编写导则和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计划。经过二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工作。此后公司又请咨询老师对所有文件进行逐条逐句的审核和修改,直至最后定稿。第四方面,体系试运行。6月18日公司最高管理者下达体系运行发布令之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6月20日在公司所有部门正式试运行。为了保证试运行的效果,公司成立了宣贯小组对各单位进行了系统的宣贯培训,重点讲解了二个标准和公司程序文件,通过宣贯培训使广大基层操作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广大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贯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从而使管理体系试运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五个方面,内部审核。在公司EHS管理体系试运行后,公司组成了四个内审小组,先后两次对各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了严格的内部审核。从审核情况看,大部分单位体系运行情况正常,运行效果明显,但也有个别单位有关领导及岗位人员对贯标的认识还有不足,对标准的理解有差距,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规定要求。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很多同志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刻,所以两次审核共计开出了60不符合项。针对内审中反映出的问题,公司总经理和各副总经理分别召开会议,反复强调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严肃性和强制性,要求各单位针对内审中发生的不合格项制订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并规定了纠正时限。经过加工补课,第一次内审中暴露出的问题全部得到纠正。在第二次内审过程中,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不仅杜绝了严重不合格项的产生,同时一般不合格项也大为减少。
由于准备充分,以上五个方面的工作扎实,我公司的贯标工作按预定的进度要求,实现了贯标认证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三)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及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的评价和控制
1、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
公司的产品品种多,生产流程、工艺复杂,所以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较多,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充分与否,对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能否发挥有效的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两者的识别的充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
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1)环境因素的识别:
A、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C、七种类型(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及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此方面是我们工作重点。
公司的生产活动中资源和能源用量很大,还有粉尘、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产生。所以必须加以控制,提高环境保护的功效。
D、环境因素的性质分析:有害、有益
E、应引起特别注意的环境因素的因果关系的考虑: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关系到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确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因此,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A、渗透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思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健康安全管理的缺陷”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在体系建立之初要求考虑所有作业场所人员的常规、非常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并分为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依据物理、化学、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以识别,以确保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状况
B、把事故、违规违法、安全检查等作为鉴定辨识充分性的尺寸,这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包括了公司和其它单位近年来发生事故的有关信息。
C、公司将有实践经验、懂安全技术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小组采用调查表法和活动分析法组织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发放全体员工手中,予以补充、协调和完善。
公司的危险源在铜加工的生产中大量存在的,通过全面识别,除火灾、爆炸等明显的危险源外,高温、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坍塌、触电、噪声、振动、粉尘等危险源在这次辩识过程中也给予了充分识别。
2、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的评价与确定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是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也是控制的重要对象。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时我们从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及发生的频次和持续的时间,对环境破坏的可恢复性、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和所需费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加以考虑,采用的是非判断法、打分法。重大风险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风险程度,二是评价风险是否在可承受范围。评价风险程度是基础工作,其对象是在某一具体作业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风险,我们采用的方法为LEC法。评价风险的可承受过程是独立的任务,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法律义务即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及实施管理方案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并分解到各部门,针对环境目标制定环境实施方案,并落实实施措施,责任到部门,组织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实施效果明显。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通过评审计划的充分性,编制及实施了管理方案。
目标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一,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详见附件二。
(四)部门配合,全员参与,确保了贯标工作顺利开展
在贯标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职工的全员参与是做好贯标工作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体系运作的成效。在启动贯标认证工作之初,公司领导就决定贯标认证培训全员化、文件编写部门化,程序指导业务对口化、贯标责任指导部门化、体系推进专业化,这样就把公司全体员工,各单位、机关各业务部门,体系推进部门通过 “五化”牢牢的绑在了一起,使各职能部门都能在认真履行好主管程序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以大局为重,做好相关程序的配合、支持工作,避免了推委扯皮现象的发生。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教育工作,主动与公司、咨询单位联系内审员、程序文件编写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贯标启动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这些培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贯标氛围,并为贯标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
五、取得成果
1、持续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详见附件三“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报告”),降低经营成本及各类责任风险;
2、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形成信息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有效进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改进与员工、客户以及相关方的关系,激发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并明确职责,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和生产安全风险,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客户及相关方的要求;
3、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根据法规、目标及指标来评估环境绩效,改善,建立了程序监控管理体系,同时识别改善机会,鼓励承包方与供应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4、通过建立保障程序达成预定成效,今后将提供适当资源,以持续达到各阶段的绩效水准;
5、提高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和国际贸易优势,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为公司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公司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自愿行为,可为公司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7、贯标以来,公司各单位结合生产经营特点,普遍开展了以法律法规、责任意识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以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管理知识、风险识别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员工培训,以从业知识、岗位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从业人员的持证培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8、加大了治理事故隐患力度,本质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1)源头控制能力增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贯标以来,公司加大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组织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共辨识公司级重大风险23个,重要环境因素10个,已建立档案进行动态监控。
(2)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各级领导亲自组织并带队检查安全已形成制度,班子成员都曾多次到现场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今年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拨出专项经费,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专项和综合检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查时,主要是查领导责任制、查思想认识、查制度建设、查组织机构、查培训教育、查设备设施、查事故隐患、查违章违纪,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各单位都立即组织了整改。
(3)完善应急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所增强。各单位分类编写完善了应急预案,强化了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差距
有些单位领导和人员对贯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为没有必要,导致对环境管理要求不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还停留在体系运行前的水平。没有认识到贯彻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以有助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实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没有认识到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宗旨,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没有认识到对环境因素、危害因素和过程的管理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的有力手段。
(二)对标准、体系文件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
部分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体系文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习,特别是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刚刚建立起来时,大部分人员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了解,只是体系文件编写人员对标准和体系文件较为了解;并且有些部门和人员对贯标工作长期不入门,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学习不够,对标准和体系文件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认为贯标只是个别人的事情;导致体系运行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准确,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尚未理解管理方案的编制要求,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和学习亟待加强。在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中,都将法律法规的获取、适用性评价、学习和更新等专门列为17要素之一,足以显示其重要性。由于存在怕麻烦、获取途径不通畅等原因,大部分单位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收集、评价及学习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3、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急需改善。各单位对员工培训普遍重视不够,对各部门人员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技术、安全技能、法律法规等学习培训有的没有做、有的做了也没记录,与程序文件要求有较大差距。
4、安全环境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不符合标准及程序文件要求。部分岗位人员对纠正和纠正措施还没有真正理解,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不是十分准确,对纠正、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没有真正弄懂,对标准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前及实施后都要进行评审的要求,没有认真执行。
5、环境、安全运行控制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安全、环境是初次贯标,大部分岗位人员对标准和程序文件的理解不深不透,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缺少控制策划,控制措施制定的不全面,没有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措施,造成运行无准则、出现运行偏差。
6、记录控制仍显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对保持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自己履行职责、开展业务活动以及相关体系要素运行等未留下足够的客观证据,与标准、程序要求有一定差距。
7、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岗位人员对过程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随施工阶段、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进行识别、更新、评价,没有理解标准精髓进行动态管理。
8、个别单位设备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设备检查记录不全面、维修保养记录不全、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不能及时掌握等。
9、过程策划不充分。部分岗位人员未掌握PDCA运行模式,任何工作(过程)都是从策划开始的,对过程输入、输出理解不透,造成输入不全面,输出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不大。
10、安全、环境过程监视测量方面存在不足。对PDCA循环中C(检查)阶段做的很不够,要么未检查要么检查记录欠缺,造成A(处置)阶段输入不充分,不能对策划的结果进行验证,无法根据验证情况对策划过程进行改进,造成PDCA不能真正循环起来。
(三)内审发现问题:
公司为评价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收集信息,为管理评审做准备,先后于2007年7月31日—8月3日,组成3个内部审核小组,共计21人、三位咨询老师,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审核范围内的12个职能部门和13个二级单位和领导层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式审核,审核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详见“附件四”),观察项232项,不符合34个。2007年9月19日—9月21日,组成4个内部审核小组,共计21人、1位咨询老师,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审核范围内的12个职能部门和13个二级单位和领导层进行了第二次集中式审核。审核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详见“附件五”),观察项180项,不符合26个 这些问题都在内审末次会议上进行了分析,由咨询公司老师做了运行指导,目前第一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已整改完,第二次审核发现的问题正在按纠正预防措施实施,10月5日前将全部整改完。
七、当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需求
八、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两次内审所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必须按公司要求限期整改。下一步为把二标一体化体系运行工作落到实处,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动体系前进的动力。在体系实施过程中碰到诸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公司领导要及时主持召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各单位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积极配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完成各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基层各级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规范个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二)大力开展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传和教育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具备正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全公司逐渐形成一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体系才能够很好的运行。
(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他们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四)进一步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一方面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五)继续抓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我们在体系运行的前一阶段,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考核内容将包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兑现情况,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未能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公司将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业绩表现,对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这些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六)进一步强化作业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当前公司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将极大地推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作业现场管理各单位今后应突出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所有活动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现场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
2.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今后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3.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查、通报,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七)继续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每运行一定时间,都要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做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因而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公司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部门要认真遵照以上要求,将认证贯标工作做好、做实,为公司二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运行、外审取证,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打好坚实基础。
第五篇: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EHS是环境 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为管理EHS风险服务的,体系只是EHS管理必须的一部分。1.总则
EHS管理体系是一种应用质量体系方法来管理EHS活动的过程。这种方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规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就是通过第一个循环获取经验、吸取教训,而后将获得的经验教训用于下一个循环来改进和提高EHS管理水平。体系的关键是人和程序,即通过人和程序将公司的EHS方针、合法要求、经营策略与公司的一系列要求联结在一起,实现与公司EHS方针相符的整体EHS业绩的持续改进。另外,管理体系应含有一套程序,以便发现不符合事项的根本原因并予以解决。
EHS管理体系模式(以下简称EHS-MS模式)是帮助编制或加强EHS-MS的一种方法或模板。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必须采用这一特定的管理体系。公司可以分别依据其他现有的体系和程序,或者重点采用其中的某些部分,来组成适合自己实际的管理体系。EHS-MS模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企业或设施作业的规模、复杂性等因素,可适当地增减以满足要求。1.1 目的和目标
EHS-MS潜在的效益包括:减少伤害、事故、污染物、废物、经营成本和潜在不利因素,提高可造性、效益、信誉和可信度。在业务规划、研究及设计尽可能早的阶段,有助于把经营管理和EHS管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推动经营目标和EHS目标的统一。它着眼于整个过程的效果和效率,及提高EHS业绩和管理水平所带来的长期利益。
公司确定要求,指出什么是EHS管理所要强调的。现场人员确定他们如何实现这些要求;这并不是说所有员工都要为实现某一特殊的要求而承担同样的行动职责。要取得成功,应使所有员工对这一过程有共识。
EHS-MS模式已概括的阐明;必要时每一个公司可采用这一体系来适应他们自己的公司形象、经营策略及价值观。已编制出EHS-MS的相关文件,名称为“EHS-MS模式指南”(API Publ9100B),因编制和实施自己的EHS-MS而需要得到更多帮助的公司可参照执行。1.2 范围
EHS-MS的范围包括:明确的和书面的要求、目标和优先考虑事宜;指定的、书面的和相互间的职责、义务和权限;制定程序并形成文件;适当的资源配置;提供适当培训;定期监测进度;适时调整目标和优先考虑事宜;评审管理效果;与相关方交流。
实施活动包括:明确负责领导和业主的要求、确认工作程序与要求的差距、明确优先考虑事项、编制规划和任务、分配资源、编制程序、实施规划、衡量效果、自我评价、根据经营目标和确认的差距来改进EHS的业绩和管理目标,并开始下一个循环。
在编制EHS-MS期间,有跨国企业的公司应保证做到:要求简明扼要,可审核且适用性强,不管其文化背景和经营操作如何,在任何国家皆适宜。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下面给出了一些关键术语的定义,目的是使管理体系能在组织和公司间,以协调的表达方式予以应用和讨论。这同样可避免那些在其他标准已使用的,如ISO14001或ISO14004,而在EHS-MS再应用时,词意可能有差异的术语产生技术或定义上的误用。其他术语在EHS-MS指南的词汇表中给出。
1.3.1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强化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EHS方针和运作目标来从总体上改善EHS业绩。
1.3.2
承包商 contractor
由业主或者经营者雇佣来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务、物资或设备的个人、合作者、厂商或公司。
1.3.3
环境、健康和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management(HES-MS)
应用质量体系(即规划、实施、评估和调整)的方法,来管理环境、健康和安全活动并实现持续改进的过程。
1.3.4
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或审核 EHS-MS assessment or audit
基于检验和衡量结果对管理体系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1.3.要素 element
良好的安全、健康和环境运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本EHS管理体系模型有13个要素)。
1.3.6
期望 expectation
一个具体需要执行以满足管理体系目标的规定或要求。本EHS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都有几个期望。
1.3.7
目的 goal
通过实施组织战略、目标和体系来达到的总体目标或结果。
1.3.8
管理体系或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or system
采取一系列步骤以确保实现目标。一个典型的体系包括四个关键特性的考虑:认可的范围和目标;书面程序和责任及实施所需相应资源;确定是否能达到目标的一个验证和监测过程;提供一个反馈机制来进行持续改进。这些关键特性提供了一个质量体系方法(也就是规划、实施、评价和调整)。
1.3.9
目标 objective
一个帮助实现组织方针或提高其业绩所要求的终点。
1.3.10
组织 organization
用来描述一个公司、部门、操作单元、业务单元或公司中其他类似部分的术语。
1.3.11
方针 policy
组织的声明,其意图和原则与整体EHS业绩相关,并且为行动及制定EHS目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1.3.12
规程 practice
完成所陈述任务的方法或手段。
1.3.13
程序 procedure
给定条件下按逻辑程序进行作业的步骤或一系列步骤。
1.3.14
过程 process
一系列导致最终结果的行动、变化及功能。
1.3.15
计划 program
包括预定的事件或活动的行动方案。
1.3.16
质量 quality
体系与其作用的相符性及与体系和规范的相适应性。
1.3.17
指标 targets
在设定的时间内必须实现的重要事件或必须完成的行动,以满足目标。2.管理体系要素
EHS-MS模式由以下13个要素组成:
EHS管理体系的7个关键要素
[1]
a)方针和计划(规划):
1)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
2)风险评价和管理。
3)符合性和其他要求。
4)EHS管理计划和程序。
b)实施和操作(实施):
5)人员、培训和承包商服务。
6)文件和信息交流。
7)设施设计和建设。
8)操作、维护和变更管理。
9)社区意识和应急反应。
c)措施和检查(评价):
10)EHS业绩监测与测量。
11)事故调查、报告和分析。
12)EHS管理体系审核。
d)管理审核和持续改进(调整)。
13)管理审核和调整。3.管理体系要求
下面将简述对“EHS管理体系模式”中每一要素的要求。虽然这些内容基本上覆盖了EHS管理体系的要求,但是可改编,使体系适应各公司方针、程序、结构和操作,没有理由要求所有公司必须使用这种严格的体系。公司可以采用与本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或者其他环境管理体系(例如ISO14001及ISO14004)相符合的要素和要求。
EHS管理体系模式是为公司或工厂编制EHS-MS提供方法或模板。3.1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
3.1.1
在组织各阶层中应建立、交流、推行、定期修正和支持提高 EHS业绩的方针。方针应形成文件、保存好,并使公众易于获得。方针中应包括对预防污染及满足法律和法规要求的承诺。
3.1.2
管理者应通过行动积极参与EHS管理体系过程,并提供充足资源来实现其承诺。
3.1.3
作业管理者应根据作业和产品的复杂性及风险确定EHS管理体系实施的范围、优先次序及步骤。
3.1.4
对EHS责任、权限、义务和能力进行规定并记录在文件中,在各阶层中进行交流和实施。
3.1.5
在评定员工和部门的EHS业绩过程中,应确认并考虑个人及小组的EHS业绩。建立奖罚机制是激励管理者和员工提高EHS业绩的一种途径。
3.1.6
应有一个体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EHS-MS的过程,并在组织内鼓励员工对好的EHS程序、规程、作法和技术进行交流。
3.1.7
EHS-MS应有明确的目的、目标和指标,并根据这些目的、目标和指标为评定个人、部门和公司的EHS业绩。体系还应包括将要求变成程序和规程的措施。3.2 风险评价和管理
3.2.1
体系应能够辨识风险,评价后果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正在进行预防和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在研究、编制和计划期间,应尽早对产品或工艺潜在的EHS影响进行评价。
3.2.2
由称职的人员对作业、工程和产品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价,以鉴定和评价与公司及其业务、人员、设施、用户和其他产品直接关联者、公众、环境有关的潜在风险。对应急情况(包括运输事故及其潜在影响)进行定期评价。
3.2.3
应有一个评价风险的体系,并按优先次序对鉴别出的风险进行排列,对它们以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管理。对风险管理决定应形成文件并进行交流。根据风险的特性和大小,对已评价的风险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并形成文件。应有一个事后过程证实这些整改措施已得到实施。
3.2.4
每过一段时间或发生变更时应适时地修正风险评价。应有一个过程以验证新的和改进的装置设计及程序变更具有相应的EHS保护措施。
3.2.5
应从环境、卫生和安全评价中获取并保存有益的信息,对未交付使用的设备或设施的EHS风险应加以控制管理。
3.2.6
体系应保证有适当、准确、有效的产品安全信息。3.3 符合性和其他要求
3.3.1
体系应做到保证所有适用的EHS符合性要求是众所周知的,并与相应的程序和步骤相符合。有关法规、规定、许可证、规范、标准、程序及作法方面信息应保持最新,能解决争议冲突,对所形成的操作要求形成文件,并传达到有关的员工。
3.3.2
应有一个程序对应遵循的法规、规定、许可证和公司要求的符合性进行定期评价。
3.2.3
应有调查违规事故的程序,包括交流从公司各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教训。通过彻底的分析来找出不符合性的根本原因,反馈到规划中并进行持续改进,以消除体系的不安全因素。
3.3.4
必要时积极参与新的符合性要求的编制工作。
3.3.5
在适当的组织层次,对出现的EHS符合性要求进行监测,并鉴别对公司运作的影响和益处。
3.3.6
体系应对出现的EHS符合性要求可能对生产装置或公司区域的或全球的业务有显著影响的情况开展交流。3.4 EHS管理计划和程序
3.4.1
应有一个战略计划以建立和维护书面的EHS目标和指标,包括实现这些任务的时间框架。在这个组织每个相应部门及层次上所制定的目标和指标应与公司的EHS方针相符合。当建立和审核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规和其他的财务、经营及商业要求,重要的EHS事项和影响,技术方案选择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观点。
3.4.2
应定义、建立和保持用于实现目标和指标(包括时间框架在内)的计划和程序。在这个组织每个相应部门及层次上,对实现这些目标和指标的责任进行划分。定期地对程序进行审核,以确保其与当前的操作、活动和作业规程相符合。
3.4.3
必要时应修订EHS管理计划和程序,以适应新的开发项目,新的或整改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最新认识到的EHS影响和相关事项。3.5 人员、培训和承包服务
3.5.1
体系应根据组织的EHS工作资格评定准则,对所需雇员的资格、能力、技能进行选择、配置、培训和评价,以满足特定工作要求。
3.5.2
为满足EHS要求,确保雇员了解潜在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需对雇员进行入厂教育、在岗教育、定期再教育。工作内容至少应包括:根据要求和培训文件对雇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定期评价,评价培训效果。
3.5.3
在发生人员变更时,应有一个程序来评定个人和整体的经验、知识和能力。
3.5.4
应有一个用于员工和职业健康管理的程序,包括用于预防和减少上、下班伤害以及职业病方面的程序。应明确个人防护装备要求,并传达到雇员及承包商。培训员工,确保个人防护装备要求能得到落实。
3.5.5
应有一个程序,评价和记录员工在满足符合性要求、职责、EHS业绩改进目标和EHS管理改进衡量标准的情况,并予以反馈。作为审核或其他奖罚体系的一个部分,对雇EHS业绩进行评价,对实现EHS的持续改进是有帮助的。
3.5.6
评价和选择承包商服务的程序包括:在保证安全和环保以及在与公司的EHS管理体系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评价完成工作的能力。
3.5.7
应明确承包商业绩要求并进行交流,包括负责提供受过培训的、合可的人员,并能完成特定任务;并且有一个自我监督的程序。
3.5.8
体系应能做到对提供和接受承包商服务的两组织实施相互的有效管理,能证实承包商以与公司的EHS管理体系相协调的方式来进行EHS管理,体系中应包括有承包商EHS业绩定期评价、信息反馈、发现缺陷并予以纠正的程序。3.6 文件和信息交流
3.6.1
设施正常操作和维护所必需的图纸和其他专利文件应容易得到并保持最新。
3.6.2
在作业中,与材料潜在危害有关的资料应保持最新。依据对人员进行的风险评价来监测人员暴露情况,交流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记录和审核相应的健康数据。
3.6.3
与原材料和产品有关的潜在危害资料应形成文件并进行交流,以确保正确运输、使用和处置。
3.6.4
应保存和保护好与操作、维护、检查和设施变更方面有关的记录。记录字迹清楚,易于识别,并能追踪所涉及的活动。
3.6.5
应有辨识、控制和维护记录的程序,记录中就包括培训记录、审查和评审结果。应定期检查方针、程序和指导文件,并及时予以修改替换。应规定记录保存期,过期文件应能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中收回。
3.6.6
应有对EHS事务进行自由和公开交流的程序。例如,建立“热线”电话,使雇员能反映违反EHS方面的疑问和问题。注意保密性,并以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3.7 设施设计和建设
3.7.1
应将工程管理体系和程序形成文件,文件应易于理解,并由有资格的人员来执行。EHS管理人员应参与各级设施的规划和工艺设计工作。
3.7.2
在新的或改造设施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使用满足或超过相关管理要求、经认可的设计规程和标准;在无规章的地方,应使用能经认可的体现公司要求的设计规程和标准。
3.7.3
应有一个质量控制和检查体系,以验证设施是否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并按适用的标准要求来施工。
3.7.4
仅在得到指定的权威部门的审核和批复后,才能认可与批准的设计规程和标准或已批准的设计的差异,并对认可决定的基本理由进行记录。
3.7.5
应进行试车前审查,并形成文件。以确保:按规程建造(施工);安全、健康和环境防范措施就位;应急、操作和维护程序准备就绪;已拟定风险管理建议并已按要求实施;已完成了对人员的培训;满足了规章及许可证要求。
3.7.6
应建立准则和程序,来实施和记录在特定设计阶段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的风险评价,以确保符合组织的EHS和经营目标。3.8 操作、维护和变更管理
3.8.1
体系应制定和实施操作、维护和检查程序,并定期进行修订;当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予以更正。应对潜在的高风险性操作予以确认,并制定专用程序(如在操作中要求由两个或更多人员在场的工作许可制度)。
3.8.2
应有EHS规章和一个工作许可体系,进行交流、形成文件并加强实施,以检查和审定机械和操作风险。操作程序是最新的并随时可用,应对各种操作之间的沟通进行平价,并且有一套程序来管理已确认的风险。
3.8.3
应对重要的报警、控制和停运设备进行鉴定、测试,并定期进行维护。应有控制重要报警、控制和停运设备暂时失灵或失效的体系。
3.8.4
体系应能做到追踪污染物的排放;评价污染预防措施;控制泄漏和污染物,使其满足方针、管理要求和营业目标;预防溢出和泄漏;控制管理因设备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提出设施长期闲置或报废要求。
3.8.5
在设施的设计、操作和维护各阶段,都应对设施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评估,设法控制其对人的健康、当地环境、生产操作及成本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建立有害物目录,并记录有害物的处理情况。
3.8.6
体系应对临时性和永久性操作和设施变更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上级对变更的批复;EHS情况分析;与所应遵循的法规和认可标准的符合性,所需许可证的获取;包括变更原因的文件记录;潜在后果和所要求补偿措施的文件记录; 时间限制,包括验证临时变更未超过初始审定的而不需评审和批复的范围或时间的程序;与雇员和承包商的联系及培训。
3.8.7
应制定EHS法规、程序和规程,进行交流,形成文件,并对不在生产现场、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包括车辆操作等方面加强管理。在安全和可操作的状态下对设施、车辆及设备进行维护,提供合适的安全设备和硬件,并对其定期检查和维护。3.9 社区意识和应急反应
3.9.1
应有一个与公司的规模和经营特性相符合的程序,这一程序应考虑和记录社区对公司和设施操作的要求和关注,并对其做出反应。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并保持与相关社区、当地EHS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反应组织或其他相关方面的对话。企业应及时与社区就重要变更进行交流,以减少人们对变更的担心。
3.9.2
每一个设施都应有一个应急反应和危机管理体系,它包括一系列成文的、及时更新的、易于获取的、经过沟通和被人们理解的规划。这些规划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内外交流程序,参与人员、装备资源、安全健康和环境信息,及与其他公司和社区应急反应组织的联系。
3.9.3
应急反应必要的设备、设施和受过培训的人员应当是确定的、有保障的和定期测试的。
3.9.4
应制定和维持一个模拟和演练程序。这一程序包括对外部交流和影响的考虑。演练的目的是验证应急反应计划的适用性和资源的保障情况。应使相关人员理解公司和政府应急反应机构所承担的角色、责任和能力,并体现在应急反应计划中。3.10 EHS业绩监测和测量
3.10.1
管理者应建立并保持一个监测体系,以便对那些严重影响EHS业绩和管理的设施和公司作业活动的现象进行定期监测。作为记录EHS业绩的程序,应形成文件并进行交流,该程序主要是对EHS业绩、相关的操作控制措施、工厂或公司EHS目标与指标的遵守情况进行跟踪。
3.10.2
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监测设备,按照公司的程序保存这些活动的记录。
3.10.3
应定期对设施和公司EHS重要的业绩指标进行测量、评价和检查,由相关管理人员对结果进行交流。3.11 事故调查、报告和分析
3.11.1
体系应有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事故和重大未遂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记录的程序。事故报告程序至少应包括:拟报告事故的类型、上报部门及报告的时间限制。
3.11.2
应有一个程序,其目的是及时调查、发现未遂事故和事故根本原因及相关因素,确定减少此类事故和相关事故风险再次发生所需要采取的改正或预防行动。如果必要,保证采取相关的法律行动,形成文件并反映法律结果。
3.11.3
对发现的情况应予以保留并定期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对规程、标准、程序或管理体系的改进是正确的,并被当作改进工作的基础。
3.11.4
应有一个对整改行为是否得到了实施、记录和定期评价的程序,并为解决这些问题配置足够的资源。
3.11.5
应当在公司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中对从事故和未遂事故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进行交流。3.12 EHS管理体系评审
3.12.1
雇员应参与EHS管理体系的编制和实施过程,该过程包括对设施的EHS法规和程序实施情况的自我评审过程。
3.12.2
应编制和实施用于EHS管理体系评审程序,目的是:确定体系是否符合公司规划的EHS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是否已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保持,是否能为相应的管理者提供EHS管理体系评审结果信息。评审程序包括审核范围、频率、方法、评审人员能力、责任和对开展体系评审及报告结果的要求。
3.12.3
根据优先次序,EHS活动风险和以前评审结果,由经培训的评审人员定期对EHS管理体系进行评审。根据预定的频率评审操作和管理规程,以确定EHS-MS某个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序。
3.12.4
EHS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和频率应反映操作的复杂性、风险的程度及业绩档案。
3.12.5
应及时分析处理EHS-MS评审结果并形成文件,以纠正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应在公司内各操作区和组织之间对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开展交流。
3.12.6
应由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体来评审EHS管理体系,人员包括本单位外的有关专家。管理审核应由当地及合作方的管理者完成。3.13 管理审核和调整
3.13.1
为实现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者应定期审核和评估EHS-MS的有效性。审核内容宜包括评审结果、满足某些目标和指标的程度、体系的质量,以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
3.13.2
记录审核结果上报至相应的管理者,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例如,为改进EHS业绩,管理者应对EHS方针、目标和其他程序和规程变更的必要性进行审核。
3.13.3
应有一个体系确保能够整改EHS管理体系评价出的问题。4.EHS方针
EHS方针是企业对其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原则与意图的声明,体现了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的总方向和基本承诺。因此可以说EHS方针是企业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的一个总承诺。EHS方针也是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领域一切活动的驱动力,涉及到全体员工和其他相关方,每位员工应理解并遵照执行
一个积极的、切时可行的EHS方针,将为企业确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准则,并为建立更加具体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一个总体框架
EHS方针的三个承诺,一是对遵守适用EHS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二是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三是对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5.EHS管理体系文件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EHS管理手册;
第二层:EHS程序文件;
第三层:EHS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准则、文件表格等其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