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杨评课稿
《白杨》评课稿
《白杨》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背诵,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读全文。
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
⑴ 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⑵ 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⑶ 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
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3、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师生交流中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老师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几位小老师,我说对了吗‛……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另外,电教媒体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第二篇:《白杨》评价单
《白杨》问题评价单
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我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重点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关键问题】
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什么样的心愿? 【学法指导】
根据预习单,完成预习;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知识链接】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先学评价】
一、字词的学习
大戈壁 清晰 插嘴 分辩 大伞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记住的生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课文
要求:认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我读的遍数
三、再读感知(自学我能行)
1、通过读文我知道大戈壁是()
2、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
3、解读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
四、小组合学 按步骤完成题目: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
五、我会小结
《白杨》一文表面上写,实际上是要写,作者借白杨树的 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借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比喻。这是借物 人的写法。
【学习评价】(包括课堂倾听习惯、书写习惯等)自我评价:★★★ 老师评价:★★★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白杨礼赞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白杨礼赞评课稿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敌后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鲍老师在处理这篇教材的时候,目标明确,从分析白杨树的形象入手,细致深入的分析白杨树的干、枝、叶、皮。从分析中表现出白杨树所蕴含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的气质。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表面上在写树,实际上在写人。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重点,鲍老师首先出示象征的概念,然后叫学生比较白杨树和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整个讲解过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在讲解过程中又不失时机的进行句式的练习和复习。并探讨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这样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训练了句式,更是让学生了解、体会了文章所蕴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整堂课,鲍老师重视朗读训练,个别读,集体读,范读。通过朗读这个环节,来体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这过程中,教师善于指导,指点,如当一个同学朗读还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提示:读的时候要有一种仰视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指导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去实行。朗读训练中,教师不断给学生以信心,当一个男同学,因慌张读得不尽人意,教师不是再叫一个同学重读,而是再给他一个机会,并且进行恰当地指导,果然受到明显得效果。
整堂课,鲍老师基础知识落实扎实,注重文本的作用,重视字词的咀嚼和遣字造句的妙用。避免了一般公开课华而不实的毛病。
从整堂课来说,我觉得学生活动还不够,教师讲得较多,很多时候学生缺乏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朗读还可以加强,如第七段反问句式的逐层加深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
第四篇:白杨说课材料
《白杨》说课材料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小学语文_7___号,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白杨》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本篇课文,一、是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因此,我拟定了以下几个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课文结束。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本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要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关于“借物喻人”的文章,学生在上个学期也已经接触过了,比如说《落花生》,文章就是借花生比喻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但是上个学期的要求比较简单,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明白文章深蕴的道理,但是这个学期的要求提高到“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在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还要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并由此延伸开去。
二、说教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在课文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和人物对话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幻灯投影、放录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本文的教学以读为主,通过朗读一理解一朗读,并结合多媒体等方法教学本课。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做适当的提示或点评,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体,老师则起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直观、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教学开始播放阎闻文的《小白杨》音乐停止。问学生:“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首歌,歌里唱的是”学生会回答:“白杨”老师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对白杨有哪些了解,学生答。学生如果答得不完整 老师适时总结 :白杨树又叫大叶杨,主要生长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问学生:“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原来爸爸借介绍白杨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赞美建设者。这是借物喻人呀!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看课文,(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请同桌讨论,用问句提出来。
这个过程中,学生汇报阅读收获,老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第五篇:白杨礼赞说课
《白杨礼赞》说课稿
王瑜
一、说教材
《白杨礼赞》是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敌后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初中阶段,学生阅读一般记叙文能领会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其中第二学年要求了解散文的一般知识。在第二学年第三册的第六单元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散文,学习了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这个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在了解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之后,进一步了解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品味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之美,进而学会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明确本文的感情线索,感悟其层层深入的抒情手法。
二、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三、感悟白杨树所象征的质朴、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和意志。
三、说学法
《白杨礼赞》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强烈的抒情色彩,灵活的抒情方式,融情人理,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因此,可将了解课文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品味课文的语言之美定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解象征手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 本文是一篇散文精品,思想内容深刻丰富,遣词造句精致讲究,运用象征手法,把作者对北方人民炽热的爱倾注于对白杨树形象的精细描绘和深情赞美之中。可设想在教学中运用图示、音乐等创设情景,通过指导朗读,突破课文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这个重点。在朗读指导过程中,结合课文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和联想,激发情感,加深感悟,营造品读氛围。提高阅读效果,完成课文分析、感悟的任务。在朗读指导中,要尽量运用一些媒体创设气氛,变换朗读的方式,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达到感受的目的。如听课文录音,给学生的朗读配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男女声分读等。在感受了课文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再集中学习课文的抒情部分,通过比较感受它们的不同的抒情,然后联系课文的记叙、描写进行分析,明确抒情表达情感,唤起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作用。象征手法难点的突破。可通过分析课文的象征手法的运用,然后通过简单的举例,由课文联系实际,给身边的景物,赋予象征意义,加深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为课后写作作好铺垫。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种树,它朴质、严肃、温和,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同样是这种树,它挺拔、正直、倔强挺立,耸立于雄壮广阔的北方大地。它伟岸的身躯是中华大地的脊梁,这就是白杨树。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当他第一次看见白杨树的时候,他当时是惊奇的叫了一声的,并满怀激情的为此写了一篇文章——白杨礼赞(板书)
2、释题
大家请看题目,这个赞是什么意思?(赞美,赞扬)。那么礼呢?(崇敬,尊敬),那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感知课文
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礼赞之意,那么下面请大家把茅盾先生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勾画出来。开始。找到的同学举手说。
2、分析情感变化,找出文章线索
这四句话有没有感情的变化呢?(有,赞美—高声赞美)感情由浅入深。看第4段和第6段,表面看似相同,但却有细微的差别,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由“那”到“这”,从观察的距离上,渐进,看的更加清楚了,白杨树的形象更加具体了,更加细致了,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再看后半句,“实在是”——“决不是”哪一个语气更重一些呢?说明距离渐进,语气加重。
从这些句子来看,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随着文章的深入,感情是逐层加深的。
刚才同学们找出了文章中对白杨树直接赞美的句子,但有一个词语在这些句子中反复出现了的,哪一个词语啊?——不平凡。(板书)
所以作者就是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整篇课文的材料串起来的,这叫做文章的线索。什么事线索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的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常见的线索类型: 以人物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情感为线索。这篇文章,茅盾先生就是对白杨树的不平凡进行高度赞美,从这个意义上说,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就是这篇文章的一条情感线索(板书)
(三)细品研读
1、第一部分:生长环境 ①作用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文章在第一段开篇点题之后,第二段并没有去对白杨树本身进行刻画,也没有写到白杨树,他是否偏题了呢?他写的什么内容?——西北高原。那么它和白杨树有什么关系呢?这挺拔昂扬的白杨树就生长在这黄土高原上。(板书:生长环境)
写黄土高原有什么作用?——衬托。(正衬,反衬)
黄土高原环境恶劣,恶劣的环境生长起来的白杨树更显得不平凡。②具体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的。
作者首先用了一个比喻句来对黄土高原进行了描绘。哪一句?——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这条大毡子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它的色彩是——黄绿错综。大毡子有多大呀?——无边无垠。大毡子的质地如何?——坦荡如砥。请同学们把这三个词圈点出来,这三个词语高度概括了黄土高原的特点。当你置身于这样黄绿错综,无边无垠,这样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上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在说到感想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一个动词非常精妙,“涌”,一个涌字说明他的感想很多,很多感想一下子喷薄而出,迸发出来了。那么雄壮,那么伟大。当然了,在这种雄壮伟大当中呢,看久了也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有点倦怠了,有点恹恹欲睡了。后来是什么把作者这种恹恹欲睡的情绪给湮灭了呀?——白杨树。这时我们就明确了,作者之所以写第二段,交代黄土高原,交代它的生长环境,也就是说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之上,把白杨树骤然的推到我们读者面前,给我们以一种极强的视觉效果。就好像画画,先把底色画好,再来画白杨树。这就是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之处。
2、第二部分:外部形象
好了,白杨树的形象已经出现了,文章又在哪一段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集中的描绘啊?
——第五自然段。(板书:外部形态)①朗读
第五自然段通过细致的描绘,对白杨树的外形特点进行了刻画。把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白杨树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饱含礼赞之情把第五段朗读一遍,读出气势来。②具体分析
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对白杨树的形象有一个总的概括,哪一句?第一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大家把力争上游圈出来,概括了白杨树的总的形象。接下来作者为了突出白杨树力争上游的特点,又从哪些角度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描绘了呢?——干、枝、叶、皮。(板书)请大家把作者对干、枝、叶、皮描绘的重点词语圈出来。
好了没有?干,笔直,丈把高,绝无旁枝。枝呢?向那个方向发展?向上,枝叶不像雨伞,收缩的很笼。(向上,靠拢)再来看叶子,叶子生长的方向和桠枝生长的方向一致,片片向上。皮,银白色,很朴素的,淡淡的颜色。③总结
作者为何要如此详细的描写白杨树的外形?为下文写内在品质做铺垫。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与哪些内在品质相照应?绘其形是为了传其神。就如本段最后作者所揭示的,白杨树具有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参天耸立等精神品质。④背诵
这么精彩的段落,我们怎能在我们记忆当中把他抹去呢?希望大家在课下把这个精彩的片段背下来,印在脑子里。
3、第三部分:内在气质
我们知道白杨树仅仅是西北高原极普通的一种树,但是作者却对这种树饱含着礼赞之意,那么这篇课文是不是仅仅对这种树进行赞美?
同学都说不是,那是什么呢,你凭什么说他不是仅赞美白杨呢,请大家从书上找到你的依据。找出相应的语句。
——四个反问句和第八段的“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却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写作目的,象征意义。用树比人,借物喻人。境界更高。北方的军民。反问句的言外之意。7、8两段就是作者对白杨树内在气质的赞美。(板书)第一个反问句,总说,由树到人,启发提示,引起思考。第二个反问句,明确了,将树与农民联系起来了。第三个反问句,象征意义进一步明确,抗敌的勇士。第四个反问句,抽象的,内在的精神和意志。反问句的句式可以增强语气,如果换成陈述句,还能否达到这个效果?四个反问句又组成排比句,语气更加强烈,气势充沛,酣畅淋漓。
句式上的辅助,这四个反问句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差别。这四个反问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层层深入的描绘出了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强弱和语调的高低,语气由弱到强,语调由低到高。试着读一读。
为何不直接赞美?(象征手法的好处)介绍时代背景:写于1941年3月,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看到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的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英勇不屈的表现,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借赞美白杨树来歌颂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这种写作手法: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四)练习巩固
作者为何选用白杨树作为象征体?
有相似点,形象挺白向上,力争上游,质朴,与北方军民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平凡的特点达到统一。本文作者就是借助白杨树来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军民。本体和象征体要有相似性。和比喻的区别。比喻是外在的相似,象征是整片文章的一个写作手法,不仅要有相似点,而且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赋予一些人的品质,例如蜡烛,它从从开始燃烧就开始给大家带来光明,而在这个过程中蜡烛也在慢慢燃尽,这就象征了一种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那就不能说仅仅是个比喻了。
从极平凡的事物中,我们挖掘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东西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的想象联想,这就是象征。
(五)结束语
这篇课文,作者用了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多种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白杨树的形象,坚强不屈,朴质,正直,同时更重要的是借此赞颂了抗日战争中,北方军民的团结抗日,英勇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多多借鉴。
板书说明:设计的原则是形象、简洁。力求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难点通过简要的板书作用于学生的双眼,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