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被除数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ab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b≠0)
7.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1)。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小数化分数: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有别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都相等。3.长方体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4+宽×4+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m3 dm3 cm3
1m=1000dm1dm =1000cm
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计量容积常用体积单33
33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L)和毫升(mL)。1L=1000mL 1 dm3=1L 1cm3=1ml 1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3.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4.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所得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1.a2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两个a相加。a3表示三个a相乘.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8.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即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8)直径=半径×2 即d=2r 半径=直径÷2 即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即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9.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1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2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b=(b≠0)
7.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假分数≥1)。
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ab
1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
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附:最大公约数,大,大方,只要除数不要商。】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
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
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
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
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附:最小公倍数,小,小较,除数和商全部要。】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小
数化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原
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
有别的质因数,这样的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
方形。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
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也都相等。
4.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
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表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
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宽×4+高×4=(长+宽+高)×4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m3dm3cm3 1m3=1000dm31dm3 =1000cm3
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或容量。计
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L)
和毫升(mL)。
1L=1000mL1 dm3=1L1cm3=1ml
1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即S=(ab+ah+bh)×
2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由一个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
4.假分数化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够整除的就化成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整数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的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1.a2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两个a相加。a3表示三个a相乘.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8.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9.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10.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x分数=总价
第三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全面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分数
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越
1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被除数÷除数=a a÷b=b(b≠0)
被除数除数
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7.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1)。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18.用短除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19.如果大数是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0.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21.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
2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小数化分数:把小数点去掉作分子,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再有别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有别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4.两个数的最大公大因数乘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二、长方体、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都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都相等。3.长方体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可以分成3组,即:(4条长,4条宽,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4+宽×4+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6.一个物体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S=a×a×6=6a2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m3 dm3 cm3
1m=1000dm33 1dm =1000cm
1m=1000000cm
339.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计量容积常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L)和毫升(mL)。容积+容器壁=体积 1L=1000mL 1 dm3=1L 1cm3=1ml 10.周长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 体积占空间 容积算里面 1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即: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即:V=a×a×a=a3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
三、分数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3.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1)4.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所得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6.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方程
23a1.a表示两个a相乘.即a×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两个a相加。表示三个a相乘a×a×a.读作 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不能作除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6.求解方程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解方程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即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解应用题儿歌: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8、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即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即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即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即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即 S=(a+b)h÷2 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2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拓展:甲+乙=总 6)追及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
拓展:甲-乙=差
第四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有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3.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她坐在第()列第()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5.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小的数
()。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3/a(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3/a是真分数,当a <()时,是假分数,当a =()时,等于3。
8、6÷27=()÷9=4÷()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立方米53秒=()分25公顷=()平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2、假分数都比1小。……………………………………………………()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5、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1/4米。……………………………………()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A.12个B.15个C.9个D.6个
2、x/5是真分数,x的值有()种可能。
A.3B.4C.5D.63、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A.1/2B.28/53C.25/53D.25/284、把4干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A.0.8千克B.总重量的4/5C.1.2 千克D.总重量的5/4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A.4和24B.8和12C.8和24
四、细心计算(40%)
1、写得数4%
6.3+7=21.5+9.5=2.5×0.4=42.8-4.28=1-0.01=3.5÷0.5=8.2÷0.01=8.2×0.01=
2、解方程:12%
X-7.4=82 X=3.6X÷1.8=3.6X+6.4=14.4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9%)
10和914和4226和394、递等式计算:9%
(2.44-1.8)÷0.42.9×1.4+2×0.1630.8÷[14-(9.85+1.07)]
5.根据题意列方程并解答。(6分)
1.10比2a少6,a是多少
2.7个X相加的和是10.5,x是多少
五、应用题:(27% 第1-3题每题5分,其余每题4分)
1、我国参加28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7人。男、女运动员一共多少人?
2、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中,共有105张有效票,北京获得56张。北京的得票占有效票的几分之几?
3、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4月2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一块布长8米,正好可以做12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用布几分之几米?每条裤子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5、把一张长20厘米,宽16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剩余,最多可裁多少个?
6.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因数和倍数
1、已知27÷9=3,那么()能整除(),()是()的因数,2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2、一个三位数46□,能被2整除时,□中最大填(),能被3整除时,□中可填();能被5整除时,□中最小填()。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或者()和(); 5、60的因数有(),能整除45的数有()既是60的因数,又能整除45的数有(),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6、1~30中,质数有(),合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8、把24分解质因数是()9、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0、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20的因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11、在14、6、15、24中()能整除(),()和()是互质数
1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13、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因数有()
14、如果a能被b整除,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5、已知 a=2×2×3×5 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6、在6÷12=0.5,91÷13=7,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能除尽的式子里是()。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两个都是合数()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18、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9、30的因数有()个,其中()是30的质因数。
20、A=2×2×3×5,B=2×3×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2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21,这两个数的和是()。
22、一个三位数,既含有因数5,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23、63、5和7,()能被()整除,()是()的倍数,()是()的约数.
2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25、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的乘积是360。他们中年龄最大是()岁。
26、有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两个数是()和()。
27、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除以5一余4,这个数最小是()。
28、在64和16中,()能被();()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约数。29、35的约数有();100以内17的倍数有()。30、在1、2、9、57、132、97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31、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5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32、在6、11、99三个数中,()是质数,()和()是互质数。
33、在a=4b中,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4、18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12。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
35、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它的最大约数是(),最小约数是()。
36、在a=2×3×5.b=2×2×5×7中,a和b的公有质因数有(),a独有的质因数是(),b独有的质因数是()。
37、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是(),既是偶数又是合 数的是(),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是()。
38、两个数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39、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8,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是()。4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
1、正方体有()个面,都是()形.有()条棱,有()个顶点。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形或有一组对面是().它有()条棱,平行的()条棱都相等.
3、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指()的大小;体积是指()的大小.
4、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的表面积是()厘米2,它的体积是()cm3.
6、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高是6dm,底面是边长3dm的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容积是()L.
7、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1dm2,它的占地面积是()dm2.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cm.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48dm,正方体表面积是()dm2. 10、12立方分米=()升 4.8升=()立方厘米 9.8立方米=()升 520毫升=()立方分米 5080毫升=()升=()立方分米 0.0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11、一个正方体棱长5dm,这个正方体校长之和是()dm,它的表面积是()dm2.
12、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2米,宽和高都是0.6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3、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平方厘米。
14、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2米,宽和高都是0.6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5、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平方厘米。
1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3分米,6个面中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最大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17、一个长方体长8米,宽5米,高2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8、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厘米。
19、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米,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平方米。
20、一个长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引出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10厘米。6厘米。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21、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分米,把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2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底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23、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36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24、同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化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2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6、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至少增加()平方厘米,至多增加()平方厘米。
27、一个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2.4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
28、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29、棱长是3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平方米;底面积是8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的长方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30、将三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31、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3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2、要将长为105厘米.宽为91厘米的长方形划分为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平方米。
33、将一个表面涂有红色的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一点红色都没有的小正方体只有3块。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4、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2米,宽和高都是0.6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35、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平方厘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把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是()/()米。
2、如果(五个小正方形)表示 “1”,那么(五个小正方形加一个三角形)用分数表示是()。3、5/8的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4、分数b/a(a不等于0),当()时,它是假分数;当()时它是真分数;当()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时它是最简分数。
5、一个最简分数,若分子加上1,约分得1/2 ;若分子减去1,约分得1/4,这个分数是()。
6、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7、在1/
2、5/
4、22/
11、15/
15、78/12中,真分数有(),能化成带分数的假分数有()。
8、把下面各数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50/11= 4 1/10= 8 7/8= 91/9= 9、18/20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是1。
10、“一块菜地的1/6种了黄瓜”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份。
11、“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5/6”中,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红气球是这样的()份。
1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
13、把8公顷地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这块地的(),每份是()公顷。
1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厘米=()米 35立方分米=()立方米 53秒=()时 25公顷=()平方千米
15、把5/
10、3/10和5/8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6、六(1)班种树56棵,五(1)班种树40棵,六(1)班种的棵树是五(1)班的()/(),五(1)班种的棵树是六(1)班的()/()。
17、一堆煤平均分7次运完,每次运这堆煤的()/(),5次运这堆煤的()/()。
18、小红从学校到图书馆要步行32分,小青从学校到图书馆要步行35分,小红每分步行这段路程的()/(),()步行的速度慢一些。
19、一台碾米机30分碾米50千克,平均每分碾米()千克,照这样算,碾1千克米要()分。20、20=()/20 4=3()/6 7 1/3=6()/3=5()/3 21、3 3/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2、()个1/8是1,12个1/5是(),1里有()个1/10,3里有()个1/6。
2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29时=()分 339分=()时 119平方分米=()平方米 3083毫升=()升
24、王师傅5分钟加工17个零件,李师傅加工20个零件需要6分钟;张师傅7分钟加工23个零件。()的工效最高。
25、在○内填>、<或=。
2/7○2/9 5/8○3/8 16/4○3 4/53 1/5○2 6/5 22/7○3 1/8
26、分母是a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27、分子是10的最大假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28、把4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平均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每户居民分得()/()吨。判断题
1、一个长方体长am,宽bm,高hm,如果高增加1m后,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abm3()
2、同样大的4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一个长方体,长3.2cm,宽3cm,高2cm,它的棱长之和是(3.2+3+2)×3=24.6(cm3)()
4、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5、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是一个正方体。()
6、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7、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8、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合数.
()
9、小于100的最大合数是98.
()10、48既能被8整除,又能被6整除,所以48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
11、长方体最多有4个面的面积相等.
()
12、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约数。()
13、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
14、把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地面上,它的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15、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是500毫升。()
16、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17、在自然数中,质数的个数要比合数的个数少。()
18、两个奇数的和一定偶数。()
1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的倍数。()2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4倍。()
2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22、因为153=51×3,所以51和3都是153的质因数。()
23、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4、因为18=2×3×3,所以2和3都是约数,18是倍数。()
25、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6、任意两个合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27、一根长方体木料平均截成2段用5分钟,如果平均截成4段要15分钟()
28、把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13。()
29、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30、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3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约数。()
32、在5/a这个分数中,a可以是任意一个整数。()
33、两个连续非零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34、把24分解质因数是24=2×3×4。()
35、一个数的约数一定比该数的倍数小。()
36、因为5和7没有公约数,所以5和7是互质数。()
37、所有非零的偶数都是合数。()
38、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39、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约数。()
40、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
41、把表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地面上,它的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42、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是500毫升。()
43、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44、一个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5、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约数。()
4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47、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48、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49、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 数。()
50、大于3/7而小于5/7的分数只有 4/7一个。()
51、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一定是假分数。()
52、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恰好相等。()
53、一个数的约数要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54、至少用8个相同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55、一个数能同时被2和3整除,这个数一定能被6整除。()
应用题
(一)1、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2、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长18分米,宽10分米,已知这个水箱最多可装水1620升,这个水箱有多深?
3、一个盛药水的长方体塑料箱,里面长是0.6米,宽0.25米,深0.5米,如果把这一整箱药水装入每瓶可装400毫升的小瓶中,这箱药水最少装多少瓶?
4、一个正方体钢坯棱长6分米,把它锻造成横截面是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钢材长多少米?
5、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的高是多少分米?
6、在一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玻璃缸中,有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深15厘米,如果把这块铁块从缸中取出来,缸中的水深多少厘米?
7、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从里面量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8、一个房间内共铺设了1200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2厘米的木地板,这个房间共占地多少平方米?铺这个房间共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9、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
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10、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11、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12、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13、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