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7:2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第一篇: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短篇古典散文的阅读欣赏

高考诗歌鉴赏题要注意短小散文的阅读欣赏。如以下篇目: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秋述

杜甫

冷泉亭记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养竹记

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 白居易

李贺小传

李商隐

喜雨亭记

苏轼

放鹤亭记

苏轼

游沙湖

苏轼

书巢记

陆游

牡丹亭记题词

汤显祖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王运熙杨明)

[注释]

[1]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此用其意。[2]浮生若梦:《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又《庄子?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谓死生之辨,亦如梦觉之分,纷纭变化,不可究诘。此用其意。[3]秉:持,拿着。二句原出曹丕《与吴质书》:“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4]大块:指大自然。假:借。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指出,天上日月,地上山川,以及动物、植物等,均有文采,“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5]序:同叙。天伦: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6]季:少子为季,此指弟弟。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灵运所赏爱,常一同写作游玩。[7]康乐: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以写作山水诗著名。[8]琼筵:美好的筵席。琼,美玉。羽觞:酒器,形如雀鸟。[9]金谷酒数:晋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游沙湖

选自《东坡志林》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冰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难。”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从苏轼的《游沙湖》看其格调美

就散文的解读而言,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正可以从上述思路来读苏轼的《游沙湖》。

现代学人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这是一种深识之见。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本文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文写人的角度和文中《浣溪沙》词抒发的情感。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因此,只选取安常“以眼为耳”,“虽聋,而颍悟绝人”的特异之处,仅用“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一个细节,点化成文,写出人物之不同一般。这种写人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细细品味,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写法其实本身就蕴含深意。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及长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愈,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这样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两人连境遇都有同“异”。更“异”的是他们都不用“耳”。庞安常不用耳是因为耳聋,耳聋而不听,只凭自己的眼明心慧。作者不用耳,则是出于性情。“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题东坡贴》)率性而为,不为世风流转,不为时论所惑,活出自己的独立不倚,一派天然,凭的也是眼明心慧。如此看来,作者那一句“皆一时异人也”,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从这一句谐谑之中,我们自然也可以见出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的性情。而作者贬居僻远却自居“异人”,这又是多么乐观、自信。这种乐观、自信,在后文记游的《浣溪沙》词中表现的更加充分。白居易有《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高歌“谁道人间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题解】

本篇一作《游兰溪》。兰溪,在湖北省蕲水县东,水出竹箬山,其侧多兰,唐置兰溪县。时兰溪之水颇有盛名,《煎茶水记》说“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游兰溪是元丰五年(1083)三月事。文章记述了与聋人医生庞安时结识的过程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笔墨颇为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冷泉亭记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我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我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山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逾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漫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能给你说得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导读: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山水胜迹,位于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时亭在水中,宋移建于岸上,并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了对联上联:“泉从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清末大学者俞樾对得巧妙:“泉从冷时冷起,峰自飞处飞来!”。一时成为美谈。

这篇《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用笔工整;第二段是重点,举出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

注释:“东南”,唐代人的“东南”概念多指江南东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余杭郡”,指杭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杭州尝改余杭郡,此处用作雅称。“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薰薰”,指花草的芳香。“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状。“??”,水停滞,水面平静。“泠泠”,清冷。“蠲”(读juān),免除。“酲”(读chéng),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矧”(读shěn),况且。“潜利阴益”,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四封”,与“提封”同义,指四周行政边界之内的疆土。“长庆”,唐穆宗年号,起始于公元821年,终于824年。(钱塘导读、注释)

又 题记: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余杭灵隐之最;第二段是重点,共举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亭及其营建者。本文在写法上,将状景、抒情、文化融为一体;句式上,在长短错落中见对偶整饬。

此文一如白居易的闲适诗,明快简洁,悠然可掬。诗人文中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如此看来,冷泉亭是最好的去处了。在冷泉亭,春天“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夜则“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作者简介:(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晚年官太子少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著有《长庆集》七十五卷。

秋述

杜甫

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昔襄阳庞德公,至老不入州府,而扬子云草《玄》寂寞,多为后辈所亵,近似之矣。呜呼!冠冕之窟,名利卒卒,虽朱门之涂泥,士子不见其泥,矧抱疾穷巷之多泥乎?子魏子独踽踽然来,汗漫其仆夫,夫又不假盖,不见我病色,适与我神会。我,弃物也,四十无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处顺故也。子,挺生者也,无矜色,无邪气,必见用,则风后、力牧是已。于文章,则子游、子夏是已,无邪气故也,得正始故也。噫!所不至于道者,时或赋诗如曹刘,谈话及卫霍,岂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乎?子魏子,今年以进士调选,名隶东天官,告余将行。既缝裳,既聚粮,东人怵惕,笔札无敌,谦谦君子,若不得已。知禄仕此始,吾党恶乎无述而止。

【赏析】杜甫擅长咏秋,《登高》《秋兴》诸诗脍炙人口。此文亦写秋,与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透写出一种因看破世态人情而滋长的人生悲凉,这恰是杜甫特有的生命情调。

此文是如何层层渲染人生悲凉之感的呢?作者落笔即题一个“秋”字,既是点明节令,更是借助秋的特有文化意蕴,弥散“悲哉秋之为气”的情绪气氛。此文作于天宝十载(751),杜甫困居长安已历五年,故文章直状病卧长安旅舍之悲境:“多雨生鱼,青苔及榻。”次则运笔极抒世态炎凉之感,作者就眼前气象借雨喻人,以“旧雨来,今雨不来”喻写旧友仍来、新人绝迹的人情冷暖;又征引庞德公与扬雄(字子云)的遭遇,曲写自己的寂寞冷落;然后以慷慨抑愤之语点出门庭冷落缘由:士子一心追逐名利,故朱门不见涂泥,而嫌穷巷多泥。继则描写魏子与众不同,踽踽然来告别,作者明赞魏子“不以官遇我”,暗寓怀才不遇之愤。

本文旨在赠魏子以壮行色,文中写杜魏之交突出“神会”两字,纲举目张,情长志远。一写魏子此来,不以官遇我,乃知我信奉安时而处顺的人生准则。二写我知魏子是卓特文士,必为世所用,成为黄帝之相风后、黄帝之将力牧式辅弼统帅。三写我知魏子性无邪气,又得正始诸彦之正传,必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如同孔门弟子中以文学著称的子游、子夏一样。四写我知以“道”铨衡,魏子尚有不及之处,即胸怀少年壮志,未息俊迈之机心,故有时赋诗如同建安诗坛的奇杰曹植、刘桢,谈话涉及汉武时西扫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五写我知魏子此去东京洛阳为官,实乃迫不得已而入仕。作者笔意深婉,写我即写魏,写魏更即写我??写出了杜甫的心志襟怀才学。

本文在写作上还有两个特点不可不说,首先,全文构思贯彻对比手法,大者有众士与魏子之比,小者有朱门与穷巷之比。其次,作者学识渊博,故文中多处引用典故。

唐朝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闲居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这时一些人认为杜甫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都争着和他拉关系交朋友。随着杜甫做官的消息越来越沉寂,那些曾巴结讨好他的“朋友”便不再和他来往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正当诗人贫病交加之时,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来访,这使他很受感动,于是作“秋述”一首。序曰:“秋,杜子病卧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高车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从此“新雨”“旧雨”便成了新老朋友的代称。“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斤*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戚*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伫*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霓*,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单*,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睛显晦,昏旦含叶,千变万状,不可殚纪,锣*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骞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山草堂??? 原作:唐?白居易

指?:?大?邱德修教授

翻?:新竹中??彭元岐

?起:民?八十二年,在?大?文研究所四十?分班受?於邱德修教授。?堂中,教授提起?本篇之激?,余亦素好之。??乃作白???,??教授指?,爰成此篇。?由?表,?在??,以?同好。

??: ?山的?景,秀?至?,?直是天下?山的冠?。山的北峰,叫做香?峰;香?峰的北面,有一座??寺;就在香?峰???寺之?的?景?更是漂亮得不得了,恐怕??超??山本身呢!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天一?就?上他了,就像?行的?子路?故?一?,眷?沈迷、依依不?而不忍?去,於是就?著香?峰,傍著??寺,?了一?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屋子,?根楹柱;???房,四扇窗子;坪?大小及??的奢?,都完全符合我原本的心能力。打?北向的小?,就吹???的??,可以避酷暑;敞?南?的天窗,就照入?暖的?光,又可以防寒?。所用的木?啊,只是砍下?就用,?不再漆?;所?的?壁呀,抹平就好,也?不再抹白。砌??,就用石?;糊窗?,也全用?,竹子做的窗?,?麻做的??,??大概就是???素啦!屋子??有木?椅榻四?,素色屏??座,?有古琴一?,和儒、?、道各家?籍呀,?意?了?本!?天我已?到???主人翁,仰?山色,俯?泉?,靠著、看著??的竹啊!?啊!?哪!石啊!看得?直是目瞪口呆、?接不暇。看了一??,禁不住美景?般的?惑,整?人的精神就?之而?移默化了,外在也安?,?心更和?。只要住一宿,身?就十分安?,住?夜更感到心情恬?,住三?晚上以後,就完全忘?自我的存在,而跟?物融合??。也不知道?什,反正就是???就是了!?忍不住再?到底?什??其?,我?座草堂啊:前面的平地?有十丈??,中?又有平?,面??是平地的一半,平?的南?有方形的池子,池子的面?又是平?的?倍左右。池?到?是山竹、野花,池???了白?、白?。再往南走,就到一?石?,石??旁古松、老杉交??立著,?的腰身?乎都要十?人才抱得住,?的高度不知?百尺,修?的?枝摩娑著白?,低垂的枝柯?拂著潭水。像旌旗般地直立著,像雨?般地??著,也有的像?蛇?走般地分?著;古松下多灌木?,??枝?蔓生,交?遮?,使得日光月?都?法照射到地面。到了盛夏?的?候,仍像月的秋???。地下?著白石做?出入的通道。草堂北?五步?的地方,?踞在?崖、?石,?石玲?空透,就像???的土堆一?,各??木、奇花?草覆?其上,?色的枝?繁密迷?,?色的果?多得分披四垂,也?不出他?的名字,而且四季都是???子。又有天上?落的泉水,就地?植的茶?,可以直接用?煮水泡茶,若被?好?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用?快?地渡?一整天呢!草堂??有一座瀑布,清水??三尺高,?落在??角落,然後注入石渠中。清晨或傍晚望?去,就像?白的?幔一?,要是在夜??起?,就像珠玉琴?的?音。草堂的西?,就在北崖?山上,用剖?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些竹管如血?般地分?著、如??般地??著,?屋?灌注到水池?,一滴一滴??不?,就像??的珍珠,散出?的水?就像雨露一般,滴???,??逝去;那附近拄著拐杖穿著鞋子,耳?目?可以欣?到的?景:春,有??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的皓?;秋,有虎溪的明月;冬,有?峰的白雪;不管是晴天的明亮、?天的晦暗之景,或是晨昏的含?、吐露之姿,可以?是千??化,?在是?法全部?下、??描?,所以我才???的景色是?超??山本身啊!

唉!一般人只要?潢了一?房?、?有一???的席子而生活在?中,就免不了有?傲?足的?子。何?是我,已成了?些?西的主人,而每??西只要到我跟前,我就用我的知?官能?他交感相?,他?又??色色??地?感?我,我又怎能不外在安?、?在和?,身?安?,心情恬?呢?想?年??高僧慧永、慧?、居士宗炳、雷次宗等人一起住入此山,就直到老死也都不肯??,?然距?我?在已有千年之久,但是我可以??到他?的心境就是?了??和我同?的理由啊!

更何?我?小到老,不管住的是白色的茅屋?是朱色的大?,只要住一天?天,我?是要搬??畚箕的泥土?做??子,聚集一些卵石??座假山,再???小小的水池,可?我?山水的癖好已?到了如此?可?救的地步。

一旦被???佐九江郡守,那郡守又用?厚的心???待我,?山更以他?秀的美景迎接我,??直是上天??了我最好的??、大地送?我最好的空?,我?於能得到自己的最?,?有什?好苛求呢?只不?目前?有些小官俗事??著,?有些家庭的拖累尚未解?,而不能真正安?於此。等到有一天:弟妹各自成家了,官?期制??了,一切的?退取?,都由得我作主成全的?候,我一定?左手?著老伴和孩子,右手抱著古琴??本,?老在此,好成就我一?子的心?。我?誓,清泉哪!白石啊!你?都?到了吧!

??是在唐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搬到?新居草堂,和河南元集?、范??允中、南??深之以及?林寺、西林寺的?老大德?、朗、?、慧、?等二十二人一起??了?果茶???新居行落成典?,於是?下了?篇?草堂??

题记:诗人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竟然向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终于决定在在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诗人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诗人下了决定,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

唐代白居易的山水游记,尤显自我的风格,享有盛名的《庐山草堂记》,即是其个性的显现。白居易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在记文开篇对庐山发生这样的赞叹,此后这就成为对庐山众口一词的评判。“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香炉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作者对庐山草堂的四周景物环境,落笔悠悠,却倾吐了真诚的爱恋和审美情趣。“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蔑,纳阳日,虞祁赛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帏,率称是焉。”作者对庐山草堂建筑的率真写实,成为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史料,而《庐山草堂记》亦被视为中国园林学的奠基之作。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翳*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仁宗嘉?六年至英宗治平三年。?四年中??任?翔?判,他的上司?希亮,其?子?季常是??的好友(後???到?州?,曾?季常?了一篇很有名的「方山子?」,因同?期的著名作品很多,在此不另介?。)在?翔期?曾?生春旱,後?下了大雨,有一亭子?好在此?落成,???其取名“喜雨“,?作了一篇「喜雨亭?」。

《?析》文中?力渲染人?「久旱逢甘雨」的??,充分「民以食?天」的民本思想,反映了作者?百姓同?共?的感情。全文,??清晰,如??抽?。?言?快活?,文?淋漓酣?,充分表?作者的喜?心情,?富感染力。?篇文章可以充分展?出??年??的?人思想及?格。

又:

苏轼于嘉?六年(1061)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第二年修建此亭,恰逢喜降春雨,于是命名为“喜雨亭”。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亻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熙?十年至元?六年。?二年,在徐州做知州,他有?朋友名叫?六?,山人,在彭城(今江??城?)建了一座亭,亭中?有二?,早上放出去,晚上又??回?,??常?朋友在亭中?酒?玩,因有所悟,故作了一篇「放?亭?」。

?析本文在描??士的情趣,假使是帝王,???也?招??害;但作?一??士,就是?酒也不要?,反而可以逍?自在,?放逸的生活。

第三段?述?者和南面王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士不但可以??,甚至?酒,?可以?名;?君?不然。

?篇文章,妙在,自然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亭?不算是名?,?因?篇文章的??,也同?流?下?。此篇所言不??「超然??」不?而合,同?此文中他道家思想的表?更是?露??。

又:

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兴味。

宋代隐者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曾于东山建亭,因自驯二鹤出入山中经过此亭,故名“放鹤亭”。

又:这是诗人谪贬徐州时说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访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鹤本是清远闲放之物,但卫懿公却因好鹤而亡国;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因此“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来劝戒人们不要为酒所迷。但“刘伶阮籍”却因酒而出名。是什么原因呢,云龙山人解释到,隐隐山林的人酒色都不能惑乱,何况鹤呢,观点妙极了。作者能不羡慕吗?何况还有那令作者陶醉的放鹤招鹤之歌!

白居易:《?竹?》

竹似?,何哉?竹本固,固以?德,君子?其本,?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其性,?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道;君子?其心,?思?用?者。竹??,?以立志;君子?其?,?思砥?名行,夷?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庭?焉。

?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及第,授校?郎,始於?安求假居?,得常?里故?相?私第之?亭而?之。明日,履及於亭之?南隅,??竹於斯,枝?殄瘁,???色。?於?氏之老,?曰:此相?之手植者。自相?捐?,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焉,?帚者刈焉,刑?之材,???焉,??百焉。又有凡草木?生其中,?茸?郁,有?竹之心焉。居易惜其???者之手,而??俗人之目,翦?若是,本性?存。乃芟??,除?壤,疏其?,封其下,不?日而?。於是日出有清?,??有清?。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而人?惜之,封植之,?其真?者乎?然?竹之於草木,??之於?庶。?呼!竹不能自?,唯人?之。?不能自?,唯用?者?之。故作《?竹?》,?於亭之壁,以?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於今之用?者云。

一.作者??有修?的君子多於庭院中?植竹?的原因是甚??(5分)作者??有修?的君子喜??植竹?原因是竹?特性??者相似(1分);它的根柢?固,令人想到意志?定不移的人(1分);竹身挺直,令人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1分);竹空心,令人想到?心求道者(1分);竹的?,令人想到砥?名?、???通?福,始?如一的人。(1分)二..??原文?明?相?府中的竹???了哪些遭遇。(5分)

?相?居於相?府?,?自?植那些竹?,?然??有加。(1分)後?,?相???了相?府,??的人居住,庭中竹?便?人料理,更遭人任

意砍伐,?目越?越少,周??草?生,了?姿?。(2分)及至作者入住相?府,重新扶植竹?,??竹?成?,清?吹?竹林???清

新?耳的?音,呈?一片欣欣向?的生?。(2分)三.??出作者?作本文的目的是甚??(5分)作者?此文刻於亭的?壁上,以待日後居於??的人看。作者指出竹?好像?者

而人皆?之。作者希望他?能好好打理竹?,不要令它像昔日般遭人任意砍伐。

(2分)

作者亦希望?治者(用?者)能看到?篇文章,然後明白?人和竹?一?,本身

??有??不?的分?。?者一定要得到在上位之人??才能成?真正的?者,作者希望在上位之人能善用人才。(3分)

文中诗人尽情抒发、描述了竹子刚直、不倚的风格。诗人托物寓意,把竹子喻为读书人,养竹喻作用贤,以留给居住在这里的后人和用人者借鉴。

文人士大夫喜欢竹子不仅是由于其自然外观,而更多是由于它那“比德”意义,即将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新乐府并序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

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

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

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

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

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元和四年,为左拾

遗时作。

《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二王後》,明祖宗之意也。

《海漫漫》,戒求仙也。

《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胡旋女》,戒近习也。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捕蝗》,刺长吏也。

《昆明春水满》,思王泽之广被也。

《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百链镜》,辨皇王鉴也。

《青石》,激忠烈也。

《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八骏图》,戒奇物,惩佚游也。

《涧底松》,念寒俊也。

《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卖炭翁》,苦官市也。

《母别子》,刺新间旧也。

《阴山道》,疾贪虏也。

《时世妆》,警戒也。

《李夫人》,鉴嬖惑也。

《陵园妾》,怜幽闭也。

《盐商妇》,恶幸人也。

《杏为梁》,刺居处奢也。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官牛》,讽执政也。

《紫毫笔》,讥失职也。《隋堤柳》,悯亡国也。

《草茫茫》,惩厚葬也。

《古冢狐》,戒艳色也。

《黑潭龙》,疾贪吏也。

《天可度》,恶诈人也。

《秦吉了》,哀冤民也。

《鸦九剑》,思决壅也。

《采诗官》,鉴前王乱亡之由也。

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宣布,这些诗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事核而实”,宣称自己写的都是真实事件,更表现了一个中青年诗人扶正疾邪的战斗精神。

在诗歌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不加文饰,表达直率,不绕弯子;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不作隐讳,切近事理,说尽说透;③“事□而实”,内容真实,经得起查考,不说空话,不加虚夸;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容易上口吟诵,便于配乐传唱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云。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妈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竞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直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作者没有详叙诗人生平,而是选择一两件逸闻轶事,从侧面烘托渲染,描绘出一奇特诗人的形象。

本文通篇围绕一“奇”字展开。先说杜牧之序“状长吉之奇甚尽”,然后写李贺形貌之奇:“细瘦,通眉,长指爪”。再写他作诗之奇:“未尝得题然后为诗”,骑驴觅诗,呕心苦吟。接着写他临终之奇:天帝征召,烟气勃勃,?管声声。最后就“奇才”的遣遇展开议论,用一连串的反问句,表现出作者对诗人坎坷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不平与愤懑。文章构思奇特,议论深刻。

《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溟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牡丹亭记》是汤显祖的传世之作,在当时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部作品的题旨是什么?《题词》阐释了这个问题。

剧中,杜丽娘是一个渴慕爱情,追求幸福的痴情女子,这是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所不容的。《题词》肯定了丽娘“可谓之有情人”,并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里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是顺乎自然的人性,是封建理学的“理”的对立面。这就揭示了《牡丹亭记》的创作,是针对理学的压抑、扭曲人性,而倡导人性的解放,维护人性的尊严,发展人性之美的。丽娘因情而死,缘情而生,一往情深,生死以之的情事,如“以理相格”,则迹近荒诞,但在情的世界里,却是必然如此。因此,《题词》指出:“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这里寄寓着作者对适合人性发展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所谓“人世之事,非人事所可尽”,在人间实现不了的,企求在另一个世界里实现。要之,争取人性的解放,追求适合人性发展的理想社会,这就是《牡丹亭记》的题旨所在。而这篇《题词》也在阐释题旨的同时,成为古代文论史上主情论的重要篇章。

第二篇:古代散文欣赏

古代散文鉴赏一、五人墓碑记⑪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⑫,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⑬,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⑭;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⑮。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⑯,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⑰,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⑱。吾社之行为士先者⑲,为之声义⑳,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⑴,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⑵,抶而仆之⑶。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⑷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⑸,则噪而相逐⑹。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⑻,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⑼。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⑽,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文本注释】

⑪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⑫蓼(liǎ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⑬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⑭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⑮旌(jīng):表扬,赞扬。

⑯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⑰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⑱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此处属于作者笔误,实际应为天启六年(1626)丙寅年。

⑲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⑳声义:伸张正义。

⑴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⑵堪:忍受。

⑶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⑷“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⑸其:指毛一鹭。呵:呵斥、责骂。⑹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⑺匿于溷(hùn)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⑻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⑼傫(lěi)然:聚集的样子。⑽詈(lì):骂。

(21)函:匣子。这里是用棺材收敛的意思。(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缙,同“搢”,插。绅,大带。

(24)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25)曷:同“何”。

(26)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28)株治:株连惩治。

(29)逡(qūn)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发,突然发动。(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自缢。投,掷、扔。缳,绳圈,绞索。

(32)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35)暴(pù):显露。

(36)赠谥(shì)褒美: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37)加其土封:增修他们的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指家里。户,门。牖,窗。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41)屈:使屈身,倾倒。

(42)扼腕墓道: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44)匹夫:指平民,这里指五义士。社稷:国家。

(45)冏(jiǒng)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二、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â)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î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jī)死者数(shuî)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gē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â)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文本注释】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黑质而白章:黑底子,白花纹。质:原指质地,在这里指蛇的身体,花纹的衬托面。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用牙咬。

10.御:抵挡。

11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12然得而腊之:然,但。得,抓住。而,表顺接。之,它,代永州的异蛇。

13腊(xī):干肉,这里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14以为饵:以,用来。为,作为。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即药引子

15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

16已:止,治愈。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19其始:其,助词,不译。始:刚开始。

20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

21岁赋其二:岁,每年。赋,征收、敛取。其,这种蛇,指永州异蛇。二,两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当其租入:(允许用蛇)抵他的税收。当,抵。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词,于之,在捕蛇这件事上。也可理解为——语气词兼代词。

27专其利: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用交税的)好处。

28则:却。

29死于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30今:现在。

31嗣:继承。

32数:几次

33为之:做捕蛇这件事。

34几死者:几乎死掉的情况。

35数:多次。

36言之: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忧伤的样子。戚,忧伤。

38余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这件事吗。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44更若役:更换你的差事。役:给官府做劳力。

45复:恢复。赋:赋税。

46则何如:那么怎么样。

47大:非常。

48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49涕:眼泪。

50生:使„„活下去。

51斯:此,这。

52若:比得上。

53甚:那么。

54向:从前。

55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从。

58居:居住。

59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窘迫。

63徙:迁移。

64殚:尽,竭尽。

65竭:尽。

66庐:简陋的房屋。

67顿踣:(劳累地)跌倒在地上。

68犯:冒。

69疠:这里指疫气。

70曩 :从前。

71其室:他们的家。

72非„则„:不是„就是„。

73尔:用于句尾,表示限制的语气。

74嚣:叫喊。

75隳突:骚扰。

76骇:使人害怕。

77虽:即使。

78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提心吊胆的样子。

79缶:瓦罐。

80弛然:放心的样子。

81之:指代蛇。

82时: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83退:回来。

84甘:有味地。

85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86齿:年龄。

87盖:用于句首,带有估计的语气。

88犯:冒着。

89熙熙:快乐的样子。

90旦旦:天天。

91毒:怨恨。

92是: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93苛:苛刻。

94乎:相当“于”,对.95于:比。

96故:所以。

97以:用来。

98俟:等待。

99人风:即民风。唐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用“人”字代“民”字。

100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永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两水汇于永州市区(零冷城区)。

三、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选自《隋书?隐逸传》)

四、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文本注释】

1、浣衣:洗衣服。、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五、曾子杀彘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文本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10.之:到

11烹(pēng): 烹饪,煮。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15.特:只、仅、独、不过。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六、画鬼易

《韩非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之所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文本注释】

1、鬼魅:鬼怪,即魅:“(妖)怪”

2、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3、旦暮:早晚。

4、罄qìng:显现。

5、类:画得像。

6、易:容易。

7、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

8、故:所以。

9、夫犬马,人之所知也:因为狗和马人人都知道。

10、鬼魅无形者,故易之也:因为鬼怪没有固定形态,所以容易画。

11、之见:宾语前置,即“见之”,见到它们。

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之推

夫①学者②,所以③求益④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⑤长者,轻慢⑥同列⑦。人疾之⑧如仇敌,恶⑨之如鸱枭⑩。如此⑪以学自损⑫,不如无学也⑬。【文本注释】

1、夫:句首发语词。

2、学者:学习的人。

3、所以:是为了。

4、求益:求得长进。

5、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6、轻慢:轻视。慢,傲慢。

7、同列:同辈。

8、疾之:怨恨他。

9、恶(wù):厌恶。

10、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1、如此:像这样。(代指:才读数十卷书,就自高自大,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12、损:损害。

13、也:罢了。

八、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文本注释】

1、径:经过

2、既:极,很

3、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4、信:再宿叫信,住两夜

5、宿:停止,留住,住下

6、纡:弯曲,绕弯

7、负:背

8、东:向东

九、鹬蚌相争

《战国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惠王曰:“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惠王之熟记也。”惠王曰“善!”乃止。【文本注释】

1、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产珍珠。

2、曝(pù):晒(太阳)

3、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4、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5、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6、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7、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8、相舍:互相放弃。

9、禽:同“擒”,捕捉,抓住。

10、弊:同“蔽”,蒙蔽。

11、惠王:指赵文惠王。

12、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

十、齐人攫金

《列子》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ã)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文本注释】

1、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

2、有„者:有一个„的人。

3、清旦: 清早.4、被:通“披”。5、6.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

6、适: 往,到。

7、所: 地方。

8、焉:那儿。

9、攫(juã):夺,抢。

10、鬻(yù):出售.卖。

11、徒: 只,仅仅。

十一、乞猫

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十二、孙必振

蒲松龄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

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

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十三、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十四、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十五、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第三篇: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古代散文使用古代汉语,这种书面语,由于词以单音节为主,遣词造句特别灵巧而富有神韵,语句简短,多用四字句或四字短语,多对称,整散相同,长短错落,节奏明快,音韵谐调,琅琅上口,容易记诵。而虚词在传情达意上也有很强的功能,能使文章神气十足。因此古代散文语言是非常值得欣赏的。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当然要以了解语义为前提,所以在欣赏之前,先要下功夫扫清文字障碍。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最好的方法是诵读。一遍一遍诵读,就是一遍遍欣赏。语言的妙处,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好的赏析文章,也不能把所有妙处都讲个透彻。自己诵读,有自己的联想,自己的想象,诵读者的神思在自己参与创造的艺术天地里翱翔,这才会感到亲切,感到会心的愉悦。

欣赏古散文语言,要含英咀华,细细品味,尤其要注意比较。一般地说,这比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扣住句中的关键词,或删去它,或更换它,然后再比较它和原句的效果;另一种是,选择不同篇目中存在着可比性的句或段,进行横向比较,以达到鉴赏的目的。

对于第一种方法,朱光潜《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好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

至于横向比较就更多见了。比如,同是写“赤壁”的景色,苏轼在《赤壁赋》里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在《后赤壁赋》里写的就不同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下,水落石出。”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那“赤壁”就更是另一番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为刻画“赤壁”那安谧幽静的意境,作者用“清”“徐”“不兴”“徘徊”等一系列与之相配的轻柔的词或短语,使人似乎身临其境,亲受那“清风明月”的抚慰。为了表现赤壁冬景的惊险、恐怖,作者又另选一组图像,将“高山”与“小月”“出石”与“落水”对举,将“江流”的声响“断岸”的高度夸大,使人读来不得不心生恐惧。为写尽赤壁的壮观,苏轼又精心选取了“乱”“穿”“惊”“拍”“卷”等一连串声音响亮、气魄宏伟的词,不得不让人惊叹。同写长江水,《赤壁赋》称“波”,且是“不兴”之波;《后赤壁赋》则称之为“流”,且是“有声”之流;到《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则成了“涛”,更何况是“拍岸”之“惊涛”。所称各不相同,气势也俱不能比,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也只能一一体味了。

欣赏古代散文语言,还必须注意作家的独特风格。韩文气势磅礴,曲折自如;柳文意境幽深,语言精粹;欧文跌宕唱叹,流畅清新;„„每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分析语言艺术时应注意到的。

当然,根据大纲要求,古代散文的鉴赏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对古代散文的选材、内容主旨、结构、表现手法等的鉴赏。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对古代散文有个完整系统的了解。在此不再一一涉及。

第四篇:《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练习

1、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6、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9、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2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文学常识练习题

1.选出正确的选项()A.《湘夫人》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天问》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B.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爱国诗人。风格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记体游记。

C.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燕歌行》都是乐府诗。D.鲍照,“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此诗和《湘夫人》《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均为古体诗。

2.选出错误的选项()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是其代表作。

B.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花间词人的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善于描写手法,独辟蹊径,语言华丽。

D.乐府——两汉时指音乐机关;到了魏晋六朝,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涉江采芙蓉》《湘夫人》《国殇》都是乐府诗。

3.选出正确的选项()

A.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诗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等律诗都表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B.李贺深受屈原、李商隐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李凭箜篌引》是其代表作。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元朝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作家。《项脊轩志》抒写对三代女性的深情,是其代表作。

D.刘基,字伯温。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他的书室名“苦斋”。

4.选出错误的选项()

A.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为孔子所作。D.高适,字达夫,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燕歌行》为高适所作。

5.选出正确的选项()A.《庄子》,又称《道德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5篇。《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

B.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赠序是亲友间以作文相赠;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赋诗后公推一人作序。《伶官传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陶庵梦忆序》《兰亭集序》都是宴集序。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伶官传序》为欧阳修所作。

D.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虞美人》是其代表作。

6.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

A.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本册选录苏轼的作品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方山子传》《游沙湖》和《新城道中》等四篇。

B.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C.韦庄是唐朝末年的重要词人,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与温庭筠齐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则为韦庄所作。D.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本册选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越中览古》等四篇。

7.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A.“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阿房宫赋》是杜牧创作的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骈散结合,和《过秦论》一样都揭示了秦朝灭亡的教训。B.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散曲中的套数,作者睢景臣。其中“般涉调”是宫调名,“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题目。C.《狱中杂记》的作者是明代的方苞,桐城派代表作家,为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D.《苏幕遮》(燎沉香)的作者是宋代的周邦彦,他精通韵律,被誉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

第五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探讨

一、指导原则: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史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教学还作了如下要求:“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造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二、具体评价目标及措施: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界定,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我们在实验中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学会诵读。

学会诵读,学会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读出古代诗文的三味——“韵味、情味和意味”,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读诗,要读出诗的韵味,古代诗文语言高度凝练,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自应别有一番韵味;读诗,要读出诗的情味,古代诗文是情感的载体,儿女情,山水音,田园乐,童真趣,读出诗文情感,才能读出古代诗文的情味;读诗,要读出诗的意味,古代诗文借意境展现魅力,或恬淡闲适、或华美壮丽、或清新自然、或安谧娴静、或雄伟壮阔、或明快高旷,朗读古代诗文宛如身临其境,才能读出其中意味。

为将朗读活动推动开来,我们提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背景乐,让学生在朗诵中体味,在朗诵中感触。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大型诗歌朗诵会,首先以班为单位进行预选,各班选手再参加年级举行的决赛,通过朗诵大赛,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诗文的水平,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积极性,为选修课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学会感悟。

重视感悟,倡导学生将感悟到的诗歌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诗歌改写成文质兼美的散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理解能力。为了把这次教学改革推行下去,我们首先组织了一组材料唤醒学生思维。在材料中,我这样写道:

《古代诗歌欣赏》选修课的开设,偕我们进入一个诗的季节,进入一个文学和情感共同孕育的季节。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唐诗的胸怀里,有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飘逸,也有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有心怀报国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士情怀,也有肠结百般乡愁“意恐迟迟归”的游子思绪;有“春日凝妆上翠楼”的思妇的孤独,也有“晨起动征铎”的旅人的愁苦。一部唐诗,就是一部情感史书,就是一部人生世相的百科全书。

走进这个季节吧!摒弃内心的虚妄与轻浮,感受人生的坎坷与悲欢,用灵魂触摸唐诗的情怀,让心灵与唐诗碰撞出生命的火花。

为此,我还给这次活动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唐诗漫步”。

为了把这次评价活动搞好,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当代散文家改写的《夜雨寄北》,让学生作为参照: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

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渐渐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

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我拥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渐渐沥沥的雨。

优美的文笔,抒情的语调,激起学生心灵的层层涟漪,有了感触,学生佳作迭出,涌现出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把这些改写文章结集出版,我亲自为它写了序言:

当你打开这卷《诗情词韵》的时候,你是否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当你徜徉这卷《诗情词韵》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的感觉?

打开《诗情词韵》,我仿佛看到一颗颗跃动的心灵;读过《诗情词韵》,我如同听到一声声稚嫩的呐喊;更感受到那种怡人的情怀,愉悦的心灵。

一位学生的文章如此写道: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

渐渐地,云的身影远了。于是,第一米阳光照在了檐下久积的雨水上。最后一滴雨滴沿着茅草笔直的腰杆滑了一程又一程,如何没有丝毫的疲惫与损伤?忽然,便看到这旅程的终点。留恋,怀念,徘徊……踯躅的思绪无法阻止前进的步伐。终于,晶莹的雨滴脱离了预定的轨道,投向了水温情的胸脯。激起的涟漪映在静静的柴扉上,像一支支舞动着的琵琶。

雨水洗礼后的村庄如此朦胧、静谧。炉中的木柴也燃烧得如此温柔,与风霜悠然的呼吸交融相应,组成和谐的交响曲。锅里泛着一层水汽,笼罩下的不是山珍海味,但却在这米粒之间达到了亲情的饱和,辛劳的极致。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盘腿坐在山间,吸收天地精华,让心在山谷中流淌。在青松树下接一滴日月琼浆,在山岗上饮一杯晶莹朝露。是一滴水吗?是一滴千年神酿,悠远、醇香。

生命在这一刻得到升华。(二班 魏延宝)3.学会鉴赏。

鉴赏诗文语句,提高审美能力,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表达出学生自己对诗文的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为此,我们举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诗句”征文活动,让学生表达出自己都诗句的独特感受。在征文的通知中,我这样写道:

诗是色香味俱佳的文字,诗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精灵,它携带着一切情感与梦想翩翩起舞,总会在某个时刻让你怦然心动。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一句诗,也许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许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也许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许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是泰戈尔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诗歌的天地江河奔流,群星灿烂,谁让你怦然心动?请打开你尘封的记忆,用精粹的文字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钟爱,写出自己的心声,学生如此写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有一种精神叫豁达,它可以在我们最失意的时候令我们保持年轻。

有一种精神叫乐观,它可以在我们最黑暗的环境中使我们不会衰老。

有一种精神叫自信,它会在我们开始怀疑时坚定我们的脚步。

失意与黑暗终究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自信、乐观、豁达,青春没有失败,年轻没有苍白,我们痛并快乐着。

(一班 邢加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披一路风尘,你从亘古走来,带着你无怨无悔的选择;数千载风流,你从诗海中走来,怀着你横空出世的才华。

始终保持那份超脱功利的痴情,饮自己的酒,洒自己的泪,唱自己的歌。你也梦过,梦醒了,望尽四周,一片空寂,惟有东水长流,空山自碧。但你始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纷落,淋湿我无边的思念。

(二班 刘云)4.学会评价。

评价是展现学生对文本、对作家的再认识,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启发,我们组织了一次我为古代诗人写颁奖词活动,活动的发动辞这样写道:

五千年的文明累积,五千年的典雅韵致,是任何一个中华魂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最瑰丽的宝库。在这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中,最为灿烂,最为夺目自然就是诗歌。最先走来的是那行吟江畔的屈子,他用不屈的精神唱出了《离骚》的别致;继而走来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曲“采菊东篱下”让多少后人为之陶醉;更有李白、杜甫这两座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让世人仰之弥高……他们或浪漫,或飘逸;或沉郁,或激昂,总有一股血脉在涌流,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内心的感触,颁发出你心中的赞美!。

学生纷纷为心目中景仰的诗人撰写颁奖词,下面是他们的作品: 豪放的歌者:李白

谁能有飘逸自然的处世态度,谁能坦言愤世嫉俗的内心之苦?他衣袂飘飘,骑白鹿于青崖间,放飞心灵,做人生的主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他高尚的灵魂!(一班 李海龙)

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五班 苏晓林)不朽的行者:屈原 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条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22班 刘兆禄)

自然之子: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宫阙,他选择了江湖,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上!(二班 王斌)5.学会运用。

倡导学生重视诗句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望了望卑微,他彷徨的走了过去,慢慢扶起,同样的倒下,倒下时溅起的碎石向他飞来。他满不在乎地一次又一次扶起,知道自己头破血流……望着高而深远的天,太白扬手长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陶渊明的傲气高贵是众所周知的,他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不因五斗米而折腰”;清贫的生活却给了他怡然自得的心境,获得了生命的洒脱。贫贱并不是卑微,权贵并不是高贵。有谁还记得陶渊明时代权势最高的官吏?但我们却永远铭记住了一个归隐诗人的诗篇。

作者将高贵与卑微赋予李白和陶渊明,巧用诗句,写出自己独特的视角。

下载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 等咱老师有了钱等咱老师有了钱,悬赏100万通缉那个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家伙,让他来教教50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看他能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社会主义......

    散文欣赏

    那年少的心,年少的等待,在弹指间荡然湮灭,回首间,谁的笑容,谁的眼神,倒映着谁的模样。黑白键交替舞动记忆的涟漪,却在行云里惊醒阵阵的雨珠,飘落空中,滴在心头。——〔题记〕 往昔,寻......

    欣赏《散文》两篇

    欣赏《散文》两篇 作者 作者本名为莫怀戚,为何语文课本中署名为莫怀成?为此,作者在1993年10月17日的《重庆日报》发表文章《关于一篇课文的署名》,写道: 此文初作于1985年,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五篇材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一、填空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2.搴汀洲兮杜若,。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小楼一夜听春雨,。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7.......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目 录1 《湘夫人》(第二课时)5 《游沙湖》7 《将进酒》9 《项羽之死》11《将进酒》13《将进酒》14《书愤》和《蜀相》16《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 19......

    古代人物画名作欣赏

    古代人物画名作欣赏 《武侯高卧图》朱瞻基(1399—1435)作。即明宣宗,朱元璋之曾孙,在位十年(1425—1435)。朱瞻基虽为皇帝,但是喜好闭目酣睡。诸葛亮的神情安闲自在,而举止则狂......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较大。但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