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第1课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藤野先生》(板书:课题、作者)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藤野先生 》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人生轨迹”为内容,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
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三、说学法
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上。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用心
爱心
专心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古筝曲《樱花》,创设情境。
(恰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导入新课的要求,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自我需求活动。)
这节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最敬重的老师。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中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去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
(让学生带着敬意走进文本,正如新课标建议“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二)明确目标,任务引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上课伊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这节课我确定的学习目标是(同教学重点)
(三)资料助读,检查预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首先指名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鲁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做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大屏幕显示思考题:
(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听读完课文后,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明确问题:
(1)在东京(1-3)——在仙台(中间段落)——在北京(后三个段落)。由此可见文章可分三部分。
(2)本文的线索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主要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
(3)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过渡: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找找作者深深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
(五)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从而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
这节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如下: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在仙台”部分
1、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2、你认为最让鲁迅先生感动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用心
爱心
专心
3、那段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请你带着感情复述一下这件往事。
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讨论明确:
1、共记叙了四件事:
修改我的讲义——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2、最让鲁迅先生感动的是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处处受辱挨打。而藤野先生却诚恳地对待作者这样一个弱国子民,真诚的帮助一位来自弱国的学生。
3、弃医从文(学生复述后,再请同学予以评价,重在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小结:作者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及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他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贯穿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重点研读,品味语言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各地的中考也把它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常常把各种形式的语言鉴赏题请上中考试卷。确实,品味语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应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可以首先从关键词入手,其次从句式入手,第三,从修辞入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女生读、男生读等多种竞读形式,涵咏品味语言,记住文笔精华。
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等处佳句。
(七)体验反思,拓展文本
鲁迅先生一生有多次重大的选择,每一次选择的支点都是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尽管我们同学的年龄不大,生活中一定也有不少选择。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也和鲁迅先生比较一下,看看你选择的支点是什么?与鲁迅有什么不同?
(基于新课标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此环节让学生走出文本,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实现了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八)交流感受,总结升华
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中的感受。此环节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参与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九)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抓住人物特征,通过三件具体事例,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此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本课的写法进行写作训练,较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生动形象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4
相识
相处 深切怀念 离别 爱国主义 思念
第二篇:藤野先生评课稿
《藤野先生》评课稿 富县实验中学 陈永荣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品读人生,感悟亲情的作品。本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李娜老师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高贵的品质,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下面我就李娜老师的这节课谈一谈仅我个人的看法:
1.李娜老师的这节课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学目标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2.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3.教学过程从诵读《论语》导入到自学指导、布置任务、研读讨论、学生质疑、到畅所欲言,每个环节都衔接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李老师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和求知动力。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面向全体,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
4.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总之,这是一堂比较清晰,质朴,结构合理的常规教学课。这都是我我要学习的。此外,这节课让我忘不了还有以下两个小环节。
李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出藤野先生没有狭隘民族精神这一品质后,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进行了拓展延伸。把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与本文联系起来。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这样也就间接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是我们的语文课上目前所缺少的。
还有就是李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除了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外,肢体语言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教师的讲课又何尝不是这样?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增强了内容生动形象,她用慷慨激昂的议论,激起了学生情绪。
以上都是我从李老师的课上学到的。
第三篇:藤野先生微型课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深刻,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但他后来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活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文章中寻求答案。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依据地点的转换,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从段落结构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至于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藤野先生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下节课再来分析。
下面反思小结。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知道了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发生了什么?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同学生找一下,文中主要描写藤野先生的段落都有哪些?
我们先来看6-10段,看看作者初见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文中勾画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除了这些之外,文章还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描写了藤野先生的穿着,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注意:在这里,作者用了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人物的特征。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11-23段,小组讨论: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课文通过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本文写人的手法:
希望同学们在写人时借鉴和运用这些手法,使人物的特征更为鲜明、品质更为突出。
文章读到这,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完成救国救民的愿望。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寻找答案。下面反思小结。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通过四个典型的事例和白描手法认识了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医学教师藤野先生,那鲁迅又为什么放弃了医学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寻找原因。
请同学来朗读课文24—3l语段,看看在仙台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试概括。
我们先来看匿名信事件:这是鲁迅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感慨,那么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我们看这句话真的是鲁迅的看法吗? 如果不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愤慨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电影事件:欢呼声每看一片都有,日本青年这次的拍手欢呼为什么在我听来却特别的刺耳呢?民族尊严使然。
那么如何理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句话? 首先这句话里的他们指的是谁? “何尝”与“不”连用表达什么语气?
“酒醉似的喝采”原来指什么?现在又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两件事让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于是他选择了弃医从文。可以说,作者的一切行为都源于两个字,那就是:爱国。其实文中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还有很多的地方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思想,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分析。下面反思小结。
第四课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鲁迅的名言大家一定熟知,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敌人绝不屈服,而对人民却甘心做一头牛。鲁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在他很多的文章中都有体现,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藤野先生》中那浓浓的爱国深情。
请同学朗读课文1、2段,思考: 作者在东京有何所见所闻所感?他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
所见:清国留学生盘着辫子赏樱花的丑态。所闻:听说的是他们不学无术学跳舞。所感: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原因: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这也是作者爱国的体现。在这两段中,作者强烈的讽刺和厌恶感是通过修辞手法和副词的运用来体现的,看看第一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露无遗,也表现了作者极度厌恶之情。除了修辞手法,还有一些副词的运用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第4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去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有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们看是哪两个地名? 那为什么对这两个地名印象深刻呢?
水户:朱舜水: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学者客死的地方。
日暮里:看提示。我们曾学过崔颢的《黄鹤楼》,其中有这样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个诗句蕴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呢?思乡。所以我们说,作者印象深刻的这两个地名都蕴含着爱国的情感。下面我们来看第5段,思考:作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他为什么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
首先我们看大概是什么意思?猜测。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因为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弱国国民。
这也是鲁迅爱国的体现。
包括后来鲁迅离开仙台怀念藤野先生也是因为他的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的爱国行动更是鲁迅爱国情感的体现。我们一起来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来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所以本文的另一条情感线索就是作者的的爱国思想。
下面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完成横线上的内容,进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四篇:藤野先生微课
藤 野 先 生
鲁山县第十六初级中学
李
二
虎
2015年8月3日
藤 野 先 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人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阅读品味; 合作、探究,深入了解人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并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学习抓住人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概括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通过典型事件提炼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典型事件提炼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时间安排:5-7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在回忆录中说:“在我所认为的我师当中,最使我感激的、给我鼓励的一个”是一位日本人,他就是藤野先生。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明确: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但从这些来看,藤野先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形象,那在他身上又有什么品质让鲁迅这样深情怀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的认识一下这位先生。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了课文的11---23段。
二、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概括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
2、通过这几件事提炼出藤野先生高尚的精神品质。
三、小结: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学们概括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并通过这几件事提炼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在课堂中进一步学习抓住人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四、板书设计
典型事件
→
人物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第五篇:藤野先生[推荐]
《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四件事是: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验——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正直,热情诚恳,没有民族偏见,认真负责,严谨治学
总结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