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8.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路旁的橡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护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强调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以及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注意本文的价值取向,我想能较好的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言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中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质疑法”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参与,感悟文本,使语文课堂充满自主的气息,探究的味道。比如以“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的矛盾之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阅读反思,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语言课与生活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内容,引出保护环境,不破坏森林的主题。
2.循序渐进,直接引入课题—《路旁的橡树》。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这是一颗怎样的橡树?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橡树呢……)
(二)阅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语。2.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试着划划找找答案。3.交流:
(1)提出难懂的词语,互相交流理解。(如:平坦,延伸、沉重、楔子、责备、不约而同等)
(2)交流读文后对刚才所提问题的思考,(三)初读质疑 1.简介本文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2.引发读文中的矛盾,逐步吸引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欲望。
(四)品读赏析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去探究矛盾的根源)
2.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根据语气体会当时工程师和工人的心理状态及情感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辨别能力。)
3.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指导学生理解本句话的意思。)
(五)文本小结,提升主题
学完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赞叹筑路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赞叹他们美丽的心灵,赞叹他们善于思考,巧妙设计,为树让路……)
(六)检测反馈
考察学生对课文词语的理解及掌握。
(七)拓展延伸
以朗诵舒婷的《致橡树》结束本课。
(八)作业布置
巩固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8.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
《路旁的橡树》教学实录
一、认识橡树,导入新课
出示书树的图片,说说树的样子。
1.出示柳树:
师:这是什么树?
生:柳树。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柳树的样子吗?
生:柳树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师:对呀,柳树的枝条就像你的长辫子。
2.出示榕树:
师:这是什么树?
生:橡树。
师:这是榕树,榕树是温州的市树,有()的历史,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榕树吗?
生:粗壮、结实……
3.出示橡树:
师:这是什么树?生:橡树。
师:今天学的课文就是橡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课题前的标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谈谈略读课文与平时的精读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略读提示”
1.读略读提示,划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2.出示提示,指名读。用红线标出要求:①、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再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师: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不懂的地方用“——?”划出。
生:讲了工程师、工人们和橡树的事。
师:(板书故事中的人物:工程师、工人们)学习提示告诉我们,这篇课文讲的是人和树的故事,再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人和树之间的什么事?
生:讲筑路工人们在修建一条公路,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却挺立着一棵橡树。
师:最后公路成了——(马蹄形),师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一条马蹄形,现在请同桌看看板书,互相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同桌互说,师再指名说。
师:我们借助略读提示,能把课文内容说得既简洁又清楚。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几到第几自然段就是写这件事的?在课文中做上记号。
生:1——7
五、研读1—7自然段
1.质疑:
师:读读1—7自然段,想想刚才有疑难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还有没有其他疑难的问题?
生:什么是“楔子”?
师:(出示一个楔子,这是做什么用?)师简介楔子的作用。
生:什么是“马蹄形”?
师:看看板书,这就是马蹄形。
师:除了提词语的问题,你还会提“工程师、橡树、工人们”的什么问题?
生:工人们为什么“沉重地叹着气”?
生:工程师为什么“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
生:为什么工程师说“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
师归纳问题:为什么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了一棵橡树叹气又左右为难?
2.再读1—7,解决问题
生:橡树和工程让工人们、工程师左右为难。
师:计划中的路是怎样的?哪句话告诉我们?
生读句子: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师:计划中的路还会怎样?
生:它像箭一样笔直。
师:碰到的橡树又是怎样的?
出示: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你印象中的橡树是怎样的?
生:粗壮、结实、挺拔……(指名读)
师:粗壮、结实、挺拔的树,你舍得砍吗?
生:舍不得。(带着感受读句子)
师:像哨兵一样的树,你舍得砍吗?——生带着感受再读
师:工人们,工程师舍得砍吗?——生带着感受齐读。
3.课外补充:
师:其实,橡树还是……在欧洲被视为“神树”,有“森林之王”之称。
生再读句子: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所以工人们和工程师左右为难。
读句子“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师读第8节: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生:我觉得工人们和工程师做得很对。
生:他们没有砍掉这棵粗壮、结实的大树,做得很对。
……
师:读读8、9节,说说书中的人是怎么看的?
出示: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读,师评:老师发现你在发自内心的赞叹。
再指名读,齐读。
师:你是怎么认为的?看课文背面,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
出示:结合课文内容,写写你的看法。
A、________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真不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真幸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说看法。
六、课后质疑:
如果是一棵普通的大树,该不该把大路修成这个样子?
板书:
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工人们
第三篇:语文三年级下册《8.路旁的橡树》的练习题
8* 路旁的橡树
一、读准字音连线。xiàng
xiē
yán
tí
bá
shàng
lì,延 ,橡 ,楔 ,沥 ,蹄 ,尚 ,拔
二、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一(条)(笔直)的公路
一()()的橡树
一()()的灌木林 一()()的心
三、句子练习。
1.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路旁边挺立着橡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路旁边挺立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橡树。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这条笔直的公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是因为()A.人们觉得弯曲成马蹄形美观一些。
B.筑路人爱护路边的树,把路修弯可以不砍树。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中“高尚的心”是指()A.工人们为了树停工不干,有一颗高尚的心。
B.筑路人为了保护橡树,使公路拐一个弯。在修路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
挺立()
粗壮()
结实()2.这里把高高的橡树比作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橡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路旁的橡树
一、延—yán 橡—xiàng 楔—xiē 沥—lì 蹄—tí 尚—shàng 拔—bá
二、片 不大 棵 高高 颗 高尚
三、1.小妹妹的脸蛋那么红,就像大苹果一样。2.笔直 高大
四、1.B 2.B
五、1.忽然 挺拔 强壮 壮实 2.草原的哨兵粗壮 结实挺拔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8.路旁的橡树(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工程师在树旁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学生到黑板上在橡树和公路旁,画一画“桩”的位置。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拔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看法。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引导重点交流: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辩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第四: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证明,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橡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树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有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2.抄写下面词词。
宽阔平坦 漂亮 笔直 粗壮 结实 沉重 赞叹 高尚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路旁的橡树3
最新版
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2017.3.1 最新版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017.3.1 最新版
附:板书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