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7:5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这是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所表明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新世纪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意义

1、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界定“生活”的:“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本文所指的小学生活作文指的是:小学生把家园、校园及村坊街市和社区活动中的感悟和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苦涩,向往和梦幻,用自己的语言,充满激情地真实自然地记录、倾吐和交际的过程。这样的生活作文应当是学生真实生命的组成部分。

生活作文和传统的作文教学至少有以下几点区别:①目的不同。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作文任务,为了应对考试而去“生活”,而是为了满足儿童本性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其他各科一起培养健康的人格。生命是在鲜活的生活中成长的,小学生是在玩耍中,在校园的玩耍劳动和学习中,在社区和山村的街坊邻里的交际中,积极地完成五彩习作的。生活作文将使学生生活更精彩,更有质量。②动力不同。写话与习作不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分数,是小学生在熟悉喜欢的生活中的感悟和体验的自然流露,是用写话与习作去宣泄自己的情感,去和他人沟通和交往。写话与习作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重大转变。③内容不同。写话与习作变得越来越真实,矫情做作的成分会大幅度下降。生活作文,写的是他们的生活。因此纪实作文会朴实清新,真实具体地再现生活,不再需要胡编乱造;想像作文会呈现绚丽多彩,新奇莫测的画面,凸现儿童惊人的想像力。④方式不同。传统教学关注审题、立意、中心、取材和剪辑,材料是否典型,文句是否优美,结构方式是否恰当。从写法入手,落实写作技能。生活作文着重从开发与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入手,研究每一个个体记忆仓库的开启,习作热情的激发,创新想像的启动,生活表达的个性。至于写作知识,怎么精当有效就怎么用。

2、生活作文的教学原则。

第一,学校是小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景。学习是生命生长的重要方式,学校就是学生每天成长的主要生活场地。

第二,首先是学习生活然后才是获取素材。生活作文不是急功近利的,它关注的是学生在玩乐、活动、学习等全部生活过程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义,形成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不仅记录生活还积极用笔干预生活。生活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也不是文字游戏。生活作文就应当引导学生学习用手中之笔积极地介入社会生活,学做主人,提高生活质量。

3、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功能

细心呵护童心童言,培养表达和做人统一的人格。生活作文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打好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培养“未来作家”。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形成,引导学生文如其人,倾吐真情实感。而不是舍本求末,只从习作的表达效果、技能技法训练的角度出发,为了追求典型形象、深刻立意、轰动效果,诱导学生在纪实习作中去虚构。小学生作文需要虚构和想像,但是纪实习作不应当虚构,就好像踢足球用脚,打篮球用手,“游戏”规则不应当错位。

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水平,形成观察和乐于表达的习惯。生活作文是写自己的生活。“我要写”的情感态度,必将促进语言思维训练水平的提高。生活作文既追求纪实习作中的真实;又承认儿童梦幻生活的权力和梦幻生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大胆新奇充满个性地想像;既关注学生平时生活中形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方法;又努力开发学生干预生活,习作应用的机会,采用正确的引导方法,张扬个性,让儿童乐于表达,促进创新意识形成。

二、小学生活作文的板块与操作

1、游乐生活作文,让小学生把玩进行到底。

玩是儿童最基本的身理心理要求,是儿童的特权、天性;是儿童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重要方法。玩是儿童主要的实践和创造平台;是儿童和伙伴交往沟通的主要手段。玩有助于课堂无意学习氛围的形成,能达到减轻儿童学习焦虑,激发情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低中年级的‘“玩玩说说课”中的游戏表演是驱赶小学生习作恐惧的良药;是铺设小学生从低年级看图写话到高年级独立习作的桥梁;是中年级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凭借。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玩得有趣,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玩,把玩进行到底。

游乐生活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①吃吃说说写写。一边有滋有味地亲口尝尝山核桃、葡萄、橘子,一边将感觉到的相互交流,先说后写。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②听听说说写写。听老师或同伴或录音讲故事。然后自己说,再伙伴互说,全班交流说,最后写。可复现式地写,更鼓励创造性地写。

③画画说说写写。让学生创造性地画画,然后根据画面说编故事,再写话;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画实物,说说写写。

④做做说说写写。先尝试小制作,小手工,如布贴画,叶贴画等等,再互相介绍,然后写话。

⑤想想说说写写。提供没有文字说明,互不联系的图画或词语。让学生合作进行创造性的说话写话训练。

⑥读读演演写写。如上台表演“给爷爷递茶”、“贪玩上课迟到”等情节。合作表演,全班评价说话,自由写话。

⑦玩玩说说写写。让学生玩斗鸡、打气球、炸碉堡、贴鼻子、添三毛、捏鸡蛋等游戏,然后说话、写话。

游乐生活作文的操作以中年级《自画像》为例,一般分五步进行:①讲清游戏内容,作好游戏准备。②组织游戏,教师说一句,学生画一笔。③训练说话。学生先理请游戏脉络,确定说话重点。接着自由准备,互说互查。再全班讲述,补充评价。最后学习他人之长,练习说话。④重复游戏。奖励说话认真积极者,给学生提供第二次强化观察的机会,加深观察和记忆。⑤学生独立写话。

游乐生活作文教学时应当注意:

①精心设计教学“导火索”。无论是吃的、玩的、画的、演的都要做到新鲜有趣,台上人员不多,表演动作大,易于观察分辨,情绪高昂健康也容易控制和表达。

②摆正游戏表演的教学位置。游戏是寓教于乐的手段,但又区别于课外游戏。游戏和表演过程要根据教学要求,在重点观察、表达的部位及时中断,放慢镜头,让学生边看边说边议。游戏表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要按玩、说、写的顺序安排教学。

③凭借读说写结合,规范语言。在观察和说话时,要引导学生以“我”为主,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话时要注意言语规范,要鼓励学生说自己的话。

④前后作文衔接要循序渐进。应该根据年级阅读和写话的要求,儿童学习的客观规律,做到衔接自然,循序渐进。中年级的“玩玩说说写写”,可以根据游戏中观察对象的多少,从少到多依次安排,如:《自画像》——《斗鸡》——《炸碉堡》——《吹鸡毛比赛》。表达训练也可从片断到全过程,从叙述游戏者到兼顾游戏氛围描述。

2、梦幻生活作文,放飞想像穿越时空。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写想像作文,“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儿童的梦幻生活,是美好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生活的倒影,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在梦幻生活的教学中,让学生放飞想像,让思想穿越时空,把童心和真情保持到底。

梦幻生活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①依托图像。凭借单幅的,多幅的;有序的,混乱的;或需要学生创作添画的,根据线条和图形创造性地组合画面的,推前测后,大胆想像作文。

②依托文本。一是扩写,如《忆铁人》课文中,“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这一个情节,让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地想像,扩写成一个片断。二是改写,如将《宿徐公店》、《掩耳盗铃》等创造的情景,根据想像改写成一篇白话文。三是续写,可是延伸文尾式的,如写《桑娜抱养孤儿以后》;也可是探究式的,将深奥的哲理通过想像具体化,如《东郭先生的新历险》;还可以变换时空,变序式的、对比式的,如《新武松打虎传》等。

③依托词语。如:为学生提供“我打开了魔瓶”等等命题和几个毫不相干的词,例如“牛——汽车——我”,让学生大胆想像,创编故事。

④依托资料。如:依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100万年人的头盖骨上的一个洞,假想《神秘的头骨弹洞》;根据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报道,想象习作《在潜艇下沉的时刻》。

⑤依托音像。如:倾听早晨家庭的、课间校园的、社区大街小巷的生活录音,运用言语将录音还原为想像作文;倾听无标题、无文字说明的乐曲,把旋律和节奏变成五彩的故事等等。

⑥依托实物。凭借新颖漂亮的文具、玩具,遭到损伤的清洁工具、课桌椅,新发明的可视手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想像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梦幻生活作文教学应当注意:

①引导学生丰富想像思路。要引导学生多纬度放飞想像。学会事件虚拟;角色虚拟;时间虚拟;空间虚拟;环境虚拟„„

②注重序列化。教学要赋予现代气息,还要注意教学的整合和序列化、系统化。要将梦幻生活和其他生活作文教学的目标一致起来。

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大胆充分地运用录音、录像、摄像、电脑和网络信息。运用本身就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是教育价值观的渗透。

④注意协调学生的竞争和合作。进行梦幻生活作文时,在合作上给于更多的关注,努力创设学生 思维外显的机会,将学生的思维成果通过讨论和表演顺利地转化为言语表达。

⑤教师应当大胆实施因材施教。一是对儿童的习作创意要多肯定,尽量不指责。在梦幻生活作文中,很可能“周全合乎逻辑”的老师无所作为,而“莫名其妙胡思乱想”的稚童却可能是将来的大发明家。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唯一准绳,不要应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了孩子大胆新奇的想像。应当重点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二是要注意多层次训练,多层次评价。不要因尖子学生“放飞想象”的异彩,而奢望所有的学生成为安徒生;也不要因为有学生沉迷于魔幻作文,而一律禁止,应该运用正面褒扬加以引导。

3、生活应用作文,做积极干预生活的主人。

生活应用作文,适宜于所有的应用性的写话和习作训练,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借条、书信、启事、电报、会议记录、贺卡、毕业赠言等;也适用于节日学校大型活动时的广告海报、科技节会徽设计说明、邀请书等;还可以将一部分记实作文与想像作文实际运用起来,进入交际应用的范畴。

生活应用作文教学时,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①正确把握作文就是为了生活运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传统作文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言语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分离。黑板上写请假条,作文本上写家信,考试卷上发通知的现象比比皆是。交际工具异化为应试的手段,挫伤了学生写话和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影响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速度和牢度。我们应“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应用作文”,将极大地推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作学习,增强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写话和习作的责任意识、实践应用意识,加快对语文工具的掌握速度。我们可以先将应用文、说明文从作文本上请下来,在实实在在的运用中练习、提高。如:写完信后实实在在地寄出;给家长的通知不再由学校统一印发,而是让学生各自书写,传达等等,以沟通情感,交际应用,淡化应试意识,增强实践应用意识。

②有效创设课堂作文生活应用模拟情景。笔者在教《启事》时,第一板块是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以“为老师寻找丢失的外衣”为引子,调动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主动学写《启事》。第二个板块是明确要求,尝试写作。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启事,讨论启事的格式要求,尝试写作。第三个板块是交流作业,讨论要点。选择“不符合——符合——优秀”的不同作业在投影仪上打出,讨论:谁的《寻物启事》写得好,好在哪里?根据我们的试写,要写好《寻物启事》还要抓住哪些要点?第四个板块是变换角度,练写“招领”启事。第五个板块是模拟应用,分层作业。作业完成后,进行认领失物的模拟演示。模拟交际的应用情景,不仅创设了书面和口语交际的双重训练,而且让学生学习文

明的口语交际礼仪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启事的实用性。

③全力开辟学生写话和习作交际应用舞台。生活应用作文的交际应用舞台应当是多样的。首先应提倡自我和家庭应用。如写《糖醋排骨制作说明》、介绍制作的《不怕风吹的衣架》;编辑童年的相片集《成长的脚印》;抄写《小明星》报、编写《希望的花蕾》的“书”。为爷爷空中问症关节炎,替妈妈生日点歌做贺卡,过年为亲人写信发邮件。其次重视班级和学校应用。如发中队通知、写通讯、设计活动的主持人串词;向校长提运动场设备添置建议、为学校白天鹅艺术节设计节庆广告、海报;为中队委员会在家长会的汇报准备发言稿。最后应特别注重作文的社会应用。如调查家乡大街小巷的错别字,向有错别字的单位发整改信,向中东河指挥部提出为退休班主任申请住房的请求信,给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发出大队少先队员的贺电,向市长、局长提出污水治理、小区噪音处理的批评建议,在大厦的留言簿上给热情周到的商店营业员写表扬留言,向抗非典的医生护士寄去慰问信,向客车误点的公交公司投诉等等。以此鼓励学生用稚嫩的笔去弘扬正气,批评歪风邪气,行使小主人的权利。另外,记实和想像作文也应该努力开掘交际应用的舞台。例如,可以将学生写的游览景点的习作在班级交流,将风景名胜游览的记实作文制成漂亮的景点介绍卡;把写得最优秀的童话、寓言到幼儿园和低年级班级去宣读。

第二篇: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思考2007-02-10 16:47:46

全程为了孩子

内容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实践活动占了很大份量,我们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孩子。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设计活动;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另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总之,我们应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实践活动生活学习学生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而这个课程目标[本文转载自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所以这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那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什么样的活动或游戏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应当怎样开展?经过一段时间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我觉得既有困惑烦恼,又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后的反思。

一、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设计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而不是从老师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设计活动要努力贴近儿童生活,事先要充分考虑选题的依据,凭什么做这个活动,凭什么认为这个选择是合适的,找准切

入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同时去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价值观得到提升,经验得到提升。

比如教材《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是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的第一条“做事用心”,和第三方面“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二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来编写的,通过虚拟人物“小马虎”浏览马虎国的故事来进行教育,我觉得其中把“盐当糖放、建百层高楼没造电梯”等环节与一年级学生还较遥远,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造。根据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新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较多不细心、不认真、马虎了事的现象,而最关键的是学习上的粗心问题。于是我设计了“做拼音卡片”、“传悄悄话”、“做小先生”几个活动,在学做拼音卡片后,我采访了几位做得好的小朋友,问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的说“我看着教师的卡片,记住了

拼音字母的顺序”;有的说:“我细心地看,老师前2个字母圈圈在右边,后2个字母圈圈在左边”;有的说:“我先读了两遍,再像老师那样,认真写下来”。我边听边板书:看、记、写。这样,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真正贯通,课堂呈现的活动情境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生活提升发展所必需的。这样,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体现。

二、了解孩子,以更好地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好活动的前提。不同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的特

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小组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更是经常用到,我在开始组织学生讨论时,走了一些弯路:常常在确定讨论主题后,有的学生为了抢先回答,乱喊乱叫;有的学生只顾想着自己的答案,而不注意别人的回答;还有的学生高声打断别人的谈话,很没有礼貌……我真对“小组讨论”失去了信心。可是后来一想,我的学生还只有一年级,他们自制能力差,表现欲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们又特别信任老师、善于模仿。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坐到学生中间,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又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请大家当老师,先来看看我们这个组是怎么学习的,评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讨论话题,于是,我就近跟同学讨论起来,其他同学

们好奇极了,静静地望着我们,他们感到很新鲜。我们讨论结束时,“小老师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你讨论之前,先分好说话的先后顺序”;有的说:“一个人发言,其他人都认真听,而且声音很轻”;有的说:“一个小朋友讲完了,其他小朋友才提出意见”;有的说:“有的小朋友说得好,别的小朋友夸他真棒”;有的说:“有的小朋友接受帮助说谢谢了”。别看学生年龄小,你一言我一语还真把我刻意流露的优点找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希望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得到表扬,甚至比我们组更出色!”从此以后,我抓住一切机会反复强化,使学生形成习惯,小组讨论变得有序、热烈。

三、相信孩子,以更好地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设计,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完全有兴趣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同学

们自己解决,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策划自己,这样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就能想出很多有趣的办法来。

那次我上《我们的校园》一课,在设计“分组参观校园”这个环节时,我真的担心,孩子们跑出教室后会不知所措或乱闯乱跑而发生意外,所以费劲周折调好课,借来几位高年级的同学来带领他们,结果校园是有“序”地参观完了,但回来以后反馈的情况却很不如意,同学们仅仅是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走了一趟,回来后机械地向我汇报他们的一些情况,语言干巴巴的索然没味。我想这样不行,于是在第二个班大胆尝试,把孩子们分成8个组,选出组长,然后不作任何规定,让他们先商量喜欢去哪里,可以去哪里,然后自己想办法去。结果令人欣喜,在反馈情况时,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向我汇报他们去了哪里,是怎么走的,路上碰到了谁,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么解决的,有几个小朋友还捡来了一些垃圾。

这使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创造性、创造精神,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即使做错了、做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四、发展孩子,让活动走出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它对学生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出来的,我们要更多地关心儿童是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懂得有礼貌,是不是能真正地在生活中能养成好的习惯,是不是在生活中真正具有探索事物的那种好奇心。我们要努力去追求真正的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教材上的所呈现的内容,是不是都要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不是,哪些需要在课堂上做?哪些需要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哪些可以在校外去做?哪些是需要课堂跟课外结合?

我觉得家庭、家长是我们最能信任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是达到本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本

课程需要搜集与整理大量的资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在家长学校上,积极向家长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理念,宣传《品德与生活》课的目的与要求,积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家庭中配合活动的需求,帮助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生活中的体验。像《上学路上》、《盼盼迟到了》、《放学啦》、《坐立走有精神》、《小马虎旅行记》等,哪一个活动不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我在《告别小马虎》课结束后,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带回家,由爸爸妈妈来做评委,先记下他平时在生活中有哪些马虎,然后改一个,就奖给一个笑脸,促使学生慢慢改掉生活中的马虎。本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开启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空间,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自然、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为每一个孩子学会做人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

3、《心理学大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作者:邵志芳);

4、《教育理论》(研究出版社)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5、《小学德育》2003年第3期《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例谈》;

2001年第1期《思想品德课实施活动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第三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方面的综合体现,由此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一项内容。教师往往花的精力最多,收效不大。鲁迅的写作心得是:“文章应该怎么些,我说不上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老师们的感受是:“作文是怎么教出来的,我也说不清,多读范文,千篇一律;不读范文,话没两句。”因此,作文教学在小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小学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所以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年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在平时应千方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作文为主动学写作文,逐步使他们乐写。

1、利用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极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画报、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等课外资料。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前的准备训练,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2、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处于农村学校,学生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但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习作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是密不可分的。而教材上的课文,不乏名家名篇,都是典范之作,诸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等,学生在欣赏到这些课件里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欢活动,尤其是充满新意的游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在上课时就先给学生们列举了几项活动,如“反面人”、“写字王”等游戏,我把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要求都做了说明。充满欢乐、笑声而又有紧张气氛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提到最高点,在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时,我又及时把学生的兴趣中心引导迁移:活动过程中玩得开不开心?你能不能把游戏的过程、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说一说?问题一提出,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刚才的场面描述下来。然后学生根据所描述的进行习作,这样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利用兴趣迁移,克服了学生的害怕心理,学生学到了方法,提高了习作水平。

二、上好作文指导课

回忆我们以前的习作指导,首先老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以一个题目为例详细指导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第三步怎么写,最后让学生仿造老师所说的写。学生的习作思路完全被教师锁定,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题材、写法不新颖,学生的创造性也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我根据写作内容在写作前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而后相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案加以指导,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各具特色。

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从中年级学生特点来看,他们的知识还很贫乏,缺少词汇和写作素材;缺乏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然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喜欢并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物。例如学习描写一种小动物,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使学生对小动物的外形、颜色、习性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可以在课上播放一些小动物的有趣录像,丰富学生认识,加深印象。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针对一种小动物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它的外形、颜色、活动的特点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四、注重积累,力争厚积而薄发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要在积累上下功夫。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多少文人墨客无一不是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读万卷书”的饱学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很难写好作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培养积累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使他们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

小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语文教学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画面„„使小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日记的行式多样,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做到内容真实,勤于练笔即可。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作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摘抄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我才刚刚走上教育这条路,在以后我会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定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第四篇:对于生活作文教育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对于生活作文教育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 钱金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我校的“生活作文教育”课题也要求我们:从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提高生活的品味,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我开展了一些有关生活作文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寻真”——不拘一格搜寻素材

发达国家日本倡导“生活作文”的思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言语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典型成主体性的人格”。(《教育参考》2002年第三期 P61)。有双休日后,学生跟大社会,大自然广泛接触,课外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我要求学生注意留心各种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材料,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电视上的,书报上的;家里的,学校的,社会上的;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并要求随身带上一个小本子,及时记下该事情的梗概,每人一周至少记下一个材料,多的更好。取《寻真集》为名。下面是我班学生汤小萍《拾真集》中的一则材料:

双塔桥,一个清晰而又响亮的名字,它横跨北长村和李家港,身躯中荡漾着北漾清澈的流水,同时,它也是我们村的骄傲。

自从1997年双塔桥被列入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这儿观赏风景的人就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站在双塔桥桥头,俯视北漾,遥望金鱼漾,何乐而不为?风儿在脸上拂过,带走了我们的忧愁唰净了我们的心灵,吹赶了我们的悲伤,留下的却是幸福、欢乐和甜蜜。双塔桥的外型非常美观,好似一条彩虹卧在水面上。它的设计也十分巧妙,中间是圆拱形的,好象一个鸡蛋,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所用材料,而且非常坚固,也不易被水冲跨,真是一座三全齐美的好桥啊!双塔桥长约25米,宽约8米,全由青石所造,顶端各有两头石狮,栩栩如生,中间刻着一幅双龙戏珠的情景图,另人产生层层幻想。

一到夏天,双塔桥上便挤满了各种各样、四面八方来的人。他们有的手拿扇子乘凉,有的正在捕捞银鱼,还有的则是年轻的情侣们,他们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真是其乐无穷!双塔桥,它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我心中,它比一切名胜古迹都还壮观,都还吸引人。美丽的双塔桥,我爱你!

二、“论真”——各抒己见拓展题材

每周五的第一节课,我把它定为“论真、写真”课。先让学生拿出《寻真集》,选好一、二件自己认为最值得说的事,准备交流。论真,具体又分几步。1.讨论。

四人组成一小组(前后桌),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说的材料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每位同学至少先说一个。听说的同学要认真,不打岔。听完后可稍发议论。想多说的,等每个人说完一个后,如有时间再说。2.导说。

在讨论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上保证小组中每个人都说完一个材料后)教师可指定一名中等生来说说自己的材料。首先要说说这个材料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具体说说这个材料的内容。说完后,教师再让全班同学谈谈:他说的材料真实吗?哪里说得好,哪里说得不够?有没有自己的看法?等等。3.实说。

在导说之后,我就让全班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把自己的好材料说给大家听。经一段训练后,可以说是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都争着说出自己和新鲜事,生怕轮不到自己,连学习差点的同学也不甘落后。有的说出自己在家如何撒娇,有的说出爸爸,妈妈为小事争吵不休。有的说出在街上看到的打架斗殴,交通事故,有的说出班上同学互帮互助,有的说出电视上的重大事件,有的说出书报上的离奇新闻……这些材料可谓包罗万象,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光怪陆离,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手舞足蹈,像是把一个多彩的世界带入了课堂。师生都陶醉在这一情境中,希望上课的时间长些,生怕下课。

三、“写真”——千姿百态叙写真情

在学生说到一定程度这后(近80%的同学都说过之后)我不让他们再说了(如实在要说的可课后说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迅速把刚才自己说的材料写下来,如觉得自己的材料没什么意思的,可选择别人的,即把听后记得最深的材料写下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把材料的出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要尽量分好几步,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自己的内心等,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出来。能写的尽量多写,不能写的最好写到150字。如果课内不能完成的,可以课外找个时间完成。教师此时应巡回指导。学生写完后,教师要定时讲评,适当渗透作文技法,并把这个集子取名为《写真集》。每个学期将这个集子展览,评比二三次。

以下是沈小燕同学根据前面材料整理并写在《写真集》中的一篇作文。

我家之最

吴江市培英学校六(5)班 沈小燕

只听说过“世界之最”的你也许对我这个题目有些疑惑,没关系,且听我细 细道来: “ 快乐之最”我就当仁不让了,在家里,我整天嘻嘻哈哈的,完全没有烦恼,只知道笑,所以,大家给我取了一个绰号“笑佛”,久而久之,我也渐渐爱上这个绰号了。

“ 勤劳之最”非爷爷奶奶莫属,因为他们从早忙到晚,从不把时间这个“小淘气鬼”给放走。有一次,爷爷生病了,可是,他还是坚持去工作,完全不把病魔放在眼里。

“搞笑之最”只有哥哥才配当,他是全家里最具有搞笑天赋的,他每次都要把全家搞到肚子痛才为止,他是大家公认的“开心果”。有一次,他班级里闹了一次“笑剧”,他一回家,就告诉我们听,一边说还一边做,把那个同学的表情、神态都表演得那么逼真,会让你感觉到像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呢?

“严厉之最”那要数我的妈妈拉,每次我犯了错,就会严厉地责骂我,毫不留一点情面,害得我当众出丑,令我面子大损!当我考到90分以下时,又是一顿“东坡肉”!。还好有爸爸的帮助,才使我脱离痛海!

“烧饭之最”当然要爸爸当了喽!每次他烧了好吃的饭菜就会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比如,有一次爸爸炒了一个白菜肉丝,就取了一个“金丝缕缕”的名儿,因为搞笑是哥哥的天赋,所以,哥哥就给它取了一个另外的一个名字“白菜一盘”虽然没有爸爸的名字那么好听,但是,这样也比较真实一点。

这就是我快乐的一家,也是我的一家之最,现在,你了解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学生对这种活动非常喜欢,还没上课就催着开始,说时抢着说,写时忙着写,下课铃响了还不想下课。通过说写训练还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让他们感到作文并不难,只是把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就行了。大部分同学写起来得心应手,从而激发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如教师再将相应的作文技能、技巧作适当渗透,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更快。由此我总结出:

1.注意对学生习作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接触生活,结合农村的实际,让他们感悟生活的辛酸苦辣,从而真实地、艺术地表达生活。还依据了学生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由于这些材料都来自生活,具有丰富多彩,新奇生动的特点,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2.遵循了主体性原则。在寻真,论真,写真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导”的作用,都由学生自主寻找,讨论,交流,写作,从而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3.遵循了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1)从内容(生活)入手的原则,通过引导学生写自己所了解到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写真实,抒真情,从而调动了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做“真人”的良好品质。(2)从说到写的原则。先让学生实话实说,再让学生写真,学生的作文就会写而有言,言而有物,言之有序,还能达到言之有理。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思考练习

小学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思考练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对照我国以前在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经验,谈谈小学低年级在新课程下开设“品德与生活”的意义?

答:在小学低年级设立“品德与生活”课的实际意义:首先,克服了过去小学低年级的课脱离儿童生活、枯燥说教的弊端,使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儿童在欢快地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教育。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也会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到满足和升华。其次,由于改变了原来死记硬灌的教学方式,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创新的科学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都会打下好的基础。品德和生活课程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答:“品德与生活”课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发性,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目的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只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丰富儿童的体验和发展儿童的个性;(3)“品德与生活”课具有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

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以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另一个是课程结构框架。

(1)“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品德与生活”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形式、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好基础。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框架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以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使儿童在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在与自然、社会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的联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实现怎样的角色转换?进行这种角色转换的意义是什么?

答: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实施,面对新课程的实施,不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也要面对角色的转换。

(1)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

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如何教学生学习,这一切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整个教学都是由教师操纵,学生按教师的指挥来学习,学习得非常被动。学生由于是被动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都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只能停留在背条条、记概念的水平上,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价值观、态度也不会产生,不会形成学习的能力,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面对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教学主宰者转换为教学指导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因为学生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生活的接触面也窄,所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是教师不可推卸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2)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教者和被教者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生是学,二者没有互动的过程,教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是学生的单边活动,没有形成一种教学的合力。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师生共同设计活动,共同参加活动,共同在活动中体会情感,领悟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本领,在师生共同融入活动、学习的氛围以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长进,共同创造,共同构建知识的目的。

(3)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管理者自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管理下完全按教师的支配来活动。在这种管和被管的情况下,学生活动起来受拘束,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也受到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变成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活动如果没有组织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很好地组织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集体。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想法、创造精神,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小主人,让他们的个性、情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通过活动在知识、道德、心理、情感、个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收益。、评价“品德与生活”课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每位施教者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评价,但是主要的方法有:

(1)观察

教师要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作为对儿童评价的一部分。观察法即可以观察儿童的外表,也可以观察他们的思想变化。

(2)访谈

访谈法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变化和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访谈之后要做详细记录。访谈可以个别进行,也可召开座谈会。

(3)问卷法

为了考评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教师可以设计问卷并组织儿童回答。问卷法的过程可分为问卷设计、组织问卷和分析问卷结果。

(4)成长资料袋评价 成长资料袋评价就是用记录的方法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活动记录、学生心得体会、学生表现记录等。

(5)儿童作品分析

儿童作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分析儿童作品,了解并掌握儿童的兴趣、特长、做事态度等,从而根据儿童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儿童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

基础是儿童的生活。、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主意哪些因素? 答:(1)教学设计准备阶段

教学设计准备阶段需要了解以下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 ① 对材料的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和教学意图等。

② 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态度、情感和学习能力的情况等。这一课将要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有什么学习需要,学生有什么学习特点等,这些教师都要在设计前掌握。

③ 教学标准的分析。分析标准中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要求,准备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④ 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在对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应该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就是在教学设计中贯彻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观念,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指导这个教学设计。

(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① 预定教学目标。根据对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自己对教学水平的掌握情况,预测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后,学生在情感、思想意识、能力和知识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② 确定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③ 设计学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或模式。

④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⑤ 选择教学辅助资源。教学工具,如幻灯、摄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⑥ 教学流程的设计。其中包括:全班组织形式、小组组织形式、教学环节的链接程序、教学情境的制造等。教师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巧妙地掌握教学进程,并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3)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进行完之后,要进行反思,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总结、积累教学经验。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评价。7、欣赏本课第二部分“秋天的收获”这一教学设计及案例,你认为其有什么特点和不足,对你有什么启示?

特点是:

1、体现了课程的核心: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2、教学目的明确:在几个维度上都比较成功地照顾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与体验。

3、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体验。

4、从流程来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下载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活作文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思考生活作文[范文模版]

    有关思考生活作文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

    【精品】思考生活作文范文合集

    【精品】思考生活作文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考生活作文5......

    思考生活作文集锦[本站推荐]

    思考生活作文集锦1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

    学习、实践与思考

    学习、实践与思考 就“教师专业发展”,我一直都在思索着几个问题: 1、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哪里出发? 2、教师专业发展应在哪里生根? 3、时下教育最缺什么样的人?教师专业发展最需要......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1.引言随着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小学的英语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小学英语老师都遵循这样的理念:以听说为主,打好语音基础,突出兴趣培养,......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 洛南县保安小学 李增霞 摘要: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农村小学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长期以来,受应试 教育 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然而现在大部分......