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

时间:2019-05-13 06:1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

第一篇: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去、贼、恶、),虚词(焉)

和有关的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孟子的“性善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第1则、6则。

2、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教学难点】

1、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2、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同学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远在深圳的你们,也是纷纷捐款,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那我想问一下,你跟他们是亲戚吗?是朋友吗? 认识吗?——不认识,那你们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侧隐之心。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刚才大家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讨论激烈,可见对此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那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齐读第1段选文,讨论研究问题:

2、从课文所选的6段选文来看,课题就是全篇所阐发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而且它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四肢一样。那么,孟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或者说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引出这个中心的?

——首先是运用了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惡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这种运用层进式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是理性极强的一种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第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

通过以上分析,第1段引出论说中心的手法极富理性,辩证有力,但是,运用层进式也好,运用正反对比也好,而从逻辑上来说,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方式,而唯独对并非是全文论说中心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不惜调动了“例证法”和“正反对比法”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证,这是为什么?你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是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为了求证一个几何命题而精心设定的一个坐标点,这个坐标点如果不存在,那么有待求证的命题就不存在,同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直接推理出论说中心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站不住脚,本文的论说中心也就站不住脚。

——从孟子所运用的“例证法”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运用“例证法”论证观点时,举例要全面,绝不能使用“孤证”。而“孤证”现象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却是屡见不鲜的。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

——不是。“‘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等于“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 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

4、孟子认为:扩大充实“仁义礼智”四端、“熟之”于“仁”和不“自暴自弃”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孟子都进行了具体论证。那么,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的时候,主要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从孟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孟子在论证这三个观点时主要用的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

三、升华主题,总结教学:

孟子告诉我们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种所固有的潜能,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你又是怎样不断挖掘你的潜能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你是一个火炬,要看你怎样把他点燃,你是一块宝藏,要看你怎样去挖掘;你是一颗星星,要看你怎样去发光。

我们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还要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孟子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但是有发端之后还要不断向内心求取,还要使他成熟,不能自暴自弃,只有这样才能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光大。

四、写作借鉴:

本文所选的是孟子有关“修身”方面问题的重要论说,主要阐发的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之说”,它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去认真地学习体会,并要积极地继存和发扬。与此同时,作为议论性的文章,孟子经常采用的层进、对比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的。因此,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练习,请大家抄一下。

五、课外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知什么时候,社会上已不再那么欣赏“沉默是金”,取二代之的是“个性”这个词语的风靡。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学生自然不甘落伍,于是“你真有个性”就成了一句很高的评价。我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对社会的影响?个性的张扬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请以“个性的张扬与社会的需要”为标题,运用本文中学习的三种说理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第二篇:《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目标:

1、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

2、学有所用,达到“修养受用”的目的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刚才大家对仁义礼智的发端内涵讨论激烈,可见对此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那这四端是孤立存在的吗?不是。他们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就是说人有仁义礼智,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2、如何使“发端”成熟

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就说明我们已经完全拥有了仁义礼智了吗?

孟子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仅仅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还不够,还需要“扩而充之”。

“扩而充之”即在自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的基本素质上不断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君子。

孟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为”,就像火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如果 “不为”,就如最好的五谷种子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使它成熟。这种施压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三、合作探究

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

提示:仁爱之心,是人本身固有的,只有想不想保住它的问题,没有能不能拥有它的顾虑。关键看能不能坚持去行仁义之事,看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或顶着东西在路上,就去帮他拿着,不让他辛劳。这样做对每个有能力的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却可以成就一种美德,是自己固有的仁义礼智发端成长并趋向成熟。

四、拓展延伸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们教化人心,使泱泱中华成为礼仪之邦。但在现代社会中,有的人认为这些美德过时了,落伍了,无用了。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文字,对此现象进行评论。

五、小结

反思:学习知识总是容易的,要学习文本的思想并且能结合当下来发展运用确实难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面还要加强。

第三篇:《礼 物》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语文第七册

《礼 物》教学设计

礼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道理。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二.学习第二段,了解老婆婆生活的环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体会老婆婆的“穷”。(1)老婆婆吃的是什么?(2)老婆婆住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感悟老婆婆生活的快乐和充实.(1)老婆婆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2)找出体现老婆婆生活贫困但心情非常快乐的词句。三.读悟结合,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第3~5自然段

1.这位生活贫苦但是内心充满阳光的老婆婆长得什么模样呢?谁来读一读?

2.出示“老婆婆的手像干树枝,脸像枯树皮,牙齿脱落,两颊凹陷,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烁的星星。”

师生合作读课文:老婆婆的手像——,脸像——,牙齿——,两颊——,可她的眼睛——,像——。”

3.小组合作学习

(1)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婆婆有一件神奇的礼物,它有着无穷的魅力)(2)说话训练:在“各式各样的人”中,除了伤心的人呢、愤怒的人、劳累的人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仿照文章中的句子说话。四.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1.生活中,你得到过这样的礼物吗?

2.你曾经把微笑送给过别人吗?

3.总结: 婆婆送给人们的礼物神奇而有魅力,她无私的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为人们解除烦恼。她的礼物就是——真诚的微笑。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

当我们感到伤心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面对愤怒时,给自已一个微笑,当我们觉得劳累时,也给自已一个微笑,人生中会有很多的挫折和失败,让我们用微笑迎接生命中每一个初升的太阳!板书设计:

︵ ︵

真诚的微笑

第四篇: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以礼待人 教学分析

贾村中学 常红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一)礼的含义

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活动三: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和谐(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活动四:情境感受——文明有礼扬国威(展示材料)情境一:2016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目视国旗,高唱国歌,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

1.思考:这个情境体现了什么?

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2.读完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情境一:我们感受到了世界各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也是在为运动员的拼搏和公平竞争精神鼓掌。情境二: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的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目标导学二:做文明有礼的人(三)做到文明有礼

活动五:自主学习——知礼懂礼 学生阅读教材P39—40。

1.思考: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说说你所知道的文明有礼的相关要求。

教师总结:(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四)教师评判学生讲述的礼的做法。活动六:情境判断——明礼守礼(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教师讲述:①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②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③正确,举止得体;④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⑤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⑥正确,语言文明;⑦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板书设计

礼是什么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待人礼为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以礼待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做文明有礼的人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礼的认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个文明有礼的人,来启发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有礼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还要提醒身边的人,大家一起树立文明风尚。本课时的文字比较浅显易懂,上课时要多准备资料,如我国出台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近期出现的不文明现象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五篇: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案设计

师: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第一课时文明交往礼为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漫画的主人公叫小明,也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生:观看漫画。

师:漫画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回答

师:老大爷有没有告诉小明去医院的路怎么走?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小明没有礼貌。

师:同学们真是一语中的,因为小明没有礼貌。那么,假如是你的话应该怎样做呢?

师:能不能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应该怎样问路呢? 生:两名同学演示

师:这两名同学演得非常好。没有礼貌的小明不但没有问道路还挨了教训,而如果像这两名同学这样彬彬有礼问路,我想不论谁都会非常乐意帮助他。真应了中国有那老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当然,这里的礼是礼貌的礼。那为什么在人际交往重要讲礼貌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生: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其中这样三句话请同学们中点记一下。生:齐读

可见,礼貌在人际交往来讲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一小明的心路历程为线索,深入探讨一下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讲文明、有礼貌?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明的烦恼 生:看小明的烦恼

师:小明受到冷遇的原因有哪些?(小组同学一来寻找。)小明的哪些表现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感。想一想,如果是你上课迟到了的或你会怎样做?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展示(3名学生起来说)

师:(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找具体原因,引导学生从语言、态度、举止等方面回答。师:学生发完言,板书

师:小明语言不文明、态度蛮横、行为不文明,所以受到冷遇,自己也很烦恼。而如果像我们几位同学这样,我想即使有一点小错误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由此可见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同学们应首先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师:下面我们分别再深入的探讨一下这三个方面具体应怎样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首先是语言文明,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接下来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礼貌用语七字诀》,一同来学习一下。生:观看视频

师:熟悉了礼貌用语,就掌握了打开文明之门的钥匙。那我们怎样才能让人感觉态度亲和呢?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经验。

生:注意说话的的口气,多用亲切商量的口吻,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师:再来看举止端庄,我们古人讲“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可以说道出了举止端庄的精要所在。那么,具体应怎样做呢?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在观看一个短片。

师:刚才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看到有部分同学已经在纠正自己的坐姿,接下来我们找同学演示一下,找后面一名同学。其他同学观察符不符合刚才我们学习的规范。生:学生演示。

师:以上我们分别学习了讲文明有礼貌需要做到的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一些具体做法,同学们学会了吗?能做到么?让我们来检验一下。情景剧场《同学今天到我家》

生:一分钟小组交流准备。找一组同学表演。

师:这组同学演的怎么样?那些方面做得好?语言、态度、行为都做得很到位,掌声鼓励一下。

师:总之,与人交往时,如果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就会增进友谊,从而营造和谐愉快的人际空间,反之就会导致敌意,妨碍沟通

生活中,我们在恪守交往礼仪的时候,还有没有需要遵循的原则呢?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小明的日记小明的思索。

生:看

思考:小明的做法对吗?你认为交往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生:讨论

师:总结交往礼仪三原则。

那么,我们同学在生活中能不能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大度与尊重他人呢?请大家看(出示幻灯)生活考场

师:在这些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 生:思考回答

师: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点拨 生:阅读、回答

师:平等、宽容、尊重,交往礼仪的三原则,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它,我想同学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那么,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的小明有没有做出改变呢?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关注他的心路历程。生:看小明的幸福

师:小明有哪些改变?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生:回答

这种改变让讲文明懂礼貌的小明心情好极了,也不再苦恼了。

可见,懂得一些交往礼仪,掌握一些交往原则,会让人与人的沟通更通畅,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生活会更愉快更幸福。我们同学一定要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知识成果。小明的经历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定要文明交往。文明礼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结束语: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记住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在生活中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展示文明的风采,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中学生。

下载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初三 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题:文明交往礼为先设计人:柳凤丽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养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学会基本的交往礼仪。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人......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道德整体滑坡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多数家长又更多地关注孩子成绩的高低......

    《将相和》教学设计-徐景智

    网络使教的轻松,学的愉快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学科:小学语文课题:《将相和》 版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生:小学五年级 执教教师:山东省临朐县龙泉小学 徐景......

    培智语文《西瓜》教学设计

    培智生活语文《西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智力障碍学生12人,8男3女,智力属于中重度水平,接受能力差、识记慢,只能学习简单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认识并了解西瓜的......

    情智课堂《白杨》教学设计

    情智课堂《白杨》教学设计 王岩 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

    《智救小鸭子》的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教材分析《智救小鸭子》是第五单元中的一个写话训练。本次训练属于命题写话,不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把营救小鸭子的来龙去脉写完整,而是一篇填充性的写话,即只要求学生写清楚救小......

    游览之礼教学设计(1课时)

    八礼四仪——餐饮之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理解“游览之礼”的主要内容。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文明游览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游览的意识,做个文明游览者。 【教学......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张世礼)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古浪县大靖长城小学 张世礼 教学内容:六年级总复习应用题---比的应用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