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期末测试结束了,本次测试应参考人数46人,实际参考人数46,优秀45人,优秀率97.83%,及格45人,及格率97.83%,书写平均分:8.913,常规平均分:90.74,总平均分99.656。
从测试情况看,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规范认真书写,卷面较整洁清晰,有27人书写加10分。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平时作业不及时完成,在本次测试中成绩比较差。
一、试题分析
第一题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全班33人全对,出错较多的是“拧”,二声和三声区分不清,个别同学“磨难”的“难”问题在于上课听课不够认真,老师多次强调的问题也没有熟记于心。
第二题“看拼音写汉字”,全班有25人全对,出错较多的是“慈祥”,有的同学“慈”加了三点水,还有的同学 “骚扰、和谐”,“ 和谐”这个词语在基础训练中出现过,课本中没出现,练习较少。
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生字词掌握的比较扎实,能正确规范书写。
第三题判断对错,出错较多,只有5人全对,本题内容比较杂乱,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有的同学平时听课不认真,学习不扎实,关于课文内容、单元内容、资料袋、成语故事的掌握基本是混乱的,全凭自己的猜测做题。第五题:补充词语,连词成段
本题训练较多,学生答题情况良好,有31人全对,问题主要在于补充词语有错别字。如 “形影不离”“颇负盛名”,还有个别同学忘了在横线上写出自己选的词语,这样反映了做题的习惯。
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有三个小题,三题全对的有31人,出错较多的是用歇后语写句子,主要问题是有的学生不理解歇后语的意思,而这个歇后语是在基础训练中的,说明有的同学平时做题就不认真,有可能只是照抄答案,老师讲解又不认真听。第七题:“结合课文积累填空”这一题主要检测学生的积累、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共三个小题,全对的有20人,出错较多的是第二小题按课文内容填空,有错别字、丢字填字现象。
第八题 结合课外积累连线
这一题采用连线的形式可以说降低了检测难度,检测内容主要是国学经典和古诗词,平时比较重视国学经典和古诗词的背诵,因此这一题的的全对的有28人,出现错误的大多是平时比较懒惰,不爱背诵的同学,老师讲解的方法他有不用。第九题课外阅读,主要检测本学期推荐书目《草房子》的阅读情况,有的同学虽然读了,但是不求甚解,一撩而过,印象根本不深刻,因此答题错误,更有的同学读不懂题目,胡乱填写,因此失分较多。只有三人全部正确。第十题: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部分同学能根据上课的学习,正确完成题目。
(1)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有13人全对,主要问题是学生阅读不认真,对短文词句的理解不准确,导致短文内容理解不到位。
(2)选择正确答案,28人全对,大多错误的同学是第二个善良选择错误,不理解第二个善良指的是谁。
(3)找出描写女孩神情的词语,大多学生能正确找出:尴尬、笑容,全对的有31人,出错较多的是第二个词语:笑容
(4)画出老人痛苦的句子,这一题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认真阅读都能画出来,42人全对。
(5)对文中的女孩和老人进行评价,这一题答案比较宽泛,只要符合短文内容就可以,因此大多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十一题:生活习作
本次习作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可选择的素材很多,主要考查学生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这是平时训练过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但是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作文就写的空洞、不够具体,缺少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因此作文表现为篇幅短,事情过程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干瘪不生动。
作文没扣分的有35人,扣2-4分的10人(2分6人,4分4人),扣12分的1人,二、卷面书写分析
本次测试大部分学生能规范认真书写,做到卷面清晰、整洁,给人以美感,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平时书写就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固,卷面有涂抹修改痕迹,比较凌乱。全班10分:27人
8分:13人
6分的:6人
三、改正措施
1、加强识写教学,多练习,多听写、默写,扎扎实实做好识写教学。重点段落加强背诵默写,开展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基础训练、配套手册中题型的练习巩固。
2、课例教学中注意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通过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利用课例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3、加强仿写句子的训练,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多进行例句练习。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推荐阅读的书目做好落实。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多练习,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习惯。
6、加强书写要求,平时作业严格要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学生规范书写,如:加分、加笑脸、优秀作业张榜或上传家长群。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陈妙珍
2017/1/12 试题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有看拼音写词语、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有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形近字组词。、选词填空、把成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根据本册内容填空。第三部分:是综合实践。第四部分是:课内外阅读。第五部分是:习作。题目是:我喜欢的动物。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等。
二、卷面分析 全班参加考试的47人。及格人数为43人,及格率为91.49%。优生格人数为11人,优生率为23.4% 第一部分前四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 词的掌握运用情况,第二部分是积累与运用题检测学生关联词的运用、扩句、缩句和古诗句的积累情况,第三部分是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理解情况和实践内容。第四部分、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五部分是习作。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修改病句这一题可能印得太落,学生误以为题目漏做形成失分较多。
2、主要表现在积累少、记得不牢靠,加上写错别字扣分。
3、阅读题比较复杂,虽然平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4、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 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3、学生平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科版理解、钻研不够。
四、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缩句、改比喻句、拟人句除多读懂的方法,还要多练习,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平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平时还要多练习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共性问题分析如下:
本张卷子考察全面,有听力题,写汉字,填词语,选择题,根据课文分析、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等。本试卷重视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力的考察。试题灵活,难易适中。开发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基础知识部分从不同的侧面考察了语文课本中的不同知识面。课外阅读题做起来有难度。典型错题分析。
第一大题,听力部分情况较好,学生在第一小题上学生会答案”日本“,但只填了“日”国,少了一个字。
第三大题,选择题。本题分值较大,错的较多是第3题:举世闻名中“举”的解释。
第五大题,词句乐园中:()()不()可以写鸡犬不宁,姿态不一,不紧不慢等
第六大题,课内阅读答题较好,只有第3题:找句子鹅叫嚣生客,大叫路人是为了证明文中哪句话?
课外阅读答题情况较差:第2题,发生风化的原因有学生出错较多。第3题,“贫瘠”的意思(土地)薄,不肥沃。第3题,文中与“倔强”相近的词,有些学生写的对,但不按要求,写文中的词语出错。第4题,小草为什么能在岩缝里长大?两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只能写出其中一方面,最后一句话,阳光、雨露、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答案上还有生命力顽强找不出来。第七大题,口语交际答题很好,97%的得分率3%人出错学生出现错别字。如:别再哭的“再”写成“在”。这题和本册日积月累中“一日难再晨”的“再”相似。
第八大题作文整体说不错,之前练过,写作良好。优势:
1、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生卷面干净,字体工整。
2、课文内容的积累学生掌握较好,运用较为熟练,得分较高.3、课本中的字词掌握较牢,学生得分率较高,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平常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
4、课文内容背诵和名言警句运用表现的较为扎实。存在的问题:
2、粗心大意,审题失误。
这个问题是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遇到的,考试的时候应该“慢审题,快答题”,可是有些学生偏偏“快审题,慢答题”,如果审题不清,甚至漏掉题目中所给的一些隐含条件,那么你答题的熟读不慢也得慢了,即使题目被你答出来,有可能白搭,因为审题不清会造成一些错误。
改进措施:
课外阅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有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加强对课文内容的预习、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
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生字词语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我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分类进行训练,不同题材的文章方法不同。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如:精读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又可以有许多变式。略读课文: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比,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的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7人, 参考人数17人,平均分:74.47分 及格人数:16人 及格率:94.12% 优秀率:23.53% 90分以上1人 80—89分6人 70—79分5人 60—69分4人 不及格人数1人 最高分93.5分 最低分32.5分
二、试卷特点
本试卷以基础知识为主,重点考查了四年级下册前四单元的内容,注重基础,题型丰富,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作文三大块,共七个题型。本试卷着重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题目比较简单,但是作文题目难度比较大。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汉字。整体答的不错,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有几个学生错在尊严的尊上部分酋里面少一横,这个字的出错跟我平时没有强调学生注意到里面的那横有很大关系,擦伤的擦少一点,善良的善少一横。
第二题: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题的得分率很高,除了个别学生拧下来的拧和呻吟的吟选错之外,其他学生基本上都选对了。
第三题:给形近字组词。这题答的很好,只有三个学生把组词采访,把采写成了彩。
第四题:积累与运用。一共五个小题。第一小题,把词语补充完整,整体不错,但是还是有三个学生把骨瘦如柴的瘦写错,虽然已经强调过很多次。疲惫不堪的堪有个别写错的。第二小题,贯字的查字法,这题学生错的比较多,有的不明白它的部首,有的不知道上部分的笔画。第三小题,一字多义,选择正确的解释。答的不是很理想,学生对一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理解不好,平时也是没有对这部分做相关的训练。第四小题和第五小题课文内容填空,这两道题是本套试卷中得分率最高的,第四小题只有一个学生有两空不会填,其他的都全对。我想这是平时强调对课文内容的背诵,背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第五小题有几个学生写了错别字。
第五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共六个小题。相对出错的比较多。出错的原因有,没看清楚题目,不知道题目的要求,错别字,最重要的是对课文的理解抓不到重点的词句。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不透彻。
第六题 阅读 阅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三段小短文,考查学生对每一段话的理解,第一次做这样的题,题目很简单,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理解。第二部分课内阅读 还是有几个学生没看懂题目的要求就下笔了,要求划去错误的,他们选的正确的打了对勾。第三部分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对文章的把握还是不行,因此这题失分特别多。
第七题习作 这次作文题目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雾霾,所以跑题的比较多,扣分也比较多。
四、课堂教学反思
1.生字部分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字的认识,记忆。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查。
3.课堂上应注重对重点字词句的讲解,对学生的吸收能力要能及时反馈。
4.看到小问题要及时更正。
五、改进方向
1.加强对学生字词的辅导,特别是常见的易错的字。
2.加强阅读训练,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主要有三大题型即用钢笔字书写写景的对联,找出词语中注音和书写有误的并改正、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填空,其中第三大题内容涉多音字,近义词的正确选择,补充成语,填关联词,用成语替代句子中的意思,写含有比喻,含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成语,恰当使用成语,说明事物的方法,填写学过的古诗句,修辞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修改病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和采访名人等九个方面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第二部分是阅读感悟,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表达交流,主要是写一写自己畅想的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奇异变化,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自己命题。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找出词语中拼音和书写有误的并改正、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等。
二、卷面分析
第一部分前四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 词的掌握运用情况,五至八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特别古诗词的运用,修改病句、修辞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口语交际的内容。第二部分是阅读感悟,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三部分,表达交流主要是考查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按要求填空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积累少、记得不牢靠,加上写错别字扣分。
2、实践内容丢分严重
3、按课文内容填空,出错较多,一是课文没背熟,二是写错别字,这很不应该。
4、阅读题比较复杂,虽然平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5、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学生往往不能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3、学生平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材理解、钻研不够。
四、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修改病句、改比喻句、拟人句除多交给学生方法,还要多练习,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4、作文教学是今后长期努力抓的工作。平时加大写作能力及写作兴趣的培养。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针对个别学生表达方式单一,相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平时还要多练习审题。作文书写要规范、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