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根《谈读书》优秀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谈读书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授课地点:宁波市兴宁中学301班 执教者:范信进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老师真精神!
师:谢谢。同学们请坐。首先,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们爱聊天吗?
生(齐):爱。
师:聊天也叫谈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那么同学们平时在课后、在寝室都谈些什么话题呢?
生:学习。生:生活。
生:新闻,衣服,美食。生:老师,同学。
师:从同学们的表达中,老师感受到同学们的课后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的。现在假如你功成名就了,兴宁中学的校长请你回母校开个讲座,给你的话题就是“谈读书”,围绕这个话题,你会谈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生:读哪些书。生:读书的作用。生:读书的利弊。生:读书与人生。生:读书与做人。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讲座内容。其实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今天我们“请”到了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来为我们“谈读书”。那么,培根又会谈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找出答案。
(没人举手„„)
师:这位同学,请你推荐一个人来朗读。推荐谁? 生:我后桌的男生。师:为什么推荐他?
生:因为他离我最近。(生齐笑)师:那就有请这位同学。
(学生朗读,其它同学思考、动笔)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非常好听,也读得很流畅,没有辜负推荐者的期望。但美中不足的是出现了错别字,哪一个字啊?
生:“咀嚼”和“味同嚼蜡”。
师:是的,“咀嚼”的“嚼”读jie,“味同嚼蜡”的“嚼”读jiao。刚才我们在听读中熟悉了课文,培根围绕“谈读书”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谈书的作用。
师:请你读出描写读书作用的句子。
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师:嗯,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增添光彩,可以增长才干。还有吗?同桌给他补充。
生:读书的方法。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培根谈到的读书方法。
生:读书应当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读书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的书要浅尝,有的书要深读,而有些书读摘要就可以,有些还可以请人代读。
师: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强。好,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找到的也是读书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说明各个学科都是有其作用的,都在我们的生命成长中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好,你来说。
生:我讲读书的目的。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最后的“皆有特药可医”,说的是读书可以医治我们的精神上的不足,就如同不同的运动有利于我们不同的身体部位。
师:读书真是一件好事,仿佛一剂万病通用的药。几位同学已经把培根《谈读书》的内容概括出来了。现在假如我们马上要毕业了,要面临各奔前程的分离,那就送点小礼物做个留念吧。送什么呢?老子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摘取一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说明理由。请同学们摘取并思考。
(学生1分钟思考)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同学们送的小礼物。
生:我送的是这一句:“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师:理由?
生:我希望他不要做书呆子,要学以致用。
师:嗯,是的,我们不但要读有形之书,更要读生活这部无形之书。请那位同学来说。
生:我送的是“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希望她通过读书性格越来越完善。
师:那如果针对你自己的性格而言,你觉得你读什么书好? 生:读诗吧。
师:老师祝你通过读诗变得越来越灵秀。有请这位男生。生:“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只读书是不足的,我们还要以讨论和作文来完善。
师:你知道培根为什么说作文使人准确吗? 生:(犹豫)
师:那你平时写作文会遇到什么问题?
生:我有时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找不到适当的词来表达心中的想法。
师:那就对了,作文需要我们寻找准确的材料和词句呀。这位女同学,你想送哪句呢?
生:我想送的是“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一个人上了社会对社交的要求也越高了,那有时候就离不开高谈阔论。
师:看来读书还可以提高情商哦。那位角落的同学来说说你的小礼物。
生:“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人的天性需要后天的弥补,可以用读书和经验共同来完善。
师:你有很敏锐的教育眼光,三管齐下,一定可以使人日趋完善。最后请一位同学分享你的礼物,好,你来。
生:我送的也是“读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句式很美,用归纳的方法说出了读书的作用。
师:你能从句式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谈这句话,说明你很细心。同学们两次谈到这句话,这真是一个好句子。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话,并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朗读)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现在老师手上有几个“病人”,需要同学们从文中摘取一句话送给他们,期待他们的早日“康复”。
屏展:
(1)我的一位老同学要去当官了,工作很忙,总感觉没时间读书。
(2)我外甥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总是静不下心来。(3)我的某学生向我抱怨说,读书有什么用,书中的东西太抽象,没用。
师:对第一个“病人”,你的药方是哪句话?
生:“练达之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一个官员要的就是统筹全局的思维特点。
师:你说的不错。可是老师的重要是说他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呀。好,同桌你来说。
生:“书亦可请人代读„„味同嚼蜡矣。”
师:对了,有些书是可以请人代读的,这样节约时间啊。请你说说对他而言,什么书是可以代读的。
生:应该是公文、文件,提取主要信息即可。师:那哪些又是不能代读的?
生:经典名著是不可以请人代读的。比如《红楼梦》,经典一旦由别人告诉你它的内容思想,就没什么味道了。
师:你的例子举得很好,经典就是每个人读有每一个人的收获,审美是不可以替代的。针对第二位病人呢?最后一排穿衬衫的帅哥来回答。(生笑)
生:“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得演”。数学与演算可以培养他安静的性格。
师: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学习数学的一个原因。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病人”。
生:可以送给他“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师:看来我的这个学生还不是明智之士。如何用呢?培根怎么说的?
生:“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师:培根告诉我们用读书的方法是“以经验范之”,也就是用经验来考量你读的书。对这个病人,还有其它话可以送吗?好,请你来说。
生:“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师: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将书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人生与社会,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更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当然,这就离不开我们的观察。
现在,我们选取了这么多话可以送人。可是当你送出这些话时,对方可能却不信服。这时候,就须要我们展开论证,使对方心服口服。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针对你选取的一句话,选用一两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争取让对方心服口服。
(屏展常用的论证方法。学生练笔,老师巡视。五分钟。)师:又是到了分享的时候了。谁先来呢?
生:我论证的是“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有个历史学家说,一切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其共性,因为都是人的活动,读史让我们有更多的借鉴,使我们为人处事更明智。诗歌是灵动的语言,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读诗会增添我们的灵性。数学锻炼的是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缜密富有逻辑,久而久之也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事与性格。科学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的学科,也能培养我们的求真思维和实验精神,它使我们告别肤浅,走向深刻。伦理学,如书上所言,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是探讨人与人之间义务的学问,它会使人庄重。而逻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规律的学问,有很多的求证与推理,所以自然会使人善辩。那么,长期在这些学科中熏陶,久而久之,就影响与塑造我们的性格。
(学生与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你讲得太好了,老师也佩服你的口才,我们的掌声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好,下一位同学发言。
生:我论证的是:“读书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东西也是人写的,未必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读书需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思维的过程。由于我们与作者的时代可能相去甚远,以致时代的隔阂,所以不可存心诘难作者。断章取义会影响我们对整体文本的把握,推敲细思有时候会更有收获。
师:你对读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相信你是一个好读书又善读书的人。再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你的成果。这位女生,你来讲。
生:我论证的是“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我们大部时间都在学校里读书,跟社会与实践隔离得比较远。而且书中的东西往往比较抽象,需要我们用具体的现实去验证与补充。其实这就要求我们做个生活的用心人。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一定是一个善于用书,善于观察的人。
师:你也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并且很有自己的见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的分享先告一段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相信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已有了较深的理解。那么请同学们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屏展)
培根的《谈读书》与你学过的其它议论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学生犹豫„„)
师: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有点难度,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给大家一些思考方向。(屏展):
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哲学:在西腊语中意为“爱智慧”,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是一门高度概括的智慧。
(教师请两位学生分别读这两段话)
师:我们知道,培根最主要是一个哲学家。《谈读书》是篇哲学家随笔,哲学家的思维和一般作家的思维是不太一样的,作品的风格也会受影响。同学们看完这两段话后对老师刚才的问题有答案了吗?培根的《谈读书》与你学过的其它议论文相比,有什么特点?好,你来谈谈。
生:它很精练,每句话都很有哲理。
师:是呀,所以我们刚才对很多精美的句子做了阐述。那位男生来说。
生:以前学的文论文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而《谈读书》感觉论点很多,而且也没有一个中心论点。
师:已经深入到议论文的特点上来说了。还有吗?好,你来。生:我发现这篇文章论点很多,大多都不展开论证,也几乎不提供论据。每一句都像一个警句一样的。
师:同学们反应非常快,已经概括得很完整了。哲学家是思想者,随笔记录了他思维的火花,智慧的果实以其极精练简约的方式呈现,让人深思,耐人品味。这也是培根的《谈读书》与大多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之处。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把珍藏了好多年的三句话送给大家,也希望这节课对同学们今后的读书有一些启发。(屏展):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三更有梦书当枕。读大师的书,做纯粹的人。师: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这三句话。(学生高声齐读)师:下课!同学们辛苦了!生:老师辛苦了!
(2014年10月30范信进整理)
第二篇:谈读书 培根 ---教案
谈读书
培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3.字词练习
第三篇:培根《谈读书》读后感
谈读书有感
不久前我看了一篇培根写的《谈读书》,从中收益非浅。感觉里面句句都是真言,使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培根简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其说的是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使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前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和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减少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但是读书又不能费时太多,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不易太盛,太盛则矫。因此我们要善于挑选,只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还可以补先天的不足,而经验又能补读书的不足,盖天下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任何事的,都是经过慢慢积累,以补先天的不足之处。而积累的经验多了又能补读书时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句话说,有只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而且不可尽信书中所言,也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该仔细推敲思考.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对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盖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皆因以上所叙之诸多好处,我强力推荐大家看看这篇文章.《谈读书》读后感
读书,我个人认为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看书,看一本或一篇从未看过,也可以是重新看的书,第二,学习,上学校,多用于现代社会中,孩子出门前,都说一句:“我读书去了!”
不想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读书(指课外书),80%的孩子都会回答没时间,我想换成是我,也会那么说的。其实,生活中,空闲的时间是很多的,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在书桌前发呆的时候,玩疯了需要平静一会的时候,一个人闲着无聊的时候,……那些细小的时间,要靠你去拾掇。有一个作家说得很好,每天你就是再忙,看三、四页书的时间总是有的,慢慢积累起来,将是一个很惊人的数目。“读书”也就是“学习”,那“学习”又得分开说:“学”是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学了,才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习”便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了,转而又忘了,那等于白学,白学又不如不学,所以温习不可少。学习后还得“思”,“思”便是思索学过的知识,不思,便不理解,不理解学来也无用。读书必是自愿,只有自愿做的事情才更快乐,更有效果。别人逼你,你本身不愿意,只怀着满肚子的气读书,脑里便不能“思”了。比如说我吧,一本《家》,看了一个月还没看完四分之一,我自己也火了,看不下去有何办法?但同样厚薄的儿童小说,仅一小时,便半本“下肚”。那时我还想:人生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在我眼里,暂时没有。
我想,看书是需要耐心的,名著的确不同于其他小说,慢慢琢磨,才其乐无穷。
既然我早已读过这篇文章,还写了,就不能光说不做。走,看书去啦!
方航
《谈读书》有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培根说的,我只是觉得这句话说得太过肯定了。
谁说读史就一定会使人明智?历史上的伟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拿破仑就是位历史爱好者,但他在对俄国进行侵略时,还不是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着误区,这也使70余万法军被打得不到5万,正是这次惨痛的失败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是位众所周知的历史爱好者,他常用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以此来鞭策自己不要犯那些可能的错误。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还不是犯了历史性的错误,这还差点让我们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的倒退变成现实,幸好“文革”过后,新中国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谁说读诗一定使人灵秀?南朝的陈后主应该是位读诗和作诗方面的高手了吧?!但结果却是祖辈辛苦打下的江山毁在了他的手里。读诗的确使他在文学方面变得更加灵秀,但没有使他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变得灵秀。试问:江山社稷与读诗作诗哪个更重要?这也使我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谁说数学一定使人周密?1968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到73秒时突然爆炸,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是因为一个“O”型圈由于计算不够精确,导致在低温下失效造成的。人和计算机都没能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所以数学和周密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
谁说科学一定使人深刻?现在所谓的科学家们天天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中工作,他们是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也各有利弊,以至于现在的人类生活好了,全球气温变暖了,海平面升高了,冰山也融化了……以后如果有天灾降临在我们后辈的身上,那时人们才会记忆深刻。但现在的人不会,因为他们总是在灯红酒绿的“美好”生活中挥霍着自己的生命。
谁说伦理学一定使人庄重?如果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那么现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就应该是儒家所提倡的“大同社会”了,也就不会有作奸犯科的人和监狱了。可见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紧密相连的。
谁说逻辑修辞之学一定使人善辨?现在社会中不乏有着高智商的众多罪犯和黑客,他们一般都是有着高文化和高科技的。所以,逻辑修辞之学应该是“善变”而不是“善辨“吧!
学会合作
也许,仅仅读书还是不够的,“用书”也不可少吧!
第四篇: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
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培养学生认识读书的益处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人我认识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谈读书》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二、生字我来记
检查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三、课文我爱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你认为最精彩、最有哲理性的句子勾画出来。
四、交流我进步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你喜欢的勾画出的句子的理由,也可以谈谈你的启示。
五、结构我梳理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归纳 读书的目的:怡情 傅彩 长才
读书的方法:选读 浏览 通读 精读 只读摘要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 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六、名句我品读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再次的品味培根对读书的见解。
七、技巧我领会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总结归纳
说理方式:比喻说理 排比说理 对比说理 论证方式: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八、收获我来谈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培根《谈读书》的体会。
九、好书我推荐
市场上的书琳琅满目,鱼龙混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你能给大家推荐那些好书?
十、名人我来当
请同学们模仿刚读的名人警句,写下自己对读书的见解。(注意:语言凝练,有一定的蕴意。)
第五篇: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
培根《谈读书》说课稿
教材分析:
《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
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培养学生认识读书的益处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联我会读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二、名人我认识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谈读书》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三、生字我来记
检查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四、课文我爱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你认为最精彩、最有哲理性的句子勾画出来。
五、交流我进步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你喜欢的勾画出的句子的理由,也可以谈谈你的启示。
六、结构我梳理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归纳
读书的目的:怡情 傅彩 长才
读书的方法:选读 浏览 通读 精读 只读摘要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 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七、名句我品读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再次的品味培根对读书的见解。
八、技巧我领会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总结归纳
说理方式:比喻说理 排比说理 对比说理 论证方式: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九、收获我来谈
请同学们谈谈学习培根《谈读书》的体会。
十、好书我推荐
市场上的书琳琅满目,鱼龙混杂,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你能给大家推荐那些好书?
十一、名言我积累
开卷有益。——【宋】赵光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
十二、名人我来当
请同学们模仿刚读的名人警句,写下自己对读书的见解。(注意:语言凝练,有一定的蕴意。)
十三、走进《书的旋律》
师生共同欣赏朗读诗歌:《书的旋律》
小结:同学们,与书为伴,其乐无穷。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 恣情徜徉,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谈读书》教学反思
《谈读书》一文是英国作家培根的著名随笔,本文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十分广,语言极其简练,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而且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通过层次清楚的幻灯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论证方法,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品析语言,总结收获,通过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接触课外的知识,从中找话题谈看法,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与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不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致力于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授本课时还存在许多不足。虽然本文不是严格的议论文,但属于议论性随笔,有关的知识点应该有所涉及。
以上是《谈读书》一课的教学反思,这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