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教案 五
现代文阅读教案
(五)探 究
曹庆渠 苏恒 房树斌 刘群
教学重点 :探究题思考
(一)探究题的类型 1.思辨型(评析型)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大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例:
07广东卷的《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05年上海卷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此题需要考生首先理解苏轼评论中“古来唯有谪仙辞”“不与徐凝洗恶诗”所蕴涵的褒李贬徐之意,再结合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生既可以同意苏轼的观点,也可以予以反驳。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均能得分。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情感、内容、技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也涉及到考生从学校、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知识,以及考生的体验、情感、人生价值观等。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要求针对文本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上某个比较复杂、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考查的内容多在语文本身范畴之内,所以出现的频率很高。
2.拓展型
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例:
①社会、人生拓展类——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和人生实际回答问题。如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一问,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一问,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谈看法。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考生只要能扣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勇于进取”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06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解析:此题有两问,问题一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概括,而问题二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如果考生不深入生活,不关注社会,答题过程中其观点和情感就容易出现偏差。
如上海卷《剪纸艺术》第五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为振兴剪纸艺术发表意见,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有关的社会知识,有条理地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这类题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②文学拓展类 ——根据文本涉及到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借助知识定向研究式。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
如2006年山东高考试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苏轼了解的深度、广度。苏轼的文学成就斐然,考生在初高中阶段学过他的许多诗文,应该不陌生;但如果想对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他在政治、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还必须有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行。
如06年上海杨浦区模拟题:“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寄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一作品加以简述。(提示:归有光《项脊轩志》、陶渊明《归园田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曹操《观沧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如06年安徽高考试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此类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民主的学习探索精神,考查了考生对一些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等历史人物及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考生对列举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应该不陌生,只要抓住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但也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语焉不详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读一些名著。
这一类拓展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对文学知识的了解,以及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的。这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重视。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将具有一定优势。回答这种题目,不但要用到一般的文学常识,还可能涉及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等因素。
(二)解题指津 1.明确认识:
其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
其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然后谈自己的做法并加以阐释。
吴锦:探究题的特点:答案不唯一,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在文中有所生发,有所联系,一定要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绝不是表面文句的罗列。
2.“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1.观点要明确,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强调个性阅读。3.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本知识。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 ⑴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⑵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⑶要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⑷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⑸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书》朱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试题解读:这是一道比较型探究题。要正确解答本题,就要凭借平时的阅读积累,把朱湘的这篇《书》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做比较,找不同点,本题以切入点作比较对象。
参考答案:(1)一般写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体会、方法等,而本文则从书的外形切入,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例:2005年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你对此如何理解?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
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听起来像是诅咒。
试题解读:
1.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表明作者不同意,依据文本“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据此推断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
2.“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下文作者阐释的目前一种现象:“娱乐至上的环境,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 这种现象又将印证波兹曼预言,所以像诅咒。
参考答案: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如果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
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例:2006年北京卷21题: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试题解读:题干有两个角度要求:
一是“当夫人”(而不是其他什么人)的感受;二是结合最后一段(而不是全文)有关内容。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所谓“你的理解”就是对给书虫当夫人感受的理解。这样,答案要从“丈夫倾听”和“妻子倾诉”这两方面概括“当夫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其一,丈夫耐心倾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其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4、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例:2007年广东卷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原文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
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试题解读:
第一、抓“刻意制造”、“泥泞”关键词;“不会刻意制造”是说“泥泞”是“浑然天成的”; “泥泞”从选文看象征苦难和屈辱;没人刻意为自己制造磨难。
第二、抓疑问点:为什么渴望在泥泞中走一回呢?处在顺境中,当我们倦了、茫然不知所措、不再有激情、苍白无力时,会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因为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
两句话是从两个不同角度(不会刻意制造泥泞;渴望泥泞)说的。
参考答案: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不是人为制造的;泥泞象征苦难和屈辱,没有必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会渴望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因为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
5、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例如:2007年北京卷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解读试题:“20岁离开阮水家乡”与“在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它给我们一个启示,这里的“在沅水上”是虚实结合:20岁前生活在沅水边上是实;20岁后沈从文离开故乡,但是沅水给与他的高贵品质和精神的滋养一生都没有忘记,家乡的沅水一直扎根于沈从文的记忆里面。这是虚。
答案要点: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沅水的记忆里。
六、总结
探究类问题,要求考生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结合自己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用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涉及社会、人生、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还可能涉及环保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等因素。
战略上要重视,战术上要藐视。探究题是为因应新课改,为考生发挥个性思维和展示自我想象力提供更为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设定的。因范例较少,所以复习方向的确定有难度。但从07年高考有的省份的考题看,学生得分不难。
第二篇: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学案 五
现代文阅读学案
(五)探究
曹庆渠 苏恒 房树斌 刘群
教学重点 :探究题思考
(一)探究题的类型
1.思辨型(评析型)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大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例:
07广东卷的《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文本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点,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属理解性探究。
05年上海卷第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此题需要考生首先理解苏轼评论中“古来唯有谪仙辞”“不与徐凝洗恶诗”所蕴涵的褒李贬徐之意,再结合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生既可以同意苏轼的观点,也可以予以反驳。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均能得分。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情感、内容、技法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也涉及到考生从学校、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知识,以及考生的体验、情感、人生价值观等。这类题目的特点是要求针对文本思想内容或写作艺术上某个比较复杂、比较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考查的内容多在语文本身范畴之内,所以出现的频率很高。
2.拓展型
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例:
①社会、人生拓展类——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和人生实际回答问题。
如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一问,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一问,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谈看法。可以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考生只要能扣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1
勇于进取”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06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解析:此题有两问,问题一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概括,而问题二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如果考生不深入生活,不关注社会,答题过程中其观点和情感就容易出现偏差。
如上海卷《剪纸艺术》第五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为振兴剪纸艺术发表意见,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有关的社会知识,有条理地提出这方面的建议。
这类题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②文学拓展类 ——根据文本涉及到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借助知识定向研究式。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
如2006年山东高考试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对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苏轼了解的深度、广度。苏轼的文学成就斐然,考生在初高中阶段学过他的许多诗文,应该不陌生;但如果想对苏轼有更全面的了解,如他在政治、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还必须有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行。
如06年上海杨浦区模拟题:“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寄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一作品加以简述。(提示:归有光《项脊轩志》、陶渊明《归园田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曹操《观沧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如06年安徽高考试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此类试题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民主的学习探索精神,考查了考生对一些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等历史人物及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考生对列举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应该不陌生,只要抓住要求“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了,但也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语焉不详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读一些名著。
这一类拓展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和对文学知识的了解,以及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的。这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重视。平时比较喜欢读书的同学将具有一定优势。回答这种题目,不但要用到一般的文学常识,还可能涉及中西方文化、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等因素。
(二)解题指津
1.明确认识:
其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可以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
其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性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首先是哈姆雷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性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评价作者介绍的人生态度,然后谈自己的做法并加以阐释。
吴锦:探究题的特点:答案不唯一,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一定要在文中有所生发,有所联系,一定要透过文字表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绝不是表面文句的罗列。
2.“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1.观点要明确,对作品有独特的理解。
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强调个性阅读。
3.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本知识。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应对: ⑴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⑵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⑶要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⑷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⑸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1.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2004年福建卷21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书》朱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答:
2、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例:2005年江苏卷第18题: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你对此如何理解?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
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听起来像是诅咒。
答:
3、要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例:2006年北京卷《给“书虫”当夫人》21题: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所谓“你的理解”就是对给书虫当夫人感受的理解。这样,答案要从“丈夫倾听”和“妻子倾诉”这两方面概括“当夫人”的感受。
答:
4、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疑问点进行探究
例:2007年广东卷《泥泞》18题: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原文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答:
5、要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探究
例如:2007年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1题: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第三篇: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模拟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模拟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水声也是那么不断地哗啦哗啦在耳旁响,微微地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土上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随风而倒的桃李,在风雨中更迅速进出的苞芽。即使是很小的风雨或浪潮,都更能显出百物的凋谢或生长,丑陋或美丽。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绝不是艰难险阻,绝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
时代已经非复少年时代了,谁还有悠闲的心情在闷人的风雨中煮酒烹茶与琴诗为侣呢?或者是温习着一些细腻的情致,重读着那些曾经被迷醉过被感动过的小说,或者低徊冥思那些天涯的故人。流着一点温柔的泪,那些天真、那些纯洁、那些无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轻微的感伤,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飞逝了,早已飞逝得找不到影子了。这个飞逝得很好,但现在是什么呢?是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然而却需要阿底拉斯的力背负着宇宙的时代所给予的创伤,毫不动摇地存在着。存在便是一种大声疾呼,便是一种骄傲,便是给絮聒以回答。
然而我绝不会麻木的,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它装得太多,需要呕吐。于是我写着,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比少年时代的那种无愁的青春更可爱啊!
但我仍会想起天涯的故人的,那些死去的或是正受着难的。
萧红和我认识的时候。是在1938年春初。那时山西还很冷,在军旅之中生活很久,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率真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缘故吧。我们都很亲切,彼此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孤僻的性格。我们尽情地在一块儿唱歌,每夜谈到很晚才睡觉。当然,我们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在性格上并不是没有差异,然而彼此都能理解。并不会因为不同意见或不同嗜好而争吵,而揶揄。
那时候我很希望她能来延安。平静地住一段时间之后而致全力于著作,但萧红南去了。
我们分手后,就没有通过一封信。端未曾来过几次信,在最后的一封信上(香港失陷约一星期前收到)告诉我,萧红因病由皇后医院迁出。不知为什么我就有一种预感,觉得有种可怕的东西会来似的。有一次我同白朗说:“萧红绝不会长寿的。”当我说这话的时候,我是曾把眼睛扫遍了中国我所认识的或知道的女性朋友,而感到一种无言的寂寞。能够耐苦的,不依赖于别的力量,有才智、有气节而从事写作的女友,是如此寥寥啊!
不幸的是我的杞忧竟成了现实,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分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只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是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褊狭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作出的伟大牺牲。
生在现在的这世界上,活着固然能给整个事业添一分力量,而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生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在活着的时候。你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脱险回国的朋友,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危险。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
只要我活着,朋友的死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感到我的重荷。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未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风雨已停,朦胧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到床上。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有删改)结合全文,请解释第2段加点词语“絮聒”在本文中的含义。赏析“听着不断的水的絮聒,看着脏布也似的云块,痛感着阴霾,连寂寞的宁静也没有”这句话的含意。通观全文,题目“风雨中忆萧红”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题目是“忆”,文中却“议”了很多,请简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絮聒,本义是唠叨啰唆,这里是指当时某些人对萧红等作家的怀疑和诋毁。
2、表面上写“水”“云块”“阴霾”等自然景物,构建出一种压抑的意境,实则写当时政治气候很压抑,“脏布”等写出了对进步作家们的污蔑。
3、落笔好像是写当时自然中的“风雨”,实则是写斗争风雨、政治风雨。自然风雨使“桃李”“随风而倒”,但桃李有“在风雨中更迅速迸出的苞芽”;政治风雨也摧毁了一些作家的肉体,但他们精神不倒。
4、本文重点不在回忆萧红的生平事迹,而是针对当时对萧红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和污蔑的现象,进行澄清。议论直接表明作家的态度观点,对萧红表示了崇高的评价和敬意。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还不如说是一篇为被污蔑者叫屈平反的檄文。
第四篇:现代文散文阅读教案五
2012 现代文散文阅读教案五
表达技巧鉴赏
句子以及材料的作用
复习目标:
分析类命题——如何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表达技巧鉴赏)
教学环节: 表达技巧:
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艺术手段。该题型题干的一般表述方式:
(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2)作者是如何写„„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一.典型例题 :(天津卷)
敦煌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6分)
答: 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二.应试对策:两个结合---三个步骤---四个切入
(一)两个结合-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指鉴赏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要明确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
如 :09年江苏《上善若水》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答:
13.(6分)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个结合是指答鉴赏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不论是评价文章的主旨,还是鉴赏艺术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味、把玩、涵泳。否则一切鉴赏都是空谈。如 :09年全国二《岳桦》第17题: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
第一问(2分):
①拟人;②比喻。
第二问(4分):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二)三个步骤
明确概念+具体解释+简述好处
“明确概念”,就是说首先要明确这段话(或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具体解释”,则是指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是如何在文中运用的;最后,还应该简单地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
(三)四个切入
“明确概念”中艺术手法大致上可以从四个角度切入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语言辞格:
1、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
2、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
3、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表达方式:
1)叙述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
顺序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2、描写方式: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3.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是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
人称运用:人称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运用第一人称,显得自然亲切,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
运用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有时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运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例
1、(06辽宁卷)<<杨柳>>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答案中“将批判对象拟人化”“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是“面”,“质问之势”“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是“点”。
以下各题的答案均是从“点”和“面”两方面来组织的 4.文章章法:
(1)句段作用:①总领全文,②呼应前文,③引出下文,④承上启下。(2)头尾作用:①开门见山,②欲扬先抑,③感情升华,④主题深化,⑤言有尽而意无穷。
1、句段的作用
如果所问的句段处于文章的前面,那一般要回答:
(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3)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果所问的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回答:
(1)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前后呼应。
2、结尾作用:
如果问文中结尾句段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
(1)升华感情;
(2)深化主题;
(3)总结上文;
(4)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5)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
(6)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4、文章题目:
如果问文章题目好在哪里,那就应写上: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在回答有关结构鉴赏题的过程中,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因为这两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踩分点。
06全国一《阳光的香味》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答案:(1)渲染了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
(2)表现了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
(3)与下文晒稻谷、农夫决心务农等内容前后呼应 例3.(06年山东)<<文赤壁>>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
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测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教学重点二
文学作品阅读中有许多模糊性的试题,该怎样下手作答?
这主要指的是鉴赏性的试题。
有的题目有明确的指向,如江苏07年<<麦天>>第16题:
“男人虽然不再耍链费胳臂,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
但是,有的题目却似乎问得模糊,例如: 1.江苏07年《麦天》第15题: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
2.浙江07年《泰山之恩》第20题:
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答:
3.2007年全国卷一《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第五段文字是: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答:
4.2006年天津卷《造心》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4分)
答: 5.2007年浙江卷《泰山之恩》第21题: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答:
三.答题对策: 对这种试题,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问题。
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指的是人称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1. 人称运用:<见上>
2.表达方式:<见上> 3.表现手法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在于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似之处,使一定的思想感情得到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象征具有一定的比喻性,但又比一般的比喻内容更深广,更有概括性。对比: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一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某种感情。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可分为正衬和反衬。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表达见解。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烘云托月,相得益彰。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渲染和衬托是有区别的:渲染在手对粟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不过二者也有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想象: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像;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像。
联想: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外事物的一种联想;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外形或精神相似)而产生的一种联想;相反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的联想;因果联想,是由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联想、想像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虚实结合:有实写,有虚写。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或行文前后勾连,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4.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要十分重视修辞问题,修辞问题又很重要,又好把握。既直接考,也在许多鉴赏题中用得上。
江苏《考试说明》要求掌握比喻、夸张、比拟、接代、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修辞手法,加上设问、反问夸张和引用,如果分类认识的话,其情况如下: 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借代
比喻:借助相似点以彼物比此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夸张:夸大、缩小或超前;使感情更强烈,增强文字感染力;创设氛围,引人入胜;揭示本质,给人启示。
拟人(比拟):物被赋予人的神情、动作、感情,富有情趣,充满生机。
借代:借助于某种关系以彼物此代物,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句式整齐,意义丰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排比:节奏鲜明,加强语势,丰富内容,加重感情。
反复:多次强调突出,语势紧凑连贯,给人以深刻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表达类——反问、设问、夸张、引用
设问: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发思考,吸引读者。反问:加强语气,突出观点,语气强烈,增强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本质,给人以启示。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鉴赏作品语言,也要注意句式,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鉴赏语言作品,也要了解一定的语言风格。以下是概括语言特点的常用术语: ①浓墨重彩: ②惟妙惟肖: ③体物入微: ④行云流水:⑤言近旨远:
⑥言简意丰: ⑦意在言外: ⑧含蓄蕴藉:⑨整散结合:
此外还有常用的清新,平淡,质朴,淡雅,明快,华丽,委婉,富有哲理,幽默诙谐,情韵悠长,引人回味等等。理解并积累一定量的术语,会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特色的体会。
学生掌握了这些,答题时就能多角度审视,就会往那些方面想,就会有某种发现。答题时尽可能根据要求答题,把最有把握的写出来。
第五篇:文学类阅读教案
1.记叙文的概念
论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的文章。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着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1)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达出来。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感情,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感情、感悟(“三感”)。它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行文自由,结构灵活。散文可以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前两者可以列入本书所称的记叙文中。其中记叙散文类似于小小说,但比起小小说来,并不以人物形象丰满、情节集中取胜,而是通过故事片断,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
(2)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式样。小小说具有明显的故事连贯性(而记叙散文只是写故事的片断,主要是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小小说除了具备短篇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外,还有另一种不可忽视的功能,即“新闻性”。它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因其小而灵便,易于操作和占版面小,便负有“传递信息”的特殊使命。有趣的是,新闻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里,小小说则善于在“结尾”时再揭示悬念(卒章显志)。2.记叙文(散文、小说)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3.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所以要特别注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分析)。4.记叙的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5.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为书信体或对话体形式,有面对面对话的意思;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叙述比较全面客观。6.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性交代和表述。(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2)描写:对人、事、物及环境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记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3)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说明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4)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起到点题、升华中心的作用。(议论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5)抒情:表达作者憎恶、赞扬、热爱等强烈的思想感情。(记叙文中比较常用)7.描写方法的分类
描写是五种表达方式之一,也是记叙文(散文、小说)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是记叙文考查的一个重点。描写的角度有: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与静态。描写可分为:
(1)人物描写:肖像(包括外貌、衣着、神态等)描写、动作(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年龄;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思想品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①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者人物心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②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3)其他描写: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侧画描写即间接描写,是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之人、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②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宏观的自然现象;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细节描写有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8.记叙文(散文、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渲染、白描、联想、想象、象征、铺垫、照应、伏笔、抑扬、设置悬念、以小见大、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是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方面。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海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
(2)照应,是指作品中出现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连贯。(3)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对比手法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4)作为表现手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他的愚蠢和虚伪。
(5)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评约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约瑟夫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约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
(6)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阴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7)抑扬的表现手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是欲抑先扬。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即席说了一大通“义正辞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欺下媚上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
(8)白描的表现手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9)铺垫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事件、情节等,有意先安排次要的人物、事物、情节等作为前导,引起下文,为下文的某情节作铺垫。
(10)悬念是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9.主要修辞手法及作用
赏析句子,一般是赏析句子的语言表达特点及表达效果。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运用、表达方式(如各种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感情色彩等。答题格式为:运用了××方法,形象(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抒发了)„„的情感。常见修辞句答题模式:分析修辞+分析修辞的作用。答题套路如下:
①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②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的情状(描绘出一 幅 „„的 画 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④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读、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⑤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⑥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⑦借代:用××代××,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地表达了„„情感或特点。
⑧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⑨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一、理清作者思路和作品线索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此考点考查对文章整体思路及线索的把握,命题一般有:(1)对内容、事件的概括;(2)找出文章的线索。【答题指导】
内容、事件的概括,要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即采用“(何时、何地)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或“什么+怎么样”的概括方式。另外,有些题要求概括文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时要锁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别概括。概括时,要注意简洁,能省略的则略去,如时间、地点。找文章线索,首先是看文章的标题;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最后,理解文章表达的某种情感,尤其是散文。
二、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此考点考查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主要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层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指导】
1.分析文章(段落)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哲理)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归纳主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文章的题目总能或隐或现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如《白杨礼赞》,从题目就可看出这是一篇写给白杨的赞歌。
(2)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议论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常常会在这些句子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抒情句的参考标志——有表示强烈的感叹或反问等语气的句子,或直接抒发某种情感(如悲伤、喜悦、流泪等)的词语。议论性句子也有其参考标志——有对某事 或某人作出评价的句子。
(3)关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句子。
(4)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一些文章的写作会有时代的烙印,可从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概括的常用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赞美了、揭示了、批判了等)„„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首先要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考查对作品中形象特征的分析,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具体的考查方式一般有两种:(1)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或物象的特点;
(2)结合文本评价人物形象的价值取向、观点或评价文中物象的意义等。【答题指导】
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要先从文中找出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语句,或找出描写物象的语句,然后结合全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进行综合、概括,一定要紧扣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概括时易犯的错误:概括不全面;跳出文本,强加给形象以某种特征,而不顾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倾向。这些都是答题时尤其要注意的。
四、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主要考查对细节内容的把握,具体方式有:(1)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提取细节内容,揣摩这样写的原因、目的;(3)揣摩描写优美的词、句、段等的表达效果等。【答题指导】
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将词、句、段,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节内容,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思考。1.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题时要结合语境,仔细阅读文本,把自己设想成当事人,推断人物在此时此景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写出答案。
2.提取细节内容,揣摩这样写的原因、目的可以把题干中带引号的句子或出自原句的词句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找到答案时要仔细推断,答案千万别遗漏。3.揣摩优美句段
答题时要找到优美句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注意联系全文或上下文。
五、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此考点主要考查赏析词语或句子,考查角度有用词、修辞、表达方式(如各种描写方法等)、表现手法(如象征、渲染、对比等)。【答题指导】
1.分析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一般考查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往往传神地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形容词和副词则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或分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一般是赏析句子的语言表达特点及表达效果。
赏析的角度主要有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运用、表达方式(如各种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感情色彩等。答题格式为:运用了××方法,形象(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抒发了)„„的情感。常见修辞句答题模式:分析修辞+分析修辞的作用。
六、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此考点综合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具体会从文章的叙述人称、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角度来考查。【答题指导】
解答此类题,一般采用“判断写作技巧+分析其作用、效果”的答题模式。
记叙人称、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用词、修辞)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见本章的“知识储备”。
常用答题术语:(1)结构布局上,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起全篇、小结上文、总结全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为下文情节张本(蓄势)、暗示下文情节、上下(前后)照应、与上文遥相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2)内容上,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索、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强语言的生动性、突出文章主题、升华文章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
七、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
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有没有读懂文章,是否理解了文章主旨,并联系文意谈自己的感悟,受到的启示,或对文中人、物、观点作出评价。【答题指导】
回答题这类题,读懂原文是关键。具体答题时,一要联系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倾向;二要联系实际,不可泛泛而谈。另外要看清题目,严格按命题者的要求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