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诗歌教学的思考
关于诗歌教学的思考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属于能力层级的最高级,诗词的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词句入手。只有克服了语言障碍,才能“登堂入室”,进而领略诗的意境;如若对语义不甚了了,那就好比入宝山而空回。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力图降低难度,化深奥为浅显,给学生创设一个台阶。
(一)考析词义,疏通章句
面对一首新诗,首先碰到的困难是词义的理解。词义弄不懂,当然谈不上欣赏。教学中,应发动学生,调集以前所学的古汉语知识、修辞手法以及特殊意象的内涵,去感知诗歌内容,破解阅读中有难度的地方。
1.借助词语的已知义 杜甫的《月夜》诗,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未解”二字可能成为阅读障碍。引导学生回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由此推断“未解”是“天真无知”之意。教《孔雀东南飞》时,出现了“可怜”一词,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身上衣正单”,通过比较判定。教王维《山居秋暝》时,提醒学生回顾作者《鸟鸣涧》,来突破“空山”这一难点。
2.利用修辞推测 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衬托等,这里主要说说解答和互文。
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黄”与“苍”词义学生不知所云,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学生耳熟能详,已经对照,难题就会解决------李词借色彩“绿”“红”分别借代绿叶、红花,那么,出猎的苏轼,牵的“黄”当是黄狗(猎犬),擎的“苍”即是苍鹰(猎鹰)。这便是借代手法的运用。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互文”这种手法初中已接触,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有时为避免词语的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词语。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其中“用”和“以”处于相应位置,由此推断“以”即“用”义。又如成语“求全责备”,“责”“求”位置相应,故意思互解。
有时处于字数限制、格律限制或表达需要,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理解时上下句互相补充互相呼应,即“互文见义”。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
3.意象的固定含义 诗歌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 1 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可以通过各种意象,含蓄地表情达意。阅读诗歌时,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唯有如此,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主旨,感知诗人的情感。意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就塑造了幸福美满、英俊儒雅、功成名就的周瑜和屡遭不幸、早生华发、功名未遂 的苏轼。
景观场景 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当然,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某些事物 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含义相对稳定。在不同的诗人笔端,那些特定的意象都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如“菊花”傲霜之花,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菊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唐,元稹在《菊花》里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的“菊”同样表达诗人的高洁、坚贞。
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例如,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如,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和情人离别的凄苦之情,就用“柳”作为意象,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
梧桐在古代诗歌中,大多表示凄苦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吹打梧桐,心中充满愁情苦味。
中国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故意象又具有丰富性。同样是美酒,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李白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如是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同是李白“酒”在他笔下又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种时乐、时悲,时愁、时喜,时离、时合都是通过“酒”这一意象来表达的。“酒”这一文化现象在古典诗歌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二)古诗知识的运用
古诗,尤其是格律诗,讲究平仄、对偶、押韵。因此古诗中常出现倒装、省略的现象。诗歌中的倒装与古汉语中有规律的倒装截然不同,如若不将诗歌的倒装重新排序,便影响阅读与欣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就是倒装句,调序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顺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前一句,应为:欲目穷千里。
古诗中不完全的句子很常见。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几十字要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就需要压缩句子结构,于是省略就很常见,通常会省略谓语、介词、连词、副词等,有时干脆就是几个名词组成一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画面:在大雪飘飞的夜晚,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诗人虽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已经开阔。
(三)关照风格,善于见异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 : 陶渊明的诗具有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王维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孟浩然,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白居易,风格浅直通俗;韩愈 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
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同样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现出浪漫的风格;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表现出沉郁的风格。欣赏不同的诗作,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出风格的差异。再如,同样写饮酒,陶渊明说“饮壶觞以自酌”,杜甫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而李白则说“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同样写瀑布,孟浩然是“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李白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样写雪花,岑参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李白写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可见,掌握了各自的风格与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诗歌。
诗歌鉴赏犹如寻山探宝。在常规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地方入手,注重知识的积累与牵移,注重灵活变通,就能使学生充满信心,去攀登诗歌欣赏的高峰,领略无限风光。
第二篇:关于新课标下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郑新丽
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纵观一线语文教学,我们发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诗歌教学或多或少还存在一点问题。因此,对诗歌教学误区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诗歌教学的策略进行寻求与探究,在当前就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一、误区梳理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容乐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其教学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 1.教学观念保守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极富意蕴,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在诗歌教学中,部分教师就认为,只要扫清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在教学时也只是一味的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教师对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不仅使其在教学时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无法感受诗人内在的情感,无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意蕴美;而且也大大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导致教学结果的乏味与低效。2.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采用与其它文体同样的教学方法,操作方法很是机械,即“解题释词+交代背景+理清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五段论”式的僵化模式。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从文字符号背后,观赏到诗人内心闪现的灵光,获得一种曾经有过或未曾有过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而且,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使诗歌丧失了自身的生命力和感发力,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教学目标模糊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于是在诗歌教学中便出现了几种极端:一是朗读课:整堂课都在读,教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看上去整堂课读得沸沸扬扬,但由于没有在朗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和点拨,因而这种读,实际上是失去方向的瞎读,其结果只能是偏离了教学目标,曲解了诗歌的真意。二是拓展课:教师对诗歌内容进行一番很是粗糙讲解后,就开始对文本进行拓展。如有位教师讲的《孔雀东南飞》,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思路是打开了,但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拓展,给人的感觉是没了边际,实际上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三是鉴赏课:为了将“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这一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教师对文本进行一番蜻蜒点水的讲解后,就让学生轮流朗读从网上下载的或是从一些鉴赏辞典中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气氛热烈,文采飞扬。殊不知,F载与抄袭永远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王家新教授指出:“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忽视并背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中学诗歌教学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要注意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真正把诗歌当作诗歌来教,让教学回归诗歌本身。”[2]这几种极端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背离了诗歌教学应有的目标,让学生难以适从,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远离了诗歌,远离了文学,远离了语文。4.教学手段极端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比起来,略显单
一、平面,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发挥诗词教学的理想效果,而借助录音、录像、幻灯、电影等集声光电色于一起的诸多种媒体,则可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为学生营造特殊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审美共振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有些教师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上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即进行诗歌教学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事实上,过分使用多媒体,会使教学过程呆板,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而且,过多使用多媒体,不利于引导学生感悟丰韵的诗歌意象,品味凝练隽永的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内心炙热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外,多媒体课件过多的强调形象、直观,学生在直观感觉的冲击下,会逐渐丧失鉴赏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无法深入体味、揣摩诗词的妙处,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对策指引
要革除诗歌教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艺术修养
语文教师首先要爱好诗歌,然后才能教好诗歌,会教诗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也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为此,语文教师平时要多逛书店,多读一些中外诗作,多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网络诗歌(因为网络诗歌版块多,内容丰富,搜索便捷,新作上传迅速),多积累一些诸如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建筑器物等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诗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意象知识。只有诗读多了,读熟了,知识储备雄厚了,语文教师才会对诗歌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语文教师的诗歌修养也才会逐渐得到提高,自身的教学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工作来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诗歌的特点,遵循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认知的规律,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构。具体说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通过知识性的拓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拓展阅读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拓展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尽量简单准确,点到实质,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其次,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含蓄性和暗示性等特点,因而诗歌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这种开放式的可能性解读是一种考虑时代背景、历史现实、文化内涵以及字句中复杂幽蕴的意蕴等因素的既有深度又有准确性的“细读”与讲解,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读、随意解读或曲解原意的误读。最后,教师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如主题角度、风格角度、感悟角度、构思角度、艺术形式角度、历史文化角度等,对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特征进行比较,这样反复的比较鉴赏,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3.开辟实践机会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将自己的作品以朗诵会、创作比赛会、诗歌欣赏会等形式呈现出来,努力为学生营造诗歌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并最终为学生诗情的飞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也是文化宝库中最为璀臻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书写能力,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思考时代„„因而诗歌教学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并让诗歌教学最终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
第三篇:诗歌教学的现状思考
诗歌教学的现状思考
伍隍中学 屈小林 邱远刚
我国是一个诗歌教育发达的国家,读诗写诗,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代语文教学中,诗歌教育这一传统被忽视甚至遭遗弃了。当代中小学诗歌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中小学生的诗意天分被有意无意扼杀了,中小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潜能发展的一扇大门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关上了。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诗歌教学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新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34个单元中,诗歌有4个单元;整套教材169篇诗文(不含自读课本和教科书中的读背篇目)中,诗歌共42篇。篇幅的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提高。全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诗歌作品的数量,对中学诗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漠视,也需要我们加强对诗歌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就高中语文课堂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忘了“诗无达诂”之训,而自作聪明的“说文解字”屡见不鲜;不见声情并茂的激诵恬咏,而学究式的条分缕析随处可见;缺少诗情才艺的欢娱,而庄严肃穆的课堂气氛比比皆是。诗歌教学无诗意,已经冷了不少学生的心;高考作文多少年来的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更是将诗歌教学降温至零下三十度,学生读写诗歌的兴趣多被扼杀。于是,处在诗一般妙龄的青少年学生们,青春在语文课上集体缺席,激情在语文课上全部请假。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尽快革除教学中的弊端,探求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健步进入诗歌的殿堂。
诗歌教学的现状:
1、用作题方式解读诗歌,使语文课失去了生气和灵性。
我听过一位老师讲的《雨巷》,这原本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可是连读都没舍得多读两遍,听完课后,兴味索然。他把课后练习及基础训练还有学生手里的两套资料中有关这一课内容的答案念给学生,甚至都没有启发学生思考答案的组织思路和正确性,就算完成了这一美文的教学工作。不从个体审美体验出发去拥抱作品,只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授答案上,用冰冷的解剖刀,把一篇篇美文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更是如此。
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诗歌作品教学本应该是最富生气和灵性的,现在却变得如此枯燥乏味。用这种毫无美感可言的方法教学,唯一的作用大概是使学生的诗歌“味觉”受到伤害,找不到读书的感觉,无法形成独到的见解,甚至导致思维的雷同和创造力的萎缩,导致学生的诗歌天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终身与真正的诗歌绝缘。对此,无论有多少理由可为我们开脱,我们自身都难辞其咎。
2、可怕的诗歌阐释习惯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好的诗歌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其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然而,“诗歌教育在诗歌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诗歌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诗歌,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世纪末的尴尬--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整齐划
一、不允许有任何“异端”思想的阐释习惯作用下,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原本具有的鲜活思想。有人作过调查,40个中学生读《狂人日记》,他们的感受、认识竟然完全一致!不难推断,一千个这样的学生,恐怕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红楼梦》称作爱情小说,或伦理小说,或社会小说,乃至广义上的历史小说。
人生的潇洒和惬意,人生那种彻底的享受,是诗歌和文化才能给予的。我恐怕我们的学生没有多少能享受到这种乐趣。相反,那种折磨人的诗歌阐释习惯,使得真正与诗歌有缘的学生在考大学后还需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戒除。一位诗歌院的老师说:“需要对他们进行刮骨疗法。”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诗歌教育成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障碍,需要花很大功夫去清除,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又所为何来呢!
3、搬用诗歌赏析文章、缺乏对作品渗透于自身血肉的独特把握
随着高考对诗歌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不少老师也增加了对诗歌鉴赏的关注,然而自己一向对诗歌并无研究,所背诵的诗词也少得可怜,缺乏对诗歌的兴趣,缺乏诗歌感知力与诗歌悟性,不能把诗歌作品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变成自己人生、生命形态的延长,于是只好生搬鉴赏辞典。我听过一位老师讲柳永的《雨霖铃》,也算是一字一板,抑扬顿挫,可是她熟练的背诵丝毫不能加深学生对词作的美感体验。缺乏自己真切感受的生硬转述,怎么可能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可能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诗歌感知能力与诗歌悟性呢?她并不是不下功夫,只是把精力用在背诵他人的解析上,我以为这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的做法。
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教学中,哪怕我们只谈出自己很小的一点心得,也会使课堂顿时生辉。诗歌的讲授,应该是从教师的情感深处、从教师的心底流淌出来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从而提高他们鉴赏与创造的能力。中国是个“诗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千百年来,“诗教”对形成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说得好:严格地说中国没有宗教,可以美学代宗教,而诗情便是美学的主体,可以诗歌代宗教。
改变语文没有“诗教”的现状已是迫在眉睫。就普通教师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行教材,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刻不容缓。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诗歌教学设计中追求诗意!
二、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
1、社会因素所带来的应试的功利心
王岱在《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中说道:“现行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集中反映。”在这样的大气候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作品的教学也明显地带着功利性,总希望今天吃一块肉,明天这块肉的营养就会体现在某一块骨骼或肌肉上。这对学生诗歌素养的提高极其不利,我们应该明白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应该是高考,把学生训练成高考的机器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2、教师自身素质较差,审美水平低
这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语文教改的步履维艰与此有很大关系。(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对此都很重视,大力开展师训工作,但真正的提高却不是十天半月的集训和一纸证书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我们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钱梦龙说:“一个好语文老师可以把坏课教好,一个差语文老师只会把好课教坏。”这话很有道理。不敢想象,新教材中那么多优美的诗歌,教给一个对诗毫无感觉的人,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教学才能像润物的春雨,像夏夜的清风。才能使作品中含蕴的美质,转化为清洌的甘泉,去滋润荒芜的心田,荡涤污浊的心灵,陶冶品性,引发创造。
3、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方式不当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红楼梦》称作爱情小说,或伦理小说,或社会小说,乃至广义上的历史小说。语文的魅力也正在于它表意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然而这道理不适用于很多诗歌作品考题。考题的选项设置或答案设置,基本上采用鉴赏辞典上原句,使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时戴上了金箍,不敢越雷池半步。诗歌教育,多么需要一种宽松、和谐、能激励人探求乐趣的氛围啊!
三、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诗歌作品的教学目的①提高学生感受和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诗歌作品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含蕴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像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他们更好地把握美、追求美、创造美。
②培养学生对诗歌作品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诗歌教育应该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必须无条件接受的知识,即使是真理,也会让人失去兴味的。
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情感,启迪心灵
就诗歌作品教学而言,仅有一定的知识与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重物欲、轻精神的社会现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单调而沉重的学习生活,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方式等等,让中学生本应细腻丰富的内心变得荒冷,情感变得粗糙。那么我们的诗歌作品教学就更任重道远。要用我们对作品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对人的终极关怀,让学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陶冶,从而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帮他们涂好生命的底色,以便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日后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苦难和不幸。
2、勤于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①加强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完善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个教师,必须将自己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一个教育家,应该首先是一个思想家。一个语文教师,其知识和能力的配合、组织优良与否,直接决定着他教学的成败。所以在读书方面,语文教师应该有“望尽天涯路”的大志,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阅读,不懈努力,以练好内功,真正提高文化底蕴,切不可只满足于教辅资料与各种题库题典。
②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诗歌素养
教师只有达到艺术的审美,才能对课文及其他文章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鉴赏。诗歌素养的高低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而诗歌作品是一种长期积淀的结果。所以要想上好诗歌作品讲读课,就必须大量阅读、深入研究,形成对诗歌的敏锐感知力,去真切感受作家创痛时的呻吟,愤懑时的呐喊,欣喜时的欢歌。
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脑力效率。”显然,平板、生硬、粗俗的语言尤其不利于诗歌作品的教学,美文需要美教,语文教师应力求在准确、生动、灵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文风格,或激昂雄浑,或温柔委婉,或典雅庄重,或机智风趣,或绮丽繁丰,或质朴清新……于漪老师在教读杜甫的五律《望岳》时,这样开讲: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热情洋溢、气势宏伟的语文给课堂创造了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改变解题式、讲学式等错误的教学方法
①勇于打破常规
摆脱语文教材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意的关键。每个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引向智慧之宫、引向诗歌殿堂的语文教师,都不应该拘泥于成说,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动用各种手段,发挥自己的长项,使诗歌作品教学方法丰富多彩。
②引导阅读、重视诵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讲究精炼,小说讲究生动,散文讲究优美,戏剧讲究传神。诵读美文,背诵名篇,既是诗歌语言的积累,又是提高欣赏诗歌能力的有效方法。好文章,要靠读才能“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③营造良好氛围
新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情文并茂的文章,在讲授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很好营造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感情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意境、理解文章、受到陶冶。
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比如讲一个故事,描述一种情景,用美读的方式诵读课文,或者用绘画,或者用音乐,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拥有的材料而定。
④授课时应有因对作品的感知、喜爱和共鸣而唤起的激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火种,能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与智慧的篝火。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教学之初,大多数教师都能很投入地、富有激情地讲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减少,成就事业之心的淡薄,年复一年,热情冷却,激情消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操作,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这对诗歌作品的教学,我以为简直是灾难。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有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外,还应该投入自己年讲授的作品之中,用心感受,深入理解研究,这样才能喜爱那些作品,讲出作品的内在美,而不致于冷漠地、言不由衷地作教参、资料的传声筒。
第四篇: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对当下诗歌的几点思考
叶延滨
社会形态与诗歌的形式
诗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讲究形式的文学。关于诗歌形式的问题,作为一个诗人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前人和当代理论家们的成果。这些文字学、声韵学及其有关的学问,都证明了诗歌因形式的成就而成为文学中的文学,并且因形式的发展而形成诗歌的历史,因形式的困惑而困扰着诗歌的发展。但是,我也感到,诗歌形式问题,绝不是一个与社会形态完全无关的美学问题,社会形态也在诗歌形式上得到映像。
古典诗歌的整齐、规矩、对称、起承转合等所表达的中庸、平和、统一和稳定,恰恰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高度发展,封建秩序严格分明,封建伦理缜密井然这种社会形态的鲜明体现。自由诗的无序和放纵,恰恰是对这种秩序焚之于烛后,那些欢快的火焰舞蹈的姿态。
又如,未来主义的阶梯式的诗句,最好表达一种向上的昂扬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的苏联,有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贺敬之的阶梯诗,而走在这阶级上的,是两个国家初掌政权的工农兵激昂自豪的情绪,天天向上的豪情。
又如,金斯博格的《嚎叫》放纵无形是对美国绅士体面的反动。
又如,毛泽东提出民歌与古典诗歌相结合,体现了五十年代“百花齐放”的理想与二元对立的现实发生冲突后,通向美学秩序的一条田园小路。
开放世界里诗歌交流的走向
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盘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中国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都在向外张扬。
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当然说到诺贝尔,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更多。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
在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并进入城市之后,我在四川省会成都读小学,大大小小的机关里到处是讲山西话的老八路首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山药蛋派”的小二黑们。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由南方推向全国之后,我也在这个城市感受到它的力量,大大小小的酒店里坐满说广东话的真假老板,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是金庸的武林侠士和琼瑶的富婆经济小说。在广州出了本诗歌年鉴,后又引起了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之争,其实是有了经济实力的南方口音们与传统的大学执掌文学史的正宗京腔们发生了话语权的冲突。
问题不在于这种交流是否“合情合理”,而在于处于这种境地中的写作者们知道自己处于何等位置。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尤其重要。
尴尬的回首,现实生活比现代主义更超前
二十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文:网。一字诗还有不少,但是最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首了,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更像偈语。
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相交的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有争议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
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网络》。内容: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传统,中国新诗绕不过的冤家对头
传统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是个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说它不好。
好的传统当然是好东西,比方说文学传统中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外国人一开口,就会用四声不准的中国话说:“李白,杜甫,唐朝!”
但好东西多了,也有麻烦,要学写作,先读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楚辞、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品、清小说中钻出来,跑马观花跑到三十岁了,认真继承要一辈子。认真以后再写作,恐怕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去改编电视剧还行,现在电视剧专吃古人的饭,又不肯读古人的书。
用不懂传统来指摘作家,是个“好办法”。哪怕你背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53035首诗,不信就考不住你!唐诗完了还有宋词呢。不懂传统不行,钻进传统里出不来也不行。一点传统也不继承不行,背上全背着传统绝对只能说别人的话,写不出自己的新东西来。
传统多了,有时还真误事。要以史为鉴,要发扬光大,就要先向后看,然后再朝前看。就如同开汽车,别人是一踏油门就走,你还要先调过头来,再换档踏油门。
文学这门功课,和别的不一样,一开口,就要从“关关雎鸠”坐进三千年前的私塾来启蒙,都以为这才正常,这才中文系,这才国学,这才功底深厚。但是,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计算机,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后现代、口语诗以及诸种风潮的兴起,与拒绝“文学传统总想占据青春大好光阴”的中文系传统有关。
文学与传统,一对活冤家。
当代新特色——流派众多而好诗较少
流派是评论家的创造。
是评论家天才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教养等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诗人,让评论家发现了他们之间的某一联系。于是他们就成为一体,一起让评论家说长道短,一起走进文学史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一起想入非非,也一起心里不服:“难道我与这些人为伍?那么我的地位何在?”
是评论家疏懒的证明。当下中国写诗的人太多太多了,评论家看都看不过来,更谈不上研究了。但他知道,更多的囊括作家,就能更好的证明自己涉猎广泛。于是他把一些顾不上研究的诗人挂在他熟悉的诗人之后,谈了这个诗人之后,再加一段:在这一时期与某某创作思想相近的“还有„„”这个自然而纷杂的诗坛就有了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旗号与不同的代表——由评论家指定而不是读者们民主产生的代表。
是评论家的实用主义。评论家总要创造自己的体系,当他把自己的体系框架搭好了,他便将诗人分配进这个体系,当证人、当例子、当仪仗队。这一现状在先锋批评家那里我们屡见不鲜。
流派也是诗人的创造。
是诗人王者思想的产物。一个诗人如果不满足于指挥文字,写完《水浒》后还想当宋江,于是他就会写了诗歌再写创作谈,写了创作谈又写主义,挂起主义旗号后还鼓捣点再研究、再论战、与某某君商榷。只要媒体一参加起哄,这派流就算成立了。
是诗人奴仆思想的体现。写了几篇作品,急于在文坛上伸出头角,又没有自信心,于是跟上一伙人,心里才踏实,开会时有人请,评论文章里也混个有姓有名,虽说也只是在这样的句式里出现:“到会的还有„„等”。
是作家实用主义的兵法。有王者思想又有奴仆捧场,一拍即合。
百花齐放是褒义说法,贬义就是诗坛也会有三教九流。上流也罢,中流也罢,下流也罢,不入流不好说。
诗人多得不行时,只好说流派;好诗少得可怜时,同样也只好说流派。
诗歌的市场误区——诗歌快餐消费
中国诗歌缺少市场,当然有培育问题,更有千百年形成的消费误区:
一是小儿背诵。家家的小宝贝,都是小皇帝,都是接班人,都是薪火的接传者。于是都上一门课:背诵古诗。不管有无诗才,也不管能否爱之受之,背!直背得在幼儿园里能诵,在客人面前能唱。“天才!天才!”换来几句赞叹,让爹妈脸上红光一片。这种效果之一,就是让大多数的背诵者,记住了幸福的儿童时代还有痛苦的回忆——“苦背诗词”。如同犯人出狱后追求自由,长大了,在他们能自我选择生活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远离诗歌。
二是情书抄用。青春期的躁动与追觅,在表达不清时,在目标不明时,在情况危急时,想起的救命稻草,抄诗!大概十有八九的抄诗者,平时读得不多,找来的那几句,也难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于是“诗”就与“失”相连,诗歌不幸成为失恋与失意的“文件名”和替罪羊,储存在年轮深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诗意者,失意也。
三是理论家引用。现代理论家都不太愿意走诠释圣贤的老路。与传统一刀断裂,给前辈写好悼词,然后就大笔挥出新天地,高唱一曲“我来了!”——创造新体系,推出新学理,当然还要有新的例证才行。找例证,长篇小说太长,诗歌短小最好;于是诗歌,特别是“新”字头的,“后”字头的,最能造出新理论的气氛。由于这种反向消费,理论一次次的强迫了情感,情感也就早早地丢下诗歌外套,出逃。现代诗歌诸种流派,有真情感的诗较少,就是此种快餐化的结果。
诗歌快餐化消费,无论是在小儿层次、初恋人群还是蹩脚理论家那里,都是以最终拧干诗歌中的情感而告结束。情感,这是诗歌的眼泪、血液和汗水!当代被遗忘的诗人素质——悟性
文学能不能成大器,悟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诗人与大诗人,区别点很多,有无悟性,绝对要紧。
一部封建家族画卷,笑笑生写出了《金瓶梅》,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都是时代画卷大手笔,两者的差别,格调有高下,文笔有雅俗,想来,那最要紧的还不是写出了什么,而是悟出了什么。
读诗要讲悟性,写诗也要讲悟性。一点悟性也没有的人,不会爱诗和读诗,因为读诗的快乐多在从字句后面悟到的东西。悟性不好的诗人也写不好诗,写诗的方法讲起来并不难,不过同样的东西,写出来千差万别,悟性高下也在其中了。
不讲悟性不行,讲过头了也不行,朦胧诗之争,两方各持一极端,一方说我看不懂,怎么会是好诗。(作为读者的你,是否悟性差了一点呢?)另一方说我的诗是写给懂诗的人看的,你看不懂是因为你不懂诗。(诗歌当然为知音而写,但如果太难领悟,是否也不合艺术的本意呢?)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宝塔尖的位置。凡是在精神领域宝塔尖上的东西,都离不开悟性。宗教讲悟性,悟性这个词就是从宗教来的。佛教天天念经,念的就是那么几句,有的修成正果,有的就只配撞钟。政治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句“一句顶一万句”,领袖说一句话,那时就有成千上万篇长篇大论的“学习心得”出笼,其实,他们都只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啊,对英明领袖的话“我的悟性很高”。
关于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
古典主义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点像博物馆。无论哪种博物馆,都有共同的追求:完美、和谐、统一、有序。中国历史博物馆如此,茶叶博物馆也如此;大英博物馆如此,茅台酒厂的酒文化博物馆也如此。它们建立起来,就好像确立了一种历史、一项范例、一类秩序和一个坐标。我们走进博物馆,需要有思想准备,准备一种高雅的兴趣,一种高贵的姿态和一种学习的态度,就像我们走进歌剧院时,要有一身得体的衣服和绅士风度。
没有准备不行,没有学过历史,历史博物馆里的破瓦罐就只是破瓦罐。任何古典主义作品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欣赏的,古典音乐要乐理知识,古典诗词要韵律平仄,因此,古典主义总是阳春白雪,不畅销。
现代主义就像超市,超市就是具体而生活化了的现代主义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拼接、花样翻新、刺激感官、逻辑混乱、变化迅速。人们走进超市是放松的、自由的和随意的,他们以实用和满足感作为评价的标准。当然,人们在超市也要把“荒诞感”变成一种平常心,当乳罩和杀虫剂放在一起,马桶刷和牙刷放在一起时,我们并不惊惶失措。只是我们平静地面对它们时,忘记了超市老板就是个天生的现代艺术大师——真希望那些在几行现代诗和一两出现代剧面前,就喋喋不休的批评家们来批评一下现代主义超级市场:“啊,它多么直接地展示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人的欲望和恐惧呀!”
博物馆的老成持重和需要人们学习后才能进入,使古典主义虽总是门可罗雀,但也总保有体面的门庭和长久的话语占有。
现代主义是现代人实用的俗文化(也是精英们研究的文化),不断花样翻新是因为有无以穷尽的欲望。在今天电子信息时代,生活的花样翻新比艺术的花样翻新,更快也更出乎意料,比现代主义更现代的是现代生活。当“新人类”在网络的虚空间“一秒万里”忘乎所以地冲浪时,古典主义正骑着唐·吉诃德的老马,一步一个脚印地显示出它久远的魅力。
重要的是不要把两个体系矛盾的评价体系互相换用,用博物馆的高雅去要求超市,用超市的现代性去重构博物馆,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事情,而在诗坛却每天发生。
创作自由是个常新的话题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说:“自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活动,有了它,那些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存在,就成了不完全限制在社会给定的种种条件之中的人。”我注意到“小小的活动”这个提法,存在于“完全被社会所制约”和“不完全限制”之间,而不是一个抽象的全称意义上的口号。
创作自由也只是一种“小小的活动”,也只能是在“一个完全被社会所制约”的人,由于坚持这小小的活动,所得到的“不完全的限制”。
作家被界定于一个“自由职业者”。当然,由于社会发展,在中国出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时,有人说作家有了体制内的诗人作家和体制外的诗人作家。我想,这里有个潜台词,体制内的是“不自由或不完全自由的”作家,而体制外的则是“自由写作者”。果真如此简单?恐怕不会。体制内的作家,正是因为有明显的社会身份,所以,对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会意识到身处的限制,去努力坚持创作自由这一“小小的活动”,从而得到“不完全的限制”,实现在艺术上的突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体制外的作家,没有单位管辖,没有公务缠身,形态上更自由,但他更要感受到另一种社会局限,市场和金钱的局限。因此,这些作家并非在所有的体制外,还有另一个体制在约束和限制他创作自由的“小小的活动”。客观的说,原有体制的作家,更多的制约来自写作前的限制——意识形态、长官意志等,而自由写作者的制约来自写作后的限制——市场需求、发行数量、版税收入等等。
承认处于受制约的现实中,努力坚守创作自由这个“小小的活动”,并非只是原有体制下生存的作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是自以为是“自由写作者”所面对的现实,在金钱面前,“创作自由”所可能得到的空间,并不一定更大。
在自由的金钱面前,坚持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也是一种壮烈的“小小的活动”。
净化写作是诗人天才的一部分
我们常在说的“我的生活经历”,是每个人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生活,记忆中的生活是可以具有意义的生活。如果没有记忆,我们活过,但没有生活,更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人们记日记,就是在进行储存生活意义的活动,当然,这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就像用一种自己的输入方式在计算机上存储文件,别人无法进入。诗人也是所有人中的一员,诗人也是在努力让生活进入记忆的磁盘,不同的是他在以一种人们能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他是生活的证人,也力图让他的读者也成为生活的证人,共同证明:生活存在过,并且有意义。
谈到诗人是在以他人能够进入的方式储存生活,萨特说:“写作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对净化的要求。”仍然回到存储档的比喻,净化就是将“病毒”从文件中清除。清除病毒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净化,也不是道德纲常要求上的规范。我认为,对于诗歌的文学性而言,至少是以下意义上的努力:第一,更真实的记录生活,净化即去伪。现实的生活充满了许多“必要的假像”和不可避免的“模式”,像契可夫的“套中人”。因此,诗人笔下的生活应该是揭开和清除假像的生活。第二,净化就是要清晰化,让“熟视无睹”的生活清晰出细节来,让细节的真实保持此时此刻的独特性。第三,诗人在作为生活的发现者时,同样被读者发现他的心灵图像,这样,便可使读者在认同的时候也得到发现的满足。
就此意义而言,诗人和作家是这样的人——他将现实生活材料清除病毒后变成人类共享档。
再提诗歌的一种作用——变速器
文学曾是生活中的加速器,这是文学的光荣。
在战争年代文学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与战鼓:“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这样的诗在当年,可以说能顶一百门大炮,一千台运兵车。战争结束了,硝烟和枪声都已消散,只有这样的诗句,还站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历史的光荣。
在那样的时代,战争或变革的年代,文学无疑充当生活加速器的角色,启迪、引导、鼓舞、推动„„在人性迷茫和迟顿的时候,文学呼唤着觉醒与奋起。如果文学不起这样的作用,拒绝这光荣的使命,那么,文字美也罢,情感真也罢,灵性善也罢,都不会让文学更有价值。
但文学也不会永远是加速器,不会永远是增加我们血液流速的催化剂。在这个以加速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处都是这样的方式变更着生活:提速、升级、换代、更新„„在各种术语上加着“超××”、“后××”、“新新××”!在这个时候,我们从每秒几十亿次运转的计算机里走出来,我们从倒计数的火箭发射场走出来,从疯子一样变化的股票牌前走出来,放慢一下心速,安定一下心情,冷静一下思维——这也是多么难得的境界!用理论家的话,回归人性——减速一下,如此而已。
这也是文学的光荣,在物欲中让灵魂得到一分安宁,滚滚红尘中让人生得到一分清凉。
诗坛的两个学术倾向的“文化游戏”
文化开放时期,也是学术繁杂多样时期,高、低、粗、雅,各自都在表演。比方说,有这样一类人,在“学”上,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断臂的“绝智绝圣”,自认为是引进西方资源的文化殖民倾向。商业交流主要引进术,而这些“学”者以引进西方主流意识而自视精英;而在“术”上,又采取与庙堂文化绝对背道而驰的反文化非文化的流氓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源远流长,与庙堂文化对立,与市井文化并存的传统。
学的殖民化(其实与强大的商业行为并行,这种殖民文化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与术的鄙俗化(一般说来其姿态为反主流立场),结合起来的化学反应,一股股能闹腾的泡沫。
这是一种文化游戏,参加者津津有味,而旁观者感到茫然,最后只剩下参与者们在自说自话。
回到诗歌形式的另一视角——梨和苹果的困境
他们都长在自己的树上,有个伟人说过,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梨就是梨,苹果就是苹果,在他们确认自己的同时,也就无法选择另一种形态。认识自我的另一重含义就是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就是自我以外的存在。
文学也如此,散文不是诗歌,诗歌不是散文。我说的是广义的诗歌与广义的散文,广义的诗包括新诗、旧体诗、歌词等,广义的散文包括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日记、杂文等。它们两者之间有许多联系也有许多区别,以至于什么是诗?什么是散文?出现了无数的解释和无尽的纷争。
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想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诗与散文的区别:大千世界也就是两个字:事情。将情作为显性的表达,把事放在次要位置上的文体,就是诗;将情作为隐性的因素,把事作为叙述主体的文体,就是散文。换言之,万物皆“事情”二字,重“情”者诗,重“事”者文。
这是一般规律,就像梨是梨,苹果是苹果。当然也有特例,比方说散文诗是什么?有人说是诗,重抒情,只是形式是散文。那么抒情散文是什么?有人说当然是散文,只是比较抒情。那么抒情的散文诗与抒情散文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再比方说,传统的叙事诗是诗的形式并以叙事贯穿文本,抒情性的因素仍是叙事诗的推进的动力。而在后现代诗作那里,常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导,只是这种叙事,是片断的、破碎的、不连贯的,它作为诗歌的根据只是分行排列。那么,除了形式,它们本质上是诗还是散文呢?
梨和苹果不断地互相嫁接,变成了苹果梨,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梨苹果,这些果子仍然在树上长着,无论好吃还是不好吃,爱吃的人多还是少,对于他们都无所谓,只是他们认识自己出现了困境:我是什么?我和另一棵树上的那个家伙是一家人吗?
当然,这是假想,我们把文学理论家的困境放到了苹果和梨以及各种变种产品的身上。
“这是什么?”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最好少提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在诗坛,许多论诗者,他们所定义的诗,几乎包括了文学、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禅宗、心理学„„诸种领域,唯一没谈到的就是:“除了外在分行的形式之外,诗到底是什么„„”
第五篇:有关诗歌格调的几点思考
有关诗歌格调的几点思考
一首写苍蝇的诗,而且用上了很多赞美之词,该如何评价?作为诗歌爱好者和研究者,我很难简单地说清楚个人的理解,比如诗歌不应该有题材决定论,诗歌有化丑为美的写法,现在的诗歌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写“苍蝇”也可以写出高境界……不过,这个问题却引发我从读者的角度思考诗的格调问题。
不同的情感取向带来不同的诗歌格调
诗歌在情感上有很多不同的取向,其中有三种大的取向值得特别关注。其一是单纯的赞美,这样的诗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了很多。当时,共和国刚刚诞生,一切都是新鲜的、美好的,诗中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并没有什么错,也可能是诗人在当时的语境中的真实体验,但这样的诗还是遮蔽了很多东西,忽略了赞美之外的别的情绪,如果很多人或者所有人都写这样的诗,诗歌就会显得非常单调,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其二是暴露诗人感受到的阴暗面,其情绪是向下的,没有多少亮色,甚至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诗中充满茫然、困惑甚至绝望的情绪。从理论上说,在人生历程中,这样的状况是可能存在的,表达这样的情绪也是诗歌的艺术职责。这样的诗在新时期以来出现过不少。以发展的眼光看,和过去一些时代相比,人们至少可以表达这样的情绪了,打破了诗歌发展的单一局面,也体现了中国诗歌的进步。但这样的情绪对读者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在感悟人生、反思现实的同时,无意中也将诗人个人的情绪带给了读者;其三是在揭示现实、人生的负面因素的同时,抒写或者暗示诗人所理解的人生期待和可能的方向,既让人感受到现实的复杂,也使人对改变现实、创造美好充满渴望。在新诗史上,第三种情形的诗占有相当大的分量,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卞之琳、何其芳等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是在对现实的深刻打量之中抒写诗人对人生、现实的盼望与期待。这样的诗避免了单纯向下的困顿、绝望情绪,在问题、困境之中寻觅着可能的方向。它们带给读者沉思,也带给读者希望,表现和传递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人格力量。
不同的情感取向可以带来诗歌不同的格调,单纯赞美的诗可以带给读者乐观向上的情绪,但如果这种赞美是片面的、虚假的,就可能带来某种盲目的乐观;揭露负面现实的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读者的深度思考,但也可能蕴含茫然无措的情绪氛围;深度揭示现实,包括现实的负面因素,同时又提炼或者蕴含了人生路向思考的诗歌,既可以避免诗歌情感的虚浮、片面、浅白,又可以为读者提供具有向度的人生思索。艾青在抗战时期曾经说过,“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艾青在苦难之中感悟到的这种“力”,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其深层则是诗人通过艺术创造而积淀在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它带给读者的是诗歌的“理想光辉”。这种光辉不仅使艾青的泪水充满魅力,充满温暖,也让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理想光辉是超越性的人生理想、人格力量
也许有人会把“理想光辉”理解为过去某些作品光明的尾巴,或者与假大空的诗歌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所说的“理想光辉”,指的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所发现的人生与现实的方向,是超越现实而带给读者的一种人生理想、人格力量。我们的诗在面对艰难、苦难、迷茫的时候,尤其需要这样一种精神的光辉。如果打量人生与现实的负面因素、抒写困顿迷茫甚至绝望体验的诗,只是在迷茫与绝望的精神领地穿梭,那么诗人的艺术发现、人生体验就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读者阅读这样的作品也难以获得艺术启迪和人生思索,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喜欢这样的诗呢?
在多元发展的诗歌时代,任何向度的诗歌探索都有其产生理由和存在价值。诗的个人性转向强化了诗歌对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个体体验的尊重。不过,诗歌毕竟是一种艺术,最终是要走向读者的。虽然我们并不认为读者越多的诗就一定是好诗,但是,无论怎样新颖的诗,无论在圈子里评价多高的诗人,如果读者不接受,诗的艺术效应肯定会大打折扣。从诗歌发展的历史看,对理想光辉的关注应该是诗人的基本职责、诗歌的基本职能,闪耀着理想光辉的诗才能长久得到读者的喜爱和流传。
诗人张扬个性但不该沉溺于自我
其实,很多有成就的诗人都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但是优秀诗人总是善于将个人放在一定的文化、时代语境中,在感悟和反思现实人生的时候,尽可能剔除那些极端私人的、琐屑的、延展特征不强的感受,留下独特的但又可以为其他人所接受的体验。李商隐的很多诗很难读,写得也很晦涩,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诗中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满含哲理、赞美和向上情怀的诗句。徐志摩是一个我行我素的诗人,不太遵循外在的规矩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他的许多诗篇却充满对普遍性的梦想、爱情的由衷赞美。有些作品在表象上关注的是负面题材与主题,但是诗人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某些精神思索,暗示了自己对人生、现实的理解,比如荣荣的《死于》写的是精神之死,“一个人也能死于对更弱小生命的麻木/此刻,它们被一支享乐的利箭追赶着/集体奔逃在被虐的游戏之中”,这样的诗的价值在于它的深层感悟、深层揭示,使读者意识到这种现实的存在,也就可以警醒他们去反思,从而获得对人生、现实的追问和选择。其实,这也是一种理想光辉。
我们过去说,诗人是时代的良知,是民族的代言人,很多优秀的诗人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这些诗人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通过发现人生与现实中的许多具有普遍性的元素,敏锐地感悟到了人生与现实的可能向度,他们通过诗篇说出了许多人想说但又说不出的体验与梦想,因而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甚至伟人。而现在,很多诗人时常抱怨诗歌没有人读了,诗人的地位越来越低了,写诗甚至成为一件受耻笑的事情。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时代观念的影响,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有科技发展的影响,但是,最应该反思的还是诗人自己:我们在作品中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的写法是不是读者所喜欢的,我们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心里是不是还装着更多的人,我们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去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