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分析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一贾宝玉的“男性解放”形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封建贵族阶级内部的叛逆者形象,是封建社会崩溃前夜的新人形象。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处处流露出对传统的男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颠覆。虽然,受其时代的局限,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性别角色是怎么回事。但在他的身上,却凝聚了男性解放思想所信奉的诸多理念。这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形象,同时又是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叛逆者。
1、贾宝玉背叛了“男人应该事业有成”的性别角色。儒家文化观念下的理想男人应该是:正心修身齐国平天下。贾宝玉是被其所属家庭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贾政等人对宝玉的期望,自然是“深精举业”,平步青云,光宗耀祖。然而,贾宝玉一生鄙弃功名利禄,最恨所谓“仕途经济”。这种“不思进取”,是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在贾宝玉那里,与功名相对的,是“风月诗酒”,他沉浸其中而自得其乐。
2、贾宝玉颠覆了“男人远离女性”的性别角色要求 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孩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孩子的,他们应该与女性保持距离。一个“成熟”的男人如果整天和女性混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而不可救药。男人本应有男人的事情去做,什么事情呢,自然是求取功名。但贾宝玉却偏对女孩子们做的事情感兴趣。这或许出于他的性别平等意识。
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霸权主义,是高高凌驾于女人之上的那份“权威”。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是奴仆,是被轻视与奴役的。
宝玉具有男人解放主义所要求的对女人的尊重,他曾说:“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沫而已。”他甚至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世界如鲍鱼之市,女人世界则若芝兰之室。
他与女性交往的平等观,以及对女性的爱护,通过许多细节表现出来。第二十一回,宝玉用湘云洗过脸的水洗脸,这绝对是传统的“大男人”形象所不容的。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宝玉同样没有身为男性或“主子”便高人一等的概念,3、贾宝玉挑战了“男人阳刚”的角色定位
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对男女差异有着明确的规定,男人的“阳刚”对应女人的“阴柔”。为了塑造这一不同的性别形象,男性和女性在幼年的游戏内容上便有区别,而贾宝玉却要打破这区别。第六十二回,香菱等人斗草,“可巧宝玉见他们斗草,也寻了些花草来凑戏”。这种女孩儿们的游戏,荣宁二府中,恐怕也只有宝玉这一个男性会热衷参与。贾宝玉被公认为多情公子,而这多情,也恰是男人的阳刚形象所不容的,是贾宝玉对传统男人性别角色的另一背叛之处。
4、贾宝玉不理睬“男人老成持重”的性别塑造
直到今天,“老成持重”、“成熟稳健”的男人仍是社会性别角色要求下的“理想男人”,而宝玉“谤僧毁道”,用袭人的话讲,就是“说话不顾禁忌”;在平时的生活中,他和女孩子吟诗作对、嬉戏打闹,没上没下。这种性情的自由随意,不受约束,同样是男人解放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
5、宝玉反叛了男性友谊的“君子之交”
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下,男人间深刻的友谊受到抑制。儒家文化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二.贾宝玉的背叛,是阶级叛逆与社会性别角色叛逆的统一,正是这一双重叛逆决定了他背叛的彻底性,也使其人物形象变得更生动而鲜明。再以贾宝玉对男性的态度为例,《红楼梦》全书中,贾宝玉对于男性的态度主要基调是反感的,而他之所以同秦钟等人往来十分密切,以往红学家们基于阶级背叛的观点,对此做出的解释是,贾宝玉反感的男性是上流社会的人士,而他的朋友都是生活在底层的。贾宝玉对他们的喜爱,表现了男性对俊美同性的欣赏,且这种欣赏又不是基于性爱的。而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中,女性对美丽同性的欣赏受到认同和理解,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男性身上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会立即由此联想到同性恋。所以引入男人解放视角,有助于我们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全面体察,以及对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第二篇:试述贾宝玉叛逆思想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试述贾宝玉叛逆思想
学生姓名 _ 连守珍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年 级 0509 学习中心 山东潍坊临朐 学 号 05095011508002 联系电话 _______***__ ___ 指导教师 高长山
2007年11月 30日
试述贾宝玉叛逆思想
连守珍 山东省临朐县卧龙中心小学
摘 要:《红楼梦》中贾宝玉是曹雪芹着墨最多,寄托最深而又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其叛逆思想尤其突出,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叛逆思想的形成.它包括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第二,叛逆思想的表现.包括蔑视功名利禄,反对封建科举;嘲讽程朱理学,反对伦理道德;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等三个方面.第三,叛逆思想的局限性.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封建阶级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反对男尊女卑中产生了偏激思想;不可能完全脱离贵族阶级的本性。
关键词:叛逆思想 形成 原因 局限性
《红楼梦》是艺术性,思想性极高的优秀作品,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勘称是艺术瑰宝。曹雪芹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创作了这部长篇巨著,把我国的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向了空前的顶峰。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这许多的人物形象谱系中,最具历史性的代表人物是贾宝玉。现将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作尝试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红楼梦)》的那种创作时代。
一、叛逆思想的形成。
贾宝玉是从贵族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所谓“行为偏僻性乖张”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在等级森严,对三纲五常伦理道德顶礼膜拜的豪门世家,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不外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在清初的一百多年里,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努力,逐渐恢复了明清交替严重破坏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萌芽并得以初步发展,出现了清代统治的“盛世”局面.由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同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来愈严重,导致大量土地集中到皇室贵族、地主手中,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被迫做了地主的佃农。一些中小地主在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下,也面临着破产的境地。这就不能不使农村经济状况再度恶化,加上天灾人祸,盗贼迭起„„这一切,都预示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与经济基础相对应,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顽固地维护封建制度没落统治的儒家正统思想与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尽管清朝统治者采取了诸如“文字狱”等残酷的压迫手段,来加强其在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但思想领域内的阶级斗 争仍然没有被强力所扑灭,终于出现了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对朱程理学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在这种社会大气候下,戒备森严的贾府尽管自以为固若金汤,但也并非生活在真空当中,照样难以抵挡民主主义的渗入,这就为贾宝玉的叛逆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社会条件。因此说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是封建末世的必然产物。
2、家庭原因 首先,他是一位叛逆者与不孝子孙。在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的贾家,本来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盼着他读书中举,扬名显亲,成为地主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可是贾宝玉走的却是相反的道路。小说的第三回,作者借两首《西江月》词,寓褒于贬,概括地介绍他的叛逆性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所谓:“愚顽”`“乖张”就是指他不留意于孔孟之间,不委身于经济之道。他对是文(八股文)十分痛恨。他把四书以外的儒书都烧掉。同时他又旁学杂搜,读《西厢记》`《牡丹葶》。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做“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把那些“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为“混帐话”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为官做官的路,无论是贾政的残酷毒打,贾母`王夫人的小心防范,还是薛宝钗`花袭人的温情规劝,都不能使他有丝毫改变。民主主义的思想播下了,它还需要一定的湿度、温度、肥沃的土壤才能得以发芽、成长。贾宝玉生活的家庭环境就为他的叛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这方面的条件。贾宝玉自幼生活在贾政的暴力管制和祖母的娇养、宠爱的矛盾之中。贾政作为“爷们儿”中唯一的正统人物,他只有一副灵魂空虚的假道学面孔。除了热衷于科举,狂热的鼓吹孔孟之道以外,他唯一能施展淫威的,就是挖空心思,力图用儒家学说僵死的伦理道德来扼杀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按照他的思想、处世哲学,必须把贾宝玉调教成一个忠臣孝子,使之热衷科举,学而仕则优,立声扬名,光宗耀祖。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皇恩祖德,才能达到封建家长的目的。同是作为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在贾母的心目中,虽然不绝对排斥贾政的愿望;但是,她把宝玉首先看成是荣国府传宗接代的“心肝宝贝”,是她晚年解闷的“玩物”。因此,在第八十四回中,当贾政谈到宝玉不大肯念书,辜负娘娘美意时,贾母争辩到:“你们时常叫他出去写诗作文,难道他都没作上来么。小孩子家慢慢地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吃的’。”对此,贾政只能默不作声。
由此可见,在贾母的娇惯、溺爱之下,贾政的暴力管制不能得以彻底地实施,迫于贾 母的威力,贾政不得已时常作出让步。在这两种教育方式的矛盾间隙之中,贾宝玉才有了接触民主主义思想的机会,才有了贾府这个典型环境下的叛逆产儿,也就有其叛逆思想。
二、叛逆思想的表现
正是有了这种叛逆思想,使得贾宝玉没有按照贾府统治者的愿望成为忠臣孝子,而 是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他的叛逆思想。
1、蔑视功名利禄、反对封建科举。
这是贾宝玉叛逆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他对僵死的八股文深恶痛绝,把那些热衷于科举,所谓“读书上进”的人,一律骂为“国贼路鬼之流”、“沽名钓誉之徒”。如第一百一十五回,当宝钗问甄宝玉长得是否像贾宝玉时,贾宝玉道:“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是个禄蠹。”了了数语,将贾宝玉对追求功名利禄之辈的反感刻画的淋漓尽致。他还斥责清朝盛行的八股文是“饵名钓禄之阶”,是禄鬼们拿它“诓功名,混饭吃”的工具。可见他对科举制度的蔑视、痛恨。有了这种思想,反映到行动上,贾宝玉极力抗拒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为官作宦的生活道路,而是与林黛玉专读杂书,谈论杂书;不肯“留意于孔盂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贾宝玉要求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这就断然否定了正统儒家所提倡的封建科举制度。
2、嘲讽程朱理学,反对伦理道德 作为贾宝玉叛逆思想的第二个方面,它主要表现为贾宝玉轻视封建主义的纲常秩 序,反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等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作为贵族少年的贾宝玉,瞧不起贾雨村之流,不愿与官宦交往,却与艺人蒋玉涵感情甚合,结为好友;在贾府的日常生活当中,贾宝玉也无视“主仆之分”、“贵贱之别”常与丫鬟,小厮们打成一片。在贾府里最讲究“主仆名分”,可在怡红院里没有等级,小厮兴儿说他:“每日又不习文,又不学武,又怕见人。只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有个刚气儿。有一遭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得去。”他为鸳鸯将被贾赦讨做妾而不快„„他要求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制度,他认为世界上最 纯洁的是女子,说“天地间灵淑之气只忠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的这种观点,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是针锋相对的。他同情妇女的不幸遭遇,司棋、金钏和鸳鸯的不幸,引起了他的同情;晴雯的不幸,更使他震动,他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沉痛悼念这位品格高尚的女奴,对封建等级制度发出了抗议;更有甚者,他 把“文思谏、武死战”的纲常理论说成是“胡闹”。他对这个社会已不存幻想,唯一是女孩子,她们身上保存了天地之灵秀,保存了人的美好本性。他把女人分成三等:宝珠、死珠、鱼目,为什么会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宝玉认为封建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谁呆的时间越久,谁就越差,希望人都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纯洁。而出嫁之后,接触社会,就丢掉了单纯纯洁的性情,就成了死珠。这些纯洁的姑娘毁灭之后,他感到绝望,不存在一丝一毫留恋之处,就出家当了和尚。
他的这些言行,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讽刺。虽然被所谓的封建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但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中,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等级观念,打破了尊卑贵贱,体现了民主主义思想。
3、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
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故事和中心线索,也是贾宝玉违背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叛逆思想的表现。作品当中,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纠葛到一起,通过贾宝玉对薛宝钗、林黛玉的选择展开矛盾冲突,面对贾府日益衰败的客观形势,封建统治者为贾宝玉选择怎样的对象做为妻子,是由贾府的切身利益决定的。林黛玉本人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而且家道早衰;薛宝钗家族则“根基不错”,是个符合封建礼教的典范女子。而且,封建家长要想叫贾宝玉“重振家业”,读书,中举,扬名显亲,这就必须为他选择一个符合封建规范要求、能够帮助贾宝玉走上“正路”、挽回整个家庭颓败局面的理想人物——薛宝钗。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却出于个人意愿,在叛逆的道路上互相支持,在反封建的共同思想基础上,结成了忠实伴侣,产生了深挚的爱情。这无疑违背了封建家长的意志,触犯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利益。这种矛盾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两种思想,两种生活道路的斗争。尽管迫于贾府统治阶级的淫威,落了个黛死钗嫁酿成了宝、黛爱情悲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新一代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要求。由此可见,作为封建阶级叛逆者的宝玉,不仅是封建统治,经济、军事、法治等有形的社会机构的破坏者,而且是封建社会无形的意识形态的异己者和典章制度的怀疑者。’
三、叛逆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也表现出了诸多局限方面:
1、对封建阶级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
贾宝玉生长在荣国府这样的豪门世家,虽然他没有完全沉浸于贵族阶级的糜烂生 活,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怀疑和叛逆。但是,他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没有完全突破封建贵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他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处于,迷茫、彷徨之中。尽管他不满足于封建阶级的残酷统治,不满于贵族阶级对下层青年妇女的蹂躏,但他看不清封建阶级的本质,而是把一切罪恶归咎于生在这没有“自由”的富贵之家。可见,他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认清统治阶级吸血的本质,看不到真正被压迫被剥削的是用血汗供养他们豪华生活的农民,他们才是最值得同情的。
2、反对“男尊女卑”中产生偏激思想。
贾宝玉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道德盛行的时代。贾府中的世俗男子,诸如贾蓉、贾琏、贾赦、贾珍等,他们过着荒淫无耻的 生活:眠花睡柳、偷鸡摸狗、聚赌斗殴、花天酒地„„无所不为。特别是在两性生活方面,随意糟蹋、蹂躏一些年轻女奴,无异于禽兽。
在贾宝玉的思想感情里,男子无所不为的暴行与女奴的辛酸悲苦,形成一种鲜明的强烈对比。使他产生了对“世俗男子”的轻蔑、憎恶。因此,他得出了“山川日月之精秀只种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这种与“男尊女卑”、孔孟之道完全对立的结论。这在当时生活环境之中,无疑有它的进步性,体现了贾宝玉的反封建思想。但他的理解未免有些偏激,仅仅因为厌恶,憎恶世俗男子的丑恶行经就得出这样“男尊女卑”的结论,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没有对社会现象进行辨证的分析,在反对“男尊女卑”的斗争中,无疑由“男尊女卑”的极端走向了“女尊男卑”的极端。同样有它的不合理性。
3、不可能完全脱离贵族阶级的本性。
贾宝玉的身份,首先是荣国府的贵族少爷,这是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象他出身的这个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样,从小就过着膏量锦绣、花天酒地、奢侈无度的生活,司空见惯了贵族阶级的挥金如土、倚强凌弱。尽管对下人的不幸遭遇有些许的同情,但这只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贾宝玉依然过着丫鬟簇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寄生生活。这种阶级烙印在他的言行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在第六十二回中,当林黛玉同他谈到荣国府经济状况“如今若不省俭,毕致后手不接”时他却若无其事地回答:“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并劝探春“只管安富尊荣才是”。他对封建社会与封建礼教的批判还是有所保留的。天恩祖德不敢忘情。究竟出路在哪里,找不到,一走了之,这使整个《红楼梦》带上浓 郁的感伤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贾宝玉不满的并不是封建剥削制度,他没有彻底地背叛他的阶级。相反,面对家道的没落,贾宝玉表现出来的却是悔恨自己“无力补天”,幻想剥削阶级永存。他叛逆自己的阶级,却又依赖于这个阶级,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也是造成他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注释:
蒋和森:《曹雪芹的〈红楼梦〉》。
参考文献:
1.舒芜,红楼梦前言。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7.1.26.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长沙市银湓南路67号,1991.9.3.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8 4.方克强,中国古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5.5
第三篇:论简爱的叛逆性格
论简•爱的叛逆性格
《简爱》是 19 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带有自传式性质的杰作。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女英雄”式的叛逆人物。她抗争命运的不公,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爱情,她的叛逆性格随着她的成长逐步形成"
一、童年自发的反抗与抗争——叛逆性格的初步形成
简爱叛逆和不屈的性格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并充分表现出来。
简爱的生活一直充满了苦难。她出生后不久便失去了父母。作为一个孤儿,她被自己的舅舅收养。不幸的是,舅舅也死了。简爱落入到舅妈的魔掌中。舅妈是一个冷酷、自私的女人,对她十分粗鲁、不公正。除了舅妈的粗暴虐待,他的表兄也时常嘲笑、戏弄、欺负她。在这种孤独无助的环境下没有人同情她,她每天在恐怖中度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终,简爱意识到人活着首先应争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所以,在10岁时,简爱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她对表哥一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常态,不顾势单力薄,奋起反抗。她指着表兄喊道:“你是一个邪恶残忍的孩子,你像杀人犯,像驱使奴隶的人,像罗马的皇帝”。这是她的第一次反抗。从某种程度上说,简爱的第一次斗争取得了胜利。并且这次胜利使她的内心得到了解脱和满足,也是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说简爱在舅妈家萌发了反抗性格的话,那么在劳渥德学校,她的反抗性格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个学校里,伙食是恶劣的,生活环境是不卫生的,孩子们挨饿受冻,还要遭受各种凌辱。生病了也没有及时治疗,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要受到传染,许多孩子都病倒了。在这里,作者避免直接描绘简和她的周围环境的冲突,而是专心塑造另一个形象海伦•彭斯。海伦深受宗教的毒害,在处事上她坚持“以德报怨”。海伦受到欺负时只是一味地忍耐,简爱为她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海伦的逆来顺受与简的反抗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个角度更加鲜明的衬托出简的叛逆性格。通过鲜明的对比,简的个性在读者头脑中变得更加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简爱不怕艰苦的生活,但她仇恨这个学校,尤其仇恨那些道貌岸然、伪善的人。如果说在舅妈家里的简爱反抗的对象还只是舅妈一家人的话,那么在劳渥德学校,少年的简爱反抗的天地就更加宽广了,她的叛逆精神也已初步形成。
二、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叛逆性格的日趋成熟 爱情是人类美好的感情,一个人的性格会在爱情中得到最全面的体现。简爱的叛逆性格也是这样在爱情和婚姻中,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尊严及人格的独立。在劳渥德学校呆了八年之后,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这是她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初识罗切斯特的时候,她显示了不卑不亢的风度;在对罗切斯特还不是非常了解的时候,她坚持了一贯的反抗精神。但是,她渐渐发现和罗切斯特有许多思想上的共鸣之处,并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面对身份地位上的悬殊,简爱没有妥协,她要求罗切斯特将她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符合她一贯的反抗精神。简爱在爱情上是炽热的,可是炽热的爱情并没有冲淡简爱身上的叛逆精神。在得知罗切斯已有妻子的情况下,简爱拒不做罗切斯特的情妇,她将维护平民自尊的激情宣泄到了极致。在桑费尔德庄园的爱情漩涡中,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爱,简爱宁愿孤苦飘零,决不放弃自尊自立。这就是简爱叛逆精神成熟的表现。
简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决心让这段爱情一走了之。她身无分文,一下子成了饥寒交迫的乞丐,幸而被圣约翰兄妹收留。圣约翰是一个忠于宗教事业的人,他认为简爱可以做他传教的得力助手,因而向简爱求婚。简爱则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好像人间地狱。因此,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她不愿失去自我而作为上帝布道的工具,她毅然拒绝了没有爱情的婚姻,维护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她的叛逆性格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简爱是与众不同的,她追求平等自由,她努力抗争不公正的命运,她是一个叛逆者。就是在今天,她的叛逆精神也是值得赞扬的!
第四篇:贾宝玉狂人形象分析
略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狂人形象
李祥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红楼梦》主题意义的研究是红学研究结症,本文将结合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狂人形象,逆向推理,并简单结合明清时代文学思潮、文化背景来释读红楼意旨,体察中国的会有哪些文化基因在曹雪芹身上得以体现,并将之移植于贾宝玉。贾宝玉这一狂人形象对《红楼梦》主题造成什么影响?小说主题的不确定性与贾宝玉的狂人形象有何联系?这对解读红楼很有意义。关键词:贾宝玉;狂人形象;明清文学思潮;红楼梦主题
绪论
《红楼梦》的出现给予了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自信力和强烈的文化自尊心,作为一部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却未能最终完成,散佚一大部分文本,给后世《红楼梦》的读者留下永久的遗憾与困惑。因为文本的缺憾,《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很难说清,这正如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美的慨叹:“美的意义在不深思的人看起来好像十分明了,而各国哲学界却聚讼到一个半世纪之久还没得一个解决,这个奇怪的意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①《红楼梦》的意义洎其问世,便引来无数人争执,至今没有一个定论。
然而一部作品,尤其是当创作者倾力灌注自己的情感时,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性格会与作者本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的性格气质往往直接决定作品主题,而体现主题最重要的是作品的主人公作为。所以,结合贾宝玉人物形象,体察中国文人的传统气质,当能进一步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意旨。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以分析贾宝玉狂人形象为契机,透视在明清文学思潮和中国文人传统精神的影响下,曹雪芹所撰写的《红楼梦》究竟想说什么?
①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耿济之译,台湾远东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8页。
一、贾宝玉的狂人形象
《红楼梦》中对于贾宝玉的疏狂的第一次描述,应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的介绍。文中借冷子兴之口说:
说起这孩子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①
宝玉的癫狂心思让人瞠目,作者在贾宝玉的第一次出场便似嘲实赞地配上《西江月》二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②
作者首先便给宝玉冠上神经质的“寻愁觅恨”和“似傻如狂”的特质,暗示出宝玉与世俗人生观、价值观的格格不入,这种狂的体现是以形形色色的行为、心理活动为依据的。简单地给宝玉的“狂”分一个类,可以分作两个方面:其
一、与众不同的乖狂气质;其
二、不合时世的偏狂思想。
与众不同的乖狂气质,这一点在小说中随处可见。贾宝玉的降生本就是很具传奇的,衔玉而生的生命序幕让世人不自觉地给予其不一般的期许,所以宝玉在长期的相对可以自我衍生成长的环境中,培植出其任性自由,不拘行事,对自己所喜可以如痴如狂,对自己所恶可以歇斯底里的独特气质。如痴如狂的宝玉我们非常熟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未经黛玉的启发下,宝玉就会做出几近葬花的举动。小说第二十三回道: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③
①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红楼梦》,以下引用《红楼梦》原文均以该版为据。第28页。
② 同上。第50页。
③同上。第324-325页。对花尚是唯恐玷污的态度,何况是人?贾宝玉的举动是浪漫也罢,是无聊也好,在俗人看来就是吃饱了撑的,绝类狂人!至于说为宝玉所恶之事之物,一旦触发其神经,场面往往不可控制,从动辄摔玉,到绝口不谈仕途经济,例子颇多,且不赘述。宝玉的一生,演尽狂,绎尽痴,正是因为有其与生而来的个人气质支撑。
不合时世的偏狂思想,可以说宝玉简直偏离了整个他的生存时代,崇平等;尚自由;虽为生活环境所羁,却有放诞的态度;虽然不敢斥君诟父,却有诋毁忠臣的言行;有誓不走仕途经济的决心;敢于怀疑圣贤,藐视圣贤;公然宣扬重女轻男的论调。在那个礼法极为盛行的时代,贾宝玉的偏狂已达到惊人的,甚至是令人色变的地步。
关于宝玉诋毁忠臣的言行,是在宝玉与袭人对话的三十六回中出现: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 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 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①
如此言行,恰如明末李卓吾道的“死而搏死谏之名,则志士亦愿为之,况未必死而遂有巨福耶。避害之心不足以胜其名利之心,以故犯害而不顾,况无其害而且有大利乎!”②这些话语显然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反动言论”。而关于贾宝玉最为著名的“重女轻男”和反对仕途经济的思想言论则可说是不胜枚举,也不用赘述。
宝玉如此奇特的个性究竟是如何造就的?吴组缃先生在《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恋爱婚姻的悲剧》一文中写道:
“贾宝玉这个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其来由也不玄妙,是走向没落阶级的封建社会培养起来的人物。他是公子哥儿,自幼受祖母的溺爱,没有受到正常的封建传统教育,所有这种企图都被祖母挡回去了。女人当权在大观园是个要点……在这种情况下,贾宝玉由于祖母的溺爱,又没有父兄作为自己 ① 同上。第493页。
② 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一《书答•答耿司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页。的榜样,甚至所有父兄皆为他看不起,这就使他没有接受正常的封建教育,反而产生了民主主义思想,假如不是这样,他是不可能变成叛逆的。”① 虽然吴先生的阶级观点影响其观点的阐发,但他对宝玉得性格形成原因分析的很是透彻。宝玉的确是因为未能接受正常的封建传统教育,并长期处在一个女人当权的环境之中,与当时社会环境相对隔绝,父兄的无能与荣宁二府女子的干练形成巨大反差,必然会造成宝玉的乖狂气质和偏狂思想。
反观宝玉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宝玉的“狂”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诱发的。其一是他具有鲜明的自由观念,同时平等意识开始萌芽,“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自由观念促使宝玉极力反对束缚思想的科举八股,对仕途经济更是嗤之以鼻。宝玉与黛玉之间诗化的爱情也是宝玉自由观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至于平等意识的萌芽,让宝玉产生了“女尊男卑”的叛逆思想,这不过是宝玉矫枉过正的做法。所谓不破不立,没有足够的革新性,一种新观点是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的。不过宝玉的“女尊男卑”思想不仅仅由于他的平等思想所诱发,否则宝玉对秦钟、蒋玉菡、柳湘莲的态度就难以解释了。另一个原因是宝玉是一个执念于真善美完美人性追求的人,是一个偏于艺术家加思想家的人,这也是诱发宝玉狂的第二个原因。有些人对宝玉与秦钟、蒋玉菡等人的交往提出种种不堪的推测,不仅是对宝玉的一种污蔑,更是对曹雪芹精心刻画如秦钟、柳湘莲等人物的深意的无视。宝玉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正是由于他对美好人性的执念,其“狂”正是因世人对善恶的漠视凸现出来的,在为普通人不愿较真的地方宝玉过于较真。作者极力要证明,贾宝玉对大观园的女子是形而上的美的追求,而不是流于世俗的“淫滥”,特意造出“意淫”一词。“意淫”一词,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所以宝玉的 “女尊男卑”思想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转变。小说第七十七回中写到宝玉因周瑞家的发出的一通感叹:“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重点在“染了男人的气味”一句话上,男人是当时世俗世界的主宰,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人性异化程度远比居于内助地位的女子强烈,他们与宝玉所追求的美好人性有天壤之别。所以宝玉的“博爱”之狂,绝不会无原则地滥用的,否则宝玉骤见晴雯的嫂子“灯姑娘”(有的版本又叫“多浑虫”),就不会“急得满面红涨,又怕又羞”了。
二、狂人形象呼之欲出的历史背景
贾宝玉狂人形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是中国通俗小说不断发展的必然。明清 ① 吴组缃《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恋爱婚姻的悲剧》,摘自《名家正解红楼梦》,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173页。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由成熟走向巅峰的黄金时期,在这辉煌的五百年历程中,其文学思潮屡屡涌动,尤其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已发展到相当繁荣的地步,启蒙思想如雨后竹笋,异端突起,市民阶层作为“有闲阶层”,为小说、戏曲等文学创作提供了销路保障,小说创作由低迷到活跃,产生面目一新的文学创作局面。
明前期小说创作依然不脱讲史窠臼,如《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作者本身的介入,无论是关于生活阅历还是审美情趣,都是相对有限的。直到李贽、袁宏道等人的出现,提出“童心说”,讲究文学创作应清新自然,直抒胸臆,不拘格套。这些文学思潮不论是对小说创作理论的提升还是对小说创作者世界观的触动,都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算上稍早的《西游记》,以及戏剧《牡丹亭》的应运而生,继之以被袁宏道推崇的《金瓶梅词话》的出现,明中晚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疏狂浪漫的创作倾向。尤其是汤显祖,“代表那个时代浪漫思潮的特点,是当时浪漫狂放人生态度与审美情趣的领袖人物,是与‘理’对立的言‘情’领袖人物。以理想的人生,浪漫的情趣,冲击封建礼教的束缚。”①这种潮流虽算不上是主流思想,但其势头足可与相对保守的文学创作势力叫板。如果不是满清入关之后的文化高压钳制,这种势头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尚不可知。
即使受到一定的抑制,也不能说这种文**流销声匿迹,明中后期的思想解放,让文学创作开始有意识地挣脱社会固有的伦理道德束缚,文人们开始转换其视角,扩大视野,对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开始怀疑并批判。作为曹雪芹的前辈,吴敬梓、蒲松龄分别对盛行于世的科举制度,包办婚姻等现象提出质疑批判,但是由于两位前辈的相对局限,依然对那个社会怀有难言的眷顾之情,未能创作出像宝玉那种歇斯底里的极端叛逆形象。正是这时代的呼唤,宝玉的狂人形象的出现,在偶然之中已成必然之势。
三、狂人形象出现的文化原因
我们说贾宝玉不是曹雪芹,但某种意义上曹雪芹却是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必然要通过主人公阐发自己的认识和思索,贾宝玉的痴也罢,狂也好,都是作者曹雪芹的痴狂,清人敦诚在《佩刀质酒歌》中对曹雪芹的狂气有所言及,诗道:“„„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②可见曹雪芹亦是疏狂浪漫之人。之前讨论的是狂人形象出现的历史必然,其实反观中国文学史,凡是居于中国文学至尊地位的文豪,在性格中都有狂狷气质,如司马迁、陶渊明、谢灵运、李白、苏轼、关汉卿等,乃至于曹雪 ①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②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附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2页。芹也是未脱其臼。其实,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质是有共性的,曹雪芹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继承了先贤的品质,并将之赋予给贾宝玉,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耀眼奇珠,这种共性就是中国文人的性格基因——狂狷之气。
什么是狂狷?《论语•子路》中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轴心,在构建中国知识分子道德、伦理与价值取向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文人的狂气正是发轫于夫子这种“执两用中”的精神气质。随着中国历史的推进,在人类智能的不断拓延中,人性在现实中不断地受到挤压,从而发生异化,知识分子之中一些坚守底线的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要么隐居以求其志,要么不掩其行,锐意当先,在大部分文人蜕化为政治附庸的同时,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狂狷行为,抵触难以挽回的腐堕大潮,而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气质内化的同时,“狂狷”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的共同性格因素。
为什么孔子会对“狂”与“狷”有此情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颜回身上有种追求价值理想而放弃世俗享受的君子风范,所以孔子会对他大加赞赏。不管是“狂”还是“狷”,归根结蒂是为了“弘道”或“守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之道,后世文人之道或会与其有所不同,但弘道守志的做法依然脱不出孔夫子的狂狷之道。贾宝玉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是必然会出现的形象。
四、贾宝玉狂人形象的主题意义
分析贾宝玉的狂人形象是解读红楼的一个捷径,抛开作者在塑造贾宝玉时所用的独特手法不谈,即使是贾宝玉的形象意义、思想意义都是一个不小的阐释命题。这里,我只好避重就轻,只谈贾宝玉对红楼主题意义架构的特殊作用。
既然说狂狷是为了“弘道”或“守志”,曹雪芹想借助贾宝玉的狂弘什么道?张锦池先生在他的《西游记考论》中将《红楼梦》与《西游记》做了一番独到对比,是基于李贽的“童心说”进行的对比,其实与本文的狂狷大同小异。书中说道:“《红楼梦》作者不仅不主张把人的‘童心’强行纳入封建的思想和制度的某种框框,倒主张打破这个框框让它获得自由发展。这是一种社会改革者的态度。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对作为‘富贵闲人’的贾宝玉不乏批判,而对‘混世魔王’的贾宝玉却诸多肯定。但是,究竟怎样才能打破那个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框框而使人‘童心’获得自由发展呢?时代又使他交了白卷。”①
张先生是基于与《西游记》的对比而言,他把重点放于明中后期文学创作对 ①张锦池《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童心说”的阐释理解,虽然很精辟,但显然没有注意到《红楼梦》的复杂性。前面我们不厌其烦地分析贾宝玉的狂,也从历史文化中寻找曹雪芹塑造狂人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曹雪芹想借宝玉之口弘道,这与张先生的分析并无二致,但《红楼梦》对贾宝玉的态度值得注意,脂砚斋在《石头记》卷首评阅中说道: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真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①
虽然不是作者亲口所述,但结合小说自始至终的悲剧氛围,不难看出,作者是矛盾的,是纠结的。不管是宝玉还是作者,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世俗的对立,他们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质,追求自己的“道”,故而成为世所共识的狂人。他们都曾经“似傻如狂地”坚持自己,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由或者是美好的人性,崇尚特立独行的生活、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无疑作者没有怀疑过它们的合理,但当历史的必然、人性的必然与人情的不必然交织在一起时,作者的狂,宝玉的狂就会显得飘忽不定了。因为对价值坚持,他们付出了无法挽回的生活与情感代价,可是在他们义无反顾地付出后,却发现自己无力回天,“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宝玉看着美的消逝,恶的蔓延,却不能阻止,产生一种负罪感。曾经生活的温情和现实处境的拮据,不得不让他反思狂的必要性。更为主要的是,在贾宝玉激烈挣扎反抗时,没有思考清楚反抗后的出路,当一个人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时,突然路的前方没有了路,而且以自己的认识无法找出新的路,只好迷茫。
曹雪芹的迷茫确实地反映在贾宝玉身上。人的一生因为坚持自己的价值,到头来却发现世界孤立了他,而他在付出惨痛代价后发现自己是在徒然的挣扎,同时他发现他原本所反对的东西有些本应是自己珍重的,悔恨?忏悔?还是继续孤独?曹雪芹在迷茫中只能回到过去,去重温那段生活,他发现在自己悔恨的内心里,依然痛恨那些丑恶,依然会为自己的选择喝彩,所以他还是选择让贾宝玉狂,还是不能舍弃自己的追求。在极度矛盾中,作者开始创作贾宝玉这个“似傻如狂”,同时对花花世界难以割舍的狂人,作者的理想在作品中凝成那段如诗如画的宝黛 ①(清)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郑庆山校订《脂本汇校石头记》作家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2页。之恋,这是他之所以坚持的原动力。但现实的悲惨让他不能一直浪漫下去,他又营造大观园,让罪恶与美好同巢喧闹,现实与理想尽意厮杀,终究在哗啦啦中,让一切变成“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不是作者在预言什么封建的末日,而是作者徘徊不定的心绪无法承受这种无止境的纠结,只好让它毁灭,让它彻底变成烟云,所谓的达到空空色色。
正是因为眷恋,所以纠结,作者的自欺欺人,近乎掩耳盗铃,小说主题摇摆不定,正是由于作者介于狂与不狂的状态造成。所以任何解释对小说主题来说都可以成立,却又不能完全概括小说,因为作者到最后也不知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情痴”?是“色空”?是批判还是依恋?作者在第一回列出诸多题目,不是在使障眼法,而是他自己都不清楚该写成怎样,即使作者有明显的倾向,也是不确定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味道不是作品的主题之味,而是作品中萦绕的无限纠结之味!
狂人的形象,正是结成小说纠结之绳的主要材料,在作品中,狂是理想,是与丑恶现实对抗的生力军,没有狂,就没有纠结,没有纠结,就没有《红楼梦》!
结语
曹雪芹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郁积的孤独与伤感,使小说蒙上一层悲绝幻灭的气质,在浪漫主义的情感驱役下,曹雪芹不遗余力地把宝黛的爱情诗化,使之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之趣,同时,因为现实给予作者的绝望无奈,促使他让那些曾经的美与不美俱被无奈的生活碾压毁灭,于无限慨叹中写下“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心路历程,但曹雪芹内心的纠结不甘又让他最终酿出一杯“万艳同悲”的苦水,结成难以自拔的梦魇。
在狂的驱策下,作者和宝玉成为社会另类,他们寻找自我、坚持自我的态度使他们成为反叛,虽然他们对现实生活已经不抱幻想,但作者显然对那个毁灭美好人性的峥嵘岁月有数不清的美好回忆和眷恋,在怀有温情的一幕幕宴饮中,作者再次穿梭于过去,珍列出那些过往的善与恶,分享自己的欢喜与迷茫,忏悔、思考都有。
正如小说的题目一般——《红楼梦》,作者宣扬的似乎是人生如梦,并没有把宝玉的喜恶当成文本的终极态度,因为做梦之人虽醒,却对这个“梦”有无可如何的情感,曹雪芹珍惜的是曾经纷纷扰扰的生活,可是这些到如今都已死去,他只能扼腕悲叹,他的重点不是去鞭笞什么,宣立什么,虽然作者大言炎炎,把宝玉作为古今第一奇人来塑造,但这位奇人在向世人显摆的同时却迷失了方向,对人生的基本价值追求,生命关怀问题更是欲辩忘言,难知初衷。或者宝玉便是 8 在疯狂挣扎中力竭而终。那绛珠之泪汇入曹雪芹的意识中,完全融合后,也让他在无尽悲鸣中撒手人寰。
《红楼梦》的主题的复杂性,正是作者的癫狂与理性双重合力造成,哪怕《红楼梦》是完整的,作者哪怕真的给贾宝玉指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依然不能说服作者自己,也难以让读者释怀,因为在人类的终极追寻中,越是执着,越会迷茫,越是不弃,越会绝望,人类会永远痛苦或者快乐地去追寻那个未知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台北:台湾远东出版公司,1992版.[2] 曹雪芹著,高鹗续.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3](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版.[4] 胡适,鲁迅等.名家正解红楼梦[G].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版.[5] 董国炎.明清小说思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版.[6]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版.[7] 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版.[8] 郑庆山.脂本汇校石头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3版.[9] 张锦池.西游记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10]吴组缃 中国小说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JiaBaoyu's madman image
LI Xiang(Literature Colleg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theme of what? Thi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e researchers ,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image of the novel's protagonist JiaBaoyu,Backward reasoning,At the same time,I will simply contact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terary trend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o interpret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To study the Cao Xueqin,What qualities in him the same as with the ancients,How he is reflected this through the image of JiaBaoyu.the madman image of Jiabaoyu to “Dream of Red Mansions” 's theme have any effect, the novel is the theme of diversity related to this? Clarify these issu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JiaBaoyu Madman imag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terary trends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me
致 谢
经过数月艰辛写作,我的论文终于完成,看着依然粗糙的文稿,我内心不由得汗颜,在祈祷它能顺利通过答辩的同时,我不能忘记帮助过的诸多师友。首先须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霍有明教授。当初在确立选题时,我准备写《四大名著中的狂人形象》,并自信能够写好,直到霍老师提出质疑,指出行文的难度和理论依据的不可靠,给我当头棒喝,才让我意识到做学问的严谨与艰辛,不是想当然就能出成果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是让我汗颜,当初的确是好高骛远了。霍老师治学严谨,平易近人,体贴每一位学子,让我深切感受到师大学人的名师风范,衷心感谢霍老师的悉心指导。
其次,我要感谢金鑫、朱文龙等同学的帮助,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我提供诸多帮助,同时要感谢舍友张建设的帮助,让我对初稿修改更加认真,并向我提出许多有益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最后,我要感谢培育我的陕西师范大学,让我真切感受高等教育,体验做人与做事的真谛,成长为出具做学能力的本科生。
言当有尽,感恩之意无穷,抚文喟然,实有负师友厚意,只能诚祈拙文过关,稍慰私心。
第五篇: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及其社会意义
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及其社会意义
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和贾代善之次子。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他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谙世情,受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政、谐音、正。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正重一个“正”字,他是封建时代正统主义的悲剧人物。他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鲁迅《**》
辫子,曾是清王朝统治建立和消亡的标志之一;在鲁迅眼里,又是传统文化和国民精神枷锁的一种象征,是国民革命与危机的一种征兆.这篇小说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
主题:小说描写1917所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无特操”的国民性的弱点.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人物: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依然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艺术:
①结构特色:作品以辫子事件为中心线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消解.**是由“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可七斤没有辫子引起的.赵七爷的出场使**骤然强化.赵七爷的盘在头顶上象道士一般的辫子放下来了,且幸灾乐祸地质问七斤的辫子哪里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事件骤变,发展.最后又以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皇帝没有坐龙庭”而矛盾消解.②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选择生动贴切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题内蕴;作品开头的环境描绘和场面描写,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其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对话和特征性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在环境描写上,空间环境,自然环境的描绘,为事件的发生和主题的实现起了对照,映衬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由借人物之间的矛盾,争斗作了成功的展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冯骥才把视角转向市民文化心理的一个短篇。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 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高女人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鳏居的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而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小说的人生内容。除了雨伞下面那块空间的细节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瓶与矮礅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作品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这篇小说曾经红极一时,从它叙述的一对平凡而又奇特的夫妻的日常生活中,读者往往能挖掘一些别致的深意,这次,我就要从这篇小说中引出“关注和忽略”的话题。
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给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但悲剧随之也就开始了。
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高女人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而她的矮丈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拿着不菲的工资,邻里的窃窃私语愈演愈烈,也愈加恶毒起来.一切皆因他们俩那引人注目的身高对比.人们只看到他们不和谐的外表,却看不见他们平静的相爱。小说特别描写了一个细节,就是下雨天矮丈夫拼命踮起脚跟为妻子撑伞的场景,但是可惜,文中的邻居们却看不到也不理解。流言从开始的嘲笑讥讽向攻击发展,团结大楼,也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挺具讽刺性的名字),里面平庸的人们揣测高女人一定是为了钱才嫁给矮丈夫的,而且凭空捏造,说他们夫妻与海外私通。在那个年代,这一项罪名砸下来是会出人命的呀!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终于被隔离批斗了。
批斗会是小说最精彩的场景,从那个闹剧般收场的批斗会中,我可以再一次讽刺人们关注和忽略的东西,批斗会在团结大楼那些心理极不平衡的女人们的叫嚣声中开始,可是她们所抛出的问题却离革委会的意思越来越远。“矮子一个月给你多少钱?”“他拿那么多工资,不是和海外私通怎么可能?”瞧瞧,这就是打着堂而皇之的旗号的正义者们所关注的。他们忽略了人性深处最感人的东西,如爱情,同情,善良。高女人死了,在她生了孩子之后。矮丈夫终于平反了,一个人领着小孩寡居,雨天她仍努力向上举着伞,伞下却永远留着那段让人心碎的空白。
在那个非常时代,人性被扭曲,所引发出的悲剧肯定不少,其实,即便现在的人们,不还是对一些不合习惯的事物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吗?看一个人,仿佛盯着白纸上的黑点,只关注他的缺点,却对优点视而不见。这样的事不是司空见惯吗?一个人构不成大气候,如果全社会都这样,那岂不是会孕育出更多的悲剧? 人们啊,摘下你们的有色眼镜,不要关注花哨的表面而忽略事情的内在本质吧!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是冯骥才把视角转向市民文化心理的一个短篇。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高女人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鳏居的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而细节描写的成功,丰满了这篇小说的人生内容。除了雨伞下面那块空间的细节之外,邻居在吃团圆饭时无聊地把长颈酒瓶与矮礅罐头放在一起猜谜的细节,揭示了世俗心理的丑恶,显得同样精彩。作品在生活的不规则旋律中获得哲理的构思,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丰富了艺术形象,显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思维规律。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