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高考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作文讲评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2016年高考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高三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以及为什么美。美的本质问题有时又等于“为什么美”的问题,也就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理解为美的根源或来源问题。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是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主要指美的存在问题即美如何存在的问题,亦即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亦或是存在于主客体的交流,统一的问题。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分别是有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三大基本派别。
一,关于客观论,在客观论看来,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美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
可以说,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当人们信赖常识的时候,往往都支持这种观点。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二,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主观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单纯反映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的主体才存在。不过,主观论也有明显的片面性。当它把完美完全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否定美的对象性时,它实际上就把审美对象的存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封闭的主体内心活动。不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况。
三主客统一论,按照主客统一的说法,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主客观统一论不等同于主客混淆论,也不是主客观的一种调和,而是超越主观论和客观论所形成的一种有关美的存在理论。主客观统一论克服了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是一种更符合审美现象的实际情形理论倾向。因此,美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它作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出路。但是主客观统一论还只是一个大理论方向,在它下面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抛弃前两种理论。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强调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还必须阐明这种“统一”的具体含义。
四、美的例文
感受生活的美
美,这是一个充满诱惹力的字眼,也令人陶醉,她让人浮丰收联翩,她甚至叫人一生追求,乐此不疲。然而,美在何处寻?
有人把美看作一位风采娇媚的仙子,她与人们若即若离。你寻她时难觅踪迹,你不在意时她却在你身边微笑。难道说,美真的是这般玄妙,这般难以捕捉吗?其实不然,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之所以时常感觉不到她,并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美,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尤其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摒弃功利,心定神凝,静观人生、生活的时候,美就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从四面八方向你跑来。这时你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会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律动,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可爱,会体验到美不胜收的真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正内涵。
美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与我们主观意识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是一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愉快感觉。她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趣味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宣泄,精神得以满足。但是,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体验到美,这就需要人们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而慢慢地感悟出生活的美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美的是人本身。他不仅具有魅力无穷的形体,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日俱增有一双创造美的巧手和感受美的心灵。他能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去塑造自己的社会生活,能走进大自然去领略造物主赐予的花木山水、飞禽走兽。
美说起来有些玄妙,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她却是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它们是那样地有意味,那样地富于魅力。有的人很愿意在业余时间炒几个菜,炒菜时先按菜谱投料、刀法和火候等去做,做好后一尝,口味不理想,以后再做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稍作修改,结果其色、香、味俱佳,于是乎很高兴。这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创造后的喜悦。
再有,闲假时有的人看看或者说者参与小朋友们做游戏。当他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情境中去时,就会感到自己很愉快,好像年轻了许多,行动也灵巧了。这个现象是通过内模仿或直接参与使得自己心无旁鹜,尽情地享受自由、欢乐和蓬勃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今天的人们对服装和房间布置的兴趣也日渐浓厚。服装时装化,从实用走向审美;房间里所置物品讲究其色调的和谐或对比,讲究空间的疏密和变化鲜花在普通人家也开始登堂入室„„诸如此类,都表明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美化了生活。
因此,我感悟美,不妨就从自己的生活开始。
美,的确就蕴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你迷惘时,师长的几句点拨;当你孤独时,朋友的热情话语;当你烦恼时,恋人那充满关爱的微笑;当你失意时,同事们那一双双助你重新站起来的手,这同样也会让你感到一种美,一种人性的美,社会的美。
美无处不在,而我们要想更充分地享有她,并以此来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升华,关键便在一个“悟”字上。近代学人王国维曾集古人诗句来描绘词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我们感悟生活的美,亦要有此三部曲。这就是说:当你真的想体验生活之美的时候,就要有一颗平和纯净,但又充满对美的渴望的心灵,要有一种超越和乐此不疲的心态,这样再加上偶然机缘的诱发,你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美便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生活之美就像一位妙龄女郎,你爱她、追求她、珍惜她,她就会报你回眸一笑。
美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家里面井然有序,窗明几净,各种家什摆放错落有致,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
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
倘若说欣赏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双善于发现真谛的眼睛,那么欣赏人间真情,则需要有细腻的情感。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多因生计而疲于奔波,身边的零散琐碎的事情往往被忽略了,渐渐地把日子过得淡然无味,一头雾水,不知道生活到底为了什么?“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荫蔽?”,作家冰心的细腻由此可见一斑,这应该是她最真挚情感的表白。细腻的情感燃烧时,身边的细微的美肯定会熠熠生彩、璀璨夺目的。此时的生活还会索然无味么。
常常感动于亲情的温暖,感动于朋友间情谊的真挚,可当有人溺水时,岸上的人或许大声呼救,或许焦急万分,但无论如何最感人的还是纵身跳下去救人的那个人,这是一种真诚无畏的美。人在落魄时,萎靡不振,孤独无助,那个能助你排忧解难的人,恰似明月的青辉毫不吝啬地倾洒入你的心田,登时那种诚挚而热心的美会感动你一生。具有先天缺陷的人,常常感动生活的苦涩,上苍的不公正,那个能助你抚慰心灵创伤、改变你命运的人总是叫人敬佩,这种无私而拯救心灵的美会让你永志不忘。
身边的琐碎事情看起来凌乱而繁杂,不经意中大多放弃了,长时间的漠然必然麻木不仁,也就无从谈起美的存在。
欣赏美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对内在世界的美丽漠不关心,那你无论如何也看不见外在世界的美丽。摈弃掉偏见和固执,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就呈现在你眼前了,因为美就在你的心中。找到心中的美,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美。
美的极致便是安详,美是一种毫无标的的愉悦。人如果能抛弃偏执,丢下无谓的烦忧,哪怕一片树叶,一朵小花,都能发现它的美,只要用心,生活中的美和喜悦便会不请自来。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美就在身边
很喜欢天空,因为它很美。虽然很喜欢,但却遥不可及,只能抬着头,在离它很远很远的地方望着。因为眼光放得太远,忽略了身边,和天空一样美好的东西、。
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因为它被认定为美德。在街上,看见红领巾扶着老人过街,是美的象征;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座,也被认为是“美”;在公园里,小区里的慈善活动,也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喜欢坐在窗台前,放着音乐,在笔记本上打着字,而窗外是雾蒙蒙的。因为觉得这样有一种美感,才会喜欢这么做。是的,只为了追求美,这样是多么有韵味,多么舒服,多美。它可以让心灵变得舒畅,就像我觉得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才会“文思泉涌”!美就是离我们那么近。
买好看的衣服,是为了让造型更美;看书,是为了让心灵更美;种植花草,是为了让环境更美。
晚上睡觉,经常做梦,印象最深的是:干净的天空,有些潮湿的空气,我躺在青青的草地上成“大”字形,闻着清清的草香,简直是世外桃源啊!!„„最后,我记得我是笑着醒来的,人就是这么容易被美满足,美就是那么简单,只是这样自然的东西。
我们会去做的事,大部分都是因为美,那些小偷小摸,为的,也只是更快地通过捷径到达“美”。只是这个纯洁的词,却因为这些不光彩而染上了灰尘,但他们却不知道,美并不只是那种有着光鲜的外表,异常贵重,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的珍品。
并不是只有稀世珍宝才是美的,那最普通的草地,那亮晶晶的星辰,那干净的天空,那最便宜的白汗衫,那每一位善良可爱的人,在我们,在整个世界看来,都是那么美好。
正因为有这些普通、可爱的东西,才会组成这个世界,他们是不可缺少的,这些不起眼的普通,才是世界上最耀眼的美丽。
清晨,薄薄的雾,妩媚地拥着周围的一切,嗅一嗅鼻子,清新和舒畅蔓延到全身,就在身边,环绕着我;正午,银河系中唯一炽热发光的恒星——太阳,一脸灿烂地望着大地,和煦的阳光撒在我身上,暖暖的,触“手”可及。想起每天都可以生活在这些舒适中,美美的呢!
其实,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美,就是这样触手可及,但你的心美吗?如果用真心去包容这整个世界,快乐地活着,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美丽的,美其实就在你身边„
美就在身边
夏夜在海边是凉爽的,清风拂过肩头,头发飘过脸颊。仰望蔚蓝的天空,感觉这夏天是那样的精彩与惬意。而她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天地。她站在海边嗅到的只有海风的苦涩,无情的海风吹乱了她的秀发,扰乱了她的心情,她感到的是心寒彻骨。
她无数次的落榜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看不起她,他觉得这个世界太冷酷无情了。她想从迷失中逃脱出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悲哀与凄凉。
无聊之余,她用脚尖在沙滩上画出一朵花来,大海的美景她也许从不曾留意过,毕竟突然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这时,她的父亲来了:“孩子来,我带你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一定比这里好。”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们坐了大半天的公交车,在傍晚时分,又回到了这同一片沙滩。父亲捂着她双眼的手慢慢松开,她待看清楚言情的事物后,满脸惊愕。这时已是黄昏了,她看到了怎样的一番的景象啊!夕阳渐渐沉沦在海天交接的边际,黄昏里便是一个彤红丰韵的少女,披着粉红的纱,含着醉人的笑,向她走去。海风中的丝丝清灵给了浮躁中流曳的,渴望激昂的心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路,以最平贴的慰藉。
这是一种怎样的美?美的流光溢彩,让人流泪。女孩慢慢转移视线,看到了她自己先前用脚尖绘出的花,她疑惑的问向身旁的父亲:“这就是我们家附近的那个沙滩吗?”父亲郑重的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不是只有像‘苏州园林’那种被国家赐了‘星’的景色才算是美景,这片沙滩每天傍晚都会有这种景色,只是你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所以才让习惯掩盖了这怡人的景色。”她听闻后突然笑了:“不是只有国家的景色才好看,高考也不是我人生唯一的出路。”女孩又振作起来了。
我们常说,习惯的地方没有景色。然而事实是,习惯的地方一样有风景,只是我们对习惯的地方容易产生一颗麻木迟钝的心。我们那颗麻木迟钝的心,掩盖了身边的美景。
当我们对身处的环境总是心怀抱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迪:美景就在身边等着你去发现,美就在身边!
要善于发现美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人抱怨社会丑陋,穿行于社会的人们丑陋等.其实人们的这种想法是过于偏激了,在社会中还是存在许多的美,就是因为人们不去发现,只是一味的通过表面就下结论.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美和丑相约一起去海边游泳,美穿的是美丽的外衣,而丑穿的则是丑陋的外衣.二人游泳完后,丑先上的岸,随便拾起一件外衣就穿上了,随后美也上了岸穿上了外衣,二人就回家了.但回到家中才发现衣服穿错了,此时丑发现自己很美,而美发现自己很丑.其实美和丑都是相比而言的,这个故事就是说明美和丑有时只需要一件外衣就可以改变,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就是如此,当一个满脸乌黑,一脸疤痕的女孩走到你的身边,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主备人:李娟
审核:陆小明 的周围美就象影子一样和我们行影不离,只是我们没有去注意他,没有去细心发现.美丽与丑陋其实有时就是一步之遥,美丽中有丑陋,丑陋中有美丽,这就要我们去善于发现,当我们用眼睛去细心品位丑陋中的美丽时,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幸福,从身边去发现那些被人们摈弃的丑陋,把那美丽的一面带到自己的心灵世界,让自己的心灵在美丽中得到净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美丽去敲开这扇窗,让心情变的更舒畅,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丽以及那些被遗忘的美丽。
感悟美丽
糖水喝多了,便不觉得甜;好日子过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平淡。
慢慢地,我们总借口生活没有新意而变得没有激情,变得慵懒,甚至麻木。于是我们哀叹,我们怨天尤人。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平淡中寻找激情,从美丽中获得感动,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并不是山重水复,而是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只要我们睁开灵性善感的眼睛,我们将会在处处发现美。美让我们心动,让我们愉悦,让我们快乐而感动,让我们陶醉而欣然。
青草绿树、白云蓝天,鸟语花香,长空飞雁,浩瀚沙漠,无限大海,宽广的天空,坦荡的草原,美丽无处不在;潮涨潮落,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美丽无处不在。只要有心,就不缺少美丽;不缺美丽,便不缺快乐。生活即美,美即生活。一位哲人说:“如果世间没有美丽,便没有生命;如果人们不能发现美丽,感知美丽,拿生命的意义便失去了大半。”感悟美丽,是生命的需要,是活着的需要,是美丽的需要。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我眼中,佛教徒虽是四大皆空,但他们并不拒绝美丽,相反,她们对美丽有着独特的感悟和珍惜。因而佛教徒活得轻松,活得自在,虽物质淡薄清贫,但精神富足多彩。
把感悟美丽当做你人生路上的一门功课,那么你将发现你的生命旅途将是鲜花一路、馨香一路。
人生之路漫漫,其间的挫折失败与落寞在所难免,当心灰意冷时,在痛苦绝望中,于孤独寂寞里,不要徘徊,不要伤感,不要犹豫,不要惆怅。相信,美丽就在你左右,美丽会给你信心、给你勇气、给你希望,给你快乐。
感悟美丽,生活将变得充实;感悟美丽,生命将变得多姿多彩。感悟美丽,是人生里最亮的一道风景。
第二篇:江苏省徐州市2010-2011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10—2011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该纲要主要 ①阐明国家战略意图
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③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④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0年是
▲
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特区3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A.海南
科学发展
B.深圳
改革开放 C.浦东
共同富裕
D.厦门
市场经济
3.2010年10月1日,▲
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重要一步。
A.天宫一号
B.嫦娥二号
C.神舟八号
D.长征三号
4.右图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的第六次全国
▲
标志。此次普查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A.工业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经济普查
5.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
修正案
(八)》,将“恶意欠薪”、“醉酒驾驶”等一些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A.宪法
B.刑法
C.行政管理法
D.社会治安法
6.2011年3月11日,▲
东北地区海域发生里氏
▲
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海啸与核泄漏危机,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A.日本
9.0
B.智利
8.8
C.墨西哥
8.0
D.印尼
7.2 7.2011年我国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之所以要稳定物价、防范通胀,是因为物价过快上涨
A.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B.会影响人们生活和经济秩序 C.会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D.会使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 8.右图显示出,小排量车购置税恢复按10% 税率征收将会带来
A.汽车供求关系的改变
B.汽车企业投资的增加
C.汽车燃油价格的上涨
D.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9.近期,小巧的车载冰箱一上市就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人们驾车、旅游、野餐、垂钓好伴侣。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B.消费是连接分配与交换的纽带 C.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D.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
10.2010年,江苏省民间投资达1.4万亿,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超过60%;江苏民营企业占全国百强民营企业32席。民营企业迅速发展 A.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C.表明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D.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好“蛋糕”,这看似有理,其实行不通。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蛋糕”就总也做不大。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B.经济发展水平对分配政策的影响 C.分配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D.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2.实施“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举措是
①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储备
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当公共权力被滥用、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可以举起手中的利剑,依法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这里的“利剑”是指公民的
A.监督权
B.咨询权
C.选举权
D.建议权
14.各地区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有效地维护了物价稳定。这表明
①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②政府干预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③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④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5.“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逐步缩小了边境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 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6.胡锦涛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这表明
①世界各国共谋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我国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是竞争合作冲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66处,其中,布达拉宫、丽江古城等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反映出
A.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能是民族的 B.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代表
D.各民族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8.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说明
A.传统文化含有糟粕应全面剔除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一成不变 C.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
D.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
19.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意见,要求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免费提供基本服务。这一做法
A.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B.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C.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收益
D.活跃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20.2011年春晚之后,“农民工”演唱组合旭日阳刚一夜走红,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这启示我们要
A.大力发展经典文化和高雅文化
B.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丰富文化产品,引导文化需求
D.依托文化传媒,加速文化传播
21.“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德,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
A.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
22.在曲阜、台湾、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每年都会举行祭孔活动。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江苏省将建设文化强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设文化强省必须 ①推进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 ③推动文化精品的生产
④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下列选项蕴涵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5.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之所以说它“最美”是因为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思维和存在具有一致性 C.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精神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6.人类至今还不能对地震作出可靠的预测。这是因为认识具有
A.反复性
B.无限性
C.上升性
D.客观性
27.为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减轻贫困、饥饿、疾病、住房不足以及环境退化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这表明
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
28.2010年11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强调,要把基层党建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29.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30.在社会生活中,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观点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D.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
31.下列选项和漫画《久而久之》所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2.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居委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推动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迈上了新台阶。这表明
A.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3.在建设和谐江苏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江苏省委省政府
①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篇,2011年2月召开的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处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回顾过去五年的成就,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字引人关注: 图表1:综合经济实力与城乡居民生活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十一五”期间13.5%10.2%8.2% “十二五”目标10%10%10%
注: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左右。
图表2: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科技 贡献率
2010年实现40%33%2.1%54% 2015年目标48%40%2.5%60%
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左右。(1)请根据上述图表,概括“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2)结合上述图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析实现“十二五”江苏经济三个“10%”发展目标的意义及其可行性。
35.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遵循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的形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常言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做到“法之必行”。
(2)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36.【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A【经济学常识】
在收入分配上,李嘉图有如下观点:
观点一: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它分割为工资和利润。
观点二:地租是付给地主的一部分土地产品,而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
观点三:一国的产品要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对于高利润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低工资和低地租更为有利呢?(1)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的来源是什么?
(2)李嘉图主张通过怎样的方式提高利润以增加资本的积累?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2010年4月法国政府启动的退休制度改革一直遭到反对党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并由此频繁引发全国性的罢工和游行。由于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在国民议会占有绝对多数,在参议院占有半数以上席位,2010年10月,法国议会上下两院分别通过了该法案的最终版本,并由萨科齐总统签署成为正式法律。
材料二:2011年4月,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联邦政府2011财政预算案,在总统奥巴马签字之后,这一预算案生效,结束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关于政府预算问题长达数月的争吵,避免了政府因预算到期而关门。奥巴马表示,“拥有不同信仰的美国人再次走到了一起”。
(1)比较法美两国在政体结构上的异同。
(2)你如何看待法美两国在立法过程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争吵和妥协?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老百姓用生命与健康代价换来的警世之语。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的关注,他们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第一组
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表明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诚信的缺失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
第二组
代表食品安全,关乎性命,每次面对食品安全事件,我们都希望是最后一次,但残酷的事实却是食品安全屏障屡屡被突破。这其中固然有生产经营者违法牟利的原因,也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一定关系。
(2)你认为维护食品安全政府应履行好哪些职能?
第三组
代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反映出,在物质财富剧增的今天,我国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同经济建设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我们准备在网络上发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倡议,号召人们不断提高道德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
(3)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法依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出两条建议。
徐州市2010—2011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A
2.B
3.B
4.C
5.B
6.A
7.B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D 15.D 16.B 17.D 18.D 19.A 20.B 21.B 22.A 23.A 24.C 25.D 26.A 27.B 28.C 29.B 30.B 31.A 32.D 33.B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1)“十一五”期间,江苏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2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2分)。
(2)意义:有利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分)
可行性:“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十二五”保持较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分)研发投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不断深入,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分)
35.(1)做到“法之必行”,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切实履行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执法;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每点2分,共6分。学生答出其中3点即可。)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了这一道理。(2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体现了这一道理。(2分)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遵循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这一道理。(2分)
36.A(1)李嘉图认为,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他从一元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李嘉图的上述认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李嘉图从资产阶级的立场,考察了地租、利润和工资的相互关系。他认为,资本积累来自利润。在他看来,地租和工资愈低,利润就愈高。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工资和地租的方式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36.B(1)相同点:两国议会都由两院组成,都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两国总统都掌管最高行政权力;立法和行政机关之间,都存在分权和制衡。(3分)
不同点: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法国实行多党制,美国实行两党制;法国实行“行政双头制”,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美国总统独揽行政大权。(3分)
(2)法美两国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立法过程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争吵和妥协,从根本上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各种力量之间的争吵会导致立法过程中相互扯皮,效率低下。(2分)各种力量的争吵和妥协,客观上能够反映一定的民意,但不可能使立法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2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1)①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能够根据价格涨落反映的供求关系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
②市场经济也应该是法治和道德经济。市场竞争中,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会带来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2分)
③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分)
(2)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法律观念和道德素质;履行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验设施等方面的建设。(4分。不结合食品安全问题最多得2分。)
(3)辩证法依据: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每点2分,共4分。从辩证法其他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建议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每点2分,共4分。所提建议不结合《文化生活》知识不得分。)
第三篇:2018合肥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崔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一…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摘编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中国”成为作家们眺望远方的基本视野,这使得新时代文学具有极为鲜明的纵深感。C.上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洗 手 朱以撒
每一次要摊开这些汉画像拓片阅读时,我都要认真地洗洗手,擦拭干净。其实指掌间已经很干净了,也还是要自觉地进入这么一个程序,算是从内心对前人的作品表示敬畏,还有崇仰。这种习惯逐渐形成,对待古旧之物,大都如此。每一件古旧之物都有自己的气息,冷清的、平和的、朴拙的,却不会有时下这么些气味。充满欲望的手一天到晚都在触摸着种种物质的皮表,要静下来阅读古帖古碑,慢慢地把玩一遍,还是需要洗一洗手,让手的温度冷却一些一一一这很像一个长长的过门,很郑重,很有必要。一个人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接下来由手展开的动作就会把分寸掌握得很好,至少不会失手。
精神洁癖——让澄澈的水来过手,通常以此开始。生活习惯中对于洗手的要求,是在进食之前。一位农妇在不缺水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洗手,可能没有想到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年到头的栉风沐雨,终于修来了黄澄澄的果实。一个人把手洗净了.坐在餐桌前,显然是沉稳和端庄的。对劳动的果实抱有认真的态度,缓慢地品咂.神色越发爽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也是一种态度,只是劳动果实的滋味未能被细致地感受,不克有些粗率。大凡有洗手这个程序,整个行为都会克制一些.徐缓一些,进程也更为细腻和雅致。
回老家时,我面对晚年的母亲,会给她剪剪指甲。人老了,指甲也变了形态,如乱石铺街,凹凸不平,连坚硬的指甲剪都有些吃不消。可是我别的做不了什么.就从剪指甲这等小事入手。剪完后母亲总会催促我去洗手,顺便把指甲剪也给洗了。在母亲看来.一件事和一件事之间的过渡,应该用洗手来区别,以示结束和即将开始。母亲总是把许多事情划分得十分清楚,她是一个善于细化的人。炊爨、刷洗是一种动作,快,麻利。接下来把手洗净,在狭窄的书桌前端坐,开始批改作业。清洁的手在作业本上移动,边改边把那些卷起来的边角抚平。勤洗手是内心的需要,会更细腻一些,少一些粗率。在那些越来越热的夏天,少年的我有很多时间都在田园里奔跑,掀动墙边屋角的瓦砾,追捕蛐蛐,或者爬墙上树,弹鸟捕蝉,弄得灰头土脸。好在家中有两口老井,水量充沛,随时可以用清冽的井水冲洗。当双手深入水桶的一刹那,脑袋清醒起来一一不能老是这样子啊,应该要有一个新的走向了。
庸常日子里的忙乱双手。每一日都在大量的抚摸之中。每一个被抚摸的对象都是有温度的,冰冷的热烈的、粗糙的细腻的,能感受到它们在节乞推移下的变化。如果没有什么禁忌,面对物体,每个人都会生发出许多抚摸的欲望,抚摸使内心有了把握,判断也随之准确。我不知道一个人戴着手套,怎么可能感受毫端在宣纸上提按、快慢的回馈,一切行为还是略去一些装饰才能存储优雅。一个想亲近古贤人的少年,吝惜自己的手,担心墨汁弄黑了手.担心冬日里的水过于寒冷,以为隔着薄薄的手套追寻古人并无不妥,实在是太自以为是了。一群人在看旧日字画,一律戴上了手套。目光尽可以随意,对一双手却提出了要求——必须隐藏在手套内部,以保证抚摸时的安全。这些手套百人戴千人戴,内部外部早已不洁.可是没有办法,规定如此死板。如果一个人洗净了手,开合卷轴时,会对纸本的轻重、顺逆分寸把握得默契一些,周全一些。净手的低调而柔和的抚摸,被旧日的纸上纹路牵引着,进入内心最隐秘的深处。手套对于手来说,就是一层蒙翳,捂在里边久了,蔫了,不活络了,把它抽出来,洗洗,就生动起来。
又一个夜晚到来。我先是洗了一次手,坐下来整理一篇文稿。然后又洗了一次手,站着临写《杨淮表记》里的几个字。洁净的手指灵动地引导着柔韧的羊毫,点线简劲而出。我一直以为学书者不可不知汉隶,它是一个人笔下的筋骨,让一个人行笔时有了底气。接着,我又洗了一次手,意味着今夜的临写结束。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写自己每一次在阅读汉画像拓片之前都会洗手,字里行间也在劝诫着人们对于物质不要过于贪恋。
B.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显得较为粗率,难以细致地感受劳动成果的滋味,于是农妇常会要求孩子们饭前去洗手。
C.本文写戴着手套练书法、赏鉴旧日字画,从反面说明洗手之后亲手抚摸才会使内心更有把握,判断更为精准。
D.结尾写在临摹《杨淮表记》前后反复洗手,既与上一段相关内容形成对比,又呼应开篇的内容,足见运笔匠心,5.第三段对母亲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洗手”的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o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O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O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材料三: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猿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摘编自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材料四: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摘编自桑彬彬、黄敏《我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O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从2015年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文化旅游崇尚文化参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进行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参与的机会。
C.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更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9.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6分)
二、古伐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秸初,为夏**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夏人方修贡人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7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义正辞严,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2)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梁园吟(节选)李 白
梁王官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宋中十首(其一)高 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枭雄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首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E.两位诗人就荒凉颓圮的梁园落墨,不仅抒发了今昔变迁的沧桑之感,也间接流露了他们对唐王朝衰亡的隐忧。
15.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到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师说》中“,”三句,将当时一般人与古圣先贤进行对比,批判了前者不愿从师学习的错误态度。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诗,借景抒怀,展现出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现如今的书,抢眼的不只是封面,还有上面的推荐文字,有名人的,有朋友的,虽然大多三言两语,却是众口铄金,一片叫好之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详细规定,还对侮辱国歌等犯而不校的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庄子并没有像道学家那样正襟危坐地教育人,他擅长讲各种奇异的故事,更愿意用故事来启发当时所谓的“失败者”换个活法。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的原则,而只有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才能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
“无人超市”的发展虽然暂时还不尽如人意,不过曾几何时.当超市这种业态刚刚进入中国时,也受到过许多中老年人的质疑。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光同尘的行为是不足取的,应该有的是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广开言路的自信。
A. B.(:.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也充分体现了“全民全运”的办会理念。
B.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日前在京召开,几十个科研部门的工作者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C.武大靖勇夺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桂冠,提振了中国冰雪健儿的士气,随后他还在乎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D.特色小镇的形成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现在仍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着较为全面的服务。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元宵节)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B.(端午节)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间。C.(七夕节)名借沉香,我思三首清平调;人来览殿,谁解千年长恨歌。D.(中秋节)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雨呖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但,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研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实际上,因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就是基础研究所产出的新知识、新原理、新定律。同时,基础研究还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因为基础研究特别是实验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和逻辑,靠的是独立思考,而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核。因此,对于培养有科学理性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清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差异化除个性之外,必然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因此无论多早出国,在海外待多久.都不能忘本。毕竟,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赢得别人尊重并不一定要依靠差异化的价值体系及其生活方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中国电影缺席2017年戛纳电影节,电影节艺术总监蒂埃里表示:“中国商业化的电影越来越多,但它侗不属于我们想要展映的艺术电影类型。” 材料二:看《战狼2》时,在中国海军舰长下令“开火”的一瞬间,一个小男孩大喊了一声“好”,放映厅里顿时掌声四起,观众们都欢笑起来。很多观众说.这么多年了,这一幕他们还是第一次遇见。
材料三:2018年春节假期累计实现综合票房5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初一单日取得综合票房近13亿元,创造了我国电影史上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1.(3 分)C 2.(3 分)B 3.(3 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4.(3 分)B 5.(5 分)以母亲的视角突出洗手之于人心的需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通过描写与洗手相关的生活情景,表现母亲认真细致的个性,使文本更具感染力。
6.(6 分)洗手是向前人作品、自己劳动果实表达敬畏或尊重的方式;洗手意味着做好准备,以便进入一种感知与体认事物的良好状态;洗手提醒人们结束和即将开始,并能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生活方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7.(3 分)A 8.(3 分)D 9.(6 分)
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
途径: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10.(3 分)D 11.(3分)A 12.(3 分)B 13.(10 分)(1)(5 分)奸计正在此,希望趁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做不了什么的。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胶扰”“术”各得 1分。)(2)(5 分)(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师选官调职,在旅舍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宦”“逆旅”各得 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14.(5 分)B、E 15.(6 分)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
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1)(3 分)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2)(2 分)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3 分)A 18.(3分)C 19.(3 分)D 20.(6 分)也有人质疑基础研究的价值 基础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 让公众深入地理解基础研究 21.(5 分)
个性之外的差异化并不一定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能换取到世界舞台的入场券。(或: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
四、写作(60 分)22.(60 分)按照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作文标准。
第四篇:徐州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徐州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数学Ⅰ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已知集合【答案】【解析】2.已知复数【答案】1 【解析】3.函数【答案】【解析】,解得定义域为
。,所以
。,所以
。,则
__________.
(为虚数单位),则的模为__________.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伪代码,运行后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13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a=0,b=1,i=2 A=1,b=2,i=4, A=3,b=5,i=6, A=8,b=13,i=8 不满足条件,故得到此时输出的b值为13.故答案为:13.5.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对该地区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随机抽取了150分到450分之间的1000名学生的成绩,并根据这1000名学生的成绩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成绩在内的学生共有__________人.
【答案】750 【解析】因为所以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得,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所以,得离心率。
7.连续2次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的正方体),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事件“点数之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总事件数为,目标事件:当第一颗骰子为1,2,4,6,具体事件有,共8种;
当第一颗骰子为3,6,则第二颗骰子随便都可以,则有所以目标事件共20中,所以8.已知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__________.
。,侧面的对角线长是,则这个正四棱柱的体积是
种; 【答案】54 【解析】Aa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得到
故答案为:54.9.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三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故得到正四棱柱的体积为是,,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由三角函数的图象可知,直线点和第三个点之间正好一个周期,则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所以,得,由图象对称性,取点,中,曲线:
与正弦函数图象交的三个相邻交点中,第一个,所以
。的距离的最
上任意一点到直线:所以11.已知等差数列【答案】14。满足,则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a1+a3+a5+a7+a9=10,∴5a5=10,可得:a1+4d=2. ∵a62﹣a22=36,∴4d(a6+a2)=36,即2a4•d=9,∴d=2,∴a1=-6.
则a11=﹣6+10×2=11. 故答案为:14.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应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小题时,常见的思路是可以化基本量,解方程;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题目;还有就是如果题目中涉及到的项较多时,可以观察项和项之间的脚码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这个发现规律。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若圆:
上存在点,且点关于直线
上,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的对称点在圆:【答案】 【解析】关于直线的对称圆
。,由题意,圆与圆有交点,所以,所以的范围是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由题意,得到关于直线的对称圆,存在点满足条件,即圆与圆有交点,由图象特点得的题型充分利用图象辅助解题。13.已知函数__________. 【答案】,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得的范围。直线和圆【解析】函数f(x)=当﹣1≤x≤1时,f(x)=1﹣x; 当x<﹣1时,f(x)=x+3; 当x>1时,f(x)=(x﹣1)2. ①当x>1,即﹣x<﹣1,可得g(x)=(x﹣1)+3﹣x=x﹣3x+4,由g(x)≤2,解得1<x≤2;
②当x<﹣1时,﹣x>1,则g(x)=x+3+(x+1)=x+3x+4,由g(x)≤2,解得﹣2≤x<﹣1; ③当﹣1≤x≤1时,﹣1≤﹣x≤1,可得g(x)=1﹣x+1+x=2,由g(x)≤2,解得﹣1≤x≤1,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2]. 故答案为:[﹣2,2]. 14.如图,在垂足为,则中,已知,,为边的中点.若,2222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到
设EA=x,到BC= 故答案为:,两边平方得到AD,在三角形ABC中用余弦定理得,在三角形ACE和CDE中分别应用勾股定理,得到x=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向量的点积运算。解决向量的小题常用方法有:数形结合,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建系将向量坐标化;向量基底化,选基底时一般选择已知大小和方向的向量为基底。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在(1)求(2)若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的值;,求的面积.,.【答案】(1)3;(2)78.【解析】试题分析:(1)由两角和差公式得到三角形中的数值关系得到到解析:(1)在所以所以中,由,.,得为锐角,所以,由,进而求得数值;(2)由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关系得
.,再由正弦定理得到b=15,故面积公式为
(2)在三角形中,由,所以,由,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的面积
中,.,,分别是,的16.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求证:
(1)(2)平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证明线面平行,可先证线线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故所以解析:(1)证明:取因为所以在直三棱柱又因为是所以所以四边形所以而所以平面平面分别是且的中点,连结的中点,中,的中点,且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即
;(2)证明线线垂直,可先证线面垂直,又因为,故
面
面
得到,进而得到线线垂直..(2)证明:因为三棱柱又因为所以面又因为面所以又因为所以连结所以又因为所以而所以面面面面面,即,因为在平行四边形,且,.,,面面,所以,,为直三棱柱,所以面,,中,面,17.某艺术品公司欲生产一款迎新春工艺礼品,该礼品由玻璃球面和该球的内接圆锥组成,圆锥的侧面用于艺术装饰,如图1.为了便于设计,可将该礼品看成是由圆及其内接等腰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圆锥的侧面积为
旋转
.而成,如图2.已知圆的半径为,设
(1)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2)为了达到最佳观赏效果,要求圆锥的侧面积最大.求取得最大值时腰【答案】(1)见解析;(2)侧面积取得最大值时,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长度为的长度..
.................................试题解析:
(1)设交在在所以S于点,过作中,中,,垂足为,,(2)要使侧面积最大,由(1)得:
令由,所以得得:,当所以所以所以当时,在区间在,当时,上单调递减,上单调递增,在区间时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 时,侧面积取得最大值,此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答:侧面积取得最大值时,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长度为.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点.为椭圆的右焦点,为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连结圆于点,.,并延长分别交椭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3)设直线,求,的值; 的斜率分别为,是否存在实数,使得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
;(3)见解析.;(2)由椭圆对称性,知,所以,此时直【解析】试题分析:(1)线方程为,故.(3)设,则,通过直线和椭圆方程,解得,所以,即存在。
试题解析:
(1)设椭圆方程为,由题意知:
解之得:(2)若此时直线由,所以椭圆方程为:,由椭圆对称性,知方程为,得,解得
,所以,(舍去),故(3)设直线.,则,代入椭圆方程,得 的方程为
,因为是该方程的一个解,所以点的横坐标,又在直线上,所以,同理,点坐标为,所以,即存在,使得.,的极值; 的图象都相切的直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通过求导分析,得函数,所以
取得极
.19.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2)若存在与函数【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小值为,无极大值;(2),通过求导讨论,得到的取值范围是试题解析:(1)函数当所以所以当所以函数所以当时,在区间时,函数上点,当的定义域为时,时,单调递增,无极大值; 上点
处切线相同,.
单调递减,在区间取得极小值为
与函数(2)设函数则所以
所以,代入得:
设,则 不妨设所以代入在区间
则当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可得:
时,当时,上单调递增,设所以所以当又当时在区间时,则上单调递增,又,即当
时
对恒成立,因此当即存在又由时,函数使得函数得:
上点
必有零点;即当
与函数
上点
时,必存在使得
处切线相同.
成立;
所以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0.已知数列(1)若,单调递减,因此
.,求证:数列,其中,其前项和为,满足,,.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3)若是等比数列,求,的值;,且,求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用特殊值法,得,故
;(3)见解析.(), 所以;(3)得
是等差数列.,故数列,所以
是等比数列;(2)利,得,可证数列试题解析:(1)证明:若所以,则当,(), 即所以又由得所以故数列,,,,即,是等比数列.
是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即),得,①,即,得,②,即,得,③
,(2)若当时,当时,当时,②①③②解得代入①式,得此时所以故(,.
(3)证明:若
又由,解得,,由
.,代入,得,得.
.),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得,得,所以,成等差数列,由两式相减得:即
,得,所以相减得:所以所以,因为即数列,所以是等差数列.,数学Ⅱ(附加题)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1.[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求证:是圆的直径,弦,.的延长线相交于点,垂直的延长线于点.【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圆的割线定理得到,进而得到结果.解析: 连结,因为为圆的直径,所以.
又△∴22.[选修4-2:矩阵及变换] ∽△,所以,即,.,又,则
四点共圆,所以,再由相似三角形得到已知矩阵【答案】见解析.,若矩阵,求矩阵的逆矩阵.【解析】试题分析:,所以.
试题解析: B.因为,所以.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判断直线:【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直线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试题解析: 把直线方程将圆 即.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直线与圆相切.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普通方程求解。一般的,我们可以将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都转化为普通标准方程,因为普通方程才是我们熟悉的方程形式,然后利用普通方程解题即可。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都是正实数,且【答案】见解析.,求证:
.,化为普通方程为
化为普通方程为
.,化为普通方程为,圆
(为参数)与圆:的位置关系.,所以直线与圆相切.【解析】试题分析:把不等式的左边写成形式,利用柯西不等式即证.
试题解析:证明:∵,又∴考点:柯西不等式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5.在正三棱柱中点.以
中,已知,,分别是
.,和的,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求异面直线(2)求二面角【答案】(1);(2)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的余弦值..,则【解析】试题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
;(2)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记直线和,所成角为,则,则,所以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的法向量为,,(2)设平面因为则,取得:
设平面同理得,的一个法向量为,根据图形可知二面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为锐二面角,;
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解题应用。一般的,在容易建系的空间几何体中,我们都可以采取空间向量法解题。空间向量法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计算问题,降低了逻辑思维难度,只需掌握基本解法。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平行于轴的动直线交抛物线:
于点,点为的焦点.圆心不在轴上的圆与直线,(1)求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于点,.当线段【答案】(1),轴都相切,设的轨迹为曲线.,过且垂直于的直线为,直线,分别与轴相交的长度最小时,求的值..(2)见解析.解析:
(1)因为抛物线的方程为设,所以的坐标为,因为圆与轴、直线都相切,平行于轴,则直线的方程为,即,所以圆的半径为,点
所以所以的方程为(2)设,又.,所以,即,,由(1)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存在,由对称性不妨设由,所以,所以所以,.
令,则,由得,由得,所以在区间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即取得最小值,此时.
点睛:求轨迹方程,一般是问谁设谁的坐标然后根据题目等式直接求解即可,而对于直线与曲线的综合问题要先分析题意转化为等式,例如,可以转化为向量坐标进行运算也可以转化为斜率来理解,然后借助韦达定理求解即可运算此类题计算一定要仔细.
第五篇: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市区小结
2014年江苏徐州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解析市区小结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本题共3分,平均1.25分。考查字形题,可见学生对字形缺乏必要的重视。第1小题江苏注重对字音的考查,但也不可忽视字形类题目。
2、本题共3分,平均1.68分。考查语病,掌握情况较好。
3、本题共4分,平均2.54分。将钱钟书的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是没有把“翻译的最高境界”重新表述,作为首句主语,又是陈述对象,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这一个得分点,失掉1分;许多学生把“躯壳换了一个”理解为表达方式等等,此处应该是语言和文字符号的“翻译”。
4、本题共5分,平均2.78分。仿写题的两个例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最高5分,最低1分。比较而言,第一句得分率很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仿写句子不合逻辑,追求形式而经不起推敲。比如“稻谷受到破坏,却以粮食来报答” “蓝天虽遭蹂躏,却以白云相答”等等。第二句得分率较高。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本题共3分,平均1.31分。文言实词的考查,掌握情况不好,仍需加强训练。根据语境判断词意的能力尚不强。
6、本题共3分,平均2.04分。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掌握情况较好。
7、本题共3分,平均1.52分。两个得分点:其中第一点“离间计”大部分能得到2分;第二点有两种情况:(1)直接概括为“攻心计” “心理战术”的不多;大多数同学叙述计策内容,但不全面,没有突出“四面流布,俱鸣鼓角”,仅能酌情得1分左右。
8、本题共10分,平均5.37分。(1)本题共3分,平均1.48分。每句1分,第一句未补充的较多,还有不少学生理解成“敌人虽然气焰很盛但兵力很弱”;第二句得分者较多,“足”译为“值得”的不得分,因为整句意思错误;“讨”字后补充的宾语由于没理解意思写成“贺齐”的不少;另外把“讨伐”写成“争伐” “讨代” “讨罚”的较多;最后一句有两个得分点,“住”和“息”都翻译正确方可得分,故在此句上失分较多;“住”通“驻”没看出来,“息”理解为“休息” “平息” “安抚”等意的也不在少数。此题两极分化明显。
(2)本题共3分,平均1.85分。得分点: “身”,译为“亲自、亲身”,答“独自一人,孤身”不得分;“周行”译成“在周围走”和“绕山走”都可以;“形便”失分较多,“形”为“山形、地形” ;“便”译成“便利”、“便于布兵、攀登、作战”皆可,学生一般能理解其意,但没有注意到“形便”是“观视”的宾语,应该译成名词性短语,因此写“观察山形以便于作战” 的就语法不对了,不能给分。错别字没有扣分,但错的太多有些甚至影响句意,应提醒学生注意。本题难度不大,全是实词,只需要字字落实即可。
3、本题共4分,平均2.04分。“溺”和“所字结构”翻译比较差。“会”几乎都能正确翻译,但错别字较多,如把“恰逢”写成“洽逢” “怡逢”等等,得分点出现错别字,一律不得分。“所字结构”较差,三分之一的同学不知如何翻译,得2~3分的占绝大多数,满分的不多,得零分的约占5%。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本题共10分,平均3.76分。(1)本题共3分,平均1.2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准确,“梦”误解为梦境,实际应该是“归乡途中”;内容上的作用,有很多同学直接套用公式,如: “点明主旨”,应该答出“点明了思乡的主旨”。
(2)本题共3分,平均1.33分。审题不清,要求“答内容”却答成“感情”;大多数考生没有概括,答案冗长;对诗歌的理解比较差。
(3)本题共4分,平均1.21分。牵扯作者的背景太多,回答“壮志未酬”的很多; “矛盾”、“近乡情更怯”之类的总结性词语太少,只是表明情感;前句有“故交离散”,学生不能做到前后语句的联通;有部分同学没有读懂诗歌,写“对故乡的痛恨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本题共8分,平均5.57分。本题难易适中,既有对最常见名句的考查,也有对易错易混名句的考察,有较好的区分度,基本能反映出学生对该内容的复习备考情况。部分学生复习情况较好,尽管有两道课外名句默写题,也依然能够正确答题。但相当部分同学在本题有明显不足:(1)必背基本篇目不能完成背诵,出现空题,乱写现象;
(2)尽管能背诵课文,但因不明语意,单纯机械记忆,出现会背但不能正确书写的情况,如“位卑则足羞”的“足”写成“卒”之类。(3)反复强调的易混字、易错字仍没有引起重视,如“壑”、“榭”等;(4)课外名句的积累尚须加强。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本题共4分,平均2.72分。(1)学生大都可以答出“态度转变”和“前后情感形成对比”,但有一部分学生不具体回答“由厌恶到喜爱”;(2)第二问答“引出下文„„”,“为„„做铺垫”也给分,但要结合文本具体作答,仅罗列术语不给分。
12、本题共4分,平均2.06分。题目稍有难度,得分率较低。(1)审题意识弱,对“概括类”题目较为不适应,概括能力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在复述文本内容;(2)最后一点“嫉恶如仇”得分率低;
13、本题共6分,平均2.17分。题目难度适中。存在问题:不会分点答题;“小猫感念旧恩”理解不到;
14、本题共6分,平均3.99分。(1)许多学生误以为“被困猫咪”就是“蓝眼睛”,对作者丢失的猫咪未能找到耿耿于怀,臆想“蓝眼睛”必须“大团圆式”的出现在文章结尾。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本题共6分,平均3.93分。为概括论述思路题,审题难度低。出现的问题:(1)文章层次划分不清,对第二层和第三层没有分别概括;(2)答题不规范:缺少“首先” “其次” “最后”等词,也没有用叙号标记层次;术语混淆,“指出现像”与“提出论点”区分不清等;语言表述不规范,不严谨。
16、本题共6分,平均1.74分。本题为材料作用题,题型常见,得分却偏低。(1)答题要点还有大部分同学没掌握,根本分不清是内容还是结构入手,没有系统阐述本题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得分点模糊难找。(2)不善于回归文本,在阅读时不会动笔标记关键信息,答题时全凭主观印象,或是随便从文中找几句作为答案,根本不理解自己要回答的内容。而本题答案有2点都是在第四、五节,即问题所在段落之前。
(3)概括能力差,或是不善于概括。摘抄的句子都是擦边球,如回答“重视‘小’,重视‘个’”,却不用自己的话概括为“实体和细节”。
17、本题共6分,平均2.5分。本题为论述类文本中特殊词语“深沉”的内涵理解,此类试题往往考查涉及词语多重含义的解读,强调词义多层理解。解答此题应思考
“对悲剧而言何以深沉” ?“深沉”在何处?答案三点都能讲通,学生答题情况不佳。普遍能答到“关怀个体”即“要关注到每一份痛苦”;答出“体验悲剧”者人数一般;第三点答案几乎无人答出,即使答出也是表述不完全。
(七)作文(70分)
18、本题共70分,平均45.53分。(1)审题:两则材料,一则强调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一则强调个人独自面对的不可或缺。写作时,可以立足一则,也可两者兼顾。两者兼顾易出现的问题是:把两者简单并列(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些事需要独自面对),造成观点不够鲜明集中。两者兼顾的较好立意是:群体需要每个个体的协同作战,而个体则需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依赖、不推脱);木桶理论等等。从两则材料的并举中,我们发现它倾向于谈合作和独自面对的必要性,这就要求考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充分论证。但不少考生直接指向“如何独自面对”的一个方面,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证,出现了偏题现象,如:承受苦难;坚忍;抛却名利,默默独行;人生当自强;自信乐观;独自一人,享受宁静;坚持;耐得住寂寞;独处等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偏题:选择人生道路;谈抉择等等。(2)论征:不少学生只是一味地“例证”,用大同小异的几个实例来证明观点;用例过于繁杂,须精简,不少学生说理欠缺,存在以叙代议的现象。(3)卷面:不少学生书写潦草,卷面需要改观。
(八)附加题:(总分40,平均19.09分)
19、本题共6分,平均5.2分。断句整体上做得不错,本题难度不大,断句标志性、特征性词语较多。有一部分学生依然不能理解文意,不会把握断句标志。
20、本题共2分,平均0.65分。能够了解“庄子” “荀子”,但能够写出姓名的只占少数。
21、本题共2分,平均0.41分。(1)部分学生对题干理解不够,只答结果,而缺少对原因的回答;(2)曲解文意,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回答出“学问不够”。
22、本题共5分,平均3.03分。名著阅读题,因题目E项是对的,而答案认为它是错的,所以这2分学生失去了。
23、本题共10分,平均2.81分。(1)本题共6分,平均2.47分。多数学生能够知道“混帐话”的内容;第二问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喜、惊、悲、叹四点分别说明原因,多数学生是笼统回答,分点意识不够;具体说明原因时,答案不够“具体”;有些学生知道分点回答,但原因阐述混乱,张冠李戴。(2)本题共4分,平均0.34分。《茶馆》一题得分很低,多数学生对李三这个人物没有印象,只记得王利发这个主要人物。
24、本题共7分,平均2.67分。画线句子的含义,一般试题多考查把握句子大意,并解释关键词语即可得分,但本题画线句子共6个短句5个得分点,几乎一句一点,这给学生带来了障碍,多数学生答题点不清晰,不完整。
25、本题共8分,平均4.3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以及整合能力。出现的问题:(1)题意理解不够准确,题干是对孙犁作品的评价,而学生回答的是读者的感受,评价与感受混为一谈;(2)八分四点,全文四段,没段一点,学生对此认识不清,要么就是不分点笼统作答;要么就是思维混乱,得分点重复;要么就是分点能力不高,出现8点以上的现象。
20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