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两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写好生字。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板书课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教学“盲、婆”。
3)质疑。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
二、预习导学。
过渡:课文是一首诗歌。相信大家已认真预习过了。1.预习作业1 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读准生字: 婆 绿 邻 居 替 您 领 童 难 读准词语:
绿色 唱歌 邻居 田野 童年 往日 难忘 欢乐 盲人 婆婆 您好 代替 带领
2.预习作业2 选一名学生的作业展示交流 3.预习作业3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朗读展示、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
(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3.小结。
三、精读第一小节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大屏幕出示: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绿()_________ 2.小朋友是怎么样送蝈蝈给盲婆婆的?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单一】
(1.出示句子: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和书上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2.“喜滋滋” “乐呵呵” 这两个词表示什么?(3.小朋友是怎么样送蝈蝈给盲婆婆的?从中你看出„„(4.自学时间:6分钟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5.导学
(1.出示句子:
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乐呵呵地)捉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邻居家的)盲婆婆。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朗读来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2.“喜滋滋” “乐呵呵”
这样的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开心。像这样的词有个专门的形式,我们叫它ABB式,像这样的表示高兴的词,还有吗?
(3.小朋友把蝈蝈高兴地送给盲婆婆,可以看出他关心盲婆婆。他知道盲婆婆眼睛瞎了,他想祝福她眼睛快快好。
(4.这位小朋友想让盲婆婆笑一笑。谁来读一读?生读
四、指导写字
接下来我们要学写几个生字,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大屏幕出示生字:婆邻居)(1.分析字形。(2.范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对诗歌语言的感受。
难点:建立新角色,引导学生在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自主地感受、体验
和理解,同步实现内容理解和语言训练的双重任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师:再读课题,通过上节课 的学习,你知道这里的“盲” 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3.“盲”指的是眼睛看不见。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长期看不到光明。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出示:【学习单一】
小组合作探究:邻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_____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_____,也看不到 _______________,她感到 _______________。4.学生合作探究 5.导学 a.指名回答
b.师:是呀,她觉得自己一个人非常孤独。她一个人住在小屋里,她看不到红红的太阳,她看不到花草树木,她感到难过。可是今天,盲婆婆怎么样?(出示图片)(很开心)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的?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6.今天,盲婆婆的确是非常开心,你知道盲婆婆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请读一读第一小节再告诉老师。(1.自读,指名答。
(2.难怪她今天这么开心。(贴图片)小朋友是怎么样送蝈蝈给盲婆婆的?再读第一小节。
(3.小朋友把蝈蝈高兴地送给盲婆婆,从中你看出„„(他关心盲婆婆。)这位小朋友想让盲婆婆笑一笑。谁来读一读?生读 板块二:精读第二小节 1.出示: 【学习单二】
(1.朗读第二小节,思考:小朋友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
(2.小朋友来到盲婆婆家门前,怎么说的?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这个小朋友怎么样?你能配上动作在小组内演一演吗?
(3.想像一下:平时,小朋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观察,思考导学策略。3.导学
板块三:精读第三小节
1.过渡:蝈蝈唱着歌,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 【学习单三】
(1.听教师配乐读。说说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
(3.蝈蝈的歌声会令盲婆婆也想起了许多美好的事情。她小时候都会有哪些欢乐呢?
冬天会干什么?夏天呢? 试着填一填:歌声会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师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4.导学
5.师:听着蝈蝈的歌声,这时候她感到(板书:开心)心中不再寂寞,孤独。因为蝈蝈的歌带她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读一读。生齐读。板块
四、精读第四小节
1.过渡: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欢乐的生活。可是她的眼睛是看不到光明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读最后一段。2.师:这里有六个点,老师不明白,谁知道?为什么这里要用省略号呢? 3.师:那这个咯咯就表示它还在叫。这是蝈蝈的声音,它还像什么声音?像谁在笑?(蝈蝈、盲婆婆、小朋友)他们为什么在笑。4.齐读这一小节 板块五:总结、拓展
1、齐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说说你平时生活中的有关关心残疾人的见闻。板块六:学习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替 您 领 童 难
1、观察字的结构、占格、笔顺,说说需注意的笔画。
教后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通过课文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主题,以想象说话贯穿全文,帮助理解。
孩子们的想象非常丰富。在朗读和练说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蝈蝈带给盲婆婆的无限乐趣,让盲婆婆重新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也真正体会到了文中“我”的良苦用心以及美好的心灵。
本堂课,我及时抓住了一些语言训练点,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不仅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想象说话,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
第二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三课时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第三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野”里字旁。“替”上下结构。教师范写。“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绿色
唱歌
邻居
田野 童年
往日
难忘
欢乐
第四篇: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二课时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第四小节:(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小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你()邻()古(盲()您()郊()居(2、扩词。
野——()()()()
喜——()()()()
童——()()()()
居——()()()()
忘——()()()()
板书设计: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第五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中体味诗中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我给盲婆婆送蝈蝈时的高兴心情,使学生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
1、读字词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1)指名读。
(2)这一节说了什么?这个小男孩是盲婆婆的什么人?(邻居)
(3)看图:邻居家的小男孩送蝈蝈时脸上什么样的表情?书上用了什么词?(读好“喜滋滋”“乐呵呵”)
(4)小结。让我们一起喜滋滋地读好第一小节。(评:从你们的笑脸,我能看出大家是喜滋滋的。我听出乐呵呵的心情了。你们读得真是喜滋滋的。)第二小节
1、(指课题)邻居家的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自读第二小节,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指名读: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3、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那不上学的时候,文中的小朋友会怎样去陪伴盲婆婆呢?(他会自己唱歌给盲婆婆听。他会讲故事,为盲婆婆解闷。把盲婆婆带到田野里去散步。他会为盲婆婆捶背,把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讲给婆婆听。他还会为盲婆婆干活。)
3、总结: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平时为婆婆唱歌、解闷;自己去上学了,仍然放心不下婆婆。特意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
4、小男孩想到婆婆可以和蝈蝈做伴,可高兴了。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的心情一起告诉婆婆这个好消息。
(三)第三小节
1、小朋友,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脸上露出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蝈蝈的歌声多么美妙动听,快捧起书,轻声读第三小节。
思考:婆婆听了蝈蝈的歌声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回到了什么时候?出示第三小节。
2、蝈蝈的歌声给婆婆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婆婆开心吗?小朋友开心吗?你们开心吗?老师也特别开心,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只蝈蝈。来喜滋滋地读好这段话,读出婆婆内心的欢乐。
4、小朋友,你知道蝈蝈的歌声还会怎样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 ①歌声除了会领着盲婆婆走进田野,还会去哪?“公园,农田、荷塘、草原、森林”
②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看到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等等 学会用“歌声会领您带走进„„看到„„”说话
5、回忆往事,学会用“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说话
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发生过,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和小伙伴一起去野外挑草的欢乐。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冬天打雪仗的欢乐。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用柳条编个草帽的欢乐。第四小节
1、盲婆婆多开心呀,高兴得露出了笑容,笑容是多么的灿烂。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可爱的蝈蝈吧,让我们带给盲婆婆更多的快乐吧!齐读最后一小节。
2、师:这里有六个点,老师不明白,谁知道?生:这是省略号。
①师:对,这是省略号,省略了蝈蝈的叫声。“咯咯咯咯咯咯”,一边听着一边想着,(由重到轻)②在盲婆婆的耳边一直围绕着蝈蝈的歌声 ④歌声是那样的欢乐,盲婆婆是那样的开心
三、总结全文
1、蝈蝈的歌声使婆婆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里充满了欢乐。让我们一起感谢大自然的歌唱家——蝈蝈。感谢它给婆婆带来的欢乐。配乐全文。
2、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蝈蝈吗?你喜欢这个小朋友吗?如果你是盲婆婆家的邻居,你会为她做些什么呢?(乐于帮助、关心老人、关心别人。)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小朋友对婆婆无微不至的关爱,他给婆婆送了只会唱歌的蝈蝈,他把蝈蝈的歌声送给了婆婆,把欢乐送给了婆婆,更把
自己真诚的爱心送给了婆婆。给婆婆送去了光明。婆婆开心了,他自己更开心。小朋友们请把你们的爱心撒向每一个人。因为你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会享受到更大的快乐。
四、课外作业:
1、你能用“歌声会„”说两句小诗吗?想一想,你一定会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