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鲁迅研究的历史及其问题
关于鲁迅研究的历史及其问题
摘 要: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从他发表第一篇文章起,关于鲁迅的研究便开始了,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重塑和高峰、分化等阶段,而今有边缘化的趋势,但中国仍然需要“鲁迅”,鲁迅研究也将继续发展。
关键词:鲁迅研究;历史;问题;发展
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领袖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从五四至今近百年来,鲁迅的地位和影响贯穿了整个世纪,他像一种精神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他的写作犀利而精湛,涉及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学术著作、翻译等,中国的现代小说在鲁迅这里起步也在他这成熟。他的作品所呈现的深刻,人道主义,改造国民性,深度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以及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至今仍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自1913年4月,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怀旧》(用文言写成)发表于《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该刊主编恽铁樵(署名焦木)对它进行了随文点评,并在小说之后附了《焦木附志》,赞扬了鲁迅这篇小说的文笔和章法。1918年5月鲁迅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紧接着1919年吴虞发表《吃人与礼教》评论这篇《狂人日记》。之后,鲁迅的白话文创作一发不可收,评论的文章也紧随其后,蜂拥而至。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迄今约百年,其研究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在数量与质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断深入,形成一个系统,鲁迅研究也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回顾这百年的鲁迅研究史,历经波折,但仍涌现出大批学者专家,并取得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成果。
鲁迅研究主要分为几个节点:20世纪20年代是鲁迅研究的萌芽阶段,本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人生派的茅盾、周作人、傅斯年、郑振铎等人和为艺术的成仿吾等对鲁迅作品的研究,陈源的否定批判研究。这时期对鲁迅的批评停留在浅层,中国的大多数还处于沉睡状态,他们对于鲁迅发出的声音,听不明白,更无法作出回应。批评者多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他们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抛弃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未来充满自信,对人生充满想象与期待,有着“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的冲动和大胆。浪漫的青年们沉浸在崭新的时代里,对鲁迅描述的世界感到陌生和不信任,他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与青年们自身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不一致。这一时期的青年,人生的阅历还不够丰富,生活的锤炼还不够多,这时期鲁迅的作品也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虽然茅盾、周作人、傅斯年等人生派对鲁迅作品从思想主题、艺术风格、形式结构上的解读和阐释都比较到位,为后来的鲁迅研究奠定了有效的参考。但他们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理性和理论研究,对鲁迅的批评研究主要停留在鲁迅小说的片面研究。
20世纪30年代是鲁迅研究的形成阶段。这时期的鲁迅研究立于中国军阀混战,国家、社会、文化分裂的大背景下,鲁迅研究因不同的认识和目的呈现不同的派别。革命转入低潮,一些革命者抛弃政治失败的身份,企图在文学领域中谋求先进性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根据中国的现状、革命的需要加上瞿秋白、冯雪峰等务实派自身对鲁迅真实感受,认为鲁迅是革命派作家,把鲁迅争取到左翼文学阵营中。学习鲁迅,像鲁迅对待封建统治者一样的犀利而尖锐的对待阶级敌人。本阶段对于鲁迅及作品的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自此,鲁迅研究与理论相结合。鲁迅思想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思想,毛泽东认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此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等,这时期的鲁迅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带来启发,是鲁迅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但这时期的研究学术性不是很强。40年代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欧阳凡海的《鲁迅的书》,李平心的《思想家的鲁迅》等,这一时期鲁迅研究的主要不足是整体上学术水平不高。
50年代是鲁迅研究的发展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有冯雪峰的《鲁迅创作的特色和他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唐?|的《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论鲁迅的美学思想》等。80年代是对文革期间鲁迅研究的重塑期和高峰期,主要研究成果有严家炎《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杨义的《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生命力》,汪晖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等。90年代是鲁迅研究的分化期,主要研究成果有郜元宝的《鲁迅与中国现代的自由主义》,王彬彬的《鲁迅:晚年情怀》,钱理群的《心灵的探索》,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主义经济的大潮中,主流文化逐渐的把鲁迅边缘化。中学课本开始减少鲁迅文章的篇目。鲁迅研究也随之逐渐陷入一个低谷,但仍有一批中青年鲁迅研究专家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了鲁迅研究的空间,不仅严家炎、孙玉石、钱理群、王富仁、汪晖、张梦阳、张福贵等一批学者在坚守着鲁迅研究的阵地,还有郜元宝、王彬彬、高远东、王学谦等6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鲁迅研究专家逐渐成长起来,中国鲁迅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鲁迅研究目前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无须悲观,文学经典是具有稳定性和开拓性的作品,超越时空,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和思想启迪。鲁迅的作品显然是文学经典,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会继续下去。
作者简介:黄微(1990?C),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二篇:鲁迅研究
鲁迅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一)鲁迅的文化史意义
(二)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三)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
(四)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全局性眼光 第二节鲁迅的人格魅力
(一)文化伟人的成因
(二)“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
(三)“热情和性格”
(四)“鲁迅式思维” 第三节鲁迅的当代意义
(一)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
(二)鲁迅精神和思想对当代的启迪意义
第二章 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一)爱国主义思想的起点
(二)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一)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呐喊
(二)在彷徨中求索
第三节英勇的左翼文化旗手
(一)面对严峻现实的理性升华
(二)在白色恐怖中呼啸着前进 第三章 鲁迅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鲁迅的的文化哲学思想
(一)文化反省的价值依据
(二)对文化发展的基本认识
(三)文化反省的方法特性 第二节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一)以“立人”为出发点
(二)鲁迅所提“国民性”的含义
(三)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弱点
(四)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 第三节鲁迅的伦理文化观
(一)抓住反封建伦常的大提目
(二)解剖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
(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
(四)批判封建“女德”
(五)新伦理道德观的提倡 第四节鲁迅的宗教文化观
(一)对宗教文化的总体认识
(二)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三)对道教文化的态度 第五节鲁迅的民俗文化观
(一)对民俗文化的关注
(二)鲁迅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三)对民俗文化现象的解析和研究 第四章 鲁迅的文艺观 第一节鲁迅的文艺本质论
(一)早期对文艺本质的认识
(二)革命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形成
(三)对文艺审美特性的强调
(四)对艺术美的基本形态所作的阐释 第二节鲁迅的文艺创作论
(一)文艺创作的独特性
(二)文艺创作的真实性
(三)文艺的创作方法
(四)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 第三节鲁迅的文学文体论
(一)文体选择中出现的文体意识
(二)对新诗文体的思考
(三)对小说文体的理解
(四)对杂文文体的把握 第四节鲁迅的文学欣赏论
(一)对文学欣赏主体的重视和尊重
(二)强调“趣味”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
(三)正视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的艺术“再创造”
(四)把握文学欣赏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第五节鲁迅的文学批评论
(一)文学批判的作用
(二)文学批判的任务
(三)批判家应有的科学态度
(四)文学批判的标准
(五)文学批判的方法 第五章 鲁迅的小说
第一节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
(一)肩负起以文学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使命(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文学主潮(三)创造了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 第二节《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一)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尖锐地指出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
(三)努力探索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一)在总体构思上选材严、开掘深,作品简洁而凝重
(二)在人物刻划上,“杂取种种人”,“烂熟于心”,塑造了出色的艺术典型
(三)情节结构单纯质朴而又灵活多变
(四)艺术手法以传神的白描为主,富有民族特色
(五)作品语言简朴,含蓄而又幽默
(六)悲、喜剧因素的奇妙融合 第四节《故事新编》
(一)关于《故事新编》的“性质”之争
(二)《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三)《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第五节鲁迅小说的名篇分析
(一)《狂人日记》
(二)《阿Q正传》
(三)《祝福》
(四)《伤逝》
第六章 鲁迅的杂文
鲁迅的杂文全面的反应了他所处的伟大时代的风貌,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清晰的记录着作者自身的心灵历程,同时也展示了杂文的艺术风采。第一节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地位
(一)举起“匕首”与“投枪”,“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
(二)展示“时代的眉目”的“诗史”
(三)“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 第二节鲁迅前期杂文的思想内容
(一)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
(二)批判封建迷信,提倡科学精神
(三)批判愚弱的国民性,启发国民觉醒
(四)反对就文学、提倡新文学
(五)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及为其辩护的文人,总结斗争的经验与教训 第三节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内容
(一)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祸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二)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斗争
(三)大力倡导和扶植左翼文艺
(四)歌颂中国共产党并庄严地宣示自己的政治信仰
(五)丰富、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第四节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一)逻辑性
(二)形象性
(三)讽刺性
(四)抒情性
(五)多样性
(六)常用曲笔
第七章 鲁迅的散文
第一节《野草》的文学史地位
(一)中国散文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心灵矛盾与时代斗争紧相联系的典范
(三)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艺术范本 第二节《野草》的思想内容
(一)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
揭露社会之黑暗犹如地狱《失掉的好的地狱》 讽刺“中庸”和奴才哲学《立论》 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看客”《复仇》
鞭挞青年空虚无聊、忘恩负义的灵魂《我的失恋》 揭穿“正人君子”的虚伪假面《狗的驳诘》
(二)歌颂韧性战斗精神
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秋夜》 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过客》 颂扬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死火》 热情歌颂叛逆的勇士《这样的战士》
(三)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告别和埋葬矛盾、虚无的旧我《影的告别》 对青年的绝望和希望《希望》 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情操《雪》 第三节《野草》的艺术成就
(一)精巧奇特的艺术构思
(二)浓郁的诗情与深警的哲理的结合
(三)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
(四)优美瑰丽的艺术语言 第四节《朝花夕拾》
(一)《朝花夕拾》的总体构思与创作动机
反顾自己所走的生活道路;兼用文章作斗争;给青年人提供认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教材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学龄以前生活的记忆;私塾阶段生活印象的描绘;记述青少年时代的片段;怀师恋友,回顾“从文”经历
(三)《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的融合;叙事和议论、抒情的结合;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
第八章 鲁迅的诗歌
(鲁迅共作有七十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第一节鲁迅诗歌的创作历程
(一)早期(1900——1912),即南京求学至辛亥革命前后
旧体诗,涉及的社会面不宽,思想缺乏深度,技巧较为稚嫩。《自提小象》写于离别祖国来到异国日本之时,表达了为多灾多难的故国报销终身的决心,标志着这一阶段鲁迅思想的升华。
(二)中期(1918——1926),即“五四”前夕至“五四”退潮期
(三)后期(1928——1935),即大革命失败至30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 第二节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抒发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
(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
(三)为革命风雷唱赞歌
(四)抒写与亲人、友人的真挚情怀 第三节鲁迅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沉郁、深厚与激越的统一
(二)楚骚的遗响
(三)娴熟的手法
第九章 鲁迅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鲁迅的文学史研究
(一)、鲁迅通过自己的文学史研究的实践,为后人提供了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原则和精神:
1、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充满了革命的批判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敢于冲破以儒家正统观念为准绳的框框,广泛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传统思想。
2、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充满了现代意识。
3、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特别注重文学发展规律的探讨,即充分显示其“史”的特色。
4、鲁迅在研究中国文学时,特别注意把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摆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去考察,从影响文学发展的诸多时代因素中去揭示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5、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能以其卓越的史识,正确区分中国文学的精华和糟粕,并对之作出实事求是的价值评判。第二节鲁迅的翻译和古籍整理
(一)鲁迅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他怀着普罗米修斯“偷火给人类”似的目的,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
(二)鲁迅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他坚持这一原则的原因:
1、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是针对3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宁错而务顺”的观点提出来的。
2、鲁迅是本着对读者负责的认真严肃态度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
3、鲁迅在翻译理论上把“信”放在首位,是为了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内容和忠实地传达原著的精髓。
4、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还包含着他希望在译文中尽可能保存外国文学风格的目的。
5、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也是为了向外国学习语言文法,以便丰富现代中国语言。
(三)鲁迅辑录古籍工作的基本特点:
1、以“正史”为主,兼采杂书。
2、“考而后信”。
3、钩沉辑佚,细密拼补。
4、考订工作注重文、物互证。
第三节鲁迅与语言文字改革
(一)鲁迅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问题发表了相当多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鲁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释了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并指出了汉字改革的必然性。
2、鲁迅分析了汉字的繁难,以及形成汉字繁难的原因,并从“将文字交给大众”的目的出发,指出了汉字改革的必要性。
3、鲁迅总结了汉字改革的历史经验,一方面提倡简化文字,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根据改革汉字的拉丁化方向。
4、鲁迅从纯洁和统一祖国语言的目的出发,坚决主张发展普通话和提倡实现汉语规范化。
(二)鲁迅是如何分析语言文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鲁迅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在长期的文化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鲁迅还对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华民族心理的关系作了考察,从而通过一些语言现象,揭示和批判了落后的民族心理素质:此外,鲁迅还对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发展的相背离,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所带有的旧文化机质,以及中国语言文字与新的文化节奏的不相适应等问题,作了精到的分析,从而使语言文字改革问题进一步在文化发展这一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被提出来。第四节鲁迅与自然科学
(一)鲁迅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鲁迅早期专门从事过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翻译介绍过一些外国的先进科学成就;第二,鲁迅对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曾经有过一定的研究,并撰写、编著过专业性很强的科学论文和论著;第三,鲁迅一生高举科学的旗帜,自然科学构成了他的宇宙观、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他又以科学为武器,反对束缚科学发展的封建文化;第四,鲁迅以精博的自然科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第三篇: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
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俞正声这样说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扎实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各项工作。
俞正声指出,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从我国历史发展全局界定和研究新疆区域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华民族与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认真回答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明确阐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为统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共识,为掌握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思路。
俞正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要求,切实坚持正确处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和历史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遵循,结合实际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坚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基本遵循不懈怠,坚持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偏移,坚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鲜明态度不含糊,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俞正声强调,新疆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确保领导责任到位、思想教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谋划好下一步工作。各地要加大对纪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更多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支持新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着眼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为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要认真总结这次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春贤、栗战书、杜青林、杨晶、郭声琨出席会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扎实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各项工作。
俞正声指出,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从我国历史发展全局界定和研究新疆区域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华民族与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认真回答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明确阐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为统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共识,为掌握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思路。
俞正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要求,切实坚持正确处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和历史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遵循,结合实际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坚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基本遵循不懈怠,坚持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偏移,坚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鲜明态度不含糊,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俞正声强调,新疆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确保领导责任到位、思想教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谋划好下一步工作。各地要加大对纪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更多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支持新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着眼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为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要认真总结这次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春贤、栗战书、杜青林、杨晶、郭声琨出席会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我校党支部召开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集中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宋主任向我们传达了贵政教201213号文件的精神,指出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在党中央的正确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当前,青海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维护和加强青海各民族的大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犯罪活动。这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是青海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推动青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每一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要大力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大力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
青海各族人民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青海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青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只有加快青海发展,造福青海各族人民,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局面。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做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努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谋利益,义不容辞投身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
第四篇:鲁迅研究论文
从《起死》看鲁迅对庄子思想的扬弃
文学院09级10班
肖燕
200902141027 摘要:《起死》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巧妙地运用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用历史的素材,以“新编”的“故事”为躯壳,将古代和现代生活错综地交融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庄子思想的扬弃。
关键词:《起死》
庄子思想
扬弃
在古代文化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就是庄子了。鲁迅说过:孔孟之道对我没多大影响,真正对我有影响的一个是庄子,一个是韩非子。实际上,鲁迅对庄子怀有很复杂的一种情感。作为学者的鲁迅,他对庄子的评价,和作为一个杂文家的鲁迅对庄子评价是不一样的:在《汉文学史纲》中,鲁迅对庄子的文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作为杂文家的鲁迅关注的则是,庄子这种哲学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学者的鲁迅和杂文家的鲁迅,在面对不同对象、不同任务的时候,对庄子有不同的评价。
《起死》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故事中的那个骷髅,是五百年前的一个乡下人。当年是条汉子,夹着一个包裹,拿了雨伞去看亲戚,走在半路,被一棍子打死了,而且被剥光了衣服。现在,这个骷髅被庄子施法术,复了生,不过却是赤条条的,没衣服穿。他只看到旁边有一个老头,当然这老头就是庄子。于是他一把抓住庄子说:“你把我弄的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庄子说:“这跟我没关系呀!不是我弄你的。”
“我不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这时,庄子就开始和他讲起自己的哲学来:“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又毛,然而黄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也一是非,此也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这是鲁迅的神来之笔。庄子大谈他的哲学,汉子大怒:“放你妈的屁,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
对照小说,鲁迅的改造,举其大者有三:
第一,把髑髅复活,在原文里仅只是一个设想,小说里却当真实行了。
第二,这段文字里,庄子有意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发出一通稷下学士式的夸夸其谈,然后才借髑髅之口说出了自己真意。鲁迅不容他这么扮猪吃老虎,小说里的庄子虽然滑稽,嘴里的议论,却是《齐物论》里的精义。第三,不论怎么说,原来髑髅和庄子之间的辩难,总还是两个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小说里,死而复生的这位杨家庄的杨大,却不幸并不是读书人。
从这些内容的改造,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内蕴的不同。
哲学家的相对主义,遇到了乡下人的现实主义,就一筹莫展,陷入非常狼狈的境地。
汉子说,既然你说衣服可有可无,那你把衣服剥下来给我穿吧。庄子说,不行,不行,我要见楚王,怎能不穿衣服去呢?可见这样的玄而又玄的相对主义哲学是连哲学家自己也不准备认真实行的。汉子死死揪住庄子不放,庄子没办法,只好吹警笛,请巡警帮他解围。
庄子劝说司命的话很有讽刺性,“做人要圆滑,做神也不必太迂腐”,庄子和司命相互勾结掌握着普通人的生死大权,庄子可以呼风唤雨般的唤司命吹巡士,却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操纵司命。在庄子要急于摆脱杨大纠缠的时候,想将他还原成髑髅,却叫不出司命。司命和庄子的不合作态度在庄子劝说司命的对话中已经可以看出来,司命对待庄子的态度似乎更具有嘲讽性,司命是用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方式看待庄子,看庄子出丑,对文化人“能说不能行”的灵魂似已洞悉到骨子里。司命背后对庄子的嘲弄和冷眼意味着对文化人的鄙夷,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鲁迅对现实中知识文化人的解剖和批判。司命作为一个清醒的观世者对世界的态度让读者联想到鲁迅对现实的清醒和无奈。
庄子是联系故事中人物的纽带,他与楚王有旧,其哲学对警察局长形成影响,他被鬼魂嘲笑但还是借司命之手将杨大复活,以文化名人的身份让巡士肃然起敬,复活了杨大的肉体却不能为之选择一条生路。杨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受到来自权势者(楚王、警察局长)的威慑,被文化人“起死”又受文化人愚弄,并直接受到权势者的爪牙“巡士”的镇压。这样看来,《起死》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等级社会的一个缩影,鲁迅是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解剖,以他特有的冷峻嘲讽了这个社会的人物,表现了他的生命之思和历史忧患。
故事中的庄子和历史上的庄子有很大的差别,这毫无问题,我倾向于将《起死》看作是鲁迅的有意误读,鲁迅是用写杂文的方式来写小说。过去的评论者注意到《起死》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却没有看到是什么性质的虚无主义,道家虚无主义对现实的逃避性是鲁迅批判的对象,却不是《起死》中重点批判的唯一目标。因为在《起死》中庄子与楚国国王有交情,他还很重视他们的见面,与《秋水》篇中庄子对楚王的使臣毫不在乎是不一样的,他还有一个警察局长的崇拜者,他可以与司命相勾结,借随身带的笛子叫来帮手。鲁迅的虚无主义继承了庄子思想对现实的批判态度,但鲁迅对道家思想的消极无为、回避现实、混淆是非是一直持批判态度的,他希望能够积极的作用于现实,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无法摆脱空虚和绝望,他只能作“绝望的反抗”。他对“滑头哲学”的批判意味着他希望能积极有为的活下去,但当他对历史中英雄命运作自己的思考之后,他为英雄的无奈而悲哀,更也为英雄的堕落而愤怒。
庄子,承载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精灵,独来独往,师法自我,穿梭于瑰丽文学与奇异哲理之中。他宛如一位天外来客,横空出世,灵气逼人,娓娓道着鲲鹏之志、屠龙之技、鱼儿之乐、谢绝相位、庖丁解牛„„这些衍生的无穷的奇思奇想奇言奇论无不深刻影响着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鲁迅便是这其中之一,连鲁迅大师自己都说:“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出,时常使人感到一种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随便,时而很峻急。”思想上的继承自然影响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文风笔法、格调气质等诸多方面。由此,我们看出庄子作为我国浪漫文学与现实文学甚至讽刺文学的一代宗师对另一代宗师鲁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庄子与鲁迅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发生了一场大交锋。鲁迅以其独到的眼光、犀利的文字,对庄子的文辞思想进行了一番论述,或接受或批评,得出了与其他人不同的结论。在《汉文学史纲要·老庄》中,鲁迅对儒家、墨家、道家思想文辞进行了概括,在比较中充分肯定了庄子文辞的成就:然儒者崇实,墨家尚质,故《伦语》、《墨子》,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冠子》书晚出,皆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从鲁迅对待庄子的态度,我们不仅可以考察现代性与传统对立交织的一面,还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者面对传统时所选择的不同的文化立场,以及这些立场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坛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讨论“传统”与“现代性”时,把它们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就会发现五四及五四后的几十年间,作家、诗人、学人在对待儒与道采取很不同的文化立场,并以此服务于自己的政治倾向与社会导向。比如在对待《庄子》时,鲁迅一直采取拒绝的态度,而郭沫若则是早期热爱庄子,晚期却贬斥庄子,这都与他们强烈的政治态度相关。如果说孔夫子是中国“最可怜的人”那么庄子又何尝不是?他何尝就能摆脱被“揉捏”的命运?现代语境对传统文化的实用态度,或排斥、或批判、或接受、或继承、或误读,或揉捏等等的“再创造”方式,说明所谓的“启蒙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庞杂的精神现象,绝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彻底否定了历史的种种可能之后,鲁迅不能不陷入对自身状态和命运的思考。鲁迅对庄子哲学的消极无为是十分反感的,因而鲁迅对庄子哲学的批判是刨祖坟式的,这是第一层;庄子消极无为哲学在现实中的影响是鲁迅所深恶痛绝的,这是第二层;打着虚无主义的招牌骗人,行利己主义的实质,这是庄子哲学的变体,也是《起死》批判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三层。这三层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现代延续,但不是复制,王富仁将之视为道家的人生哲学为明知是非曲直而不得不明哲保身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思想的武器,使他们不但可以原谅自己的自私和软弱,反而可以把责任推卸到弱者的挣扎和反抗上。在《起死》中,为了突出庄子哲学的软弱性,小说中让庄子哲学在简单的问题上碰壁,在庄子的自相矛盾中凸现其虚无哲学的荒谬性和现实有害性。第三层是历史中庄子哲学在现实中的衍生态,这种变化虽然在形式与第二层有很大不同,但对现实的无为却是相通的,如果说第二层中还保留了文人在黑暗现实面前洁身自好的话,第三层则是对文人堕落和滑头的批判,老庄思想成了他们逃避现实责任的精神避难所,也成了他们到处招摇撞骗的看家本领,而后者尤其让鲁迅感到愤怒和悲哀。正是鲁迅的这种清醒形成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因而我们在认识鲁迅对庄子虚无主义的批判应该充分注意到鲁迅的复杂性。
启蒙者庄子所处的尴尬,也是所有知识分子、麦田守望者式的不合时宜与尴尬,这也是鲁迅本人的尴尬。那种被活死人逼难的处境之下,鲁迅即是庄子。知识能使蒙昧的骷髅复活成“类人体”,但知识、理念并未使“类人体”获取人的文化。从这一点看,对庄子的狼狈处境,我不觉得鲁迅有几分幸灾乐祸,实则顾影自怜,同对待阿q、孔已己的态度一样,阿q、孔已己有的苦难,鲁迅有,我们自身都有。而启蒙者庄子有的尴尬,是独知识分子才能有的。也不是苦难,而是尴尬,这或许便是知识给人带来的改变,知识使人复活,走出苦难,但知识也带给人尴尬。知识对于蒙昧的人来说不是智慧,不是文化,更不是活力,而是违言和非难他人并夺取利益的武器。启蒙者将知识赋予不合适的人,也即是在制造灾难。这应该是鲁迅对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境遇的感同身受。
鲁迅对道家的拒绝是明确的,也是复杂的。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它与鲁迅“文明批评”的使命承担有关,而且与鲁迅内在的自我更新、自我改造以及自我革命有关。鲁迅通过《《起死》的写作来凸显庄子的价值,把他绑定在思想与行动之轴来褒贬取舍,既为了确立一种新的有关人的理想的新景观,同时也跟道家的关系作了了断。《故事新编》中,鲁迅拒绝老庄是与肯定孔墨同时进行的,涉及其新“立人”建构中道德与事功、责任与信念、思想与行动之连动可能性的问题——儒、墨、道思想人物分别对应其中,是因为他们作为中国问题或中国希望之源,带有方法的意义。鲁迅清理它们,既是清理历史、文化、自我,同时也奠定了现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再出发的新基点。
参考文献: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庄》,《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
(四)》,《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5期
⑤郭沫若:《庄子与鲁迅》,《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三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⑥《鲁迅小说》,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第五篇:自考 鲁迅研究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 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 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 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 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
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 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4.鲁迅在小说(《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的屈原的《离骚》诗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6.《秋夜》一文出自鲁迅题为《野草》的散文诗集中。
7.“立义在反抗,指归在动作”是鲁迅对(摩罗诗人)的总体评价。
8.鲁迅对民族心理的探讨,特别是在前期,偏重于解剖国民性中的(劣根性)。
9.鲁迅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伟大先驱,他的《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比较文学的不朽之作。10.《域外小说集》是鲁迅与他弟弟周作人合译编的一部外国小说集。
11.鲁迅一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与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而分不开的。12.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所塑造的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13.鲁迅的杂文是植根于时代生活的,但从杂文的历史线索来看,它又是对(我国古代散文)的承传与发展。
14.1911年,鲁迅用(文言文)写了一篇题为《怀旧》的小说。15.在鲁迅的后期,他更加集中精力从事(杂文)的创作。16.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17.“(宁信而不顺)”是鲁迅整理古籍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18.与正视现实的人生哲学相联系的是鲁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对(奴才)哲学的否定。19.鲁迅也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著名学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杰出之作。
20.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狂人日记》、《药》等小说的发表,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21.1927年,(巴特勒特)教授在美国《当代历史》上发表的(《新中国思想界领袖鲁迅》)一文,高度赞扬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台柱”。2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2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24.“拿来主义”是鲁迅主张的对外来文化所采取的态度。25.鲁迅认为“真实”是“讽刺的生命”„„。
26.《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学术著作。27.鲁迅曾称《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29.《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30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31.杂文是鲁迅一生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32.《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灵魂”,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33.“象征主义”是鲁迅创作散文诗《野草》的主要艺术手法。35.“兴感怡悦”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36.鲁迅一向主张“翻译”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宜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37.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中的部分人曾指责鲁迅是落伍者和封建余孽。38.瞿秋白于1933年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41.鲁迅认为“知事论人”是“研究文学或某一作家”的好方法。
42.在《野草》中,和战斗的人生哲学相背离的另一种人生态度是(奴才哲学)。43.伯夷是鲁迅小说《采薇》中的人物形象。44.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花环),增加了作品的“亮色”。45.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46.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47.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48.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49.“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也就是内里蛀空”。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铲共大观》。
50.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旨博而深 ”。他称赞《儒林外史》的“蹙而能谐,婉而多讽”。
51.鲁迅一生共创作了杂文集16本,其中三本是以(且介亭)为题。
52.在《野草》中的《立论》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53.《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对应物),使诗意显得富有(暗示性)和多层次性。
54.鲁迅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意象”,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55.鲁迅认为《诗经》中,《风》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56.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57.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58.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59.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文化)的观念分不开的。
60.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汉文学史纲要》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61.鲁迅对待文学艺术遗产主张“拿来主义”,他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62.鲁迅从事古代小说的学习、整理和研究,辑录了《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抄》和《唐宋传奇集》三部书。
63.鲁迅推崇的唐人小品文《谗书》的作者是(罗隐)。64.鲁迅赞扬拜仑:“苟奴肃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
65.鲁迅《孤独者》的主题与阿尔巴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有内在联系。66.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评介西方文艺思潮的论著。67.鲁迅在谈到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等作品时写道:“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68.鲁迅将(拜伦)作为摩罗诗宗的宗主。
69.鲁迅翻译了日本(鹤见佑辅)的《思想山水人物》。
70.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他要“画出这样的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单项选择题】
1.(史家)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3.鲁迅认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儒林外史》)的主要特点。
4.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是(思理)这一要素。5.鲁迅认为,文学总是(环境)的产物。7.鲁迅指出,幽默应“(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10.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普实克)。注;史沫莱特、巴特勒特是美国人。11.鲁迅小说的悲喜剧交融的特点,既表现了作家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透视力,同时也表现了他所一贯坚持的(为人生)的创作主张。12.鲁迅的文学史研究著作,主要有(《汉文学史纲要》)。13.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朝花夕拾)。14.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即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另一类(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15.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6.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热风》)。17.鲁迅的杂文向来有形象与逻辑相统一、(抒情与议论相统一)的特点。18.鲁迅早期的翻译,曾受(严复)的影响。
19.在谈到文学翻译的信达不可兼得时,鲁迅早年主张(宁信而不达)。21.鲁迅认为,(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22.收入鲁迅早期用文言文撰写最多的杂文集是(坟)24.1923年,茅盾,沈雁冰在《读〈呐喊〉》一文中,称读鲁迅的小说简直感到“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27.鲁迅的学术著作(汉文学纲要)是我国第一部用新观点写成的文学史。28.鲁迅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浪漫主义)。
30.鲁迅的杂文创作塑造了一系列(象征性)的形象。31.鲁迅说,《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32.鲁迅认为幽默的审美特征是笑中多苦,幽默含讥)。33.鲁迅评价雪莱的诗歌创作具有“(理想主义)”的特点。34.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辩证的进化的)观念。
35.在日本求学时,鲁迅主要受到(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的影响。36.《野草》的第一篇《秋夜》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37.鲁迅小说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但却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精粹凝练、深广浑厚)。39.鲁迅整理古籍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到了“(废寝辍食,锐意穷搜)”的地步。40.鲁迅的杂文作为一部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41.鲁迅在《野草》中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创作了富有诗意的(思想分析)的散文诗篇。42.(《摩罗诗力说》)一文是鲁迅早期美学思想的价值表现。43.鲁迅整理古籍的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44.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风是(自然飘逸,和平冲淡)。
45.鲁迅的比较文学观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进化的观念。46.鲁迅在一篇小说的结尾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篇小说是(故乡)。
47.“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灯下漫笔》。48.赞扬《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作家是(许寿裳)。鲁迅把清代小说分为若干类,其中属于讽剌小说的是《儒林外史》。【双项选择题】
2.鲁迅称自己创作的小说特点具有(表现的真切、格式的特别)的特点。
3.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反映生活的深刻性、描写内容的历史纵深感)。
4.(解剖民族心理、挖掘社会病根)是鲁迅杂文创作的一大特点。
5.散文诗《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追求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实、追求表现上的蕴藉、含蓄)。
8.中国现代小说的大多数样式,包括(幽默小说)、(讽刺小说)、写实小说等,都可以从他的小说中找到典范性的先例。9.鲁迅的杂文是适应“五四”(“文学革命”)以至(“文体革命”)而问世的。10.鲁迅重视杂文的批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
11.鲁迅力主抗争的美学思想,主要内容有(主张发扬真美、移人性情)、(提出“不用之用”的观点)。
12.鲁迅整理的古籍,主要有《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稽康集》。14.外国文学对鲁迅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学术研究)。
17.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理性精神、反映生活的深刻性)。18.鲁迅说自己杂文创作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与抗争、针砭时弊。)19.鲁迅要求的美,主要是“有力”与“愉快”,(而非狂欢和粗暴。真挚,却非固执、美丽,却非淫艳)。
21.鲁迅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可分两大类,(写实文学、抒情文学)22.对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介绍,鲁迅突出了他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特点。24.鲁迅小说创作特点。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25.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理性精神、反映生活的深刻性)。26.(解剖民族心理)和(针砭时弊)在鲁迅杂文创作中占据相当大的篇幅。27.散文诗《野草》着重表现了鲁迅(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具有(追求表现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的特点。
28.鲁迅介绍的摩罗诗人,主要有(拜伦)、(雪莱)。
29.鲁迅整理古籍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史记,古代小说)。【简答题】
1.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答:鲁迅将“人生有价值”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悲剧”、“喜剧”与有“价值”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4.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6.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2)形象性;(3)讽刺性;(4)抒情性;(5)多样性;(6)常用曲笔。
7.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
8.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述说:“‘白描’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9.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毁灭”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10.鲁迅在杂文《坟写在〈坟〉后记》中提到,“中间物”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1.鲁迅在“五四”时期写的“随感录”有哪些特点?
答: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12.鲁迅在创作《野草》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13.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答:其一,夸张;其二,反语;其三,摹拟;其四,谐趣。14.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鲁迅的杂文展示着“时代的眉目”,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诗史”。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
15.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答: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16.《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答: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决别,又对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影”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影”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坦露。17.“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答:(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喜怒哀乐。18.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答: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19.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答: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是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并不觉得可怕。缺点是“用古典太多”,使人不容易看下去。【论述题】
1.试分析论述鲁迅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答:①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美的本质;②美的本质离不开现实社会和时代的制约;③美的本质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有民族文化的个性。
2.试分析论述鲁迅在《野草》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学思想。
答:①体现了鲁迅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思想。②体现了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思想。③体现了鲁迅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和自我牺牲的思想特点。3.结合对《野草》的阅读理解,试分析论述《野草》“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思想特点。答:(1)揭露社会之黑暗犹如地狱(《失掉的好地狱》);(2)嘲讽“中庸”和奴才哲学(《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求乞者》);(3)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复仇》、《复仇(其二)》);(4)鞭挞青年空虚无聊、忘恩负义的灵魂(《我的失恋》、《颓败线的颤动》);(5)揭穿“正人君子”虚伪的假面(《狗的驳诘》、《死后》)。《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1)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秋夜》);(2)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过客》);(3)颂扬无私无畏的献身品格(《死火》);(4)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
《野草》确实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用诗的激情和诗的形象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矛盾和斗争。这种自我解剖、渗透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哲理探索意味。
4.鲁迅对中外文化遗产采取什么态度? 试论述鲁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贡献。
答:鲁迅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虑,特别注意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但作为艺术表现的方法,鲁迅则在提倡现实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兼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认为,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只要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写出成功的作品,对任何表现方法都可以采用“拿来”的办法。鲁迅在这方面的主张以及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5.试分析论述鲁迅所提出的“兴感怡悦”是一切艺术美的本质的美学思想。
答:鲁迅解释什么是美?“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
③美的本质是超功利的,并非致用。他在另一处说:“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
④这便是文学上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所主张的。他说美术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想,三曰美化,“美术云者,即用思想以美化天物之谓。” ⑤他强调“神思”,即发挥想象力达到理想境界。美的社会功能就是“涵养吾人之神思” ⑥。我们欣赏美术作品,便受到薰陶,使人气质受到影响。鲁迅打了一个比方:“如游巨浸,前临渺茫,浮游波际,游泳既已,神质悉移。” ⑦我们欣赏美术作品好像在大海中游泳。而且科学知识给人的启迪和艺术作品并不相同,科学知识靠推理,艺术作品靠直觉,直接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能接触到人生的真理的隐密幽深之处。这是美术供人享乐功用的一方面。
6.结合你对《野草》的理解,试论述《野草》的哲理性和文化意识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
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
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 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野草》的文化意识:《野草》的语言文字显得特别优美和瑰丽。《野草》的语言精炼而警拔,往往精炼得近于浓缩,有的成为警句。《野草》的语言又是含蓄而曲折的。《野草》中的对话往往也寓意深警,不管是讽刺还是抒情,常常闪现着诗意的光彩。《野草》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常用排比句式,多结构相似的短语,关键性句子尤其是警句每见重复等等。7.试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两篇小说为例,论述鲁迅小说的现代特征
答:鲁迅小说对我国传统小说艺术实现了大突破,创造了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首先,在人物与故事关系上,鲁迅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格局(他的小说淡化情节,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完成了从情节小说向性格小说的转化); 其次,在艺术手法上,鲁迅“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的小说综合运用了中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从作品内容出发灵活而多变,充分显示了鲁迅丰厚的中西方艺术素养和艺术上的独创性;
再次,在小说语言上,鲁迅小说彻底地摆脱文言,改用白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鲁迅小说在形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方面的贡献与特点:鲁迅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流派的形成起了主帅作用,他是这一文学思潮、流派的奠基者与旗手。鲁迅小说犹如涉世很深者向人们讲述世态和人心,简约而严谨、冷静而深沉,读后既发人深思,又感人肺腑,可谓理深情挚。
鲁迅的小说,成功地刻画了阿Q等一群出色的人物形象,他们性格鲜明、独特而又有极大的普遍意义。鲁迅小说所特有的质朴、清醒、深沉,使他的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影响及于几代作家。
8.结合鲁迅的美学思想发展,试论述鲁迅“崇高阔大”审美趣味的特点。
答:五四“以后一直到30年代,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日益深刻,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也日臻成熟、深刻,并且也更具有系统性和明确性。首先,鲁迅突出发展了”五四“以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的见解,并且在理论上对之加以深刻的阐发、论述,形成了作为鲁迅文艺思想核心的革命功利性的文艺观„„对于文学的社会性问题,鲁迅更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对之做了深刻透彻的阐述。鲁迅从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出发,对艺术的起源以及制约着文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和阐述。从功利性的文艺观出发,鲁迅也很强调文艺的时代性。鲁迅对艺术美的基本形态所作的阐释:从文艺的功利性和文艺的审美性出发,鲁迅还对艺术美的几种基本形态作了颇为精到的论述。
(1)关于崇高,深为鲁迅所喜爱。鲁迅在批评30年代的一些作家、作品时,就常常从这一美学偏爱出发。
(2)关于优美,鲁迅不免过于偏激。他抑优美,扬崇高,是从他革命的功利主义文艺观出发的。鲁迅认为,对优美这一艺术美形态的欣赏,是必须有余裕的,“花呀月呀”不出于啼饥号寒者之口。那种心地晶莹的雅致,是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好境遇。9.近二十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主要进展。答:(1)从读后感式的单篇分析进入到综合性的系统研究。(2)从单一的视角进入到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
(3)从单纯创作技巧的分析进入到从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高度来评价。(4)对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入到“多种创作方法”的争鸣。(5)从单一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10.谈鲁迅早期美学思想中的“真美”的内涵。
答:鲁迅的“真美”的内涵,主要是反对以“观念的真实”来代替“感情的真实”,也就是说以“移人情”的观点来对抗“持人性情”的封建主义的传统美学观。所谓“持人性情”,是从孔子流传下来的诗论,目的是要以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来束缚人的个性的发展。鲁迅提出的“移人性”说,则是要求文艺创作具有真实感情的形象,来启发人的个性的发扬,亦即个性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