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 难得一见的月食
[作文 难得一见的月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作文 难得一见的月食。
当天边最后一缕红霞熄灭后,地球便投入了夜的怀抱。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海,点点繁星像被揉碎的翠,洒落在黑色大幕上闪烁着迷人的光亮,天空送来一条薄薄的丝带,点点星光穿透薄云的遮挡,那柔和的闪光就像丝绸上镶嵌着颗颗饱满的珍珠。群星环抱中一轮皎洁的明月静静的挂在空中向人们讲述着不为人知但又让人着迷的故事。
四周万籁俱灰一片静寂,那一丝丝柔和的月光轻抚着大地,一丝一缕都那样的温润,万物醉在月光的摇篮曲中静静睡去。过了一会月光减淡了一些,还以为是一片云朵在要静静遮住月光,抬头望去发现刚才犹如一轮银盘的满月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了一个细微的缺口,哪缺口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极其轻微的舔了一小口,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缺口增大了一些;不一会银盘像被什么咬了一口,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缺口。
在月亮被遮挡快一半的时,天狗食月的故事出现在我的脑中,古代人不知道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对月食的原理更是无从可知,竟然以为月亮会被什么东西吃掉了,其实他们只是被自己大地的影子吓了一跳。
当月亮要完全莫如地球的影子时大地一片黑暗,万物感到了不安开始躁动起来。在沉寂的黑夜中原本璀璨的银河也显得黯然失色,原本闪烁的星光仿佛也被这无尽的黑夜所吞没,纷纷滑向黑暗的深渊,这时我也感到了些许不安。这时四周已经进入了完全的黑暗。
在完全漆黑的黑暗让我心慌意乱时一缕月光突破了静寂的黑暗,这一缕光线挂在天空像是谁在天空划开了一道口子,月光撕破黑夜的笼罩争先恐后的从这条缝隙中拥挤出来,渐渐的大地拥有了微光。不一会弯弯的新月探出了头,奋力从刚才划开的缝隙中挣脱出来,高中三年级作文《作文 难得一见的月食》。◆分享好文◆当月亮探出半个身子时,不知是谁又把那滑入黑暗的星星撒了回来,在银河中欢快的闪动着,每一颗都像是被洗过似地,那样的明亮闪耀。
当月亮要脱离地球阴影的怀抱时,我感到原来地球也是这样一颗温润的圆形星球。在这颗淡蓝色星球上居住的人们曾经无数次的争论证明地球是圆还是方的理论。直到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地球一周才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理论。在中国我们有郑和下西洋,在建立友好外交的同时环游了地球一周,也发现地球应该是球形的。其实自然界是仁慈的,它会通过了种种自然现象告诉我们人类它的奥妙,月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所以人类平时要多观察自然界的种种奇特现象就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这时,皎洁的月亮重新回到夜空,依然那样宁静、安详,一缕缕柔和的月光抚摸着大地,大地上的生灵在这柔抚中渐渐恢复了平静。仰望星空,轻柔的月光抚摸着我的脸颊,我努力的在浩瀚的星空中辨认着每颗星星,为它们取出动听的名字,编织出美丽的故事。清华大学高三:文湘源
第二篇:难得一见的民兵军事训练挂图
难得一见的民兵军事训练挂图(1953出品)-自己收藏的
发表时间: 2006-1-23 1:46:03编辑引用回复留言举报
难得一见的民兵军事训练挂图(1953出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供稿的4张民兵军事训练挂图(4.5.7.8),背面是地图,市面少见,有别于文革时期民兵备战挂图,为我们建国第一批印刷的民兵军事训练挂图 正面为训练图
背面为地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供稿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403.jpg|640 × 480
地图出版社出版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413.jpg|640 × 480
背面地图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422.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436.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447.jpg|640 × 480
正面训练图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615.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623.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635.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651.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708.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720.jpg|640 × 480
http://bbs.chinacars.com/images/upload/2006/01/23/010733.jpg|640 × 480
第三篇:《看月食》观后感
观摩积累,内化于心 ——《看月食》观后感
有幸亲临“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精彩的朗诵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尤其是那一堂堂清新质朴、诗意高效的课堂教学,令每一位观摩者仿佛随心徜徉在美丽的林荫道上„„
印象最深的是上海选手金蓓玲执教的《36 看月食》这节课,重体验、重训练、重实效,通过实实在在的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向作者学习表达,积累文本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让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识字教学应凸显年段,注重语境中识字。
学生进入二年级,已能够熟练拼读字音,但仍存在个别字音的混淆。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课堂察微适当纠正强调,复习巩固。在基础拼音技能复习基础上,识字的重心应放在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上。如“眨”字的教学,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学生交流圈划出“表弟表现”的第一句句子“表弟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半信半疑。” 学生将将“zhǎ”误读成了“zhá”。金老师及时发现并请其它学生纠正。学生读出表弟眼睛“一眨一眨”说明他“半信半疑”,体会到表弟的担心,同时也理解了“眨”在句子中的意思。
这让我想起,二年级上册《20 送小蚂蚁回家》中的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这句句子中的“眨着眼”表明星星看到睡莲、萤火虫、蜻蜓帮助小蚂蚁非常赞赏、高兴。一年级上册《37 荷叶圆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句子中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运用拟人的写法说明小水珠的晶莹透亮。二年级上册《语文快乐宫5》中的小诗《一株紫丁香》“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这句句子中的“眨眼”说明夜已经很深了。这些句子中的“眨”与表弟眼睛“一眨一眨”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
其实,“眨”字典中只有一个意思“(眼睛)闭上立刻又睁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真正理解每个字的实际含义。
二、朗读指导应建立常规,注重扎实有效
朗读是要以理解为基础的,在理解后将自己体会到的意思通过读表达出来。听了你的朗读,听者能很清晰地感受到你所传达的意思,这种用声音表达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朗读。
如指导“表弟听了,眼睛一眨一眨的,半信半疑。”这句话的朗读时,金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在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金老师通过引读让学生理解表弟“眼睛一眨一眨”就是因为他“半信半疑”,接着追问到:“半信半疑就是——”。学生讲出字典中的意思“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金老师继续追问——那表弟相信什么?又怀疑什么?学生联系了上文奶奶的话,进行诠释,表弟相信天狗吃月亮,怀疑敲锣能吓跑天狗?狗在月亮上?狗能吃月亮„„?
再让学生想象并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学生自然而然在“眼睛”后稍作停顿,并将“一眨一眨”、“半信半疑”读慢而且重读,读出了表弟的半信半疑、担心的语气。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朗读作为一种声音表达,是以读者声音形式变化的一项高级技能,有一套科学的规则作为支撑,有一系列必须遵守的轻重、快慢、特征高低规则。这种规则的建立要靠停顿、重音、语调、快慢这四个要素。而针对低年级孩子年幼、奶声奶气、表达能力弱的特点,停顿、重音这两个要素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套指导学生学会停顿、重音的教学常规十分必要。
三、阅读教学应关注表达,注重语言训练
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终嵌入他们的生命历程。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月食成因的科学道理,这一科学常识的掌握不是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我们应把引导学生把这一原因说清楚,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金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了两个简单的道具,一个黑色的圆纸片,表示地球,一个黄色的圆纸片,表示月亮。让学生自己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练习说话:“只见月亮已经不是滚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小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课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需逐字枯燥讲解,学生在动手操作演示中就全明白了,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接着老师通过引读,帮助学生清晰了作者是运用了“慢慢地„„接着„„最后„„”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将月食的形成过程写清楚的。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和理解科学道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上,达到了最佳状态。
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可在教学空间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可取得多重实效。
他人的经验只有咀嚼吸收后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因此在观摩之后一定要结合平日的课堂实践进行反思,才能架构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上好一堂成功的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经过千锤百炼,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不断学习积累,不断内化,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日食和月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教学过程(一)引入
1.讲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同时播放日食录象资料。
2.你们见过这一天文现象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一起来看一下日食发生的过程。
(二)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
1.出示日食发生的课件,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能导致这些原因产生?把你们的推测记录在表格中。(课件出示)
我的推测
2.小组汇报,教师整理记录。(三)日食模拟实验
1.在小组讨论中,有人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通常科学家会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2.分小组指定模拟实验计划
①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实验?(老师给每个桌的同学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分别用什么材料来代替什么?
②如何做模拟实验?(材料怎么摆?距离怎么控制?月球放在哪里?月球怎么移动?)我们要尊重模拟实验,怎样做才是尊重模拟实验?
③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课件出示要求)
1.将发生日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准确地画下来。
日食成因示意图
2.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写下你们的研究结论。
我的研究结论
发材料,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1)你们刚才是怎么操作的?(生示范模拟实验)
(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
(3)日食在发生的过程中有怎样的特点?
(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四)日食的成因
(1)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2)这时地球上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日食现象?
(3)从示意图上你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看来关于日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课外去继续研究研究。(五)了解月食
1.那么发生月食的时候,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生说)
2.出示示意图:
(1)根据示意图你能解释一下月食的成因吗?
(2)这时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月食呢?
3.研究日食和月食看到的机会
(1)出示资料:
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1982年)。
但是我们通常为什么说看到月食的机会比看到日食的机会大呢?可以根据示意图分析一下。
(2)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黑板上显示日食和月食的示意图)
(3)交流汇报。
(六)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还想知道些什么?你知道农历什么时候容易发生日食和月食现象吗?(安排学生课外继续研究。)
第五篇:《日食和月食》教案
六年级科学公开课教案 第4课日食和月食 执教人张浩 【教学目标】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4、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5、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6、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7、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2)如何做实验 ?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六、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