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九年级上
九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1、《游击队歌》由贺绿汀词曲。
2、《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由冼星海原曲。钢琴协奏曲《黄河》共四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3、《中国军魂》出自电视连续剧《亮剑》主题曲,李海鹰词曲。
4、《四度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创作于1965年。全曲共分十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是中国合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5、组歌:由若干收据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组歌曲,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成的声乐套取。
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
7、《大海与辛巴达的船》选自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一乐章,是管弦乐合奏,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曲。
8、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狂想曲》《野蜂飞舞》等。
9、《小巫师》是管弦乐合奏,由杜卡作曲。
10、杜卡:法国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除《小巫师》外,还有印象主义格局《阿里安娜与蓝胡子》以及芭蕾舞剧《仙女》。
11、组歌:作为乐曲的基本乐思,并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称为主题。
12、《索尔维格之歌》选自《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由格里格作曲易卜生作词。
13、格里格:挪威作曲家,北欧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培尔·金特》组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
14、《前门情思——大碗茶》由闫肃作词姚明作曲。
15、《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由骆玉笙演唱。
16、骆玉笙:曾用艺名“小彩舞”、“筱彩舞”,中国当代著名曲艺大师、鼓曲
界泰斗、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其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击鼓骂曹》《红梅阁》等。
17、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京韵大鼓的代表性艺术家有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等。
18、《蝶恋花·答李淑一》是苏州弹词,由毛泽东作词。
苏州弹词:苏州弹词简称“弹词”,俗称“小书”,曲艺的一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唱腔优美动听,流派纷呈。代表曲目有《三笑》《白蛇传》《林冲踏雪》《新木兰辞》等。
19、《布谷鸟儿咕咕叫》是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四川曲种。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由明、清时调小曲和四川民歌、戏曲音乐融合发展而成。演唱时女演员左手击板,右手敲主鼓。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
20、《有话好好说》是电影《有话好好说》插曲,是北京琴曲,是关学曾词曲。关学曾: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他的嗓音洪亮、宽厚,表演神形兼备,字正腔圆,演唱风格自成一家。其表演的代表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等。北京琴书: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形式是一人站唱。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表演的代表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长寿村》等。
21、《武松打虎》是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又名《景阳冈》,故事取材于《水浒传》。
山东快书:主要流行于山东各地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起初专说武松故事。表演形式多为一人手执铜板(鸳鸯板)站唱。语言节奏性强,风趣幽默。
22、《摇篮曲》是舒伯特作曲。
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统称。其特点是歌
词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23《c小调练习曲》是钢琴独奏,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作曲。
24、《流浪者之歌》是小提琴独奏,由西班牙萨拉萨蒂作曲。《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之歌》,作于1878年。
萨拉萨蒂: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
25、《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选自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是管弦乐合奏,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作曲。
奥芬巴赫:德籍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代表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
26、轻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源于喜歌剧和歌唱剧,题材轻松、音乐通俗,常具有讽刺性。
27、《飞翔的女武神》选自乐剧《女武神》是管弦乐合奏,是德国瓦格纳作曲。瓦格纳: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罗恩格林》等。
28、浪漫乐派:盛行于19世纪的欧洲音乐流派,具有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抒发内心的主观感受等特点:在艺术手法上,突破古典乐派的限制,使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瓦格纳等。
29、《大红枣儿甜又香》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
舞剧:一种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30、《窗花舞》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管弦乐合奏。
舞剧音乐: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不仅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具有发展剧情、渲染气氛和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1、《场景》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是管弦乐合奏,是俄国柴可夫斯基作曲。
32、《拿波里舞曲》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是小号独奏,是俄国柴可夫斯基作曲。
33、《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管弦乐合奏,选自舞剧的第四场中的一段群舞有音乐。
34、《让世界充满爱》是为1986年国际和平而作,由百余名中国流行歌手演唱。歌曲分为三部分,词曲为第二部分。
35、《黄土高坡》以鲜明的陕北民歌风格旋律,结合流行音乐的节奏、配器,使之充满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唱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坡人民的质朴、勤劳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36、《青藏高原》是电视连续剧《天路》主题歌,由张千一词曲。歌曲创作于1994年。这首歌吸收了藏族民歌的音调素材,但又有所创新。全曲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37、《弯弯的月亮》是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插曲,由李海鹰词曲。歌曲创作于1988年,作者将古典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流行音乐中,旋律深情悠长,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篇:九年级上音乐教学计划
2014-2015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多样善变的节奏,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如今,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新的教学大纲也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潜能,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又具备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更趋向自然纯真。她们喜欢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体验美的真谛,更愿意成为美的少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4、歌曲欣赏时,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著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5、、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上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1、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相互渗透,融合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本学期课外第二课堂,计划以训练合唱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六、教学进度
9月份: 第一单元
月亮颂
第二单元 说唱天地 10月份: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 11 月份: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12月份:第六单元:冬之舞
第三篇:九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精选)
为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制定音乐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课堂教学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1)教学目的、任务
a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b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c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2)要求
a唱歌: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b器乐:要求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c欣赏: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著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
d基本乐理:音乐知识本学期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e视唱练耳:通过听辩、视唱等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和调式感。
(3)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a教学内容:以简谱教学为主,其间穿插流行歌曲进行辅助教学。
b教学方法: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充分运用多媒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9月份:第一单元月亮颂
第二单元说唱天地
10月份:第三单元西洋乐话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
5月份: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6月份:第六单元:冬之舞
第四篇:2013-2014_九年级上音乐教学计划
xxx中 学
教学计划
学年___九________ 级科_音乐__________
教师_xxx____
__2013_____年___8__ 月___31__日
一.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八年级这几个班学生相对来说上课较认真,学习主动较教高,学习兴趣较浓,初三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
乐文化。
3、感受电声乐队与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制定教学计划
第二周:月亮颂
第三周:说唱天地
第四周:西洋乐话
第五周:神州大地
第六周:国庆放假
第七周:北美掠影
第八周:冬之旅
第九周:我的音乐网页
第十周:学习测评
第五篇:九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总结
2012---2013学上学期九年级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安阳中学
吕开平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将这一学期九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形象的氛围,为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铺平道路。
在讲述乐理知识时,可以巧妙地运用形象法。乐理知识往往比较单调复杂,如果靠单纯的讲解,学生不但不容易理解,而且还觉得枯燥无味,这时教师在借助教具的同时,语言要生动明了,例如,在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自然界中,哪些声音有渐强、渐弱的规律?”,这时学生会觉得好奇,努力挖掘想象空间,有的会说:“火车进站时,声音会由响慢慢转弱”,学生此时异常活跃,会说出许多生活中有关的一切现象,例如风声、雨声、远处驶来的汽车轰鸣声等等。在介绍休止符时,教师可拟人化的口气说:“小音符一直唱个不停,她可辛苦了,有时也要休息一下,她很累的时候就会休息好几拍,或者休息一拍,不怎么累,就会轻轻地吸一口气,就是休止半拍”。这样,学生觉得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很有意思,不知不觉就在寓教于乐中汲取了知识。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在介绍音乐作品前,可运用形象的谈话法,运用直观的电脑课件,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音乐,往往要靠美丽的想象,教师怎样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在心中描绘出饱满的音乐形象呢?当教《爱我中华》时,我找了许多资料,运用电脑课件,让学生先了解民族风情,观看少数民族的舞蹈,把握舞蹈的特点,注意动作要领的指导,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心领神会,学得自如。
二、欣赏课上,要充分运用形象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深深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音乐魅力。
欣赏音乐,往往只借助听觉,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好动的,正襟危坐不能让他们的思想进入音乐轨道,那怎么办呢,先让学生仔细倾听音乐一遍,然后大胆发挥想象,联想音乐主题所表现的画面,接着再运用电脑制作课件,学生们在愉快想象时,往往充满着明亮的色彩,他们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三、在综合课上,形象法为游戏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有力作用。综合课上生动有趣的游戏,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摘果子、听音、随音响大小敲击乐器、音符找家、模仿动物走路的律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的直观性充分展示出来了,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同时也陶冶了美好的艺术情操。
四、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
六、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表演,即兴编动作。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总之,学生对周围世界存在着直观、片面地认识,教师只有将形象法自然地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激发,学习的动力才能不断强化,这样,学生就能在音乐的殿堂里展开想象,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从而找到真正的快乐,在音乐中放飞自己的希望!这期的音乐教学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以后我会在这期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作进行完善,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