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6:5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

第一篇: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

口/朱逊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写状物类作文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根据作文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会浏览查找,下载的资料不全面,在写作时内容不够具体,写作方法不够恰当,语言缺乏生动,文章不够精彩。这是一节状物类作文训练课,目标是训练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例文中获取写作素材的方法。

难点:训练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准备

《网络:使作文教学更加鲜活——状物类作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浏览网站,激发习作兴趣,活跃气氛

师:大家都比较熟悉银杏,但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它有什么特点、思考过它有什么价值昵?大家肯定想再看一看,下面让我们一起浏览专题学习网站。

在网络教室里,学生进入作文专题学习网站,点击导航栏中的“例文点导”,再打开网页右边“友情提示”中的“银杏”,有关于银杏的图片、视频、文字说明等资料。

师:刚才同学们上网浏览了有关银杏的资料,请说说自己了解了哪些内容。

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出了银杏树的样子,有的学生讲述着银杏的特点,有的学生阐明了它的价值。

设计意图:利用作文专题学习网,给学生图文并茂的视觉感受,从而提高了写作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专题网站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诱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自然会萌发写作的欲望。

(二)整合网站资源,在线点拨方法 1.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学生轻声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再读倒文,讨论写法

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学生讨论交流。

3.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师: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特产?

学生如果选写家乡特产方面的内容,可以点击导航栏中“素材汇集”,打开“素材库”中的“家乡特产”,查到连云港的特产,有“过寒菜”、“古安梨”、“云雾茶”、“对虾”、“豆丹”、“海带”、“沙光鱼”等详细的文字介绍以及高清晰度的图片。此外,还有“苹果”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录像,“云雾茶”畅销国内外的实况剪辑等。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不会煞费苦心地去想内容了。如何来写?教师在线点拨: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特产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再询问他人和查阅专题网资料,介绍该特产的营养价值、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通过询问他人和查阅专题网站资料,介绍该特产在食用或使用时注意的问题。介绍特产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注意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学生如果感觉还有困难,则可以先欣赏佳作,由仿写发展为创新,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中的“素材库”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解决作文中“米”的问题。同时,“在线点拨”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使课堂处处流淌着灵动。

(三)互动交流,教师在线为学生排忧解难

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在导航栏中设有“聊天室”、“专家门诊”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入同一聊天室,通过输入文字或剪辑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即时对话交流。无需说出真实姓名,不管成绩优劣,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这时,学生容易说真话,说实话。有些学生在写作时查阅的资料很多,但是不会安排,教师或学生可以在线耐心地引导他注意自然段与自然段的过渡、各段的先后顺序等,直到他会写为止。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为学生及时排忧解难,尤其是能帮后进生解开写作“疙瘩”,使他们乐于写作。

(四)在线评改,及时反馈,课堂鲜活精彩

传统的作文评改常常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后,交给教师批改,对习作做一个定性评价。学生只是看看评语和分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建议。久而久之,学生就只知“作”而不知“改”了。“改”的过程是完善“作”的过程,好的作文.往往是经过学生反复修改的。因此,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不但会写,而且会改。为此,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在导航栏中设有“百家争鸣”,可以把学生的作文(要经过学生自己同意)发布到网上,学生只要有想法与感受,点击“学习论坛”就可以发表意见。如果别的学生看了“学习论坛”的内容,有相同的话题和想法,可以在这个话题下面进行回复。

如看完张同学写的作文《苹果家族》,有的学生回复说:“如果平铺直叙地介绍苹果的产地、历史、种类等,容易淡而无味,小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苹果写活了,很生动。”有的学生回复说:“用旅游参观形式把读者带入童话世界,这样的构思真是独具匠心!”也有学生回复说:“好是好,要是突出几种苹果详细写,是不是更好些?”全班学生都可以看到及时的回复意见,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出现偏差处给予适当点拨,并及时表扬有价值的修改建议,告诉学生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设计意图:作文教学中通过高效率的反馈,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批改时间长、没有平等性、缺少广泛交流等弊端。学生成为修改作文的主人,参与程度高,形式方便快捷。高效率的反馈带来的是作文教学的高效率,作文教学鲜活而精彩。

(五)在线发表,精品荟萃,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师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发表到作文专题学习网站上的“精品荟萃”栏目,让大家共同学习。如倪同学平时作文写得不好,对写作兴趣不高,但我发现他写的日记不错,就在网上发表了他写的《过寒菜》,倪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发表了,高兴极了,逢人便说自己发表文章了。从那以后,他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且作文越写越好。

设计意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发布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也让所有学生共同分享优秀的作文,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1.构建作文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并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开放的资源库对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资料呈现有图片、视频、文字说明等形式,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元性。学生根据需要查找浏览,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便会乐于写作。2.大家参与评改,及时反馈,精益求精。作文专题学习网站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方式,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对作文进行大面积的评议和修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学生的习作,发现问题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发布在讨论区,让学生以回复的方式进行修改。这里没有好生差生之别,大家都可以参与评改,提高了反馈效率和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作出恰当的引导总结,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作文教学充满活力,精彩迭出。3.发表佳作,激发习作兴趣。通过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发布优秀作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精彩的作文会越来越多。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将会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使得作文教学更加鲜活、灵动。

第二篇:一节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写一则观察日记

一、本次习作要求要求: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新发现

什么叫观察日记?日记可写的内容很多,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如果把观察到的事物,用日记的格式写下来,就是观察日记什么叫新的发现?题目中的“新的发现”,指的是以前没有明白或注意到的事,在这次观察中明白了或注意到了

二、注意日记的格式写日记,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几月几日,星期几,什么天气日记的正文部分从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转入下一行要空两格

究竟怎样才能写出“新发现”呢?

老师: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我们这一组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例如课文中的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花钟》)

第三篇: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

丁良桂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 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的特点,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视文体的特点,不论什么样文体的课文都采取一样的教学设计。致使课堂教学存在了很大的问题。

今天想通过对这样文体教学什么这一“点”,引发大家举一反三,对其它文体的课文进行思考,达到研讨交流的目的。

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可以知道,教学这类文章有两点要求:一是能抓住要点;二是了解说明的方法。

那么,这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谈谈:

1、教说明的要点。

比如《春联》主要介绍了春联的种类和作用,春联讲究对仗,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最后告诉我们诵读春联好处多。《莫高窟》一文开头交代了莫高窟的位置和地位,接着分别介绍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赞扬了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麋鹿》则分别介绍了麋鹿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从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说明要点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主要内容就是把握说明要点,也是阅读能力中提取信息能力的重要表现。

2、教结构顺序。

一是中心句的使用,让说明顺序一目了然。

如:“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莫高窟》

“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春联最讲究对仗。”——《春联》

二是结构的严谨和过渡自然。

如《莫高窟》全文总分结构,给读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中间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上下段自然衔接。

3、教说明方法。

小学阶段基本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等。还有些比如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等则不被关注。

4、教精准的语言。这类文章讲究言简意赅。比如《莫高窟》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尤其对飞天状貌的描摹,每一种飞天仅用两个词八个字,就让飞天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整齐而简洁的语言,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

为了表达更加精准,这类文章经常使用一些表示修饰、限制的副词。如《麋鹿》一课中:“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经超出2000头。”“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句中的“估计、几乎”等词语使语言表达真实可信、科学准确。以具体的课文为例: 《莫高窟》可以教什么

1、教凝练的词语。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是这篇文章的典型特点。断崖绝壁 个性鲜明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惟妙惟肖

„„

大量运用这些凝练工整地四字词语,使课文简洁清楚。

2、教相似的开头。

课文开头介绍莫高窟的地位和位置:“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这样的开头是这类课文的共同特点。“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2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

3、教相似的结构。

课文开头介绍了莫高窟的地位和位置,结尾总体赞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间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种结构,一是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整体把握全文总分总的结构,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依次概括提炼课文2、3、4自然段的说明要点。三是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总分总结构。尤其是发现段落之间的结构和全文结构的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是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四是引导学生迅速拟定本文提纲: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是课后习题中的训练要求,也是对五年级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课文提纲就是一张课文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明白编列提纲的好处:编列提纲,在我们读课文时,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写作文时,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具体写作,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五是引导学生体会这类文体课文各部分之间衔接过渡的表达特色。

4、教说明方法。

(1)打比方。好处:使事物或者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2)举例子。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明白,并增强说服力。

(3)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能更为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有说服力。课文在介绍彩塑和壁画时,是这样分类别的:“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想象的,„„”(3)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能更为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有说服力。课文在介绍彩塑和壁画时,是这样分类别的:“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想象的,„„” 摹状貌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教说明方法,告诉学生这些说明方法的名称是次要的,体会这些方法的特殊表达作用和效果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摹状貌部分,作者用整齐而凝练的四字词语,描摹飞天的姿态,比大段的描写带来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节奏和韵律感很强。《麋鹿》的说明方法:

1、打比方。课文在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时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2、引资料。引用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突出了麋鹿神奇和神秘。

3、作比较。作用在于烘托和凸显,引起读者对于被说明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所没有的特点与功能的关注。如“与其它的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麋鹿的角形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4、列数字。列数字在说明文中一般是一种很慎重使用的表达方式,因为数字代表的是真实、可靠、具体,不能有差错。课文在5、6、7自然段采用了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麋鹿的传奇经历。《春联》一课有的老师对文体的认识模糊,比如教学中抓住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韵律美”来体会,没有上出说明文的特点。

《春联》的说明要点及方法

1、说明要点:说明顺序: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新春佳节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春联的作用)及春联的种类。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春联讲究对仗。第三自然段主要讲春联的声律美。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诵读春联有益。把说明顺序的各部分内容连起来即是文章的说明要点:《春联》一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讲究对仗、声律美、诵读有益等内容。

2、说明方法。

在介绍春联的种类时,作者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介绍春联对仗时继续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这样有什么好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举一个教学片断: 《莫高窟》教学片段:

师:作者为了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又举了一个飞天的例子。飞天是佛教中飞舞的乐神,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不选别的,而选择飞天吗?

生:那是因为说到莫高窟,人们就会想到壁画,想到壁画,人们就会想到飞天。

师:课文开头说一共有492个洞窟,每一个洞窟里都有飞天的形象,飞天是最典型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作者就选择了最典型、最引人注目的飞天来介绍。我请同学们来读这一段。

思考:选择事物的哪方面来具体说明,是有讲究的,就莫高窟来说,飞天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莫高窟就不能不写飞天。从选材入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既指向了整体语境,又指向了文本的表达。同时,学生在品读中也明白了课文是如何选材的,为习作奠定基础。

1、比较异同。(生读句子)

师:介绍飞天的句子和上文介绍壁画内容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一样吗?

生:我觉得是一样的,他们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是分类别的方法。

师:是一样吗?上面用的是什么?“有„„的”,这里用的是“有的„„”很相似,一样吗?(不一样)我们看这里介绍了几种?(5种)圈画出来,真的是5种吗?

生:不是,这句话后面还有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是不是也都看到了?不止5种,就不是分类别,那是什么方法呢?不着急,我们来读读这句。思考:用比较的方式来区分两种在表达上相似的说明方法,利于学生把课文的前后联系起来,探寻不同之处,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理解内容。(生朗读句子)

师:这里写了飞天在干什么呢? 生: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师:摘花。

生: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师:弹琵琶。

生: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师:倒挂。

生: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师:遨游。

生: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跳舞。我们一读就知道她们在干什么。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想象她们的样子,请大家推荐班上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

思考:从课文内容入手,让学生先读懂写了什么,是阅读的第一步,遵循的是由“言”到“意”的阅读过程。

3、想象样子。(生读句子)

师:果然名不虚传,读得有专业水准。交流: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有的飞天长裙飘飘,边采摘鲜花,边展开歌喉,动情歌唱。师:这位同学想象丰富。

生:我看见有的飞天挥舞彩带,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迎风而上,翩翩起舞。

师:同学们有看见跳舞的,有看到弹琴的,还有听到歌唱的,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就知道飞天在干什么,听着这样的文字,脑海中就出现了飞天的形象。这种说明的方法叫什么?想不想老师告诉你? 生:想。思考:想象是对语言文字的还原,是具象化的理解,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有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时语言是灵动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动的。以上的教学既是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也是为揭示写法做好铺垫

4、揭示写法。

师:它叫摹状貌。(板书)摹,描摹,摹状貌就是摹事物的形态、样子、动作。摹状貌的好处是什么,你现在知道了吧? 生:让人知道的很清楚。

生:在我的头脑中仿佛看见了她的形象。

师:对,我们读着这些语言文字,头脑中就浮现出这些飞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就是摹状貌的好处。

师:摹状貌用词也很讲究,同学们看,这些句子和我们平时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平时是不是都是这样写的?“有的仙女,把花篮跨在手臂上,正在花园里采摘着艳丽的鲜花”,文中是—— 生: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师:这里用了几个词?几个字? 生:两个词,八个字。

师:有的仙女,怀里抱着一张琵琶,轻轻拨动着琴弦,弹奏出悦耳的琴声。文中读——

生: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师:有的仙女,手捧莲花,到悬着身子,从空中飞落下来„„文中读—— 生: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师:我们来比一比,你觉得那个具体,那个简洁? 生:文中的简洁。师: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文中的,因为这样比较简洁。生:我也喜欢文中的。

师:你们都喜欢文中这样简洁的语言,老师告诉你们,简洁的语言,就是这类说明文的特点。这么简洁的语言,影响我们的想象了吗? 生:没有。

师:语言的简洁,还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老师把这几个句子变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很对称。

思考:教师在揭示说明方法后,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和自己平时的写作语言,进行对比阅读,在反复的比对中,说明文语言简洁的特点,就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教学片断,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这是很明确的!但是,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潜心会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是有层次的,遵循着由言到意再到言的过程。学生对课文说明方法的领悟是水到渠成的,印象也应该是深刻的。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味很浓,体现了文体的特点,关注说明方法,同时也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很值得我们教学这类文章时进行借鉴

以上只是从“教什么”这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当然教什么不能面面俱到,要结合具体的课文,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去教。教什么确定了,怎么教就好办了。

今天的话题就粗略地谈到这里,老师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

第四篇:如何指导状物类作文写作

如何指导状物类作文写作

摘 要:状物类作文训练是语文版七年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本单元的写法,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写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指导方能化难为易。

关键词:作文指导 状物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状物类作文训练是语文版七年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本单元的写法,写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事物。既要对事物进行描摹,又要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写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呢?

一、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要写好状物类的文章,必须仔细观察事物,才能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描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初中作文教学应该“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了事物的特征”。因此,学会仔细观察是写好状物类作文的关键,这个环节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校园内、家里选择一种熟悉或喜欢的植物或动物进行观察。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①确定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者由部分到整体的观察,也可以按方位顺序观察。②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绝大部分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几部分组成的,对各部分仔细观察,其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特点作好记录。观察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生活习性规律、活动范围等。③记录观察的感受,加深对生活的体验。其次可让学生上网查该植物的资料,增加对该植物的了解。这样平时学生熟悉的景物,通过观察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如铁树,学生发现外层与内

层叶子绿的深浅度各异,中间刚长出的叶子的颜色、形状、质地与周围的叶子差异极大„„观察为写作提供最鲜活的素材。

二、掌握技巧,形象描摹

状物类散文对事物的描摹一般都是先描绘外形,突出其外形美。对植物外形的描绘可采用整体分解描写法,即将所写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再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比如绝大部分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几部分组成的,其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都有它独有的特征。整体分解描写法有助于把事 物写具体、写形象、写生动。如郭沫若的《石榴》将石榴分解为枝干、叶片、花朵、果实、子粒五部分,以花朵、果实为重点,不同程度地 加以描写。花朵又分解为颜色和形状(小茄形、红玛瑙琢成的花瓶;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果实也分解为颜色和形状(希腊式的安普剌、中国式的金lei,金色),子粒分解为形状和味道(透明光嫩、丰腴,酸甜)。通过对石榴五个部分的外形、颜色、味道的分解描写,突出石榴在炎热的夏季的热烈、充满活力的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春、夏、秋、冬)和不同时间(早、中、晚)也不尽相同。状写植物不仅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生长、发育、开花、结

果直至衰亡,展现每个时期的不同形态,还可以按春、夏、秋、冬四 时的变化展现植物不同季节的风采。而对动物外形的描绘主要是对其 颜色、长相、动作、生活习性等,既可以写其动态,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又可以写其静态如憩息的情况。托物言志的散文不同于事物说明文,其语言描写不仅要突出事物的特征,更要求要形象具体生动。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呢?大致可以从四方面入手:①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②注意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引用等)③注意使用修辞语(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或动词等)④注意调动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来写。如写“小草”可以将小草与争奇斗艳的春花、纷纷扬扬的柳絮对比,表现其淡泊的性情;将小草人格化,写石缝间小草的挤劲、钻劲,突出它的生命力的顽强;既可写阳光下小草静静地沐 浴阳光、吮吸营养的静态美,又可写暴雨下顽强搏击风雨的动态美;还可以从视觉、触觉等角度写其颜色、长势、质地„„

因此状物要具体形象,除了要掌握抓住特征,掌握写作技巧,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突出事物的外在美。

三、形神兼备,揭示题旨

状物不是只为描摹事物,而是要赋予事物内在特征,要借所状写的事物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志趣,或者寓示一定的哲理。如《石榴》的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石榴的这种“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所处时代的精神相契合,因此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赞美那个时代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又如《爱莲说》一文,作者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最关键的事要展开想象和联想,找准 “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所托之志之间相通、相似的地方,然后用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描摹事物,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为抒发情感,为言志铺路架桥,使物和志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如《石榴》、《爱莲说》就是很好的例子。咏物是为了言志,言志借助于咏物,志与物相称,才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启发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四、谋篇布局,结构全文

那么这种抒情言志状物的文章应按怎样的顺序布局呢?对于初学者,最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1、起笔直接抒发对所写植物(动物)的感情;或者简明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被植物(动物)所感即写作背景;或者引用诗歌、名言等然后引出所描述的对象。

2、主体部分淋漓尽致地写出植物的特征(外在特征与内在特征),使用的语言要讲究文采,为寄情打下基础。

3、呼应开头,抒发情感或开展联 想,以物喻人,揭示植物的象征意义。当然文无定法,采用怎样的结构形式,还得根据自身的积累情况而定。总之,要写好状物类文章,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前提;抓住特征形象细腻描摹是重点;注入情感托物寄情是关键;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要求。

第五篇:状物类作文

状物类作文,以“物”为描述的中心和文章的线索,或寓情于物,或托物言志,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表达文章的题旨。

一、观察要有序

有序观察是写好状物类作文的基础。一要按顺序观察,二要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只有进行有序观察,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在介绍其外形时这样写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这里的观察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点,寥寥数语,却勾画得栩栩如生。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练习册”上有一段对熊猫的描写,形象逼真,凸现熊猫的生活习性。“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便翻了个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们。然后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这里,作者抓住熊猫嗜睡的特点,写得饶有趣味。

二、语言要有趣

如习作《蚂蚁》。作者在写蚂蚊的独特功能时,是这样写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别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在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倘若用樟脑丸一类的怪气味弥散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找不到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这是作者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相互融合的结果。

又如,习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绍小黑狗的外形特点时如是说:“(它)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样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俨如四朵梅花;那条翘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特别是那对黑白分明的小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充满着兴奋和好奇。”这里,作者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实;又用“不停地摇”写出了小黑狗对熟人的媚态;还用“四处张望”来写小黑狗的警觉与好奇。语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与可爱。

因此,语言的理趣是知识性的体现,情趣是情感性的体现。只有结合为一体,方能显示状物类作文语言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三、结构要有“形”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有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之别。初学状物类作文,以纵式结构为主,以纵横交错式结构为辅。如“总分”或“总分总”结构。

例,习作《银杏》。可以先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诸如营养价值和药有价值等。从总体上看,全文为纵式结构。而在介绍其价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横式(并列式)结构。这样,介绍的内容尽管较多,但由于结构清晰,也就显得有条不紊。

又如,习作《猪》。作者从对猪这种动物的偏爱入手,开篇破题:“其实,猪是一种聪明可爱的动物。”接着,文章分别从猪的智力、嗅觉、起居、饮食等方面展现它的聪明可爱。这种“总分式”结构条分缕析,学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学为了进一步突出家养猪的可爱,还简约地将野猪与家养猪作对比。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的内容,而且凸现了文章的中心。

四、方法要有变

状物类作文的写作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仅就叙述的人称而言,就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异。当然,各有各的妙处。例《钢笔和原珠笔》,叙述时采用第一人称,既显得亲切,又便于介绍。为了行文需要,人称也可以转换。如,《铺路石》。从整体上说,用的是第三人称,“它来自大山

之中,它是大山的儿子。为了人类的需要,它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来到了繁华的闹市,来到了宁静的村庄„„”而在文章的结尾,为了礼赞的需要,转为第二人称。“铺路石,你是山的精灵,你是大山的忠实儿子!你默默无闻,但大地没有忘记你,高山没有忘记你。看,高山顶上的巨石,不正是大地母亲为你树立的丰碑吗?”这种第三人称与第二人称的交替作用,使知识性和情感性得以和谐统一,叙的是“铺路石”,颂的是“劳动者”。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状物类作文的指导要以有序观察为基础,情趣表达为载体,有形结构为借鉴,行文有变为方法,经典引路,以读促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

下载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期(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细节描写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案例背景主题: 我让学生写两篇作文,一篇以“亲情”为话题,一篇以《介绍我的同学》为题,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着人物呆......

    小学状物类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状物类作文指导方法 状物类作文,以“物”为描述的中心和文章的线索,或寓情于物,或托物言志,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表达文章的题旨,小学状物作文辅导.这是学生喜闻乐见......

    一节预习指导课

    一节预习指导课—《北大荒的秋天》预习指导及教学反思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预习不应放任自流,而应教会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状物类的作文

    两只小乌龟_五年级写物作文500字 我家前一年买了两只小乌龟,跟我手心一般大。 乌龟是一种长寿的爬行动物。长时间不给它吃东西,它都不会饿死。 乌龟的脑袋呈三角形,很像蛇的脑......

    状物类作文写法

    状物篇 状物主要是指动物,植物,建筑物等自己喜欢的物品。 一、抓住特征,具体描写。 特征主要靠日常的仔细观察,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长相,个头,生活习惯等方面如实的写。多运用联想,......

    一节爵士舞课的教学案例

    一节爵士舞课的教学案例顺德一中 体育 张浩 体育新课标遵循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快乐教学和娱乐健身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课的内容。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状物类作文 观察花生

    观察花生 教学目标1、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静态事物。2、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1、带感情观察展开联想2、能够运用恰当的比喻手法。 教学过程一、精......

    四年级状物类作文[五篇范文]

    四年级状物类作文 【动物奇观】 世界上的动物有上百万种,它们都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生机。 研究动物的特点,观察动物的生活,可以训练我们的观察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