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问题的公式化范文
历史问题的公式化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以上各项原理和公式,只是反映历史学科的一般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历史问题,灵活调整。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概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充实。
第二篇:求职信切忌“公式化”
对于不同公司,可以准备不同的求职信。不要弄一个千篇一律、公式化的求职信,这只会令招聘单位反感。
很多求职者忽视写求职信。求职信与简历不同。简历通常传递的是关于求职者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信息。而求职信则主要说明你与其他求职者的不同、你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应聘职位的理解等等。因此求职信要点明获悉职位信息的渠道、应聘的职位、应聘的缘由外,还要写出本人的优势。当然,也可以加上你对行业和公司的独特见解、能为公司做什么贡献等内容。
写求职信时,内容以简洁为原则。招聘单位不会有很多时间看冗长的求职信。每段可写一个重点,重点讲述与应征职位有关的实习经验、项目经验等。
求职信的版面不宜设计得过于缤纷花巧,外观格式要整洁,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求职信绝不可以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情况,这样的求职信只会让人扔进废纸篓。
除非你的字实在写得比较糟糕,否则求职信尽量手写而非打印。注意字迹工整,不可潦草。
第三篇: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
关于新疆若干历史问题,俞正声这样说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扎实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各项工作。
俞正声指出,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从我国历史发展全局界定和研究新疆区域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华民族与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认真回答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明确阐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为统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共识,为掌握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思路。
俞正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要求,切实坚持正确处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和历史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遵循,结合实际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坚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基本遵循不懈怠,坚持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偏移,坚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鲜明态度不含糊,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俞正声强调,新疆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确保领导责任到位、思想教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谋划好下一步工作。各地要加大对纪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更多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支持新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着眼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为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要认真总结这次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春贤、栗战书、杜青林、杨晶、郭声琨出席会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9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扎实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各项工作。
俞正声指出,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从我国历史发展全局界定和研究新疆区域历史发展,着眼于中华民族与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认真回答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明确阐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等等。这些基本观点,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为统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共识,为掌握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思路。
俞正声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要求,切实坚持正确处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和历史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遵循,结合实际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坚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基本遵循不懈怠,坚持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偏移,坚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鲜明态度不含糊,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俞正声强调,新疆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确保领导责任到位、思想教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谋划好下一步工作。各地要加大对纪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更多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支持新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着眼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为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要认真总结这次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春贤、栗战书、杜青林、杨晶、郭声琨出席会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我校党支部召开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集中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宋主任向我们传达了贵政教201213号文件的精神,指出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在党中央的正确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当前,青海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维护和加强青海各民族的大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犯罪活动。这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是青海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推动青海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每一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要大力增强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大力促进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断形成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不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强大力量。
青海各族人民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青海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青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只有加快青海发展,造福青海各族人民,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局面。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做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努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谋利益,义不容辞投身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
第四篇:钓鱼岛历史问题观后感
钓鱼岛历史问题观后感
姓名:付国林
系别:外语系
班级:2013级3班
学号:2013710307
在钓鱼岛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的。早在明朝时期,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从来就不是无主地,中国自古就是钓鱼岛的主人。
可是,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着清政府战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在二战结束后,中国通过合法途径收回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可是日本在钓鱼岛的立场上是对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果实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在后来,钓鱼岛一直未从解决,而中国在成立后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又达成钓鱼岛问题由后人解决。近几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购岛**,以为自己出面购岛铺路搭桥,而正可以看出日本的警惕性。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日关系。中日两国合作也是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但是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中日两国共同努力。但是政府的购岛行为时背道而驰的。中国严正声明日本的购岛行为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美国有一些人对钓鱼岛事件还是倾向于历史的,从这可以看出,事实就是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我相信他们也是看不过日本的做法。美国政府应该鼓励他的日本盟友立即归还钓鱼岛,并就战争罪行向中国公开道歉。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反感日本的做法。
对于钓鱼岛问题上面,我认为在必须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这不仅仅是关系到中国的领土问题,也是中国的尊严问题,更是中国以后在世界上的分量能不能引起其他国家重视的问题。如果中国在钓鱼岛上妥协了,那么中国的威信何在,中国还能不能让更加强大?中国必须要强硬起来,让别人知道中国式不容许别人插入的,是不容许别人干涉的,也不是别人能够轻易得罪的。对于日本的做法,中国不会再只是抗议,而是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实际行动来向日本宣战,如果还是不断地挑起事端,那么中国只能采取强硬手段。
然而我们为什么还没有解决钓鱼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势力、科技发展还不是太强大,所以才能让日本嚣张。还有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还不够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国必须加大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努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大对日本做法的有力回应,让日本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青少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身,在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为祖国做出有力的贡献,不断让中国更加强大。
第五篇:中日历史问题论文
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
肖晨 ***1 湖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09化学生物学
指导老师:张宁
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历史问题。发展中日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本文对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的由来,日本为何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以及中日两国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以分析,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日本错误对待侵略历史的问题。
一、中日“历史问题”的由来
“历史问题”是中日两国间非常敏感性的问题。因为自明治维新以来,直至1945 年,日本始终作为一个侵略者,多次发动侵华战争,特别是八年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场由日本一小撮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军民伤亡3 500 万人,直接财产损失1 000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5 000 亿美元。战后,对于战争加害方日本,中国政府和人民采取了“宽大为怀”的态度。对待历史问题,中国领导人一贯主张“把一小撮军国主义者和广大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日本人民也是那场战争的受害者”,并从“不给日本人民增添负担”的立场出发制定了“放弃战争赔偿”的方针。中国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扶养日本孤儿,善待日军俘虏。自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发展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温家宝在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指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正确对待历史,这是中日世代友好的基石”。
从日本方面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上世纪80 年代末,日本主流社会基本能够谨守“和平宪法”、《旧金山和约》和中日三个政治文件,对侵略战争认罪、任罚、反省并道歉。可是进入9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日本保守派和右翼团体结成右翼保守势力,推动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向右调整,致使日本社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突破“和平宪法”,拒绝对战争受害者赔偿,日本政要发表诡词谬说,公开否认战争罪行与暴行等等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
2001 年4 月3 日,日本文部省通过了右翼分子编写的2002 年版中学历史教科书。这本教科书是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否认侵略战争罪行,推卸侵略战争责任,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宣扬皇国史观等各种论调的集大成之作。新历史教科书歪曲九一八事变,认为事变并非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灭亡中国的既定方针,而仅仅是关东军单独行事;歪曲“满洲国”历史,说溥仪傀儡政权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现代法制国家,得到人民的满意支持;彻底否认南京大屠杀,新教科书不再提日军屠杀30 万南京军民的数字,只笼统地说杀了一些人,或许多人,还说这一事件“疑点很多”;新教科书删去了慰安妇问题,七三一细菌部队和三光政策等暴行;新教科书明目张胆、厚颜无耻地歪曲日本侵略战争的性质,认为日本发动亚洲太平洋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战争”,是为了日本的“自存、自卫”,是为了把亚洲从欧美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正因为如此,战后才出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新教科书还认为日本吞并朝鲜的目的是为了东亚的稳定,是合法的,必要的[4]。日前,日本文部省再次审定放行了日本右翼编纂的《新日本历史》,此版本在200l年版基础上,更加淡化日本加害者形象,渲染其受害者意识,把中日历次战争的责任归结于中国方面。此外还增加了将
钓鱼岛和独岛(日本称“竹岛”)作为日本领土的内容。新历史教科书严重地歪曲历史,美化略,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韩国掀起了批判的浪潮。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小泉任首相后已经先后4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重大倒退,它也导致了中日高层互访中断多年。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的精神而建立的,它把阵亡的日本军人供奉其中,视其为国家的“英灵”,具有“国家宗祠”的性质。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中,靖国神社成为日本统治者推行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重要工具。战后,靖国神社在形式上失去了“国家宗祠”的性质,但却成为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政治家的重要政治阵地。陈列有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牌位的靖国神社不是单纯的宗教场所,而是日本右翼势力和保守政治家为侵略历史翻案的鼓噪之地。靖国神社视甲级战犯为蒙受不白之冤者而供奉其牌位,小泉参拜就是认可这种立场。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能否正确对待日本那段历史。小泉曾于200l年l0月访华,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表示:“我对因那场战争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然而,他在中国之行6个月后再次参拜了靖国神社。今年5月l6日,小泉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为参拜靖国神社进行辩解。他同时暗示,自己将在今年内“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首相的言行让人担心日本是否真正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日本内阁高官要员也多次发表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论。今年5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在执政的自民党国会议员会议上发表谬论,妄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任意以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进行单方面审判的”。森冈公然否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果,为日本二战甲级战犯开脱罪责,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综上所述,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对过去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对朝鲜、中国台湾等地的殖民统治进行否认甚至美化的,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及一部分右派政治家;第二,中日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发生磨擦的责任在日本方面,无论是修改历史教科书,还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内阁成员及右派政治家频频失言,都是日本方面首先挑起的。
二、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原因分析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严重倒退,严重地伤害了战争受害方中国、韩国、朝鲜等邻国人民的感情,理所当然地遭到邻国政府和人民乃至世界各国有正义感的人们的强烈反对。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为何不能像德国那样,承认、认识自己的战争罪行,并向受害国人民赔礼道歉,反而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这主要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在战争结束后得到彻底的清算。由于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以及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建立,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冷战”和“反共”的需要,认为日本是亚洲遏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惟一国家,因此,对于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进行彻底清算。东京审判时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除少数战犯得到惩治外,许多犯有严重罪行的战犯却免于追究。至20世纪50年代初,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全部战犯陆续获释,其中一些人还担任了政府要职,甲级战犯岸信介一度出任日本首相。这些人对于日本国家决策,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美国不顾苏联等国和日本国内进步力量的反对,在审判中免除了对天皇战争责任的追究,使天皇制度在日本保留至今。“而天皇制度是日本近代皇国史观和军国主义国家观念在国体上的根本凭借”。
第二,日本战前“皇国史观”未得到彻底清除。“皇国史观和军国主义理论是自明治时代而迄于今日日本政府及其官僚们一贯坚持不放的基本理念”。受这样思想观念支配的一批政府部门、内阁官僚按照自己所一贯认同的思想观念看待历史,来向日本国民传输错误的历
史观,并从整体上左右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政要中不乏公开为侵略战争开脱罪责之人。
第三,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从物质层面上对日本不顾亚洲国家的猛烈批判顽固坚持错误的历史认识提供了支持。日本发展为经济大国后,欲发展为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大国主义思潮有了经济支撑,使一些人产生了“重振国威”、“重温旧梦”的思想,一些右翼分子甚至妄图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旧梦,故总想歪曲历史,美化战争,推脱日本战争罪责。
第四,日本右翼势力的翻案活动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在日本,为侵略历史翻案的右翼势力主要包括右翼团体、右翼政治家和右翼学者。战后,右翼势力的翻案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近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以“保革对立”为特征的“55 年体制”崩溃后,政界出现“保守化”趋向;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与亚洲各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加剧;不甚了解历史真相的日本“战后新生代”走向社会后,对右翼势力的历史翻案缺乏控制力。在这一社会氛围下,日本国内和平主义运动大为削弱,右翼势力变得有恃无恐。日本在对待其侵略历史上顽固地坚持错误的认识立场,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军国主义思想,并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的现实性威胁,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三、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作为战争加害方的日本政府,近年来在极力改变战败国形象,争做政治大国。日本在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表现得异常活跃。然而事实表明,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已经成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最大障碍。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日本政府只有认真对待侵略历史,放弃错误的历史观,真正反省侵略战争,才能取信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使自己立足于亚洲和世界。作为战争受害方的中国,对外,要据理力争,要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进行深入的揭露,要让全世界的人都认清日本的错误历史观,特别是让日本广大民众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罪行。(日本战后的教育使日本国民对近代史的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相当多的日本人只了解日本在战争中死亡3l 万人的事实,却不了解由于日本侵略而造成的数千万中国和亚洲人民牺牲的事实。)同时,要求日本政府真正反省并认罪,以史为鉴,不要让战争悲剧重演。对内,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早在l945 年,毛泽东就说过:“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用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历史,用那种奋起救亡图存的精神,教育和激励我们的下一代,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同时,要引导国民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日本的错误做法,用更适合的方式把中日之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解决好。最重要的是从我做起,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