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社会公德
当今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社会公德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所构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工具,多数学生爱不释手,不少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对目标的选择无所适从,这里看看,那里站站,继而迷失方向。
一是网络的多元化,使得各种思想、各种价都值观出现在网络之中
网络能够超地域无障碍的交流,它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都混杂其中,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在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意识形态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观念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和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作为技术上的“后起国”,在网络信息中,维护教育主权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其任务是十分紧迫和艰巨的。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进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
二是部分大学生网络失范
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了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中,再加之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淡薄,极易产生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等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现实世界中很少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偷看他人邮件、浏览黄色信息等一些有违道德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行为。调查显示,有18.6%、15.4%的学生“曾在网上编造假话、撒过谎”、“曾在网络上发过发泄性的帖子和言论”;在“遇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时,有60.2%、22.9%、7.2%的学生选择“不理会也不举报,做自己的事”
三是 网络的便捷性使大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
现在大学生上机课中普遍存在不能完全按课程要求操作的现象,上课过程中,要么浏览无关网页,要么偷偷的上网聊天,学生在想方设法逃避老师的监控,导致学业荒废。
应对措施:
1.提高大学生抗诱能力。
即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却常常陷入网络而不可自拔。究其原因,在于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抗诱能力。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抵缺乏抗诱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抗诱能力也是抵御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途
径之一。而对学校教育来说,就在于加强德育教育。通过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教育,主要培养毅力,使其产生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2.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
面对网络上汹涌而至的信息潮流,我们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尽可能控制信息源头,做到正本清源。要建立国家级的“信息过滤”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过滤虚假、有害、错误、反动的信息。
3、学校要加强管理
高校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譬如,高校可以多设一些相关的网络教育课程,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可以在本科低年级就及时抓好这方面的管制工作,让大学生们及早充分认识网上信息垃圾以及宣扬淫秽、暴力等不良价值观的黑客站点的危害性。同时,适当地限制大学生们的上网时间,从而有节地利制用网络。
总之,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感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便是要让大学生形成十分好的道德行为。荀子在《效儒篇》中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乎行之而止矣”。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教育也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以行为目的,最终养成十分好的道德行为。文献收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0759902.html http://
第二篇:大学生与社会公德
大学生与社会道德
经济在开放,社会亦在开放,历史的车轮以飞快的速度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成为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二十一世纪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对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择业,时代给了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眼界将会更加开阔。
但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国家的主人,是我们党后备力量的重要来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其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民族的兴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既要有非凡的才智,又要有高尚的品德,应该做到德才兼备,且以德为先。
伴随着大学生批判意识的增强和对社会道德状况负面评价的产生,由此有了极多的困惑。这种困惑表现为道德意识中较普遍地产生了一种失落、迷茫的感受。我们如果认真地去读一下那个时代那些学生们自己编辑的诸如“学生天地”之类的油印刊物,会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道德困惑。在这个时期,转型、改革、发展成为社会关键词,要转型、要改革、要发展,就必然先要有一个痛苦的长时间的蜕变过程。
这个过程,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是新旧两种道德价值观念相互交替、冲突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的道德文化及道德现象出现结构性失调、社会道德秩序发生较大混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两种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其中任何一种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都没有达到对全社会进行整合,为全社会所共同接受的程度,但同时又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因此他们常常陷人自我矛盾的激烈斗争之中,困惑也就在所难免了。大学生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批判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独有但不清晰的评价标准审视着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
道德沦丧的事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煤矿矿难,学术腐败,企业家不务实体经济热衷投机炒作,官员**……膨胀的物欲占据了人们的心,人们常常会感到不满足,进一步就是惶恐不安。社会存在着危机!因为大学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集体受教育的地方,所以对大学中社会道德素养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
不要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不能漠视生命,麻木不仁,要做新一代有道德、有素质的大学生。
第三篇: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现状的调查
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现状的调查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总体情况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总体情况: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7.56%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9.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爱心募捐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募捐时会自主争先,他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她说:“也许这些钱只是我们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这些钱是他看见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他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的爱心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爱心募捐,有7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16.31%的同学看情况,只有5.06%的同学认为这不关自己的事,不会捐款。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第四篇:大学生与社会公德总结
大学生与社会公德
--新闻1107班第一小组讨论总结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那么,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如何?以及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对此,新闻1107班第一小组做了如下讨论:
1.讨论开始,白秋津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当代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状况。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能够以身作则,坦诚相见。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状况,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较低,令人发忧。
2.针对白秋津介绍的大学生整体的社会公德状况,张莉莉利用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详细介绍了当今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状况。指出社会公德较低的行为表现在:不讲社会道德,乱扔垃圾纸屑,公共场合毫无秩序,大声喧哗,不懂文明礼貌等诸多方面。
3.陈鹏、吴仁厚就上述情况发表意见,详细的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低的原因,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一些不良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家庭和学校教育也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
4.崔喜涛、李璐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介绍了自己在校外以及校内遇到的情况,指出大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社会公德与价值
观。在公交车上能够给老人孕妇让座,拥有尊老爱幼,尊敬老师,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等。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大学生成为当今社会一道靓丽的风景。
5.白秋津对每位同学的发表的意见进行总结,指出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号召小组同学以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升自我社会公德素质,提高道德修养,做21世纪文明礼貌的大学生。
组员签名: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已经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一些自控能力不强、自我要求较松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网络对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组成员通过调查、采访、座谈等方式摸清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具体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特点、类型和现状等,为预防网络成瘾、制定相应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网络成瘾、调查分析、原因、利弊、策略
导语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却最为迅速,推动着整个社会迅速发展。但是也因此带来了诸多社会性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其一。我组调研成员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类型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工作,通过调查、采访、座谈等方式完成了调研工作,初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类型和现状,大学生热衷于上网的原因,以及其网络生活的利与弊。并且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应对策略,希望对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阵地——网吧
网吧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其网络生活的主要阵地,因此,对网吧,特别是对大学附近的网吧进行相关调研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比如说,对网吧整体环境进行调查,有利于分析网吧环境对于大学生身体的危害程度;对网吧中上网者的类型(儿童、青少年、青年等)进行调查,有利于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和进行相关推测,等等。因此我组调研成员对我校(石河子大学)周围的网吧进行了相关调研。
(一)网吧环境
1、周围环境
石河子大学分东、中、南、北四区,经过调查发现,四区周围共计十三余家网吧,其中以中区和北区周围的网吧最多。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也是影响网吧分布的一个原因,比如说中区和北区处于和市区接壤的地段,因此其周围的网吧数量就较多一些,相比之下东区和南区就少一些。学校周围的网吧大多处于人流量较多的位置,且网吧周围大多是一些个体经营的小卖部和饭馆,这样既方便了一些大学生上网,又方便了他们的消费。
2、内部环境
网吧内部的墙壁上一般都贴有关于一些游戏的图片和海报,而且内容多牵扯到色情和杀戮等不良信息。虽然网吧里贴有禁止吸烟的提示语,但是还是有部分上网者抽烟,因此网吧内部多有异味,空气质量不太好,加之空气流通性不好,因此一定会对上网者的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再者,由于网吧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够,不能保持网吧内部良好的环境卫生,桌子上经常会有垃圾堆放的现象,而且桌子和凳子一般比较脏。最后,由于部分上网者素质比较低,在厕所方便过之后没有进行冲洗,再加上管理者对此态度上的轻视,因此,厕所卫生也比较差。
总之,恶劣的网吧环境不仅对上网者的身体而且对其心理上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网吧里上网者的类型
根据在网吧里的实地调查以及自己上网的所见,上网者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儿童、青少年、青年等。其中以青少年居多,也就是说,在网吧里上网的人绝多数是大学生,其中大多数是男生,女生也占有很小的比例,但数量不大,其他类型的上网者较少。因此,就大学附近而言,大学生已经成为网吧的主要顾客,成为网吧里的主要消费群体。
(三)上网者都在干什么
根据我调研小组成员的个人上网经验以及对部分网吧的实地调查分析得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于网络的需求及用途的需要有所不同,现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相关分析及总结。
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功能强大,因此吸引了无数大学生为之着迷。大学生使用网络主要做一下事情:
玩游戏、上QQ、聊天交友、看书、看新闻、娱乐、看视频、检索信息、创业、炒股等。通过走访宿舍,调查网吧以及个人的上网经验,我们初步了解到,大学生使用网络以玩游戏、聊天、娱乐者居多,而且大学生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爱好的是各种游戏,传奇,星际,反恐等等,相对来说,玩网络游戏的男孩子比较执着和沉迷于网上的一些级别和争斗中,他们夜以继日地在网上战斗和杀怪,只为了得到更高的级别和更高的装备,而在其它功能的使用上所占的比例较小一些。因此,网络游戏占据着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二、个人电脑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个人电脑逐渐在大学生之中得到普及,为调查个人电脑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和普及情况,我们对部分大学男女生宿舍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主要分以下情况:
1、在宿舍中出现的电脑类型分为手提电脑、液晶台式电脑、大头机台式电脑等;
2、男女生宿舍均以手提电脑居多,共同拥有的台式电脑较少;
3、宿舍电脑普及率很高,有的宿舍甚至于人手一台电脑,一台电脑都没有的宿舍较为
少见,基本上只出现在刚进校的新生宿舍里;
4、女生宿舍虽然整体上没有男生宿舍的电脑多,但是也具有很高的普及率
由此而言,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这一社会性质的问题,我想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是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在大学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十分丰富的,因此课余时间里更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玩电脑,逐渐沉迷于网络,最终给个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采访及座谈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一直被当作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振兴中华的主力军,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网络成瘾。为了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相关情况,我们对一些同学进行了采访和座谈。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上网时间
由于在大学里空闲的时间较多,因此无论是用电脑上网,还是利用手机上网,上网是每个大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根据采访及座谈得知,周一至周五,累计上网时间最少的为半小时左右,更多的高达九个小时左右,至于周末,则上网时间就更长,当然,除去熬夜上网的时间。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吧上网上,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以及其它一些有意义和对自身有益处的事。
(二)上网费用
上网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金钱,而对于我们学生而言,求学阶段的大部分开销仍然是来自于家庭之中,因为毕竟我们做兼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而且挣的钱也是很少的,根本不足以维持我们在学校的开销。而很多上网的大学生每月的网费大多在一百元左右,部分同学甚至比这还要多。所以,网费的这部分开销会占每月生活费用中一定的比例,这无疑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三)网络对自身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早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网络对自身的影响,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益的一方面,网络可以使我们与亲人朋友联系更加方便;网络中的所中娱乐方式可供我们消遣;巨大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平台;等等。有害的一方面,沉迷网络易诱发犯罪;使人玩物丧志,毁人一生;有害身心健康;等等。
因此,培养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提升自己,使网络为我所用。
四、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类型与现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至少分以下五种类型:
1、色情网络成瘾(包括网上的色情音乐、图片和影像等);
2、网络交际成瘾(包括用MUD、聊天室等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
3、网络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性地参加网上赌博、网上拍卖或网上交易);
4、强迫信息收集(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的或者不迫切需要信息);
5、计算机成瘾(包括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计算机游戏)。
五、大学生为何喜欢上网
在大学里,大学生上网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很多大学生不惜旷课、逃学,也要去过一把网瘾,有的甚至没日没夜地上网,甚至有的还为此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不少的大学生用家里给的学费充当网费,这样做不但极大地损伤自己的身体,荒废了学业,也浪费了金钱,增加了家里的负担。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上网呢?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喜欢上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大学生喜欢上网的主要原因:
1、初入大学,空闲时间较多:
2、自制力差,缺乏父母监督;
3、心里不成熟,精神生活空虚;
(二)大学生喜欢上网的根本原因:
所谓根本原因,就是对事物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它是事物最原始、最本质的矛盾,无论在什么时期,在什么情况下,它对事物的发展都会起根本性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日臻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的事物都抱交流范围和交际面,主动扩大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子,展示自己。
网络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为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大学生利用网络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寻找工作和学习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二)网络的消极影响
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目前,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主要标尺。大学生沉迷网络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秩序,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受挫,不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于整日整夜地呆在网吧里,或者在家里长时间地玩电脑。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思想品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过度迷恋网络,势必就大量占用有效时间,而使学习兴趣下降,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减少,逐步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污染大学生的思想。在网上自由任性,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甚至他们到处散布病毒、潜入网站偷窃资料、骗取他人感情,等等,这样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诱发大学生犯罪。网瘾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或人格扭曲,迷失自我,而网络中黄色信息、火爆刺激的暴力内容则容易使大学生认知模糊,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导致大学生产生破坏欲,甚至是大学生犯罪。
七、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控制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生活不仅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逐渐转变为大部分国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如何有效控制和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却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甚至是国家的严峻问题。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正确对待网络就是把网络对于工作、学习的好处充分发挥出来,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运用网络。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评价网络,要看到网络的优点和缺陷,又不夸大网络的优点和缺陷;教育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把网络当成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工具;教育学生认识到网络不能代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文明使用网络的意识,客观看待网络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二)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树立文明上网意识。引导就是因势利导,教育引导指运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问题特点,采用舒缓的办法解决问题。作为学校、教师不能不负责任地把网络迷恋的大学生开除了之,把问题推向社会,推向家庭。学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迷恋教育管理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没有在学生上网之前让学生了解文明的上网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
(三)学校为学生提供完善健康的网络服务。
完善校园局域网,提供全面的信息平台。学校要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大学生网络道
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对校园网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只能提供有限的资料,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上网查询,但宿舍往往上不了学校的期刊网,只能通过机房来获取期刊网的信息,这样就很不方便。所以学校应该更加完善校园的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可靠、安全的网络服务,同时可以登陆各种各样的教育和科研网站,如英语四六级、考研,各种层次计算机学习指导网站,进行自学辅导、作业测验、大考冲刺、升学模拟考场,等等。
构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校园文化。由于各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免费或低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较少,大学生周末除了上网无处可去、无处可玩。单调的大学生活会使人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而网络多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虚拟生存的自主创造性,满足了大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多样需求。所以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结尾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网络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广博的网络资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坚决抵制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大学生做到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组织上保障,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加强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避免网络迷恋的负面影响,促使大学生顺利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